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老人與海》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人與海》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1
1.高二語文《老人與海》課件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感受小說主人公的“硬漢精神”。
2、學習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見方法(以語言、心理描寫為主)。
二、教學重點:
1、通過具體的人物獨白與心理活動分析人物形象。
2、學生當堂習作,練習運用多種手法刻畫人物性格、心理。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1、請學生就自己的課前了解,談談對海明威的認識。
(對海明威的生平或他的創作特點,就你印象最深的一點談談感受)
2、請學生簡單復述《老人與海》的主要情節。(放圖片)
(請一位同學為大家簡要地介紹一下《老人與海》這部小說的主要情節,為了幫助大家回憶,先給大家看一些圖片)
3、明確選文情節:四次遇鯊
(課文中節選的是哪部分情節?一共幾次?)
4、分析人物:
1)明確情節對人物刻畫的作用。
(四次遇鯊的情節是否重復單調?不重復,因為老人每次遇鯊的情況不同,體力工具等都不一樣。
那么作者詳細交代這些情節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幫助刻畫人物,使人物形象更豐滿)
2)通過比較老人每次遇鯊時的描寫分析人物形象。(討論)
(從內容上看,在四次與鯊魚搏斗的過程中,作者如何通過不同的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說明。四人討論,可針對其中兩次進行比較,也可全部比較。
武器、信心、對魚的珍視程度——身為漁夫的存在價值)
3)總結:
(用了動作描寫、心理活動、語言——內心獨白,刻畫了一個勇敢堅毅面對失敗依然不屈不撓的老人)
5、明確環境描寫的作用。
(作者除了描寫了老人與鯊魚搏斗的場面、老人自己的心理與內心獨白外,還描寫了什么?鯊魚、環境
有什么作用?襯托人物在孤獨無依的處境下依然堅持抗爭的堅韌意志。
雖然主人公一直和魚搏斗,但小說的題目不是“老人與魚”而是“老人與海”,為什么?比起魚,“海”更可怕、強大,而個體的人非常微小,面對無法抗衡的強大力量老人仍以其微弱的力量對抗,更能顯示其硬漢形象的悲壯性,更有震撼力)
6、復習人物描寫的多種手法:
7、教師給出圖畫,請學生發揮想象,用100字左右描寫畫面,突出人物形象。
2.高二語文《老人與海》課件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探討文章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培養不屈服于命運,憑著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卓絕的環境里進行抗爭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了解作家作品
參看注釋。
二、閱讀課文,深入理解主旨
1、默讀課文,進行圈點勾畫評注。讀后填表。
回合鯊魚種類、數量使用武器較量結果老人狀態鯊魚大馬林魚。
第一回合一條巨大的鯖鯊魚叉繩子頭腦清醒決心堅強死定殘缺不全少40磅肉。
第二回合兩條星鯊刀子綁在槳把上好好休息,攢些力氣,手痛,肩痛,手淌血死了被吹掉1/4竟是好肉。
第三回合一條犁頭鯊刀子綁在槳把上把手泡在水里沉水。
第四回合兩條星鯊短棍脊背靠在船艄,身體疼痛、僵硬、寒冷一條逃走,一條滑進水里半個身子被咬爛,剩下半條魚。
第五回合成群結隊
的星鯊棍棒、舵把、槳把喘不過氣來,嘴里有銅腥氣一個接著一個撲上來殘骸。
2、交流問題。
①在與鯊魚的一次次搏斗中,老人的精神與身體都經受了巨大的考驗和沖擊,而自己經過艱辛努力獲得的收獲最終一無所有。桑迪亞戈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在你看來,他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人生的成敗到底應該如何來衡量?
堅強、勇敢、無畏地面對痛苦的硬漢子的形象。
這是一場人與自然搏斗的驚心動魄的悲劇。老人每取得一點勝利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后遭到無可挽救的失敗。但是,從另外一種意義上來說,他又是一個勝利者。因為,他不屈服于命運,無論在怎么艱苦卓絕的環境里,他都憑著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了奮勇的抗爭。大馬林魚雖然沒有保住,但他卻捍衛了“人的靈魂的尊嚴”,顯示了“一個人的能耐可以到達什么程度”,是一個勝利的失敗者,一個失敗的英雄。小說中的大海和鯊魚象征著與人作對的社會與自然力量,而老人在與之進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現了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不失人的尊嚴,雖敗猶榮,精神上并沒有被打敗。可以說,這樣一個形象,完美地體現了作者所說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的思想。
②描寫鯊魚的特征有何作用?
反襯老人的勇敢、智慧
教師補充:何為反襯,借助于對立面之強來烘托主體性格之強。黑格爾說過:“人格的偉大和剛強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對立的偉大和剛強的程度才能衡量出來。”小說中,不少地方都極力描寫鯊魚的勇猛、兇狠,從而襯托出老人桑地亞哥的剛毅頑強。
③文中的獨白有什么特點?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本文除了有關老漁夫桑地亞哥與鯊魚搏斗場面的描寫,還有大量人物的內心獨白,它們忠實地記錄了桑地亞哥的內心活動,寫出他在海上漂泊的這幾天的心態,通過自由聯想的方式,真實地再現了老人的思想與感受。這些內心獨白不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內心的自豪感、堅毅以及尋求援助的孤獨感,而且閃爍著深邃豐富的哲理光彩,豐富了小說的思想,構成小說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說中的硬漢子多是“啞巴公牛”,言語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漁夫桑地亞哥卻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具有堅強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動的人,因此成為海明威小說中刻畫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三、總結
題目是《老人與海》,而表明上,小說是寫一位老人及其在海上的經歷,但實際上,老人的形象極具概括性,他已經超越了一個人的存在,而成為了人生的一種象征。老人桑地亞哥就是“硬漢子”的代表,大海則是生命旅途的象征,鯊魚則是我們行走中的“強物”,厄運的象征。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走在人生路途中,不可避免我們都要遇到挫折,被厄運所阻撓,只有經歷與“鯊魚”的較量,才能成為強者,唱出最美的歌。
生活中,能壓倒一切的不算是強者,不被一切所壓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所以,你應當首先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充實自我,以的熱情去擁抱生活,什么樣的生活向我走來,我將向什么樣的生活走去,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懈努力,以樂觀、健康的生活態度迎接未來的挑戰。
3.高二語文《老人與海》教學反思
課前仔細讀了讀教材,我們集體備課組也經過了仔細的討論,因此準備是充分的,但是,事與愿違的時刻總是存在我們的生活中。今天的課堂,我很失望。
昨天晚自習學生自學了生字詞,課堂中先檢查了生字詞的自學情況。然后我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的表現就不積極,除了幾只小手舉起來了,其他學生紋絲不動。但是教學任務在幾個學生的配合下還算完成的。接著,找出文中描寫老人和海鷗關系的一句話,這時出現了兩種情況,學生坐在座位動眼不動手,在我的幾番催促下他們才勉強拿起了筆,但是我也看出來了,他們只是在畫句子而已,畫的并不太準確。
今天上的是第一節課,是學生精神最為充沛的時刻,學生為什么會這樣的表現呢?我有點不太明白,但是課堂上容不了太多的其他思想,于是我繼續投入課堂中。
緊接著,我讓學生自學課文中的老人對海鷗像親人的部分,讓學生找出讓自己感動的片段,然后寫下自己的體會。由于我在布置任務前進行了一次簡短的談話,此時學生的表現還算積極。
學生自學了大概15分鐘,開始交流學習的時候,課堂又出現了沉悶的氣氛。這課啊,真夠壓抑的!我的情緒在幾番打擊下,也有點堅持不下去了。幸好,沒過多長時間就下課了。
課間我調整了情緒然后精神飽滿開始上第二堂課。第二堂課的時候,學生依然沒有多大的興趣。他們只是在我的“威逼利誘”下回答問題的,并不是心甘情愿主動舉手。
課后我想是不是我對學生的要求高了,希望我的課堂中學生能踴躍發言。不過換種思維想想,學生既然會談了,讀懂了,老師又有何用呢?學生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口若懸河只是我的善良愿望,本就不善言辭的農村學生,既然不會說,那就讓他們寫,我們也不該強求所有的學生都能滔滔不絕,畢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當外交家,能夠與他人順利交往就可以了;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當作家,他們能用語言表達日常需要表達的就可以了。讀書本就有一種意境。
不可言傳,我們教師是不是應該允許這樣的意境的存在呢?身為老師,有的時候真覺得悲哀。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2
上一星期五,我們去了中心小學聽了一節滿玉梅老師講的課,課題就是《老人與海鷗》。我們被滿老師的講課激情和課文中所體現出來的濃濃的人鳥情感所震撼,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飛到昆明越冬的紅嘴鷗。從此,老人與海鷗結下了不解之緣。每逢冬季來臨,海鷗便成群結隊地來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趕赴約會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鷗,風雨無阻。他視海鷗為兒女,給它們起名字,喂餅干,照顧傷病的海鷗。久而久之,海鷗與老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后又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
課文的教學設計中,我抓住課后習題“默讀課文,說說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在本篇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結合課文內容,跟同學討論: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讓“意想不到的事”成為全篇設計“牽一發而動全身”問題,并且圍繞這個問題進行重點詞語的分析,讓學生在分析重點詞語的同時,體會“海鷗對老人”這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感,并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海鷗對老人”的情感,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使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
充分的讓學生讀。語文教學要“讀占熬頭”,特別是閱讀教學中,如果離開了聲情并茂的朗讀,只是老師串講,那這樣的閱讀教學是殘缺的。要以讀代講,以讀悟情。因此,在授課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把送給學生的'話,用錄音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大家耳目一新。合作中互助提高。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嘗試析疑、評價、研討、感悟,夠接受知識的更新、學習方法的輔導,同時嘗試做簡單的學習匯報,這本身就是一個學習能力訓練的過程。創新思維的發展。學生在課文學完后進行創編獻給海鷗老人的碑文。這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智力發展情況設計的課文練習。特別拓展延伸閱讀,貫穿了“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的超文本閱讀,這也是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分層教學的需要而精心設計的。
在備課時仍感覺到自我應變能力欠缺,遇到棘手事件處理不夠完美。出可以看到沒有完全做到備學生。但課文中體現出來的人鳥未了情,學生一定會深深感受到的!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3
我是個臨時抱佛腳的人,閑是如此,忙亦是如此。在忙碌中用兩天時間匆匆備了課,其實,也是為了應付選了這篇課文,因為這篇課文上過的人很多,上過的名師也多。但是正因為如此,就越需要亮點來點亮這節課。可是文本本身已經夠亮了,所以還是要回到新課標的要求,單元學習目標和可是目標的要求來設計第一課時。
首先,我想把這節課上得樸實但實用。沖著這個目標,自我感覺只完成了60%,因為準備的確實不夠充分,甚至連開頭的自由朗讀環節都漏了,整節課都是默讀,只有在精讀的部分有朗讀,這是一點小失誤。但是讀的'目標就沒有實現。
其次,寫作的目標完成得不夠。對于這節課,許多老師都覺得品讀的部分不夠精細,更多地注重寫法的指導,因為教材目標是這樣定的,學生都能從描寫老人語言、外貌、動作的句子中感受到老人對海鷗的無私的愛,如果品讀是重點,這就不是六年級的語文課。從四年級到五年級學生們閱讀這樣的文章已經太多太多了,再來品讀已經沒有太大意義,而這節課的關鍵之處,就是如何學習作者通過什么樣的寫法把這種無私的愛寫得這么感人。所以,從閱讀層次上來講,這種境界在提升,難度也在加大,最后的練筆正是將本節課學到的寫法加以運用,只是在品讀環節上確實有點蜻蜓點水的味道,所以讓孩子們看著畫面寫,差生的學習相對就比較薄弱了。
最后,這節課還是有打磨的空間的。環節樸實但是還要凸顯設計的亮點,這是要再以后慢慢改進的。不過看到那么多老師給出真實的評價,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學習,一次磨練,如果有機會,我會努力做的更好的。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4
《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飛到昆明越冬的紅嘴鷗。從此,老人與海鷗結下了不解之緣。每逢冬季來臨,海鷗便成群結隊地來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趕赴約會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鷗,風雨無阻。他視海鷗為兒女,給它們起名字,喂餅干,照顧傷病的海鷗。久而久之,海鷗與老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后又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課文結構清楚,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通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后一部分則通過老人死后,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課文語言樸實,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讀過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教學結束后,根據林老師的教學進行了反思:
一、落實到具體的語言文字去感受這親人般的深情
林老師讓學生概括出課文在敘述《老人與海鷗》的故事的精彩畫面:喂喚談,從而體會到老人是非常愛海鷗的,老人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
課文的1-13節,字里行間洋溢著老人對海鷗那份濃濃的愛,深深的牽掛。林老師以學生感悟、朗讀為主,引導學生找出描寫老人與海鷗動作的字詞。圍繞四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展開教學,讓學生理解了什么叫做“品讀”。
二、在教學第四段文字的時候,存在一些問題。
如第4小節是通過老人那抑揚頓挫和親昵的呼喚聲感受到人鷗之間的.那份默契、和諧。林教師在引導時側重“親昵”,忽視了“抑揚頓挫”。其實,教師可先讓學生明確“抑揚頓挫”是指聲音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然后再請學生親昵地、抑揚頓挫地喊一喊部長海鷗的名字,這樣學生念出
“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的名兒時,才會有那份親切,又有聲音高低、長短、停頓的感覺。
三、拓展資料的補充以及抓住“褪色”一詞更體現出老人對海鷗的深情圖片、音樂、感性的介紹,抓“腿色”這個關鍵詞,能把學生引入情境中,似乎親眼目睹那位可敬的老人。林老師又適時出現說話練習,請學生想象十多年來,無論發生什么樣的情況,老人每天都怎么樣?這么一來,老人的形象就非常鮮明了。
四、練筆激發想象,再現點出老人對海鷗的深情
林老師設計這個環節的用意在于再次感受老人與海鷗的愛護、眷戀。教學時,林老師恰到好處的引導,能達到預設的效果。
五、教學中,林老師讓同學們學會抓住一些關鍵的詞句多去追問幾個為什么,理解更深層的含義。
通過計算老人的工資和每月要買幾公斤餅干丁喂海鷗的故事,使同學們深深的感受到了老人無私的愛。
反思整節課的教學,線索清晰、結構完整,學生也走入了情境,達成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不斷的超越自我,努力引導學生的個體生命在現實或特定環境中的感悟,體驗和交流,關注孩子的思維展示,教學效果會越來越好。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5
這節課是為延邊州領導來我校參觀訪問所做的一節公開課,《老人與海》是新版長春教材中的新篇,因其故事的完整性,震撼性,名著性,教育性,我對這次課的選課非常滿意而有激情。現反思如下:
一節課價值的課要達到以下幾點:
一、圓滿完成任務
二、教學節奏緊湊順暢]
三、學生學有所得
四、教師有成功快感
這篇文章我沒有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拓展延伸內容,人生哲理的思考,對《老人與海》名著的推薦非常得力有意,我對自己的這段話非常為滿意:當評論家們預言海明威已文思枯竭,江郞才盡的時候,53歲的海明威發表了舉世矚目的杰作,僅僅5萬多字就震驚于世,長久不衰,同學們,如果不學這篇文章,不看到老人與大魚殊死搏斗的場面,教師讓你們買《老人與海》你們不會真正領略它的價值和意義所在,那么當你今天以后,再走入書店的時候,我想你的心情會更加,腳步會更加堅定,相信它會給你無窮的`精神力量,成為你成長過程中堅強的路基。
教學環節比較緊湊,自己對名著很是動情和熟悉,挖掘較有深度,如老人為什么如此贊美大馬林魚?老人與海中海的作用?這兩個問題我自認為設計非常科學合理成功,也為所有人提出一個問題,怎樣去讀名著,讀完后應該領悟和思考什么?什么叫學有所得的東西所在。
本文最有價值的是板塊清晰,層次分明,結構合理,一導入用諾貝爾獎涵義和獲獎作品《老人與海》導入,然后介紹作者,作品概述,然后播放視頻老人智捕大魚的片段,再分析老人形象,得出精神探究寫法,和作品的藝術價值。環環相扣,結構嚴謹。
但略有不足之處是,分析占用時間過多些,設計內容含量也過多,學生反應慢不能很好配合分析學習,這樣一來,沒有能完成所有預想的教學環節,設計的兩道有價值的思考題,沒能如期指導學生在課上茅塞頓開,欣然領悟,大功告成。在時間的把握和分配上總有拖延,這一點是以后教學必須堅決克服的大問題。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6
《老人與海鷗》一文是魯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篇課文。這組文章講述了發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老人與海鷗》就是這樣的一篇課文。本課教學重點是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其中蘊含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依據本課教學重點,我從揣摩其寫法并遷移練習設計本課教學,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設計實施的。
一、聚焦題目知內容
通過“海鷗老人”和“老人與海鷗”兩個題目的對比,既讓學生繼續領會題目是文眼的作用,又掌握通過擴題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還提高寫作文要好好揣摩文題的意識。
二、扎實訓練,培養習慣。
1、對課文整體把握的訓練:
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就是在于學生了解課文“說什么”的過程,這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第一步。在本課的教學中,有兩次整體把握內容的語言訓練。一次在檢查預習時,讓學生嘗試從詞語的初識和課文的回想來概括出課文中的兩件事。第二次是在進入文本研讀的時候,讓學生用小標題的形式來概括老人給海鷗喂食這件事中的三個畫面。在小學高段,我覺得這樣的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文本整體感悟的.能力。
2、對抓細節感悟的訓練:
比如“三個褪色”的教學,先從句子初步讓學生有所想、有所思,然后通過材料的補充,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人不是真正的窮苦,而是一心為海鷗,讓他們感受到三個褪色的連用不簡單。
又比如對“老人喂海鷗”這句話的教學,我分成了三個層次來進行處理:第一,讓學生從印象深刻的老人的動作中感受老人對海鷗的細致入微地照顧;第二,通過對讀,體會老人和海鷗之間的默契、親密;最后,讓學生想象進行表達,“有聲有色“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從中達成對老人喂食畫面的和諧、美好的情感提升。
3、對語文習慣養成的訓練:
“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的,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成一種習慣。”語文無處不在,語文習慣的培養也是無處不在的,因此,作為語文老師,每一課文的學習,每一次語文活動的開展,其實就是一次次學生語文習慣養成的反復歷練。如閱讀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批注的習慣:這是一種常用的讀書方法。閱讀的時候把讀書感想、疑難問題,隨手批寫在書中的空白地方,以幫助理解,深入思考,圈圈點點,三言兩語,心有所思。如課前充分預習的習慣
三、揣摩感情學方法
首先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中心句,既快捷又精準;接著努力做到長文教學選“點”的重要,選擇體現文意的“親人一樣”這個“點”切入,帶動全篇,起到了牽一句而動全身之功效果。最后緊扣“親人一樣”,讀、思、說、議論,品味語言,體會老人對鷗海的關愛情,同時領會抓外貌、動作、語言。
四、拓展遷移練寫法
用課文教語言,把課文當成數學中的例題,通過課文字詞句段篇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讓學生掌握把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寫具體的方法,順勢遷移,展開想象并運用剛剛學到的方法,描述老人照顧生病或受傷的海鷗。
整節課思路較清晰,但問題不少,課堂上我的評價語言還不夠精準,有時候重復了學生的發言,有時候僅僅對學法上作了指導,沒有圍繞目標做有效的評價。并且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對學生即性的、瞬時的評價,這樣才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7
《老人與海鷗》一文選自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組的第一篇課文。講述了昆明一位叫吳慶恒的老人十幾年如一日,如親人般照顧喂養翠湖邊的海鷗。當老人去世后,海鷗自發為老人守靈,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感受到老人與海鷗之間親人般的深厚感情。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重難點,我從以下幾方面設計引導
一、中心句貫穿全文
學生閱讀全文后,我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老人與海鷗之間關系的一句話,也就是文章的第13節:“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然后,從1—13節中找出體現老人與海鷗這種親人般關系的語句。這樣,整篇文章的線索就很清晰了。另外,我在小結處以及提到老人部分的時候也適時出現該中心名,隨著閱讀感受的不斷增加,對該句的朗讀處理自然也一次好于一次。
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尋找中心句時并沒有一下子找到,現在想來,可能是我太過心急,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畢竟文本還是比較長的,如果可以改變一下提問方式:課文的哪一小節寫清了老人與海鷗的關系?這樣指向性就更明確了。
二、落實到具體的語言文字去感受這親人般的深情
課文的1—13節,字里行間洋溢著老人對海鷗那份濃濃的愛,深深的牽掛。我把這些內容分成四大塊,也就是四段話,這四段的教學基本以學生感悟、朗讀為主。個人覺得處理得較有特色的是第3小節的教學,引導學生找出描寫老人與海鷗動作的字詞。并采用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的方式感受到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默契、和諧。此外,第10節中“生動”一詞的教學也較有特色,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在什么時候,你的眼睛會立刻生動起來。學生討論得出在談及自已心頭最愛的時候會有如此表現。如此一來,老人對海鷗的`愛護自然不言而喻了。當然,在教學第四段文字的時候,也存在許多問題。第4小節是通過老人那抑揚頓挫和親昵的呼喚聲感受到人鷗之間的那份默契、和諧。但我在引導時一味側重“親昵”,忽視了“抑揚頓挫”。其實,我可先讓學生明確“抑揚頓挫”是指聲音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然后再請學生親昵地、抑揚頓挫地喊一喊部分海鷗的名字,這樣學生念出“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的名兒時,才會有那分親切,又有聲音高低、長短、停頓的感覺。
這節課的教學,線索清晰、結構完整,學生也走入了情境,基本達成教學目標,但在具體操作上總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也缺乏教育機智應對。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8
《老人與海鷗》這篇文章講述了發生在人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課文語言樸實,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讀過的人無不為之動容。為讓學生認識到動物是有靈性的,它們是我們親密的朋友。我們對它們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們加倍的回報。
在教學環節上,我把設計重點放在學生的閱讀方式和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并加于運用。在設計時,我結合第七單元教學目標:繼續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等要求來設計的。
在學生的閱讀方式方面,我主要以默讀為主,重點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
在學案的設計中,主要從兩方面入手:第一、通過默讀整體感知課文,讓學生思考并概括出課文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寫老人為海鷗做了什么;二是寫海鷗對老人怎樣。這環節的`設計主要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為下面的教學做鋪墊。第二、通過精讀感悟課文主要學習理解“老人對海鷗做了什么。”這部分內容。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我主要通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使學生初步感知了老人和海鷗之間的真摯感情。并重點學習作者運用了怎樣的描寫方法表達了老人對海鷗的愛。用文中例子說明作者是運用怎樣的描寫手法把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從課文中真正感受到動物與人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9
《老人與海鷗》一文選自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篇文章講述了發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課文語言樸實,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讀者為之動容。課文結構清楚,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通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后一部分則通過老人死后,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我引導學生以讀促悟理解課文,我學生自己讀課文,看課文哪些語句讓你感動,請同學們做上標記,并寫出自己的感受,在集體交流時,同學們大部分能夠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的語句加以體會,比如:有的同學從文中第三自然段的“老人把餅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群呼喚。”中的動詞“放、退、撮、呼喚”等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到老人對海鷗的愛,以及他喂食海鷗動作的嫻熟,更表現出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配合是那么默契。我適時引導學生,“是呀,作者對老人喂食海鷗的.細節描寫正襯托出老人對海鷗的愛。”接下來,我引導學生運用剛才抓住的動作細節描寫的方法再來學習下面的課文,比如,有關老人的語言描寫部分、神態描寫部分等等,我還適時給學生補充有關文中老人的資料,對于學生加深體會老人對海鷗的那份無私的愛和海鷗對老人那份令人震撼的深情,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足之處,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在指導學生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愛這一方面用的時間比較多,但是,在引導學生聲情并茂地讀的方面沒有重視,尤其是本課作者在細節描寫方面是寫作方法的學習范本,應該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加以練習,今后,在學生朗讀以及小練筆方面還要加以訓練,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10
這一節課,基本上按我原先的教學思路順利的完成。
但由于這篇小說節選的部分較長,需要學生課前很好的預習才能在一節課當中完成教學。由于文本過長的關系,所以在分析人物內心獨白的時候耗時過多,致使后面的`討論的環節被迫縮減,但幸好我的課后作業彌補了這一遺憾。
這篇課文學完,除了要讓學生學會分析小說,掌握知識技能外,我想對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學習老人的那種永不屈服的頑強精神,這也是學生身上所欠缺的。
語文,我想,就是教育學生如何做人。而這一篇文章,應該能給學生帶來心靈的震撼。但因為課時有限,上課過程顯得過于匆忙,討論也未能很好地進行。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11
一節課結束后,留在心里的或多或少總有那么一些欣慰與遺憾。欣慰的是,備課時依據一定的教學理念所采取的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實現,遺憾的是課堂上總有那么一些環節希望可以重來。
《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確是我精心準備的一節課,這種精心的內涵體現在:
1、針對處于課改進程中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如何落實新課標、如何凸顯語文學科的個性,立足工具,弘揚人文等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方面,結合自己的實踐所得進行了比較深入地思考和學習,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學習了崔巒在第六屆小學語文青年教師閱讀大賽活動的總結發言,聆聽了近十節本屆賽課的課堂實錄,并閱讀了有關論壇內容。
2、在充分閱讀教材領會編者意圖的同時,針對教材本身進行了細致入微的研究,對于教材涉獵的有關人與動物的內容、有關老人與海鷗的事跡掌握了比較豐富詳實的資料。
本篇課文編者選入教材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認識到,動物是有靈性的,它們是我們親密的朋友,我們對它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們加倍的回報。在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真摯情感的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并進行語言積累。為此我把學習重難點定位于“感受情感、揣摩寫法”這兩方面,而文章本身也非常適合感受情感、揣摩寫法這一教學,就此我對教材作了兩條線索、兩個板塊的處理。一條是感受情感之線,一條是揣摩寫法之線,一個是老人愛海鷗的板塊,一個是海鷗愛老人的板塊。在教學過程中力求兩條線索交融得天衣無縫、兩個板塊不漏痕跡地銜接和過度。
1、立足文本:
課堂教學僅只是在四十分鐘內所進行的師生活動,文本是師生教學活動的重要載體,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最終是由對文本的把握和運用來檢驗的。整節課的教學環節無論是導入、瀏覽、研讀還是拓展都是依據文本重難點而設計,在教學過程中,也緊緊抓住文本,通過學生整體讀文、部分讀文、段落讀文、品詞析句等多種方式去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的真摯情感。對于教材的拓展和延伸也同樣是立足文本,并由文本延伸開去,《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這本書籍的推薦是對文本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主題的進一步深化,是閱讀教學人文教育功能的'進一步落實;第二項作業是學習本課的寫作方法寫一篇人與動物的故事,則是語文功能學習的直接行為。
2、立足生本:
六年級的學生,閱讀教學已不是字詞句段的單純教學,重要的是抓住重點詞句領會文章的主題、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布局謀篇以及通過語言文字具體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落實到本篇課文則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而這又恰恰是學生們在習作中感到困惑的地方,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就是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感受人鷗深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在實際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找重點詞、讀重點詞、板書重點詞等方式讓學生既領會情感又學習寫法,落實工具與人文的統一。
3、立足根本:
語文姓“語”名“文”,學語習文是語文教學首當其任的任。小學語文是學習語文的起步階段,特點是“小”,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質,還有基礎性的特征。閱讀教學是憑借文本的語言,著重培養感受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豐富精神世界,從而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做人。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從朗讀中整體感知情感、從析詞析句中理解情感、從課外拓展中升華情感皆是緊扣文本展開,圍繞情感教學,展開的是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如:在研讀老人愛海鷗的段落時,抓住老人喂海鷗動作的詞語“小心地放”“退開一步”“撮起嘴”“順著欄桿邊走邊放”,學生在找出這些表示動作的詞語后,我又引導學生在這些詞語的前面加個為什么以促進學生對詞語所表達情感的深入理解,從語言入手理解文本、理解人物感情、學習文章表達方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一次上課都會有許多遺憾。一直鼓勵自己要大膽放手,努力引導學生的個體生命在現實或特定環境中的感悟,體驗和交流,尤其是關注孩子的思維展示,但每一次教學都讓我感到困惑遺憾。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12
**月**日----**月**日,縣青年骨干教師培訓班放在我校舉行,來自全縣各兄弟學校的青年骨干教師40多人接受了培訓,培訓班分語文、數學兩個組。我應邀在這次青年骨干教師培訓班上了一節語文課:《老人與海鷗》。在這節語文課上,為了充分讓學生感受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的真實故事,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上課之前,我先讓學生觀看了一些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的圖片,然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新授時,我是先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讓學生明白課文是按兩部分來寫的,課文第一部分寫了老人喂海鷗、喚海鷗、談海鷗;課文第二部分寫了海鷗送老人。
接著,讓學生默讀課文的課文第二部分,想一想:在老人的遺像旁到底發生了哪些讓意想不到的事情?并把有關句子勾畫出來。在學習這部分課文的時候我是運用品讀的方法進行教學:找句子--談體會--感情讀。為了突出海鷗那種知恩圖報、對老人深深思念的情誼表現出來,我又在課堂上出示了老人的照片,并配上輕音樂《斷魂曲》,讓學生用書聲表達那分深深的思念之情。當學生徐丹朗讀的時候,我看到她的眼睛里噙著淚花,學生一個個屏息凝聽,教師里氣氛肅穆,效果非常好。
然后,我及時地追問:此時此刻,當你看到這四幅畫面的時候,你有什么疑問呢?學生很快地提出了一系列有價值的.問題,于是,我就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大聲自讀課文第一部分中老人喂海鷗的段落,并讓學生想一想:老人在喂海鷗的時候和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并把關鍵的詞劃出來。在學習這部分課文的時候我是運用抓關鍵詞的方法進行教學:勾關鍵詞--談體會--感情讀。為了突出老人那種為了海鷗寧愿自己生活簡樸的品質,我又在課堂上出示了有關老人的資料,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了老人的品質。在學生對老人的品質有了全新的了解后,我及時的進行了配樂朗讀。
最后,我又設計這樣的小練筆:發揮你的想象,在老人與海鷗相處的過程中一定還會有許多幸福的畫面,用一二句話寫下來。就是這樣結束教學的。
課后,我和教研室的陳主任、萬主任交流了一下,他們說的和我自己感覺到的一樣,有兩個地方需要加強 :
(1)、“撲”(2)、“褪色” 教師不應該自己說出來有幾個,而應讓學生在全面讀書的基礎上,讓學生去發現,就能更好打開學生的思路,更好的理解課文。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13
執教完《老人與海鷗》一課后,我的內心幾分歡喜幾分憂愁,歡喜的是課已終、心已靜,憂的是學生,孩子畢竟是孩子,真的是世事難料,他們的心理到底還是揣摩不透!但俗話說的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課堂更是如此,有瑕疵的課堂才是完美的,因為瑕疵才能成全下一次的更好!所以,上完課后,我的收獲依然是滿滿的!
一、清晰的主線,指引方向
本節課,我設計的主線是課文的第13自然段“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是親人一樣。”圍繞這一主線,我在處理第一部分“老人關愛海鷗”時,分別抓住了老人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情等幾部分進行品味,處理每一部分的落腳點都在“老人與海鷗就像是親人!”這句話上;在處理第二部分“海鷗送別老人”時,又抓住了海鷗的動作描寫讓學生進行揣摩,落腳點仍然是“老人與海鷗就像是親人”。這樣的主線每篇課文都有,我覺得根據主線來設計教學、實踐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其他文本上我將繼續踐行。
二、朗朗的書聲,以情動人
在語文課堂上,朗朗的書聲是必不可少的,在本節課上,我們展示了個人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教師的范讀、師生的承接讀。在讀中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了老人與海鷗就像是親人。我特別想提到的是我們師生的承接讀,這是在處理“海鷗送別老人”這一部分時我們采用的讀書方式,在當時的場景中,我的情把學生帶到了當時的情景,學生通過他們的朗讀打動了我,就這樣,你用情,我用情,我們最終還是被海鷗的那些化作語言的動作深深地感動。
三、主題的滲透,自始至終
本單元的主題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共與主題呼應了四次。第一次是在單元導入時,第二次是在學生體會完“老人關愛海鷗”時,第三次是在體會完“海鷗送別老人”時,最后一次是在穿插本單元后面的口語交際時。每一次落腳點我都精心設計了過渡語,讓單元主題“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課堂,牢記在學生的心里。
四、語言的訓練,注重時機
本節課的語言訓練點有三處,第一處是在處理第四自然段的時候,讓學生想象獨腳、公主、老沙等海鷗和老人的對話;第二處是在處理第二部分“海鷗送別老人”時,讓學生根據116頁的插圖進行想象,面對老人的遺像,海鷗們都會說些什么呢?第三處是在課堂最后安排的“口語交際”里,讓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體會動物的情感。三處語言的訓練我設計得比較精心,但學生由于受限制,思路狹隘,展開得不太順利。我想可能是自己引到得不到位吧,比如說,在處理第二處語言訓練的時候,我若是提醒學生關注海鷗的動作,從動詞入手讓學生想象海鷗的語言,學生或許能打開思路。
總之,本節課我的收獲還是很多的,但最大的收獲應該是學生所給我的教訓吧!
在這節課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是我幾年都不曾感受到過的,寥寥幾個人頻繁地舉手,其他同學卻無動于衷,讓我在課堂上差點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但課后想了又想,其實真的全怪自己,怪自己課前過于自信,相信學生的能力!怪自己在課上缺少激勵的語言,沒能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而這一切終歸怪自己教學能力有限,所以,學無止境,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14
上完《老人與海鷗》一課,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不僅僅因為文中那感天動地的場面,更重要的是在我教學時的處處得失,讓我不停的咀嚼著,回味著。
本文屬精讀課文,需兩到三課時才可完成教學目標。如何將如此大容量的文章濃縮于短暫的四十分鐘,又要將文中豐富的情感讓學生體會出來,實在是蠻傷腦筋的事情。何況一篇課文四人同時執教,同課異構需盡量避免雷同,所以我在備課之初著實考慮了許久,到底應如何另辟蹊徑,發揚自身的教學風格呢?
眾尋資源無數,風格各異的教學設計比比皆是,大同小異的教案也隨處可見,真是千個師傅萬個法,同行們雖是殊途同歸,但卻要看這路誰走的最精彩。上課前我學習了很多資料,觀摩了很多課例,甚至將語文新課標也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好好武裝了一下自己的頭腦,走在新課程理念的大道上,我相信我不會走錯。
在理論指導下,本課教學理念定位于“自主、合作、探究”,我力求在課堂能很好的體現。因此,我在本課教學目標、教法學法及過程的設計上反復斟酌,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上做文章,在這一課時中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以讀感悟,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對海鷗的感情寫具體的。
課一開始,我以“動物“一詞入題,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曾經閱讀的與動物有關的文章,并談感受,從而進入七單元單元導讀,明確本單元學習任務”,這樣學生對本單元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在初讀課文之前,我請學生回憶掌握了哪些閱讀方法,在預習中是怎樣預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醒學生掌握正確并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提高讀書效率。但是我通過課上觀察發現學生都好像放不開,舉手很少比較拘謹,特別在課前談話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時候,本單元課文要求學生用較快速度閱讀文章,但是學生對用較快速度閱讀這一方法并不是很熟悉,不夠明確快速閱讀的要點,所以造成學生讀書時速度較慢,進程有所影響。之后的預習檢查詞語認讀和概括文章內容的環節,都是為學生更好接觸文本而設計。
之后的文章結構劃分,我以“親人”引入,指導學生利用過渡段來理清文章結構。首先讓學生思考:什么是親人?先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有這個詞的段落,并出示另一個有一字之差的句子相比較,讓學生感悟“和”與“對”的差別,從而理解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愛是相互的。同時讓學生發現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擬小標題,為課文分成兩部分打下基礎。
在本課第三環節研讀合作,朗讀感悟教學中,我在時間上的處理沒有合理安排,導致后面教學時間不足,影響教學內容。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同時這些原因也是提出來請同行們商榷,以提出解決的辦法。
1、學生自讀課文時間較長,沒有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暴露出平時學生的閱讀訓練的低效性。
2、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時間問題。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學習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我為了更好地體現這一理念,在學生獨立讀書、思考之后,便讓學生分組合作,交流學習結果。學生根據具體的學習要求開始進行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小組認真討論,抓住了關鍵詞句進行分析,有些小組則圍繞課文大膽質疑,并在組內尋求答案。我在觀察小組學習狀況時發現,有些小組的學習不夠大膽,交流甚少,分工不夠明確,造成效率低下。為此,我在后面的全班交流環節時,特意讓討論很落實的小組進行匯報,尤其是讓學生的質疑面向全班,以此讓同學們明白應該怎么樣有效合作。結果這一環節的落實很是耗費時間,以至于后面學生交流,朗讀感悟的時間不到20分鐘。教案中預設的場景不能完全展示。由此我又思考到一個問題,如果在平時教學中沒有采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合作沒有階段性訓練,只是在公開課上做一個演示而已,那合作的意義又在哪里?看來,充分了解學情,落實平時的合作訓練非常重要,因為這些都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
3、學生朗讀感悟不能夠很好到位。本課教法的設計是以讀為本,教學中我將朗讀和體會結合起來,在學生品味理解課文后適時指導學生朗讀。但是在讀的過程中學生的體會不夠,不能大膽發言,情感體驗很不夠,而我也因為時間的關系擔心教學任務的完不成,在指導和點撥上沒有到位,有的句子只是蜻蜓點水而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僅限于皮毛,缺乏深層次的感悟。首先,教學時,我既想竭力追求完美,又想有所創新,突出亮點,可課文的容量很大,短短的四十分鐘是難以達成的`,為把握時間而去進行的教學,多少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有些詞句學生體會的不夠到位,理解的不夠深刻,沒有給一些中等偏下的學生留下很充裕的時間去思考,面向全體不夠。其次,對文章的整體把握還不夠,課堂中引導學生讀的時間比較少,面不夠廣,學生的情感沒有全部被激發起來。造成回答面小的現象。
總之,很用心地在上一堂課,但留下了很多遺憾,雖不是一堂特別成功的課,但是值得讓大家來探究,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站在學生角度調動學生以往的情感體驗,如何更大程度地鍛煉學生說話寫話的能力;還有我們在課堂上如何解決小組合作時間與教學內容的達成度的矛盾;高年級閱讀課中關于長課文的教學,在課堂上怎樣做到閱讀的高效;內容的學習與課堂上學情的現狀如何達到統一;
新課程理念與傳統教學的沖突怎樣解決,如何互補......這都是我所困惑的,希望在前行的路上能得到同行們的寶貴意見,那將是我最大的收獲。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15
很開心有這么一個機會和姚老師一起合作完整課──第十一冊人教版教材《老人和海鷗》。這篇文字相對比較平淡的課文里卻是蘊涵著一個人類永恒的話題──人和動物如何和諧相處。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覺得頗有收獲:
一、預設過程中的問題思考
1、對教學內容處理的思考:
感謝有些老師質疑的一個問題:在后半堂課中似乎拓展太多,有相關內容的拓展,還有主題教學的拓展,有點思品課的痕跡。在備課中,我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之所以這么處理是因為:一、我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比較單薄,覺得拓展性可以強一點,二、覺得很有必要讓學生了解有關吳慶恒護鷗愛鷗對昆明市人民的影響力,從而對老人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主題拓展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們在感受到愛的力量同時,也能引導學生直面現代社會中一些人和動物不能和諧相處的行為,進行鮮明的對比,從而引發后續深思,真正懂得珍愛動物,珍愛生命的重要性。但我覺得老師的話還是比較有道理的。第一課時中姚老師的容量太大,其實可以把她最后的一個練筆環節的交流工作讓我來完成,既減輕了她的負擔,同時兩課時的銜接會更緊密,又豐富我的課堂內容,應該說是兩全其美的一個策略。我想如何讓兩堂課的教學內容平衡和諧,這也是上這次完整課的一個收獲。
2、對拓展練筆的思考:
如今的語文教學呈開放型,文本中有很多值得老師們挖掘和拓展的空白點,讓學生的神思得到釋放。同樣,本文也是如此,在上第二部分海鷗愛老人的語段中,可以抓住“肅立不動”這個詞引導學生通過與前文對比,動靜對比,從而想象海鷗此刻的所思所想,表達對老人深深的思念;也可以抓住“炸了營的撲”這個詞讓學生身臨其境,說說海鷗此刻的痛苦而焦急的'內心感受;也可以抓住文本中的“……”來拓展海鷗心中的那份真情和熱愛。最終我選擇了第三個方案。原因就是因為覺得上面的幾處“點”的教學可以回歸到最終的標點表達,作者之所以使用省略號的原由我想也是因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最高表達境界吧。課堂操作下來,我覺得還是比較成功的。學生用他們的文字記錄下了海鷗之所以這么大聲鳴叫、肅立不動的一顆感恩之心。下面就是一位學生當場記錄下的文字:
“獨腳”深情地凝望著遺像中的老人說:啊,父親!您怎么會舍得與我們永別?您知道嗎?是您迎著晨曦為我們送餐,給我們帶來那甜美的餅干,讓我們美餐一頓;是您讓我們享受到了人間溫情,體會到了快樂的滋味,幸福的感覺。你對我們無窮的愛,讓我們如何報答您!如今,你將棄我們而去,我會把我們之間的美好回憶和這份刻骨銘心的愛珍藏在心……”
當然。我覺得美中不足的是,在交流好拓展練筆材料后,再回歸課文,讓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不直接表達海鷗的內心世界而用省略號來表達的用意,那么又教會了學生如何巧用標點符號來抒情的標點運用手法,那教學效果我想會出色。
二、生成教學過程中的思考
課前,我臨時決定作五分鐘的師生交流。源于我發現姚老師在上第一課時,由于學生沒有很多的公開課經驗和鍛煉的機會,學生呈現都比較緊張,沒有真正放開來,進入文本與文本對話。于是,我尋找了一位在第一課時中表達比較出色的一位聞芝冬的學生,作為我鼓勵學生士氣的一項教學“資源”,對她的回答進行大力表揚后,選擇了一個與課文主題相接近的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你喜歡什么動物?”來打開學生的話匣子,鼓勵他們大膽開口說,并在教學過程中花了比較多的氣力和學生進行個性化的交流,于是,在課堂中,孩子們的手越舉越多,孩子們的神情越來越專注,學得也越來越投入……讓我情不自禁地在課堂上說了這么一句話:“同學們,現在的我覺得做語文老師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是呀,沒有特級教師精妙絕倫的完美設計,也沒有特級教師那種出神入化的點撥技巧,在四十分鐘課堂中,讓師生的心融為一體,在努力學習語言文字,習得做人道理的同時,讓我的孩子們愛上語文課,愛學語文,我想這是我追求的語文課堂目標。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老人與海鷗教學反思09-24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04-15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06-13
老人與海的教學反思02-18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07-30
(熱)老人與海教學反思09-25
【熱】《老人與海》教學反思03-04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精】03-03
《老人與海》教學反思【熱】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