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母親老舍備課隨筆
《我的母親》是一篇質樸無華、情真意切的回憶母親的散文。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了我的母親老舍備課隨筆,歡迎閱讀!
篇一:我的母親老舍備課隨筆
修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修辭——
① “修辭是提高證語言表達效果的規則規律。”(王希杰《漢語修辭學》P5)
② “修辭是語言交際參與者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下,確切地組建和正確地理解話語,以達到理想交際效果的活動。”(黎運漢《漢語修辭學》P5)
③ “修辭就是表達者(說寫者)為了達到特定的交際目標而應合題旨情境,對語言進行調配以期收到盡可能好的表達效果的一種有意識、積極的語言活動。”(吳禮權《現代漢語修辭學》P7)
從以上各家對修辭的定義可以看出:語境(語言環境或題旨情境)是修辭賴依存在的客觀基礎,修辭的目的是為了增強交際(或表達)效果。由于語境不同,作者追求的表達效果有別,所以對同一事物往往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
如文中作者對自己的稱呼除用第一稱代詞——“我”之外,還在不同的情境中分別選用了“‘老’兒子”、“老兒子”、“幼子”、“逆子”:
① 我是“老”兒子。
② 母親暈過去半夜,才睜眼看她的老兒子。
③ 時代是我成為逆子。
④ 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說出來。
又如作者第一次提及姑母時,并不像后文一律用“姑母”稱之,而是以“父親的寡姐”來交代之,既表明其與作者之間的血緣關系,也體現出了她寓居娘家的生活處境。
再如作者寫姑母的離世時——“直到我入了中學,她才死”、“當姑母死去的時候”、“姑母死了”,而寫到母親時則用了諱飾的辭格——“不祥的消息”、“不好的消息”、“不幸”、“去世”。作者對姑母和母親的情感態度,可謂涇渭分明矣。
狹義的修辭指修辭手法(修辭格、辭格),即“為了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而有意識地偏離語言和語用常規之后,逐步形成的固定格式、物定模式。”(王希杰《漢語修辭學》P11)作者在文中運用了以排比為主、還兼有比喻、反復、反襯等多種修辭手法。
據筆者不完全統計,作者在文中共用了以下排比句(排比群)
① 父親的寡姐跟我們一塊兒住,她吸煙土,她喜摸紙牌,她的脾氣極壞。
② 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當如此。
③ 她會刮痧,她會給孩子們剃頭,她會給少婦們絞臉……
④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來了,滿城是血光火焰……
⑤ ……從這里,我學得了愛花,愛清潔,守秩序。
⑥ 有時候,他去讀書;有時候,他去學徒;有時候,他也去賣花生或櫻桃之類的小東西。
以上六個排比句中,從句子的結構而言,①②③④⑤為單句的排比,⑥為復句排比。
“排比的各個項目之間的關系,有的是并列的,有的是承接的,有的是遞進的。”這里的“關系”,應為各句義間的關系,因為“排出比是把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義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排列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王希杰《漢語修辭學》P264-265)所以①③⑥為句為并列式排比——“排比的項目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聯合關系。” ②句為遞進式排比——“排比的項目之間有階梯式關系。”④⑤句為承接式排比——“排比的項目之間的關系有邏輯上的先后之分,不可以隨意變動。”
“排比可以運來鋪陳描述、議論說明或者抒發情懷,它能增強語勢,增強節奏感,增強條理性和感染力。”(鄭頤壽《新編修辭學》P186)“在文藝語體中,特別是在詩歌中,排比的運用可以使語言暢達明快,富于節奏感,適宜于強烈感情的抒發。”(王希杰《漢語修辭學》P269)“用排比來說理,可以將道理闡發得透徹,使人折服;用排比來抒情,可以將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汽船起共鳴。”(劉煥輝《修辭學綱要》P357-358)“文學語體在抒發感情時,常常用排比的手,把奔放熾熱的感情一口氣表露出來,使人讀后感覺如大江東去,一瀉千里。” (黎運漢《漢語修辭學》P274)
除以上排比辭外,文中還有比較典型的兩處比喻: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在比喻的表層語言結構有四種成分:本體、語體、聯結方式(喻詞)和相似點。”由于比喻的類型不同,“本體”、“語體”、“聯結方式(喻詞)”可以在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但相似性是構成的比喻的基礎和靈魂——“沒有相似點,就沒有比喻。”(參見聶焱《廣義同義修辭學》P289),它永遠出現在句中。本句中:本體——失去了慈母的人,喻體——插在瓶中的花,聯結方式(喻詞)——像,相似性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失去了慈母的人,從表面而言,“有色有香”,無限風光;但從其內心而言,是無根之花,內心因缺少依靠而倍感不安。而“她作事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一句,則巧妙運用比喻和對照手法,既寫出了母親的辛苦,更寫出了母親的做事的一絲不茍,認真負責。
① 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② 我怕,怕,怕家信中帶來不好的消息,告訴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③ 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
“反復,就是同一詞、句、段的不斷地重復出現,目的是強調語意重點,加強語氣和感情,加深對方的印象,造成一種特別的情調。” (王希杰《漢語修辭學》P246)①句中連用了四個“怕”,②句中連用了三個“怕”,這七個“怕”把作者生怕失去母親的恐懼心理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其情可真,其情可信,其情可感。而③句中的兩個“心痛”,則集中體現出了作者的愧疚之心,表達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悔之情。
反襯是 “用與主體事物相反特征的.襯體事物,從反面襯托主體事物”。
“除夕,我請了兩個小時的假。由擁擠不堪的街市回到爐清冷灶的家中。”
句中的主體事物是“清爐冷灶的家”,襯體事物是“擁擠不堪的街”,從而襯托出了除夕——這一中國本來萬家團圓的傳統節日,而母親是如此的孤獨寂寞,“空巢老人”不僅僅是今天的社會問題,老舍先生在近一個世紀前就已經提出了這一社會現象——僅調侃而已!
“當花轎來到我們的破門外的時候,母親的手就和冰一樣的涼,臉上沒有血色——那是陰歷四月,天氣很暖。”如果說上列的反襯句中 “街市”和 “家中”具有共同特性——均指處所,那么此句中破折號前描寫的是母親的身體(生理)特征,而破折號后則交待的是時季特點,二者 “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天氣很暖”,“母親的手”不應該“如冰一樣的涼”,“臉上”也不應該“沒有血色”,正是在反襯中,體現出了母親此時此刻、此情此境中的對女兒依依不舍的內心世界。
篇二:我的母親老舍備課隨筆
《我的母親》胡適文章,初二下冊。我曾上過這一堂課,當時采用了群文閱讀方式,多以讀書筆記方式引領閱讀的。督導團聽光霞老師的課,我期待聽到不一樣的東西。
不負心愿。小記一下,亮點幾個:
1.她的開篇聯系了昨天的三八婦女節,是否給自己的媽媽電話問候了。談話輕松導入課堂,在英文中書寫的mother 一個一個字母解析開來,原來如此多含義。老師解析了前面三個字母。學生根據所學英語知識詮釋了后面三個字母,而后教師出示PPT上呈現的完整解釋。
m 、0、t 、h、e、r 原來是這樣優美雅致的詮釋:
M——more:母親給予我們的太多太多;
0——0ld :母親的慢慢變老換來我的成長;
T——tear:您為我不知流過多少眼淚;
H——hear:目親那顆慈祥溫暖的心 ;
E——eye:母親那充滿愛意的眼神;
R——right母親給予我正確的人生導航。
學生探究的樂趣很好,讓語文課堂上”母親“字符,變得更為溫暖,故事點滴匯聚成為感人篇章。
2.學習過程比較好,能學法指導融匯在課堂上,指導孩子筆記,慢慢來。
分享自己的母親故事環節,挺感動人的。
3.文章學完后,推薦好書閱讀,銜接了很多寫母親的`素材。比如老舍的母親,鄒韜奮的母親,莫言的母親,老舍的母親……讓母親的優良美德代代相傳。
對于名人談母親,提到了一定高度。
也是積累名句的方式:
名人說母親:女人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法國諺語
上帝不能無處不在 ,因此他創造了母親。——猶太諺語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世界上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這就是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就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錢。——馬克思
這課的亮色是將閱讀積累,學習方法一并帶入了。教師成長就在這些點滴中。
四、建議,學生回答完畢有一定的禮儀做支撐,給聽課人一個完整的結束。語文,畢竟最終是走向生活的河流,那么承載更多學生成長的元素。
【我的母親老舍備課隨筆】相關文章:
老舍的《我的母親》05-09
《我的母親》老舍09-24
老舍《我的母親》母親性格06-24
老舍我的母親原文10-16
老舍我的母親名句07-18
我的母親老舍閱讀11-27
我的母親老舍鑒賞08-14
老舍的我的母親的賞析10-25
老舍我的母親簡介10-30
老舍我的母親的賞析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