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答李翊書》閱讀答案
引導語:韓愈在《答李翊書》表達了這樣的意思:德是文章的內核,文是德之載體,或者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
韓愈《答李翊書》閱讀答案
答李翊書
韓愈
1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墻而不入于其宮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雖然,不可不為生言之。
2生所謂“立言”者,是也;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
3抑又有難者。愈之所為,不自知其至猶未也;雖然,學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圣人之志不敢存。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其觀于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猶不改。然后識古書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務去之,乃徐有得也。
4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來矣。其觀于人也,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以其猶有人之說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懼其雜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雖然,不可以不養也,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終吾身而已矣。
5問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為言之。愈白。
閱讀題
22、“兩漢之書”指兩漢的史書,高中我們學過的課文有司馬遷的 (篇目)(1分)
23、對“其觀于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我看待別人,不把別人的非難和譏笑放在心上。
B、把文章拿給別人看時,不把別人的非難和譏笑放在心上。
C、我看待別人,不把別人的'非難和譏笑放在心上。
D、把文章拿給別人看時,不了解別人非難和嘲笑的原因。
24、第8段中,韓愈提出了 寫作準則。(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25、通讀全文,列舉作者之所以會答復“答李翊書 ”的原因。的原因。(3分)
26、結合原文,從學習方法的角度談談韓愈“學之二十余年”經歷給你的啟示。(4分)
參考答案:
22 . ( 1 分)( (廉頗藺相如列傳》 、《鴻門宴》 等
23 . ( 2 分)B
24 . ( 2 分)“惟陳言之務去”
25 . ( 3 分)李栩來信的文辭立意很高,提問的態度謙卑恭敬,還考慮到他的意圖不在于功利。
26 . ( 4 分)“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讀書要讀經典之作,樹立高遠的志向。“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學習,要品味咀嚼,勤于思考體會。“陳言務去”― 強調學習不必拘泥于章句文辭,要學習文中的思想以及為文的方法。反對一味模仿,提倡創新。
“識古書之正偽”― 讀書要辨析真偽,必須有真知灼見。
… … (任選兩點,結合文意,言之有理即可)
【韓愈《答李翊書》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答李翊書韓愈》閱讀答案附譯文11-18
《答李翊書 韓愈》的閱讀答案及譯文12-26
韓愈《答張籍書》閱讀答案11-20
韓愈《答張籍書》閱讀及答案11-01
韓愈《答張十一》詩歌閱讀及答案12-23
聰明的韓愈閱讀答案03-17
《答韋珩示韓愈相推以文墨事書》閱讀練習附答案與譯文11-19
韓愈的《答張徹》07-26
讀韓愈梁衡閱讀答案10-31
《韓愈傳》語文閱讀和答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