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實錄參考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理解“西辭”、“煙花三月”、“孤帆”、“唯”的意思。
3、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理解詩意,在創(chuàng)設(shè)的意境中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4、拓展練習,激發(fā)學生積累詩歌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創(chuàng)設(shè)意境走進詩歌,理解詩歌,想像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2、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所蘊涵的感情。
教學準備:
1、學生充分預(yù)習,查找詩人的資料;
2、課件。
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由詩譜寫的歌曲嗎?
生(齊答):聽過。
師:都聽過哪些詩曲?
生1:我聽過《鋤禾》的詩曲,非常好聽。
生2:在一次少兒節(jié)目上,我聽過《鵝》、《望廬山瀑布》等由詩譜寫的歌曲,非常有韻味。
生3:老師,我們班上的很多同學都會吟唱《春曉》,好聽極了!
師:好的,就讓我們一起來吟唱一首《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師生一起吟唱《春曉》,學生意猶未盡。)
師:老師也非常喜歡吟唱詩曲,現(xiàn)在,老師唱一首歌,你們幫老師聽一聽,看看這首歌在哪種場合唱較合適?
師(吟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師入情地哼唱,學生入迷地聽著。)
師:(歌曲完畢,故作遲疑狀)誰能幫老師這個忙呢?
生1:好像可以在歡快熱鬧的場合唱。
生2:不,我倒覺得應(yīng)該是在平靜柔和的時候唱。
生3:我想這首歌曲應(yīng)該是表達一種依依惜別的感情。
師:是嗎?你怎么知道的?
生3:老師的表情、老師吟唱的曲調(diào)告訴了我。
師:你是個心思細膩的孩子,感情也很豐富,謝謝你!其實不僅歌曲能表達難分難舍的離別情意,古詩也有許多是表達與友人送別情意的。今天老師就向同學們推薦一首詩歌。
(師轉(zhuǎn)身板書課題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學生齊讀課題。)
評析:由詩譜曲師生吟唱是本課開場的一個亮點,在師生、生生輕柔、平緩富有韻味的曲調(diào)聲中,詩韻、詩情已彌漫整間教室,并悄無聲息地融進學生的心田。
師:你能理解題目的意思嗎?
生1:這首詩寫的是李白送孟浩然去廣陵。
生2:更具體的,應(yīng)該是李白在黃鶴樓上為孟浩然餞行,送其去廣陵。
師:是更為具體了。題目中哪個字的意思表示去呢?
生(齊答):“之”字。
師:你知道李白和孟浩然各是什么人嗎?他們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
生1:李白和孟浩然都是唐朝的詩人。
生2;李白和孟浩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師(補充):李白和孟浩然不僅唐朝著名的詩人,還是好朋友,而且是——師生關(guān)系。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平日里,他們無話不談而且興趣愛好相同,都喜歡把酒吟詩作對。可以說李白和孟浩然是知己,是忘年之交,彼此之間的感情是難分難舍的。
師:題目中有兩個詞表示地點,你知道他們的地理位置嗎?
生:我只知道廣陵就是今天的揚州。(其他學生滿臉疑惑)
(師一邊在黑板畫出黃鶴樓和廣陵的示意圖,一邊介紹他們的地理位置。學生頻頻點頭,臉上露出會意的笑容。)
評析:適當?shù)臅r候,教師“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要錯誤地以為“講”多了導(dǎo)多了就是違反新課程理念。本環(huán)節(jié),在學生“滿臉疑惑”的情況下,教師板畫了黃鶴樓至廣陵的示意圖,學生便能一目了然。
師:你準備怎樣讀懂這首古詩呢?
生1:先讀熟,再背誦。
生2:通過查找資料加深對古詩的了解。
(全班努力思索著。)
生3:我覺得還應(yīng)該看著插圖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這樣有助于我們對詩意的理解,進而體會詩歌要表達的感情。
師:是的,我們讀懂一首古詩,首先要讀通古詩,再理解詩句的意思,接著借助畫面想像當時的情景,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最后把詩歌背下來。這是一種學習古詩的好方法。
(師板書:讀通——理解-——想像——體會——背誦。)
評析:“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同理,“學無定法,貴在得法”。中年級學習古詩應(yīng)有別于低或高年級,中年級學習古詩應(yīng)有所側(cè)重,重在抓重點字詞引發(fā)想像,重在感悟詩境、體驗情感。本環(huán)節(jié),教師的“你想怎樣讀懂這首古詩”一問猶如拋出一條紅細繩,把學生個人獨特的學習方法這一顆顆珠子串起來,形成一法,并引導(dǎo)學生順著紅繩上的這一顆顆閃亮的珠子美美的學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遇到生字多讀幾遍,再讀給同桌聽一聽。
(學生紛紛朗讀起詩歌,同桌互相檢查朗讀,師下去巡視指導(dǎo)。)
師:比一比誰讀得又通順又流利。
(指定2名同學朗讀,師生共同正音。)
師:大家一齊試著讀一讀。
(全班齊讀一遍。)
師:請各學習小組,根據(jù)自學要求自學,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學習成果最豐碩?
(師用幻燈出示學習要求:1、借助注釋理解字詞意思;2、聯(lián)系詞義理解詩句的意思;3、在古詩旁畫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學生自學5分鐘左右,師巡視各小組學習情況。)
師:現(xiàn)在是展示你們小組學習成果的時候了,既然是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上來匯報的時候,老師建議用“我們小組認為”等來匯報較為合適。哪個小組先來說呢?
生1:我們認為“孤帆”的意思是只有一只帆船。
生2:從文中注釋,我們了解到“唯”的意思是“單單”、“僅僅”。
生3:小組一致認為“盡”的意思是“沒有了”、“消失了”。
師:關(guān)于詩句的意思,你們能理解嗎?
生1:我們理解第一、二行詩句的意思了。“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由黃鶴樓出發(fā),乘船東行到揚州去。”
(師板書:下?lián)P州)
生2:第三、四行詩句的意思是“我佇立江邊,目送友人的小舟越行越遠,漸漸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見浩浩蕩蕩的江水流向天際。
師:集體的力量是偉大,看來通過自學,大家學到的內(nèi)容還挺豐富的。好,再自己讀一讀詩句,看看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1:“西辭“是什么意思呢?
師:(一邊引導(dǎo)學生看黑板上的地理示意圖,一邊講解)因為黃鶴樓在廣陵的西邊,孟浩然正要離開黃鶴樓遠去廣陵,所以說成是“西辭”。
(師板書:西辭)
生2:為什么孟浩然要離開李白呢?
生3:為什么孟浩然要去廣陵呢?
師:同學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同學,提出的問題都非常重要。
(正當老師表揚同學的時候,一向較調(diào)皮的一個男孩舉起了小手。)
生:老師,為什么題目不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呢?我感覺挺恰當?shù)摹?/p>
師:(又驚訝又興奮)你真是個非常細心而且大膽的同學,敢于向詩人提出挑戰(zhàn)。我想,這些問題還是由同學來解答吧。同桌間可以議一議。
評析: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種品質(zhì),有智慧的教師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銳的觀察力,能系統(tǒng)地感受和準確地判斷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細微變化。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關(guān)注學情,善于捕捉學生問題的亮點,并以此為契機,引導(dǎo)學生展開探究進行有效的對話。
生1:沒有點出是誰送孟浩然到廣陵,更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生2:我仔細地品味了一下,還是原題目好,為什么呢?比較有味道,改正的題目太直白了。
師:是的,或許黃鶴樓是李白與孟浩然兩人友誼的見證地,或許李白過份難過,不想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作題目。老師和同學的解答,你們能滿意嗎?
(生紛紛點頭示意。)
師:你們知道李白在什么時候送別好友孟浩然嗎?
眾生:“煙花三月”
師:你能想像“煙花三月”是一種什么樣的畫面嗎?
生1:繁花似錦。
生2:春花爛漫。
生3:百花齊放。
師:呵,全是一個個那么美好的詞語。能用具體的語句來描述嗎?
生:在草如蔭花似錦的陽春三月里,微風輕拂著大地,彩碟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一群群扎著小辮子的`小孩兒在青草地上放著風箏……真的很美!
師:是呀!那是個花枝招展,如煙如霧的三月,仿佛每逢過節(jié)夜空煙花璀璨的美麗畫面。想繼續(xù)想像畫面嗎?
生1:我仿佛看到了各色細細的碎碎的野花遍布野外,就如給大地披上了一件碎布花衣,太迷人了!
生2:我想用詞匯來描述,那是個像煙花一樣撩人眼、擾人心的美好三月,人們的生活是那么快樂!
(師點示課件,出示“煙花三月”的美麗畫面,學生“呀”地興奮地叫起來。)
師:讓我們把從美麗的畫面中獲得的美好情感帶入古詩中,一起再次美讀古詩吧!
(生微瞇著雙眼吟誦,陶醉在詩意中。)
評析:表面上看,好像是牽引,似乎學生處在被動狀態(tài),但實際上并非是攙扶著學生在走路,而是教師指點給學生一個個前進的路標。詩中的一個個意象,就是一個個明亮的路標,尋著它們,引發(fā)豐富的聯(lián)想,學生就可以輕松地走進意境,感悟詩境了。
師:請聽一段濤聲,并說說你的感受。
(播放浪濤激打海岸的聲音,聲勢浩大。)
師:說說你此時的感受。
生1:我仿佛看到了江面上波濤洶涌,船只猶如一葉葉扁舟在江面上起起伏伏。
生2:江面上風大浪大,我真為那些出行的人擔心。
生3:江面上波濤洶涌,景色壯觀!
師:此時,李白正在欣賞美景嗎?為什么?
生:不。此時,李白心情非常難受,因為好友即將與自己離別了。
師:你哪里看出來?
生1:“孤帆”
生2:“唯見”
生3:“盡”
師:哦,懂得從古詩中的字詞感覺出,了不起!思考一個問題:這時候的江面上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船只呢?
眾生:不是的。
師:為什么李白看見的是“孤帆”呢?
生1:好友孟浩然已漸漸遠去了,李白依依不舍。
生2:李白的目光追隨著好友孟浩然,別的什么都沒有在李白眼中停留。
師:你獨特的感受力令老師吃驚!
評析:語文教學要做到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以學生為本,就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教師在引發(fā)學生情感之前的鋪設(shè)無疑是成功的。由一段浪濤激打海岸的聲音勾起學生無限想像,無邊的離別愁緒,因此才有了“李白的目光追隨著好友孟浩然,別的都沒有在李白眼中停留”的絕妙體驗。
師(點擊課件,出示課文插圖),想像一下,李白和孟浩然在離別時可能會說些什么?同桌兩人分別扮演李白和孟浩然演一演、說一說。
(學生興致很濃,有的深情地告別,有的“揮淚”作別,有的拱手相送——老師認真地巡視全班,不住地點頭)
師:誰能來扮演一下呢?
生1:(拱手)今日相別,何日再見!
生2:(略帶悲傷)朋友,一路走好!
生3:(深情地)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啊!
生4:(自信地)后會有期!
師:(拱手)是呀,今日相別,后會有期!可是,相見的日子遙遙無期呀!
(播放音樂《送別》)
評析:走進詩境,融入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此時詩人李白和孟浩然的離愁別緒是執(zhí)教者設(shè)計本環(huán)節(jié)的意圖。當江濤聲聲擊打在孩子的心坎上時,他們的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當時詩人與好友的離別情景,于是,情不自禁地拱手互道珍重,真誠地道聲:“朋友,一路走好!”在《送別》的樂曲聲中,濃濃地不舍、深深地傷感之情悄然浸濕了孩子的眼睛。
師(傷感地):帆影已遠逝了,詩人李白仍翹首東望,此時他的心情如何呢?
眾生:非常難過。
師:你試著讀一讀,看看怎樣才能讀懂詩人此時的心情?(音樂繼續(xù)播放)
師:誰來讀一讀?請同學們聽一聽誰的讀最能打動你心?
(師指定3名同學朗讀詩歌,并組織點評。)
生1:我欣賞丙同學的讀,甲同學讀得太快了,好像要將孟浩然快快送走似的。
生2:乙同學讀得較慢,能體現(xiàn)李白舍不得孟浩然,但情感的投入不夠濃。
生3:丙同學在重點處讀出重音,還能延長,依依不舍之情在其表情上也能體現(xiàn)出來,深深地打動了我。
師:老師覺得這幾個同學都讀得不錯,尤其是丙同學。老師還發(fā)現(xiàn)了我們班的同學都是點評專家,評得非常準確、到位。老師也禁不住想?yún)⒓幽銈兊睦收b會。
眾生:(興奮地)太好了!
(師配樂朗誦完畢,學生不約而同地熱烈鼓掌。)
(師揚起雙手,做個指揮狀,全班深情地朗誦。)
師:這一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投入。現(xiàn)在該是收獲的時候了。請從“課堂大闖關(guān)”中,任選一個過關(guān),有信心嗎?
生(興奮地):有!
(師以幻燈出示“課堂大闖關(guān)”要求:
1、我能有感情地吟誦這首詩;
2、我能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3、我能吟唱這首詩;
4、我還知道李白寫的其它詩歌;
5、我也知道其它有關(guān)友人送別的詩歌。
6、我能為這首歌譜曲吟唱。)
(頓時四個小組展開過關(guān)斬將的激烈場面。學生個個充滿自信。)
師:過關(guān)斬將開始,誰來當?shù)谝粋吃螃蟹的人呢?
生1:我想有感情地吟誦這首詩。
(這個學生是班里朗讀較差的同學,讀得斷斷續(xù)續(xù),還讀錯幾個生字,但老師仍然充滿微笑地鼓勵著。)
師:如果把每個生字都讀對了,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學生微笑著點點頭。)
(緊接著一個又一個學生舉手過完后面的幾關(guān)。)
師:許多同學還想挑戰(zhàn)自我,挑戰(zhàn)同學。那么,你可以利用課外時間選擇沒過完的關(guān)卡繼續(xù)過關(guān)。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幾首表達友人送別的古詩,這些古詩可以說千古傳唱,膾炙人口。請同學們選擇其中一首背下來。
(師幻燈出示古詩內(nèi)容:)
《山中送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相送罷,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日暮掩柴扉。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春草年年綠,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孫歸不歸?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師:(此時,下課鈴聲響起)好,同學們課后再背給同桌聽,比一比,誰最快記下來。
評析:
教師能以課堂為主陣地,提供打開學生閱讀視野大門的鑰匙,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做好語文課堂學習的“延伸”,引導(dǎo)學生在課外這個大天地里無止境的學習,是新課程語文教師的另一角色功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實錄參考】相關(guān)文章:
教學實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08-04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教學實錄09-08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實錄06-11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實錄06-09
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實錄06-17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實錄賞析06-14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實錄05-06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實錄2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