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教學設計(集合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蘭亭集序》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1
一、課文悟讀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傳世之作,千百年來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這么兩點:
1.作者以簡潔、素雅的筆調,娓娓動人的語言,描述了一次令人神往的朋友聚會。請想一想吧:江南正是草長鶯飛的陽春三月,在那祟山峻嶺的茂林修竹之中,一伙親朋密友攜手并肩而來,席地促膝侃侃而談,林外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這真是人生的賞心樂事啊!不僅如此,作者所敘寫的是一次規格很高的聚會:從人員上說,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從宴會的氛圍來看,引“清流激湍”“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這里沒有觥籌交錯,猜拳行令的喧嘩,沒有絲竹管弦的熱鬧;有的是一觴一詠,暢敘幽情。這顯然是古代文人學士及當今傳統知識分子所追求的雅而不俗、素而不艷的樂境,也是他們淡雅人格性情的體現。
2.作者對人生的感慨系之。有不少人認為,文中流露出作者“人生無常”和“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悲觀情緒,這是作品的消極因素。但我認為不可用“悲觀”“消極”簡單概括,應進一步具體分析。“人生苦短”無論對凡夫俗子,還是英雄偉人似乎都是一個萬古恒新的話題。且不必說《古詩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也不必說漢武帝的“少壯幾時奈老何”;更不必說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就是一代偉人毛澤東不也發出“人生易老,天難老”的感嘆嗎?可以說,“人生苦短”是人類的一種普遍心態。那么王羲之對此感慨萬千,有什么不可呢?何況,作者并沒有因人生短促、“人生無常”就醉生夢死,及時行樂,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暗含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這在玄學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莊哲學的東晉是難能可貴的。誠如《古文觀止》所云:“只為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而齊彭殤,無經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似乎正是這種“雖蒼涼”的對人之生死的感嘆,觸發了后世眾多人的不同感受,而讓人“蒼涼”的經歷,演繹出新的對人之生死的蒼涼的感嘆。
二、亮點探究
1.作者依據什么說這次聚會“信可樂也”?“信可樂也”在第1段中起到什么作用?“信可樂也”能否改成“信可樂矣”?
探究學習:在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這次聚會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這是一樂;而聚會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可謂良辰,是為二樂;聚會之地“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可謂景美,是為三樂;宴會之中“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可謂情真,是為四樂;而“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可謂極視聽之娛,是為五樂。作者感到人賢、辰良、景美、情真、賞心五事齊臻,所以認為這次聚會,“信可樂也”。“信可樂也”一句是對聚會情景的總結,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樂”。
“信可樂也”不可改為“信可樂矣”。因為用“也”語氣平緩,筆勢沉穩;而用“矣”語氣激越,筆端情感外露。仔細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鮮花吐芳;就是寫林寫竹,只言“茂”“修”,而棄其綠、碧、翠,極力營造素淡、雅致的格調。蘭亭集會本是賞心樂事,但作者內心的喜悅之情并不過分顯露,這是他氣節高爽、性格沉穩的表現。
2.第1段中“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學習:這句是對天氣的描寫,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有“暮春之初”交待了聚會的時間,“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正是對“暮春之初”天氣的具體描寫。還有,上文所寫人們的聚會,如果缺少了“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樣的好天氣,便不會盡顯歡快的氣氛。就啟下而言,由“天”“氣”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視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而及“俯仰一世”。這些地方都可見作者行文勾連過渡之綿密。
3.怎樣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這句話的意思和作用?
探究學習:“向之所欣”,意為先前所喜歡的事情,即先前的“樂”事,具體指上文所敘蘭亭集會這件事。“俯仰之間,已為陳跡”言其先前樂事,頃刻之間已成往事。“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是一個雙重否定句,意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意為何況對于生命不論長短,終究難免一死呢?整個句子是一個用“……猶……何況……”關聯的遞進關系的復句,可譯作:人們對于像蘭亭聚會這樣先前所喜歡的事頃刻之間變為陳跡,尚且感慨萬千,何況對于生命無論長短終難免一死這件事呢?
準確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會看出,作者這句話一是對從蘭亭聚會聯想到的現今人們“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兩種態度的看法;二是以“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引出“死生”這個全文的議論中心。這個遞進關系的復句,宛如一個鏈環,不僅把第3段與第2段,且把第3段與第1段連成一個鏈條,使全文意脈相連,成為一體。
4.為什么說“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探究學習:“一死生”“齊彭殤”是莊周對人生死的看法。莊子在《齊物論》中說:“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說:“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認為生和死、壽命長與短沒有絕對界限,是相對的,這本不錯。但莊子夸大了相對性,以致否定了生和死的區別,認為生和死相同,活了800歲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沒有區別,這就是荒謬的。這是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評價莊子觀點的錯誤。若從文中內容看,作者在第3段鄭重引出孔子的“死生亦大矣”作為議論的發軔,而后連述古人、今人和后人無不為人生無常而悲,對生死之事而嘆。既如此,莊子的“一死生’一‘齊彭殤”之說就是荒誕之辭了。
三、選題設計
“書圣”王羲之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王羲之的資料,并作出摘錄。了解王羲之研習書法的經歷及其刻苦學練,繼承創新的精神。
(2)收集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如《蘭亭集序》《喪亂帖》《寒切帖》《姨母帖》及《樂毅論》《黃庭經》等。
(3)查閱有關書法理論的論著。
(4)同學自行組合賞析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交換賞析體會。
(5)寫出賞析論文。
參讀書目:
(1)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編《世界之瑰寶
民族之驕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書法》雜志。
(3)《啟功叢稿》,中華書局。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2
【課前梳理】
《蘭亭集序》以前在教學的過程中接觸過,而且有相應的書法方面的總結,知識上是基本夠用的。主要是要考慮怎樣才能讓學生擺脫以前以翻譯為主的套路,在課堂上建立文本與學生生活的聯系,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來輔助教學,從而加深對文本的認識。
開頭的部分(頭兩段),可以從學生的“聚會經歷”入手,即生活中的感受會有哪些?一次成功的聚會所要具備的因素有哪些?時間、地點、天氣、人齊、環境、活動、感受等等,那么這樣一來課文的內容就不是很難懂了。
第三段是作者進一步展開論述的部分,是一種普通人感情變化的規律,即不同的人都能通過不同的方式獲得精神上的愉悅,然而“好花不長開,好景不長在”,美時易逝,美景難留,不能不引起人的傷懷感嘆。由美好的短暫過渡到人生的短暫,是一種必然的發展。
第四段中。可以考慮由“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引發學生對生死價值的思考。可涉及生命長短以及生命的價值等方面的內容。可作為參考的資料,《有的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強調對生命的感悟與思索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經歷,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從生到死的過程,也就不能不為王羲之的文章所感動。因為這個話題是一個人類永恒的話題。
整體上看這片課文的教學要求學生對文本有一個整體的認識,通過與學生生活經歷的聯系初步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能力,進而啟發學生進行人生的思考,喚起學生的生命意識,為若干年后學生可能清醒完整地進行自我觀照做一點兒準備。
【教學設想】
用時兩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王羲之在文中所表達的情感變化。
2、學習本文的記敘方式。
3、引發學生進行人生思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學生自讀、齊讀
三、以“聚會”的經歷和關鍵詞語指導學生分析文章脈絡
四、引發思考
【課堂簡述】
第一課時
一、由“墨池臨書”和“入木三分”導入
二、學生自讀,指導誦讀
三、比較下面兩種表述順序的不同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明確詩詞在表達上的交錯與跳躍,與正常記敘順序的不同。)
四、要求學生誦讀課文時了解文中記敘的聚會過程,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第二課時
一、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明確誦讀時要培養節奏感有利于背誦。
二、由學生聚會的經歷引導學生分析課文。
沿用詩歌單元中接觸過的“以詞達意”的方法抓住表達情緒的關鍵詞“樂”逆向逐步推出“天氣好”、“活動好”、“風景好”、“人多且好”。明確讀者的分析過程可以順著作者的敘述過程也可以是接近于逆向的過程。
三、后面兩段中的關鍵詞語
表層現象:“欣”“倦”。
感情變化:“痛”“悲”。
結合學生的交友經歷理解不同的性格、不同愛好的人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在所獲得愉悅感上是相同的。引托爾斯泰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強調對愉悅感的認同。但快樂是短暫的,如曇花一現,經歷快樂的人難免會感慨它的短暫(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由而引申出人生的短暫(過渡自然而深刻)進而引出“生死”是人類永恒的主題。
【課后反思】
1、學生還沒有從過去的逐句翻譯的文言文教學套路中走出來,缺乏對誦讀感知重要性的認識,還需要慢慢調整。
2、沒有涉及王羲之的經歷以及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靠放到后面“梳理探究”中《優美的漢字》部分再詳加講解。
3、回辦公室的途中,突然想到這片文章和在思維結構上同魯迅先生的《燈下漫筆》十分相似,都具備“生活事件”──“初步感受”──“思考拓展”的過程。以后在指導寫作時可以使用。另外,這篇文章是一篇“起承轉合”結構絕佳的范例,以后也可以用得上。
【授課隨筆】
讀書的.時候搖一搖
“一邊搖頭晃腦,一邊讀書”這個情景我們大多會在反映私塾時代的影片內見到。魯迅先生也曾經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描繪過那位壽鏡吾老先生在讀“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時表現出來的樣子──“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在過去的理解中,凡是搖頭晃腦讀書的人都會被看做是死讀書和讀死書的腐儒,是可以取笑的對象。
今天,指導學生讀《蘭亭集序》要讀出古文的節奏時,突然感覺搖頭晃腦并不是沒有作用,因為在動態之中可以還原白紙黑字的語氣語感,文字隨著語音的抑揚頓挫和頭腦的晃動,變得可知可感!而且正因在動所以很難出現走神的現象,可以使得注意力更加集中。原來搖頭晃腦讀書法是一種沉浸式的讀書方式呢!
在現在提倡的教育理論中有一種加德納提倡的多元智能理論,說每個人至少具備七種智能: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內省智能。而這幾種智能是互相支持和互相補充的,正因為這樣,所以高中的老師可能都會感到在高三時男生比女生容易出成績,究其原因可能是男生通過經常性的運動在體能和身體運動智能上優于女生的緣故。
不過在這里我并不想討論這個理論的源頭與應用。只想拿它來參照一下“搖頭晃腦讀書法”都調動哪些方面智能,在我看來這種“陳舊”的讀書方式,起碼調動了三種:語言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換句話說,我們以前知道內容決定形式,現在也知道了形式也是內容,那么這種“搖頭晃腦讀書法”也許就是“動腦”的表現呢。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了解序文的寫作特點,掌握實詞“修、期、致、臨、次”的意義。
2.能力目標:品味文中精練優美、樸素清新的語言,理清課文內容層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觀。
3.情感目標:欣賞文中描繪的自然美,學會關愛自然,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
教學設想:
1.語言精練、樸素、優美,教學時把重點放在體味語言特色上,由語言美去體悟自然美,體會作者樂山樂水的心情。要多讀(可采取聽讀、范讀、齊讀、個人讀、分組讀形式)讀到情隨聲出,自然成誦。
2.二三自然段作者由樂轉悲,對人的生死這一問題的議論富有哲理性,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強調課前預習。預習要求:(1)反復朗讀,參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掃除閱讀障礙。(2)提出疑難問題
3.設計多媒體課件,將書法作品、圖片、板書等用幻燈片形式展示。
4.安排兩教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整體感知課文,品味語言,體會作者之樂。
教學步驟與內容:
一、引入
同學們,知道唐太宗嗎?他在臨死之前淚流滿面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為創立大唐,歷盡艱辛,而今天下托付給你,我也放心,父王只從你這里要一樣東西。”那位同學知道他要什么?對!他說:“我所要的‘蘭亭’真本,可與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點頭答應了,太宗也就一命嗚呼,氣絕身亡。王羲之遺世的最佳書法珍品,就這樣葬入了昭陵了。此后傳世的“蘭亭”是“蘭亭”被蕭翼從王羲之的第七代孫智永禪師的弟子辯才處騙得送入太宗秘庫之后,遴選善書的歐陽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臨摹之作。同學們可以翻到本冊書的插圖,(或打出“蘭亭”帖幻燈片)欣賞《蘭亭序帖卷》。你看,這里每個字都孕育著生命,疏處不嫌其疏,密處不嫌其密,通篇看來,結構嚴密,渾然一體。東晉時人評論王羲之的書法筆勢為“飄如游云,矯若驚龍”,意思是像浮云一樣飄逸,像驚龍一樣矯捷。你看了是否也有這種感覺呢?中國人是形式美最發達的民族,篆、隸、行、草、山水、花、鳥、玉器、陶瓷、亭臺、園林無一不表現中國人對形式美特殊的敏感,我們應該學會欣賞這種美。這篇《蘭亭集序》不僅是王羲之書法藝術登峰造極的佳品,也許你們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國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文詞優美,言簡意深。在這里,筆墨光澤與內涵文采交相輝映,珠聯璧合。
二、朗讀
1.教師范讀全文。學生用心體會文中作者情感的變化,并注意重要字詞的讀音。
2.打出第二張幻燈片(正音),請一組同學依次念,教師隨時訂正讀音。
癸(guī)丑會稽(kuaìjī)修禊(xì流觴(shāng)曲水游目騁(chěng)懷
放浪形骸(haì)臨文嗟(jié)悼趣(qǔ)舍萬殊齊彭殤(shāng)
3.全班齊讀全文。思考作者的感情變化。
三、講讀第一節
1.請一生讀第一節。
2.教師指導朗讀:“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節敘述平穩,讀時語氣可以舒緩些;至“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短截警拔,節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變為舒展曼婉;接著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頓,然后一氣流轉而下。讀時要有節奏感、音樂感,保持從容蕭散的儀態。
3.全班齊讀第一節。
4.分析:
教師問:“第一節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信可樂也”
教師問:那么樂從何來?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明確:王實甫的《西廂記》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說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俱全,足可樂也。
良辰:暮春之初。
農歷1、2、3月為春季,暮春自然是三月。記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幾位學生一起談論志向問題。當問到曾皙時,他答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詠而歸。”曾皙的春風沂水、民生和樂大得孔子贊賞。南北朝丘遲在《與陳伯之書》中也說:“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國之思激發屈膝事敵的陳伯之幡然悔悟。可見暮春三月是人間一段最美的時光。又因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這一天舉行祈福消災的儀式,這又是一個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美景:
蘭亭地處“會稽山陰”,即當時的會稽郡山陰縣距離城西二十余里有個名蘭渚的勝境,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主體是山水。其山如何?“崇”與“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賦予山嶺盎然生氣;其水如何?“清”與“激”亦為本色形容,而“映帶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飛動。再看天氣,“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天宇清朗,和風吹拂:在這里沒有“草長鶯飛”春意鬧,也沒有“姹紫紅開遍”的艷麗,只有清風拂面,水聲泠泠;在這里物我同化,是非頓消,心境澄明。信可樂也。
樂事:
指什么?明確“修禊事也”。當地風俗:這一天人們無論貴賤老幼,都要到河畔、溪邊,用涼水洗臉,意即滌除塵垢,以驅除不祥,祈求安福。當時王羲之正任會稽內史(相當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謝安、司馬孫綽等詩人名流以及兒子微之、操之和十歲的獻之等共四十一人,真可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杜枚詩云“大抵南朝多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這里“群賢”不是浮泛奉承之辭,他們熱愛自然,輕忽世俗得失人為禮儀,有高遠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諸子與己意氣相投。有道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否則,雖有良辰美景也不足為樂。
當然更樂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觴之飲。請將他們的賦詩的一句找出來齊讀: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請同學們對照注解來看這句話:
譯文:引(清流、激湍)作為流送酒杯的環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曲水的旁邊(拿著流到身邊的酒杯飲酒),雖然沒有吹拉彈唱的熱鬧場面,但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夠盡情地抒發內心的情思了。
眾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盡情盡意,歡聲笑語,久久不絕,以致感到人為的管弦之聲亦屬多余了。
(打開幻燈片)——明文征明流觴賦詩圖
⑷賞心: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賞心悅目,他如何表達?
學生讀:“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譯文:指起頭來看到宇宙的廣大,低下頭看到萬物的繁多,借此來放開眼界,舒暢胸懷,盡情享受耳聽和眼觀的樂趣,真是快活啊。
仰觀宇宙,俯察萬物,是極視覺之娛;竹木蕭蕭,流水潺潺,是盡聽覺之樂。但最令人快樂的還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騁懷。如何理解“游目騁懷”?
請學生回答,教師明確:游:魚在水中叫游,人自由在地觀賞也是游,如游覽;騁:馳騁,自由奔放的聯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時空的局限。我們在仰觀俯察的時候,也是游目騁懷的時候,我們是超脫的空靈的美妙的,我們觀察,最后落實的是娛樂,表現的是熱愛現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發自己的情懷,這便是所謂山水詩的興起了。這種娛樂式的交流,正開始于魏晉時的文人,從他們的開始,自然已不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了,而是可娛可樂,可歌可詠的了。所以王羲之筆下寫竹,只言其修而棄其綠,寫水,只言其清而棄其碧,這是色調的淡雅。蘭亭宴集,可謂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齊臻,但這種愉悅之情僅以“信可樂也”四字表出,筆勢始終從容,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清鑒貴重”(《世說新語賞譽》)的情性的體現。
四、學生齊讀第一節,背誦。
五、布置作業
1.預習二三節,翻譯以下句子: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2.學生提出疑難問題,教師整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梳理重點字詞,正確理解作者轉樂為悲的情感,認識作者觀點的積極意義。
一、梳理字詞:(打開幻燈片)
1.請學生回答加點字含義
俯仰
⑴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表示抬頭與低頭的動作)
⑵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社會人事的應酬,進退周旋)
⑶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舊跡。(一俯一仰之間,表示時間很短)
所以
⑴所以游目騁懷,是以極視聽之娛。(用來……,表憑借)
⑵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的原因,表原因)
雖
⑴雖無絲竹管弦之盛,(雖然)
⑵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縱使、盡管)
之
⑴所之既倦(往、到達、往到)
⑵感慨系之矣(代詞、它)
⑶宇宙之大,品類之盛(定語前置的標志詞后之視今取消句子獨立性)
⑷形骸之外(的助詞)
2.請學生翻譯下列句子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明確:本來(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
的'說法是妄造的。
二、同桌互讀互聽二三自然段,然后全班齊讀。
三、討論:(幻燈片打出各問題)
1.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發起一場關于《蘭亭》真偽問題大討論。他認為字體、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寫極樂,突然轉為悲痛,是悲得太沒道理了。你認為呢?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明確:這種情感變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師補充:古希臘史學之父希羅多德在其《歷史》中提供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偉大的波斯王克謝爾克謝斯,率領波斯歷史上最大的一支遠征軍向希臘進軍,在阿比多斯海灣,他檢閱全軍。他的陸軍遮天蔽地,他的水師布滿海灣,他感到榮耀,感到幸福。但隨后他又傷感起來,而且潸然淚下,對他叔父說:“當我想到人生短暫,想到再過一百年后,這支浩蕩的大軍中沒有一個人還能活在世間,便感到一陣突然的悲哀。”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描寫聚會歡樂后轉入悲傷的,典型的有:漢武帝行幸河東,中流與群臣對飲,自作《秋風辭》,也說:“歡樂極兮哀情多,小壯幾時兮奈老何!”道出了這種現象的正常和普遍。
2.那么作者悲從何處來呢?
學生回答,教師的明確:
其一,人生如白駒過隙,美好卻短暫。一個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會上,好靜者常在內室清淡佛老,好動者喜愛縱情山水,遇上喜歡的事物就心滿意足,因快樂而忘了憂愁,竟然“不知老之將至”。
其二,來自生命本體的永不滿足的內在欲望。當人們“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轉眼之間,“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這就是說,人的欲望,人對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變的,得到的東西即使很好,很快也會厭倦,感慨也隨著產生了。
其三,“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時間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劇變化,更顯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更何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生命最終要歸于毀滅,這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人生之大患啊!悲來自對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對時間的無情的恐懼。
3.這一節作者的悲嘆與上一節的敘事有何聯系?
明確:第一節寫行修禊事,是為了祈福消災。人生最大的福莫過于健康而快樂地活著,最大的災莫過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東西包括生命本身,隨著時間的流逝總要歸于消亡,于是便產生了濃濃的惆悵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
4.作者的這種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極悲觀?
學生回答可以有多種答案,參考意見:
⑴這是悲觀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積極進取,樂觀曠達。英國大哲學家羅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論老之將至》中,也將生死這個永恒的主題升華到了壯闊高遠的境界:“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應該像河水一樣——開始是細小的,被限制在狹窄的兩岸之間,然后熱烈地沖過巨石,滑下瀑布。漸漸地,河道變寬了,河岸擴展了,河水流得平穩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顯的間斷和停頓,而后便毫無痛苦地擺脫了自身的存在”。能夠這樣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將不會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為他所珍愛的一切都將繼續存在下去。
⑵第二種觀點:這種悲哀,這種對時間和死亡的恐懼并不必然導向消極悲觀。性格剛強的曹操同樣有“人生幾何”的感嘆,但是它最后導致的不是消極無為而是一統天下的豪情壯志。《蘭亭集序》在憂生嘆逝中包含著對美的幻滅的悼惜,它否定老莊“一死生,齊彭殤”,認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應做點事,不應空談玄理,表現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而他的天機流布,挺然秀出的書法藝術在一定意義上可視為這種努力的結果。所以讀它時,我們要從感傷的背后,發現作者對人生、自然的執著和熱愛。這樣就與上的樂生之旨契合無間了。
3.作為書序,作者行文有何特點?
明確:文章先敘蘭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賢畢至”,即說明了作詩緣由,又用“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描寫了作詩時的情形,可見《蘭亭集》是一部游宴詩集,結尾以“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說明成書經過,又以“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指出本書的意義。這樣,結尾回到蘭亭宴集收筆,行文舒卷自如,辭氣暢達。
四、朗讀全文,背誦。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了解序文的寫作特點,掌握實詞“修、期、致、臨、次”的意義。
2、能力目標:
品味文中精練優美、樸素清新的語言,理清課文內容層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觀。
3、情感目標:
欣賞文中描繪的自然美,學會關愛自然,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
【教學設想】
1、本文語言精練、樸素、優美,教學時把重點放在體味語言特色上,由語言美去體悟自然美,體會作者樂山樂水的心情。
要多讀(可采取聽讀、范讀、齊讀、個人讀、分組讀形式)讀到情隨聲出,自然成誦。
2、二三自然段作者由樂轉悲,對人的生死這一問題的議論富有哲理性,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強調課前預習。
預習要求:
⑴反復朗讀,參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掃除閱讀障礙。
⑵提出疑難問題。
3、設計多媒體課件,將書法作品、圖片、板書等用幻燈片形式展示。
4、安排兩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整體感知課文,品味語言,體會作者之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知道唐太宗嗎?他在臨死之前淚流滿面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為創立大唐,歷盡艱辛,而今天下托付給你,我也放心,父王只從你這里要一樣東西。”哪位同學知道他要什么?對!他說:“我所要的‘蘭亭’真本,可與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點頭答應了,太宗也就一命嗚呼,氣絕身亡。王羲之遺世的最佳書法珍品,就這樣葬入了昭陵了。此后傳世的“蘭亭”是被蕭翼從王羲之的第七代孫智永禪師的弟子辯才處騙得送入太宗秘庫之后,遴選善書的歐陽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臨摹之作。
同學們可以欣賞《蘭亭序帖卷》(打出“蘭亭”帖幻燈片)。你看,這里每個字都孕育著生命,疏處不嫌其疏,密處不嫌其密,通篇看來,結構嚴密,渾然一體。東晉時人評論王羲之的書法筆勢為“飄如游云,矯若驚龍”,意思是像浮云一樣飄逸,像驚龍一樣矯捷。你看了是否也有這種感覺呢?中國人是形式美最發達的民族,篆、隸、行、草、山水、花、鳥、玉器、陶瓷、亭臺、園林無一不表現中國人對形式美特殊的敏感,我們應該學會欣賞這種美。這篇《蘭亭集序》不僅是王羲之書法藝術登峰造極的佳品,也許你們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國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四字,文詞優美,言簡意深。在這里,筆墨光澤與內涵文采交相輝映,珠聯璧合。
二、朗讀
1、教師范讀全文。
(學生用心體會文中作者情感的變化,并注意重要字詞的讀音)
2、正音。
(請一組同學依次念,教師隨時訂正讀音)
多媒體顯示:
癸丑(guǐ )會稽(kuái jī )臨文嗟悼(jiē)流觴曲水(shāng)曾不知(zēng)修禊(xì)放浪形骸(hái)游目騁懷(chěng)齊彭殤(shāng)趣舍萬殊(qū)
3、全班齊讀全文。
(思考本文作者的感情變化)
三、講讀第一節
1、請一生讀第一節。
2、教師指導朗讀:
“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節敘述平穩,讀時語氣可以舒緩些;至“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短截警拔,節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變為舒展曼婉;接著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頓,然后一氣流轉而下。讀時要有節奏感、音樂感,保持從容蕭散的儀態。
3、全班齊讀第一節。
4、分析:
教師問:“第一節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信可樂也”。
教師問:那么樂從何來?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明確:王實甫的《西廂記》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說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樂也。
⑴良辰:
暮春之初。農歷1、2、3月為春季,暮春自然是三月。記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幾位學生一起談論志向問題。當問到曾皙時,他答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詠而歸。”曾皙的春風沂水、民生和樂大得孔子贊賞。南北朝丘遲在《與陳伯之書》中也說:“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國之思激發屈膝事敵的陳伯之幡然悔悟。可見暮春三月是人間一段最美的時光。又因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這一天舉行祈福消災的儀式,這又是一個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⑵美景:
蘭亭地處“會稽山陰”,即當時的會稽郡山陰縣距離城西二十余里有個名蘭渚的勝境,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主體是山水。其山如何?“崇”與“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賦予山嶺盎然生氣;其水如何?“清”與“激”亦為本色形容,而“映帶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飛動。再看天氣,“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天宇清朗,和風吹拂:在這里沒有“草長鶯飛”春意鬧,也沒有“姹紫紅開遍”的艷麗,只有清風拂面,水聲泠泠;在這里物我同化,是非頓消,心境澄明。信可樂也。
⑶樂事:
指什么?明確“修禊事也”。當地風俗:這一天人們無論貴賤老幼,都要到河畔、溪邊,用涼水洗臉,意即滌除塵垢,以驅除不祥,祈求安福。當時王羲之正任會稽內史(相當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謝安、司馬孫綽等詩人名流以及兒子微之、操之和十歲的獻之等共四十一人,真可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杜枚詩云“大抵南朝多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這里“群賢”不是浮泛奉承之辭,他們熱愛自然,輕忽世俗得失人為禮儀,有高遠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諸子與己意氣相投。有道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否則,雖有良辰美景也不足為樂。
當然更樂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觴之飲。請將他們的賦詩的一句找出來齊讀: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請同學們對照注解來看這句話:
譯文:引(清流、激湍)作為流送酒杯的環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曲水的旁邊(拿著流到身邊的酒杯飲酒),雖然沒有吹拉彈唱的熱鬧場面,但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夠盡情地抒發內心的情思了。眾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盡情盡意,歡聲笑語,久久不絕,以致感到人為的管弦之聲亦屬多余了。
(多媒體顯示:明·文征明·流觴賦詩圖)
⑷賞心: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賞心悅目,他如何表達?
學生讀:“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譯文:指起頭來看到宇宙的廣大,低下頭看到萬物的繁多,借此來放開眼界,舒暢胸懷,盡情享受耳聽和眼觀的樂趣,真是快活啊。仰觀宇宙,俯察萬物,是極視覺之娛;竹木蕭蕭,流水潺潺,是盡聽覺之樂。但最令人快樂的還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騁懷。如何理解“游目騁懷”?
請學生回答。
教師明確:游:魚在水中叫游,人自由在地觀賞也是游,如游覽;騁:馳騁,自由奔放的聯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時空的局限。我們在仰觀俯察的時候,也是游目騁懷的時候,我們是超脫的空靈的美妙的,我們觀察,最后落實的是娛樂,表現的是熱愛現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發自己的情懷,這便是所謂山水詩的興起了。這種娛樂式的交流,正開始于魏晉時的文人,從他們的開始,自然已不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了,而是可娛可樂,可歌可詠的了。所以王羲之筆下寫竹,只言其修而棄其綠,寫水,只言其清而棄其碧,這是色調的淡雅。蘭亭宴集,可謂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齊臻,但這種愉悅之情僅以“信可樂也”四字表出,筆勢始終從容,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清鑒貴重”(《世說新語·賞譽》)的情性的體現。
四、學生齊讀第一節,背誦
五、布置作業
1、預習二三節,翻譯以下句子: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2、學生提出疑難問題,教師整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梳理本文重點字詞,正確理解作者轉樂為悲的情感,認識作者觀點的積極意義。
一、梳理字詞
多媒體顯示:
1、請學生回答加粗字含義: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表示抬頭與低頭的動作。
俯仰: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社會人事的應酬,進退周旋。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舊跡:一俯一仰之間,表示時間很短。
所以:
所以游目騁懷,是以極視聽之娛:用來……,表憑借。
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的原因,表原因。
雖: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雖然。
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縱使、盡管。
之:
所之既倦:往、到達、往到。
感慨系之矣:代詞、它。
宇宙之大,品類之盛:定語前置的標志詞。
后之視今:取消句子獨立性。
形骸之外:的,助詞。
2、請學生翻譯下列句子: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明確:本來(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
二、同桌互讀互聽二三自然段,然后全班齊讀
三、討論
1、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發起一場關于《蘭亭》真偽問題大討論。他認為字體、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寫極樂,突然轉為悲痛,是悲得太沒道理了。你認為呢?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明確:這種情感變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師補充:古希臘史學之父希羅多德在其《歷史》中提供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偉大的波斯王克謝爾克謝斯,率領波斯歷史上最大的一支遠征軍向希臘進軍,在阿比多斯海灣,他檢閱全軍。他的陸軍遮天蔽地,他的水師布滿海灣,他感到榮耀,感到幸福。但隨后他又傷感起來,而且潸然淚下,對他叔父說:“當我想到人生短暫,想到再過一百年后,這支浩蕩的大軍中沒有一個人還能活在世間,便感到一陣突然的悲哀。”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描寫聚會歡樂后轉入悲傷的,典型的有:漢武帝行幸河東,中流與群臣對飲,自作《秋風辭》,也說:“歡樂極兮哀情多,小壯幾時兮奈老何!”道出了這種現象的正常和普遍。
2、那么作者悲從何處來呢?
學生回答。
教師明確:
其一,人生如白駒過隙,美好卻短暫。一個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會上,好靜者常在內室清淡佛老,好動者喜愛縱情山水,遇上喜歡的事物就心滿意足,因快樂而忘了憂愁,竟然“不知老之將至”。
其二,來自生命本體的永不滿足的內在欲望。當人們“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轉眼之間,“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這就是說,人的欲望,人對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變的',得到的東西即使很好,很快也會厭倦,感慨也隨著產生了。
其三,“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時間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劇變化,更顯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更何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生命最終要歸于毀滅,這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人生之大患啊!悲來自對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對時間的無情的恐懼。
3、這一節作者的悲嘆與上一節的敘事有何聯系?
明確:第一節寫行修禊事,是為了祈福消災。人生最大的福莫過于健康而快樂地活著,最大的災莫過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東西包括生命本身,隨著時間的流逝總要歸于消亡,于是便產生了濃濃的惆悵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
4、作者的這種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極悲觀?
學生回答可以有多種答案。
參考意見:
⑴這是悲觀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積極進取,樂觀曠達。英國大哲學家羅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論老之將至》中,也將生死這個永恒的主題升華到了壯闊高遠的境界:“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應該像河水一樣──開始是細小的,被限制在狹窄的兩岸之間,然后熱烈地沖過巨石,滑下瀑布。漸漸地,河道變寬了,河岸擴展了,河水流得平穩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顯的間斷和停頓,而后便毫無痛苦地擺脫了自身的存在”。能夠這樣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將不會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為他所珍愛的一切都將繼續存在下去。
⑵第二種觀點:這種悲哀,這種對時間和死亡的恐懼并不必然導向消極悲觀。性格剛強的曹操同樣有“人生幾何”的感嘆,但是它最后導致的不是消極無為而是一統天下的豪情壯志。《蘭亭集序》在憂生嘆逝中包含著對美的幻滅的悼惜,它否定老莊“一死生,齊彭殤”,認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應做點事,不應空談玄理,表現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而他的天機流布,挺然秀出的書法藝術在一定意義上可視為這種努力的結果。所以讀它時,我們要從感傷的背后,發現作者對人生、自然的執著和熱愛。這樣就與上的樂生之旨契合無間了。
3、作為書序,作者行文有何特點?
明確:文章先敘蘭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賢畢至”,即說明了作詩緣由,又用“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描寫了作詩時的情形,可見《蘭亭集》是一部游宴詩集,結尾以“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說明成書經過,又以“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指出本書的意義。這樣,結尾回到蘭亭宴集收筆,行文舒卷自如,辭氣暢達。
四、朗讀全文,背誦
【板書設計】
蘭亭集序
王羲之
良辰:暮春之初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美景:清流激湍映帶左右風物之美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樂
樂事:群賢畢至少長咸集人物之盛
曲水流觴暢敘幽情吟詠之雅
賞心:仰觀俯察游目騁懷視聽之娛
其一:人生美好卻短暫
其二:生命欲望永不得滿足悲
其三:時間無情,生命終歸于毀滅
【資料集萃】
1、王羲之(321~279)字逸少,東晉瑯邪人(現山東省臨沂縣)。后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出身世家大族(王謝之家,祖王正,父王曠,曾任淮南太守,善謀略,亦是書家),但性情耿直,嚴守操節。起家秘書郎,后遷參軍,長史。拜護軍將軍,調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在會稽任內適逢災荒,開倉賑濟百姓。因與上司揚州刺史王述失和,遂稱病辭職,從此優游林下,寄情山水,專攻書法。
羲之幼有美名。《晉書·王羲之傳》稱其“幼訥于言,人未之奇”,七歲學書,十二歲時得其父傳授學書筆法。又從衛夫人學書,融匯古今,獨創一家,時人稱其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其書跡雖為后人摹刻,已非原跡,得羲之筆法神采的,尤以永和九年記蘭亭修禊之《蘭亭集序》為極品,后人尊為行書典范。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因是草稿,無意于求工,故瀟灑自然,點畫富于變化,重字皆作別構,其中尤以二十個“之”字,寫法個個不同,或端整如楷,或流利似草,變化不一,盡態極妍,通篇章法、結構、用筆雖各自稱雄,但互不侵奪,配合默契,顯示出濃軒得體,圓潤流暢,充分表現出晉人蕭散自然的風致,無愧于“天下第一行書”稱號。
2、有子七人,知名者五人:王玄之、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五蘊之、王渙之、王獻之。以第七子王獻之最為突出。父子先后聯輝,后人稱二王,時人稱:“獻之骨力遠不及父,而頗有媚趣”,七八歲時學書,羲之密從后掣其筆不得,嘆曰:“此兒后當復有大名”。
3、人琴俱亡:
王徽之,字子猷,性卓犖不羈,雅性放誕,好聲色。時人欽其才而穢其行。王獻之,字子敬,少有盛名,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客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工草隸,善丹青。時二人俱病篤,有術人云:“人命應終,而有生人樂代者,則死者可生。”徽之謂曰:“吾才位不如弟,請以余年代之。”術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與弟算俱盡,何代也!”未幾,獻之卒,微之奔喪不哭,直上靈床坐,取獻之琴彈之。久而不調,嘆曰:“嗚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頓絕,先有背疾,遂潰裂,月余亦卒。
4、王羲之愛鵝:
⑴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息彌日。
⑵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⑶嘗詣門生家,見杯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
⑷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答。其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
──(摘自《晉書》)
5、“一死生與齊彭觴”,語出《莊子·齊物論》:
“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祈)生乎”,“莫壽于殤子,而彭祖為夭”。莊子認為生和死是相對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象細胞的新陳代謝,但他夸大了這個相對,否定了生和死的區別。莊子認為壽命長短相對,故而否定了壽夭的區別,認為活了八百歲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沒什么區別。但作者在文中引用孔子的話說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著分別寫古人、今人和后人,無不對生死這一人生大事感慨萬端,對人生無常悲恨不已,既然古往今來人們無一例外都為人生無常興嘆生悲,莊子的死生一樣,壽夭等同的說法不是虛妄荒誕之辭嗎?
6、“曾不知老之將至”,語出《論語·述而》: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7、符契:古代朝廷封官、傳命和調遣兵將的憑證,用銅、玉、竹木等制作,上刻文字,分為兩半,各執其一,合二為一方有效。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積累整合文言知識,掌握文言文閱讀的方法。
2、了解時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認識作者在樂、悲、痛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誦讀全文,并能背誦。
2、體會作者由“樂”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變化。
【教學難點】
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2、整體感知,熟讀課文,理清思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既是書中極品,又是文中上品。據歷史記載,唐太宗千方百計搜覓真跡,并日夜賞玩臨摹之,以至形成了宮廷上下競相臨書的盛況。唐太宗駕崩,此真跡又作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來此墓被盜,真跡永遠失蹤,成為千古恨事。我們現在所見的是唐代摹本。(讓學生看教材中《蘭亭集序》書法作品)從摹本可以判斷“書中極品”的評價絕非妄言。而此文為什么又被稱為“文中上品”呢?它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動人呢?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作為文學作品的《蘭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解題
1、走近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說303~361),字逸少,東晉瑯邪臨沂人。是東晉也是我國古代最杰出的書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門,是東晉政治家王導的從子。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早年從衛夫人學習書法,后多鑒前代名家書法,博采眾長,備精諸體,有“書圣”之稱。書法刻本以《樂毅論》《蘭亭序》《十七帖》為著。其子王獻之也是書法名家。父子齊名,世稱“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詩文寫作上也是高手。東晉文壇盛行駢文,王羲之是少數仍沿用散文寫作,或以散馭駢的作家之一。其文風清洗,不尚辭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紹
兩晉政治恐怖,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殘殺現象時有發生。士大夫不滿,普遍崇尚老莊,追求清靜無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學盛行,對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學創作都產生了很復雜的影響。文學創作內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現實的情調很濃。東晉時期,清談老莊玄理的風氣很盛,是玄言文學泛濫之時。但王羲之一反“清虛寡欲,尤善玄言”的風氣和追求駢體的形式主義之氣,抒寫了一篇情真語篤,樸素自然的優美散文《蘭亭集序》,不但在東晉文壇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
蘭亭,是東晉時期會稽郡治山陰(今浙江紹興市)城西南郊名勝。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幽雅,是當時名流雅士時常集會的地方。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節),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修禊之禮,舉行過一次盛大的風雅集會,參加的名士,有“東山再起”的司徒謝安、“擲地作金石聲”的辭賦家孫綽,潛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當時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詩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將諸名爵及詩作一一記錄集結成集,是為《蘭亭集》,并為此集作序一篇,這就是《蘭亭集序》。
3、文體知識
《蘭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簡稱“序”,也叫前言,屬實用文體,同“跋”是一類。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薦介紹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說明寫作過程、寫作目的、主要內容或說明一些同書本有關的事情,幫助讀者更好地去閱讀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請他人寫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紹著作外,往往還有一些評價的內容。
四、整體感知
1、放錄音
(1)字音辨識
癸guǐ丑修禊xì流觴shāng激湍tuān
形骸hái游目騁chěng懷齊彭殤shāng嗟悼jiēdào
會kuāi稽jī感慨系xì之
通假字:趣舍萬殊悟言一室之內
(2)聽錄音,請學生分別劃出三個段落中表達作者情感的詞來(“樂”“痛”“悲”),劃出不懂的字詞句來。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根據文章的情感變化,劃分文章段落層次。
教師明確:第一段(1、2自然段):記敘蘭亭集會的盛況
第二段(3自然段):抒發人生感慨
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五、教學小結
六、布置作業
預習1、2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研習1、2自然段,探究樂在何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溫故知新
1、齊誦課文
2、回顧思路
二、研習第一部分,即1、2自然段
1、迅速瀏覽課文,然后合上課本,憑記憶按提示查找內容要點
如:時間:“永和……癸丑……暮春……”地點:“……蘭亭……”
人物:“群賢……少長……”環境:“此地有……,又有……”
活動:“引以為流觴曲水……”天氣:“……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感受:“……信可樂也”
2、摘錄本段寫景句,體會作者寫景狀物言簡意賅,妙趣天成的特點,感受作者快樂的心境。
學生明確: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3、課堂練習:模擬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請你用散文化的語言將景物和你的感受訴諸筆端。
教師點撥:本段中作者無論“摹”山范水,還是“描”竹畫樹,都極其簡約。想那陽春三月的江南該是鮮花吐芳,姹紫嫣紅。此段中作者卻只選山、水、林、竹、天。寫山嶺,從高聳、橫亙狀其勢;寫竹林,從茂密、參天繪其形;寫溪水,著眼于水清流急,回環相映之態;寫晴天,寫煦風,仿佛景物皆著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樂事的氛圍中,給人帶來的是愉悅,是歡欣,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春天氣息和游人如織的快樂場面。
4、提示學生朗誦時注意語調要清新明快,充滿歡欣,優雅之情調。按照提示每組選代表朗讀。
5、學生討論、交流
(1)有人將本段之“樂”總結為“五樂”,你能找出來并加以總結說明嗎?
(作者依據什么說這次聚會“信可樂也”?“信可樂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確:在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這次聚會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這是一樂;而聚會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可謂良辰,是為二樂;聚會之地“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可謂景美,是為三樂;宴會之中“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可謂情真,是為四樂;而“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可謂極視聽之娛,是為五樂。作者感到人賢、辰良、景美、情真、賞心五事齊臻,所以認為這次聚會,“信可樂也”。“信可樂也”一句是對聚會情景的總結,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樂”。
(2)本段末句“信可樂也”能否改成“信可樂矣”?請闡述理由。
明確:“信可樂也”不可改為“信可樂矣”。因為用“也”語氣平緩,筆勢沉穩;而用“矣”語氣激越,筆端情感外露。仔細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鮮花吐芳;就是寫林寫竹,只言“茂”“修”,而棄其綠、碧、翠,極力營造素淡、雅致的格調。蘭亭集會本是賞心樂事,但作者內心的喜悅之情并不過分顯露,這是他氣節高爽、性格沉穩的表現。
(3)討論:這段話語言有什么特點?
教師明確:記敘性文字言簡意賅,如開頭總敘,只25個字就交代清楚了蘭亭集會的時間、地點、目的,表現出高超的語言技巧;寫景的文字精練優美,樸素清新。
三、當堂訓練
嘗試著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四、課堂小結:
暮春三月,鶯飛草長,天氣晴朗,春風和煦,不可不謂之“良時”;會稽山陰,清幽蘭亭,茂林修竹,山環水繞,不可不謂之“美景”;時賢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謂之“賢人”;曲水流觴,飲酒賦詩,不可不謂之“雅事”;仰觀俯察,游目騁懷,不可不謂之“樂心”:這實在是人生之樂的極致。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是來自于蘭亭集會的暢快,這種美好的聚會自此以后成為美談佳話。千年以降,我們依然能感受到這些文人儒雅的風度和詩意人生。
五、預習作業
1、預習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為何而“痛”?又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作者對人生悲歡無常、終歸于盡的深沉感慨。
2、掌握“修、期、致、臨、次”等詞的多義性。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深沉感嘆中的積極情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全班齊讀第二段,指出作者的生死關是什么?
三、具體研習第二段
1、重點字詞:
“或”“取諸”“因”“趣”“曾”“系”“向 ”
2、特殊句式:
悟言一室之內。
當其欣于所遇。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3、通過串讀,理清背誦思路。作者發出“豈不痛哉?”的感嘆,原因是什么?
四、具體研習第三段
1、重點字詞:
“一”“齊”“致”“斯文”
2、特殊句式:
不能喻之于懷。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亦將有感于斯文。
3、作者感到“悲”的'原因是什么?
五、小結
本文的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表達對人生憂樂和生死問題的看法,即所謂“暢敘幽情”,雖然也出現了一些低沉的調子,但總體來說作者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是積極的,是一種“消極其表,執著其里”的樣式。
六、作業
【板書設計】
景美
樂 人賢
事雅
生命將老 愛好將倦
痛
生死隨化 歡樂有盡
“一死生”虛誕
悲 “齊彭殤”妄作
生死問題,古今同慨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7
一、導入。
由復習練習導入。(實物投影)
二、多媒體介紹“王羲之”和“蘭亭雅宴”。
三、請學生配樂美讀文本。
四、進入文本問題探討環節。
1.文章情感線索。樂→痛→悲
2.作者“樂”于何事?【如何理解作者的“樂”?】
文中有三“雅”。
①景雅。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既氣勢高峻又幽深靜謐。另外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晶瑩亮麗,生機盎然,反復吟詠,令人心曠神怡。
②人雅。“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邀集“高臥東山”的謝安、詩文“有金石聲”的孫綽等詩人名流及10歲的獻之等41人齊聚蘭亭,可謂“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③事雅。文人之聚往往詩酒流連。暢敘幽情,各抒懷抱。(投影圖片)
3.作者“痛”在何處?【作者忽然樂極生悲,感情急轉直下。如何理解作者的“悲”?】
角度一:時間
“人之相與,俯仰一世”,原來人的一生就在低頭昂首、推杯換盞間匆匆流逝了。“欣其所遇暫得于己”,當你沉湎享樂時,大好時光已經在你玩樂中悄然過去。“向之所欣已為陳跡”,往昔的盛會已化為歷歷在目的往事,過去曾有的歡樂,已如流水向東而去,“勝地不常,勝筵難再”,有過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過多少朋友,仿佛就在身邊。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的現實,更給人一種煎迫感、動蕩感和幻滅感。
角度二:生命(死亡)
“修短隨化終期于盡”,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豈是人力所能保常?死亡是如此強大而無法抗拒,個體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永恒的時間最終被凍結在死亡的黑洞,任何有情的生命也將被死亡無情地吞噬。作者在對“死亡”的觀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角度三:欲望
當其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便感慨系之。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人對美的感受不是凝固不變的,人性的欲望也是永無底止的,那些曾經執著追求過的滿足與陶醉,時過境遷后也在不斷地被自己厭倦著、淘汰著,人的心靈永遠處在無止境的渴望與追求中,人生也就是這樣既充滿了無窮的期待也充滿了無盡的煩惱。近代德國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就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在與欲望的無窮無盡和無法最終滿足。
4.作者“悲”在何處?【作者接著慷慨生悲,如何理解作者的“悲”?】
觀點一:人類認識上無法徹底擺脫的局限性。“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作者悲在我們遠距離審視歷史、旁觀別人,過去的是非得失都顯得那么豁然醒目,而我們身處其境時往往意識不到現實的缺憾,以致為后人留下許多惋惜。數千年過去了,我們似乎仍然無法做到先哲蘇格拉底的諄諄教誨徹底地“認識你自己”,而它時至今日仍刻在希臘德爾斐神廟上昭示著后人結果。紛紛世事無窮盡……聽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憂,古人是我們眼中的遺憾,我們也是后世人眼中的遺憾,循環往復,綿延不絕。
觀點二:作者正是意識到人類認識上的這種局限和尷尬,擔心個人和時人真切豐富而細膩的情感將被歷史重重的迷霧所掩蓋甚至歪曲,才萌發了向世人真情剖白的想法。王羲之想到自己“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雖“臨文嗟悼”,卻“不能喻之于懷”。鑒于此,他自然要“列敘時人,錄其所述”,結集成書,藏之名山,傳之后世。他只是希望自己的情感通過文字的傳承讓后人感動,從而越過時空的障礙與后人作心靈的對話。(求索生命不朽的途徑)
觀點三:清談無為終至誤國。……一幕幕的政治慘劇,令多數文人沉浮宦海時難免心懷猶豫,舉止畏怯。(政治)另外,……佛教、道教徒總是把生死看得很虛無、很超脫。玄學也崇尚清談老莊玄理,尋仙求道,清談無為。(宗教)于是好靜者談玄論道,“悟言一室之內”,好動者歸隱山林,“放浪形骸之外”,全身遠禍,明哲保身,但在清靜無為,自由放誕的生活中,歲月流逝,青春不再,壯志難酬,功業無就。社稷江山也就在這清談無為中敗落了下去。(投影:《日知錄》)所以他大書特書: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人們的生死之情是客觀存在的,那種均齊生死壽夭的觀念,完全是不近人情的虛誕意識。他希望這能對沉迷虛無凈土的世人有所警醒:作為士大夫當兼濟天下,不宜空談玄理,應積極實現自己的抱負。(投影:《古文觀止》《古文析義》)
5.對于文章所表露出的這種大喜大悲、大樂大痛的情感起伏,有些學者并不認同。
投影:上世紀60年代中期,史學家郭沫若先生曾發起過一場關于《蘭亭序帖》真偽問題的大討論,并進而對《蘭亭集序》的作者提出了質疑。理由有二:
①文章前面正“高高興興地在飲酒賦詩”,突然悲痛,說死說生,“悲得太沒道理了”,是“無病呻吟的絕頂”,純屬“貪生怕死,百無聊賴”;
②王羲之性格倔強灑脫,勇于進取,不會有如此悲觀消極的思想。
你覺得他的觀點能站得住腳嗎?
①人對生命短促、世事無常的感嘆,或說對死亡的恐懼和憂慮往往在快樂得意時產生,這在中外歷史和文學上都屢見不鮮。曹操在赤壁大戰前作《短歌行》;漢武帝《秋風辭》:“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人生巔峰產生的悲哀往往根源于對時間無情的.恐懼和對生命局限性的深刻洞察。一個人,他所從事的歷史活動越是偉大,他的自我意識就越是強烈,他對生命有限性的感受也越是深刻和凝重。
②剛強性格與承認人生悲哀并不矛盾。這種悲哀并不必然導向消極悲觀,反而會激發出更為強烈的創造沖動,使他們以現實的努力來抗拒人生的虛幻和時間的流逝。歷史上凡悲嘆人生有限、世事無常的人往往是最富于進取心并為世界創造了不朽價值的杰出之士。如漢武帝、曹操、陶淵明、李白、蘇軾等。(曹操的性格不可謂不剛強,而他“人生幾何”的感嘆卻不可謂不悲哀,但這種悲哀所引發的卻是一統天下的壯志豪情。陶淵明雖然感嘆“人生似虛化,終當歸空無”,但更唱出了“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的高調。)王羲之在感受宇宙萬物之美時想到美的東西包括生命本身隨著時間的流逝總要歸于消亡,于是便產生了濃濃的惆悵與哀痛,這是十分正常的。況且,他還進一步喊出了“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時代強音,認為人們的生死之情是客觀存在的,那種均齊生死壽夭的觀念,完全是不近人情的虛誕意識。既然“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就應該追求真正的人生之樂。所以他“列敘時人,錄其所述”,以期在暗淡的人世間留下會稽山的一葉蒼翠,在混濁的人事長河中濺進蘭亭曲水的一脈清波。這種流風遺韻的遠年流注,使眾多的傳統士人也為之深深地沉浸其中。如李白雖呼“人生在世不稱意”,卻依然高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蘇東坡在“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慨嘆中卻煥發出頑強的生命力;魯迅于“絕望和深淵”中“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為中華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錢鐘書先生說:“目光放遠,萬事且悲。目光放近,則自應振作,以求樂觀。”這正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傳統,消極其表,執著其里;悲感彌漫于外,深情激動于中;一往情深,惻然動人。他們在經受著人生局限性考驗的同時,依然努力創造出了瑰麗的生命華章。而王羲之(實物投影:展開《蘭亭序帖》)“飄如游云,矯若驚龍”的瀟灑風神和天機流布、挺然秀出的書法藝術在一定意義上正可看作是他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
五、根據提示背誦課文。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8
教學設計背景:
1、作者創作背景:酒發靈感,酒能助興!像“酒入豪腸,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余秋雨《尋李白》)的李白,斗酒詩百篇;像參加滕王閣盛宴的少年王勃,醉意朦朧之際“不知天高地厚”,斗膽揮毫,《滕王閣序》乃世代流傳!蘭亭修禊詩會,王羲之與佳朋摯友臨流飲酒,熱血江海澎湃,靈感星光閃爍,酒一杯,詩一首,放浪形骸。肩擔作序之任,背負詩友所托,手中的鼠須筆揮灑自如,一行行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飽蘸情愫的字句在行書頂峰的上空翩翩飛舞!酒酣之作,情感跳躍性極大,酒醒之后的王羲之不但驚奇于朦朧之中的那份神奇的書法筆力,而且對“樂——痛——悲”的情感變化也有些說不清道不明了。所以后代有人質疑,“悲”“痛”之言邏輯不清,迷亂主題,全是雜湊。
2、教師教學背景:《蘭亭集序》經典之作,成就了許多老師的經典之課!但是,據筆者了解,所謂“經典之課”,往往多依賴于多媒體的運用,《蘭亭序帖卷》的點綴,聲情并具的誦讀等形式方面,而對情感脈絡的梳理僅僅停留在粗淺的“樂——痛——悲”的較機械概括上,而對“痛起源于樂,悲升華于痛”的自然流暢性觸摸不到,更體驗不到,也就無法鑒賞痛悲之嘆背后的人生意義和審美價值!因此,許多老師以形式多樣的誦讀,來躲避對文本深入細致的解讀探究,看似追求審美體驗,其實掩飾了與文本的空洞對話!真乃東晉盛行的玄理學風在《蘭亭集序》課堂上的演繹!
3、單元設計背景:本單元的主題為“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燦爛的星空能給人深深的震撼,猶如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因此,本文課堂教學應力求創設問題情景,尊重獨特的心理體驗,探究意味蘊藉的人生追求,構建閱讀審美價值。
4、學生學習背景:通過預習,學生能夠疏通語句,了解序特別是書序的特點,熟悉作者及此文的背景常識。但是,即使熟讀課文,學生對作者行文的思路和蘊含于貌似低沉消極情感態度之中的人生追求和生命的呼喚依舊不能喻之于懷,因而難以真正觸摸到審美價值的層面,也就難以體驗作者當時真實的心境!從這個角度著想,是否能夠引領學生梳理品析看似矛盾沖突而其實自然流暢的情感脈絡,是否能夠引領學生探究蘊藏于人生悲嘆之中的審美價值,是學習鑒賞本文的關鍵所在!在此基礎上,通過錄音誦讀、示范朗誦、自由誦讀體驗品味文章獨特的情韻美!
學習目標:
1、通過師生質疑釋義的方式掌握重要字詞的用法含義;
2、梳理文章“樂、痛、悲”的情感脈絡,品析作者自然流暢的心境;
3、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蘊藏于人生悲嘆之中的審美價值!
4、聽讀、跟讀、自由誦讀,體驗文章獨特的情韻美;
學習重點:
解讀文本,品析情感脈絡的自然流暢。
學習難點:
探究痛惜悲嘆之中的人生審美價值。
學習流程:
一、課堂導入
(教師活動)杜甫被譽為“詩圣”,司馬遷被譽為“史圣”,曾經有一位名士被人們譽為“書圣”,他是誰呢?
(學生活動)明確:王羲之
(教師活動)他為何獲此殊榮?
(學生活動)相互交流,信息共享:王羲之,東晉偉大的書法家,在楷書和行書方面成就最高,尤其是行書,其代表作《蘭亭集序》被宋代米芾譽為“天下行書第一”。
(教師活動)補充:《蘭亭集序》,從書法上看,猶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其真跡被唐太宗騙去,后殉葬于昭陵,流傳的只是摹本。唐太宗如此珍愛的《蘭亭集序》,難道僅僅就是字美嗎?今天,讓我們帶著文學的'眼光走進它!
二、質疑釋義,疏通文意
1、(教師活動)明確任務:課前讓同學們結合注釋疏通文意,大家在預習過程中,肯定會碰到一些疑難問題,現在,大家可以針對這些疑難問題互相交流和探討!
(學生活動)相互質疑,相互探討。
2、(教師活動)明確要求:通過大家剛才相互交流和探討,解決了不少疑惑,但也許還有一些爭議或解決不了的問題,請大家提出來,我們全班同學共同來探討!
(學生活動)質疑釋疑
3、(教師活動)補充質疑:音(癸會稽禊殤湍觴)
義(修觴一所以之通假字)
用法(少長賢一)
(學生活動)釋疑
三、解讀文本,體驗探究
1、(教師活動)明確任務:請聽錄音朗誦,準確把握讀音和句讀。
(學生活動)靜聽錄音朗誦,明確讀音句讀。
2、(教師活動)創設情景:這篇文章就像一座小橋,我們走過這座橋,就來到了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蘭亭,我們見到了王羲之,看上去,他的心情怎么樣?用一個字來回答。
(學生活動)思考、概括、明確:“樂”。
(教師活動)追問:“信可樂也!”意思是實在令人高興,是什么讓王羲之樂成這樣?請結合文本分析鑒賞。
(學生活動)結合文本思考、概括、回答:良辰——“暮春之初”
美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佳朋——“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盛會——“一觴一詠,暢敘幽情”;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師生互動)品味鑒賞:“良辰”良在春光明媚;
“美景”美在山巒層疊、峰嶺峻秀、樹林茂密、水竹修頎,河流激蕩回旋,春風和暖輕柔!
“佳朋”佳在與會的孫統、孫綽、謝安、支遁等人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詩人佛學家等。
“盛會”盛在臨流飲酒,酒一杯,詩一首,暢敘幽情,放浪形骸。
(教師活動)總結:在“良辰”,遇“佳朋”,賞“美景”,開“盛會”,“游目騁懷,極視聽之娛”,確實快樂!
(學生活動)再次品味示范朗誦,體驗快樂心情!
3、(教師活動)創設情景:假如我們能夠穿越時空,和王羲之等名士在蘭亭臨流賦詩,暢敘幽情,抬起頭來仰望浩渺無際的天空,低頭觀賞著天地萬類美景,你會有什么感想?王羲之等人又有什么體驗?
(學生活動)想象、思考、回答。
(教師活動)在學生迷惑時點撥、啟示:“仰觀”“俯察”——時光轉瞬即逝
“宇宙”“品類”——博大永恒
“人生”“生命”——渺小短暫
(教師活動)追問:有了這種體驗,作者的情感有何變化?
(學生活動)思考、概括、明確:由“樂”生“痛”。
(教師活動)“痛”從“樂”生!這種“痛”的情感緣于作者因“良辰美景,佳朋盛會”萌發的感慨,從第二自然段來分析,作者有那些感慨?由此可知作者懷有怎樣的人生態度?
(師生互動)“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美好的東西也并非永久美好,都在變化。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況”,更何況的意思,表明遞進關系,也就是說,人生的長短和最終的死亡都是我們主觀意志無法左右的。
這種感慨,看似消極,其實積極地暗示我們,怎樣生和怎樣死我們可以主宰,從而與古人的生死看法產生強烈共鳴——死生亦大矣!
(學生活動)朗誦第二部分,品味生死痛惜之情,感悟人生進取之意!
4、(教師活動)請一位同學誦讀第三部分,思考:作者的情感又有何變化?
(學生活動)思考、領悟:由“痛”轉“悲”。
(教師活動)追問:“悲”什么意思?……悲傷?悲哀?悲嘆?
(師生互動)“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由個體體驗上升到普遍性的思索感悟,相同的緣由觸發相同的感慨,今天與昨天相同,明天也會與今天一樣,“死生不一”,“彭殤不齊”,留戀的人生更有價值,有價值的人生更加關注生命的過程長短!千古一嘆,傳之后人,這就是作序的緣由,也是《蘭亭集序》的文學追求!
興感之由: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千古悲嘆:死生亦大——今昔無異,后今一致
(學生活動)再次誦讀第三部分,在誦讀中感悟作者對生死的悲嘆!
四、欣賞錄音誦讀,品味痛悲心境
(師生活動)師生跟隨錄音誦讀,細細品味字里行間那絲絲縷縷的痛惜悲嘆的生命體驗!
五、布置作業:
以“惟有星空讓我震撼”為題,寫一篇文章,融入自己獨特的人生體驗和生命思考!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掌握本文重點實、虛詞的意義;理解作者的感情變化,背誦全文。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反復誦讀,從而更深的領悟文章內容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點撥法。主要點撥的是難句以及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擬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疏通文意,掌握重點文言詞句。
一、導入
毛筆書法是中國的國粹,先請同學們欣賞王羲之的書畫作品——《蘭亭集序》摹本,讓學生直觀感受其書法“飄若游云,矯如驚龍”的特點,領略“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魅力。(引導回想“墨池”的典故,其書法成就是“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作為議論文的名人素材讓學生積累下來)結合注釋與課件了解作者及藝術成就。
結合注釋了解文章背景,了解《蘭亭集序》文采書藝雙絕的價值。
學習本文,讓我們跟隨王羲之的筆墨去探幽訪勝,追尋文明的足跡,感受文人雅士的詩意人生。
二、研習文本
【一讀知美韻】
朗讀全文,整體感知音韻美。(通過播放課文朗誦音頻或老師配樂示范朗誦,讓學生注意字音、語調、語氣和節奏。初步感受〈〈蘭亭集序〉〉的簡潔雅致的語言特色。)
聽完錄音后,教師相機作相應的誦讀指導,讓學生齊聲朗讀一遍。
重點字音:癸丑(guǐ)會稽(kuài jī)修禊事也(xì)流觴(shāng)
感慨系之(xì)彭殤(shāng)趣舍萬殊(qū)
怏然(yàng)若合一契(qì)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通“猶”)
【二讀通文意】
小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由學生6人一大組共同合作,結合課文下注釋和工具書自主疏通文意,一人讀一句解釋一句的重點詞,其余同學可以提出疑難點。
第一段:
1、狀語后置倒裝句: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2、畢、咸:全都。修竹:長、高。映帶:映襯,圍繞。
3、引以為流觴曲水:引,引導。引(之),省略賓語“之”,以為:把……作為。流觴,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誰前,誰來取飲。(展示流觴曲水的圖片資料)。
盛,多,此處為“盛大” “熱鬧”之意。
觴,古代喝酒的器具,這里為“飲酒”。名詞作動詞)詠,指“作詩”。
足以,來。
4、“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是,指示代詞,這。惠風,和風。
5、“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品類:指自然界的萬物。盛:繁多所以,用來……。(引導學生聯想到所學“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的意思。)極,窮盡。娛,樂趣。信,誠,確實。
第二段:
1、相與:相處相交俯仰:喻時間很短
2、或取諸懷抱或:有的人懷抱:胸懷抱負
3、因寄所托因:依,隨著。
4、趣舍萬殊趣:通“趨”,意為“往,取,進取”舍:退止殊:不同
5、及其所之既倦及,等到。之,到達,此為得到的`意思。
6、向之所欣:向:過去,以前
7、以之興懷以:介詞,因
8、況修短隨化化,自然(聯想《歸去來兮辭》中“聊乘化以歸盡”中“化”也是此義。)
9、終期于盡:期,期限
第三段:
1、臨文嗟悼臨,面對著不能喻之于懷:喻。曉,懂得。(聯想到成語“家喻戶曉”)
2、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一、齊:活用作動詞,看做一樣,看做等同。
3、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由通“猶”,如同,好像
4、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雖,盡管所以:……的原因(聯想到“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中“所以”同義。)致:到達,最后到達的結果。(聯想:而致千里,“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致:表達)
5、“所”字短語如“所遇” “所之” “所欣”
(聯想:“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所”放在動詞前面構成名詞性詞組
(此環節讓學生確定重點詞,找出難句相互討論,討論不決,推舉一同學指出疑詞難句,教師集中加以講解,并用聯想法來加深或拓展某個重點詞的意思。)
三、小結并布置作業
對本文重點字詞義作歸納總結提問(課件)
1、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況修短隨化
2、列坐其次
3、絲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類之盛
4、所以游目騁懷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5、足以極視聽之娛
6、夫人之相與
7、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
8、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9、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10、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11、每覽昔人興感之由。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
14、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16、引以為流觴曲水:“引導”后省略賓語“之”,清流激湍。以為:把……作為。
17、信可樂也實在
18、因寄所托:因,依,隨著
19、及其所之既倦及,等到。之,到達,此為得到。感慨系之隨著附著
20、向之所欣:向:過去,以前
21、以之興懷以:介詞,因
22、所遇所之所欣所放在動詞前面構成名詞性詞組,指代人或物
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找出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
(2)梳理本歸納文中文言知識。
(第一課時的作業重積累,對基礎差的學生必不可少,又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歸納整理能力;同時通過反復的朗讀,讓學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處,為下節課鑒賞評價奠定基礎。)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誦讀,品味文章簡潔雅致的語言,
2、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理解作者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一、研習文本
【三讀理思路,悟感情】
1、整體感知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先請生回答。
點撥:大家在每一段找出一個字概括作者的感情。
第一段是“樂”,第二段是“痛”,第三段是“悲”。
讓我們一起看看作者因何而樂,緣何而痛而悲吧。
2、a、自由大聲朗讀第一段思考:作者依據什么說這次聚會“信可樂也”?
b、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喜歡的理由。
教師根據回答點撥大意:第一段敘述蘭亭集會的盛況,寫出了宴集的時間、地點、相聚的緣由、參加人員、環境及景物、天氣和宴集的感受。作者對這次宴集環境的描述語言簡潔雅致,如“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信可樂也”,這些看出作者快樂的心情和對自然美的熱愛之情,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個“樂”字為基調;
c、再找同學朗讀,讀出“樂”的感情
d、根據清晰的思路背誦
3、a、輕聲讀第二段思考:作者為何而“痛”?
點撥:第二自然段,由蘭亭集會聯想到現今人們的相處往來,即便為人處世方法各異,靜躁不同,但當“欣于所遇”便“怏然自足”,隨著時間的推移,又都是“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表議論,推進到生死的大問題,抒發了對“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無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雖然作者對人生無常,生命短暫大發感慨,感到痛惜,但字里行間仍然暗含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b、請同學朗讀,讀出感情的變化,讀出人生短促、無常的無奈及痛惜。
C、理清思路背誦。
4、a、朗讀第三段思考:作者為什么感到“悲”?
點撥:第三自然段由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說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當前士大夫階層中“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虛無主義思想,這在玄談之風盛行的東晉時代是有積極意義的,體現了作者積極的人生觀。接著文章以“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的慨嘆,將話題巧妙地引到詩集的編成及其意義上來,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b、嘗試背誦(這是對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的再落實。)
【四讀撫昔追今】
a、問題研討: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我們今天讀他的文章,是"后之覽者",應該有許多新的感悟。結合歷史人物,談談你是怎樣認識王羲之對人生的感悟,你對人生有什么新的體驗?
明確:王羲之對生命的悲嘆不等于悲觀,歷史上留下慨嘆聲的人往往也留下了不朽的業績,他們憑借自己的精神與成就獲得了生命的永恒。
曹操在的詩中寫道"人生幾何,對酒當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亂世英雄。
蘇軾發出了“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悲嘆,但是他卻為人類留下了無數精美的篇章和造福地方百姓的業績。
李白留下了“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的悲嘆,但是他吞吐出盛唐華章。
正是因為他們對人生充滿了執著,對歲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嘆。人類雖然無法改變死亡的命運,但是人類的成就和精神卻可以永照千古。
王羲之的文章多是"消極其表,執著其里",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對抗人生虛無的最執著的努力。他的書法藝術永遠散發著魅力,他為我們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蘭亭集序》。我們,又該為我們的后人留下什么呢?讓我們思索著前進。
(學生可結合自己的人生觀自由發言,各抒己見,以此突破難點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其中蘊涵的積極情緒。再讓學生談談自己對人生中生命、時間、價值的思考,完成情感目標的引導,學會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學生會想到:
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2、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4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5、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 ——————西塞羅
6、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魯迅
b、再齊誦讀一遍課文后兩段,深味王羲之的人生態度。
二、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作者由蘭亭盛會寫起,極寫盛會之"樂"。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極易引發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對蘭亭美景,不由得興盡悲來,感慨萬千,進而展開議論,抒發了"人生無常,生命短促"的痛惜之情,并由己悲人,溝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簡而意深,不愧為千古名篇。
作業:
(1)背誦全文
(2)搜集有關王羲之和《蘭亭集序》的資料,相互交流,積累更多素材。(第二課時的作業是對課文內容的延伸和拓展,讓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附:板書設計
蘭亭集序
王羲之
(一)蘭亭盛會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樂
(二)會后感慨人生無常生命短暫痛悲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10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序文的特點,體會文章精練優美、自然清新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疏通課文,理清思路,歸納、積累文言字詞。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
教學重難點: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故事,以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東晉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間別苑吟詩作賦。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著幾分醉意,自告奮勇地要求為眾人的詩集作序。在眾人熱烈簇擁下,只見他拿起鼠須筆,飽沾濃墨,在蠶絲紙上暢意揮毫,人群中不時傳來嘖嘖的贊嘆聲。待到作品出爐,此人便把毛筆一撇一擲,癱坐在旁邊的一個藤椅上,打起呼嚕來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覺得意猶未盡,伏案揮毫再次書寫,卻發覺都不如第一篇來的好,不禁長嘆。
這是又是一個神來之筆的傳說,當然,如果當事人沒有扎實的文學祭奠也是無法醉中寫佳作的。
這個稀里糊涂寫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無意之作,就是被書法界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二、整體感知
1、全班齊讀,圈出不會讀或讀不準的字(讀后糾正個別字音)
2、快速瀏覽全文,試從每段中找出最能體現作者情感變化的字眼。
(樂——痛——悲)
三、文本研習
也就是說,作者的情感是有一個起伏的變化過程,究竟是什么讓這位大師心起波瀾呢?我們首先來看一看,他為什么會覺得快樂?
(在學生回答的同時解決部分字詞問題)
1、自讀第一段,思考:蘭亭聚會,俯仰之間,樂在何處?
暮春之初,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良辰)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這里的景色呢?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天氣好,風景好,難道心情就一定會好嗎?如果宋江帶領梁山好漢跑到蘭亭對王羲之說:“小王啊,我們一起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樣王羲之的心情還好嗎?當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這才有了共同話題,氣氛很好,所以開心。
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一觴一詠,足以暢敘幽情;(樂事)
#“流觴曲水”:是選擇一風雅靜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邊,一人置盛滿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順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飲之,再乘微醉或嘯呤或援翰,作出詩來。
當時,王羲之與當朝名士41人于會稽山陰蘭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詩,當真是不亦樂乎!詩篇薈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筆走龍蛇為之作序,這就是這篇《蘭亭集序》的由來。
仰觀,俯察,
游目騁懷,極視聽之娛(賞心)
王實甫的《西廂記》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在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備了,難怪作者會如此開心。
2、分享作者快樂的心境——女生齊讀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作者的這種快樂并沒有持續很久,不一會兒,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針對這個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發起一場關于《蘭亭》真偽問題大討論。他認為字體、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寫極樂,突然轉為悲痛,悲得太沒道理了。
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四人小組,讀,商討)
(先叫學生翻譯,問:你認為這句話是在講什么呢?)
如:
1)“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暫啊,一抬頭,一低頭,這輩子就這樣過去了。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寫人生短暫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
2)“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
這里寫的是盡管每個人的愛好不同,寧靜與躁動不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就是當大家遇到自己喜歡的事物,感到快樂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視時間的存在,卻沒發現時間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應過來時,也許早已經是兩鬢斑白的老朽之人了。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等到歡喜變成厭倦,人事變遷,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這個世界的變化。這還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有哪些值得高興的事?比如文章開頭就說了,天時、地利、人和,心情無比暢快。但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之前的四大樂事,轉瞬之間,就成為過眼煙云,時間的流逝始終讓人覺得不痛快。
5)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況且,人生的長短隨造化而定,最終必將走向消亡。作者認為死和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這種大事我們卻做不得半點主,真是既無奈,又無助,怎不叫人痛苦?
6)“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每每看到前人寫的關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沒來由地覺得前人的觀點、看法和自己相差無幾,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來對待。
7)“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所以作者說,把死和生,長壽和短命看成是一樣的,這種觀點是十分荒謬的,沒有根據的。后人看我們就像我們看過去一樣,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當我們自我觀照,自我審視的時候,往往無法判斷自己的這種生存狀態究竟好還是不好。
“凡中國文學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謂是一部作者之心靈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藝術。”——錢穆
也就是說,我們在閱讀文化作品的同時,也應關注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那時候的人是怎么活著的?
引入資料:東晉是名士風流的時代。當時的統治非常嚴酷,而且朝代更替頻繁,朝不保夕。對生命常常有恐懼之感。而且因為朝代更迭,禮樂崩壞,文人們常常用一些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們崇尚老莊,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思想虛無,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們思想消極,行動無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隨波蕩漾,飄到哪里就是哪里。當然,死了就死了,無所謂,因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謂“一死生”“齊彭殤”。
他們崇尚老莊,老莊思想是怎么樣的?老子,提倡小國寡民,無為而治,我樂我的,你哭你的,誰也管不著誰。莊子,逍遙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間苦樂與悲喜,只要自己覺得逍遙自在就可以了。這是一中十分虛無的人生觀。
這和悲又有什么聯系呢?當時文人的生活太消極、太虛無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舉例:時人評價毛澤東)時人無法體察自我,無法正確地認識自己,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這里交代了寫作目的,想著后世的讀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類似的感傷。
小結:
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討論結果,大部分同學都不認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學們認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據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暫、時光易逝,或悲嘆人生無常,死生大事,不得變更,乃至時人活在“當局者迷”的狀態之中,因此覺得十分悲痛。而這個痛與極樂的連貫性與合理性,同學們在課后仍可以繼續探討。
(看來同學都很厲害,都能和大師級叫板,爭一日之長短)
4、事實上,我們可以發現,作者一直在死生這件事上糾纏不清。他寫人生無常、生命短暫,寫“當局者迷”,批判了當時消極無為、一死生、齊彭殤的人生觀。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應該是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明:作者批判了時人的人生虛化的思想,認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視之。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之意。我們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軀,要珍惜生命,當積極用世,“兼濟天下”,去實現自己的抱負。
四、課堂總結
1、我們已經知道王羲之的觀點是人生在世,當積極入世,實現抱負。你們怎么看?(機動環節)
2、總結:作者由蘭亭盛會寫起,極寫盛會之樂,既而興盡悲來,感慨萬千,進而展開議論,抒發了“人生苦短,命運難測”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時人的虛無、消極,溝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難得的大作。
3、讓我們再次朗誦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間洋溢著的情感。
五、作業
歸納重要的文言虛詞“之”的用法。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11
教學目的要求:
1.學習一些古漢語知識, 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感受作者蘭亭盛會之樂和聚散之悲, 學習作者對于人生的積極態度。
3.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和感情發展的線索安排, 領悟一點為文之道。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幾處詞類活用現象和“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殤為妄作”等難句。
2.情景交融和感情線索。
3.作者對莊子“一死生、齊彭殤”虛妄論調的批判。
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由“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導入新課先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 我們現在形容文章言論深刻有力, 可以用上一個什么成語?
明確:“入木三分”。
設問: 它的出處和原意怎樣呢?
明確: 我國最著名的大書法家, 人稱“書圣”的王羲之,唐朝張懷灌著的《書斷》里, 記有他的一個故事:“王羲之書祝版, 工人削之, 筆入木三分。”所謂“祝版”, 是古時的祭祝文字, 都寫在木板上, 所以叫“祝版”。因為他筆力強健, 落筆有勁, 所以深透入木。因此形容書法用筆功力之深, 謂之“入木三分”。后來也可形容文章言論深刻有力。
講解: 王羲之, 東晉會稽( 今浙江紹興) 人, 曾做過“右軍將軍”, 世稱王右軍。他寫的《蘭亭集序》( 板書課題) , 流傳至今, 即所謂“蘭亭字貼”, 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瑰寶。《蘭亭集序》不僅書法出眾, 而且文章本身也為人所稱道。下面我們就要學習這篇文章。
二、釋題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 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朋友以及兒子、侄子共四十一人在蘭亭聚會, 飲酒賦詩, 事后把詩匯編成集, 王羲之為這本詩集作了序。( 序是一種文體, 放在書的前面或后面) 題目意思是“蘭亭集會的詩集的序”。它是古代詩序中的名篇。
三、點撥字詞句, 疏通文意
1.點撥字詞句。
本文文字簡練, 有的字句有一定難度。課文注釋中有的, 這里不再重復, 沒有而又需要理解的, 稍作補充解釋并歸類如下。
實詞: 畢、咸: 都/信: 實在/趣: 同“趨”/曾: 竟/ “所之”的“之”: 到, 引申為“經歷”/嗟悼: 感嘆憂傷/固: 才/致: 意趣
詞類活用:“一觴一詠”的“觴”: 喝酒( 名動) /極: 盡情享受( 形動) / “一死生”的“一”: 看成一樣( 意動) / “齊彭殤”的“齊”: 看成相等( 意動)
省略句: 引以為流觴曲水:“引”后省“之”( 省賓語) /或因寄所托:“因”后省“之”( 省賓語) /晤言一室之內:“言”后省“于”( 省介詞)
難句: ( 1) 引以為流觴曲水: 把它引來作為漂流酒杯的環曲的渠水。( 2) 修短隨化, 終期于盡: 人的壽命長短, 順從自然規律, 聽憑造化安排, 終歸有窮盡的時候。( 3)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殤為妄作: 現在才知道, 把死亡和生存看成一樣是荒誕的, 把長壽和短命看成相等也是胡亂造作的。
2.學生根據注釋自由朗讀課文。
3.學生自薦口譯全文。( 由三人完成, 每人一段, 共三段)
四、思想內容分析( 學生討論, 教師點撥。下第五步驟同)
第一段: 寫蘭亭盛會, 貫穿并突出一個“樂”字。( 劃橫線處板書, 下同)
開頭總敘盛會的時間、地點、原因。緊接著連連寫出令人可樂之事: 名士濟濟聚首蘭亭, 一樂也; 山水環繞, 境界清幽,二樂也; 飲酒賦詩, 暢敘幽情, 三樂也; 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四樂也; 仰觀俯察, 游目騁懷, 五樂也。末尾“信可樂也”一句方才點出“樂”字。短短一百多字, 簡潔流暢, 生動自然, 使盛會如畫卷般展現眼前, 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優雅的`情趣。
第二段: 抒發人生感慨, 即盛事不常, 修短隨化, 同足感慨。貫穿并突出一個“悲”字。
開頭一句, 點明人生的短暫, 緊接著指出, 人雖取舍動靜不同, 但都難免為“欣于所遇”的樂和“所之既倦”的憂所左右, 前者則“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將至”, 后者則又“情隨事遷, 感慨系之矣”。再接下去進一步慨嘆人對“修短隨化, 終期于盡( 人生短暫, 終有窮盡之時) ”的無可奈何。最后“豈不痛哉”一句方才點出一個“悲”字。這種情調, 無可否認帶有士族階級人生無常的消極情緒, 但我們也應看到它積極的一面, 那就是勸勉人們必須珍惜時間和人生。唯其如此, 對“俯仰之間, 已為陳跡”的“向之所欣”, 才會“興懷”, 對“修短隨化, 終期于盡”的短促人生, 才有“痛”感。“況”字的轉折,正是這種情緒的最好說明。
第三段: 承上文議論抒情, 進一步寫感想, 闡明作序緣由, 貫串并突出一個“感”字。
這段前半, 從對“昔人興感之由”的分析中, 發表了一個富有思想價值的論斷:“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殤為妄作。”莊子的“一死生”、“齊彭殤”是什么東西呢?《莊子·齊物論》說:“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方, 兩船并行, 引申為兩事物并存)意思是生的同時就是死, 死的同時就是生, 死生同時在于一體, 沒有區別。這就是所謂“一死生”。《齊物論》又說:“莫壽于殤子, 而彭祖為夭。”( 沒有比夭亡的兒童更長壽的, 而活了八百歲的彭祖是短命的) 意思是彭祖同更長壽的事物相比, 顯得命短, 殤子同更短命的事物相比, 顯得壽長。這就是所謂“齊彭殤”。“一死生”“齊彭殤”雖然指出了事物的相對性, 含有一點辯證的因素, 但卻夸大了事物的相對性, 否定了生死壽夭之間的本質區別。莊子的這一思想是和他的無為即有為, 無為而治的虛無主義思想核心是一脈相承的。東晉玄學清談之風盛行, 士大夫喜歡剽竊老莊唾余, 而王羲之力斥莊子“一死生”“齊彭殤”的看法為虛誕妄作, 言下之意認為, 盡管人生短暫, 但仍然應該而且可以有所作為。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再接下來, 作者明確交代作序緣由是以供后人興懷, 這種為人生而作文的思想, 無論在當時和現在, 都是有積極意義的。寫法上, 這段首尾照應, 突出了一個“感”字。
五、藝術技巧鑒賞
1.表現手法。
先看三段之間的關系: 第一段寫景, 是描寫, 第二、三段是議論。描寫是議論的基礎, 為議論提供依據, 議論是描寫( 寫景) 的必然發展和深化。而無論描寫還是議論, 都兼用了抒情筆調。因此, 本文突出的表現手法是: 緣景生情, 情景交融。作者是怎樣挖掘散文中“情”的因素呢? 請看——
2.線索安排。
三段依次抒發“樂”—— —“悲”—— —“感”, 無不注入了作者濃烈的感情, 體現了作者感情的發展變化, 這就是本文的線索。這條感情主線非常醒目, 成了統率全文的神, 它不僅使文章脈絡分明, 中心突出, 而且能以情動人, 具有詩的韻味。這是作者謀篇布局、線索安排的匠心所在。
3.語言表達。
句式駢散結合, 讀來音韻鏗鏘而又不覺得刻板一塊; 用語樸實清新, 一掃當時雕辭琢句的浮艷文風。
由于上述藝術技巧的運用, 本文就像一篇優美的散文詩, 成為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與他的書法作品相得益彰, 輝耀古代文壇。
六、作業
1.熟讀本文, 進一步提高對文章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的鑒賞水平, 領悟一點為文之道。
2.搜集自己以往的作文, 編成一本習作集, 為它題寫書名并撰寫一篇自序。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相關文學知識。
2、翻譯課文、歸納整理文言基礎知識,積累重點虛詞“之”的用法。
3、領會本文的思想內容,揣摩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正確評價作者的生死觀。
【學習重點】
1、翻譯課文,積累重點文言知識。
2、揣摩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正確評價作者的生死觀。
【課時安排】1課時
【知識鏈接】
1、蘭亭:是東晉時期會稽郡山陰(今浙江紹興市)城西南郊名勝。蘭亭地處紹興城西南12.5公里的蘭渚山下,相傳越王勾踐曾在這一帶種過蘭花,漢代為驛亭所在,因名蘭亭。幾經反復,于1980年全面修復如初。
2、《蘭亭集序》由來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為求消災除兇,到水邊嬉游,稱為修禊。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書法家王羲之和當時名士謝安、孫綽、許詢、支遁等41人來到這里修禊,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詩歌會。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之中,眾皆列坐曲水兩側,將酒觴(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飄流,停在誰的前面,誰就即興賦詩,否則罰酒。據記載,當時參與其會的41人中,12人各賦詩二首。九歲的王獻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罰酒三觴。王羲之將37首詩匯集起來,編成一本集子,并借酒興寫了一篇324字的序文,這就是著名的《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3、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介紹見課本注釋①
4、序
“序”也寫做“敘”或稱“引”,猶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有對作者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序”一般寫在文章前面,列于書后稱為“跋”或“后序”。這類文章,按內容分別屬于說明文或議論文;以敘事為主、夾敘夾議的,不多見;抒情成分較多的序,多半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蘭亭集序》意思是蘭亭會詩集的序,屬書序,還有一種叫贈序,是臨別贈言性質的文章。
作為書序,本文介紹了作詩緣由(因修禊而“群賢畢至”)、作詩情形(“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成書經過(“列序時人,錄其所述”)、本書意義(“后之覽者,亦將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動談到生死觀,善于借題發揮,論及人生的意義。這便是《蘭亭集序》與一般書序的不同之處。
【學習過程】
一、疏通課文,積累字詞
1、將課文注釋中的注音搬到課文相關字詞上面,然后熟讀課文。
2、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把重點字詞和解釋標注在課本上。
3、歸納整理重點文言知識(小組合作)
(1)通假字
(2)古今異義
(3)詞類活用
(4)特殊句式
4、解釋下列句中的之字
之: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以之興懷暮春之初
乃夜馳之沛公軍夫晉,何厭之有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頃之未發
二、整體感知文本,用課文中的話填空。
課文第1、2段記敘了蘭亭集會的盛況。首先介紹了盛會的時間、地點、事件,其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記敘了到會的人物場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接著介紹了盛會所在地的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________________、天氣: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表明作者閑適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在第1、2段的基礎上進行議論,交待了這場“詩會”中詩的由來。先指出人與人相處短暫,接著闡述盡管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其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愛好不同、性格不同,其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但是“情隨事遷”的感慨相同,其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引出對死生的`觀點,其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段交待詩會所作成集的目的。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抒發看古人之詩的感受及受到的啟示,其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層交待將詩成集之目的,其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文本內容(小組合作)
通過感知課文,從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變化的幾個詞,并結合文本分析作者生發這些情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結合文本分析作者的生死觀是什么?
四、拓展訓練(D級)
有人說:“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于是就設法增加它的密度。”這句話說得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讓自己的生命更精彩,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示,你將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呢?請寫一寫。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
1、 學習本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及曠達胸懷;
2、 通過朗讀訓練,體會本文清麗流暢、駢散結合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 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
2、 本文寫景、抒情、敘事和議論相結合的特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
[導語 設計]:
在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上,魏晉時期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漢隸發展至魏晉,基本奠定了漢字形態;另一方面,真、行、草書又得到長足發展。就在這一時期,誕生了一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書法家,被后世譽為“書圣”,他書寫的《樂毅論》、《黃庭經》等楷書作品世稱“書之圣”,他的行草書被尊為“草之圣”,他寫的行草《蘭亭集序》被后世書家譽為“行書第一”,他就是王羲之。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以書法藝術名揚百世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中的詩,到了現在,除了搞專門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這篇序卻聲名遠播,流傳千古,除了它書法上的極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內容上的原因。我們今天不妨就來一起學習王羲之這篇文質俱佳的《蘭亭集序》
[背景簡介]
王羲之有“書圣”之美稱,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眾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出示圖片)。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記下了他們的千古風流,王羲之為這些詩作的書序《蘭亭集序》,更以其文采書藝雙絕而膾炙人口。
今天我們不僅欣賞到其書法美,還要跟大家一起來欣賞其文章的美。
[課文學習三步法]:
第一步:學生朗讀,圈點、勾畫疑難點。
第二步:老師答疑解難。
第三步:強調重點知識:
1、基礎知識點: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2、內容分析:
[板書設計 ]
全文共3個自然段,分為三部分:
第1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介紹時地,美景及活動。——樂
第2自然段為第二部分,抒發人生的思考。——痛
第3自然段為第三部分,簡述寫作緣由。——悲
⑴、講讀課文第一段,分析:
這一段作者記敘了蘭亭盛會,同學們找找看,這一段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交代了集會的時間、地點、與會者等。并有寫景、敘事和抒情
進一步明確寫景、敘事和抒情的語句:
作者用簡潔雅凈、鏗鏗有致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清澈明朗,而又生機盎然的自然風光:
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凈明朗;湍急的流水,飛花濺玉。
在如此充滿詩情畫意的美景面前,文人雅士們能不飲酒賦詩嗎: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
酒,是感情的催化劑。詩,是情感的產品。他流觴曲水,于是詩興大發,他們紛紛臨流賦詩。雖無絲竹管弦之興,然而可以“暢敘幽情”,各抒懷抱。
接下來,乘著快意,信步登上蘭亭的最高處。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闊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視,大自然萬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機盎然。王羲之,縱展 目力,開暢胸懷,要把大自然的美景盡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盡享人生的快樂: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俯……
作者發出由衷的感嘆:信可樂也。這實在是人生的極致。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是來自于蘭亭集會的暢快。
總結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樂
⑵、講讀課文第二段,分析:
學生歸納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問:作者為什么感到“痛”?(要求用原文中的話回答: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問:作者提出了一個什么樣的觀點?(死生亦大矣)
師點評:在享受了難得的聚會和快樂后,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圓滿的'團聚終要離散,再自足的幸福終要破滅,再堅強的生命終要走向滅亡。面對這鐵一般冰冷的自然規律,作者不由得感嘆“死生亦大矣”
⑶、講讀第三段,分析:
學生歸納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
問:作者為什么感到“悲”?
生討論,師歸納(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來,古人、今人、后者三者都對這同一話題有同樣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終將殞滅這一規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這也反映了魏晉時代由于玄學盛行,士大夫們多崇尚老莊思想,很多人都篤信“死生一”“彭殤齊”,意志消沉,不求進取。這種思想對王羲之不能沒有影響。
但王羲之還說出了一句話,它是整篇文章的亮點所在——“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作者認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齊觀,其中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點實事,不宜空談玄理。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曠達性格。)
⑷、分析本文特色:
本文是一篇書序,卻這樣借題發揮,闡明了自己的生死觀,書序能這樣寫嗎?
明確:序,一般寫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寫的,多說明寫書的的緣由、目的和經過。也有別人寫的,多介紹或評論本書的內容,也作敘文。)
本文中也有一些語句反映了書序的特點:
作詩緣由——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成書經過——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編集目的——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明徐師曾《文體明辯》《爾雅》云 : “序,緒也。” 字亦作“敘”,言其善敘事理,次第有序,若絲之緒也。其為體有二,一曰議論,二曰敘事。
明確:這段話表明書序也可以議論,也可敘事,即可以借題發揮。
小結:本文的妙處正在這借題發揮上,因而顯得立意高遠,王羲之用324字,既寫出了蘭亭盛會之樂,又由此生發議論,談到“死生之大”,進而談到了自己的人生態度:
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痛: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悲:后之視今,亦由古之視今。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我認為王羲之的人生觀不消極,悲嘆并不等于悲觀,歷史上悲嘆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創造價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詩中寫道“人生幾何,對酒當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亂世英雄,正是因為他們對人生充滿了執著,對歲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嘆。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極其表,執著其里”,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對抗人生虛無的最執著的努力。
說到這兒,我們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瑤的一句話“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于是就設法增加它的密度”。這句話說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讓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我們今天讀他的文章,是“后之賢者”,應該有許多新的感悟。結合歷史人物,談談你是怎樣認識王羲之對人生的感悟,你對人生有什么新的體驗?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積累并掌握相關文學常識和文言基礎知識。
思維發展與提升:正確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
審美鑒賞與創造:抓住幾個鑒賞點,感知作者對人生的熱愛和眷戀之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在感受文美中,增強文化自信。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作者為何由“樂”轉“痛”。
難點:理清作者感情脈絡及其原因:感受作者感情傾向的同時增強學生對生命觀點的認識。
教學方法:
情景創設法、問題引導法。
學法指導:
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媒體設計:
ppt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序”,一種文體,寫在著作或詩文前說明性文字。一般的書序介紹成書成文的經過、出版或寫作的意旨、作者情況等,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古人宴集時,常一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蘭亭集序》即是膾炙人口的詩序名篇。
2、作者: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瑯琊人(今屬山東臨沂yí),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他出身于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眾長,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后世譽之為“書圣”。
3、時代背景:東晉時期國勢日衰,當時統治嚴酷,互相傾軋、殘殺的現象時有發生。士大夫們大多不求進取,往往崇尚老莊,認為生即死,死即生,追求清靜無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學盛行,文學創作內容消沉,出世入道和逃避現實的情調很濃。但王羲之一反“清虛寡欲、尤善玄言”的風氣,早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
4、“魏晉風度”:作為魏晉時期的士族意識形態的一種人格表現,成為當時的審美理想。風流名士們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誕的風流自賞。他們“簡約云澹,超然絕俗”。魏晉時代長期戰亂、離愁,太輕易的生離死別,讓他們意識到生命的短暫和可貴。所以當他們意識到生命的長度不可以增加時,他們只能選擇拓展生命的寬度。
二、課前檢查與驗收
1、文學常識:《蘭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簡稱“序”,也叫前言,屬實用文體。同“跋”是一類。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請他人寫的,叫“他序”。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于前言后記,如《蘭亭集序》。贈序,是臨別贈言性質的文字,如《送東陽馬生序》。
2、詞類活用:
群賢畢至:形作名,賢人。
死生亦大矣:形作名,大事。
一觴一詠:觴,名詞活用動詞喝酒。
極視聽之娛:動詞活用為名詞,視覺聽覺。
齊彭殤為妄作:意動,把……等同。
一死生為虛誕:意動,把……看作一體。
流觴曲水:使動用法,使……流動。
游目騁懷:使…奔馳(使動用法)。
三、初讀文本
任務:課文一二段以及第三、四段中最能直接體現作者心情變化的字眼分別是什么?
朗讀指導:誦蘭亭之音
第一二自然段:“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以中速讀,下文有關集會的文句應以清新明快的語調讀出,特別要重讀“樂”,以體現作者快樂的'心境。
第三段:作者以從容沉穩的氣勢稍一收攏,便轉到全文的主旨上來,探索人生哲理,發表對人生憂樂和生死問題的看法,故應以和緩低沉的語調讀出。重讀的詞語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豈不痛哉!”以“哉”調讀出慨嘆語氣,重讀“痛”。
第四段:“固知/一/死生/為/荒誕,齊/彭殤/為/妄作。”讀出節拍,讀出批判語氣,“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乎!”緩緩吐出,重音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緩低沉的語調讀出。
明確:“樂”、”痛”、“悲”。
四、品讀課文
1、品讀課文第一二段
王勃《滕王閣序》:四美具,二難并(四美: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二難:賢主、嘉賓)。湯顯祖《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而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
請同學們想想此次蘭亭集會四者并具了嗎?如果四者并具,那么體現在哪些地方呢?
1、品讀課文第三段
本段作者飽蘸濃墨、蘊含深情的是哪一個字?請同學們思考作者“痛”之由有哪些?然后小組交流。
背景補充:當時社會急劇動蕩,“天下名士,少有全者”,有人“悟言一室之內”談玄悟道;有人“放浪形骸之外”歸隱山林。雖“靜躁不同”,但“終期于盡”。
3、品讀課文第四段
作者的情感由“痛”轉“悲”,請同學們思考作者為何而“悲”呢?
(組內探究提示:由三類人的情況來思考,然后小組交流)
五、探讀課文
沒有一個詩人能夠由于自身和依賴自身而偉大,他既不依賴自己的痛苦,也不依賴自己的幸福;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會和歷史的土——〔蘇聯〕別林斯基
1、王羲之的“痛悲”僅僅是因為個人死生嗎?
(1)“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請翻譯成現代漢語。
(2)背景:東晉時期國勢日衰,當時統治嚴酷,互相傾軋、殘殺的現象時有發生。士大夫們大多不求進取,往往崇尚老莊,認為生即死、死即生,追求清靜無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學盛行,文學創作內容消沉,出世入道和逃避現實的情調很濃。但王羲之一反“清虛寡欲,尤善玄言”的風氣,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
(結論:在表面看來似乎是如此頹廢、悲觀、消極的感嘆中,深藏著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對世俗社會的否定。它實質上標志著一種人的覺醒,即由個人死生之痛悲轉而關注身邊社會的情懷。)
如果我把全文情感概括為由樂到痛到悲,大家有異議嗎?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漢武帝《秋風辭》說:“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雖然從“樂”到“悲”跨度比較大,但我都是用“興盡悲來”“樂極生悲”來寬慰自己的。但最近,我再讀文本,發現王羲之的“樂”是不是“樂極”需要考慮。郭沫若認為文章前面寫極樂,接下來突然轉到痛悲,“悲得太沒有道理”。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探究一下這個問題。
(1)探語氣
“悲夫”原稿,據考證,原本是“良可悲也”,涂改為“悲夫”。
可見語氣那一句平緩?
(2)探集會目的
請大家仔細研讀第一段,思考蘭亭集會的目的具體是什么?
資料一:(永和)六年……夏五月,大水。是歲,大疫。
資料二:(永和)七年春正月丁酉,日有蝕之。秋七月……甲辰,濤水入石頭,溺死者數百人……十二月辛未,征西大將軍桓溫帥眾北伐,次于武昌而止。
資料三:(永和)八年春正月辛卯,日有蝕之。
資料四:永和六年,王羲之出任會稽內史,在任時,對百姓充滿仁愛。時東土饑荒,王羲之輒開倉賑貸”。
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那么,我們再來想想,王羲之在蘭亭集會上是否“樂極”了呢?如果不是,應該還有什么感覺呢?
(結論:宗白華說“晉人向外發現了自然,向內發現了自己的深情”。其“樂中隱憂”不正是王羲之“魏晉風度”的內外再現嗎?不正是一位有責任感的知識分子的深情嗎?“樂”是應景,“憂”是內核。)
3、如何理解“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一句?
(1)“一死生,齊彭殤”是誰的觀點?
(2)“固知”是何意?
(3)王羲之贊同這樣的觀點嗎?
背景補充:背景:魏晉時代長期的戰亂、離愁,太輕易的生離死別,讓他們意識到生命的短暫和可貴。所以當他們意識到生命的長度不可以增加時,他們只能選擇拓展生命的寬度。
課堂小結:
王羲之在玄談盛行的東晉,高呼“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表現出對生命意識的覺醒和關注,提出了“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中心思想,在其“放浪形骸”的外表下,注重個性與精神的自由,珍視人格與生命的完美。正因如此,寫下此序的目的正是使。千古同心,千古同慨,當我們感悟到人生悲劇的終極處境時,更因用行動去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善待生命,活出生命的價值!
六、當堂檢測
作者在文章結尾說:“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作為后之覽者,你有什么感想?
以“羲之,我想對你說……”這樣的句式寫一句話,表達你的感悟。
例如:羲之,我想對你說:“悲嘆不等于悲觀。歷史上對生命對人生有思考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創造價值的人士。”
七、作業:
1、請將你課堂上寫的一段話擴展為一篇以“與王羲之對話”為話題的800字左右的隨筆。
2、閱讀:魯迅《永遠的王羲之》.
板書設計:
1、賞山水——樂。
2、曉生死——痛千古同心。
3、探永恒——悲。
教學反思:
1、避免文言文教學中“重文輕言”或“重言輕文”的現象,做到了語文教學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2、體現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把時間“留”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誦讀品悟中,合作、探究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3、通過課前檢查與驗收,了解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通過當堂檢測,及時反饋學情,遵循課堂“三講(重點、難點、易混易錯易漏點)”和“三不講(學生已會的、學生自己能學會的、講了學生也不會的)”原則,力爭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積累整合文言知識,掌握文言文閱讀的方法。
2、聯系現代文寫作,把寫作知識融合其間
3、升華全文中心,講解對學習的認知
【教學重點】
1、從古文學習中體會寫作方法
2、體會作者由“樂”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變化。聯系自身
【教學方法】
講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時間】
10~15分鐘
一、導入
介紹自己、每篇古文都是古人知識的精華,也是每個大作家寫作方法的體現,更是對每個學習人的一場考試。下面我們一起來解答下王羲之給我們出的一份試題。(1m左右)
二、鞏固基礎
帶領大家把全段朗讀一遍、重點字詞注釋的認知到位。
三、閱讀理解
【過渡】我們闖過了古人的'基礎題,下面就是古人留下的閱讀題了。
下面我們看以下的幾個問題,讓我們在結構和思想上全面閱讀找出答案。
整體感知
第二自然段所議論的問題是什么?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況且人的壽命的長短,要聽憑造化,其結果是殊途同歸,最后歸結于消滅(死亡)。人總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無法抗拒時間的無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強大而無法抗拒,因而個體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無法回避對“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對“死亡”的觀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議論跟前一段是怎樣聯系的?
用“人之相與(人的交往),俯仰一世(過得很快)”句承上啟下,由此引發對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極。接著作者指出兩種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時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事過境遷,又留戀于過去的美好時光,即留戀于生之樂。再接著筆鋒一轉,由生說到死(終期于盡),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讓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觀點是水到渠成。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議論在本段中是怎么一步步實現的?講解
提示:(論述觀點、與上下文聯系)
四、寫作融入
【過渡】這種論述的方式只能在古文中實現嗎?
展示作文分解其中幾句找到相似的語句同時灌輸修辭方法
結構、中心思想、優美語句(修辭方法)缺一不可
五、人生題
可聯系時政
加上中心兩個思想+學習方法
益民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04-13
蘭亭集序 教學設計04-01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05-17
蘭亭集序的教學設計04-09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04-13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 蘭亭集序說課稿02-10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04-20
蘭亭集序優秀教學設計04-13
【熱門】《蘭亭集序》教學設計12-28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薦】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