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浣溪沙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

時間:2024-08-05 18:55:17 浣溪沙 我要投稿

浣溪沙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

浣溪沙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1

  [宋]蘇軾

  萬頃風濤不記蘇。雪晴江上麥千車。但令人飽我愁無。翠袖倚風縈柳絮,絳唇得酒爛櫻珠。尊前呵手鑷霜須。

  注釋:

  ①蘇:即江蘇蘇州市。這里指自己在蘇州的田地被風潮掃蕩但卻并不介意。

  ②“雪晴”兩句:想象黃州一帶由于大雪而明年將獲得“麥千車”的大豐收,而“人飽”將使“我愁”消除。

  ③鑷(niè):拔除。霜須:白須。

  評解:

  蘇軾被貶到黃州,適逢天降大雪。本詞即為此所作,表示對“雪兆豐年”的欣喜。

  這首詞以樂景寫憂思,以艷麗襯愁情,手法奇特巧妙。全詞境界鮮明,情思深婉,收到

  了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窮而情無盡的藝術效果。

  集評:

  《唐宋詞鑒賞集》:這首小詞,抒發了關心和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表現了內心深處的憂慮。從藝術感受來看,上闋比較顯露,下闋更為深婉,而上闋的情思抒發,似乎在為下闋的無聲形象作提示。這樣,上下兩闋的重點,就自然地都落在最末一句上,彼此呼應,互為表里。

  《唐宋詞選注》:詞中表示出“雪兆豐年”的欣喜,“但令人飽我愁無”,是與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同一胸懷。說明惡劣的處境并沒有使他悲觀絕望。——引自惠淇源《婉約詞》

  此詞作于元豐五年(1082)冬。詞的上片描寫雪景和作者由此而想象的來年豐收景象,以及因人民有希望獲豐收、飽暖而喜悅的心情,下片回敘前一日酒筵間的情景,抒發了詞人對于民生疾苦的深刻憂思。

  整首詞境界鮮明,形象突出,情思深婉,作者以樂景表憂思,以艷麗襯愁情,巧妙地運用相反相成的藝術手法,極大地增強了藝術的形象性,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詞的首句,若據傅引舊注,則“萬頃風濤不記蘇”的“蘇”,當指蘇州,舊注中的“公”,當指蘇軾。這一句說的是蘇軾未把在蘇州為風災蕩盡的田產記掛心上。但據現有資料,蘇軾被貶黃州時無田產在蘇州,只在熙寧七年(1074)曾于堂州宜興置田產。從詞前小序得知,蘇軾此詞乃徐君猷過訪的第二天酒醒之后見大雪紛飛時所作。聯系前一首寫的'“半夜銀山上積蘇”與“濤江煙渚一時無”的景象來看,又知徐君猷離去的當天夜晚,即由白天的“微雪”轉為大雪。這樣,“萬頃風濤不記蘇”,應為實寫十二月二日夜酒醉后依稀聽見風雪大作及蘇醒時的情景,“蘇”,似宜作蘇醒解。依此可知,詞上片寫詞人在酒醉之后依稀聽見風聲大作,已記不清何時蘇醒過來,待到天明,已是一片銀裝世界。詞人立刻從雪兆豐年的聯想中,想象到麥千車的豐收景象,而為人民能夠飽食感到慶幸。下片回敘前一天徐君猷過訪時酒筵間的情景。歌伎的翠袖在柳絮般潔白、輕盈的雪花縈繞中搖曳,她那紅潤的嘴唇酒后更加鮮艷,就像熟透了的櫻桃。而詞人卻在酒筵歌席間,呵著發凍的手,捋著已經變白了的胡須,思緒萬端。

  值得一提的是,詞人攝取“呵手鑷霜須”這一富有典型特征的動作,極大地增強了藝術的形象性和含蓄性,深刻地揭示了抒情主人公在謫貶的特定環境中的憂思。這一憂思的形象,襯以白雪縈繞翠袖和鮮艷的絳唇對比強烈,含蘊更豐。

  總體來看,上片比較明快,下片更顯得深婉,而上片的情思抒發,恰好為下片的無聲形象作提示。上下兩片的重點是最末的無聲形象。它們彼此呼應,互為表里,表現了詞人一個晝夜的活動和心境。遣詞、用字的準確形象,也是這首詞的特點。如“不記”二字,看來無足輕重,但它卻切詞序“酒醒”而表現了醉中的朦朧。“但令”一詞,確切地表達了由實景引起的聯想中產生的美好愿望。“爛櫻珠”,著一“爛”字,活畫出酒后朱唇的紅潤欲滴。

浣溪沙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2

  [宋]李清照

  繡面芙蓉一笑開,

  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

  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注釋:

  【1】浣溪沙:詞牌名。本為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亦作“浣溪紗”。此詞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

  【2】繡面:形容面容姣美。唐宋以前婦女面額及頰上均貼紋飾花樣。

  【3】芙蓉:荷花的別稱。此處指面容好看得像荷花盛開。

  【4】飛:《歷代詩余》作“偎”。斜飛寶鴨:指香爐中生起的氤氳。寶鴨,鴨子形狀的銅香爐,一說指鴨形發式,或指兩頰所貼鴉形圖案,或以為指釵頭形狀為鴨形的寶釵。

  【5】香腮:美麗芳香的面頰。唐溫庭筠《菩薩蠻》詞有“鬢云欲度香腮雪”句。

  【6】一面:整個臉上。

  【7】風情:男女愛慕之情。

  【8】韻:韻味。

  【9】半箋嬌恨:半紙怨艾之辭。箋,紙,指信箋、詩箋。

  【10】幽懷:猶幽情,指隱秘的感情。

  【11】月移花影:這里指約會的時間,即月斜之際。宋王安石《春夜》:“金爐香盡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作品賞析:

  此詞寫一位風韻秀徹的女子與心上人幽會,又寫信相約其再會的情景,生動豐富地體現了女性細膩的心思。全詞語言活潑自然,格調明朗歡快。

  起筆便帶出了不同尋常的女性之美。“繡面芙蓉”與下面的“斜飛寶鴨”對舉,應也指裝飾物。當時的婦女多有向臉上貼繡畫的習慣,其內容以花鳥為多,此處即是說面上繪有芙蓉。芙蓉一笑而開,變靜為動,看似頗為無理,實則更顯有情。本來芙蓉貼飾是靜止的,但因為少女一笑,紅顏暈開,落到人眼里仿佛連芙蓉花也迎風而綻,倍添精神。這種打破因果界限、蓄意悖理的手法,在王維詩里最有體現,如“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來”(《書事》)、“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山中》)等。發展到此詞作者手里,添上一層女性的柔美,就更多了一種似真實幻、難以言說的美妙意境。再則,“繡面”“芙蓉”、“笑”“開”,兩兩相對,又暗含比喻意味,借芙蓉之開極有力地襯托出了少女之笑。此外,“開”字既指芙蓉花開,少女顏開,又可暗指少女的情竇初開,為全詞統帥。“斜飛寶鴨襯香腮”,承接上句,繼續寫少女的美貌。她又貼花飾,又戴寶鴨頭飾,正是一個著意打扮的初戀少女。“眼波才動被人猜。”少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顯然是在想心上人。她偷偷喜歡上了一個人,可能有時想起,越想越高興,表情不對,被人注意到了。于是她心里打起鼓來,生怕被別人發現而害羞。這種手法也見于唐詩,皇甫松《采蓮子》中就有“遙被人知半日羞”。其實,別人也許并沒有注意到她的異常,更不可能知道她心中所想,不過在她看來,卻很可能,特別難為情。這種狐疑更給少女添了一分天真羞怯,也更顯生動。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二句把上下兩闋的'因果銜接和少女此時的心理展示了出來。前句自然是承接上文,其中“一面”二字雖作定語,但關聯詞的意味還保留著,給人以一種“雖然一面……但是半箋……”的感覺,這不得不說又是女性思維之巧。后句提到箋即書信,顯然是久不見面,才以書信傳達愛意,嬌恨自然也就是青春少女的一種小情愫,小埋怨。信上寫的內容是“月移花影約重來”。花前月下,正是少男少女相會的寶地,女主人公此語表現了其對未來的期待。唐代元稹《鶯鶯傳》中有《明月三五夜》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最后這句,似是《鶯鶯傳》這個情景的再現。

  綜合全詞來看,詞人出色地發揮了女性思維的長處,在氛圍、比擬、畫面以及細節的捕捉上,都表現出了出色的藝術天分。詞中的女主人公,由于身處青春愛情之中,情緒難免波動,其性格也頗富變化。她倩然一笑,美麗活潑;眼波流轉,細膩羞澀;凝視花月,苦苦思戀;寫信抒懷,大膽追求。這些看似矛盾,實則反映了青春少女芳心初動時復雜的心理。在封建家長制婚姻的背景下,女主人公的追求是大膽的,也是美好的。這正寄寓了詞人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與追求。

浣溪沙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3

  [唐]張泌

  鈿轂香車過柳堤,樺煙分處馬頻嘶,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滿驛亭香露細,杜鵑聲斷玉蟾低,含情無語倚樓西。

  馬上凝情憶舊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鈿箏羅幕玉搔頭。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秋,晚風斜日不勝愁。

  獨立寒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繡屏愁背一燈斜。

  云雨自從分散后,人間無路到仙家,但憑魂夢訪天涯。

  依約殘眉理舊黃,翠鬟拋擲一簪長,暖風晴日罷朝妝。

  閑折海棠看又拈,玉纖無力惹余香,此情誰會倚斜陽。

  翡翠屏開繡幄紅,謝娥無力曉妝慵,錦帷鴛被宿香濃。

  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飛鶯語隔簾櫳,杏花凝恨倚東風。

  花月香寒悄夜塵,綺筵幽會暗傷神,嬋娟依約畫屏人。

  人不見時還暫語,令才拋后愛微嚬,越羅巴錦不勝春。

  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沈吟,翠鈿金縷鎮眉心。

  小檻日斜風悄悄,隔簾零落杏花陰,斷香輕碧鎖愁深。

  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回嬌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隨行,依稀聞道太狂生。

  小市東門欲雪天,眾中依約見神仙,蕊黃香畫貼金蟬。

  飲散黃昏人草草,醉容無語立門前,馬嘶塵烘一街煙。

  【注釋】

  ①泛:透出。

  【評解】

  這首春夜懷人的小詞,抒寫了作者對心上人的深切懷念與刻骨相思。月明之夜,花

  香四溢,獨立寒階,睹景思人。詞的'上片著重寫景,下片著重抒情。當初一別,人間既

  難再見,便只有在夢中尋訪,以慰相思。這首詞委婉含蓄,情味深長而又真摯感人。

  【集評】

  《花間集》:張子澄時有幽艷語,“露濃香泛小庭花”是也。時遂有以《浣溪沙》

  為《小庭花》者。

  《餐櫻廡詞話》況周頤云:張泌詞,其佳者能蘊藉有韻致,如《浣溪沙》諸闋。

浣溪沙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4

  [宋]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注釋:

  【1】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2】漠漠:形容像清寒一樣的冷漠。

  【3】輕寒:指薄寒,不同于嚴寒和料峭的春寒。

  【4】曉陰:早晨時天陰。

  【5】無賴:無聊,無意趣。

  【6】窮秋:晚秋,秋天走到了盡頭。

  【7】淡煙流水:指輕煙淡淡,流水潺潺的樣子。

  【8】寶簾:指綴著珠寶的簾子,文中用來形容華麗的簾幕。

  【9】閑掛:指很隨意地掛著。

  作品賞析:

  這首詞以輕淺的色調、幽渺的意境,描繪一個女子在春陰的懷抱里所生發的淡淡哀愁和輕輕寂寞。全詞意境悵靜悠閑,含蓄有味,令人回味無窮,一詠三嘆。

  “漠漠輕寒上小樓”起調很輕,恍如風送清歌,悠然而來,讓人不知不覺中入境。漠漠者,彌漫、輕淡也。李白《菩薩蠻》云:“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韓愈《同水部張員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詩云:“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皆其意。輕寒者,薄寒也,有別于嚴寒和料峭春寒。無邊的薄薄春寒無聲無息地侵入了小樓,這是通過居住在樓中的人物感受寫出來的,故詞雖未正面寫人,而人宛然在茲。時屆暮春,冷從何來呢?“曉陰無賴似窮秋。”原來是一大早起來就陰霾不開,所以天氣冷得象秋天一般。窮秋者,九月也。南朝鮑照《白歌》云:“窮秋九月荷葉黃,北風驅雁天雨霜。”

  唐人韓偓《惜春》詩亦云:“節過清明卻似秋。”詞境似之。春陰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郁,因詛咒之曰“無賴” 。無賴者,令人討厭、無可奈何之憎語也。

  南朝徐陵《烏棲曲》云:“唯憎無賴汝南雞,天河未落猶爭啼。”以無賴喻節序,亦見于杜甫詩,如《絕句漫興九首》之一云:“無賴春色到江亭。”此詞云景色“無賴”,正是人物心情無聊之反映。“小樓”,“曉陰”,時間地點在寫景和抒情中自然而然地交代得清清楚楚。接下來“淡煙流水畫屏幽”一句,則專寫室內之景。詞人枯坐小樓,畏寒不出,舉目四顧,唯見畫屏上一幅《淡煙流水圖》,迷蒙淡遠。樓外天色陰沉,室內光景清幽,于是一股淡淡的春愁很自然地流露出來。

  從前片意脈來看,主人公在小樓中坐久,不堪寂寞,于是出而眺望外景。過片“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寫望中所見所感,境界略近唐人崔櫓《過華清宮》詩所寫的“濕云如夢雨如塵”。此處作者以纖細的筆觸把不可捉摸的情緒描繪為清幽可感的藝術境界。今人沈祖棼《宋詞賞析》分析這兩句時,說:“它的奇,可以分兩層說。第一,‘飛花’和‘夢’,‘絲雨’和‘愁’,本來不相類似,無從類比。但詞人卻發現了它們之間有‘輕’和‘細’這兩個共同點,就將四樣原來毫不相干的東西聯成兩組,構成了既恰當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體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說,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難以捉摸的事物。但詞人在這里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說夢似飛花,愁如絲雨,而說飛花似夢,絲雨如愁,也同樣很新奇。”確如此言,這兩句用語奇絕,特別具有一種音樂美、詩意美和畫境美。

  此詞構思精巧,意境優美,猶如一件精致小巧的藝術品。作者善于借助于氣氛的渲染和環境的烘托,展現人物復雜、細膩的心靈世界,從而使讀者通過環境和心靈的契合,情與景的交融,體味到一種淡淡的憂傷。

浣溪沙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5

  [宋]蘇軾

  麻葉層層苘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

  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麨軟饑腸。

  問言豆葉幾時黃。

  注釋:

  【1】絡絲娘:繅絲女。

  【2】垂白:須發將白的老翁。

  【3】杖藜:拄拐杖。

  【4】捋青:摘取將熟的麥子。

  【5】搗麨:將麥子炒干后搗成粉末。

  【6】軟饑腸:充饑。

  作品賞析:

  這首詞寫夏日田園風光、鄉村風貌及村中見聞,表現了農民大旱得雨、幸免饑餒的喜悅心情以及詞人與民同樂的博大胸懷。上片寫農事活動。首句寫地頭的作物。從具體經濟作物又見出時值初夏,正是春蠶已老,繭子豐收的時節。于是村中有煮繭事。煮繭的氣味很大,只有懷著豐收喜悅的人嗅來才全然是一股清香。未到農舍,村頭先嗅繭香,“誰家煮繭”云云,傳達出一種新鮮好奇的感覺,實際上煮繭絡絲何止一家。“一村香”之語倍有情味。走進村來,隔著籬墻,就可以聽到繰絲女郎嬌媚悅耳的'談笑聲了。“絡絲娘”本俗語中的蟲名,即絡緯,又名紡織娘,其聲如織布,頗動聽。這里轉用來指蠶婦,便覺詩意盎然,味甚雋永。此處雖然只寫了煮繭繅絲這樣一種農事活動,但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雨后農民的喜悅之情。

  下片寫作者對農民生活的采訪,須發將白的老翁拄著藜杖,老眼迷離似醉,捋下新麥(“捋青”)炒干后搗成粉末以果腹,故云“軟饑腸”。這里的“軟”,本字為“餪”,有“送食”之義,見《廣韻》。兩句可見村中生活仍有困難,流露出作者的關切之情。簡單的一問,含蘊不盡。

浣溪沙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6

  [宋]晏幾道

  飛鵲臺前暈翠蛾,

  千金新換絳仙螺。

  最難加意為顰多。

  幾處睡痕留醉袖,

  一春愁思近橫波。

  遠山低盡不成歌。

  注釋:

  【1】翠蛾:美人之眉。

  【2】橫波:比喻女子眼神流動,如水橫流。

  作品賞析:

  這首描寫歌女生活的詞,寫得比較有深度,因為它揭示了笑語歡歌背后的憂傷和沉痛。開頭兩句,依然是用華美的詞藻描寫歌女美麗的`容顏,脂粉眉黛要對鏡抹勻,而且新換了價值千金的貴重頭飾,打扮出來,果然華麗而姣好,但第三句便突然轉折,述說歌女內心深處的哀怨——“最難加意為顰多”。這樣的句子,在小晏詞中是很少見的,故而顯得生疏、特別,但它卻揭示了歌女生活的真實情況——表面上只能強顏歡笑,“加意為顰多”,而內心深處的酸楚苦澀只有她們自己知道。結句“遠山低盡不成歌”,也可以讓讀者抽繹出兩種內涵,宴席上的主、客,覺得她是低眉含羞地唱著勸酒祝福的歌曲,而她那顆真實的心卻是在流淚滴血!

浣溪沙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7

  [宋]吳文英

  門隔花深舊夢游,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于秋。

  注釋:

  【1】門隔花深:即舊游之地,有“室邇人遠”意。夢魂牽繞卻比“憶”字更深一層。

  【2】夕陽:連“燕”,用劉禹錫“烏衣巷口夕陽斜”詩意。燕子歸來,未必知愁;但人既含愁,覺燕亦然。且人有阻隔,而燕沒遮攔,與上句連;就上片結構來說,又只似一句插筆。

  【3】玉纖:指女子的纖纖玉手。

  【4】小簾鉤:指女子用手摘下簾鉤,放下簾子。

  【5】臨夜:夜間來臨時。

  賞析:

  【評解】

  此為感夢之作。上片寫所夢舊游之地、燕歸之態,似真似幻,傳神于眼;下片抒懷

  人之情、相思之愁,如泣如訴,纏綿往復。末句尤貴含情言外,淵涵不盡。全詞雅麗清

  新,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集評】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浣溪沙》結句貴情余言外,含蓄不盡。如吳夢窗之“東風臨夜冷于秋”,賀方回之“行云可是渡江難”,皆耐人玩味。

  陳洵《海綃說詞》:夢字點出所見,惟夕陽歸燕,玉纖香動,則可聞而不可見矣。是真是幻,傳神阿堵,門隔花深故也。“春墮淚”為懷人,“月含羞”因隔面,義兼比興。東風回睇夕陽,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即一夢亦有變遷矣。“秋”字不是虛擬,有事實在,即起句之舊游也。秋去春來,又換一番世界,一“冷”字可思。此篇全從張子澄“別夢依依到謝家”一詩化出,須看其游思飄渺、纏綿往復處。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句法將縱還收,似沾非著,以蘊釀之思,運妍秀之筆,可平睨方回,攬裾小晏矣。結句尤凄韻悠然。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感夢之作。起句,夢舊游之處。“夕陽”兩句,夢人歸搴簾之態。換頭,抒懷人之情,因落絮以興起人之墮淚,因行云以比人之含羞。“東風”句,言夜境之凄涼,與賀方回《浣溪沙》結句“東風寒似夜來些”相同。

  這首懷人感夢的詞,借夢寫情,更見情癡,寫得不落俗套。

  “門隔花深”,指所夢舊游之地。當時花徑通幽,春意盎然。不料我去尋訪她時,本擬歡聚,卻成話別。為什么要離別,詞中沒有說明。“燕歸愁”,仿佛同情人們離別,黯然無語。不寫人的傷別,而寫慘淡的情境,正是烘云托月的妙筆。前結“玉纖香動小簾約,”則已是即將分手的情景了。伊人纖手分簾,二人相偕出戶,彼此留連,不忍分離。“造分攜而銜涕,感寂寞而傷神”(江淹《別賦》)。下片是深入刻畫這種離別的痛苦。

  下片是興、比并用的藝術手法。“落絮無聲春墮淚”,兼有兩個方面一形象,一是寫人,“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柳永《雨霖鈴》),寫離別時的'吞聲飲泣。這里略去了。絮花從空中飄落,好象替人無聲墮淚,這是寫春的墮淚,人亦包含其中。“行云有影月含羞”,和上句相同,也是一個形象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寫人,“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韋莊《女冠子》),是寫婦女言別時的形象,以手掩面,主要倒不是含羞,而是為了掩淚,怕增加對方的悲傷。同時也是寫自然,行云遮月,地上便有云影,云遮月襯出月含羞。劉熙載說:“詞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藝概·詞曲概》)此詞“落絮”、“行云”一聯正是“寄言”。表面是寫自然,其實是寫情。詞人把人的感情移入自然界的“落絮”“行云”當中,造成了人化的然感自然。而大自然的“墮淚”與“含羞”,也正表現了人的離別悲痛的深度,那說是說二人離別,連大自然也深深感動了。這兩句把離愁幻化成情天淚海,真乃廣深迷離的至美藝術境界。“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杜甫《夢李白》)。這種黯然神傷心折骨驚的離情別緒,怎么能忘懷呢!有所思,故有所夢;有所夢,更生思緒。無晝無夜,度日如年,這刻骨相思是夠受的。

  如此心境,自然感覺不到一絲春意,所以臨夜東風吹來,比蕭瑟凄冷的秋風更不堪忍受了。這是當日離別的情景,也是夢中的情景,同樣也是今日夢醒時的情景。古人有暖然如春、凄然如秋的話,詞人因離愁的濃重,他的主觀感覺卻把它倒轉過來。語極警策。春夜風冷,是自然現象;加上人心凄寂,是心理現象,二者交織融會,釀成“東風臨夜冷于秋”的蕭瑟凄冷景象,而且這種氛圍籠罩全篇,此為《浣溪沙》一調在結構上的得力之處。

浣溪沙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8

  [宋]李清照

  淡蕩春光寒食天,

  玉爐沉水裊殘煙。

  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斗草,

  江梅已過柳生綿。

  黃昏疏雨濕秋千。

  注釋:

  【1】浣溪沙:詞牌名。

  【2】淡蕩:舒緩蕩漾之意。多用以形容春天的景物。

  【3】寒食:節令名。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介之推輔佐晉文公回國后,隱于山中,晉文公燒山逼他出來,之推抱樹焚死。為悼念他,遂定于是日禁火寒食。《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

  【4】玉爐:香爐之美稱。

  【5】沉水:沉水香,一種名貴的香料。

  【6】夢回:從夢中醒來。

  【7】山枕:兩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

  【8】花鈿:用金片鑲嵌成花形的首飾。

  【9】海燕:燕子的一種,冬天到南方過冬,春天回北方筑巢,又名越燕。

  【10】斗草:一種競采百草、比賽優勝的游戲,參加者多為青年婦女與兒童。一名斗百草。

  【11】江梅:梅的一種優良品種,非專指生于江邊或水邊之梅。柳綿:即柳絮。柳樹的種子帶有白色絨毛,故稱。

  【12】秋千:相傳春秋時齊桓公由北方山戎引入。在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玩者在板上或坐或站,兩手握繩,使前后擺動。技高膽大者可騰空而起,并可雙人并戲。一說秋千起于漢武帝時,武帝愿千秋萬壽,宮中因作千秋之戲,后倒讀為秋千。參見《事物紀原》卷八。

  作品賞析:

  【評解】

  此詞上片寫春光駘蕩,屋內香爐裊煙,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幾筆,勾勒寒食節的初

  春景色與民間習俗,情韻全出。

  【集評】

  《譚評詞辨》卷一:易安居士獨此篇有唐調。選家爐冶,遂標此奇。

  這首詞為作者早年所作,以白描手法寫了熏香、花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時代的事物,借以抒發作者愛春惜春的心情。

  上片寫少女春睡初醒情景,用的是倒敘,頭兩句是第三句睡醒后的`所見所感。“淡蕩”猶蕩漾,形容春光融和遍滿。寒食節當夏歷三月初,正是春光極盛之時。熏爐中燃點著沉水香,輕煙裊繞,暗寫閨室的幽靜溫馨。這兩句先寫出春光的宜人,春閨的美好。

  第三句寫閨中之人,詞中沒有去寫她的容貌、言語、動作,只從花鈿寫她睡醒時的姿態。“山枕”謂枕形如山。“夢回山枕隱花鈿”是少女自己察覺到的,不是別人看出來的。暮春三月,春困逼人,她和衣而臥,不覺沉沉入睡,一覺醒來,才覺察自己凝妝睡去,自己也覺詫異。熏香已殘,說明入睡時間已久,見出她睡得那樣沉酣香甜。她夢回猶倚山枕,出神地望著室外的蕩漾春光,室內的沉香煙裊,一種潛藏的春思隱約如見。這幾句不事修飾,淡淡道來,卻別有一番情致。

  下片寫少女的心曲。“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海已過柳生綿”。古人以為燕子產于南方,春末夏初渡海飛來,故稱海燕。“斗草”是用花草賭賽勝負的一種游戲。時節已到寒食,為什么不見燕子飛來呢?女伴們斗草嬉戲,情懷是多么歡暢。江梅花期已過了,楊柳又正在飛花。這里寫的是少女眼中所見,心中所感種種景致說明春事已經過半,當此時少女的春閨寂寞、情懷繚亂,含有作者的惜春心情。這兩句對仗工整,既有動態,更有細微的心理活動,極盡工巧之妙。

  “黃昏疏雨濕秋千”,寫的是另一種境界。秋千本是少女喜歡的游戲,尤其是當寒食時節更是無此不歡。這一句寫的是黃昏時忽然飄起細雨,把秋千灑濕了,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的外現,同上兩句所寫的有精神上的契合,都是少女春日心情的寫照。

  此句寫春愁卻不用“春愁”二句,只言雨中秋千,卻道出愁緒萬縷。

  這首詞以物寫人,以景寫情,把春日少女的姿態和內心世界寫得活靈活現,有“無我之境”的妙趣。

浣溪沙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9

  [宋]晏幾道

  午醉西橋夕未醒,

  雨花凄斷不堪聽。

  歸時應減鬢邊青。

  衣化客塵今古道,

  柳含春意短長亭。

  鳳樓爭見路旁情。

  注釋:

  【1】雨花:落花如雨。

  【2】凄斷:凄婉。

  【3】衣化客塵:旅途中的塵土使衣服變了顏色。

  【4】短長亭:古時設在官道旁供人休息之處,亦常作餞別之所。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游子思歸之詞。詞中的主人公為澆鄉愁,午間多喝了幾杯,醉的很深,直到夜晚還沒有清醒過來。在余醉未消的迷蒙之間,又聽到了淅淅瀝瀝的雨聲,更感到凄苦不堪。思家念歸,何時得歸?“歸時應減鬢邊青”,真的回家時,恐怕頭發都要斑白了。這一句,與其說是企盼之詞,不如說是怨艾之詞,因為畢竟還是歸期無日啊。過片一聯,概括表述行人奔走在外的艱辛與思家懷人的愁苦。巧在以“今古”與“短長”屬對,既工穩貼切又含義深廣。今古,是時間的概念,說在外日久;短長,是空間的概念,說離家路遙。最后的話題落到了思家懷人的`核心——思婦的身上,說她不知道游子在外所經受的風霜之苦。其實,這樣的話只能自言自語地叨念,對于她,辛勞疾苦之類的話不宜說的,因為這會讓她更加懸掛,而相思眷戀之類的話必須說的,因為這能撫慰她同樣孤寂愁煩的心靈。詞中所寫,不過略觸一端,顧此失彼,在所難免。

【浣溪沙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相關文章:

浣溪沙宋·晏幾道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09-15

辛棄疾全文注釋翻譯及原著賞析09-22

日暮唐杜甫全文注釋及原著賞析07-13

浣溪沙宋蘇軾全文、注釋、賞析07-01

月(唐 杜甫)全文注釋翻譯及原著賞析07-04

客中行(唐 李白)全文注釋翻譯及原著賞析06-11

楚茨(先秦 詩經)全文注釋翻譯及原著賞析10-10

郊行(宋 王安石)全文注釋翻譯及原著賞析03-01

河傳·同伴溫庭筠全文注釋翻譯及原著賞析09-18

枯棕唐.杜甫全文注釋翻譯及原著賞析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