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將進酒》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將進酒》教學設計1
教學設計:
一、導語: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不甘于平庸的生活,“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視權貴如糞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敢于面對生活的大起大落,處涸轍以猶歡,放聲高唱“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這人是誰呢?
二、生:李白。(在大屏幕上顯示李白的圖片)
師:我們對李白應該是比較熟悉了,從學前班開始我們背誦他的詩歌,現在我們找一行同學對李白做個簡介,要求,后面的一位同學對前一位同學說的內容只能補充,不能重復。
師:這位詩人不但被譽為“詩仙”,還被譽為“酒仙”,他不但喜歡喝酒而且還善于勸酒,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他的勸酒篇《將進酒》(大屏幕顯示,課題)
師:請同學們放開聲音,自由朗讀兩到三遍(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文
師:讀得很有氣勢,但光有氣勢還不行,還得注意朗讀的技巧,要注意文本的節奏,停頓,注意行文的輕重緩急,和高低的變化,還應該注意作者情感的變化。這就是本課的教學目標,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大屏幕:教學目標,因聲求氣,吟詠聲韻)
生:找出詩中的停頓、重音,可以就近兩三個人一起商討。
師:找出你認為把握最好的一處給大家做個展示,其他同學傾聽、嘗試(老師也可以參與進來進行朗讀,并及進給以評價)
生:活動展示,教師評價
師:通過朗讀,我們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李白?李白醉酒后是什么樣子呢?
生:(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說李白一喝酒就唱歌,有人說李白一喝酒就不愿意醒來,還有人說李白一喝酒就作詩。
師:那李白為什么要唱歌?為什么常醉不愿醒呢?通過這些我們會看到一個個悲的李白,一個歡的李白,一個憤的李白,一個狂的李白。(完成板書)
悲
將李歡
進
酒白憤
狂
師:李白的這些情緒當中當一種情緒是主要的呢?
生:悲憤
師:但悲憤只是他一時的情緒,絕不是李白生活的主旋律,我們心中的李白永遠是豪邁飄逸曠達的。
三、師:不知是李白成名了酒,還是酒成名了李白,總之,李白和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每一種生活狀態似乎都與酒有關。(出示大屏幕:酒與李白)
屏幕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孤獨的時候要喝酒)
屏幕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憂愁的時候要喝酒)
屏幕三: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山中與幽人對酌》
(與朋友相約高興時有酒)
屏幕四;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客中作》
(作客的時候有酒)
屏幕五: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哭宣城善釀紀叟》
(悼念時還是缺不了酒)
師:來在李白的生命中酒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酒成就了李白輝煌的人生,因此余光中先生說
屏幕六;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我,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余光中
李白的好朋友對李白的才氣也大加贊賞
屏幕七;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杜甫《飲中八仙歌》
師:也許是酒助長了李白的豪氣,敢讓貴妃研墨,力士脫靴,也因此觸怒了權貴,也因此斷送了他的政治生涯,好友杜甫對些深感痛惜,也有責備。有詩為證;
屏幕八;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杜甫《贈李白》
師:不管是李白與酒誰成名了誰,只知道李白與酒相得益彰,酒與李白融成了一體。寫一篇周記《酒與李白》
四、齊聲背誦《將進酒》
《將進酒》教學設計2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對古典詩歌學習提出要加強誦讀,通過誦讀感受作品的意境和詩人的情感。所以我在教學中從誦讀出發,通過對中國古典詩歌聲律的把握,教會學生有感情地吟誦作品,在古典詩歌音樂美的熏陶中,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作品蘊含的情感。
另外,《將進酒》是一篇長詩,想要用一課時完成整首詩的教學難度很大,所以我決定選取其中的一個重點作為我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既然詩歌學習重在朗讀,另外我也參照了全國金獎和與教材對應的教學實錄,發覺這篇課文一課時教學的重點都放在了誦讀方面,這說明這種教學安排是能夠得到廣泛認可的。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詩歌學習另一個關鍵就是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而對情感的理解最好的渠道就是誦讀,所以以誦讀為主線的辦法是完全可以實施的。
教學背景
我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二年級的學生,他們通過一年多的高中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中國古典詩歌的學習興趣和方法,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完全可以通過預習,參照書下注釋和練習冊上的提示,大體理解詩歌的內容。但是詩歌關鍵是要理解詩人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情感,而很多詩歌當中詩人的情感并非一種,所以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是詩歌教學的重點。另外,學生的朗讀素養還是差很多,所以朗讀教學是現在詩歌教學的另一個重點。并且一定要指導學生如何通過朗讀理解詩人的情感,如何將情感融入到朗讀中去。
《將進酒》是《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這本選修教材第三單元的賞析示例。這一單元的主題就是“因聲求氣,吟詠詩韻”,所以在《將進酒》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以誦讀為主線,通過誦讀,幫助學生理解詩人情感的變化,進而體會詩人的性格。另外李白的性格特點本來就很突出,他的作品中蘊含豐富的感情,可讀性非常強,所以朗讀法恰恰適合學習李白的這篇勸酒詩。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理解李白情感的復雜變化;
過程方法:通過誦讀,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李白蔑視權貴、狂放不羈的性格。
重點與難點
重點: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理解李白情感的復雜變化。解決辦法:通過誦讀來實現。
難點:體會李白蔑視權貴、狂放不羈的性格。解決辦法:結合課文內容與誦讀共同解決。
教學方法:
1、分析法:通過分析李白的情感變化,體會他的性格;
2、朗讀法:通過朗讀,鞏固對李白情感變化的理解;
3、討論法:通過討論,加強對李白個性特征的理解。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腹有詩書氣自華----導入新課
以“詩與酒”為話題導入
(復習學生以前學過的與酒有關的詩,創設學習情景)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借酒澆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板書題目和作者)
二、知人論世天地寬-----背景簡介
請同學們根據預習快速完成背景簡介
(學生簡介,教師補充)
1、背景簡介
作者于約天寶十一年(公元752),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宴飲。岑勛,李白稱他為“相門子”。元丹丘是當時著名的隱士,主要隱居地在潁陽。
這首詩大約作于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時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詩人對此極為不滿,但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狀況,只能用消極的辦法進行反抗,借酒銷愁,“但愿長醉不復醒。”詩人借題發揮,盡吐郁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
2、解題
題目中的“將”為什么讀作“qiāng”呢?(“將”在這里是請的意思。)
明確:“將進酒”就是請喝酒。《將進酒》原為漢樂府的曲調,多以因酒放歌為內容。
三、夯實基礎我先行----檢查預習情況
(多媒體出示,學生根據預習完成)
1、讀準字音:
將()進酒金樽()岑()夫子饌()玉
恣歡謔()千金裘()烹()羊沽()取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將進酒
鐘鼓饌玉不足貴
古來圣賢皆寂寞
斗酒十千恣歡謔
徑須沽取對君酌
呼兒將出換美酒
四、因聲求氣悟感情----理清情感脈絡
(一)檢查預習:
(學生評價)
(二)教師范讀:
強調同學們要注意示范朗讀語調的高低和節奏的快慢變化,以及情感的處理。
(三)品味情感
品讀李白在這首詩中的那些情感變化,并試著結合詩句做具體的賞析。
鑒賞分析:
1、悲(同義詞即可)(板書:悲)
朗讀指導:(教師點評指導)
2、歡(同義詞即可)(板書:歡)
朗讀指導
(教師點評指導)
3、憤(同義詞即可)(板書:憤)
朗讀指導
(教師點評指導)
4、狂(同義詞即可)(板書:狂)
朗讀指導
(教師點評指導)
縱觀全詩,可以看出來,詩人圍繞一“酒”字,感情的發展分了(悲傷)—(樂觀)—(狂放)—(憤激)—(愁苦)五個層次,潛藏在酒話底下的郁怒不平之氣,如黃河之水,奔涌送宕,一瀉千里。
(四)自由朗讀:
學生有感情地大聲朗讀這首詩,盡快形成背誦思路。
(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個別指導)
(找一位同學示范朗讀)
五、獨樹一幟展個性----合作探究
我們如何正確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為呢?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最后小結)
四:小結:
六、拓展延伸顯能力
(多媒體展示)
1、指出下面加線字的讀音有錯的一項(C)
A、饌玉(zhuàn)B、恣意(zì)C、將進酒(jiāng)D、歡謔(xuè)
2、下面通假字中有錯的一項(C)
A.所守或匪親(匪:非)B.卒廷見相如(廷:庭)
C.與爾同消萬古愁(爾:你)D.徑須沽取(沽:酤)
3、解釋下面“將”的意義:
①將進酒()②呼兒將出換美酒()③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⑤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⑥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①請;②拿;③扶持;④帶兵的人;⑤帶領;⑥助詞,用在動詞后,沒實在意義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時作業
七、板書設計:
《將進酒》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
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李白,這個名字我們并不陌生,他是一位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大詩人。那么,李白在我們的心目中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呢?請同學們用李白的詩說一說,你對李白的看法和認識。
明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我心目中李白是一個浪漫,而且很有志向的詩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豁達、自信的詩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我的心目中的李白是一個不慕權貴、豁達的詩人。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一個豪邁豁達的詩人,他的詩氣勢磅礴,浪漫主義想象力非常豐富。
今天,我們就再次通過一首詩來認識一下我們心中的李白和詩中的李白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情況,一起來吟誦和欣賞李白的這首千古佳作——《將進酒》。
二、吟詠詩文
1、誦讀本詩,提出兩個要求:①讀準字音、②讀清句讀。請大家嘗試自由讀一讀。同時在讀的時候,將發現的問題批注在書的旁邊。
2、找同學來吟詠一下。適時的進行吟誦指導。
三、情感分析
1、剛才大家在吟詠的時候大多注意了感情,“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的曲名,這首詩李白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自己內心情感的,它是一首抒情詩。那么,李白的抒情詩有什么特點呢?
明確:李白的抒情詩是很豪放飄逸的、想象豐富、豪邁瑰麗。
2、在這篇詩文中,你是如何把握這些特點和詩人的情感的?(找出文中表達是人情感的字眼)
明確:悲、歡、愁
3、從哪你讀出詩人的“悲”?
①“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暮成雪”。
明確:李白悲的是什么?人生易老,時光易逝。轉眼之間滿頭的青絲已經變成了滿頭的白發。
這首詩寫于公元752年,據此推算,李白此時已是年過50的老人,韶華易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另外,中國古代的文人在面對著永恒的大自然的時候,也經常生出這樣一種感慨,尤其是那些有著遠大宏偉志向的人,當他們的這種志向不能夠得以實現的時候,報國無門的時候,更容易產生這種人生易老的感慨。從詩經到楚辭,到古詩十九首,再到歷代文人墨客都在感慨人生苦短。這個“悲”字,悲的是人生苦短。
②那么開篇的那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和它并舉又有什么作用?這不是多余的嗎?
老師有一點不理解:我們都知道黃河是發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黃河之水山上來”作者卻說“黃河之水天上來”不是毫無道理嗎?
明確:作者這里是使用夸張的手法,極言黃河奔騰而來的氣勢,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大河之去,勢不可回。
③夸張是李白浪漫主義的典型表現之一,看看這篇詩文中還有哪里有夸張?
明確:“朝如青絲暮成雪”“會須一飲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馬,千金裘”“萬古愁”。
④第一句除了運用了夸張之外,我們看看還用了哪些表現手法?
先來看一下古人對于 “流水”這一意象常表現的主題是什么?
明確:《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長歌行》有詩云:“百川東入海,何日復西歸”
《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三國演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流水”意象——以江水的永恒對比人類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暫。
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時間的流逝。
總結:以江水的永恒對比人類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暫——反襯。
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時間的流逝——比喻。
由江水的永恒引發對人生的思考——起興。
⑤這句話和白發有什么關聯?
明確:(朝、暮,速度之快,都是極盡夸張的手法),先言黃河再說白發,這種藝術方式我們在《詩經》里面接觸過。(比興)
4、言歸正傳。詩人正自感傷,卻為何突而轉悲為“歡”?請用文中的原話來回答一下。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用白話文來說就是——
①既然人生短暫,何不及時行樂?
②悲又何益?就應另外去尋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開懷暢飲,及時行樂。“將進酒,乘大白”那就是必須的了.
③因為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高度自信,和不為金錢所驅使“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樂觀豪邁,于是有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豪放舉動了。
5、這種歡樂,歡快是發自李白內心的嗎?不是。
明確:插入李白的人生經歷。
天寶元年(742)當時李白42歲,唐玄宗下詔召李白進京,李白接到命令,以為可以從此仕途通達,不再灰頭土臉地生活在蓬蒿之間,于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這次李白只用了十天就到了長安。在這之前李白是進過長安的,因為遇見的是忌能妒才的小人,那次也沒有機會得到重用。這次李白到達長安之后,玄宗也并沒有給李白安排什么官職,只是讓他待詔翰林,是臨時、候補的身份。李白有沒有才呢?有才(小故事:一次玄宗攜楊貴妃在驪山溫泉宮,行樂,玄宗親自作曲,想要以新詞入曲,于是急召李白。當時李白正在酒店里喝得爛醉,但是,被抬進宮中,涼水潑面之后,他頃刻之間就寫了十余首詩——其中八首保留到今天。玄宗十分高興,贊賞有加。)就是這么一個有才的人,在長安呆了兩三年也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重用,只把他看作詞臣,后來玄宗還客客氣氣的讓他卷鋪蓋回家,把他從長安打發出來了。打發出來之后呢。我們要知道李白有一個不安定的靈魂,有更高更遠的追求,他在東魯老家居住了一段時間后,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并且寫下了《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首詩里,在詩里他把長安三年的生活做了一個系統的總結,最后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那樣激越的呼聲。我們看看這首《將進酒》寫于哪一年呢?大約作于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這個時候的李白已經是被用無望。胸中郁結很深,這是他感嘆悲傷的深層原因。但是內心的深處,仍然還是燃燒著那樣的一團火,“天生我材必有用”。其中隱含的一個意思就是我有才,但是沒有得到重用。這實際上是李白在對酒當歌時的一種自我安慰,一種無奈,或者說是一種氣憤。這也足以說明這個歡樂不是發自李白內心深處的。
6、既然是把酒行樂,就不免舉杯相勸。詩人呼告朋友,“將進酒,杯莫停”。而且長歌一曲,以抒心志。但詩人的心情好像并不痛快。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幾句勸酒詞。
明確:“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虐。”
①翻譯這六句話:榮華富貴算不了什么,只愿一醉方休不想事啊。自古圣賢都以飲酒排譴苦悶,他們喝酒喝出了名。那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哪,不也是喝酒喝出了名嗎?
②“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這是李白的真心話嗎?怎么理解?
明確:是仕途的失意,志不得抒的憤慨之詞。李白是要借酒來表達自己心中的不滿。在不滿當中,他發出了令人震驚的話“古來圣賢皆寂寞”,圣賢在他眼里面都無所謂了。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聯想到古今,這是他對荒唐社會的憤怒嘲諷和痛徹的總結。其實李白從內心深處是非常尊敬那些圣賢的。因為圣賢,他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留給了后人很多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內心是尊敬圣賢的。在這個時候,他內心確確實實有太多的不滿和不平。
◎比較“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跟“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明確:這兩句在內容上是相同的,都表現了詩人對權貴的鄙棄和蔑視的態度。不同的是,前者所謂“開心顏”包含著個人對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謂“長醉不復醒”顯得消極一些。 總起來說,前者于憤激中略見昂揚 后者于憤激中略見低沉。
③“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為什么羨慕飲者?
明確:這是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聯想古今,對荒唐社會的憤怒嘲諷和痛徹總結;“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這些“圣賢”都是抱利器而無所施者,而飲者更是“圣賢”中逃于醉鄉的人。這兩句,也是對封建統治階級埋沒人才的揭露,詩人對統治者不再抱有幻想,也決心逃于酒鄉。
④“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在中國歷史上寂寞的圣賢不可勝數,作者何單舉陳思王曹植的例子來對自己的觀點加以說明?
明確:曹植才華橫溢,志向遠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飲酒不節”最終沒有得到父親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詩”是著名的文學典故,他的《七步詩》家喻戶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樣的才思敏捷,一樣的遭人妒忌排擠。詩人此例是拿曹植自比。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兄、侄猜忌,終不得用。李白欽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況。 將狂豪的曹植與自己相比,自己盡管沒有曹植那樣的經濟條件,但是拼出去賣裘賣馬也要和朋友盡情地樂上一回。
7、李白和朋友一直“將進酒,杯莫停”,雖說“酒逢知己千杯少”,但為什么還要“呼兒將出換美酒”?
明確:借酒澆愁
李白這個人是傲岸不屈的,對不對。他追求的是一種自由,他不愿受到統治者的那種束縛,統治者你不重用我,我就“明朝散發弄扁舟去”。他是這樣一種要追求個性解放人。所以說,李白的這種感情發展到最后一個階段,一種狂傲的精神就出來了。這是李白的一個性格特點的表現。
面對著古來圣賢皆寂寞的現實,詩人內心有太多的不滿和不平。這無限的激憤表現在行為上就成了無比的狂放。你做東的元丹丘為啥說錢不夠,經須沽取對君酌,待會兒用我那匹好馬,還有價值千金的皮襖去當酒來,與你們一起忘卻那亙古不盡的憂愁。
8、《將進酒》這首詩是李白跟好朋友岑勛曾多次應邀到嵩山的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從這一點來說呢,這首詩就是一篇喝酒發牢騷的詩,那么為什么這樣一篇喝酒發牢騷的詩能流傳千古呢?
明確:通看全詩,本詩緊緊圍繞著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什么字?
明確:“愁”
我們學過李清照的聲聲慢,“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把國仇家恨、漂泊之哀融為一體。她的愁自然而然的能流傳千古。
而李白這個愁僅僅是酒后發牢騷嗎?(不是)
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愁嗎?不是。“與爾同銷萬古愁”
萬古什么意思?(古往今來)
那么,古往今來像李白這樣的人是個體的還是比較有共性的?
共性的,特別是在封建社會的那個年代懷才不遇,壯志未酬,青春易逝,人生苦短,這是古往今來許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共同的愁緒。因此,李白筆下的愁,不再是發泄個人情感,而是站在歷史的高度,替從古至今眾多懷有夢想的追夢者抒發的共同的愁緒,李白的這種愁苦把悲、歡、憤、狂融為一體,這的的確確是“萬古愁”,跨越了時間與空間。
愁若止于一身,那是毫無意義的。用歷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無所施”的賢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則將來一定還有——這樣的愁情唯 “萬古愁”一語才能表現愁的深廣。
9、我們從李白的詩句中可以看出來,他的思想里既有積極入世的一面,又有消極避世的一面。
明確:李白自幼接受儒釋道各家教育,使李白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復雜性。
10、李白的詩不僅在當時就非常有名,而且后代對他的評價也非常之高。展示一下他人對李白的評價。
① 飲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②賀知章:子,謫仙人也。
③“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余光中《尋李白》
李白生在唐代,幸矣;唐代擁有李白,甚幸矣。用余光中的《尋李白》作為這次對唐代與李白的激情巡禮的結語是再合適不過了。
四、課堂總結
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
《將進酒》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誦讀、探究、賞析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多少詩人因酒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為突出。他是“詩仙”,又自稱是“酒中仙”,時人也號之曰“酒圣”。古時酒店都愛掛上“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現在,還有沿用的。
杜甫《飲中八仙歌》有對他的精彩描述: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字與酒難舍難分的傳世佳作等是俯拾即是,如: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客中作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襄陽歌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酒有關的詩歌。
(說明:以上詩歌用多媒體顯示,導入語的設計,一是讓學生了解古典詩歌同時也是李白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對李白的個性、風格有一個直覺的感受;二是在詩歌的誦讀中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初步進入詩境。)
二、解題
1、《將進酒》原為漢樂府的曲調,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將,請、愿之意,《詩經·衛風·氓》中有“將子無怒”句。這個“將”與詩句“呼兒將出換美酒”的“將”音義不同。
1、本詩背景。
三、朗讀課文
四、疏通字詞,了解基本意思
五、研究課文
在自由誦讀的基礎上,思考完成練習二。
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教師要適時歸納要點。
1、本詩的基調是什么?請對詩人感情發展的脈搏作一點具體分析。
明確:本詩初讀一二遍,會覺得它豪氣十足,但是再讀幾遍,就可以看出詩人的憤激只情是占主導地位的。確切地說,豪放是它的外殼,憤激才是它的內核,——就好象《阿Q正傳》一樣,喜劇是其外殼,悲劇是其內核。
開頭四句寫悲。李白和朋友開懷暢飲的潁陽里黃河不遠,所以從黃河起興。這二句極言黃河源頭之高,似乎從天而降,東入大海,勢不可回。詩人寫黃河,頗能夠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如“黃河如絲天際來”“洪波奔流射東海”(《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等,其基調是壯。這次可不同,盡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但有“不復回”之嘆,基調卻是悲。緊接著帶出對人生易老、光陰易逝的感慨。這前后二句,既是比喻——以河水一去不復返比喻青春難再,又用反襯——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反襯人生渺小,因而切四句令人頓生悲意。
詩人的這種悲感,不僅僅是因為自己雙鬢成霜,英雄老去,更是對政治腐敗、自己政治抱負無從實現的憤慨而來。
這四句天地人生都說到了,境界闊大,極有氣勢。前二句從空間上放大,后二句從時間上壓縮,開篇即給人橫空出世之感。
“人生”以下六句寫“歡”“樂”。詩人年華老去,政治上極度失意,整日窮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處失意,就另外去尋找寄托。在這里,詩人以為朋友聚會是人生快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這里有一定的消沉。但并不完全消沉,對政治未完全絕望——“天生我才必有用”!算是對未來的一個期許。這種矛盾的協調方式與《行路難》如出一轍。這種詩情體現了詩人的曠達豪放,實際上也是他憤激中的無奈與自我安慰。此時他心里應該還盼著會有一天再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藁人。”
這一段讀來擲地有聲,豪氣沖天。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鐘鼓”二句是詩人對腐敗的當權者和豪門貴族的否定與擯棄,又以古來圣賢與曹植字比嘆惋,充滿著不平之氣、憤激之情。
“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這一段詩人要將一切昂貴的東西都拿來“換美酒”,真是狂放到極點。這種狂放,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
板書:
悲——樂——憤——狂
憤激
2、思考練習二(2)。
明確:(見教師用書)
六、朗讀課文
七、布置作業:閱讀《語文讀本》李白詩歌
《將進酒》教學設計5
目標可定為: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入世的復雜情感。
3.探究詩歌的熱情,體會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走近詩人李白。
重難點: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入世的復雜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酒是上天賜給人類的一種神奇液體,“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酒也是一種文化和歷史的載體,品酒,猶如品味一段醇厚的歷史風云,親歷一段浩瀚的文化旅程……余光中這樣形容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這樣寫道:“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呢?《將進酒》也許可以為我們解答—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李白的佳作:《將進酒》。
二、了解背景。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以下相關知識:
《將進酒》是樂府舊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
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這首詩大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唐玄宗耽于女色,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詩人對此極為不滿,但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狀況。當時,他跟好朋友岑勛應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三個好朋友登高飲酒,詩人借題發揮,盡吐郁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
三、讀出詩韻
1.自由讀,讀準字音,讀準節奏,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2.指名讀,教師進行指導示范。
3.聽朗讀錄音,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
四、品出詩情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你難道沒有看見,洶涌奔騰的黃河之水,有如從天上傾瀉而來?它滾滾東去,奔向大海,永遠不會回還。你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之上對著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發?早晨還是滿頭青絲,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
天上來:這是一種浪漫主義寫法,極言黃河源頭之高遠。極寫人生短暫,要及時行樂。作品起筆即感嘆時光流逝,一去不復返,人很快就會由年輕變為衰老。可詩人卻以黃河之水一瀉萬里的流勢形象來比喻,使人感到其奔騰咆哮之氣勢,給人一種奔放豪邁的感受。而悲嘆人生之短暫,則以滿頭青絲“暮成雪”這一形象來生動表現。顯得更加形象鮮明。因時光流失快,人生也是瞬息,所以不要辜負良辰美景,有興致的時候應該及時飲酒盡情行樂。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句筆鋒一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雖然是詩人的自我安慰之詞,但不難看出,詩人一方面并不甘心就在這種及時行樂中虛度自己短暫的一生,他相信,將來一定會有所作為。及時行樂,只不過是為了解脫有志不得施展的苦悶與憂愁。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烹羊宰牛姑且盡情享樂,今日相逢,我們真應該干他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請快快喝酒,不要停。我為你唱一首歌,請你們側耳為我細細聽。在鐘鼓齊鳴中享受豐美食物的豪華生活并不值得珍貴,但愿永遠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來那些圣賢無不感到孤獨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寫痛飲狂歌,但又表現出不慕功名富貴,憤世嫉俗的精神。“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描繪的是痛飲,充滿的是豪氣。“且為樂”,即暫且以酒作樂,表明詩人決意要把憂愁和煩惱暫且放下,勉強“為樂”,由此可見,豪飲之中蘊含著極大的憂憤。“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前一句是提醒朋友快快盡情干杯,后一句是提示朋友傾聽我的激憤之言。什么樣的激憤之言呢?“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前一句表現出詩人不慕富貴,藐視功名利祿;后一句將“古來圣賢”與“飲者”做比,進一步否定了功名與富貴,在痛飲狂歌之中表現出一種“浮云富貴,糞土王侯”的氣概。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陳王曹植過去曾在平樂觀大擺酒宴,即使一斗酒價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暢飲。主人啊,你為什么說錢已經不多,快快去買酒來讓我們一起喝個夠。牽來名貴的五花馬,取出價錢昂貴的千金裘,統統用來換美酒,讓我們共同來消散這千年萬載也消散不盡的愁情。
寫要以盡情飲酒來消散心中的憂愁,同時又表現了在黑暗現實中的苦悶。“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一句中,詩人以曹植受其兄曹丕排擠迫害而抑郁不得志自況。曹植當年為了排解心中不快能不惜美酒昂貴,自己為什么要怕花錢呢?只官盡情地痛飲吧!這里一個“何為”,一個“徑須”,充分表現了詩人不惜一切只須痛飲的情景。這不惜一切痛飲,更加突出了詩人心中無可排解的愁苦。在“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一句里,詩人不惜一切代價買酒痛飲的情狀與氣概,更能看出其心中愁苦至極。詩人以一個“愁”字結束全篇,更加有力地突現了作品的主題。
總結:
1.從這首詩中,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李白?說出你的依據。(引導學生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
明確:悲傷的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人生短暫)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懷才不遇)
自信的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快樂的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美酒盛宴)
豪放的李白——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美酒盛宴)
憤激的李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懷才不遇)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狂放的李白——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反客為主勸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這首詩是以作者情感的變化為線索的:悲傷——快樂——憤激——狂放,全詩的主基調是憤激。
學生齊讀這首詩,注意讀出情感。
2.在這首詩中,李白到底有哪些愁呢?請同學們再讀詩歌,從具體詩句中說出你體悟到的是何種愁情?并說說你的理由。(注意聯系李白寫作這首詩的年齡、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以及人生理想)
明確:人生短暫之愁;懷才不遇之愁;圣賢寂寞之愁。
3.好友相聚,本來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應把酒言歡,李白卻為何有違常情,不喜反愁呢?
李白于公元744年,賜金放還,離開長安。本詩寫于公元752年,已距流放當時8年之久,本來夢想未滅,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間”,李白相信自己總有一天還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發現昔日的夢想離自己愈來愈遠了,卻無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滿懷呢?
全詩圍繞一個愁字展開,作者因愁而悲嘆人生短暫,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壯志難酬、圣賢寂寞,也因愁而癲狂失態,真是怎一個“愁”字了得。
齊讀全詩。
五.悟出詩味
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這首詩也充分體現了豐富的浪漫主義色彩。哪些詩句對此有所體現?(重在引導學生體會詩歌中運用的手法:夸張、比喻、起興等)
《將進酒》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
【學習的重點與難點】
1、 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
預習案
作者介紹
李白 (701—762年),唐朝,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想像、夸張、激情)。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又稱為“詩仙”。
知識鏈接
背景材料: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將進酒》這首詩則是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好朋友岑勛曾多次應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抒發情懷。
《將進酒》,樂府舊題,相當于“勸酒歌”。內容多寫飲酒放歌時的情感。將:請之意。《詩經·衛風·氓》中有“將子無怒”句。李白的這首詩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
整體感知
1、 朗讀課文,正音辨形。
將進酒( ) 莫使金樽空對月( )
烹羊宰牛且為樂( ) 岑夫子( )
鐘鼓饌玉 ( ) 斗酒十千恣歡謔( )( )
呼兒將出換美酒( )
探究案
合作探究
1、 這首詩的基調是怎樣的?詩人的感情發展又是如何變化的?
明確:基調是憤激,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
①開頭四句寫悲。李白和朋友開懷暢飲的潁陽離黃河不遠,因此作者以黃河起興。黃河自西而來,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直奔東海。上句寫大河之來,下句寫大河之去,形成詠嘆味。接著四句向人們喻示時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過“朝”“暮”間事。兩個長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襯——以黃河的偉大永恒襯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夸張。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
用“君不見”的重復呼告,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好像讀者在面對詩人,看他豪飲,聽他放歌。
②“人生”以下六句寫歡、狂放。“人生”兩句由“悲”而翻作“歡”、“樂”。詩人漸趨狂放。朋友間的聚會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對月”將飲酒詩化了,“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烈。“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擊節贊嘆的句子,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一番事業,對區區金錢也毫不在意。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是點題之筆,是主旨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何等自信,何等豪邁
③“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酒宴開始,詩人的感情由歡樂轉為憤激,借以渲泄心中 的不平。“鐘鼓饌玉”、“不足貴”是出于憤慨。“古來”兩句亦屬憤語。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因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他為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
④“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
2、藝術體驗。
(1).這首詩具有震撼古今的氣勢和力量,是什么原因呢?
明確:夸張手法的運用。
(2).哪些地方用了這一手法?朗讀時如何體現?
明確:詩中有些夸張是憑數字表現的,例如用“一飲三百杯”表現豪飲,用“斗酒十千”表現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愁的深廣;有些則屬于感覺的夸大,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暮成雪”極言人生短促。
這些夸張表現出詩人狂放不羈,用辭大膽,也表現了他豪放飄逸的詩風。在朗讀時要讀得抑揚頓挫,有氣勢。
(3)、全詩以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詩情大起大落。詩中表達感情的詞“悲”、“歡”、“樂”、“原”、“歡”、“愁”,一線貫穿。
練習案
1.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 )
解析:選D。請/拿。A.應當;B.再;C.介詞,為了。
2.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烹羊宰牛且為樂 且:暫且
B.與君歌一曲歌 歌:唱歌
C.徑須沽取對君酌 取:拿取
D.與爾同銷萬古愁 銷:消除
解析:選C。取,語氣助詞。
3.對全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將進酒》是一首勸酒歌,詩人借題發揮,盡吐郁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也表達了施展抱負的愿望。“鐘鼓撰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兩句,是詩的主旨,有統攝全詩的作用。
B.全篇詩情忽張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后歸結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奔放跌宕。
C.詩中起興夸張的手法運用頗具特色。如詩篇開頭的兩組夸張的長句,就有狂風暴雨而來之勢,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詩中屢用巨額數字“十千”、“千金”、“萬古”表現了豪邁詩情,略給人空浮之感。
D.詩句以七言為主,間以三、五、十言“破”之,長短不一,參差錯綜,使節奏快慢多變,一瀉千里。
解析:選C。“略給以空浮之感”錯。
4、默寫本課名句 :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
(2) ,千金散盡還復來。
(3) ,但愿長醉不復醒。
(4)古來圣賢皆寂寞, 。陳王昔時宴平樂, 。
(5)五花馬, ,呼兒將出換美酒, 。
《將進酒》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1.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
2.理解李白豪放飄逸的詩人氣質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
2.理解李白豪放飄逸的詩人氣質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然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且多半是因為“愁”了才喝酒,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業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多少詩人因酒忘卻人生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為突出,他是“詩仙”,有自稱是“酒中仙”,時人也號之為“酒圣”。古時酒店都愛掛上“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現在。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嗜酒)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狂放不羈)
1.插入李白與酒的小故事:
A.李白供奉翰林時,經常醉臥在酒店里,天子愛其才,找他進宮做詩,李白醉醺醺的來到宮中,叫楊國中磨墨,高力士脫靴,大膽的將權貴玩于鼓掌之間。
B.李白因酒而豪放、狂傲,因酒而成就了他的傳世詩篇,就連他的死,也有人給它帶上了傳奇的色彩,傳說她死的時候,坐在川上飲酒,看到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便伸手去撈水中的月亮,不幸落水身亡。
這些都展現了李白特殊的氣質,那是一種豪放、灑脫、狂傲的詩人氣質。它們都與李白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
2.李白的生平、經歷: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后世稱他為“詩仙”,又自稱“酒中仙”。
少年時,受到道教的深刻影響,崇尚自然、清凈無憂,企慕達到不受約束的人生境界。早年多在隱居、漫游中度過,養成了他狂放不羈、豪放灑脫的氣度、狂傲的人格和自由創作的浪漫情懷。他希冀憑借自己的文章才華,得到推薦,受到重用。
天寶元年,他被招入長安,供奉翰林,但此時的唐玄宗已經不再勵精圖治,他寵愛楊貴妃,整日享樂,不理朝政。他只需李白歌功頌德,裝點太平。這并不是李白的初衷,他沒有半點奴顏媚態,受到排擠,最終提出離開長安。
之后的他,仍保持著對人生自由的向往,大力宣揚人生如夢,及時行樂的思想,這首詩歌就是一個很好地體現。
二、背景、解題:
本文選自《李太白全集》,作于天寶十一年(725年),李白和友人岑夫子在蒿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以抒發滿腔不平之氣。
《將進酒》原為漢樂府的曲調,意為“勸酒歌”,朵頤因酒放歌為內容,將(qiāng),清、愿之意,《詩經衛風氓》中有:“將子無怒”——愿、請你不要生氣。
三、學習課文:
(一)熟悉課文:
1.聽錄音朗讀
(1)正音正字
朝(zhāo)樽(zūn)還(huán)岑(cén)烹(pēng)
饌(zhuàn)恣歡謔(zì)(xuè)徑(jìng)裘(qiú)
(2)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
2.全班齊讀(注意抑揚頓挫)
3.學生評點示范朗誦的精彩和不足,初步把握詩人情感的大起大落,領會詩人的豪放飄逸。(必要時教師范讀)
4.學生找出詩中表是詩人情緒的字、詞
學生思考、組織展示、點評后明確
明確:悲樂憤狂愁
(板書)
(二)內容賞析:
1、教師朗誦前兩句,
2、思考:詩歌本來是表現詩人“愁”的情感,為什么寫黃河?
學生思考、組織展示、點評后明確
明確:宛如自天傾瀉的黃河水,激浪奔騰,勢不可當,在形象上與詩人洶涌噴發的感情是相似的,詩人寄情于雄偉奔放的黃河,也借黃河把自己的精神性格映現出來。
3、教師朗誦三、四句,講解:這兩句詩表面上看是慨嘆光陰迅速,人生易老。但李白在《日出入行》中說“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落怨于秋天”、“萬物興歇皆自然”。對于生老病死的規律李白是坦然面對的,可見,李白“悲”的不僅是“白發”,還有什么呢?(提示:結合背景思考)
學生思考、組織展示、點評后明確
明確:嘆息人生短暫,而年華虛度,未能建立功業。
4、教師概括:如果說前兩句借黃河之水象征性地表現了詩人的感情狀態,那么三、四句則點出了感情激浪因何而起。兩組長句揭示了感情矛盾的核心。詩人的情緒是的。(學生齊讀前四句)
學生思考、組織展示、點評后明確
明確:如果說前兩句借黃河之水象征性地表現了詩人的感情狀態,那么三、四句則點出了感情激浪因何而起。兩組長句揭示了感情矛盾的核心。詩人的情緒是悲傷的。(學生齊讀前四句)
5、“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既然人生短暫,功業未成,有無限的悲感壓在心頭,那么遇到得意的時候就應該努力排遣,盡情歡樂。可是,李白得意嗎?他被排擠出長安達八年之久,足見他是不得意的,那么這里的“得意”應該如何理解?(提示:參照背景)
學生思考、組織展示、點評后明確
明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既然人生短暫,功業未成,有無限的悲感壓在心頭,那么遇到得意的時候就應該努力排遣,盡情歡樂。可是,李白得意嗎?他被排擠出長安達八年之久,足見他是不得意的,那么這里的“得意”應該如何理解?(提示:參照背景)
明確:這里的得意是適性、快意的意思,是指遇到岑夫子、丹丘生這樣的好朋友,言談和思想活動都處于自由解放的狀態。遇到這樣快意的場合,便可以把苦惱暫時拋在一邊,借助酒力舒展一下身心。
詩人用“須”從正面肯定、強調;緊接著又通過“莫使……空……”構成雙重否定,進一步加重語氣,把詩人要飲酒,要盡歡的欲望,表現的極其強烈,詩人的情緒也由悲傷變成了,這里的歡樂是脫下精神負擔的自我拼搏。(學生朗誦,注意體會詩人的情緒)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人脫下精神負擔后,想到的是什么?
學生思考、組織展示、點評后明確
明確:仍然執著的想到用世,并且達到了自信的程度。
講解:李白在人生面前既有被動的一面,又有主動的一面社會的不公平,使他功業無成,但是他生性豪爽,雖悲也有推開悲傷的得意之時,他天生高材,雖悲也不失自信。當他意識到自己具有反抗社會的能量時,就要大張旗鼓地盡情飲酒,盡情歡樂。“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只有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才會有這樣快意的抒發。
總結:詩歌進行到這里,詩人的情緒有悲傷到歡樂進而盡情地飲酒。以上可作為詩歌的第一部分。(學生誦讀,體會詩人的情緒的變化)
7、詩人與朋友盡情飲酒,但并不是單純的飲酒,在酒酣氣足中評說社會、人生。評說社會的是那句,起什么作用?
學生思考、組織展示、點評后明確
明確:“岑夫子,丹丘生。將盡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寫席間勸酒,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8、“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詩人首先把矛頭指向富貴。他鄙視那些排擠賢能的貴族,詩人自己就是被貴族排擠出長安的。借鄙視權貴來抒發自己被排擠的之情,并且由自己想到了古代的圣賢,古代的圣賢在賢愚顛倒的社會里也是備受冷淡的,當今之世難道還應再效法嗎?那些飲者倒往往能驚世駭俗、千古留名。
思考:詩人把圣賢和飲者對舉,是否定圣賢嗎?
學生思考、組織展示、點評后明確
明確:不是,是對圣賢的惋惜和不平,是對荒唐社會的嘲諷。
詩人的情緒又由歡樂變為憤激。
9、“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為了給飲者壯聲色,詩人拉上了曹植,曹植曾經在平樂觀與賓客狂飲,美酒一斗,價值十千,恣意歡謔。李白以曹植作為效法對象,勸主人莫愁錢少,把寶馬、輕裘典當出去,作為酒資,去買酒狂飲。這樣狂飲的目的是為了“銷萬古愁”。
思考:結合全詩,談談如何理解“萬古愁”?
學生思考、組織展示、點評后明確
明確:以懷才不遇為中心,把整個古代史上才智之士未得舒展抱負的憤郁都囊括在內,在結構上照應了開頭的“悲”。詩人要通過飲酒把“萬古愁”銷盡,表現出一種狂放的情緒。
(學生朗誦第二部分)
10、教師總結:就整首詩歌來看,詩歌第一部分詩人的情緒由悲傷到歡樂進而自信地飲酒;第二部分,詩人借飲酒評說社會人生。整首詩都讓人感到詩人的感情始終處于激烈的拼搏之中,全篇就是一曲借助酒力,努力排遣愁悶,渴望伸展才智,在悲感中交織著自信的樂章。
(學生朗誦全詩)
11、作業布置:背誦全詩,完成課后練習。
《將進酒》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將進酒》這首詩歌大起大落,詩文忽翕忽張。由悲轉喜轉狂放轉激憤轉癲狂,最后歸結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海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全詩五音繁會,句式長短參差,氣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驚天地泣鬼神,是詩仙李白的巔峰之作。
學情分析:由于本班學生大都來自農村,加之是理科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高。朗讀這一塊,學生大都比較薄弱,因此希望借助這一課的學習,促進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提高學生詩歌鑒賞的水平,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朗誦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過程與方法:
1.把握詩歌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
2.學習詩歌夸張及比興的藝術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李白不畏權貴,視金錢如糞土的精神品質。
教學重點: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感受詩人形象。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跌宕起伏的感情。
教學方法:問題式教學法、誦讀感知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國文人,悲歡離合求一醉,風花雪月尋一醉。
二、解題覽詩
1.題目分析。
2.自由讀詩。
3.分組讀詩
三、分析如何飲酒
你從哪些詩句中看到了李白飲酒時的哪些情態?領略了“酒中仙”的何等風采?
四、分析為何飲酒
1.“人生得意須盡歡”,因“得意”而歡飲?
2.“烹羊宰牛且為樂”,“為樂”而飲酒?
3.“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為“留名”而飲酒?
4.古來飲者無數,李白為何偏以曹植為例?他們二人有何相似之處?
5.據上分析,李白飲酒的原因應該落腳在哪個字上?
6.詩中直接點明情感的字,我們找到了“歡”“樂”“愁”,還有一個字是什么?(悲)李白為何而“悲”?
五、美讀課文
1.學生配樂誦讀
2.教師范讀
3.學生齊讀
六、小結、作業
附錄:本課涉及的詩文
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
--《玉壺吟》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行路難其二》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傳》
公子(指魏公子信陵君)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飲者四歲,竟病酒而卒。
--《史記》
劉伶恒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字,屋室為揮衣,諸君何為入我裈中!”--《世說新語任誕》
(劉伶)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晉書劉伶》
《將進酒》教學設計9
一、學習目標
1、通過師生共同探究,體味本詩頗具特色的起興和夸張手法的運用,領會李白淋漓暢快的浪漫主義詩風。
2、通過誦讀,理清本詩豐富充沛的情感脈絡,理解李白貌似消極行樂、狂放不羈實則渴望用世而又不得的悲憤之情。
3、能夠熟練背誦全詩。
二、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探究法
三、教學手段
ppt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由杜甫《飲中八仙歌》中李白形象導入到本詩。
(二)解題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曲名,意思是勸酒歌。“將”有“請、希望”的意思,與《詩經·衛風·氓》中的“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中的“將”音義相同。這首詩以飲酒為題材,表現了詩人在極度壓抑中的憤懣和狂放。
(三)簡介寫作背景
《將進酒》大約作于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這個時期的李白內心極度苦悶。那一年,李白與岑勛在嵩山友人元丹丘家做客,朋友相聚,自然少不了設宴飲酒,酒到暢快之時,李白對酒放歌,唱了一首千古名曲——《將進酒》。
(四)誦讀感知
李白當時唱歌的音樂曲調,今天已經不得而知,我們就不唱了,我們通過吟誦朗讀來感受一把詩人的情懷。
學生朗讀,教師作必要指導,全班同學再齊讀。
(五)文本解讀
1、李白勸友人怎么喝酒?
明確:乃狂飲。
2、李白為什么勸友人如此狂飲?
明確:為了盡歡、留名和銷愁,其中銷愁乃最根本的原因。
3、李白“萬古愁”從何而來?
明確:有對年華流逝的感慨,對人生坎坷的悲嘆,對有志難酬的郁悶,對丑惡現實的憎惡。
4、概括詩中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特征。
明確:狂放不羈,任性率真,執著追求。
(六)結束語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是杜甫對好朋友李白詩歌的總體評價,這個評價用在《將進酒》這首詩上自然是非常恰當。李白的詩歌因為詩人內在情感的充沛,風格手法的多變,詩人抒情主人公形象突出而名垂千古,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和力量。最后全班同學再來齊讀一遍結束。
(七)布置作業
結合讀過的李白詩歌,試以“李白詩歌中的飲者形象”為題寫一篇小論文,字數800字左右。
《將進酒》教學設計10
一、導入
同學們一定能朗誦李白與酒難舍難分的傳世佳作吧?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杜甫《飲中八仙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客中作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二、題解背景
1、作者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岑勛,李白稱他為“相門子”。元丹丘是當時著名的隱士,主要隱居地在嵩陽。
2、《將進酒》原為漢樂府的曲調,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將,請、愿之意,《詩經衛風氓》中有“將子無怒”句。這個“將”與詩句“呼兒將出換美酒”的“將”音義不同。
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
這首詩是一首勸酒歌,大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即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時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詩人對此極為不滿,但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狀況,只能用消極的辦法進行反抗,借酒銷愁,“但愿長醉不復醒。”詩人借題發揮,盡吐郁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這種反抗方式,跟《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借尋仙表現不事權貴的意志的寫法頗為相似。
三、自學檢查:
1、指出下面加線字的讀音有錯的一項:C
A、饌玉(zhuàn) B、恣意(zì) C、將進酒(jiāng) D、歡謔(xuè)
2、下面通假字中有錯的一項:C
A、徑須沽取(沽:酤) B、所守或匪親(匪:非)
C、與爾同消萬古愁(爾:你) D、卒廷見相如(廷:庭)
3、解釋下面“將”的意義:
①將進酒( )
②呼兒將出換美酒( )
③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
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⑤ 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 )
⑥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
①請
②拿
③扶持
④帶兵的人
⑤帶領
⑥助,在動詞后,沒實在意義
四、聽朗讀,正音
五、作品基調
基調指的是一篇作品整體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圍。
本詩的基調:豪放是它的外殼,憤激才是它的內核。
六、情感線索
先寫悲(開頭四句)--嘆流光易逝
次寫樂(“人生”以下六句)--喜朋友相聚
又次寫憤激之情(“鐘鼓”以下六句)--渲不平之氣
最后寫狂放之情(“主人”后)--豪放中含悲涼意
七、詩歌賞析
1、以黃河起興有何作用? 感嘆時光易逝
2、面對時光流逝,作者首先想到什么?
即使人生只能暫時得意,也要縱情高歌,把酒言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堅定信念,樂觀豁達
3、“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思?
全文主旨 痛苦、憤慨
4、作者表現“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為何偏偏選陳思王為例?
陳王,即曹植。遭其兄曹丕猜忌,監視,一生才學無可施展,遂借酒銷愁。其狂放不羈的性格與李白極為相似。
5、作者狂放疾呼“與爾同消萬古愁”,這里的萬古之“愁”該如何理解?
“抱利器而無所施”是古代賢人逸士的曠古愁思。這種懷才不遇的愁怨古而有之,故稱其為“萬古愁”。
八、研究討論
比較主旨句“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思想內容與表達形式上的異同。
內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現了詩人對權貴的鄙棄和蔑視的態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謂“開心顏”包含著個人對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謂“長醉不復醒”顯得消極一些。總起來說,前者于憤激中略見昂揚,后者于憤激中略見低沉。
在表達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顯的。前者是直白,鋒芒直指“權貴”;后者是曲達,以“鐘鼓饌玉”借代權貴。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可能跟詩人創作時的心境和所選用的題材有關。《夢游天姥吟留別》寫于初離長安之時,詩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為題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顯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當地說出詩人心中的意愿;而《將進酒》作于此后約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歡聚飲酒,盡吐胸中塊壘,也要跟飲酒合在一起說,因而只能采用曲達。
九、《將進酒》測練
(一)解釋下列加點字詞。
1、徑須沽取對君酌。沽:通酤,買。酌:喝。
2、鐘鼓饌玉不足貴。饌玉:古義:美好的'飲食;今義:饌:飲食;玉:玉石。
3、與君歌一曲。歌:唱。
(二)說說下列句子的詩意。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表絲暮成雪。
你沒看見嗎?黃河之水是由天上而來。波濤滾滾奔向東海,永不回頭。你沒看見嗎?可悲的是高堂明鏡照見了白發,早晨如青絲般烏黑,傍晚白得如雪。
2、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人生得意時應該盡情歡樂,不要讓金杯空對著明月。
(三)填充題:
1、這首詩的基調是(憤激)。在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開頭四句寫(悲),一落筆就寫楚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寫(歡),“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
2、本詩的主旨句是:(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表達了詩人(對權貴的鄙視和蔑視)的態度。
3、李白的浪漫氣質和狂放的'性格充分體現在詩中對夸張的運用,如(朝如青絲暮如雪);(與爾同銷萬古愁)等。
(四)下列對詩中的詩人形象分析不當的一項是(A )
A、詩人懷著平生之得意,又逢老友相聚,縱酒狂歌,互訴衷腸,感到無限快樂。
B、詩人大聲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罷休,表現他已從悲感中突破,豪氣洋溢。
C、詩人頻頻舉杯相邀,氣氛熱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來。
D、詩人高歌后酒興更濃,不惜寶馬金裘換酒暢飲,活現慷慨爽快之態。
十、拓展延伸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竟遭腐脅疾,醉魄歸八極。”
這是誰的詩,他們對李白飲酒過度持何態度?
你對李白“痛飲狂歌”有什么看法?
“我自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是近期熱播的電視劇《亮劍》中楚云飛和李云龍見面時的第一句話。
出自杜甫《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李、杜二人均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兩人雖然相差11歲,且性格炯異,但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僅《李太白全集》中就收錄杜甫寫給李白的詩11首。《不見》中云“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在《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詩中又云:“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短短二十八個字,寫盡了李白的精神、神態、性格和嗜好,是一幅形神兼備的"詩仙"李白的生動畫像。
晚唐詩人皮日休曾作《李翰林詩》云:“竟遭腐脅疾,醉魄歸八極。”也即指出,李白是因醉酒致疾致命的,就連升天的靈魂都帶著醉意。
現世學者郭沫若由“腐脅疾”得到啟發,從醫學角度進行研究推測,認為李白六十一歲曾游金陵,往來于宣城、歷陽二郡間。李光弼東鎮臨淮,李白決計從軍,可惜行至金陵發病,半途而歸。此為“腐脅疾”之初期,當是膿胸癥。一年后,李白在當涂養病,膿胸癥慢性化,向胸壁穿孔,由“腐脅疾”致命,最終死于涂。
將進酒原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復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教學設計11
【設計思想】
本單元的主題是“因聲求氣,吟詠詩韻”,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吟詠和誦讀從而領悟古典詩歌的韻律感和音樂美,讀出詩歌特有的詩境和詩情 。《將進酒》時而奔放,時而深沉,感情大起大落,詩情由悲壯轉歡樂,繼而憤激,再轉狂放,最后如火山般地爆發,氣勢如大江奔流。這首詩感情變化明顯,學生容易進入吟詠和體會情感的體驗閱讀中。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掌握詩中句式的長短變化和節奏的輕重緩急。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因聲求氣,準確傳達情感的朗讀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詩人由悲壯轉歡樂,繼而憤激,再轉狂放的內在情感的變化,從而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教學重點】
把握詩歌整體內容,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教學難點】
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多媒體顯示詩句)
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喝酒想起吟詩,吟詩想起喝酒,所以由酒產生了很多好詩。喝酒作詩最杰出的首推李白。那么同學們知道哪些寫到李白喝酒吟詩的詩句呢?(學生說詩句)
杜甫有一首《酒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杜甫在《不見》這首詩中又是這樣寫:“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余光中先生也有一首詩《尋李白》,其中有幾句是這樣寫的:“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可見,李白好飲,也善飲,而且他把飲酒和吟詩緊密聯系起來了。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又有怎樣的感情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們就通過他的《將進酒》來走近他的詩酒人生。
二、自由朗讀,把握詩意
(邊讀邊結合課本注解,整體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
1、自由朗讀后,請一位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詩歌的主要內容。
2、老師和學生補充、整合答案。(多媒體顯示)
這是一首勸酒詩,寫的是詩人跟好朋友岑勛應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抒發情懷。
三、聽聽美讀,說說感受
(一)美美地聽——初步體會詩歌的句式和節奏的變化,并在課本上作適當的標記。(多媒體播放《將進酒》的配樂朗誦,同時,展示于本詩相關的畫面,如李白狂歌圖、黃河奔流圖等。) (二)輕松地說——請說說在聽完配樂朗誦后你對本詩的句式和節奏的變化的整體感受。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補充整合答案)
明確:1、句式:以七言為主,有長短變化。
2、節奏:隨著詩情的起伏,時緩時急,忽高忽低,奔放而流暢。
四、多樣誦讀,品味詩情
(一)第一層
(多媒體顯示)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1、老師范讀.
2、 讓學生說老師范讀出的感情。
明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壯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悲
因此,這一層要讀出“悲壯”的感情來。(一開始要讀得頗有氣勢,節奏要迅疾,后來漸漸緩慢生悲)
3、齊讀第一層。(讀出“悲壯”之情)
(二)第二層
(多媒體顯示)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1、請一名學生范讀,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能體現感情的詞語,并揣摩該范讀同學對這一層的處理是否符合自己的想法。(他朗誦得符合你的想法的地方,要注意借鑒;不符合你的想法的地方,就注意在自己的朗誦中體現出變化。)
2、邊評價邊范讀。(讀得好還是不好?你覺得應該怎么讀?請試一試)
明確:這一層能體現感情的詞語有:“盡歡”、 “必有用”、 “還復來”、 “為樂”、 “三百杯”和四個短句等。從這些詞語可以看出此時詩人的心情是非常激動的,所以應 該讀出“歡樂”的感情來(情緒高昂,節奏逐漸加快)
3、齊讀第二層。(讀出“歡樂”)
(三)第三層
(多媒體顯示)
鐘鼓撰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用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1、邊分析邊逐句讀。(這一層是詩歌的主體部分,體現了詩人感情的大轉折,因此必須在老師的設疑和引導的基礎上來讀)
提問1:“鐘鼓撰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用醒。”意思是詩人以為富貴生活“不足貴”,并放言“但愿長醉不用醒”,可見詩人對豪門貴族懷有什么態度?
(學生討論后)明確:鄙棄、憤懣。“不足貴”“不用醒”二語當用極強音讀,以見其鄙棄、憤懣之深。
女生試讀這兩句。(讀出“憤懣”之情)
提問2:“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中的“寂寞”和“留其名”體現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又體現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學生討論后)明確:詩人說古代圣賢“寂寞”是為他們惋惜,同時又是說自己,流露出憤憤不平之情;因此,要在“嘆惜”中讀出“不平”之氣。“留其名”又可看出詩人認識到自我價值后的自信和激動,因此要重讀。“陳王”二句援引古人飲酒情形為例,詩人說陳王,其實又是說自己不過是懷才不遇借酒消愁而已。重音當落在“恣歡謔”三字上,因為這是歡中有悲,激動中有憤懣。
男生試讀這四句。(讀出“不平”和“激動”)
2、齊讀第三層。(讀出“憤激”之情)
(四)第四層
(多媒體顯示)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1、自由讀,邊讀邊揣摩這一層的感情。
2、請試一試。
3、讓試讀的學生說說他為什么這樣讀。
明確:“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詩人反客為主,直命沽酒,豪放之態如見,宜重讀;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極點,應當快讀;至“與爾同銷”可兩字一頓并放慢速度,再用夸張語調讀最后三字,“古”“愁”之后皆當有延長音,因為這是全詩的高潮,須有強大的聲勢,才能顯示詩人的飄逸的風格,不是一般的兒女愁情。因此,要讀出“狂放”,這種狂放,從實質上看,是詩人的悲壯之重、歡樂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
4、齊讀第四層。(讀出“狂放”)
(五)朗誦全詩
1、展示全詩感情的起伏變化:悲壯——歡樂——憤激——狂放。
2、配樂齊讀。
四、課外延伸,能力遷移
(多媒體顯示)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日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1、這首詩在感情變化上和《將進酒》的相似之處,請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加以揣摩,運用“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的方法自讀此詩。
誦讀提示:開頭兩句顯示出詩人郁積好久的憂憤的心情,接著完全撇開“煩憂”,放眼萬里長空,從“酣高樓”的豪興到“攬明月”的壯舉,展示出詩人的豪邁的胸襟,然后詩人又自比小謝,極為自信,然后,卻又迅速地陷入“不稱意”的苦悶中。感情也是起伏變化,也是憂憤苦悶中顯現出豪邁的氣概。
2、按照這首詩的感情變化,全班齊讀。
五、課堂小結
我們通過“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的方法,應該說,已經走進了李白的心靈世界中。詩歌就是這樣,要想讀懂它,就必須不斷地朗誦。在朗誦中領悟,在領悟的基礎上再誦讀,如此循環,就可以逐步走進詩人的心靈世界。聯系李白的生平,我們知道,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李白的一個夢,然而,當無法企及的現實無情地擺在李白面前時,他的夢碎了,于是,他開始狂歌,他開始縱酒,以喝酒排解內心的苦悶,以縱酒來對抗現實的齷齪,以精神的曠達來張揚自己的個性。從《將進酒》中我們可以體悟到,對李白而言,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將進酒》教學設計12
一、課程分析
《將進酒》是一支勸酒歌,大約作于李白以梁園(開封)為中心的十載漫流期間。詩中記李白與岑勛、元丹丘相聚飲酒之事。ァ督進酒》是漢樂府曲名,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這個歷來被許多詩人歌唱過的詩題以積極的內容。
學習這首詩,要在反復吟誦的基礎上,領會詩的內容和藝術特色。并要讓學生明白飲酒其意不在酒,而在于書法作者的蔑視榮華的憤激之情。
二、設計理念
古人有云:“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多讀是學習古詩領略其旨的好辦法。范讀與自瀆相結合也是學習古文的必經途徑。新課改再三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本次課想要再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由學生自主提問來解決以上教學目標。考慮到學生有可能找不到學習的重點,故采用由學生發現問題,教師有目的的選擇問題,然后師生共同探究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
三、學習目標
1.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2.了解李白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苦悶和激憤之情
3.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并能有感情的朗讀。
四、導語設計
古代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飲酒賦詩,自稱“酒中仙”的李白一生寫下了許多詠酒的詩篇。李白喝酒時盡管也有愁,但所詠的詩是極其豪放的。看他來了!
〈一〉初步感知
1、分小組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體味詩人的情感變化。并推選出讀的最好的同學。
2、提出自己或同學在閱讀中的疑難問題交給老師。
(設計意圖:把學生變成學習的主體,就要在課堂上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要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學生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有時會失去重點,所以老師必須有所挑選.)
〈二〉再度感知
由各組所推選的同學各讀一遍,老師做出點評。
(設計意圖:古詩的學習一定要建立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老師也應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提高朗讀能力. )
〈三〉老師把挑選的問題投影出來,師生共同討論:
問題大致如下:
1、詩文的前兩句在本文中有什麼作用?
(設計意圖:本文開頭兩句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要讀懂此詩,必要先體味這兩句在全詩中的作用。)
2、文章的感情基調是什麼?
(設計意圖:只有很好的把握了本文的感情基調,才能對全詩做深入的理解。體味李白在狂傲,放蕩不羈,狂喝豪飲下那顆愁苦的心。做到知人論世。)
3、詩的主旨句是什麼,如何理解呢?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題的設置,要學生了解李白寫此詩的目的,他要表抒的情懷。一定要學生明白品詩要知人論世,方能知其中真滋味。)
五、課后拓展訓練
杜甫不贊成李白飲酒過多,曾寫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你對李白的“痛飲狂歌”有什么看法,寫一段文字表述出來。
《將進酒》教學設計13
【教學設想】
1.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余光中)。李白的詩是唐代詩壇上的巔峰,他的詩飄逸豪放,語言流轉自然,他的古體詩和七絕尤為后人所稱道。《將進酒》是一首鮮明體現詩人風格的勸酒詩,李白飲酒悲歌,一吐為快,既有大濟蒼生的理想又有懷才不遇的苦悶,但李白傲世的態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又使全詩悲而不傷,憂而不愁。用教材教,使學生分析鑒賞古詩的能力更上一層樓。
2.李白的詩歌最適宜朗讀,《將進酒》氣勢磅礴,可以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
【學情分析】
1.學生對李白的詩歌比較熟悉,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
2.學生對詩歌的深入挖掘和鑒賞能力較弱。高三的學生必須加大這一方面的訓練。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感情充沛的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2.能學會夸張的創作手法
3.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大起大落,體味到作者堅定樂觀和蔑視權貴的精神
4.能獨立鑒賞課文
【重點難點】
1.能聯系以前的知識獨立鑒賞詩歌
2.能抓住詩人的感情變化
【教學策略方法】
1.朗讀法
2.分組討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直接從課文題目入手,解釋“將”的讀音和意思,讓學生講講自己對李白有哪些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放錄音示范朗讀
2.學生集體朗讀和個別朗讀
(教師點撥朗讀時注意感情的變化)
3.疏通文意
三、自主研讀,鑒賞課文
1.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并說明理由
(教師要適時點撥鑒賞方法,要有自己的預設詩句)
2.結合文本,找出表現詩人態度的詞,說說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變化?
3.詩人喝酒的目的是什么?課文中哪里可以表現出來
四、三讀文本,深入解讀
1.夸張在哪里體現?有怎樣的作用?
2.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李白的豪放飄逸?
五、作業
背誦全文
六、板書:
感傷——灑脫——憤激——豪放
《將進酒》教學設計14
知識與能力目標
1、通過吟誦,把握詩歌感情脈絡
2、把握詩人形象
3、體會比興、夸張藝術手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讀、賞、品、悟過程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趣味。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學習李白樂觀思想并感受其人格魅力。
教學重點
1、吟誦,賞析。
2、把握詩人情感變化線索。
3、品味比興、夸張等藝術手法。
4、感受李白人格魅力。
教學難點
把握詩人情感變化線索。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詩仙、酒中仙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哥》)
二、讀一讀
自由讀
齊讀
朗誦
學生評價、老師指導
聽名家配樂朗誦
三、賞一賞,自主探究
理解賞析詩句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水——人生
比興、夸張
感情:悲
2、“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表達哪種感情,為什么?(聯系文本中詩句回答)
A、沉淪消極,及時行樂
B、懷才不遇,積極用事
3、有人認為“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就是李白“賜金放還”后的人生追求。你同意么?為什么?
(1)、為什么作者會產生這種想法?
因為“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寂寞:_________。皆:__________。
(2)、這表達了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a、蔑視權貴
b、消極避世,麻醉自己
c、不平,憤恨。
4、為什么單單舉陳王曹植宴平樂的典故?(討論探究)
四、品一品:解讀藝術手法
比興
夸張
小結:浪漫風格、豪邁氣概(正如一頭受傷的雄獅的悲吼)
五、悟一悟:
課堂總結:回顧全篇,授之以漁
詩仙酒仙
讀、賞、品、悟
六、作業布置:
1、有感情朗誦《將進酒》
2、聯系學過的李白詩歌,走進李白,以“我心中的李白”為題,寫一篇200字的鑒賞文章。
《將進酒》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清詩歌情感變化,抓住意象解讀詩歌的方法。
2.過程和方法:反復誦讀,體會李白詩歌的豪放風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體悟李白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
(二)教學重、難點:
1、通過誦讀、借助“酒”意象的解讀,走進李白的內心深處。
2感受李白借豪寫悲,悲而能壯的詩歌風韻。
(三)教學方法:誦讀法賞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由詩歌、李白、導入本節內容。
2、出示學習環節淺讀——品讀——深讀
讀詩亦如飲酒,需要我們慢慢品味,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先淺嘗滋味,然后細細品味,最后深入體味。
二、詩歌學習
(一)、淺讀——讀出詩歌內容
1、自由朗讀、注意字詞的準確性。
2、單個朗讀。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對節奏、讀出感情,其他同學從字音、節奏和感情三方面點評
3、齊讀
提示:讀李白的詩,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放開膽來旁若無人,這樣才能獲得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4、多媒體聽讀
(二)、品讀——讀出情感變化
1、引入:一個人心情不同,場合不同,喝酒的方式也不一樣。那么在《將進酒》中李白是怎么喝酒的呢?怎么勸酒的?找出相關詩句。
——“會須一飲三百杯”喝得多,“將進酒,杯莫停”喝得急,“但愿長醉不復醒”喝得沉醉,“斗酒十千恣歡謔”喝得暢快,“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喝得傾其所有。
———可謂“豪飲、狂飲”。
2、那么,李白為什么要如此喝酒,如此勸酒呢?甚至要長醉不醒呢?再走進詩歌,感受他豐富復雜的情感世界。
分組討論、交流。(讀出相關的詩句)
點撥:悲——“歡”——憤——狂
小結:但李白畢竟是李白,悲也好,憤也罷,都磨鈍不了李白內心澎湃的激情和經世濟民的大志,他還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邁宣言,悲愁之中不失萬丈豪情,
3、指名朗讀(男生女生各推薦一名最能代表你們各自最高水平的選手朗誦《將進酒》,比一比,看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傳達出李白豐富復雜的情感。)
(三)、深讀——讀出內心境界
1、引入:話劇《李白》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在江邊,一個小孩在吟誦李白的《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開玩笑地說:“你還呼兒?!”小孩說,太白先生,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何為“萬古愁”啊?小孩問完,周圍一片寂然。李白沒有回答,只是淚流滿面。
雖是無知的童言,卻值得我們深思,李白的這種種矛盾糾結,只能說是李白的一己之悲,一世之愁,為什么說是“萬古愁”呢?到底什么是“萬古愁”呢?也許我們不能窮盡這個答案,但能不能從詩中找出一二呢?
討論、交流、回答———
提示: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古往今來一切敏感的才人、一切清醒者所共有的愁,是每一個懷才不遇的仁人志士的共同的心結,甚至可以說只要是有理想的、對現實不麻木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愁。這愁包含了對人生短暫、功名不立、歲月蹉跎、時不我待的慨嘆。這種愁緒不只李白有,李白之前的人有,李白之后的人有,甚至我們身上都有這種愁緒。
還能舉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嗎?
提示:孔子“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
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三、課堂小結
李白為詩而生,為酒而生。酒,成就了李白;李白,豐富了酒的內涵。唯李白,方顯酒的醇,酒的烈,酒的真,酒的香,酒的豪情萬丈,在李白的杯中,酒發揮得淋漓盡致,飄香流芳。最后讓我們全體起立,齊誦全詩,穿越時空,再次去感受李白激揚的文字中流淌的萬丈豪情,與李白同銷萬古愁!
四、課后作業
課后閱讀李白的《行路難》,再次感受豪邁的風格。
五、附:板書設計
豪邁
六、教學反思(課后待續)
【《將進酒》教學設計合集15篇】相關文章:
2.將進酒的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