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蘭亭集序》教學藝術鏡頭集錦
“俯仰”間的大境界
生:老師,王羲之“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一句中的“俯仰”跟前文是不是有重復之嫌?
師:嗯,說來聽聽。同學們一定也很期待。
生:你們看,同在第二段中有兩句話,“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如此密集地用了兩個“俯仰”,我覺得不如把后一個改為“轉瞬”、“轉眼”等,前后有些變化才好。
師:讀書很細致。這兩句話中,我們常會關注“之”字的不同用法,但對“俯仰”二字,思之不多。今天我們就順著你的思路來想想。
生:老師,我也看到一處。你們看,前一段也剛剛說過“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仰”和“俯”都出現了,只不過分開行動,調了次序。
師:果然是,喬裝打扮了,還是逃不出會讀書人的火眼金睛。那是不是醉酒的王羲之此時詞窮,失了水準?
神來之筆?
生:我覺得不是。第一處,“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這是直接的動作描寫,抬頭看宇宙,低頭看其他物類,很形象。而“俯仰一世”和“俯仰之間”中的“俯仰”已經是抽象的意義,用來比喻人生的短暫。
生:我也有補充。第二段起筆“俯仰一世”句的確是感傷生命的短促,但這只是一處起筆,重在下文對人生的感慨,并與“俯仰之間”筆意順連,更增其悲苦。
生:從結構上看,這個句子還巧妙地銜接了上文,承上而引發作者的感慨。
師:嗯,看似重復的文字原是“神來之筆”,言之成理。“俯仰”二字帶我們從“是日”“可樂”之“實”景進入感慨人生之“虛”情。“俯仰”更讓我們真切地體悟到人生苦短。可見,行文從開篇“俯仰天地”到了中間的“俯仰人生”,那么,文章結尾還有“俯仰”嗎?
生:沒有。結尾段沒有出現“俯仰”了。
生:我覺得有。雖然沒有出現“俯仰”兩個字,卻有“俯仰”的內容。“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作者以現時為基點,感慨于“昔人”興發的感慨,也在想象后人視今的情景。
師:是啊,王羲之在文章尾段以一種隱蔽的方式俯仰了古今,甚至未來,體現了作品的大境界。如果說前文流露出濃重的“修短隨化”的消極情緒,那這里作者能夠駁斥 “一死生”、“齊彭殤”的虛妄,揭示生老病死的自然和必然,這在東晉老莊思想泛濫的時代是難能可貴的。王羲之終于從虛妄的空談和老莊人生虛無的思想中解脫出來。此時,我們也跟著他一起認識到,積極進取的人生將會變得充實而快樂。
一詞見功力
師:良辰美景、醇酒盛宴、江上清風、山間明月,常常引發渺小人類對生命短暫無常的深刻感悟。這樣的感悟在不同的載體中得以獨特呈現,有時一詞就能見功力。同學們能舉例嗎?
生:比如,蘇軾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蜉蝣”、“滄海一粟”即是你我,“長江”就是無窮與永恒。
生:是的,老師的話也讓我想到了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想到了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里的朝露和江水,也正是“俯仰”一樣的形象外顯。
生:那么,用“俯仰”來比喻人生的短暫,是不是王羲之的首創?
師:從看到的一些資料顯示,“俯仰”釋為此義最早是在三國魏阮籍的詩中,“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詠懷》),再是王羲之,后有宋代王安石的“追思少時事,俯仰如一夕”(《送李屯田守桂陽》),明代王慎中的“景物易流徙,今古同俯仰”(《游白鹿洞》),清代紀昀的“俯仰之頃,天已將曙”(《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
現在“俯仰”一詞,有了更豐富的內容,如指一舉一動、舉止、應付、形容沉思默想等等。
你看,我們不僅讀懂了王羲之的“俯仰”,還俯仰了“俯仰”這個詞的古今,真是一詞之中就有大境界!
一“固”解出新境界
《蘭亭集序》教學,只剩一個“課堂質疑”步驟了,我習慣性地問:“大家還有別的疑問嗎?”
話音剛落,語文科代表站了起來。
“老師,剛才解析精句‘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時,您只重點強調了‘一’、‘齊’的用法,我覺得‘固’字也很重要,而且如果按照課本注釋‘本來、當然’講,有點不通,不如解作‘確實’、‘的確’更為通順。”
這篇文章我教過好幾遍了,教材、教參、經典文選都這么注釋,自己也沒作過多考究。學生突然提出一個推翻課本注釋的嚴肅問題,還真是一時不能妄下結論。不過緊張歸緊張,學生能在自由質疑環節中提出這樣的問題,心里還是很高興。我望著全班同學,乘勢鼓勵:“這是一個有價值、有深度、帶有爭鳴性質的問題。能先闡述一下你的理由嗎?”
科代表很自信地解釋道:“前句講‘每每讀到古人生發感慨的緣由,都完全相同,一般無二;自己也只能對著文章嘆息傷感,但又不明白嘆息傷感的原因是什么’,這就說明作者此前對于死生的差別并不明白,或者說作者在此之前還沒有明確的死亡概念。如果這里的‘固’解作‘本來、當然’,自然與‘不能喻之于懷’矛盾了。如果理解為‘確實、的確’,說明作者雖然之前‘不能喻之于懷’,但今日的歡飲聚會,及因聚會而意識到的‘俯仰一世’的短暫,讓他悟出了生死之間有著天淵之別的人生哲理。這樣理解更順暢。”
很多人都點了點頭,我笑著示意他坐下,他說:“我還沒說完呢。”同學們立刻送上一片歡愉而贊美的笑聲。
“從課本注釋中可知這次盛大的聚會發生在公元353年,也就是序文開頭所指的‘永和九年’,而王羲之這年剛好50歲,‘五十知天命’嘛,大概人在這個年齡段對生死有一種更為客觀理性的理解。八年之后,一代書圣與世長辭,好像更能說明就在此時他對‘死生’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
講到這里,又是一片熱烈的掌聲。
我正要插話,同組的王宇拿著一本課外參考書大聲說:“從相關資料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兩晉時期的政治高壓導致玄學空談一時盛行,仕人們爭相談論老子莊子的避世哲學。在這一時代大背景的影響下,王羲之也覺得死生沒有太大不同,長壽與短命也相差無幾。因此,‘固’字當‘確實、的確’講比當‘本來、當然’講更能凸顯出王羲之在這次聚會后的幡然醒悟與他人品的高尚。后文‘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和‘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都是他理性覺醒之后要給后人留下明確而深沉的提示與啟示的明證。因此,最后一段的‘悲’并不是一種頹廢的悲傷,而是一種覺醒后的理性的深沉感悟。”
“看,一團火點燃了另一團火。”肯定了兩位同學的出新與延伸后,我又追問,“可這怎么又和人品牽扯到一起了?”
“如果‘固’理解為‘本來、當然’,說明王羲之是明白裝糊涂,明哲保身,不愿意挺身而出與避世空談派據理力爭,有損其右軍身份與形象,當然與人品有關了。”同學們轟地一下笑了。
我笑著問:“還有人同意他們的觀點嗎?”陸陸續續地,舉手的同學又有增加……
于是,我適時鼓勵道:“看來你們還奉行了尊者為賢的準則。誰也不愿意自己的偶像道德品質敗壞。不過,大家質疑的著眼點落在古漢語的一詞多義上,這一學習文言文的意識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是你們自己的獨立發現,是你們自主閱讀、自主思考的結果,也因這一‘固’字的意思辨析,我們更深地走進了《蘭亭集序》,走進了王羲之。從你們身上,我也學到了很多。來,讓我們再次把掌聲送給這幾位善于獨立思考、敢于挑戰權威的同學!”
鈴聲響起的剎那,教室里掌聲四起。
王右軍突圍
教學《蘭亭集序》,筆者認為不僅要讀出“悲”、“痛”,還要引導學生體會王羲之對生命無限的熱愛珍惜之情,解讀出作者文章里的清醒、深邃的思想和對生命熾熱的愛。我的課堂就有了這樣的鏡頭。
師:同學們都說文章表達了王羲之的悲與痛,能具體說一下嗎?
生:作者由面對美好自然的愜意、歡暢、幸福轉瞬即逝轉而生痛,道出了人生短暫的痛惜之情。
(師板書:人生易逝之痛惜。)
生:老師,我從“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等句子讀出一種生命終將走向死亡,無法逃避的哀痛之情。
生:如果前面是寫了人生易逝之痛惜,那么這種對“生命終將死亡,無法逃避”的哀痛在情感上是又進一層了。
生:是一種死亡宿命的哀痛。
(師板書:死亡宿命之哀痛。)
師:這樣概括就更深刻了,怎么理解呢?
生:樂極易生悲。王羲之面對良辰美景、賞心悅事,覺得人生易逝,轉而想到人的生命不僅易逝,而且無法逃脫死亡的宿命,人終究會走向死亡,因此更加哀痛。
生:他的這種對死亡宿命的思考,是具有人類普遍性的,很多士人都有過同樣的思考。
生:是的,蘇軾曾說“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李白也感慨“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師:這么說,王羲之的這種哀痛具有普遍意義,他提醒我們人生短暫,死生亦大。這在玄學盛行、追求清靜無為的晉朝卻是很進步的思想。同學們解讀得非常深刻。“況”是一個關聯詞,與它對應的是哪個字?
生:“猶”。
師:“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以之興懷”所對應的是什么內容呢?
生:“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生:還有“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師:“向之所欣”的是什么呢?“所之既倦”了的又是什么呢?
(生沉默、思考。)
生:老師,應該是人們喜歡的、追求的。比如說功名、愛情等。
師:說得很好。那么,在王羲之看來,功名、愛情這些東西終抵不過歲月,生命本身才是最重大的事。誰能說說這里有沒有作者的“痛”呢?
生:有,我覺得是“眾生無為之痛”!
師:“眾生無為之痛”?怎么是“無為之痛”呢?文中不是寫到了“所欣”、“所之”嗎?
生:雖然寫到了“所之”、“所欣”,但是這種追求,或者所追求到的,最終都會情隨事遷,化為陳跡,這跟生命本身的死生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我覺得王羲之是在哀痛眾生碌碌無為,走向死亡。是“哀痛”,更是“悲痛”。
(師板書:眾生無為之悲痛。)
師:這樣說,境界就更高了,也是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的,魏晉時期由于政治黑暗,有許多人確實是放浪形骸、碌碌無為的,王羲之也是身處這樣一種標榜無為、縱情山水的環境當中的,他在這種悲痛之下有怎樣的認識,又做了些什么呢?
生:他覺得古人、今人對待死生的感慨是一樣的。
生:他覺得把“死”、“生”等同看待的說法是不真實的,也就是“死”和“生”都是生命的大事情,它們都有其重大的意義。
生:他要把蘭亭集會的事和感悟記錄下來,讓后人也看到他們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慨。
師:這么說來,王羲之認為生命的消失與存在是非常真實且各有意義的了,他的這種認識不是單純的縱情、無為的思想,而是想站在時間的角度,把這種對生命的體驗傳遞給后世,與后人分享這種生命的“悲痛”,是嗎?
生:對,他的這種體驗是站在個體生命與有限的時空之上的。
師:那么,從這篇文章你還能讀出王羲之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似有所悟。)
生:我覺得是他面對人生易逝時的一種對生命的無限珍惜之情。
生:我覺得他是想告訴世人,生命短暫,應該盡力而為。
生:我覺得他是想告訴我們,生命是真實的,無論我們追求什么,都應該對得起真實的自己。
……
師:所以,王羲之“悲痛”底下并不是縱情與無為,相反,它是對生命的隱憂。它既有熱愛生命、怦然跳動的激越之情;又有嚴肅對待、清醒思考的冷峻態度。它是站在歷史與時空的角度來看待生命的,這種隱憂,或者會讓悲觀厭世者的心加速冷卻,卻會讓積極入世者奮然前行。
品書圣文心 賞書法神韻
在講完《蘭亭集序》的文句意義、結構文脈之后,我說,剛才我們在文中讀到——暮春之初、天朗氣清的良辰,山林修竹、清流急湍的美景,流觴曲水、暢敘幽情的賞心,仰觀俯察、游目騁懷的樂事。但不可否認的是,文章中又氤氳著一種消極傷感的情緒。請大家找出一些表達這種情緒的語句來加以體會和理解。
生:比如,文中寫道:“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這里抒寫了對人生短暫、歡樂短暫、生命短暫的感慨。
生:比如,文中寫道:“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這里交織著悲喜、真偽、生死、長短等多種情緒。
師: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文中的這種矛盾和糾結的情緒?
(生展開熱烈討論。)
生:和前文優雅的舉止、快樂的活動、熱鬧的聚會相比,這些語句來得突然,似乎有些不和諧。
生:這中間雖然有突轉的情緒變化,但是我覺得“樂極而悲”也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
生:我覺得,應該聯系當時的時代特點來體會。時至魏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長期分裂動蕩的時期,社會陷入了曠日持久的混亂中,整個社會都在生死線上煎熬、掙扎。濃厚的死亡意識籠罩著這一時代,魏晉時代的人對死的恐懼和由之引發的對生的焦慮,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師:說得好。“知人”需要“論世”。我們一起來看一個補充資料:
玄學清談和悅情山水是東晉士人普遍的雙重愛好,這兩者又是相互聯系的。在玄學人士看來,人生的意義不在于世俗的榮譽毀譽、得失成敗,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華,對世界對生命的徹底把握。王羲之、謝安等四十余人在蘭亭留下的一批《蘭亭詩》都可以歸為玄言詩,這類詩歌每每從體察自然發端,歸結為對人生的深沉感悟。
“文如其人”!正因為對自然和生命有著如此通透的認識和體味,所以這篇文章的意趣如同王羲之的詩作一樣:“寥朗無厓觀,寓目理自陳。”它雖然流露了消極感傷之處,但體現的是作者對人生和自然之美的執著和熱愛。也就是說,悲傷彌漫在外面,熱情卻灌注在其中。
(這時,我順勢投影出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說道:“這就是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面對這幅作品,不知大家有何意見想發表?”)
生:字如其人。直覺告訴我,每個字都顯得很大氣,很灑脫,很給力。
生:“飄若游云,矯如驚龍”,我想指的就是這樣的動感之美吧,我覺得整幅作品很有生命力。
師:說得好。這個書法作品頗有王羲之書法“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的神韻。通篇洋溢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意境,行筆瀟灑飄逸,有如行云流水。他的挺然秀出的書法藝術在一定意義上表現了他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除了書法的整體美以外,這幅作品中還有一個字的寫法也很有名,你知道嗎?能說說其中的妙處嗎?
(在短暫課堂停頓之后,請學生回答。)
生:我以前聽說過“永字八法”,就是說這個字含有“點、橫、豎、鉤、仰橫、長撇、短撇和捺”八種漢字的基本寫法,這“永字八法”非常了得。
生(補充):我也想起了以前書法老師說的“永”字所蘊含的人生道理:做人要像“永”字的“點”,昂首,充滿自信和朝氣;要像“永”字的“豎”,挺胸,充滿力量與美;要像“永”字的“撇”,飄逸瀟灑;要像“永”字的“捺”,腳踏實地。
師:很好。這節課,我們一起品鑒了充溢文中的書圣文心,也一起欣賞了氤氳其間的書法神韻。(師邊說邊板書“永”字)一個“永”字包含了漢字的基本寫法和人文精神,為文章增添了永恒的魅力;一篇《蘭亭集序》,囊括了生命的百般滋味、人生的悲歡喜樂。
學生看看黑板上那個“永”字 ,若有所思,此時我開始讀起了“永和九年……”,學生跟了上來,我們一起讀文章,我們的眼睛是落在書法作品上而不是在書本上,那行云流水的書法,那精妙絕倫的文字,那深沉雋永的感慨,不知不覺中渾然一體……
書為心畫,字如其人
師:《蘭亭集序》是我國文學史上一篇立意深遠、文筆清新的優美散文,也是一幅標志著中國書法從篳路藍縷走向藝術成熟的巔峰之作。書,心畫也,字如其人,文字內容和書法作品之間存在怎樣的契合?請同學們試比較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和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兩幅書法字帖,可以在筆畫線條、字體姿態、字體大小、筆墨干枯、總體特征等方面進行觀察。
(傳閱、投影書帖。)
生:我覺得《蘭亭集序》寫得比較端正,看起來寫得很用心,相比而言,《祭侄文稿》比較潦草,涂改的痕跡十分明顯,好像寫得很匆忙。
生:《蘭亭集序》雖然整體上字體比較端正,但從單個字來看,還是有很多微妙變化的。而《祭侄文稿》則大氣磅礴,寫得很豪邁。
師:很好,從整體和局部兩方面關注線條變化,《蘭亭集序》側重局部姿態變化,《祭侄文稿》側重整體的起伏變化,節奏感比較強。
生:老師,我感覺《蘭亭集序》寫得比較端莊雅致,一筆一畫寫得很精細,而《祭侄文稿》在筆畫的細節方面雖然表現不出很精微的感覺,但寫得比較酣暢淋漓,有一氣呵成的貫通感。
生:《祭侄文稿》有一些字寫得很干澀,而且涂改的字也多,不過反而給人一種蒼茫的感覺,《蘭亭集序》顯得比較流暢自然,更美觀一些。
師:說得很好!在唐人的書論中, 《蘭亭集序》的書法風格被冠以“巧媚”,行筆不激不厲,揮灑自如而神氣內斂,自始至終流露著一種從容不迫、瀟灑俊逸的氣度,給人們以高雅、清新、華美的藝術感受。而《祭侄文稿》筆勢圓潤雄奇不計工拙,縱筆豪放一氣呵成,是激情噴薄之作。
書寫心境
師:文字內容體現書寫心境,下面我們從書法字帖回到文字內容,看能否找到文章內容和字帖風格之間的契合點。
生:《蘭亭集序》敘述的是蘭亭雅集的經過,是文人的聚會即席賦詩后為詩集寫的序文,和字帖表現出的從容優雅是相吻合的。
生:從《蘭亭集序》敘述的內容看,時間是“暮春之初”,地點是“山陰之蘭亭”,聚會之人是“群賢畢至、少長賢集”,景致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還有“流觴曲水”飲酒賦詩的雅興,可以說情感是歡樂的,意境是高雅的。
生:從書法特點看,《蘭亭集序》每個字甚至每一筆畫都精微細致毫不含糊,簡直是纖毫畢現,這種從容不迫仿佛讓人看到了書法家溫文爾雅的一面。
師:不錯,《蘭亭集序》用抒情的筆調,描繪了清雅優美的自然景物,抒寫飲酒取樂、曲水賦詩的雅興,揭示了與會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中得到審美愉悅而暫時忘卻煩惱的情趣。字里行間體現的個性、情緒、追求和文化與書法的整體形質神韻是相吻合的。同樣,我們也可以看一看《祭侄文稿》的內容。
生:從“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這些內容看,敘述的應該是一場慘烈的戰爭,他的侄子在戰爭中壯烈犧牲,寫這篇文稿的時候內心是悲痛異常的,因此在書法字體上表現出大起大落,用筆上不拘小節的特點。
生:我發現涂改的地方比較多,比如“賊臣不救”、“父陷子死”、“及茲同還”等字,可見當時心境很煩亂,他是強忍極大悲痛寫就的。
師:很好,文稿內容和書寫特點基本能聯系到一塊了,我們還可以從整體的變化著眼。
生:字帖的前部分寫得比較均衡,而中間部分涂改次數就越來越多,涂改面積越來越大,我猜測書寫時候的心緒是先忍著巨大悲痛,但越是往后寫,越是控制不住悲憤的情緒,心緒也更亂,所以筆畫寫得更加粗獷有力,錯誤也多起來了。
生:我也同意這種看法,另外,“賊臣不救,孤城圍逼”可知其中含有滿腔的憤怒,因此可以說此時的心境是悲憤交加的。
師:《祭侄文稿》是顏真卿為祭奠就義于安史之亂的侄子顏季明所作。卷面并不清爽,字跡匆促,涂抹刪補之處時時可見。縱觀全篇,悲憤慷慨之氣溢于筆端,滿紙都是對叛賊的仇恨,對親人的痛悼。真可謂以文哭,以墨哭,血淚滴于筆,浩氣充于文。雖然決定書法作品外在形態的因素很多,但書為心畫,字如其人,人的內在因素在書法表現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還是毋庸置疑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著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齊讀《蘭亭集序》這一不朽名篇……
俯仰之間,精彩畢現
一篇《蘭亭集序》,我們讀到了王羲之俯仰間的人生詠嘆;幾則課堂鏡頭,我們看到了老師們優秀的語文學養和不俗的教學追求。課堂的精彩,其實也在俯仰間閃爍。
朱瑜冬老師的課堂,不經意間走出了我們習慣性抓取的“樂”、“痛”、“悲”三個情感點的教學線路,緊扣“俯仰” 談文章思想、論人生境界,很有新意。不是學生的質疑,朱瑜冬老師是否會因著“俯仰”二字另辟蹊徑直入文本核心,我自不敢說。但細想,“俯仰”既指動作姿態,又喻人生短暫,既可聯首段蘭亭盛會,又能接下文生命感慨,課后朱老師若能就這一精彩生成而重新設計教學,《蘭亭集序》一課就會全新在“俯仰”間。其實,課堂的精彩多半在于學生不肯被誘入你我彀中,而是擁有充分發表意見、敢于撞擊的自由。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獨特感悟,然后平等地對問題進行探討,才能在互相交流中逐漸走進文本深厚的意蘊。朱老師如此,高老師也是這樣。學生不迷信書本,不贊同教師,“固”字“不如解作‘確實、的確’更通順”,這正是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有了自己的獨特理解敢于大膽參與討論的成果。俯仰之間,精彩來敲門,而高老師貴在緊緊抓住了這一瞬間,“乘勢鼓勵”,辨析一字而深入文旨,終借一“固”解出新境界。若問秘訣何在,高老師鏡頭第一段中的一句“我習慣性地問:‘大家還有別的疑問嗎?’”,耐人尋味自可解釋。只有教師俯下身去,抓住課堂思維俯仰間的電光火石,學生和語文課堂才能真正有仰起的姿勢。
俯仰,也是閱讀的姿態。閱讀不是單純的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閱讀主體積極建構的過程。俯,是教會學生俯身讀進去,自覺地沉浸到文本之中,品詞析句,匍匐在文字上細細摩挲咀嚼,深刻感悟作品在言語形式和內容意義上的價值,入情入境,讓個體生命進入作品生命并與之同呼吸共悲喜。仰,是抬頭讀出來,視線掠過文本,朝向更遠處,從理性高度審視文本,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力和創造力。劉方旭老師的教學鏡頭正是生成于這樣的文本“俯仰”上:“俯”,則反復品味“樂”、“痛”、“悲”以挖掘王羲之感嘆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情緒,聆聽他對生命局限性的深刻而凝重的感慨; “仰”,則細察見微,挖掘出作者文章里的清醒、深邃的思想和對生命熾熱的愛,走向更高遠的心靈突圍這一別致的文本解讀。“這些文章已成權威,碰不得,只好人云亦云地講,明哲保身。”施蟄存先生這樣評論自是幽默一說。當然,《蘭亭集序》會成為名篇,一個原因該是它傳達了中國文化人骨髓里的東西,劉老師若能借勢繼續深入,走出王羲之,走向中國傳統文化和士人情懷則自會更加精彩。但劉老師不是居高臨下地宣講,而是循循善誘,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始終保持一顆鮮活的積極探索之心去讀書,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俯仰,既有瞬間的細膩,又需視野的廣闊。教學文言名篇,通文、悟意、審美一個也不能少,既要重視對古代漢語詞句的知識的掌握,也要重視對文本內涵的把握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作為膾炙人口的詩序名篇, 《蘭亭集序》不僅貯積了豐富的文言知識,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韻,字里行間處處流淌著中國文化濃濃的鮮活的血液。《蘭亭集序》為文甚美,為書極佳,是文字的精彩、文章的精彩,也是文化的精彩。巧合的是,羅進近老師和周振輝老師都以王羲之的書法藝術為教學的抓手,以書法為觸媒,做足了書法的“文章”。其中,羅進近老師帶領學生對“永”字神韻的品味,周振輝老師對王羲之和顏真卿兩幅書法字帖的比較,都是頗具亮色的教學設計。鏡頭妙在書法藝術對文本教學的輔助與融合,不是花哨斑斕的書法展覽,不是浮光掠影式的教具展示,而是巧妙地利用書法作品去觸摸書法家的性格、氣質、情感等,并由此深入理解文本內容,不失語文味,又多了幾分文化藝術氣息。而羅老師“我順勢投影出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一句中的“順勢”,與周老師“下面我們從書法字帖回到文字內容”一句中的 “回到”,一啟一承,都很自然地說明書法作品的顯現與使用不是強勢的外加,而是合理的水到渠成的語文式亮相,以讓師生融入“書”、“文”同源的佳境。所以,若能指導學生俯視文字之美、文章之深,又能營造語文課堂的文化氛圍,引導學生仰觀文化傳承,《蘭亭集序》的課堂當游目騁懷信可樂也。
碧波深處有珍奇,精彩總在俯仰間,只問教師:你是否已準備好?
【《蘭亭集序》教學藝術鏡頭】相關文章:
蘭亭集序藝術手法分析03-27
蘭亭集序藝術特色賞析02-07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 蘭亭集序說課稿02-10
蘭亭集序教學實錄04-13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04-13
蘭亭集序教學目標01-25
蘭亭集序的教學實錄03-22
蘭亭集序教學反思04-20
蘭亭集序的教學反思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