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詠華山課文內容
華山,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岳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于華山 。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詠華山課文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詠華山課文內容
古時候,有個小孩兒跟先生去登華山。
他們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啊!華山真高哇!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小孩兒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好詩!好詩!”先生連連點頭稱贊。
這個小孩兒就是宋代的寇準,那年才七歲。
詠華山教案
本課是一種新的課型——“文包詩”。課文敘述了寇準跟先生登華山時詠詩贊華山的事,描繪了華山的雄偉壯麗,也贊揚了寇準的聰明、有才華。
全文共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孩子和先生登華山。第二自然段寫孩子吟詩贊華山。第三自然段寫孩子得到了先生的夸獎。第四自然段交待了孩子的姓名和年齡。課文的重點是第二自然段。
課文以講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了古詩,并提供了與詩緊密相關的背景知識,創作本詩時的具體情境和作者情況。課文配有插圖,再現了華山的壯麗景色,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課文和古詩,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
一、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通過朗讀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并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意思。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并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意思。
三、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今天,咱們繼續學習第25課 詠華山 (和老師一起寫課題)齊讀課題。
2、
復習生字詞:上節課,我們借助拼音,熟讀了課文,認識了課文中的生字。這些生字詞,你還能響亮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嗎?(開火車讀,齊讀)
出示詞語
3、 回憶課文大意:上節課,我們通過讀課文,知道是誰詠華山的? (板書:蔻準)
過渡:今天,咱們就跟著寇準一起去登華山,看看華山上是什么樣的景象,好嗎?
二、精讀二——四自然段
1、 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小朋友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看看華山上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象。
讀后問:你覺得華山怎么樣?(板書:高) 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華山的高?
A:出示:啊!華山真高哇!指導讀好這句話。 (誰來讀讀這句話,讀出華山的高來。)
出示華山圖:看,這就是華山,有12公里長,800層樓那么高。看了這么高的華山,相信這句話現在你一定能讀好!誰來讀?(你讀得真好,把華山讀得那么高!)
B:他們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
這么長的路,這么高的山,爬上去一定非常(吃力、困難、累、不容易……)書中用了一個詞,寫出了這種感受,就是(艱難)指導讀好這個詞。讀得真好,獎勵你把這句話完整地讀一讀。
(指導讀好這句話)(你把登山的辛苦都讀出來了,真棒!)
(你們真會讀書,從登山的艱難感受到了華山的高。)
C: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相機提問:藍天在哪兒?遠遠近近的山在哪兒?為什么遠遠近近的山都到了腳下?
指導讀好這句話。(他讀得怎么樣?誰來和他比比?)
D: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相機提問:平時看到的太陽在什么地方?太陽怎么會顯得那么近?
我們平時看白云在哪兒?現在白云在哪兒?
指導讀好這句話。
(2)小朋友們都很會讀書,很會動腦筋,從這些語句感受到了華山的高大。其實這些也就是蔻準登上華山山頂之后看到的景色。我們把它連起來讀一讀好嗎?
出示:他們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啊!華山真高哇!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a、自由練習讀;b、指名讀;c、齊讀。
(3) 讀得真好!獎勵你們看幾幅華山的風景圖。(展示圖片)
看到這些美麗的華山圖,我看到許多小朋友都不由自主地發出了贊嘆聲,這就是情不自禁啊!
看完后,你想怎么樣來贊美華山?(啊!華山真 !)
(4)
看到華山這么高,這么美,小朋友們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這些感嘆。寇準看到這么高、這么美的華山后,心情非常激動,再夜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地贊美起華山來。但他贊美華山的話不是“啊,華山真美啊!”,也不是“華山真高哇!”。而是一首詩(出示圖、文):“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教師范讀,學生閉起眼睛仔細聽,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 讓你想到前面課文中的哪句話?(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時,想到了哪一句?(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什么叫“舉頭”?什么叫“回首”?誰來表演一下?
這首詩和前面的課文,都讓我們感覺到,華山真(高)啊!誰愿意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可以加上動作。
(配樂讀詩,指導讀出韻味。)
過渡:你覺得這首詩寫得怎樣?寇準的先生是怎么說的?
三、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齊讀第三段,重點指導讀好“好詩!好詩!”。 (誰能加上動作呢?先生會做些什么動作?)
2、最讓人佩服的是寇準寫這首詩時才(七歲)。小小年紀就能寫出這么好的詩,你想對寇準說些什么?
3、齊讀三、四自然段,把對寇準的敬佩之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三、總結全文,朗讀全文
剛才,我們一起去登華山,欣賞了華山的高與美,還學會了一首贊美華山的詩,收獲真不小!最后,讓我們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再一次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配樂朗讀全文)
四、課外延伸
華山的高和美,讓寇準小小年紀就寫出了這么一首有名的詩。我國的許多名山大川,都給詩人不少靈感,比如說,杜甫登泰山后,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佳句,蘇軾看到廬山的千姿百態,發出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慨。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山的詩呢?回去找一找,讀一讀,背一背,我們下節課交流。
五、學習生字
1、出示:齊 與
2、想想怎么記住這兩個字。
3、指導書寫。師范寫、生描紅、臨寫
4、反饋評價。
【教后反思】:
這一堂課,我堅持以人為本,使教育過程中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協調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學生態,從而促進學生自我激勵、自我成長、自我發展。縱觀這堂課的過程,我有以下四點感受:
一、 尊重學生
教師不僅要把孩子看成是受教育的對象,更應該把孩子看成是有生命尊嚴的生命個體。本堂課中,我用平和的態度積極地看待每一個學生,充分肯定每個學生的進步。當學生表現出色時,真誠的表揚讓他們心花怒放,如“你也讀出來了,老師眼前仿佛真的出現了很多很多的山。”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殷切的鼓勵使他們信心倍增,“你能再試一試嗎?”
、“你很含蓄,要是聲音再響一點,那就更好了!”他自始至終的微笑和恰如其分的贊語,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了足夠的安全感。他尊重孩子們享受平等的權利、需要表達的權利,甚至犯錯誤的權利。老師真誠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勵的話語,已深深地感染了學生,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欲望。在這樣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孩子們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他們的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暢所欲言,始終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得好:“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尊重是教育者對學生崇高而理智的愛,因此,讓尊重更多地出現在我們的課堂中吧,不要讓呵斥與冷臉扼殺了學生思維的萌芽,要知道,戴著鐐銬的雙腳永遠也跳不出優美的舞蹈!
二、 正面引導
教師在課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主導作用。很多時,我們重視了“主”而忽視了“導”。“為學之道,必本于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之。”學生在學習時,必定要將學與思結合起來,這樣才會學有所得。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啟發、誘導,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自主思考,達到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目的。
三、主動參與
在這堂課中,學生在老師的積極引導下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他們共同討論如何畫畫,一起學習朗讀課文,不僅評價同學的朗讀,也大膽評價老師的吟誦,最后主動實踐邊讀邊想的朗讀方法。所有的這些都表明,在和諧課堂中,學生已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的個性也在課堂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詠華山課文內容】相關文章:
詠華山原文翻譯及賞析06-25
一年級詠華山課文原文11-04
鯨的課文內容10-08
琥珀課文內容06-29
白鵝課文內容06-20
匆匆課文內容08-17
《炮手》的課文內容07-14
雨后課文內容09-12
《西湖》課文內容10-14
泉城的課文內容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