- 相關推薦
梁實秋作品《義憤》原文賞讀
有一天我從馬路上經過,看見壁上有一幅碩大無朋的宣傳畫,上面寫著“我們要驅逐倭寇收回失地”,畫的是一個倭兵,矮矮的身量,兩腿如弓,身上全副披掛,臉上滿是橫肉,眼里冒著兇焰,嘴里露著獠齒,作獰笑狀。他腳底下是一堆一堆的骷髏,他身背后是一攤一攤的瓦礫。他代表的是兇殘、破壞、橫暴、黑暗。這幅畫的確畫得不壞,因為它能活畫出倭兵的一副窮兇極惡的氣概。
過了幾天,我又從這里經過,我又回過頭望這幅壁畫,情形稍微有點兩樣了:這畫里的倭兵身上沾滿了橘子瓤,臉上也都沾滿了橘子瓤。這些橘子瓤一經沾上,是不易落下來的。我略略查看,橘子瓤的塊數約在百八十以上,而且大多數都很準確地命中了,想見投擲的技術是很不壞的。
投橘子瓤的是些什么人呢?當然是我們的愛國民眾。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當然是因為激于義憤。他們看見這幅畫里的倭兵,就想起真的倭兵來,于是義憤填膺,頓起殺賊之念,可巧四川的橘子既多且賤,可巧嘴里正嚼著一瓣橘子,于是忍無可忍,“呸”的一聲將橘瓤吐在手里,“嗖”的一聲擲將過去,“啪”的一聲不偏不倚地命中了倭兵的身體。一個人這樣做,許多人起來仿行。頃刻間倭兵遍體瘡痍,而我所費者僅為本來要吐在地上的百八十塊橘瓤而已。
平心而論,這些義憤之士都是可欽佩的。他們是有良心的,他們是愛國的。從前我游西湖,看見岳墳前有不少人圍著秦檜的鐵像小便,大家爭先恐后地向他身上澆沖,有些擠不進的便在很遠的地方吐送一口黏痰過去。這件事雖與公共衛生有礙,然而也是一種義憤的表示。這都證明人心未死。
不過,我常想,假如我們把這種義憤積蓄起來,假如我們不亟亟地把橘瓤作為宣泄義憤的工具,假如我們能用一個更有效的方法使敵人感受一些真實的打擊,那不是更好嗎?
聽說普法戰爭后,法國的油畫院中陳列著普兵屠害法人的畫片,令法人有所警惕。這并非是“長他人的威風,滅自己的志氣”,這是要鍛煉、磨礪人民的復仇心。聽說那些畫片上并沒有橘子瓤或黏痰之類。
我們要驅逐倭寇,收回失地。那幅壁畫是提醒我們這種意志的。戲臺上的曹操,我們殺他做啥子?
【梁實秋作品《義憤》原文賞讀】相關文章:
梁實秋作品《謙讓》原文賞讀08-21
梁實秋作品《女人》原文賞讀07-02
梁實秋作品《粥》原文賞讀06-14
梁實秋作品《喝茶》原文賞讀08-07
梁實秋作品《錢》賞讀08-07
梁實秋《寫字》原文賞讀08-06
梁實秋《老年》原文賞讀08-07
梁實秋《聾》原文賞讀10-15
梁實秋《時間即生命》原文賞讀07-22
冰心作品《夢》原文賞讀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