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季羨林談人生》讀后感

時間:2024-08-26 08:24:21 季羨林 我要投稿

《季羨林談人生》讀后感

  引導語:季羨林先生說: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季羨林談人生》讀后感

  《季羨林談人生》讀后感一

  如果人生真有意義和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fā)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季羨林

  人生,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不僅平常人可以對此大發(fā)感慨,學者們似乎也特別偏愛談人生。什么是人生?也許哲學家們能講出很多高深的道理,但他們的精辟之論往往玄妙晦澀,離現(xiàn)實生活太遠。而《季羨林談人生》卻不同,耄耋老人結合九十多年的生活體驗談對人生的感悟,話語中正平和,人人皆懂,卻又時時讓你感到“眼睛立即明亮,心頭渙然冰釋”。讀這本書,儼然在聆聽一位長者侃侃而談,讓你靜靜的反省,心境變得更加純凈而美好。

  季老開篇便強調,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不只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學家們的專利,“吾輩凡人”也要仔細思索:你為什么活著?人無法選擇生與死,當然自殺除外,但人不能老處在被動和糊里糊涂之中,應該有所作為。季老先生認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fā)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明白了這一點,就會懂得如何尋找自我,如何生活和工作,如何使平凡的人生稍許不平凡些。只有這樣,才能肩負起對社會、對他人、對子孫后代的責任,才能像個“人樣”地活出生活質量來。

  “不完美才是人生”,這是季老從另一種意義上對人生的新詮釋,也是一種虛懷若谷、謙虛做人的態(tài)度。盡管人人都爭取一個完美的人生,然而每個人不可能始終一帆風順,人生不如意事往往十有八九。不管是平頭百姓,還是達官顯貴,都要食人間煙火,都會有人情煩惱,都逃不脫“生、老、病、死”,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凡人”。所以,人活一世,不要幻想生活總是那么圓圓滿滿,最重要的是采取一個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有時生活就像參禪領悟,只有認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在書中,先生對人生的“世態(tài)炎涼”、“走運與倒霉”、“緣分與命運”進行了鞭辟入里的解析,讓我們對做人與處事、遷就與適應、成功、毀譽、壓力等都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可領悟到另一思維方式,另一種生活智慧。

  通觀全書,季老講得最多的是倫理道德,強調要處理好人與大自然、人與人及人與自己的“三個關系”,從更深層面昭示了一個生活真理:這世界不屬于哪一個人,甚至也不僅僅專為人類所備。人要感恩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大自然,用一顆慈善、平和的愛心來構建和諧,這對人對己,都將大有好處。這不禁讓人想到,當前書店里、書攤上,擺滿了大量的“人生指南”叢書,大談人生奮斗、如何成功,有的甚至教人一些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厚黑之術”,吸引了不少的“有志”讀者,但到頭來卻會讓你大失所望,甚至害人不淺。而季老期望的是,每一個人,對國家和社會、對家庭都要盡自己的責任,都應該在道德方面不斷修養(yǎng)和鍛煉,“能做到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倘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平凡的人生就會增添不少的光輝。

  讀完此書,深感季老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書,讀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卻像一目見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隱于無形。

  《季羨林談人生》讀后感二

  不完美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燥;對人,可以互相諒解。 ——— 季羨林

  不完美才是人生,這是季老從另一種意義上對人生的新詮釋,也是一種謙虛做人的態(tài)度。盡管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的人生是沒有的,每個人不可能始終一帆風順,人生不如意事往往十有八九。我們只有在不完美中,才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只有在不完美中,才能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所以完美的人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態(tài)度。只要擁有一份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我們就會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平和挫折,才會更好地享受生活中的苦與樂,享受這份“不完美”。

  愚蠢的人絞盡腦汁追求那虛無飄渺的完美生活,而智者從不完美起步,強者在不完美中超越,因為不完美才是人生!

【《季羨林談人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季羨林談人生的意義09-06

季羨林談人生的感悟語錄07-08

季羨林談佛09-06

季羨林談經(jīng)典語錄07-30

季羨林談人生讀書筆記范文4篇06-06

季羨林談人生讀后感09-23

《季羨林談人生》讀后感08-28

《季羨林談人生》第三部分10-03

《季羨林談人生》第二部分08-31

讀《季羨林談人生》有感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