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品讀書筆記集錦7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老舍作品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舍作品讀書筆記1
今天,我們學了《草原》這篇課文,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真是美不勝收。“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這句話把小丘柔美翠綠的特點寫了出來,把小丘比作成一幅幅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難怪老舍先生寫道:“在這樣的境界里,連老牛和駿馬也靜立不動”。是啊,連老牛和駿馬都被這草原美景深深的陶醉了,又怎能不叫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假如我是歌唱家,我要讓最美的歌聲回蕩在遼闊的草原;假如我是攝影師,我要用最高超的技術來拍攝這如詩如畫的草原;假如 草原上風景美,草原上人們的熱情更感人。“不知怎么得就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還端來了最出名的手抓羊肉。鄂溫克姑娘們唱的唱,跳得跳,表達著他們對漢族人民的友好和歡迎。“歌聲似乎比什么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讀到這里我不由得想到一首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怪不得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后感嘆: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養花》這篇課文,詳細記敘了老舍爺爺在養花勞動中的苦與樂,充分表達了老舍爺爺對勞動的熱愛。讀了這篇文章,我對勞動中的酸甜苦辣有了深刻的體會。 “要是天氣突變,就得全家動員,搶救花草,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也不在乎。”勞動中要是沒有苦,又怎么會有甜呢?世間沒有不勞動就獲得的快樂,也沒有可以不吃苦的勞動。老舍爺爺的經歷不正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嗎?勞動先苦后甜,我寫作文不也要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嗎?吃完了苦,看到自己滿意的作文,心里是多么甜呀! “多得些知識并不是壞事。”說得多好啊!不過,要獲取知識,如果不付出勞動,不嘗盡酸苦,怎么能行?又怎會取得快樂和甘甜?吃不得苦的人,永遠無法邀游知識的海洋。我以往學習,吃不得苦,想學好功課,卻又改不掉貪玩貪睡的毛病。經過老師和父母的教育,我終于明白了“學習應當吃苦耐勞”的道理。現在,我放棄了過多的玩耍,抓緊時間努力學習,掌握了更多、更扎實的知識,終于嘗到了學習的甜頭。 “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多么富有哲理的話呀!老舍爺爺不但說明了勞動的重要性,還揭示了為人做事的真理。這句話將永遠是我的座右銘: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出美好的生活。試問,不勞動又哪來什么作為呢?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制作飛機模型的情景:酷暑,太陽火辣辣的,熱氣的人,蚊子“大軍”更是令人煩惱不堪,但我還是專心致志地拼裝,拼裝相當困難,勁兒使大了,零件往兩邊滑;勁兒用小了,又粘不牢。涂膠均勻也很難做到。第一次失敗了,我毫不泄氣,再來第二次。我把膠水均勻地抹上去,使勁地握在手心里,毫不放松。一秒鐘、兩秒鐘一分鐘、兩分鐘我的手心里積滿了汗水。手又酸又痛,我堅持不懈地擠壓著,連零件的銳角劃破了手也不在乎。終于,一架精致的小飛機模型在我的'手中誕生了。我愉快地想:雖吃了些苦,值得! 讀了《養花》這篇課文,我深深認識到了勞動的真正含義:在嘗盡了苦、辣、酸、咸之后,才會有不盡的甘甜。 我一定永遠熱愛勞動!
讀《北京的春節》有感 剛剛考完試,爸爸媽媽就叫我預習下學期的內容,心里很不高興,快春節了,并且剛考完,不讓人家休息一下,太“法西斯”了。 機械的翻著書本,想到春節,居然就看到有一篇《北京的春節》,不想被吸引住了。 原來的春節多熱鬧啊。照這個日子計算,現在也該為春節準備了。過去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準備。 可現在呢?沒有一點節日氣氛,而且還不許玩,唉。現在人們過年的方式和習慣一點都已經找不到像老舍先生眼中的樣子了。臘八粥、麻糖、餃子,我很少吃,甚至沒吃過,過去過年吃的,應該很好吃吧,可沒有了。現在我吃的是漢堡、薯條、可樂,當然,味道也不錯。 真想回到過去,大吃一頓,痛痛快快的玩,過去春節可要放一個月啊!
老舍作品讀書筆記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精神的糧食。好書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田,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最愛讀的是老舍的《貓》,他筆下的貓真是惟妙惟肖。
有一次,貓在老舍的作文紙上留下了幾朵小梅花,可是老舍卻一點也不生氣;貓的耳朵很靈,只要聽見老鼠稍有動靜,就盡職地屏息凝神,寧愿多等,也要把老鼠捉住;它們不但古怪而且很調皮,它們總是在院子里追逐嬉戲,還把花草搞的零零落落的;它們太淘氣了,一根雞毛、一個線團都玩地津津有味,玩地可瘋了,不知要摔多少跟頭,它們就是這么生機勃勃,活潑可愛!
老舍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了貓的每一處細節,觀察甚是入微,將貓的特性以及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刻畫得栩栩如生。連貓在洞口前捉老鼠的神態,是怎樣地呼吸都觀察得仔仔細細。以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將處處留心觀察每一個細小的環節,仔細觀察,用心體會,一絲不茍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記得有一次,老師讓我和某個同學一起出畫板報。在畫板報上有一朵花竟然少畫了一片花瓣,她發現了之后立馬補畫,畫的時候還在那邊反反復復地修改,在那一刻,仿佛她的一切都在這畫板報中。從此以后,我把她當作了學習的好榜樣,決定做一個細心,一絲不茍的人。
讀老舍的《貓》讓我獲益匪淺,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對微小事物的更要仔細觀察。
老舍作品讀書筆記3
在泛讀老舍先生的作品的時候,月牙兒給我的印象就格外的深。可能是因為描寫的是女性的生活吧,這篇文章讓我覺得格外難受。
月牙兒,似乎在生活中忽隱忽現。那一鉤月牙兒,有時候清涼,有時又有一點朦朧的安詳。但那一點點美好,連影子都看不到。更多的時候是像一條冰一樣扎在天上,藍瑩瑩的光,沒有希望。這月牙兒就像主人公的生存環境一樣不給人希望,但她稱它為好朋友。生活中每一次變動都令她有一段時間的不安,身邊沒有始終陪伴的物件,抬頭就看到月牙兒,只有它老是戳在那兒。
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之下,母女倆,在那個似乎只能靠男人生存下去的年代掙扎。沒有男人天就塌了。那個社會就是這樣的。爸爸去世時這樣,新爸爸離去后更是這樣,最后母女倆先后為娼等于還是靠男人才得以活下去的。在那個年代,女人天生就是男人的附屬品,是男人的玩物,沒男人就沒女人。這讓我這個生活在現在的人看得心里很難受,尤其是主人公已經上過學了但是又改變了什么呢,在那種黑暗之下知識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是沒有努力。在上學的時候開始攢點心錢用來以后“逃跑”,被好心的校長收留后給學生們做活掙一點錢,可那點錢能做什么呢。后來也做女招待,但是做不來。不是沒享受過美好時光。新爸爸沒走之前,有吃有喝有學上;甚至后來迷醉在春天里,也算是過得相當滋潤——或許也應該感謝這個春天?因為他那個小磁人的出現,讓主人公最后還是走進了那一直躲著的黑影里,走到了可以活下去的路上。
老舍先生的文筆總是很干凈,但卻讓人感受到無盡的絕望。或許那個年代就是這樣讓人絕望。可貴的是老舍先生拿捏得很到位,就寫到那個不多不少的'關卡,生生把人放到文字所營造出的環境中,讓人跟著主人公走,看到她看到的一切,感受到她的感受。揭露出舊社會婦女生活的舉步維艱。
老舍先生的文字功底可謂一絕,字句的斟酌,意蘊的表達,氛圍的營造等等無一處不在體現著,流暢的篇章,京味兒的語言,生動形象,平添了幾分親切之感,都說老舍先生是位語言大師,讀他的文章,不僅能夠在思想上得到啟發,更可以在他的字里行間感受中華語言的魅力。
對于月牙兒這篇文章的任何贊頌都是多余。因為它就是那么完美的印在了紙上,每次看的時候就又回到文中走一遭。讓人能有這種感受的文章,我找不出什么詞匯去贊頌它。只是每讀一遍就多一層感觸,從文字中感到文字應該有的力量。月牙兒就像是老舍先生寫的那樣,帶著點寒氣的一鉤淺金,讓讀的人有寒冷的感覺。
老舍作品讀書筆記4
《林海》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篇優美散文。今天我有幸讀了這篇文章。
本文具體描繪了我國東北大興安嶺美麗的自然風光,介紹了大興安嶺為國家建設所作出的貢獻,點明了人與山林的關系日益密切,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老舍先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建設者的崇敬之意。
在老舍先生的筆下,大興安嶺的山勢是“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綿延起伏,溫柔可親。他寫林海,工于調色,在他的調色板上,綠色是那樣變化無窮:“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這句話簡直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立體、絢麗的畫卷,使人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美。
游覽全文,字里行間處處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贊美之情。作者正是憑借這真摯的感情,謳歌了大興安嶺,謳歌了綠色寶庫——林海。他告訴我們,大興安嶺不僅是良材產地,也是科研基地。人們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給大興安嶺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勞動歌聲。”這說明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興國安邦”的意義,其結束句,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無窮,耐人尋味。
老舍筆下的林海,景麗、物美、情摯,構成了文章鮮明的特色,給人以清新、流暢、親切、舒服之感,其藝術魅力、感染力極深。
老舍作品讀書筆記5
《貓》的作者是老舍。老舍是一位現代文豪,小說家。原名舒慶春,字舒。他是我們現代長篇小說奠基人之一。
老舍的這本《貓》分為兩大部分:一篇是散文輯,一篇是小說輯。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是是散文輯中的《當幽默變成油抹》,這篇文章把小孩子天真幼稚可愛表現得淋漓盡致。文中的小二和小三不了解什么叫做幽默,而是把“幽默”當作“油抹”。他們把爸爸話20塊錢買來的.油抹開,還抹在臉上。讓人看了,感覺好笑之極。
我最感好笑的一句話是小三向小二咬耳朵:“小二,爸爸是假裝幽默,咱們才是真油抹呢!”這一句話把小二,小三倆兒時幼稚的心理寫了出來。作者利用巧妙地諧音,把“幽默”諧音成“油抹”,讓人看了感覺非常的搞笑。這個故事還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因為愛吃雞蛋,所以想能吃到更多的雞蛋。一天趁媽媽在燒飯時,拿了一個雞蛋種進花盆的土里,每天很積極地給雞蛋澆水,等待著雞蛋發芽。因為我聽媽媽說過一句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現在想想幼時的自己是多么的天真。文中的小二和小三不正是如此的幼稚,可愛。
老舍的這本《貓》真是有趣,把我們兒童時的天真,童趣都寫得細膩生動。讓我們看時仿佛身臨其境,情不自禁回想起自己兒時的趣事。老舍這位大作家可稱得上是我們小孩們的知心朋友呀!
老舍作品讀書筆記6
首先,老舍先生在文章中寫道:“我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這一點我和老舍先生的觀點一致。在搬家以前,我家有個寬敞的院子。姥爺在院子里種了許多花草,我有時也幫姥爺給花澆水、施肥、鋤草。我也并不計較這些花開得是大是孝是好是壞,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得跟什么似的。因為這些花之所以能夠開放,也有我的一份功勞呀!
我家種的花雖多,卻沒有奇花異草。因為正如文中所說:“珍貴的花草不容易養活,看著一株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難過的事。”有一次,四姨夫拿來一株葡萄苗。雖然說這也算不上什么奇花異草,但是要在大連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下把這株葡萄苗養活,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果然,盡管我和姥爺輪流照管、精心地呵護它,但由于我們缺乏種植葡萄的經驗,這株葡萄苗還是慢慢地枯萎死掉了。看著這株葡萄苗慢慢地死去,我心里很難過。這可不是因為我吃酸甜可口的大葡萄的夢想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了,而是因為這株葡萄苗也是一個生命,看著一個生命慢慢凋謝、枯萎,最后死去,我真是好難過、好難受。因此,我家只種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
不過,盡管花草自己會奮斗,我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大半還是會死的。
要養活一株花草,必須要付出勞動。因為,“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有一次,姥爺有事外出,把一盆菊花交給我管理。由于我十分貪玩,把什么菊花、菊草的全給拋到九霄云外去了。過了一個星期,我再去看那盆菊花:花盆里雜草叢生、葉片發蔫,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后來,經過精心調養,這盆菊花才逐漸恢復到原來的樣子。經歷了這場大劫,這株菊花雖沒被我害死,卻也害了個半殘,元氣大傷。從此,我再也不敢拋下花草不理了。
讀了老舍先生的《養花》,我對老舍先生對花草深厚的感情十分敬佩。同時,我對養花的樂趣也有了新的認識。正如文章中所寫到的那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老舍作品讀書筆記7
可以說《茶館》是老舍先生的一部傳世經典之作,我們從這個小小茶館的興衰也可以側面看出中國半個世紀的興衰。小說里面每一個人物都各具特色充滿了個性,簡單的一個茶館我們看到了朝代的更替,看到了社會的各個階層人物的生活狀態。
文中茶館的老板王利發,其實算是一個處事比較圓滑的人,他要求的不多只要他的小茶館可以好好地經營,但是在故事的.結尾他也是落得一個悲劇收尾。
其實這是關于一個時代的悲劇,不管是面對清朝的滅亡前那些封建制度的壓迫,還是民國初年社會的動蕩不安,還有解放初期的內戰,茶館都是堅強的存在著經營著,可是終究還是敵不過現實的殘酷打擊,悲劇是注定的結局。
關于茶館最大的感觸就是社會最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無論怎么說受傷害最大的還是這些底層的人民群眾們,里面也有沖有愛國的旗人常四爺和一心想著實業救國的秦二爺,可是他們都被悲劇的打壓了,就是大多數人的愚昧無知麻木不仁才導致了清朝的滅亡,讓當時的中國被列強欺辱。
還有文章中的各種小人物的各種性格的描寫也是十分的傳神,可以反映出當時黑暗的社會背景下人們的思想狀況。沒有充滿民族正義感的國民的話中國這個泱泱大國是不能真正的站起來,老舍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悲哀,只有記住那個時代的痛苦才可以走好現在的發展之路。
【老舍作品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老舍作品讀書筆記03-08
老舍作品讀書筆記7篇03-08
老舍作品讀書筆記(7篇)03-09
老舍先生的作品04-07
老舍作品《貓》的賞析06-12
老舍作品《貓》賞析06-29
老舍的代表作品03-13
淺析老舍作品的語言特色03-22
老舍作品創作風格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