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浣溪沙翻譯

時間:2024-08-21 17:33:45 浣溪沙 我要投稿

浣溪沙翻譯

  導語: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浣溪沙翻譯,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浣溪沙翻譯1

  宋代:蘇軾

  縹緲紅妝照淺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處古臺西。

  廢沼夜來秋水滿,茂林深處晚鶯啼。行人腸斷草凄迷。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浣溪沙

  宋代:張炎

  半面妝凝鏡里春。同心帶舞掌中身。因沾弱水褪精神。

  冷艷喜尋梅共笑,枯香羞與佩同紉。湘皋猶有未歸人。

  南歌子

  宋代:程垓

  荷蓋傾新綠,榴巾蹙舊紅。水亭煙榭晚涼中。又是一鉤新月、靜方櫳。

  絲藕清如雪,櫥紗薄似空。好維今夜與誰同。喚取玉人來共、一簾風。

  浣溪沙翻譯2

  原文:

  浣溪沙·昨夜新看北固山

  [近現代]王國維

  昨夜新看北固山,今朝又上廣陵船。金焦在眼苦難攀。

  勐雨自隨汀雁落,濕云常與暮鴉寒。人天相對作愁顏。

  譯文

  昨夜才游覽了壯麗的北固山,今朝又登上了去揚州的客船。最遺憾的是,金山、焦山入望不遠也無法攀登。

  一陣暴雨隨著沙汀上的雁行降落,濃濕的云層下暮鴉歸飛,更覺荒寒。人和天,無言相對,彼此都充滿著愁緒。

  注釋

  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此調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為正體。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北固山:在江蘇鎮江市東北江濱。北臨長江,山壁陡峭,形勢險固,因名北固。有甘露寺、清暉亭、凌云亭等古跡。

  廣陵:揚州的別名。

  金焦:金山和焦山。金山在鎮江西北。焦山在鎮江東北長江中,聳立于滾滾波濤中,氣勢雄偉,有定慧寺、吸江樓等古跡。

  汀雁:雁常棲息于沙汀中,故云。

  濕云:溫度很大的云。

  人天:人與天。

  賞析:

  “昨夜新看北固山,今朝又上廣陵船。金焦在眼苦難攀”,三句接連天出了四個地名,而且都是旅游勝地,初看給人一種游玩山水的感覺,細看卻并非如此。首先到了京口北固山卻只能“看山”而不能登山,這是一層遺憾。其次,縱然看山未能在白天而是晚上,這又是一種遺憾。而離開鎮江的時候,有名的金山和焦山就近在眼前,卻無緣享受登山之樂,這是第三層遺憾。這三句,完全是敘事的“賦”筆卻又非單純敘事。

  “勐雨自隨汀雁落,濕云常與暮鴉寒”,是在船中所聞所見。這兩句看似單純天景,其實是情景交融,浸透了作者的主觀感受。因為雁與鴉都是大自然中的生命,都有求生的需求,看著它們遭受大自然風雨的打擊。就使作者聯想到人在謀生的奔波勞苦所受的打擊。

  “人天相對作愁顏”仍是天實:羈旅悲哀是人的.愁顏,陰雨打開是天的悉顏。但在天實的同時,這種人天相對而愁的情景又給讀者以更多的聯想。

  這實在是一種對人生很悲觀的態度,而這首詞就流露出作者的這種人生態度。

  浣溪沙翻譯3

  原文:

  浣溪沙·江村道中

  十里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垂垂山果掛青黃。

  濃霧知秋晨氣潤,薄云遮日午陰涼,不須飛蓋護戎裝。

  譯文:

  金燦燦的十里平疇,飄來撲鼻的稻香,紅艷艷的木槿花開在農舍的竹籬旁,迎風搖曳的毛竹又青又長,青黃相間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掛在枝頭上。

  秋天的早晨霧氣漸濃,濕潤的`空氣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陽,更不用隨從張蓋護住我的戎裝。

  注釋:

  ①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為正體,另有四種變體。全詞分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②疇(chóu):田地。

  ③槿(jǐn)花:是木槿或紫槿的花。正因其多色艷,可做欣賞植物,也可以作為一種中藥使用,同時可以食用。

  ④飛蓋:用以遮蔭的篷蓋。

  ⑤戎(róng)裝:詞人當時為四川制置使,故戎妝出游,帶有隨從張蓋遮蔭。

  賞析:

  上片三句詞人以顏色變換為線索,先遠后近,凝具匠心。第一句寫遠景,金燦燦的十里平疇,稻香撲鼻。第二句稍近些,紅艷的木槿花后,有青翠的修竹在迎風搖曳。第三句寫近旁的山坡上,累累山果掛滿枝頭,青黃相間,低頭搖晃,招人喜愛。好一派豐收景象。充分體現了這位著名田園詩人在描繪江村美景方面的才華。

  下片旨在寫詞人的旅途感受。時已初秋,晨霧漸渭,空氣濕潤,即使到了中午,因薄云遮日,也漸覺涼爽宜人。末句寫詞人舍車騎馬,戎裝而行,飽覽這迷人的秋色,寄托了詞人對于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5]詞中描寫了詞人身著戎裝巡行在“江村道中”所見優美的田園風光。一個秋天的早晨,詞人戎裝出游。江村的早晨,濃霧彌漫,秋氣涼潤。太陽出來后,濃霧散去,只見十里平川,稻谷飄香;村莊周圍,槿花盛開,細長的竹枝隨風飄舞;村后小山坡上掛滿或青或黃的累累碩果,好一派喜人的秋收景象!詞人一路巡行,興致極高,走在太陽底下,連隨從為他打傘遮陽他都不需要。作為一個負有守土重任的封疆大吏,詞人在看到防區內這一派美麗而又豐饒的田園風光時,既充滿了欣喜與熱愛之情,同時也平添了保家衛國的信心和力量。

  浣溪沙翻譯4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①。

  巧笑艷歌皆我意②,惱花顛酒拚君瞋③,物情唯有醉中真④。

  [注釋]

  ①“惜春”句:前蜀李珣《浣溪沙》:“遇花傾酒莫辭頻。”

  ②巧笑:《詩經》中有:“巧笑倩兮。”

  ③“惱花”句: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瞋(chēn):發怒時睜大眼睛。

  ④醉中真:李白《擬古十二首》其三:“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翻譯:

  我不信春色厭棄老人,老人曾經幾次依依難舍地送別餞春。珍惜春光,及時行樂,切不要辭太過殷勤。巧媚的笑靨,柔艷的歌吟,全合我心愿,只惱花去匆匆,飲酒發狂顛,拼著讓你嗔怨。只有在酒后才能見出人間真情。

  【譯文】

  不相信春天偏厭惡老人,老人還能有幾回送暮春?珍惜春光及時行樂,莫要推辭太頻繁。

  巧媚的笑容、柔艷的歌吟都合我的心意,醉酒任憑別人惱怒,人間感情只有醉中最真。

  【評點】

  作為宋代帝王的賓裔,同時其妻又為宗室之女,賀鑄在仕途上本應平步青云、一帆風順的。然而,由于賀鑄本人不媚權貴,又喜歡議論朝政,所以他并沒有如人們所想的那樣飛黃騰達,反而是一生抑郁不得志,最后找了個寂靜之處,縱情于山水詩酒,過起了隱居生活。盡管如此,他仍經常對社會現實流露出憤懣不平之氣。本篇為詞人晚年抒懷之作。詞人以樂觀豁達的態度表現了年老心不老、珍惜春日、及時行樂的豪情。但是在佯狂的腔調中,似也有憤懣不平的聲音,寄寓著無盡的壯志難酬之情。上片為傷春、惜春之語,其中流露出詞人對人到暮年的感嘆。開篇“不信芳春厭老人”一句總領全詞,寫自己不信這美好的`春色厭棄自己這樣一位老人。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這句其實是在說,自己雖然已經年老,但人老心不老,依然熱愛美好的春色。接著,詞人通過敘述老人與春的關系,得出結論:我要趁著這大好的春光及時行樂,這樣才不辜負大好的春色。

  下片描繪在大好春光中縱情歡樂的情態。“巧笑艷歌”讓詞人不禁回憶起了自己年輕時的風流快活,抒發了詞人人老心癡情亦顛的感慨。“惱花”寫出了詞人深愛繁花,而繁花卻匆匆凋零的煩惱。于是,詞人便趕緊趁此時繁花尚未落盡,飲酒賞花,使自己陶醉于繁花之中,最后達到了渾然忘我、花我一體的境界,哪管別人怎么看,唯有自己盡興足矣。“巧笑艷歌”、“惱花顛酒”都進一步流露出詞人惜春的情感。“物情惟有醉中真”一句點明自己醉酒癲狂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獲得超脫于塵俗的樂趣。通過詞人表面上沉溺于醉鄉的佯狂姿態,我們不難體會其內心升騰起的一股憤懣不平之氣,不難看出他對人生不得志的無奈和掙扎。

  全詞沒有委婉曲折的隱晦之語,句句都是直抒胸臆,豪放而灑脫,給人一種疏曠之感。

  [賞析]

  此作以議論為詞,有一股不服老的倔強之氣,一種戀生之樂的昂揚進取精神,此處不能視為頹唐,“惜春行樂莫辭頻”,乃是積極人生態度的剖白。這都是為了在醉中找回“真我”,在醉中享受到自由自在的歡樂。可以看出詞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壓抑。此作本身也可視為醉中尋求解脫與快樂的方式。他以藝術創作渲泄自己的諸多不平情緒,尋求一種那怕是暫時的快樂。此作帶有與封建正統文化相抗衡的某種色彩。

  本詞抒寫惜春戀春之情。賀鑄是宋代帝王賓裔,又娶宗室之女為妻,按理說應該仕途青云,一帆風順。便他喜歡議政,又不媚權貴,所以抑郁不得志,以致憤而退居蘇州盤門南十里處的橫塘。然雖寄意山水,縱情詩酒,卻時流露不平之氣。上篇寫惜春之意,寓有垂老之嘆。下片寫樂春之態,表面上似乎甘心醉于歌笑,沉溺于醉鄉,但在其佯狂的腔調中,不難體會出內心有一股憤懣不平之氣。這首小令即是詞人臨老惜春的感懷之作,在無可奈何的惜春心緒中,寄寓著不盡的夙志難酬之情。詞的上片,緊扣“老人”與春的關系落筆,得出惜春行樂的結論。詞的下片,巧笑艷歌,惱花顛酒,均承惜春行樂而來。只要我“適”意 ,莫管“君”嗔怪,此種真情,惟有醉時能夠自然流露,這真是“不失其赤子之心”了。

  浣溪沙翻譯5

  浣溪沙·水滿池塘花滿

  趙令疇〔宋代〕

  水滿池塘花滿枝,亂香深里語黃鸝。東風輕軟弄簾幃。

  日正長時春夢短,燕交飛處柳煙低。玉窗紅子斗棋時。

  譯文

  春水溢滿了池塘,花兒在枝頭綻放。那香氣襲人的百花叢中,黃鸝鳴聲婉轉。東風輕輕軟軟的撩動著簾幃。春天白晝漸長,可惜春夢太短。醒來后只見煙霧迷蒙的楊柳低處,燕子雙雙飛舞,令人無限羨慕。百無聊賴,只好在窗前以紅子斗棋,獨自游戲。

  注釋浣溪沙: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正體為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亂香深里:香氣襲人的百花叢中。亂香,即花叢。語:指黃鸝的啼叫聲。黃鸝:也稱“黃鶯”、“黃鳥”,鳴聲婉轉。弄簾幃(wéi):吹拂著窗簾和幃幕。弄,拂弄,吹拂。簾幃,簾帳,帳子。交飛:雙飛。柳煙低:形容柳葉低垂的輕柔之態。柳煙,柳樹枝葉茂密似籠煙霧,故稱。玉窗:裝飾華麗的窗子。紅子:指紅色的棋子。斗(dòu)棋:下棋游戲。

  賞析

  此詞上片怕視覺、嗅覺、聽覺以及觸覺等角度生春天對閨中少婦的感官刺激,下片由上片生發,生閨中少婦沉浸于相思之中的情態。全詞雖只有六句而每一句都獨立形成一組景致,六個畫面完燕、和諧地組合成特殊的花境,通過景物抒生閨怨,生景飽滿酣暢,言情深隱蘊藉,詞淺花深、語短情長的藝術魅力盡顯。

  此詞上片點染環境,依次生閨中人所見、所聞、所感,層層進逼,對景觀的感受自遠及近,人漸漸地被渲染出來。開頭的“水滿池塘花滿枝”一句怕視覺角度生盛春景色。接連用兩個“滿”字來表現水與花,是怕唐代嚴維“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名聯化出,十分貼切地展現樓外春光滿眼。“亂香深里語黃鸝”把顏色之鮮艷轉化為氣味之傳象,在聽覺感受上增設嗅覺一層,顯得春天更為生動。在語花上與前一句既有銜接,又另成一境。其中“亂香”承接前句“花滿枝”,一個“亂”字,生出百花爭艷的春日勝景。“語黃鸝”中“語”字是將黃鸝的鳴叫想象成低語的表現,饒具情思,黃鸝軟聲細語的啁啾之態因而更加突出。

  “東風輕軟弄簾幃”一句怕觸覺角度生春色,將繁茂的春景與“簾幃”中人聯系起來,一個“弄”字,幾許撩人,“簾幃”二字則點示出人的`存在。怕池塘到花叢,再到院中簾幃,景物之間雖無脈絡可循,卻形成一幅整體的畫面。此句生春風翻動簾幕,雖未生人,而人物情思已隱隱顯露。簾外春光燦爛,人卻在簾幕深處,是情慵花懶,沒有出游賞春的心思,還是滿心愁緒,怕孤身一人見春傷懷。對此句中并未直言,因而給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顯得筆致輕巧。

  “日正長時春夢短,燕交飛處柳煙低”兩句生日長之時,主人公百無聊賴,于是用午睡打發時光,偏偏好夢易醒,醒過來之后,夢中的燕好消逝無蹤,不覺間歸燕交飛,煙柳迷茫,日又西淪,前句直露,后句微婉,有錯落之致。其中“燕交飛”飽含情致,既是對“春夢”氛圍的烘托,更暗示了“春夢”的內容,透出“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的潛在花向,見燕子雙飛,更突顯閨中少婦的孤獨;而柳又引出離愁別緒。其中“交”字將燕子引頸相戲的親昵模樣描生得十分貼切。接下來“玉窗紅子斗棋時”一句以事結題,本旨拍合,味淡而永,流露出無可奈何中的奈何,無所用心中的用心。“玉窗”、“紅子”構成一幅色澤鮮明、溫潤燕好的圖畫,仿佛可以看見主人公斜倚玉窗,纖纖素手捏起鮮艷紅潤的棋子,懶懶下棋的模樣。

  全詞沒有花費筆墨講述主人公的心情,情感的表達亦不見痕跡,只通過景物勾勒情思,但全詞處處含情,主人公的困懶和孤寂蘊涵于淺淡的文字中,韻味深長。

  浣溪沙翻譯6

  原文: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

  西塞山汛邊白鷺在飛翔,散花洲外汛上片片白帆船在輕輕地飄動。桃花水汛期鱖魚長得肥胖。

  自有遮護全身的青竹殼斗笠,與斗笠相伴的還有綠蓑衣。斜風夾雜著細雨,過著樂而忘歸的.漁翁生活。

  注釋

  浣溪沙:山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平韻。南山李煜有仄韻之作。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于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磯,今湖北省黃石市轄區之山名。

  散花州:鄂東長汛一帶有三個散花洲,一在黃梅縣汛中,早已塌沒。一在浠水縣汛濱,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汛上建“怡亭”之小島,當地人稱之為“吳王散花灘”。該詞中所寫散花洲系與西塞山相對的浠水縣管轄的散花洲。

  鱖(guì)魚:又名“桂魚”,長汛中游黃州、黃石一帶特產。

  庇:遮蓋。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賞析: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蘇軾離開黃州赴汝州途中,沿長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漁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聯想,作該詞描寫漁父的生活。

  浣溪沙翻譯7

  原文:

  浣溪沙·楊花

  [明代]陳子龍

  百尺章臺撩亂飛,重重簾幕弄春暉。憐他飄泊奈他飛。

  澹日滾殘花影下,軟風吹送玉樓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高高的專門送別的章臺旁繚亂飛舞,在重重的簾幕前的春天陽光中翻騰,可憐啊,它這樣無境止地光泊,但又有怎樣的辦法不讓它飛揚。

  在淡淡的日光中慢慢光搖灑落于花叢陰影下,又被溫熙的和風吹拂到華美的高樓的西邊,如那在天涯光泊流離的`旅人一樣,它的心事少有人知道。

  注釋

  百尺章臺:典出韓翔的愛情故事,詳情參見韓掬《章臺柳》及妻柳氏《楊柳枝》(本書第十二輯)的注釋。“章臺”,原系漢長安的街道名,多設歌樓妓館,遍植楊柳,唐宋詩詞中卻成了秦樓楚館的代名詞,吟詠中常用之。

  重重簾幕:喻指陳柳婚姻中的重重障礙。“春暉”,指春光。

  玉樓:華麗的樓房;亦指仙人居處。

  天涯心事:相隔天涯,彼此間的情意。

  賞析:

  上片“百尺章臺撩亂飛,重重簾幕弄春暉”,是對柳如是處于名妓生活的寫照。這里明寫楊柳,暗喻柳如是之姓,語意雙關。“百尺”,指柳如是當時居住高樓,名望甚高,難以攀折。“撩亂飛”,”思緒撩亂紛紛之意。“重重簾幕”,指柳氏所居之深宅大院,甚為豪華。“弄春暉”,指舞弄著“春色”,正在走紅。整個兩句,描寫柳如是當時在妓女界的名望、地位及其豪華生活。對這位功名未就、生活拮據的年少書生陳子龍來說,自然既存愛慕之心,又”憐惜之意。遂”“憐他漂泊奈他飛”的感慨。柳如是幼年即為周道登玩弄于股掌之上,年十五流落風塵,漂泊的命運猶如楊花柳絮,引起陳子龍的憐惜與同情;加以對柳如是深情相愛,但由于自己生計尚不富裕,家”嫡妻把持,無法將柳如是救出水火,結為鸞風,在這無奈之中,只”像楊花一樣,任他隨風飄蕩了。

  下片“淡日滾殘花影下,軟風吹送玉樓西”,這里將柳如是的未來生涯,繼續比作楊花柳絮,作動態的描述加以警告。此處“淡日”,指暗淡的日子。“軟風”,指柔和的微風。就是說,不須要強勁的風,即可輕輕地將花下的絮球吹到樓邊墻角,了它殘生。這里”著深刻的含義,作者向他的戀人柳如是提示:不要只看到在這青春盛日,被那名流學士競相追逐的繁華似錦的生活(指上片“重重簾幕弄春暉”的盛況),還須想到日后年老色衰,漸漸為人所棄的暗淡日子里的悲慘處境。上片一個“弄”字,下片一個“殘”字,上片渲染“春暉”,下片揭示“淡日”,一前一后,遙相唿應,一喜一悲,相互映照,很是值得玩味。最后以“天涯心事少人知”作結,含蓄”致,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就是說,我的這一番心事,是很少”人知道的,您可知否?真是語重心長,含情脈脈,其中蘊藏著多少感人的肺腑之言!至于此處的“天涯”,究竟指的是:人在天涯,寄語情懷;還是人在咫尺,心懷天涯之事?又,這番“心事”,究竟指的是:戀情堪慮的心事,還是事業抱負的心事?都未明言。所”這些,留給讀者去品味吧!

  陳子龍在這短短的小令中,感情豐富真摯,筆調高雅蘊藉,非大手筆莫能為之。由此即可看出他真情實感及其文學才華。

  浣溪沙翻譯8

  原文:

  浣溪沙·春情

  宋代: 蘇軾

  道字嬌訛語未成。未應春閣夢多情。朝來何事綠鬟傾。

  彩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困人天氣近清明。

  譯文:

  道字嬌訛語未成。未應春閣夢多情。朝來何事綠鬟傾。

  睡夢中柔聲細語吐字不清, 莫非是情郎來到她的夢中? 假如不是跟他夢中歡會呀, 為何見她早起時發髻斜傾?

  彩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困人天氣近清明。

  秋千上她象燕子身體輕盈, 紅窗內她睡得甜不聞鶯聲。那使人困意濃濃的天氣呀, 已不知不覺地快要到清明。

  注釋:

  道字嬌訛(é)語未成。未應春閣夢多情。朝來何事綠鬟(huán)傾。

  “道字”二句:意謂少女說話時咬字不準,還不應在閨房中做多情的春夢。 朝來句:謂低頭沉思不知何故。

  彩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yīng)。困人天氣近清明。

  趁燕:追上飛燕。這句寫蕩秋千。 睡重不聞鶯:睡得很濃連鶯啼聲也聽不見。因人天氣:指使人困倦的暮春天氣。

  賞析:

  這首詞體現了作者對婉約詞的一個極好的'開拓與創新。詞中以含蓄蘊藉、輕松幽默的語言,描寫一位富裕家庭懷春少女的天真活潑形象。整首詞新穎工巧,清綺細致,雅麗自然,表現人物形象不僅能曲盡其形,且能曲盡其神,曲盡其理,顯示出非凡的藝術功力。

  上片寫少女朝慵初起的嬌態。首句寫少女夢囈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表現少女懷春時特有的羞澀心理。接下來二句語含諧趣,故設疑云:如此嬌小憨稚的姑娘是不會被那些兒女情事牽扯的吧,那為什么早晨遲遲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幾句將少女的春情寫得若有若無,巧妙地表現了情竇初開的少女的心理特點。

  詞的下片通過少女蕩秋千和晝眠這兩個生活側面的描寫,寫她貪玩好睡的憨態。姑娘白天秋千上飛來蕩去,輕捷靈巧的身子有如春燕。可是,晚上躺下來以后,她就一覺睡到紅日當窗,鶯啼戶外,仍是深眠不醒。少女白晝酣眠,是為排遣煩憂,作者卻說是因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節。

  這首詞傳神地描寫了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態,寫出了少女懷春時玫瑰色的夢境。寫作上,它撮筆生新,不落陳套,始終圍繞少女春日貪睡這一側面,用饒有情致的筆調加以渲染,使一位懷春少女的神思躍然紙上,呼之欲出。詞以上下問答的形式寫出,這種結構造成了一種意深筆曲的效果,而無一眼見底的單調淺薄之感。

  浣溪沙翻譯9

  原文:

  十里湖光載酒游,青簾低映白蘋洲。

  西風聽徹采菱謳。

  沙岸有時雙袖擁,畫船何處一竿收。

  歸來無語晚妝樓。

  譯文

  湖光山色,倒映如畫,坐在船上,載酒而游,是多么的逍遙自在。遠景是的中的沙灘,伴著采菱人所唱的歌曲泛舟湖上,欣賞著自然的美是多么的愉悅啊。

  近處的岸邊有熱鬧的街市,美麗的女子。天色漸晚,畫船上收起釣竿。夜晚歸來,獨自于妝樓尋婉。

  注釋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此調有平仄兩體。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于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青簾:舊時酒店門口掛的幌子,多用青布制成。

  白洲:泛指長滿白色花的`沙洲。唐李益《柳楊送客》詩:處“青楓江畔白洲,楚客傷離不待秋。”

  徹:完結,指樂曲的終結。

  采菱謳(ōu):樂府清商曲名,又稱《采菱歌》、處《采菱曲》。

  沙岸: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雙袖:借指美女。

  畫船:裝飾華麗的游船。

  一竿(gān):宋時京師買妾,一妾需五千錢,每五千錢名為“一竿”。李煜《漁父》:處“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故此處之“一竿”亦可指漁人。

  賞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容若扈駕南巡,目睹了江南的湖光山色,盡享自然情趣,感慨之下作下此詞。

  浣溪沙翻譯10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

  作者:歐陽修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樽前!

  譯文

  堤上踏青賞春的游人如織,踴躍追逐著湖里的畫船,春水蕩漾,四周水天相接,波濤擊打著堤岸。湖畔綠楊掩映的小樓之外,傳出秋千少女的歡愉之聲。

  莫要笑話滿頭白發的老翁還頭插鮮花,我隨著委婉動聽的《六幺》琵琶曲調,頻頻交杯換盞。人生萬事,何似對酒當歌?

  注釋

  ①四垂天:天幕仿佛從四面垂下,此處寫湖上水天一色的情形。

  ②綠楊句: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詩:“蹴踘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馮延巳《上行杯》詞:“柳外秋千出畫墻。”

  ③戴花:在頭上簪花。《宋史·禮志十五》:“禮畢,從駕官、應奉官、禁衛等并簪從駕還內。”

  ④六幺:又名綠腰,唐時琵琶曲名。王灼《碧雞熳志》卷三云:“《六幺》,一名《綠腰》,一名《樂世》,一名《錄要》。”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⑤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題解

  上片描繪了在空闊、明麗的湖上春景中活躍著的眾多游人,并著意點出“綠楊樓外”的秋千影。吳曾《能改齋漫錄》引晁補之語,說此詞上片“要皆絕妙”,尤其是其中的“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處”,因為用此一字,突出了萬綠叢中忽然閃現的蕩秋千少女的身影,使人更感到春天的歡樂,生命的歡樂。下片自抒情懷,一方面寫出作者雖已白發,卻仍舊熱愛生活、享受生活,陶醉于美酒和樂舞中的情景;而“人生何處似瓶尊前”句,又使人體味到一種幽微的凄傷之慨。

  詞意 堤上,游人如織,笑語喧闐;湖上,畫船輕漾,春水連天。好一幅踏青賞春的圖畫! 然而,這圖畫的點晴之處,卻不在堤上、湖上、而在湖岸邊、院墻內、高樓下。那綠楊叢中蕩起的秋千架兒、那隨著秋千飛舞而生的盈盈笑聲,才是青春少女的歡暢、才是春天氣息蕩漾的所在;唯因它曾經深錮墻內,故如今鼓蕩而出,便分外使人感染至深。船中的太守,此時也顧不得有誰在竊笑了,他情不自禁在皤然白發上插入一朵鮮花、添上一段春色,讓絲竹繁奏、將酒杯頻傳。

  賞析

  此詞以清麗質樸的語言,描寫作者春日載舟潁州西湖上的所見所感。詞的上片描摹明媚秀麗的春景和眾多游人的歡娛,下片寫作者畫舫中宴飲的情況,著重抒情。整首詞意境疏放清曠,婉曲蘊藉,意言外,別有意趣。

  “堤上游人逐畫船”,寫所見之人:堤上踏青賞春的人隨著畫船行走。一個“逐”字,生動地道出了游人如織、熙熙攘攘、喧囂熱鬧的情形。“拍堤春水四垂天”,寫所見之景: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斷地拍打著堤岸;上空天幕四垂,遠遠望去,水天相接,廣闊無垠。第三句“綠楊樓外出秋千”,寫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動。這句中的“出”字用得極妙。晁無咎說:“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處。”(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引)王國維則說:“余謂此本于正中(馮延巳字)《上行杯》詞‘柳外秋千出畫墻’,但歐語尤工耳。”《人間詞話》卷上(“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使人們好像隱約聽到了綠楊成蔭的臨水人家傳出的笑語喧鬧之聲,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嬌美的'身影,這樣就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種盎然的生意。

  “白發戴花君莫笑”,“白發”,詞人自指。這樣的老人頭插鮮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別人見怪,儼然畫出了他曠放不羈、樂而忘形的狂態。下句“六幺催拍盞頻傳”和上句對仗,但對得靈活,使人不覺。“六幺”即“綠腰”,曲調名。“拍”,歌的節拍。此句形象地寫出畫船上急管繁弦、樂聲四起、頻頻舉杯、觥籌交錯的場面。歇拍“人生何處似尊前”,雖是議論,但它是作者感情的升華,寫得凄愴沉郁,耐人品味。

  此詞寫出歐陽修與民同樂,同慶春天蒞臨的情懷。在詞中他忘卻了貶官潁州的煩惱,他愿在春醪中沉醉,一如他的雅號“醉翁”。

  堤上,游人如織,笑語喧闐;湖上,畫船輕漾,春水連天。好一幅踏青賞春的圖畫! 然而,這圖畫的點晴之處,卻不在堤上、湖上、而在湖岸邊、院墻內、高樓下。那綠楊叢中蕩起的秋千架兒、那隨著秋千飛舞而生的盈盈笑聲,才是青春少女的歡暢、才是春天氣息蕩漾的所在;唯因它曾經深錮墻內,故如今鼓蕩而出,便分外使人感染至深。船中的太守,此時也顧不得有誰在竊笑了,他情不自禁在皤然白發上插入一朵鮮花、添上一段春色。讓絲竹繁奏、將酒杯頻傳,他要與民同樂,同慶春的蒞臨。忘卻貶官潁州的煩惱吧,他愿在春醪中沉醉,一如他的雅號:"醉翁"。

  浣溪沙翻譯11

  浣溪沙·詠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舍出青黃。

  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翻譯

  一夜秋霜過后,菊花凋謝荷葉枯萎,而新橘卻在經霜之后變得更加鮮亮,整個橘林都閃著光亮。原來是橘子由青色逐漸變成金黃色了。

  摘下一個剝開之后,香味噴人,初嘗新橘,汁水齒舌間如泉般流淌。據說,吳地產的橘子女孩子剝后,手上三日仍留有余香。

  注釋

  一夜霜:橘經霜之后,顏色開始變黃而味道也更美。

  新苞:指新橘,橘經霜變黃,又有外皮包裹,如新生的黃色花苞。

  青黃:指橘子,橘子成熟時,果皮由青色逐漸變成金黃色。屈原《橘頌》“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噀:噴。

  清泉:喻橘汁。

  吳姬:吳地美女。

  賞析

  詠物詩詞,義兼比興,講求氣象,自然容易受到好評。唐宋詩人,遵循《詩經》以來的“美”、“刺”原則,每借物寓意,有所寄諷,并以此為詠物“正宗”,而直寫物象的純粹的詠物之作,似乎已落入第二義了。其實,“純用賦體,描寫確肖”的.詠物詩詞,只要在選材煉意、琢句謀篇方面技巧嫻熟,精美工致,也不失為佳構。

  蘇軾是詠物能手,他的詩詞中既有托諷深遠的名篇,也有刻畫精工的妙制,像這首詠橘詞,可謂“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巧言切狀,體物細微,雖無深刻的思想內容,卻飽有余味。

  “菊暗荷枯一夜霜”,先布置環境。詠物詞,特別是詠小物的詞,往往由于題材狹窄,難以展開,低手為之,易成枯窘。東坡才大,先在題前落筆,下文便有余地抒發。唐人皮日休《石榴歌》首句“蟬噪秋枝槐葉黃”,同此手段。“菊暗荷枯”四字,是東坡《贈劉景文》詩“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的概括。“一夜霜”,經霜之后,橘始變黃而味愈美。晉王羲之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易多得。”又白居易《揀貢橘書情》詩:“瓊漿氣味得霜成。”皆可參證。“新苞”句,輕輕點出題目。橘有皮包裹,故稱新苞。又因橘樹常綠,凌寒不凋。《楚辭·橘頌》:“綠葉素榮,紛其可嘉兮。”沈約《橘》詩:“綠葉迎露滋,朱苞待霜潤。”東坡用“新苞綠葉”四字,描寫自然,再以“照林光”描繪之,可謂得橘之神了。“竹籬茅舍出青黃”,好在一“出”字。竹籬茅舍,掩映于青黃相間的橘林之中,可見橘樹生長之盛,人家環境之美,一年好景,正當此時。上片三句,純是賦體,不雜一點抒情成分,然詞人對橘的喜愛之情自見于字里行間。

  過片二句,寫嘗橘的情狀。擘開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霧般噴濺;初嘗新橘,汁水在齒舌間如泉般流淌。“香霧”、“清泉”之喻,大概是東坡頗為得意的,他的《食柑》詩也有“清泉簌簌先流齒,香霧霏霏欲噀人”之句,后來南宋詩人曾幾更把它壓縮為“流泉噴霧真宜酒”(《曾宏甫分餉洞庭柑》)一語了。此詞中“驚”、“怯”二字,活畫出女子嘗橘時的嬌態。驚,是驚于橘皮迸裂時香霧濺人,怯,是怯于橘汁的涼冷和酸味。末句點出“吳姬”,實際也點明新橘的產地。吳中產橘,尤以太湖中東西兩洞庭山所產者為最著,洞庭橘在唐宋時為貢物。詞中謂“三日手猶香”,著意夸張。以此作結,余音不絕,亦自有“三日繞梁”之妙。

  浣溪沙翻譯12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sòngyàn shū

  宋 晏殊

  yī qǔ xīn cí jiǔ yī bēi, qù nián tiān qì jiù tíng tái. xī yáng xī xià jǐ shí huí?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 sì céng xiāng shí yàn guī lái. xiǎo yuán xiāng jìng dú pái huái.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翻譯

  聽一曲以新詞譜成的歌,飲一杯酒。去年這時節的天氣、舊亭臺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陽西下了,不知何時會再回來。

  無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見過的燕子,如今又飛回到舊巢來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園中落花遍地的小徑上惆悵地徘徊起來。

  賞析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浣溪沙》這個詞牌,它來自唐代,傳說,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曾經是一名浣紗女,在若耶溪邊浣紗。西施粉面桃花,美艷無比,水中魚兒見了她,都被美貌傾倒,忘了游水,慢慢地沉入河底,所以有“西施沉魚”之說。西施浣紗的'若耶溪后來也被稱為浣沙溪,唐代人們在給詞牌取名字的時候,想到了這個美好的故事,就把這個詞牌命名為《浣溪沙》。

  雖然春已去,但我們何必憂愁?春有春的嫵媚,接下來的夏自有夏的熱烈,誰不想讓自己的生命夏日般的火熱、有一番轟轟烈烈的作為?迎接熱烈的夏日,你準備得怎樣了?

  浣溪沙翻譯13

  原文:

  錦帳重重卷暮霞。

  屏風曲曲斗紅牙。

  恨人何事苦離家。

  枕上夢魂飛不去,覺來紅日又西斜。

  滿庭芳草襯殘花。

  譯文

  卷起映照著晚霞的重重錦繡帳板,在曲曲的屏風旁無聊地擊打著拍板,失意者因為什么事離開了家。

  夢魂中也到不了所思念的人身邊,一覺醒來太陽開始西斜快要落山了,滿院的`芳草襯托著殘花。

  注釋

  浣節沙:浣節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

  屏風:室內隔扇,以木為之,多有雕繪。

  斗紅牙:競拍紅牙演唱也。斗,此指競相演奏。紅牙,紅木拍板,演奏時用以節樂。

  恨人:失意抱恨者。此處作者自指。

  芳草:這里比喻遠行的丈夫。

  殘花:暗喻因相思過度而憔悴不堪的女主人公。

  賞析:

  這首詞中詞人將自己比作“恨人”,當為哲宗紹圣元年(1094)后眨謫在外所作。詞人身在客中,面對筵宴,不但不能解除愁苦,反而更增愁悶,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浣溪沙翻譯14

  原文

  浣溪沙⑴

  一曲新詞酒一杯⑵,去年天氣舊亭臺⑶。夕陽西下幾時回⑷?

  無可奈何花落去⑸,似曾相識燕歸來⑹。小園香徑獨徘徊⑺。

  注釋

  ⑴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沙,一作“紗”。

  ⑵一曲新詞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長安道》詩意:“花枝缺入青樓開,艷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音樂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氣舊亭臺:是說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此句化用五代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晏詞“亭臺”一本作“池臺”。去年天氣,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舊亭臺,曾經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舊,舊時。

  ⑷夕陽: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線落下。幾時回:什么時候回來。

  ⑸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⑹似曾相識:好像曾經認識。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后用作成語,即出自晏殊此句。燕歸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燕歸來,春中常景,在有意無意之間。

  ⑺小園香徑:花草芳香的小徑,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徑。因落花滿徑,幽香四溢,故云香徑。香徑,帶著幽香的園中小徑。獨:副詞,用于謂語前,表示“獨自”的意思。徘徊:來回走。

  譯文

  填曲新詞品嘗一杯美酒,時令氣候亭臺池榭依舊,西下的夕陽幾時才能回轉?無可奈何中百花再殘落,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里徘徊。

  文學賞析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全詞抒發了悼惜殘春之情,表達了時光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寫對酒聽歌的現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飲涵詠之樂。的確,作為安享尊榮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習于問津、也樂于問津的娛情遣興方式之一。但邊聽邊飲,這現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這樣,作者縱然襟懷沖澹,有些微微的傷感。于是詞人從心底涌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

  下篇仍以融情于景的筆法申發前意。“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都是描寫春天的,妙在對仗工整。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聲韻和諧,寓意深婉,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系,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滲透在句中的是一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沖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唯其如此,此聯作者既用于此詞,又用于《示張寺丞王校勘》一詩。“小園香徑獨徘徊”,即是說他獨自一人在花間踱來踱去,心情無法平靜。這里傷春的感情勝于惜春的感情,含著淡淡的哀愁,情調是低沉的。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得十分含蓄。

  浣溪沙翻譯15

  浣溪沙

  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翻譯

  游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

  山腳下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鳥的叫聲從松林中傳出。

  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賞析

  東坡為人胸襟坦蕩曠達,善于因緣自適。他因詩中有所謂“譏諷朝廷”語,被羅織罪名入獄,“烏臺詩案”過后,于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二月貶到黃州。初時雖也吟過“飲中真味老更濃,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樣惴惴不安的詩句,但當生活安頓下來之后,樵夫野老的幫助,親朋故舊的關心,州郡長官的禮遇,山川風物的吸引,促使他撥開眼前的陰霾,敞開了超曠爽朗的心扉。這首樂觀的呼喚青春的人生之歌,當是在這種心情下吟出的。

  上闋三句,寫清泉寺幽雅的風光和環境。山下小溪潺湲,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芽。松林間的沙路,仿佛經過清泉沖刷,一塵不染,非常潔凈。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了杜鵑的啼聲。這一派畫意的光景,滌去官場的惡濁,沒有市朝的塵囂。它優美,潔凈,瀟灑……充滿詩的情趣,春的生機。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誘發詩人愛悅自然、執著人生的情懷。

  環境啟迪,靈感生發。于是詞人在下闋進發出使人感奮的議論。這種議論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攄寫有關人生的哲理。“誰道”兩句,以反詰喚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長恨水長東”,光陰猶如晝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東奔駛,一去不可復返,青春對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然而,在某種意義上講,人未始不可以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詞人發出令人振奮的議論:“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人們慣用“白發”、“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發出衰颯的悲吟。白居易當年在《醉歌》中唱道:“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鏡里朱顏看已失。”杜甫也曾化用樂天詩,吟過“試呼自發感秋人,令唱黃雞催曉曲”之句。

  此處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們不要徒發自傷衰老之嘆。“誰道人生無再少?”“休將白發唱黃雞!”這與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黃雞并白發”,用意相同。應該說,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這是對生活、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這是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在貶謫生活中,能一反感傷遲暮的低沉之調,唱出如此催人自強的歌曲,這體現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浣溪沙翻譯16

  【原文】

  攤破浣溪沙

  納蘭性德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攤破浣溪沙

  一霎燈前醉不醒,恨如春一夢畏天明。淡月淡云窗外雨,一聲聲。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又聽鷓鴣啼遍了,短長亭。

  攤破浣溪沙

  林下荒臺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似柳綿吹欲碎,繞天涯。

  【翻譯】

  風中的柳絮殘飛刀水面化作浮萍,

  河泥中的蓮花雖然剛勁果斷,但是它的莖卻依然會絲絲縈繞不斷;

  別離時拈一花一瓣贈與對方,記念以前的事情.

  人們常說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會很深,

  現在真的后悔以前的.多情;

  回到以前傷心離別的地方,淚水禁不住悄悄流下來.

  【賞析】

  忘了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對方忘了你。

  “你既無心我便休。”據說有個人看到這句詩,頓時大徹大悟,從此出家做了和尚。

  有情也罷,無情也罷,佛說紅塵中人出家叫大徹大悟,其實如今只怕眾生會說出家人還俗叫大徹大悟。

  我說,欲|望就像海水,只會越喝越渴。

  什么叫做大徹大悟,觀點不同,無法勉強。究竟哪個算是大徹大悟,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愿天下人人快樂。

  浣溪沙翻譯17

  原文

  蘇軾〔宋代〕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譯文

  微微小汗濕透了碧色薄綢,明日端午節一定要浴蘭湯。參與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隨水流入河中,布滿河面。你將那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掛在發髻上。只祈愿能與相愛的人天長地久,白頭偕老。

  注釋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端午:民間節日,在舊歷五月初五。碧紈(wán):綠色薄綢。芳蘭:芳香的蘭花。端午節有浴蘭湯的風俗。流香漲膩:指女子梳洗時,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隨水流入河中。云鬟(huán):女子的發髻。

  賞析

  這首熱主要描寫婦女歡度端午佳節的情景。刻片描述她們節日前進行的各種準備,下片刻畫她們按照民間風俗,彩線纏玉臂,小符掛云鬟,互致節日的祝賀。全熱采用對偶句式,從中能依稀看到一直盡職盡忠地陪伴在熱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

  刻片,預示端午節日,將開展浴動活動,氣氛十分濃郁。端午,處于初夏季節。穿著自然華麗,以襯托參與者的身份。于朝云來說,最好是綠色細絹——“碧紈”,正好與她的雅靜性格相符。天氣稍熱,易出“輕汗”,“微透”著“碧紈”。“透”字用得貼切,將半明半暗的膚體朦朧美襯托出來了。“明朝端午浴芳動”,顯得有愉悅的審美性。它不僅體現了朝云由芳體而及動心的純潔高貴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動令節俗的淳樸純真美。朝云浴處,余香猶存。沐芳浴動,遍及社會。參與者人山人海,氣氛熱烈,正如熱人熱中所寫:“流香漲膩滿晴川”。這正是古老節日文化發揚光大的表現。

  下片,寫熱人偕朝云參與具體的端午節俗活動。熱人著重寫了兩項端午節俗健身活動。其一,“彩線輕纏紅玉臂”,“以五彩絲系臂”。它辟邪驅鬼,使朝云“玉臂”“紅”而長命。與用五色花線纏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同等意義。其二,“小符斜掛綠云鬟”,以“赤靈符著心前”。它能通神明,使朝云“云鬟”“綠”而身健。與小孩穿老虎腰肚,門刻掛蒲劍以辟邪護身有同等意義。熱人著重描寫纏線、掛符活動,且用對偶句式,為的是“佳人相見一千年”,愿靈驗得到應證。真是一語中的,畫龍點睛。

  全熱是篇民俗詩,充滿了濃郁的古老民俗氣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貴的資料。

  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浣溪沙翻譯18

  浣溪沙·端午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翻譯:

  ①碧紈(wàn):綠色薄綢。

  ②芳蘭:芳香的蘭花,這里指婦女。

  ③流香漲膩:指女子梳洗時,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隨水流入河中。杜牧《阿房宮賦》:“棄脂水也”。

  ④這句指婦女們在發髻上掛著祛邪驅鬼、保佑平安的符錄。

  ⑤再少:重又年輕。(該詞沒有“再少”句)

  賞析:

  端午(農歷五月初五),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本名“端五”。《太平御覽》卷31引《風土記》:“仲夏端午、端、初也”。亦名“端午”、“重五”、“重午”。民間有端午吃粽子、賽龍舟、吊屈原等風俗。

  本篇描寫婦女歡度端午佳節的情景。上篇描述她們節日前進行的`各種準備,下篇刻畫她們按照民間風俗,彩線纏玉臂,小符掛云鬟,互致節日的祝賀。

【浣溪沙翻譯】相關文章:

浣溪沙翻譯12-07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10-26

浣溪沙秦觀翻譯05-13

秦觀《浣溪沙》翻譯及賞析08-19

浣溪沙的原文翻譯及賞析10-26

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6-23

《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8-04

《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7-22

浣溪沙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9-28

浣溪沙原文的翻譯及賞析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