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記承天寺夜游寫作特點

時間:2020-10-15 08:59:59 記承天寺夜游 我要投稿

記承天寺夜游寫作特點

  記承天寺夜游寫作特點是什么呢?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其中,記承天寺夜游的寫作特點也非常的獨特,值得我們探討一番。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記承天寺夜游寫作特點,歡迎大家閱讀。

  1.信筆抒意,隨物賦形。

  蘇軾自己評論他的文學創作,有一段話很精辟:

  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

  (《文說》)

  不妨據此來賞讀這一篇隨筆性的小文章《記承天寺夜游》。

  這篇文章只有84個字,從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當行”,“止于不可不止”,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幾十個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瀉無余,還有什么韻味!細讀此文,它雖然自然流出,卻“與山石曲折”,層次分明。“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這像是寫日記,老老實實寫出年、月、日,又寫了個“夜”字,接下去就應該寫“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沒有什么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時,看見“月色入戶”,就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尋“樂”。一個人“行”了一陣,不很“樂”,再有一個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個可以共“樂”的人,就去找他。這些思想和行動,是用“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表現出來的。尋見張懷民了沒有,尋見過講了些什么,約他尋什么“樂”,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筆下,這都是要寫的。作者卻只寫了這么兩句:“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接著便寫景。“步于中庭”的時候,目光為滿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種錯覺:“積水空明”,空明得能看清橫斜交錯的各種水草。院子里怎會有藻、荇之類的水草呢?原來不是藻、荇,而是月光下竹柏的影子。文思如滔滔流水,“與山石曲折”,至此當“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見“月色入戶”而“欣然起行”,當止于月;看見“藻荇交橫”,卻原來是“竹柏影也”,當止于“竹柏”;誰賞月,誰看竹柏,是作者和張懷民,當止于他和張懷民。于是總括了這一切,寫了“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幾句,便戛然而止。明代王圣俞在選輯《蘇長公小品》時說:“文至東坡真是不須作文,只隨事記錄便是文。”這是一種“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的藝術境界。

  2.描寫月色,如詩如畫。

  文中描寫月色只有三句話:“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只用了18個字就描繪出一個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著實令人神往。籠罩著月色的庭院,仿佛從上而下都充滿了澄澈的水。“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運用之妙,因人而異,不能說作者沒有用這個比喻,但和一般人的用法很不相同,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也很不相同。在這里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是先不出現本體——月光,寫人們的錯覺,用“庭下如積水空明”這個隱喻先聲奪人。接著進一步寫清澄的水中的藻荇,它們參差錯落,互相交接。這樣觸類生發,把隱喻又推進了一層,使人感到撲朔迷離。院子里怎么會有“空明”的“積水”?又怎么會有藻荇類的水草?抬頭一看,看見了竹柏,同時也看見了碧空的皓月,這才醒悟過來:原來空明的積水卻是一瀉千里的月色,水中的藻荇卻是月光照出的竹柏的影子。這樣運用比喻別出心裁,一個寧靜淡雅的境界出現在作者的筆下。作者這樣狀物達情,從大處落筆,抓住瞬間的感覺,把冷月清光寫到極處。這一寫景,歷來被人認為可與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媲美。

  3.語言凝練含蓄,饒有余味。

  本文之所以能夠成為宋以后散文小品的范文,除語言簡潔、準確、形象,觀察事物細致入微,抓住了瞬間佳境最敏感的特征外,還在于它以極少的文字,包羅了較多的內容,凝練含蓄,饒有余味,將復雜熾熱的內心世界用清雋的詩意美表露出來。如第一部分中的“欣然起行”一句,歷來為評論家所稱道,它不僅襯托了月色的美妙,也點出了作者當時的心境。文中寫作者賞明月,看竹柏,自適其適,自樂其樂,但并不得意。他那“自適”“自樂”,其中隱含了失意情懷的自我排遣。《記承天寺夜游》的字里行間,特別結尾數句的字里行間都表現了這種特殊的心境,不過表現得比較含蓄罷了。“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兩句反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作結,提示了不乏良辰美景,但缺乏閑適賞景之人的意旨。這個“閑”字,一方面,它反映了作者當時身為“閑”官的現實,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作者安閑自適的心境。同時,還包含著作者對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負了良辰美景的慨嘆。文中這幾句貌似達觀自得,實含惆悵、悲涼之意。

  總之,本文情思如水,汩汩而流,言簡意賅,比喻精當,情景交融,內涵豐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思想感情

  《記承天寺夜游》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時候,“月色入戶”,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可是沒有人和自己共同賞月,只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這里面有多少貶低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呀!兩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閑的。自比“閑人”,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動 形象的描繪,透露出作者在貶低中雖感慨幽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達了作者對月光的愛慕 抒發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對自然生活的向往與欣賞,和用與“閑人”相對的“忙人”(朝廷官員小人)的鄙夷與諷刺。

  寫作背景

  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是選自《東坡志林》卷一。蘇軾的著名詞還有《江城子密州出獵》,《定風波》等。蘇軾是父親蘇洵的第五個兒子,嘉祐二年(1057)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臺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文。哲宗立,高太后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4個月后,遷為禮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

  本文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當時,作者被貶到黃州已經有四年了。元豐二年七月,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蘇軾的有關新法的詩句,說他以詩訕謗,八月,將他逮捕入獄。經過長時間的審問折磨,差一點被殺。十二月作者獲釋出獄,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閑官。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寫了這篇短文,對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繪,真實的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也體現了他與張懷民的深厚友誼與對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

【記承天寺夜游寫作特點】相關文章:

《記承天寺夜游 / 記承天夜游》原文及賞析08-16

記承天寺夜游改寫作文01-05

記承天寺夜游續寫作文10-30

《記承天寺夜游》 改寫作文08-29

《記承天寺夜游》改寫作文07-10

記承天寺夜游擴寫作文12-24

記承天寺夜游作文01-01

記承天寺夜游作文12-31

改寫《記承天寺夜游》07-10

《記承天寺夜游》學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