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的賞析
《記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古文。文章對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繪,真實地記錄了作者被貶黃州的一個生活片段,也體現了他與張懷民的深厚友誼以及對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同時表達了他壯志難酬的苦悶及自我排遣,表現了他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記承天寺夜游的賞析,歡迎閱讀!
原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⑵,解衣欲睡,月色入戶⑶,欣然起行⑷。念無與為樂者⑸,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⑹。懷民亦未寢⑺,相與步于中庭⑻。庭下如積水空明⑼,水中藻荇交橫⑽,蓋竹柏影也⑾。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⑿。
注釋
⑴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黃岡南。
⑵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趙頊年號。
⑶戶:一說指堂屋的門,又一說指窗戶。這里指門。
⑷欣然:高興、愉快的樣子。行:散步。
⑸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念,考慮,想到。
⑹遂:于是,就。至:到。尋:尋找。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也被貶到黃州,寓居承天寺。
⑺寢:睡,臥。
⑻相與:共同,一起。中庭:庭院里。
⑼空明:形容水的澄澈。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凈明亮的樣子。
⑽藻荇(xìng):均為水生植物,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總稱。荇,一種多年生水草,葉子像心臟形,面綠背紫,夏季開黃花。
⑾蓋:句首語氣詞,大概是。這里可以譯為“原來是”。
⑿但:只是。閑人:清閑的人。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里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閑,自稱“閑人”。耳:語氣詞,相當于“而已”,意思是“罷了”。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射進來,不由得生出夜游的興致,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想到沒有可以共同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我倆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樹枝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記承天寺夜游》賞析(一)
《記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所謂小品文,顧名思義就是內容短小(本文只有84個字),但韻味深長,需要用心品味的文章。借用一句廣告詞來形容:“簡約而不簡單”,簡約的內容里有著不簡單的內涵,含義深刻雋永,回味無窮。
一、明月朗照無眠夜 欣然起行尋超脫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時值冬初,長江邊的小城黃州已是寒氣襲人,蘇軾本已解衣欲睡,準備就寢。可是今晚明朗的月色入戶,蘇軾禁不住“欣然起行”。
蘇軾是發現今晚的月色可愛嗎?那他為什么先要“解衣欲睡”?為什么不早早做好賞月的準備?如果是“解衣欲睡”,為什么又要“欣然起行”?很顯然,這一矛盾的動作正是蘇軾內心矛盾的外在體現。“欣然起行”應該只是蘇軾夜不成寐的一種解脫方式。
明朗的月色、寒冷的冬夜、孤寂的身影,往往更能勾起那些想忘掉卻無法忘掉的往事,更能想起那些想逃避卻無法逃避的往事。這樣的夜晚,想起這樣的事情,任何人都難以入眠。蘇軾自然難眠:記得當今圣上神宗的祖父仁宗皇帝初得蘇軾、蘇轍之日,曾曰:“吾今為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惜吾不及用也。”
經歷了兩代皇帝,可是時至今日,蘇軾不僅沒有當上宰相,不能為朝廷大顯身手,甚至連自家性命差點枉送!他實在想不通,為什么王安石變法這么十萬火急,這么大刀闊斧,全然不顧社會的承受能力?放慢一點速度,先團結好人心,選用一批賢良,緩緩圖之豈不是更穩妥、更能收到實效嗎?……往事如煙,如今卻一幕幕、一樁樁展現在眼前。除了流逝的歲月,“早生華發”的哀嘆,只有“遙想公謹當年”的羨慕了!好在如今脫離了圈圈之災,能夠“寄蜉蝣于天地”。想到這里,蘇軾于是索性“欣然起行”。
二、同是天涯淪落人 此時無聲勝有聲
蘇軾“起行”絕不是僅僅欣賞月光山色,雖不至于找人互訴衷腸,但確實需要排遣內心的郁悶。找誰最合適呢?蘇軾想到了張懷民。張懷民何許人?據資料記載:張懷民,名夢得,一字偓儉。宋神宗元豐六年貶黃州,初時寓居承天寺(黃州境內)。曾筑亭于住所之旁,以縱攬江山之勝概,蘇軾名之為“快哉亭”,并寫水調歌頭詞相贈。原來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相同的經歷、相同的遭遇,還有相同的志趣,自然他們“惺惺惜惺惺”。蘇軾果然眼光不凡,這樣的月色、這樣的冬夜,張懷民也是輾轉未眠。于是他們踏著月色,冒著寒冷的山風,暢游承天寺。
三、淡墨寫意顯心志 亦真亦幻透心聲
蘇軾和張懷民談了什么,我們無從知道,他們也不會讓別人知道。“平生文字為吾累”,曾經的傷痛使蘇軾言語更加謹慎。但是率真、耿直的蘇軾心中一定有話想說,他又能說什么?他只說了一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僅僅18個字,寥寥數語的寫意,卻烘托出了作者復雜的心境。自然,這18個字就蘊涵著不平常的內涵。明明是明月朗照,地下卻是積水空明;明明是竹柏之影,卻似“水中藻、荇交橫”。這亦真亦幻的景色在蘇軾看來不僅是美,卻更多的是對人世的深思。“假到真時真亦假”,這真假莫辨的奇幻之境,莫不是這真假不分的世界?那朗朗月色啊,為什么不把這個世界照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四、慨然長嘆是閑人 超然物外苦作樂
空有報國之志,空有滿腹才華,卻被置于黃州團練副使這樣的閑職!蘇軾自許是“閑人”。這“閑人”的背后擁有太多太復雜的感情。既有憤懣,也有自嘲,當然也有無奈和悲哀!在苦苦探索中,蘇軾始終找不到解決現實和理想沖突的突破口,只能吟出“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無奈和悲哀!
但在這種種的情感后面還始終透露著一種堅強和灑脫!痛苦與磨難對于智慧者而言也是一種磨練。經歷了烏臺詩案的劫后余生、經歷了反反復復的貶謫、經歷了黃州城幾年的冷落,經過了無數次的風吹雨打,蘇軾的心已經變得格外的堅強。“曾經滄海難為水”,太多的磨練使蘇軾逐漸淡漠了功名,走向成熟;也因此變得更加灑脫!縱是在黃州這樣寒冷的月夜,蘇軾也能發現生活的美。在常人看來不過是一輪最普通的山月,但在蘇軾的眼里卻也寫滿了情趣!即使“解衣欲睡”,也要“欣然起行”!——他要在這樣艱苦的生活中尋找生活的“樂趣”!面對命運的不公,面對再三的挫折,蘇軾昂起了頭,瀟灑地“閑”看月色月影!
這就是蘇軾!一個命運坎坷。卻又心憂天下的蘇軾!一個滿腹經綸,卻不能言表的蘇軾!一個飽經滄桑,卻依然灑脫的蘇軾!黃州承天寺上的那輪明月啊,寫滿了他不盡的情思!
《記承天寺夜游》賞析(二)
《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在被貶于黃州的困苦境遇中寫的,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當時,作者正因“烏臺詩案”被貶謫。張懷民,名夢得,清河(今河北省清河縣)人。他于元豐六年貶謫到黃州,處逆境而無悲戚之容,是一位自制力很強,性格倔強的人。這就無怪乎蘇軾要引他為同調和知己了。
全文短短的八十余字,分三層,第一層敘事,第二層寫景,第三層議論。首句即點明事件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史已經四年了。詩作者見月色而“欣然起行”,充分顯示出內心的喜悅,進而想到要與人分享喜悅,應該有人共同賞月,才不致辜負如此良夜。“念無與為樂者”這個“念”字,由“欣然起行”的“行”字轉化而來,寫出心理活動的發展過程。作者在寂寞中求伴侶,見明月而思同心;這就很自然地過渡到下一句:“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遂至”二字下得十分輕淡,好像不假思索,卻包含著能一同賞月者只有這個人,非這個人不可的意思。由此可見張懷民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了。
“亦未寢”的“亦”字,寫出這一對朋友情懷相似。對方的“未寢”,也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他不必具體去寫張懷民如何如何,只這一句,就足以表達出兩人的同心之情了。“相與步于中庭”,可以跟“無與為樂者”一句對照起來讀,前后顯得有照應,有變化。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是寫月光的極度傳神之筆。短短三句話,沒有寫一個月字,卻無處不是皎潔的月光。作者用“積水空明”四個字,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橫”四個字,來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可謂鉤魂攝魄,精練得無以復加。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作者連發二問,卻用不著作答。寥寥數筆,攝取了一個生活片斷。敘事簡凈,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于敘事、寫景之中。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寫人;寫人,又突出一點:“閑”。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們這樣賞月的“閑人”卻不可多得啊!寥寥數語,感慨深長。它包孕著作者宦海浮沉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種慰藉的余甘。試想,一個被拋出喧囂的功名利祿之場的“閑人”卻能有“閑情”來欣賞大自然的美妙景色,這是有幸呢,還是不幸呢?看來作者是以“閑人”自居,也是以“閑人”自傲的。當時他雖有微官在身,卻有名無實,“閑人”二字,也許不無牢騷吧?但他自寬自 慰,從官場仕途的失意者,變為大自然的驕子,他投身于自然的懷抱,在大自然的撫慰中治愈政治 斗爭的創傷,從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獲得精神的復蘇和心境的安寧。他發現自然美,吟詠自然美,同時也在發現自己,吟詠自己。美學中所謂“物我同一”的境界,在蘇軾這類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現。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作者最后這一句慨嘆,誠然有自豪和自 慰的意味,但較多的還是惆悵和悲涼。世間如此孤寂者又有幾人呢?被罪之人,謫居的境遇,就像一條無形的繩索無時無刻不纏繞著他。雖然作者情懷豁達,盡力在排遣內心的苦悶,但消極的情緒還是無可奈何地流露出來。
《記承天寺夜游》賞析(三)
文章開頭在點明事件時間后,即寫月色,把月光寫得富有人情味。“月色入戶”中“入戶”二字,把月光擬人化。月光似乎懂得這位遷客的孤獨寂寞,主動來與他做伴。“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應;寫出他睡意頓消,披衣而起,見月光如見久違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個被朝廷所貶謫的“罪人”,可以想見他這時交游斷絕、門庭冷落的境況;只有月光毫無勢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來拜訪他。這四字寫出了作者的喜悅和興奮。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是寫作者與張懷民心有靈犀,及其友情之深厚。“亦”字寫出這一對朋友情懷相似,對方的“未寢”也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為寫月光的高度傳神之筆。短短三句,沒有寫一個月字,卻無處不是皎潔的月光。“積水空明”,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之感;“藻荇交橫”,卻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而愈見其靜。“積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藻荇交橫”是從松柏倒影來烘托。兩句之間,又有正面與側面描寫之分,為讀者描繪出一個冰清玉潔的透明境界。這個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無塵俗的襟懷。這幾句寫月光,也是寫作者的心境。它是一首美妙的月光曲,也是一個透明的夢。
作者用“積水空明”四字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橫”四字來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以水喻月,本來并不顯得新穎,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隱喻先聲奪人,造成一種庭院積水的錯覺。進而寫清澄的水中交錯著藻荇的清影,觸類生發,把隱喻又推進一層,使人感到撲朔迷離,水月莫辨。正當讀者恍惚迷惘之時,作者卻輕輕地點出:“蓋竹柏影也。”使讀者恍然大悟。一個“影”字不明寫月光,而月光的美好意境已宛然具現。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幾句包含著作者宦海沉浮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有兩層意思:一是對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趨炎附勢,奔走鉆營,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難以自拔,何曾得暇領略這清虛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現了作者安閑自適的心境,當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文章中的“美”首先來自內容的“真”。東月朗照,激發了作者的游興,想到沒有“與樂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尋伴,這時錯覺生趣,情感觸動,記下此景此情,順理成章,一切和諧自然,毫無雕飾造作之感。這“美”來自語言的“純”。筆記如同拉家常,娓娓敘來。雖然沒有奇景之處,但卻不能增刪或改動什么字眼兒。點明日期,是筆記體游記所必須的,“月色入戶”與“欣然起行”互為因果,寥寥數字,語言精練。寫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詞,毫無修飾,卻體現出空靈、坦蕩的意境。將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十分貼切,“交橫”一詞更準確地表現了藻荇姿態,仿佛觸手可及。接著,作者筆鋒陡轉,連發二問,既親切自然,富于韻律,又拓展時空,發人思緒。
這“美”也來自結尾的“精”。從文章結構看,結句屬“合”,就此打住。從語意上看,它包蘊豐富。“閑人”一詞,表面上是自嘲地說自己和張懷民是清閑的人,閑來無事才出來賞月的,實際上卻為自己的行為而自豪——月夜處處都有,卻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賞的,有了人的欣賞才有美,只有此時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運的,因為有情趣高雅的人來欣賞它。其次,“閑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遠大的抱負,但是卻被一貶再貶,流落黃州,在內心深處,他也不愿做一個“閑人”。賞月“閑人”的自得只不過是被貶“閑人”的自我安慰罷了。
游記以真情實感為依托,信筆寫來,起于當起,止于當止,猶如行云流水,于無技巧中見技巧,達到了“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的境界。
創作背景
此文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元豐三年(1080)二月到達黃州貶所,名義上是“團練副使”,卻“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閑官,到寫這篇文章時已經快滿四年。蘇軾氣味相投的友人張懷民此時也謫居黃州,暫寓承天寺,因有此文。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謚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記承天寺夜游的賞析】相關文章:
記承天寺夜游賞析10-13
記承天寺夜游句子賞析09-13
《記承天寺夜游》內容賞析04-16
《記承天寺夜游》作品賞析04-20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賞析03-31
記承天寺夜游的賞析及原文10-18
記承天寺夜游 賞析詞09-20
《記承天寺夜游》整體賞析04-04
《記承天寺夜游》語句賞析04-16
《記承天寺夜游》原文賞析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