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課文原文
登高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渾涵汪茫的七言律詩,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登高課文原文,歡迎參考借鑒。
原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注釋
⑴詩題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歷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選自《杜詩詳注》。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天的重陽節。
⑵嘯哀:指猿的叫聲凄厲。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蕭蕭:模擬草木飄落的聲音。
⑸萬里:指遠離故鄉。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
⑹百年:猶言一生,這里借指晚年。
⑺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苦恨:極恨,極其遺憾。苦,極。繁霜鬢:增多了白發,如鬢邊著霜雪。 繁,這里作動詞,增多。
⑻潦倒:衰頹,失意。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剛剛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說“新停”。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托嚴武。不久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離開經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門,卻因病魔纏身,在云安待了幾個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當地都督的照顧,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個年頭。而就在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登高課文教學反思
從張家界市一中賽教回來以后,我仔細反觀自己的這堂詩歌鑒賞課,覺得在詩詞教學中融入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確能增添無窮的魅力。
一、情境引路,讀中悟情
古代詩歌具有對仗工整,平仄押韻,瑯瑯上口的特點,最適合吟唱,杜甫的《登高》也不例外。教學中若采用形象直觀的錄像,旋律優美的音樂,韻律悅耳的錄音朗讀就能夠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語言,有助于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的感情,加深對古詩的語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指導朗讀《登高》時,我先給學生展示幾幅蕭索的秋景圖,然后再播放韻律悅耳的朗讀錄音去感染學生,為學生在朗讀的語氣、語調、節奏等方面做示范。通過配樂錄音示范,使學生很快明白哪些字該重讀,哪些字該輕讀,哪些字須短暫有力,哪些字該綿延婉轉,在學生基本掌握讀的技巧的基礎上,接著 再讓他們跟錄音試著讀,同學們很快就讀了詩的韻味,讀出了詩的抑揚頓挫,同時也受到了是個當中那股撲面而來的悲愁的深深的熏陶,對學生感悟詩人沉郁刻骨的悲情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俺是作用。實踐證明,聲像手段的合理運用不僅使學生提高了朗讀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通過朗讀,展開想象,揣摩詩人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
二、再現意境,體味語言
古詩用詞非常精煉,一字一詞都經過作者的千錘百煉所至,因此
抓住重點字詞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詩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傳統的古詩教學采取的大都是“串講法”。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解,使學生的思想感情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學習成為負擔。而電教媒體能克服時空限制,通過形、聲、光、色等形式,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直觀、形象、具體的視聽文字,這樣有利于學生抓住詩中的詩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義的詞語,反復推敲、理解、體會語言文字的妙處。《登高》首兩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意象豐富,特征凸顯,而意境恢弘闊遠,蒼涼迷蒙,學生勢必難以一下子了然于心,頓悟于神,我就想辦法借助媒體手段展現詩人見聞之圖景,引導學生抓住詩中描寫景物特點的詞眼如“急”“高”“哀”“清”“白”“回”等進行探究,然后歸結。學生通過這一環節認識到,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回翔。首聯兩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且句中自對,無一虛設。這是詩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構成一幅悲涼的秋景圖畫,為全詩定下了基調。登高而望,江天本來是開闊的,但在詩人筆下,卻令人強烈地感受到:風之凄急、猿之哀鳴、鳥之回旋,都受著無形的秋氣的控制,仿佛萬物都對秋氣的來臨惶然無主。
三、啟導想象,自主表達
詩歌的語言不僅精煉,而且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語言形式為學生創造性地表達美的感受提供了天地。在教學中我運用電教手段,讓學生以直觀為線索,啟發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美。詩中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千古名句,那么這兩句究
竟創設了怎樣的情景,傳遞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展現了只有的`藝術之美?我先引導學生想象圖景,然后通過多媒體展示,啟迪學生去思考探究我布置的問題。在一番沉思,討論與交流之后,終于心領神會:詩人仰望,那茫無邊際的樹葉蕭蕭而飄落,俯視奔流不息長江之水,滾滾而來。句中那“無邊”的秋色,“不盡”的江水,前者從時間上作筆,表明一年將盡,從秋葉中感受到光陰易逝,人生易老,從而產生了凄涼之感。“秋”在中國文學中,多是表現生命將逝,或者葉落歸根引發的思鄉之情。后者從空間上作筆,滾滾江水,晝夜不停,跨越時間,從而感受到人生短暫。在中國文學中,“流水”這一意象,多是表現時光的流逝,暗示著人生的短暫。這樣,通過時空的交錯,不但使詩歌跨越時空,而且使詩歌的的境界更為開闊,從而更好地表現出詩人長年飄泊的無盡生涯。
四、巧設板書,清障破點
板書是一堂課的靈魂所在,巧妙的板書可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登高》一詩的教學中,我抓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為線索,設計了如下板書:
登 高
唐 杜甫
悲
國家之悲
悲景:自然之悲
觸景生悲 寓悲于景 情景交融 人生之悲 悲情:社會之悲 悲多難遣 悲上加悲 直抒胸臆
如此板書,掃清學生對這首詩思路、手法與情感抒發的重重障礙,既抓住了杜甫《登高》一詩當中靈動多變確有恰到好處的抒情方式這個重點,也突破了讓學生細細密密真真切切體味詩人悲愁悲苦之情這個難點。再加上媒體教學的多變性與靈活性,所以當最終屏幕定格于此事,學生也感到賞心悅目,茅塞頓開。
五、培育情感,訓練審美。
多媒體技術,則以其直觀、形象、 聲音、色彩、動感性等特點,生動而充分地展現詩歌意境美、藝術形象美、語言結構美,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被文以入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收到“潤物細無聲”的功效。《登高》前四句寫詩人登高聞見之景,景中藏情:一、二句為局部近景,著重對秋聲、秋色的刻畫;三、四句為整體遠景,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通過細致的描摹和大筆的勾勒,詩人描繪了一幅遼闊雄渾而又無比蒼涼的秋江圖景,烘托出憂國傷時的深沉情懷。后四句則直接抒情,情中見景:詩人從“萬里”之外、“百年”之間落筆,在極其壯闊的背景之下,抒發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人生感慨,而詩人的不幸正是和 “艱難”的時事、危難的國運聯系在一起的,從而將個人的坎坷命運推向了國家興衰的高度。至此,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和遼遠壯闊的秋色融合在一起,使全詩呈現出高渾、悲壯的美學品格。 然而,萬事皆有利弊,亦如同多媒體之于詩歌教學。詩歌教學課堂中多媒體的運用對于學生的習得以及語文素養的積淀是有效還是抑制,是強化還是削弱,依然值得我們深思。比如以下弊端:一是依
賴媒體,華而不實。由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明顯優點,因此“無多媒體不成公開課”的局面普遍存在,比如這次賽教的六堂課就全部使用了多媒體課件,這也無可非議,但是有的課件只是“繡花枕頭稻草芯”,多媒體課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網絡功能的優勢得不到體現,有的課件只是簡單的文字加圖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夠實現的,這樣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資源浪費。選擇媒體必須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則,然而很多人恰恰違反了這一原則。二是盲目代替,魅力散淡。 多媒體課件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發了學生興趣,但課堂上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運用多媒體的語文課上,很難或者很少再聽到朗朗的讀書聲了。高中詩歌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多方位鑒賞詩歌的綜合能力,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況且無論哪首詩歌是非讀不能明其真諦的,只有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才更容易使學生感受文學形象,揣摩作品語言,領悟作品的藝術價值。語言的朦朧、模糊美如果用具體、生動的畫面去代替,會破壞作者給我們創設的美妙意境。三是按部就班,思維受限。由于每個課件的程序都是預先設計好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就按部就班、循規蹈矩,但是因為詩歌語言本身的跳躍性與豐富性,使得詩歌教學的隨機性很大,師生們在分析、探討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因此,課堂上得出的結論,有時不能和課件設計的結論完全吻合,甚至會有全新的見解。可是,有的教師為了把討論引導到自己設計的答案上來,往往會過多地限制學生的思維。答案的單一性使原本豐富活潑的課堂變得簡單劃一,這是與高中詩歌教學的理念背道而馳的尤其是多媒體
【登高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高中《登高》課文原文07-18
《登高》課文解讀12-10
杜甫《登高》原文及注釋04-22
杜甫登高原文03-02
登高杜甫原文及賞析10-08
杜甫《登高》原文及賞析07-21
王昌齡的《九日登高》原文09-26
杜甫登高原文拼音07-18
杜甫的《登高》原文翻譯及賞析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