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炸丸子》
引導語:炸丸子分為素丸子和肉丸子,有關出自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中的《炸丸子》美食文章,大家知道?下文是小編收集的原文,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我想人沒有不愛吃炸丸子的,尤其是小孩。我小時候,根本不懂什么五臭八珍,只知道小炸丸子最為可口。肉剁得松松細細的,炸得外焦里嫩,入口即酥,不需大嚼,既不吐核,又不摘刺,蘸花椒鹽吃,一口一個,實在是無上美味。可惜一盤丸子只有二十來個,桌上人多,分下來差不多每人兩三個,剛把饞蟲誘上喉頭,就難以為繼了。我們住家的胡同口有一個同和館,近在咫尺,有時家里來客留飯,就在同和館叫幾個菜作為補充,其中必有炸丸子,亦所以饜我們幾個孩子所望。有一天,我們兩三個孩子偎在母親身邊閑話,我的**不知怎么的心血**,沒頭沒腦地冒出這樣的一句話:“媽,小炸丸子要多少錢一碟?”我們聽了哄然大笑,母親卻覺得一陣心酸,立即派傭人到同和館買來一碟小炸丸子,我們兩三個孩子伸手抓食,每人分到十個左右,心滿意足。事隔七十多年,不能忘記那一回吃小炸丸子的滋味。
炸丸子上面加一個“小”字,不是沒有緣由的。丸子大了,炸起來就不容易炸透。如果炸透,外面一層又怕炸過火。所以要小。有些館子稱之為櫻桃丸子,也不過是形容其小。其實這是夸張,事實上總比櫻桃大些。要炸得外焦里嫩有一個訣竅。先用溫油炸到八分熟,撈起丸子,使稍冷卻,在快要食用的時候投入沸油中再炸一遍。這樣便可使外面焦而里面不至變老。
為了偶爾變換樣子,炸丸子做好之后,還可以用蔥花醬油芡粉在鍋里勾一些鹵,加上一些木耳,然后把炸好的丸子放進去滾一下就起鍋,是為熘丸子。
如果用高湯煮丸子,而不用油煎,煮得白白嫩嫩的,加上一些黃瓜片或是小白菜心,也很可口,是為汆丸子。若是趕上毛豆剛上市,把毛豆剁碎羼在肉里,也很別致,是為毛豆丸子。
北平醬肘子鋪賣一種炸丸子,扁扁的,外表疙瘩嚕蘇,里面全是一些筋頭麻腦的剔骨肉,價錢便宜,可是風味特殊,當做火鍋的鍋料用最為合適。我小時候上學,如果手頭富余,買個炸丸子夾在燒餅里,愜意極了,如今回想起來還回味無窮。
最后還不能不提到“烏丸子”。一半炸豬肉丸子,一半炸雞胸肉丸子,盛在一個盤子里,半黑半白,很是別致。要有一小碗鹵汁,蘸鹵汁吃才有風味。為什么叫烏丸子,我不知道,大概是什么一位姓烏的大老爺所發(fā)明,故以此名之。從前有那樣的風氣,人以菜名,菜以人名,如潘魚江豆腐之類皆是。
梁實秋幼時學習書畫、篆刻、風箏、京戲
按照梁文事先生提供的資料看,梁實秋小時候的興趣特別廣泛。他之后 來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隨時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保持精神狀態(tài)的平衡,大概與 這種水平相當高的綜合修養(yǎng)有一定關系吧!
他終生喜歡書畫藝術。成年以后,能寫一手漂亮流暢的字。在臺灣,他 寫的不少條幅,后來都成為墨寶被人珍藏起來。他欣賞水平也很高,常常嘆 息:“右軍的字實在無法學得到。”他的畫也饒有奇趣,一如他膾炙人口的 文章,自然雋永,情理橫生。然而,應該說,不管是書法還是繪畫,他所達 到的水平都得益于小時候的良好功底。六七歲的時候,他就在父母督導下描 紅模子、念字號兒。描紅模子又叫描帖,就是以毛筆把紅色字帖描黑,帖上 的字不外什么“上大人孔已己化三千”、“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以及 “王子去求仙丹成上九天”之類,文意似懂非懂,但在長時間的描模揣磨中, 卻也逐漸滋長起濃厚的興趣。以至一日和兄弟姊妹圍坐在炕桌周圍做日課 時,一時興起,一拱腿把個炕桌整個地掀到了地上去。上小學時,有幸得列 于一位名叫周士棻先生的門墻。周先生寫得一首好柳體,對學生書法課要求 特嚴。就是在他手里,梁實秋練出了一手流利的行草,同時也能寫“墨大園 光”的大楷。小學畢業(yè)考試時,恰值京師學務局長親臨視察,看見梁實秋“寫 的好大個的草書,留下了特別的印象”。榜發(fā)之后,竟因此而赫然高居榜首。 得到的'獎品也最多。汁有“一張褒獎狀,一部成親王的巾箱帖,一個墨合, 一副筆架以及筆墨之類”。
對于繪畫的興致,也在小時候就已培養(yǎng)起來。父親可能是記起了孔夫子“因材施教”的遺訓,看梁實秋著迷般地喜愛繪畫,特意專為他買了一部《芥 子園畫譜》。也是在那次小學畢業(yè)考試中,圖畫課讓學生自由命題,梁實秋 畫的是一張《松鶴圖》,“斜著一根松枝,上面立著一只振翅欲飛的仙鶴”, 自以為“章法不錯”。成年以后,他畫梅,畫山水;七十多歲時與韓菁青從 熱戀到最后圓滿地結合,期間畫過不少幅《菁秋戲墨》,構思新穎,筆法老 到。這時當然已更進一境,上升到了藝術創(chuàng)造的境界。但說起來,最基本的 功夫還是在小時候?qū)W到的。
梁實秋還學過治印,于金石一道頗有造詣。年青時鐫刻了不少圖章,連同他平日收集的一些精品,都珍重地收藏于北京老家里,但亂離中全都散佚 凈盡。只有幾枚為他特別嗜愛的,隨身帶了出來。其中有兩顆閑章,一個是 “讀書樂”,一個是“學古人”,他自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教我讀書, 教我作人”。他還保有一顆鐫有顏延之“深心托毫素”詩句的閑章,也非常 珍愛,以為“與春韭秋松有同樣淡遠的趣味”。
說起梁實秋與圖章,有兩件事特別有趣。他有一位出版家朋友,一次與 人爭吵,對方譏諷他道:“汝何人,一書賈耳!”這句話深深刺傷了這位出 版家的自尊心,他把這事告訴了梁實秋。梁實秋給他講了鄭板橋的故事,說 鄭板橋有一方圖章,文曰“七品官耳”,那個耳字非常傳神,“建議他不必 生氣,大可刻一個圖章‘一書賈耳’。”并且梁實秋還自告奮勇,當即為他 寫好了印文,分朱布白,自以為“大致尚可”。
情之所系,圣賢難免。梁實秋勸別人隨遇而安,他自己有時候反倒未必 做得到。他六十三歲時在臺灣師范大學退了休,從此再不能“坐擁皋比”, 心頭頓時感到空落落的不是滋味。特別有一年要換身份證,他在職業(yè)一欄里填的是“某校教授(退休)”字樣,但發(fā)下來一看,卻光禿禿地變作了一個 “無”字,更覺爽然若失。盡管他也明知教書這種職業(yè)并沒什么風光,他自 己就曾兩次為此大觸霉頭(一次是碰到一位拐彎親戚,寒暄中對方問梁實秋 現(xiàn)在“在什么地方得意?”梁告以在某校教書,對方登時臉色一變,順口說 道:“啊,吃不飽,餓不死。”另一次是在聚飲間,一位剛剛平步青云的權 門顯要,喝過幾杯酒后,按捺不住,歪頭睇視梁實秋說:“你不過是一個教 書匠,胡為廁身我輩間?”一言即出,舉座皆驚,主人過意不去,急忙小聲 勸慰梁實秋道:“此公酒后,出言無狀”),不過一想到自己從此成了“無 業(yè)之人”,雖《禮記》上明明寫著:“其少不諷誦,其壯不論議,其老不教 誨,亦可謂無業(yè)之人矣”。冠冕堂皇,煞是好聽,但仍不免恝然自傷。出于 這種心情,后來,他刻了一方圖章,文曰“無業(yè)之人”!聊以解嘲,且以自 遣。
幼年間,梁實秋還對放風箏“有特殊的癖好”,他說自己“從孩提時起 直到三四十歲,遇有機會從沒有放棄過這一有趣的游戲”,為他的童年生活 又增加了一份絢爛與光采。
離他家不遠,在一個二郎廟旁側有一爿風箏鋪,鋪主姓于,人稱“風箏 于”,在北京九城小有名氣。幼年時的梁實秋,是這爿鋪子的經(jīng)常顧主,在 這里他可以買到自己心愛的各種各樣的風箏,象肥沙雁、瘦沙雁、龍井魚、 蝴蝶、蜻蜒、鲇魚、燈籠、白菜,蜈蚣、美人兒、八卦、蛤蟆等等,真是應 有盡有。做工也極盡工巧,魚的眼睛是活動的,可以滴溜溜地轉(zhuǎn);蝴蝶蜻蜒 的翅膀是軟的,能夠上下波動,隨風搖擺;還有的或裝上鑼鼓,或安置弦弓, 或二者兼?zhèn)洌派咸旌螅瑥倪b遠的高空可以傳來陣陣悅耳的樂聲,真正做到 了詩人所描繪的那樣:夜靜弦聲響碧空, 官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 又被風吹別調(diào)中。
對于梁實秋,放風箏是難得的娛樂,但又不是單純的娛樂活動,他還同 時以他纖細敏銳的心靈從中感悟到另一番情趣。當他手里牽著長線,把一只 蝴蝶或龍井魚放到高遠的碧空之際,尤其當夜晚把系有小紅燈籠的風箏放上 天空時,仰望紅光朦朧,猶如閃爍的星辰,這時候,他雙腳雖然站在大地上, 但一顆心卻早已飛出軀殼,飛到了另一個奇妙無比的世界。對此,他動情地 記述道:
放風箏時,手牽著一根線,看風箏冉冉上升,然后停在高空,這時節(jié)仿 佛自己也跟著風箏飛起了,俯瞰塵寰,怡然自得。我想這也許是自己想飛而 不可得,一種變相的自我滿足罷。春天的午后,看著天空飄著別人家放起的 風箏,雖然也覺得好玩,究不若自己手里牽著線的較為親切,那風箏就好象 是載著自己的一片心情上了天。真是的,在把風箏收回來的時候,心里泛起 一種異樣的感覺,好象是游罷歸來,雖然不是掃興,至少也是盡興之后的那 種疲憊狀態(tài),懶洋洋的,無話可說,從天上又回到了人間,從天上翱翔又回 到匍匐地上。
梁實秋的這番話對我們來說具有特殊意義,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個體心靈的信息,表明一個個體生命正在逐步脫離懵然無知、混混沌沌的童稚 狀態(tài)。當他牽著風箏如癡如狂地在原野上奔跑的時候,從表象看,與從前那 個別出心裁地捉弄祖父給祖父買“狗屎橛、貓屎橛”吃、讀書時蹬翻小炕桌 的兒童原也沒有什么區(qū)別。但實際上,區(qū)別正在產(chǎn)生。區(qū)別就在于,現(xiàn)在, 某種自覺意識正慢慢地在他身上蘇醒,一種為人所獨有的能力——對世界對 自身的感知能力——正被神奇般地注入他的體力。一旦當這種自覺意識和感 知能力完全成熟,那么,作為人,他才將真正是充實的、完整的。
引導少年梁實秋真正進入藝術思維領域的,還有京劇。誠如他個人所說: “生長在北平的人幾乎沒有不愛聽戲的。我自然也非例外。”京劇,這一最 具有民族傳統(tǒng)、民族特色的文化載體,也成為日后他在幾種異質(zhì)文化的交匯、 撞擊中進行對比選擇的重要參照。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炸丸子》】相關文章: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吃》08-20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栗子》11-01
梁實秋 雅舍談吃04-17
雅舍談吃梁實秋11-16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餃子》08-02
梁實秋雅舍談吃08-07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鍋燒雞》05-04
梁實秋:雅舍談吃賞析08-08
梁實秋《雅舍談吃》簡介08-08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由熊掌說起》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