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奇幻、蔥蘢、幽雅、嘆服、海枯石爛、日轉星移”等詞語。
2.了解化石展現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3. 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的節奏韻律之美和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
4. 培養對生物進化的興趣和愛科學愛文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奏韻律之美。
教學難點
聯系生物學的相關知識,激活聯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詩歌內容。
教學方法
1.朗讀法。2.聯想想像法。3.討論點撥法。
教學步驟
一、導語 設計
(多媒體顯示古生物化石圖片)同學們,每當走進自然博物館,面對復原的古生物時,思緒總會把我們帶進曾留下生命痕跡的遠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卻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繹,敘說著億萬年前那奇幻的神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化石吟》。
二、解題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科學詩是以詩的形式寫科學內容,全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贊美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吟”是古詩中的一種體式,內容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形式上比較自由活潑,如同散文中的隨筆,可以不拘一格。這里是贊頌的意思。
三、暢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朗讀,勾畫并疏解字詞,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2.教師感情飽滿地范讀全詩,學生感受其中對自然高妙的贊嘆和節奏韻律之美。
提示:詩人以優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全詩節奏鮮明,聲調和諧,音樂性強,并且以第二人稱來稱呼化石,親切自然。誦讀中要仔細體會語氣語調的變化。
3.學生自由誦讀,結合生物學知識理解詩歌內容。
思考:(1)化石作為地球上曾經有過的生命之軀的證據,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思。詩人是怎樣打開讀者思維閘門的?
(2)體會第3節中“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3)摘錄出詩中4、6兩節的比喻句各一例。
(4)第3節中的“你”具體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為什么?
(5)化石重視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么話?
(6)全詩七節的思路層次是怎樣安排的,請簡要概括。
4.學生集體誦讀全詩,讀出對自然高妙的贊嘆。
四、探究研討
1.指名學生誦讀第1節,思考:詩歌以四個問句開篇卻并未作答,但已暗含了生物進化的歷程,詩行中提到的幾個“最早的”“生物依次指什么?請結合你所搜集到的生物學知識,談談有關生物進化的話題。
2.詩的第二節和最后一節構成什么關系,這樣安排結構有什么特點。
3.“復原的恐龍、猛犸仿佛在引頸長吼”詩句會引發你作何感想,請就你搜集到的資料給大家講講有關恐龍和猛犸的情況。
4.化石的故事令人神往、驚訝,閱讀全詩請選擇一種化石,合理想像,寫一段故事,體裁不限。
【《化石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化石吟教學設計09-20
化石吟 教學設計07-24
《化石吟》的教學設計10-17
《化石吟》教學設計06-27
《化石吟》詳細教學設計08-15
化石吟優秀教學設計05-11
化石吟結構教學設計05-18
《化石吟》獲獎教學設計08-27
化石吟教案教學設計10-08
《化石吟》優秀教學設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