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蘭亭集序》說課稿
《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于生死無常的感慨。
一、 說教材地位
《蘭亭集序》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二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為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山水游記一般不只是對自然風物的客觀描繪,往往包含抒情或說理的成分,或表達物我兩忘的喜憂,或抒發時不我待的憂思,或傾訴懷才不遇的憤懣。閱讀這一類的文章,一要欣賞其中描繪的自然風光,二要聯系作者身世和時代背景,品味作者抒發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
二、說教法和學法
反復閱(誦)讀體味法。在反復閱(誦)讀中體會其中節奏、語氣和韻味,養成良好的文言語感。同時培養學生對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關鍵語句切入解讀文本法。文章閱讀的最高功夫是把厚書讀薄、把長文讀短,抓關鍵語句是達到這一境界的最佳途徑。為品味作者抒發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著重抓文本中的關鍵性語句,使學生的思維過程和方法落實,結論有據。
三、教學目標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
四、教學設想
《蘭亭集序》通過對宴游之樂的渲染、鋪墊來引發自己對人生哲理的探索,發表對人生憂樂和生死問題的看法。感情由“樂”到“痛”再到“悲”,線索十分明顯。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睿智的先賢對人生的終極意義有過這樣或那樣的求索,但似乎都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唯一相同的感受就是:人生永遠面對變化,永遠帶著遺憾。這是一個問題,卻永遠無法解決。王羲之說:“后之視今,猶今之視昔。悲夫!”這是文章中最能打動讀者、最能撥動人們心弦的一句話。關鍵的問題是作者因何而“悲”,如何理解這個“悲”。
如果僅僅將這個“悲”理解為悲嘆生命無常、人生短暫,那它就與前文的“痛”沒有什么區別了;或者即使認識到和前文的“痛”相比,這個“悲”“有所超越”,“不是完全的悲痛而是一定程度的悲壯”,那也是失之膚淺的。
鑒于以上思考,我把挖掘“悲”字內涵的做為這屆可的中心環節(主要體現在第六步“深深‘悲’嘆為哪樁”環節)。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開始了關于生與死的思考;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一位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生死抉擇中做出了響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有詩曰:“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生死問題,歷來是中外文學和哲學所關注的重要話題。一代書圣王羲之也為我們留下了他對人生哲理執著探索的蹤跡。今天,我們一起來繼續學習《蘭亭集序》。
(二)、自讀質疑。
提示學生: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們要反復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意,讀出感情,并爭取讀出心得。做到每一遍讀書都有目的,每一遍讀書都有收獲。
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做好正音和詞句疏通工作。
(三)總體感知:
快速瀏覽全文,試從每段中找出最能體現作者情感變化的字眼。
(樂——痛——悲)
樂因何而生?痛由何而來?悲緣何而發?
(四)、賞析暮春宴游“樂”。
人們都說《蘭亭集序》是一篇美文。美是需要欣賞的,下面就請同學們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對它們進行賞析。
作者因何而樂?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
(五)、樂極而“痛”因死生。
生活中常有這樣一種現象:人快樂到極點時,常常會心情陡轉直下,產生“痛(憂)從衷來”的感覺。作者在快樂的宴集上,感情產生了怎樣的變化的? 由“信可樂”到“豈不痛”。
讀第二小節,用文中原話回答作者“痛”從何來?
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修短隨化、終期于盡。——人生短暫。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世事無常
【課文《蘭亭集序》說課稿】相關文章:
《蘭亭集序》課文08-08
《蘭亭集序》課文11-25
《蘭亭集序》課文(優選)01-23
蘭亭集序課文朗讀09-07
蘭亭集序課文翻譯09-06
《蘭亭集序》的說課稿09-03
《蘭亭集序》說課稿07-26
蘭亭集序說課稿08-29
《蘭亭集序》說課稿06-25
蘭亭集序說課稿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