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人與海有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老人與海有感 ,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1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晚年最杰出的一部作品。這本小說主要講一位漁夫在大海上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進行殊死較量,并最終成功的捕捉到了那條魚。可是在返航的途中遭到了鯊魚的襲擊,一場人魚大戰激烈展開,鯊魚把能吃的`肉都吃光了,最后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骨架。
這部小說是一首不朽的英雄主義贊歌。老人是一個十分堅強樂觀的人,遇到困難從不退縮,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各種磨難做不屈不撓的斗爭,老人曾說過一句讓我非常難忘的話,那就是“一個人可以被打倒,但不能被打敗。”
在生活中,如果碰到了困難,可能你會迎難而上,也可能會退縮不前。不管怎樣都要懷著一顆成功的心去勇敢的面對困難,戰勝困難,可能你第一次會被困難打倒,但是不要氣餒,戰勝了困難,它就成了你通向成功之峰的墊腳石。
《老人與海》這部小說歌頌了老人在面對挫折與無助時表現出來的頑強戰斗力,永不言敗的硬漢精神,它們好似暗夜中的一對燈塔,給那些在成長道路上的迷失方向者指明方向。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2
最近,我讀了《老人與海》這部小說。小說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是一個叫圣地亞的老漁夫,他一無所獲84天后,終于在遠海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
這條魚非常巨大,而且很有力,它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三天三夜,老人在這三天三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于把大魚刺死,拴在船上。然而這時他卻遇上了鯊魚群,老人與鯊魚之間進行了殊死搏斗,結果大馬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有一副光禿禿的魚骨頭。
在我看來,老漁夫并不是一個失敗者。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這些話讓我感觸很深,我知道這也是《老人與海》這本書想要揭示的道理。
無可否認,人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并努力去戰勝它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勝利者。因為他已經戰勝了自己對缺陷的妥協,他是有勇氣和信心的人。老漁夫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在普通人看來,他敗給了鯊魚,但是我認為,他從一開始就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人性是強悍的,人類身體有自己的極限,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極限挑戰,超越它們,這個極限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的面前。
“路漫漫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道路漫長、艱難、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就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3
陽光和繁星下,浩渺無邊的海,一只孤獨的小船,一個干枯倔強的老人,鷹,飛魚,海豚——多么雄闊壯美神奇和諧的畫面!可是走近去,你看到一條線,一條繃得快要斷掉的線,那線連在人,魚之間,把這渾然一體的畫面割裂成冷酷緊張的對峙和征服。魚從船旁邊過去,它那么長那么高那么寬,銀光閃閃,圍著紫色條紋,在海水里沒有盡頭地伸展開去。老頭放下釣絲,把它踩在腳下,然后把魚叉高高舉起,使出全身力氣把魚叉正好扎進那大胸鰭后面的魚腰里。
什么都已過去,現在只要把船盡可能好好地靈巧地開往他自己的港口去。夜里鯊魚又來咬死魚的殘骸,象一個人從飯桌上撿面包屑似的。老頭睬也不睬,他除了掌舵什么事都不理,他只注意到他的船是多么輕快多么順當,沒有其重無比的東西在旁邊拖累它了。從一堆空啤酒罐和死了的小梭魚中間,一根又粗又長的雪白的脊骨,后面一條龐大無比的尾巴……現在那東西成了垃圾,只等著給海潮沖走了。
再一次讀《老人與海》時,我又禁不住淚水潸然,感觸猶深。也許沒有大海,就沒有魚;沒有魚,也就沒有漁夫,同樣也就沒有折斷不平凡的經歷了。正因為有了大海,才讓漁夫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卻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才把魚殺死,但又遭到了鯊魚的襲擊,賊后的結局可想而知,這條大馬林魚只剩下了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一切的肉體都不復存在了,剩下的只是一個軀殼,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任人擺布,但是誰又愿意去操控它呢?它只不過是一堆毫無利用價值的骨架。然而,一個悲劇性的'故事里,卻折射出一個“英雄人物”——老人圣地亞哥。連續八十四天沒有不到魚,在別人眼中他是一個失敗者。因為作為漁夫,捕不到魚,還能算是真正的漁夫嗎?而可貴的還是他卻能在第八十五天決心駛向遠方的大海去釣魚,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難道不令我們佩服嗎?不論是魚叉,小刀,短棍。一次次被鯊魚帶走,但他始終用盡一切手段進行反擊,什么也無法摧殘它應勇的意志。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夾雜在大海的咆哮聲中,回響在我耳旁。一個人把生命都壓了上去,與敵人做殊死的博斗,能不算英勇嗎?我想鯊魚正是宇宙間一切破壞性力量的化身,而老人正是正義的使者。
在人的一生中隨時隨地都存在這股破壞力量,人生是不停地循環著的,喜劇的落幕,不就是悲劇的上演;悲劇的落幕,也就意味著喜劇的再度登場。老人將大馬林魚殺死看似是完美的結果,但同時他也還在“醞釀”這自己的悲劇。鯊魚的襲擊,就是應得的報應。一個人生活在世上總是有所追求的,無論追求的東西是好,是壞,追求的手段是正義,還是卑劣;也許能夠得到就是最好的結果吧。在充滿悲劇色彩的全文中仍有一絲亮點,那就是孩子。孩子帶回了老人失去的青春,使他找回了自我.中國古代文化的內涵,在與親和力,而不是征服的力量,海明威參加過美國人的英雄思維,就是強調征服的力量,但是失明后的他,開始思考征服的意義,所以才有老人和海;美國在里的結果,海明威是里的老人,人類的生存意識是海,如果盲目的強調一個生命對另個生命的征服和占有,即使進行著不屈不饒的過程,結果只有海明威所寫的,老人空著手回航:“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但永遠不會打敗他”,人如此,其他的生命呢?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4
“人生并不是生來就要吃敗仗的,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這句話出自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這個假期里,我讀了這本能給人無窮力量和勇氣的書。
這本書講述了老人桑地亞歌連續數月在海上捕魚,并與鯊魚勇敢搏斗的故事。在前八十四天里,他一無所獲。第八十五天,他終于捕獲到了一條巨大的馬林魚。這條馬林魚比他的船還大,他用了三天三夜最終才將它殺死。但是,在老人回家的路上,馬林魚的”肉不斷被鯊魚奪去。盡管老人最終空手而歸,但他永不言敗的勇氣和精神卻鼓勵了很多很多人。
老人在出海捕魚時,承受著孤獨、失敗、風暴的侵襲,無數困難困擾著他。一位老人在逆境中能如此自如、不退縮,我們為什么不能呢?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人人都會碰到各種困難,最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對,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回想自己,以前每當碰到一點點困難就不耐煩,一旦失敗就垂頭喪氣,和老人桑地亞歌相比,我真的好羞愧。比如上學期的數學期末考試,因為自己的粗心,我只考了97分,我的目標是100分,所以我失敗了。我的'心里很傷心,難過了好久。
讀完《老人與海》這本書,想到老人的自信、樂觀、百折不撓、勇敢面對失敗,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人生誰沒有失敗過,最重要的是要在失敗后重新勇敢地站起來,積極地去面對,去尋找失敗的根本原因并改正。
我要感謝這本書,感謝它讓我學到了那么多知識,感謝它讓我懂得了那么多道理,感謝它讓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我將會更勤奮地學習,永不言敗!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5
這篇課文透過描述老人生前喂海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描繪了一位每一天步行二十余里,從城郊趕到翠湖來給海鷗送餐的普通老人。這位老人看似普通,但卻做出不尋常的行為。
課后,我查了一下資料,得知這位老人是社會的草根階層,每月的退休工資只有300多塊,僅夠維持他生活,但“海鷗老人”——吳慶恒爺爺卻慷慨地拿出一半,給海鷗買食,而自我唯一的奢侈品是兩毛一盒的金沙江牌香煙。
多么平凡而偉大的老人啊!他的這顆愛護動物的心不正是咱們很多人所沒有的嗎?當我讀到“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時,我頓時淚如雨點,我被海鷗對老人的那種令人震撼的感情所打動了。而在老人去世后,他必須還牽掛著他的鷗群!這位老人做了平常人所做不到的事情,這不正與那些只為眼前利益,隨意獵殺動物的人們構成了鮮明的`比較嗎?我以前在網上看過這樣一件真人真事;在廣西的思恩鎮某個果園,有一個護林員,他有1條狗,他對狗十分愛護,有一天,護林員正在除草,就在此時,1條毒蛇向他撲過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的小狗猛地撲過來,與毒蛇進行搏斗,最后,它們同歸于盡了。看完這個故事后,我的心靈受到了嚴重的震撼,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動物也是有情感的,也是會知恩圖報的,只要你對它好,他也必須會對你好。“任何降臨在動物身上的命運終究也會降臨在人類身上。”咱們不能再傷害了所有動物之后才感到后悔。
讓咱們行動起來,善待、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讓他們的心和咱們一齊飛翔!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6
他,是一位平凡的老人,一位飽經滄桑與磨難、嘗遍人生酸甜苦辣的智者。
他,是一位貧苦的捕魚人,茫茫的大海上載著他永久的理想,蕩漾著一位堅強不屈者的生命宣言。
他,就是《老人與海》的主人公——“硬漢”圣地亞哥。
在84天的空手而歸后,當再次出發時,他遇到了一千多磅重的大馬林魚。幾天的斗智斗勇,在痛苦煎熬和堅強忍耐后,他終于制服了這條魚。正當他滿載勝利的喜悅而歸時,一群鯊魚擋住了他的去路,盡管他奮起反抗,卻未保護好勝利的碩果,一整條魚只剩下一具空空的軀殼……此時,我們不禁為老人的命運所惆悵,可惆悵之余,他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思考。
他有著一顆永不寂寞的心。在圣地亞哥心中,風浪是磨礪的諍友,小舟是陪伴他的最忠實的伙伴,各種魚鳥都在伴隨他前行。擁有永不甘寂寞的心,才是真正的強者。“我會一直陪著你的,陪你到底,哪怕會要了我的老命。”“硬漢”堅定自己的信念。一個人在人生路上,永遠不會孤單,只要你有一顆不甘寂寞的心。風雨殊途中,我們絕不可能踽踽獨行,因為有花香的陪伴,有群鳥的啁啾,有樹林的陰翳,有天空的高遠……世間萬物都與我們相伴,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控訴寂寞?還有什么資格停滯不前?
絕望的布魯斯王子躺在破舊的草屋里,屋外雷聲震怒,大雨滂沱。他的第七次反攻失敗了,身心俱疲的他,注意到了門檐上正在織網的一只蜘蛛:一次,幾欲結網,一陣狂風吹來,絲網凌亂不堪;兩次,才剛吐絲,暴雨襲來,將它打落……如此竟循環往復了七次!但它卻仍沒有放棄之意。終于,在第八次,結成了堅固的網。它棲在上面,任風雨吹打,那柔韌的絲也沒被吹斷。一旁的布魯斯王子猛然醒悟,破涕為笑,“沒錯!七次失敗,但我還有第八次,第九次,只要生命尚未終結,我就可以不斷反抗。蜘蛛尚可以做到,我為什么不能?”于是,他召集兵馬,養精蓄銳,終于在第八次的反擊中,一舉成功。“我不相信命運,我只相信我自己!”
人,應當有對理想和信念的執著追求,有勇攀高峰的意志。失敗沒有什么可怕,生命的價值便在一次一次的失敗中,一次次地崛起,拋棄奮斗,我們的生命將變得黯淡無光,會變得空虛而毫無意義。“硬漢”圣地亞哥,在84次失敗后,終于突破了內心與身體的極限,完成了第85次的飛越,因為他有永攀高峰的意志,有永不言敗的決心。
感謝你圣地亞哥,是你讓我明白——人并不是為失敗而生。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7
這篇文章描述了老人是如何喂海鷗的,并親切地對海鷗說話的。它描繪了一位普通的老人,他每天步行20多英里,從郊區趕到翠湖給海鷗送飯。這位老人看上去很普通,但他的行為卻不尋常。
下課后,我查看了資料,得知這位老人是社會的基層階級。他每月的退休工資只有300多元,只夠養活他。然而,吳慶恒爺爺慷慨地拿出一半給海鷗買食物,他唯一的'奢侈品是一盒20美分的金沙江香煙。
多么平凡偉大的老人啊!他對動物的愛難道不是我們許多人所沒有的嗎?當我讀到這篇文章時海鷗們向畫像沖去,好像他們轟炸了營地,我哭了起來。我被海鷗對老人令人震驚的感情所感動。老人死后,他一定還關心他的海鷗!這位老人做了一些普通人做不到的事。這與那些只為眼前利益而隨意捕殺動物的人相比,難道不是一個尖銳的對比嗎?我曾經在網上讀過這樣一本真書。在廣西四恩鎮的一個果園里,有一個護林員。他有一只狗。他非常喜歡這條狗。一天,護林員正在除草。這時,一條毒蛇向他撲來。在這個關鍵時刻,他的狗沖向毒蛇。最后,他們一起死了。讀了這個故事后,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動物也有情感,它們會懂得仁慈和回報。只要你對它好,他也必須對你好“任何降臨到動物身上的命運最終都會降臨到人類身上”我們不能后悔,除非我們傷害了所有的動物。
讓我們行動起來,對待動物,熱愛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讓它們的心與我們一起飛翔!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8
看了很多名著,一直都不敢妄加評論,并不完全因為怯懦,更多的是一種尊敬的心理;因為作為名著其實都有他深刻的一面,在看似平淡的書寫里,透出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這就是為什么傳世名著以散文和小說居多的原因,詩歌和評論就因為其鮮明地個性和觀點,使其成為時勢英雄,最后或者被利用成工具,或者因為時間的推移成為花瓶式的擺設。
看榕樹下作者“遠處飄來一朵云”的評論,“一朵云”的年輕(我只是說思想),使她/他看到“冰山在海上移動之所以顯得莊嚴宏偉,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一朵云”看到的也只是海明威所寫的,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那水下的呢,還有它的八分之七的根基呢;老人桑提亞哥出海挑戰大海的時候。
那是人類都會引為自豪的象征,勇于挑戰和渴望征服浩瀚的大海,渴望和一條真正的鯊魚面對面的挑戰;一條船,一個老人,一片浩瀚的大海;鯊魚出現了,大海只派了他的.小小的鯊魚出現了,老人和小船,大海派來的小小的鯊魚,老人是人類的代表,老人眼里是條真正的鯊魚;于是,老人抖擻精神,和鯊魚進行著殊死搏斗,一場征服和反征服的搏斗,“大塊的魚肉”和后來的爭奪,局部的勝利之后,當老人感覺勝利在握的時候,“鯊魚忽然……”,老人最后是空著雙手,幸運地“凱旋”。
我最初看“老人與海”之后,只感嘆了一句,人最終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征服了什么;依然還是這樣的感嘆,在9.11之后和之前,布什也許從來沒看過他故鄉的老人,給他的忠告;老人與海的挑戰,進行了不屈不饒征服,但是你是不是想過,人是不是在不屈不饒的制造問題,然后再去解決他,到底這世界最后誰征服誰,征服了之后做什么,為什么要征服而不是……
中國古代文化的內涵,在與親和力,而不是征服的力量,海明威參加過美國人的英雄思維,就是強調征服的力量,但是失明后的他,開始思考征服的意義,所以才有老人和海;美國在——里的結果,海明威是——里的老人,人類的生存意識是海,如果盲目的強調一個生命對另個生命的征服和占有,即使進行著不屈不饒的過程,結果只有海明威所寫的,老人空著手回航:“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但永遠不會打敗他”,人如此,其他的生命呢?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9
這個暑假,我讀了好多本書,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老人與海》這本小說。
這本小說講的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在一次獨自出海打魚時,釣到了一條大魚,卻怎么也拉不上來。他同大魚周旋了好幾天,才發現這是一條比自己漁船大好幾倍的大馬林魚。雖然明知很難取勝,但老漁夫不愿就這么放棄。后來因為大馬林魚的傷口的魚腥味引來了幾群鯊魚搶食,但他仍不放棄,最終突出重圍,帶著被鯊魚吃剩的大馬林魚魚骨回到了港口,使其他漁民佩服不已。
當我讀到“這里離海很近,說不定遠處有更大的魚”時,我十分佩服他,因為當時他就打到了一些魚,但他沒有滿足現狀,而是向著遠大目標前進,再看看我們,遇到一點困難就叫苦連天。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剛放暑假時學打乒乓球的事了,我去學了幾天,就覺得又累又乏味,想放棄,最后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才堅持了下來,到后來教練直夸我打的好。(小說內容聯系自己,很好,有想法。)
小說歌頌了老漁夫,努力奮斗,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們也應該像他那樣,不能滿足于現狀,要積極向上,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要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10
我之前沒看過這本名著,但是確實肯定聽說過它,知道梗概,就是一只老人大戰鯊魚,最后不獲而歸的故事。里面還有一個名句: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大概的意思就是真正的勇士可能會在物質上被毀滅,但是精神上不會被打敗。還聽過一首《老人與海》的歌,看了一個簡縮版的動畫片,除此之外,對它沒有更多的了解。
前幾天,完完整整地看了《老人與海》這部短篇小說,是忙里偷閑看的,感觸很深。看梗概,和看原著,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確實不建議小朋友去讀那種名著的精簡版,因為“瘦身”后的名著就喪失了真正的精華)。
我跟著作者細膩的筆觸,感受到老人的執著與堅強:很不容易釣出一條巨大無比的魚,結果被鯊魚盯上,咬上一口,我心疼了一下,結果被兩只鯊魚盯上,老人用盡所有的力氣,所有的工具,去擊退了,最后來了一群鯊魚。我根本不敢看下去了,我想哭。(就像小的時候看電視劇,怕看到很虐或者很恐怖的畫面,就趕緊跳過一樣),我就跳到文章的最后,看到老人疲憊地回到小村,一切歸于平靜,我感到一絲絲惋惜,多希望老人能帶點戰利品回來,哪怕是一塊魚肉,結果只有干干凈凈的巨大魚骨。
我還不死心,我想著,老人為什么不把魚肉切一大塊下來,把累贅的魚骨扔掉,帶回來仍能買個好價錢。我去網上搜“老人為什么不把魚放到船上。”結果發現,也有很多人為圣地亞哥可惜。有的人說這是作者寫作的用意所在,所以也不必糾結了。
等心態平復一點了,我就把錯過的'片段看了一遍,面對一大群鯊魚,老人舞起木棒,用盡所剩無幾的體力去擊打鯊魚,但是抵不住鯊魚你一口、它一口,最后老人擊退了所有的鯊魚,此時的大馬林魚也被吃得一點不剩了。
這部名著之所以偉大,在我看來,是一種作為一個普通人,作為一個不怎么起眼,甚至有點被周遭人嫌棄的漁人身上,展現出了一種偉大的抗爭精神——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老人明知這么大的魚是很難打撈的,但是他還是愿意一試;老人其實知道這么大的魚他不可能完完整整地帶回去,但是他還是愿意一試;老人明知自己的裝備和體力不可能抵御那么多鯊魚,但是他哪怕最后一刻,都在揮舞著手中驅趕鯊魚的木棒......
摘抄一個精彩片段,我驚訝于作者的筆力,竟讓我讀著讀著,似乎真實地看到了畫面。
鯊魚不是上帝,它們沒有絲毫憐憫之心。午夜時分,一場個人對群體的瘋狂搏殺又在進行!可憐的老人現在只是在堅持戰斗,他根本沒有力量保護大馬林魚,因為他面對的是成群結隊的大鯊魚!黑夜里,老人只能看見魚鰭劃出的一道道水線,還有對手身體發出的磷光,只能聽見一陣“啪啪啪”的上下腭撕咬閉合聲、一陣“咯吱咯吱”的小船搖晃聲,他根本看不清目標,唯有操動短棍,拼盡全力、不顧死活地朝那些掠奪者的頭部打去!
戰斗一直持續著,老人不知道自己會懂了多少次舵把。當有條鯊魚再向大馬林魚的頭部沖刺時,他知道完了,遂將舵把猛地朝鯊魚腦袋掄去,不斷砸打著。大馬林魚魚頭的兩顎非常厚實,那兒的肉輕易咬不下來,鯊魚一次次撲咬,老人一次次掄砸著。“咔嚓”舵把猛地折斷,老人又將尖利的刺頭陡地戳下去!
他不知道扎進了鯊魚哪部分,但憑手感知道這一刺扎得很深,痛得那對手松開嘴就躥躍而逃。它是鯊魚群中的最末一條,退去后再也不會有強敵進犯。老人明白,這是因為大馬林魚實在沒什么可吃的了。
很多人喜歡這部作品,可能是因為在這位老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平凡人閃光的一面。老人也不是一直默默無聞的,他年輕時曾靠體力與耐力在長達十幾個小時的掰手腕比賽中贏得冠軍,但是隨著年華老去,運氣似乎老與他為敵,但是不妨礙他是一名厲害的捕魚人,不妨礙他對抗命運、哪怕自己一無所有,總也還要奮力一搏,畢竟,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
我希望我即使年老,一無所成,也不要屈服于命運,討好人生,而是奮起反抗,向最強的敵人進攻!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11
歌壇上有一首歌叫做《老人與海》,是海鳴威唱的。這讓人不禁懷念起那本書來。
雖然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常年打漁的老人終于找到一條無比肥嫩的大魚的時候卻遭到鯊魚的圍攻,最后能賣高價錢的魚也只剩下了一副骨架的事,但是題目卻不是“堅強的老人”或者是“老人與魚”,而是——老人與海。海,一個字包含了多少美好的神秘的事物。生命,神奇,不可思議的'一切,還有她的拼擊與不懈進取,人與自然,一切的一切。或許,這就是海明威為這本書取這個名字的目的。
也許是天意吧,讓故事開始得那么不可思議,和大海的蔚藍交織在一起的一個傳說,和馬林魚與鯊魚搏斗的老人就是海明威心中的硬漢形象。故事的開始,作者借一個小男孩的口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這老頭子準是在走背運,倒霉到了極點,以后別和他一起出海了。”又是一個人離開了一個像沙灘巖石一樣堅韌的老人,離開他皺在一起被海風侵蝕的皮膚和閃著光的眼睛。老人很喜歡對自己的心靈說話:“老頭兒啊老頭兒,你可要沉住氣憋住勁啊!”“我沒事的,就是太累了。”“它快上來了,嗨,我得撐住!”“人可不是生來就被打垮的,你可以消滅一個人,就是無法打敗他!”我的題目,取自最后一句話。
“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就好像是這句話的正反面,吃光了這個老人的魚,鯊魚們還是沒有辦法吃掉老人的精神,它一直盤亙在深藍色的大海上空,無數的船只在繼承他的遺志,用這鼓動力,作為自己奮進的力量,“也許,我有一天也可以抓到那條馬林魚呢!”這樣的話,許多人的心中都會回響。
從戰爭中活下來的人們,或多或少都帶有時代的陰影,那些執有鋼筆的作家更是如此。人類的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戰奪走了海明威對于這個世界的期望。暴戾,殘酷,一切都充斥著這個社會,這里的老人是一個“打敗不了的失敗者”,他有悲哀的命運,但是他更鐵骨錚錚,足夠抵抗這個世界!海明威從這個人物中透露出來了那種對于真善美的渴望不言而喻,即使再怎么痛恨這個世界,但是到底是她給了你發展思考的溫床,一點希望。
噩夢,一戰是噩夢,多少人都在噩夢中徘徊,但是,世界不是灰白的,噩夢終究會完結,新的一天,從旭日東升出耀眼的金黃開始,就是美麗的,充滿希望的。這本書,教給我的不僅是堅強,更是直面失敗與痛苦的勇氣和力量。
可以消滅,不能打敗。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12
今天,我讀了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從中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這部小說講的是一個叫圣地亞哥的老漁夫一連84天都沒捕到魚,但他沒有因此氣餒,毅然再次出海打漁。在蒼茫的大海上,他拼盡全力捕到一條巨大的馬林魚。此時,筋疲力盡的他拖著巨魚前行還要面對成群來搶奪他戰利品的其它魚類。經過奮力抗爭,他最終拖著只剩下了殘骨的巨魚回到了岸上。
這位老人看似白忙活了一場,可就是這巨魚的殘骨見證了老人的偉大!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老人的不怕挫折,永不言敗的`精神實屬可嘉。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像老人學習,要經受得起挫折,不要害怕失敗。如果經不起挫折,害怕失敗,我們就會什么事也不敢去做,將難有所成。有的同學在學習上遭受了一點挫折便一蹶不振,輕易放棄,最后把自己的學業荒廢了。這是多么的不應該。
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們只有不怕挫折,戰勝失敗,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13
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一位老人叫圣地亞哥,他已經84天沒有捕到魚了,可是他不灰心,不放棄。于是,他再一次出海捕魚。這回,老人捕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在返航時卻遇到了鯊魚的攻擊。老人與鯊魚展開了艱苦的斗爭,最后,老人失敗了,只帶著一條剩下魚頭、魚尾和光禿禿的脊骨的魚回到家。但是,“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這就是本書要告訴大家的硬漢精神!
讀了《老人與海》之后,這種堅強不屈的'精神也影響了我。有一次,在大課間跳長繩的時候,我正跳得興高采烈,突然被繩子絆了一下,我“撲通”一聲摔在地上,很想哭。但是這時老人的影子在我眼前浮現,還有他說的那句話“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也在我耳邊響起,于是我一咬牙爬起來,雖然眼睛里淚珠還在打轉,但我還是忍著痛,又加入到跳長繩的隊伍中。
讀了《老人與海》,我知道自己應該學習老人這種堅強不屈,永不放棄的精神!
【讀老人與海有感】相關文章:
讀老人與海有感08-13
讀《老人與海》有感06-14
(經典)讀《老人與海》有感08-20
《老人與海》讀有感10-01
讀《老人與海》有感【經典】09-04
讀《老人與海》有感01-29
讀老人與海有感06-28
讀《老人與海》有感[經典]08-23
讀《老人與海》有感(經典)09-08
(精選)讀《老人與海》有感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