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蝸牛的獎杯課文原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蘇教版蝸牛的獎杯課文
《蝸牛的獎杯》是《國標本(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中的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獎杯成了堅硬的外殼,只能在地上爬行。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蘇教版蝸牛的獎杯課文,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蘇教版蝸牛的獎杯課文
我有幸聆聽了黃翠玲老師執教的《蝸牛的獎杯》一課,深有感觸。
整節課,教師始終以“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思想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積極引導學生在品讀、演誦中揭示寓言的寓意,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促使學生在趣味中發現、研讀、品味,真正讓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理解內容,感悟形象,品味課文的語言文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一、能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搭設情境的舞臺,如“飛行比賽”和“蝸牛獲獎炫耀獎杯”這兩個情景,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激發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以點帶面,注重朗讀感悟。
能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抓住重點字詞,通過讀書、貼圖、表演等方式來理解詞語意思。
如教學“遙遙領先,得意洋洋,惟恐、生怕”等詞語時,教師沒有單方面的向學生灌輸詞語的意思,也沒有讓學生死記硬啃字典上的解釋,而是讓學生通過貼畫、表演理解詞語,借助情境去啟發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感悟,他們都通過生動表演,輕松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又通過感情的朗讀將自己的獨特閱讀感受表達出來。將朗讀和理解詞句于一體。
三、積極拓展讀說,深化體驗。
設計了相關的說話練習,如蝸牛得獎之后的想法,其他動物看到蝸牛成天背著獎杯怎么說,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這樣,就可以擴展學生思維想象的'空間,培養了思維能力,加深了理解感悟,在拓展讀說的訓練中學會表達,初步體會文章的寓意。
四、教師能注重低年級段語文閱讀教學特點,重視識字和寫字的指導。
課程標準說:“識字教學在低年級段是一個重點。”教師緊扣低年級教學重難點,采取了隨文識字的方法,把識字識詞組織在閱讀教學中進行。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邊讀邊識字,識字與閱讀緊密結合,讓學生做到學用結合,并受到課文中規范語言的熏陶,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和欲望。
【蝸牛的獎杯課文】相關文章:
蝸牛的獎杯課文原文07-07
蝸牛課文原文10-29
小蝸牛課文原文06-05
小蝸牛課文教案10-20
蝸牛課文主要內容07-02
一年級小蝸牛課文內容10-06
茶杯與獎杯的寓言故事08-28
小學課文太陽課文原文10-12
蝸牛詩歌08-27
《莫高窟》課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