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蘭亭集序》文學(xué)之美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作的一篇文質(zhì)優(yōu)美的散文,不僅具有頗高的書法藝術(shù)價值,同時也有著文學(xué)與哲學(xué)的價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蘭亭集序》文學(xué)之美,歡迎大家分享。
文學(xué)之美
古往今來,人們多關(guān)注《蘭亭集序》的書法藝術(shù)之美,往往忽視了文章本身的價值。其實,這篇散文短小精煉,審美價值頗高,也因此得到了教材編者的青睞,人教版與蘇教版都列在必修課文中,文章具有文學(xué)與哲學(xué)之美,值得我們品味探究。
一、文字凝煉 語言恬淡雋永
《蘭亭集序》短小精悍,語言清雋恬淡,不失為一篇佳作。文章開頭簡單交代了蘭亭集會的時間、地點、事件及人物,接著將筆鋒轉(zhuǎn)向了寫景。宗白華先生言:“晉人以虛靈的胸襟、玄學(xué)的意味體會自然,乃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瑩的美的意境!”[1]P211我們在此文中就可以欣賞到開闊美妙的意境。作者并沒有大肆渲染,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蘭亭的曼妙景色。如用“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來描寫山,僅八個字就將山峰的高聳、樹多的特點表現(xiàn)了出來;又如寫水“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給讀者展現(xiàn)了溪流清澈、汩汩流淌的畫面;再如描寫天氣為“天朗氣清”,語言精簡,表現(xiàn)力較強,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快樂輕松的心情。基于這篇散文四字短語和對仗句較多,節(jié)奏感特強,教師在授課時可采用誦讀法,讓學(xué)生在誦讀中感知文意,體會作者的高妙筆法。文中多用反復(fù)的手法,在“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只盛”、“俯仰一世”、“俯仰之間”中,“俯”和“仰”共出現(xiàn)了三次,一唱三嘆,增強了散文的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便于抒情。本文僅324個字,但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由樂到痛再到悲,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于人的覺醒,對自己的生命和意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追求。
二、悲傷而又豁達,胸襟大美
初春時節(jié),乍暖還寒,氣溫與人們的心緒都并不高亢熱烈。作為文人雅集,以文會友,并不講究官位、門第的高低,而是徹底的平等主義。文中對參與人物的介紹僅有八個字:“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摒棄了一般介紹官職的庸俗手法。這首先表現(xiàn)出王羲之清高曠達的品性與心胸。景色的描繪,他只提山、水、林、竹。花季三月的姹紫嫣紅,繁花似錦,在文中卻不見蹤影。這充分表明王羲之的美學(xué)情趣,排斥濃妝艷抹,追求清淡雅潔。描寫宴飲,曲水流觴,迥異于豪飲大觴,浮白大觴。這鮮明表示文人之雅。在風(fēng)和日麗,天朗氣清之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沉浸于大自然之中,面對宇宙遼廓,萬物踴動,既有襟懷的寬闊與開拓,又有勃勃生機之感悟。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皆備,簡直是天造地設(shè),亙古難遇的好機會。這種闊大無比的景象其實就是作者王羲之胸襟的寫照。雖然文中屢見“豈不痛哉”“悲夫”之類的悲慨感傷之詞句,但是作者是從昔、今、后這樣無限闊大的時間背景和天地之寬、宇宙之大的空間背景中來發(fā)感慨的,給人的卻是豁達寬闊,無窮無盡的無限境界,是作者俯仰宇宙,巡察古今之后產(chǎn)生的人生之感,大哉壯矣!
這種胸襟與境界是魏晉名士們,經(jīng)過建安、西晉的玄學(xué)淘煉,融合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精髓,經(jīng)歷漢魏、魏晉、渡江等朝代、歷史的頻繁更替和痛苦探尋之后,對自然、歷史、人生有了極為透徹領(lǐng)悟之后的平淡與深刻,闊大與悲壯。
三、瞬間永恒之間的深刻
生命無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來一個普遍命題,魏晉詩篇中這一永恒命題的詠嘆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審美魅力而千古傳誦,也是與這種思緒感情中所包含的具體時代內(nèi)容不可分的。在這次天朗氣清的蘭亭集會中,他由廣闊的自然想到了人生,大自然生生不息,而人的壽命卻有限,這與蘇軾在《赤壁賦》中的“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表達的情感相似。作者深知生命的寶貴,在生活中,他通過服食丹藥以求長壽,“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分也”。他并不贊同莊子所認為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否定虛無主義的思想,他提出“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生與死有分別,人不可能長生不老,作者作此文時已有50多歲,在當(dāng)時可算高齡,他對生死問題有著自己的理解,對死亡有清醒的認識,他的思考閃爍著智慧與哲理的光芒。
具體來說,《蘭亭集序》中蘊含的哲思反映了魏晉文人生死觀的矛盾性。王羲之的蘭亭詩中有這樣兩句“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宗白華對此的評價是“寫出了晉人以新鮮活潑自由自在的心靈領(lǐng)悟這世界,使觸著一切呈露新的靈魂、新的生命。于是‘寓目理自成’,這理不是機械的陳腐的理,乃是活潑潑的宇宙生機中所含至深的理”按照宗白華的說法,王羲之所理解的自然的本質(zhì)是“理”,這同道家崇尚的“道”應(yīng)當(dāng)是不謀而合的,聯(lián)系到在魏晉文人中盛行的服藥求仙的生活方式,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包括王羲之在內(nèi)的魏晉文人應(yīng)當(dāng)是深受道家思想影響的。此外,道家認為死生應(yīng)當(dāng)是統(tǒng)一整體,而不是對立面,《莊周夢蝶》通過夢境與現(xiàn)實的交織,提出了“物化”的觀點,從某種程度上說,生與死同樣是“物化”,并統(tǒng)一于自然之道中,死生對于我們來說也就無所謂悲喜了。
然而,王羲之又發(fā)出了“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悲嘆,一方面對客觀“理”的深入認識,另一方面則是對生死的強烈感傷,明顯的前后矛盾,郭沫若因此貶斥王羲之“無病呻吟的絕頂了”,王羲之被認為是貪生怕死之徒,雖說有些片面,但總的來說我們可以了解到王羲之對生死的理解是遠沒有老莊澄澈的,其中原因大致如下:王羲之身處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階級,自然是具備儒家入世情結(jié)的,同時社會不安,對生死存亡的重視,人生短暫的感嘆成為當(dāng)時的時代主題,這樣來看,求仙訪道本是追求精神上歸于永恒的自然,如今卻漸受世俗影響演化為追求肉體長存的手段,魏晉文人因而兼具儒家入世與道家出世的情結(jié),王羲之在自然中也有著自己對生命及死生問題的思考,文中情與景、情與理交融為一。據(jù)《晉書王羲之傳》記載,王羲之曾多次向朝廷提出解決民族矛盾的建議,但未得到官員的重視、采納,他雖有著儒家的入世精神,但現(xiàn)實往往殘酷,他心中仍有著無法排解的苦悶與感傷,正如李澤厚所說:“既關(guān)心政治、熱衷仕途而又不感興趣或不得不退出和躲避這樣一種矛盾雙重性。”仕途的理想與現(xiàn)實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但也無可奈何,王羲之人生觀的矛盾也就能夠解釋了。當(dāng)然,文學(xué)批評總是隨著時代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我們也不能忽略了批評家自身所處的特定時期,郭沫若、宗白華的觀點總是存在時代局限性的。
《蘭亭序》中體現(xiàn)的人生觀雖不純粹,卻真實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艱難的生活現(xiàn)實。在現(xiàn)實中無力抗爭動蕩的社會現(xiàn)實,無奈死亡的不期而至,在精神上卻始終追求自由達觀,這是魏晉文人心態(tài)的真實寫照。而全文這種思考,升華了作品主題,給人深刻的啟示和思考。
綜上所述,《蘭亭集序》文質(zhì)兼美,具有較高的文學(xué)和哲學(xué)價值,讓我們看到了晉人以新鮮活潑自由自在的心靈領(lǐng)悟這世界,使觸著的一切呈露新的靈魂,新的生命。王羲之不僅以他的書法名揚后世,他的文學(xué)才能,也同樣值得我們敬佩。
情感
第一至第二自然段,記敘了集會的時間、地點、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嶺”引出四周環(huán)境及場面的鋪敘,最后由“是日也”領(lǐng)起描寫游人的心境,抒發(fā)集會的心情。本文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對這次宴集環(huán)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攝其神韻,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這些都看出作者快樂的心情和對自然美的熱愛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蘭亭集會聯(lián)想到現(xiàn)今人們的相處往來,即便為人處世方法各異,靜躁不同,但從中提示了人生憂患的來源。首先來自生命本體永不滿足的內(nèi)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來自外在世界的流轉(zhuǎn)不定,難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第三來自個體生命的短暫有限,即“修短隨化,終期于盡”。最后以“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作結(jié)。第三自然段,雖然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暫大發(fā)感慨,但字里行間暗含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正因為作者對人生憂患有清醒的認識,才可揚長避短,在有限人生中進行無限的價值創(chuàng)造。
第四自然段:由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說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轉(zhuǎn)入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寫,批判當(dāng)前士大夫“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現(xiàn)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zhí)著努力,隨之又發(fā)出“后之視今,亦由今視昔,悲乎”的慨嘆,可見作者對人生敏銳、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對人生特別的熱愛和執(zhí)著,接著作者交代了《蘭亭集》的成因“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總結(jié)全文。第四自然段,作者在盡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嘆人生無常的同時,批判了莊周“一死生”“齊彭殤”的虛無主義,當(dāng)然應(yīng)該看作是積極的。
賞析
《蘭亭集序》與《逍遙游》,皆是穿透“宇宙之大”“品類之盛”,去追索心中的那片燦爛星空。后者重在放下名利等塵俗羈絆,追求絕對自由的境界,而前者則重在思考“俯仰一世”之間,抒發(fā)對生命局限性的深刻而凝重的感慨,對人類永遠無法擺脫這種局限性的悲惜。“樂”“痛”“悲”三段三字,寫自然,論死生,結(jié)構(gòu)清晰,情脈明朗,情切意深,耐人尋味。
然而讀到施蟄存的《批〈蘭亭序〉》,頓覺芒刺在背。施先生分析得一針見血,反觀我讀《蘭亭集序》不僅不能細察見微,反而卻是心情愉悅,既感慚愧,又覺耐人尋味。但一想,施先生也是給學(xué)生“講過幾十遍”,也曾講完后對學(xué)生贊不絕口地說:“好!好文章!”時,心也就釋然些了。可如何給學(xué)生講呢?困擾人心的問題。近讀《中國青年報》中一篇題為《小學(xué)語文教科書需要一場手術(shù)》的文章,覺得有說不出的味道來,高中語文教材中到底有多少蒙蔽代代人的“權(quán)威”呢?——杜牧的《阿房宮賦》,好,但經(jīng)反復(fù)考古證實,阿房宮壓根就沒建成,那“賦”是杜牧想像出來,我輩要考要背。還有多少呢?愿我們都如施先生一樣,不信書,敢挑刺,少點奴性,多點個性。
王羲之的《蘭亭序》,盡管它來歷不明,聚訟紛紜,至少在唐朝以后,總可以算是古文名篇了吧?不過,這一名篇,還是靠唐太宗李世民的吹捧,在書法界中站住了腳,在文章家的觀感里,它似乎還沒有獲得認可。許梿的《六朝文絜》、王文濡的《南北朝文評注讀本》都不選此文,可知這兩位六朝文專家,都不考慮這篇文章。曾國藩的《經(jīng)史百家雜鈔》也不收此文。可知這篇文章在近代的盛行,作為古文讀物,還是姚惜抱的《古文辭類纂》和吳氏昆仲的《古文觀止》給它提拔起來的。
我在中學(xué)時,國文教師已經(jīng)給我講過這篇文章,可惜我早已記不起老師如何講法。自己當(dāng)國文教師時,也給學(xué)生講過幾十遍,也記不起當(dāng)時我如何講法。大約都是跟著各種注釋本,一句一句地講下去。講完之后,贊不絕口地,對學(xué)生說:“好!好文章!”
從“向之所欣”到“悲夫”這一段文章,是全文主題思想所在,可是經(jīng)不起分析。我和那位女教師逐句講,逐句分析,結(jié)論是對這段名文下了十二字評語:“七拼八湊,語無倫次,不知所云。”
請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這是說人生短促,一瞬之間,一切都過去了,使人不能不感傷。底下接著卻說:“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這是說:何況壽命長短,都隨大化(自然)決定,歸根結(jié)底,都是同歸于盡。這一節(jié)的思想是和上一節(jié)對立的,既然知道人壽長短,同歸于盡,為什么還會感傷于人生之短促?這個“況”字怎么加得上去?
再接下去,卻說:“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這個古人是誰?是孔仲尼。不是真的孔仲尼,真的孔仲尼沒有說過這句話。“死生亦大矣”,見《莊子·德充符》,作者抬出一個假設(shè)的孔仲尼來和一個跛腳駝背的王老做論辯的對立面。王老的思想代表莊周,對于人的生命認為無論壽夭,同歸于盡。孔仲尼卻認為人的死生,關(guān)系很重大,盡管長壽和短命,同是終盡,但這是從同的現(xiàn)象看,如果從不同的現(xiàn)象看,死生的意義就不同了。
“死生亦大矣”,雖然不是孔仲尼真的說過,但在一部《論語》中,也可以找到注釋。“未知生,焉知死?”可見孔子在生死之間,更重視“生”。他要解決、求知的是人的生存問題,而無暇考慮死亡問題。“仁者壽”,可見孔子并不以為“修短隨化”,人的善良品德可以延長生命。顏淵早死,孔子哀慟道:“天喪予。”天使我大受損失。可知人的生與死,有時也是一個重大的得失問題。
把“死生亦大矣”這一句的意義講明白,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句寫在“修短隨化,終期于盡”之下,簡直無法理解作者的思維邏輯。底下還加一句“豈不痛哉!”我們竟不知道他“痛”的是什么?
更奇怪的是,接下去又來一句:“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我們再看上文:“俯仰之間,已為陳跡。”這是一種興感之由。“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這是又一種興感之由。
“死生亦大矣。”這也是一種興感之由。明明是三種興感之由,至少包括莊、孔兩派的人生觀,怎么會“若合一契”呢?
再讀下去,見到一句“不能喻之于懷”,剛才讀過一句“不能不以之興懷”,只隔了一行,就出現(xiàn)重復(fù)句法,亦是修辭學(xué)的毛病。前半篇文章中有“絲竹管弦”,已經(jīng)被宋朝人批評過,這里一句,還沒有人指出,順便在此批一下。不過,這不是大問題,姑且存而不論。
下面來了一個驚人的句子:“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為妄作。”上文“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二句用的是肯定語氣,這不是“一死生,齊彭”的觀點嗎?隔了二行,卻說這個觀點是“虛誕”和“妄作”,豈不是自相矛盾?
接下去,又避開了上文的論點,說道:“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我們無法揣摩作者“悲”的是什么?因為今昔二字在上文沒有啟示。今是什么?“已為陳跡”嗎?昔是什么?“向之所欣”嗎?或者,“今昔”指“死生”嗎?一般的注釋,都說:今是今人,昔是古人。那么,作者所悲的是:一代一代的人,同樣都有“前不見古人”的悲哀。大約作者之意,果然如此,不過應(yīng)該把今昔釋為今人今事與古人古事。但這兩句和上文十多句毫無關(guān)系,連接不上,依文義只能直接寫在“向之所欣”四句之下。因此,這中間十多句全是雜湊,迷亂了主題,豈非“語無倫次,不知所云”?
這件事,已過去二十多年了。今天看神龍本《蘭亭帖》,忽然想起舊事。因略有空閑,故秉筆記之。反正我已快要“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用不到再“明哲”了。
【《蘭亭集序》文學(xué)之美】相關(guān)文章:
品《蘭亭集序》之美04-28
蘭亭集序文學(xué)賞析01-08
蘭亭集序中的之04-20
《背影》之美03-25
蘭亭集序之字用法05-22
童話的悲劇之美12-19
《淡之美》閱讀答案04-20
永恒的童年之美詩歌01-29
淺談古典詩詞之美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