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晚春韓愈原文及賞析
晚春韓愈原文及賞析1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賞析
《晚春》是韓詩頗富奇趣的小品,歷來選本少有漏選它的。然而,對詩意的理解卻是諸說不一。
題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詩中所描寫的乃郊游即目所見。乍看來,只是一幅百卉千花爭奇斗妍的“群芳譜”:春將歸去,似乎所有草本與木本植物(“草樹”)都探得了這個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渾身招數,吐艷爭芳,一剎時萬紫千紅,繁花似錦。可笑那本來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莢也不甘寂寞,來湊熱鬧,因風起舞,化作雪飛(言“楊花榆莢”偏義于“楊花”)。僅此寥寥數筆,就給讀者以滿眼風光的印象。
再進一步不難發現,此詩生動的效果與擬人化的手法大有關系。“草樹”本屬無情物,竟然能“知”能“解”還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著想之奇是前此詩中罕見的。最奇的還在于“無才思”三字造成末二句費人咀嚼,若可解若不可解,引起見仁見智之說。有人認為那是勸人珍惜光陰,抓緊勤學,以免如“楊花榆莢”白首無成;有的從中看到諧趣,以為是故意嘲弄“楊花榆莢”沒有紅紫美艷的花,一如人之無才華,寫不出有文采的篇章;還有人干脆存疑:“玩三四兩句,詩人似有所諷,但不知究何所指。”(劉永濟《唐代絕句精華》)姑不論諸說各得詩意幾分,僅就其解會之歧異,就可看出此詩確乎奇之又奇。
清人朱旗尊說:“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只是如此。”此言雖未破的,卻不乏見地。作者寫詩的靈感是由晚春風光直接觸發的,因而“情景只是如此”。不過,他不僅看到這“情景”之美,而且若有所悟,方才做入“無才思”的奇語,當有所寄寓。
“楊花榆莢”,固少色澤香味,比“百般紅紫”大為遜色。笑它“惟解漫天作雪飛”,確帶幾分揶揄的`意味。然而,若就此從這幅晚春圖中抹去這星星點點的白色,你不覺得小有缺憾么?即使作為“紅紫”的陪襯,那“雪”點也似是不可少的。再說,謝道韞詠雪以“柳絮因風”,自古稱美;作者亦有句云:“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春雪》)雪如楊花很美,楊花如雪又何嘗不美?更何況這如雪的楊花,乃是晚春具有特征性景物之一,沒有它,也就失卻晚春之所以為晚春了。可見詩人拈出“楊花榆莢”未必只是揶揄,其中應有憐惜之意的。尤當看到,“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門弄斧”之譏,避短用長,爭鳴爭放,為“晚春”添色。正是“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紅樓夢》黛玉葬花詞),這勇氣豈不可愛?
如果說詩有寓意,就應當是其中所含的一種生活哲理。從韓愈生平為人來說,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師,又是力矯元和輕熟詩風的奇險詩派的開派人物,頗具膽力。他能欣賞“楊花榆莢”的勇氣不為無因。他除了自已在群芳斗艷的元和詩壇獨樹一幟外,還極力稱揚當時不為人重視的孟郊、賈島,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詩風也是當時詩壇的別調,不也屬于“楊花榆英”之列?由此可見,韓愈對他所創造的“楊花榆莢”形象,未必不帶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說,詩人是以此鼓勵“無才思”者敢于創造。
前文所引述的兩種對此詩寄意的解會,雖各有見地,于此點卻均有忽略。殊不知詩人對“楊花榆莢”是愛而知其丑,所以嘲戲半假半真、亦莊亦諧。他并非存心托諷,而是觀楊花飛舞而忽有所觸,隨寄一點幽默的情趣。詩的妙處也在這里。
晚春韓愈原文及賞析2
【原文】
草樹知春不久歸②,百般紅紫斗芳菲③。
楊花榆莢無才思④,惟解漫天作雪飛⑤。
【注釋】
①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時間,接近夏天時候。
②不久歸: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過去了。
③百般紅紫:萬紫千紅,此處形容色彩繽紛的春花。斗芳菲:爭芳斗艷。芳菲:(花草)芳香而艷麗。
④楊花:指柳絮。榆莢(jiá):榆樹的果實,俗稱“榆錢”,可以食用。才思:才氣和思致。
⑤惟解:只知道。惟:只。漫天:滿天。
【譯文】
花草樹木知道春天不久將要歸去,于是想方設法挽留春天,你看那鮮花展現出萬紫千紅的顏色,爭相吐露芬芳。
可憐那楊花和榆錢沒有艷麗的姿色,只知道漫天飛舞,好似片片雪花飛揚。
【賞析】
這首描繪晚春景色的七言絕句,是韓愈《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此時韓愈已年近半百。此詩題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寫內容為春游郊外所見所感的即景抒情之作。
雖然本詩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斗艷的常景,但是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這句“百般紅紫斗芳菲”,此處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晚春凋零,卻寫草木為了留住春天的美好而呈現出萬紫千紅、爭相吐露芬芳的動人場面。“楊花榆莢無才思”,足見詩人體物入微,發掘前人未得之語,怪嗔柳絮與榆錢才思不夠敏捷,傾盡一生都沒能結出耀人眼目的花朵,此處似在責怪草木,實則是在慨嘆人生的某些不如意。忽然詩人筆鋒一轉,一反其他詩人面對晚春遲暮的傷春之感,隨后以“漫天作雪飛”一展才華。由此體現了“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展,不怕招致譏諷奚落它“班門弄斧”的個性,揚長避短,抓住這晚春時節的大好時光,依舊秉持樸素無華的品質,像飛雪一般漫天飛舞,為“晚春”增添一抹動感妖嬈的春色,令人耳目一新。
這首詩寓意深廣,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寫中蘊含著一定的人生哲理。詩人通過“草木”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描寫,同時也不忘托物寄情,給人以人生啟示:一個人“無才思”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知道及時抓住稍縱即逝的時機,懂得如何珍惜光陰,而“春光”是不會辜負“楊花榆莢”這樣“識時務”的有心人的。
此詩可謂有情有趣,含蓄幽默,巧用,將人與花融于一體,想象之間頗富奇趣。當然,所謂“一語百解”,此之寓意,不同的人生閱歷和心緒可能會有不同的領悟。
晚春韓愈原文及賞析3
晚春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賞析
這里,似乎只是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晚春的繁麗景色,其實,它還寄寓著人們應該乘時而進,抓緊時機去創造有價值的這一層意思。但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莢楊花雖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為晚春增添一景,雖然不美,但盡了努力,這種是值得贊揚了。
這是一首描繪暮春景色的七絕。乍看來,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斗艷的常景,但進一步品味便不難發現,詩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而呈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花草樹木探得春將歸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渾身解數,吐艷爭芳,色彩繽紛,繁花似錦,就連那本來乏色少香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詩人體物入微,發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詩人晚春遲暮之感,摹花草燦爛之情狀,展晚春滿目之風采。寥寥幾筆,便給人以滿眼風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說這首詩平中翻新,頗富奇趣,還在于詩中擬人化手法的奇妙運用,糅人與花于一體。“草木”本屬無情物,竟然能“知”能“解”還能“斗”,而且還有“才思”高下有無之分。想象之奇,實為詩中所罕見。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讀者大可根據自己的體驗進行毫無羈絆的大膽想象,使人思之無窮,味之不盡。
再細加揣摩,此詩熔景與理于一爐。可以透過景物領悟出其中的哲理:詩人通過“草木”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描寫,反映的其實是自己對大好風光的珍惜之情。面對晚春景象,詩人一反常見的惜春之情,變被動感受為主觀參與,情緒樂觀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門弄斧”之譏,為“晚春”添色。這就給人以啟示:一“無才思”并不可怕,要緊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時機,“春光”是不負“楊花榆莢”這樣的有。
錢鐘聯《集釋》系此詩于元和年。注引朱彝尊《批韓詩》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卻是如此。”的確,僅就描寫暮春景色而言,此詩可謂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詩題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寫乃春游郊外所見。詩人全用擬人手法,不說人之惜春,而說草樹亦知春將不久,因而百花爭艷,各呈芳菲。湊熱鬧的'還有樸素無華的楊花榆莢,像飛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飄舞。人言草木無情,詩偏說它們有知,或“斗”或“解”,活潑有趣。這是此詩明白有趣之處。
然而“無才思”三字頗怪異,遂引起后人諸多猜測。或謂勸人勤學,不要像楊花那樣白首無成;或謂隱喻人之無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諷喻;或言贊賞楊花雖無芳華,卻有情趣和勇氣。細審詩意,詩人當是贊賞楊花的。“無才思”應是故作頓挫的諧謔之筆。
此詩之寓意,見仁見智,不同的人生閱歷和心緒會有不同的領悟。
注釋
此乃《游城南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時詩人已年近半百。
不久歸:將結束。
晚春:的最后一段。
百般紅紫:即萬紫千紅,色彩繽紛的春花。斗芳菲:爭芳斗艷。
楊花:指柳絮
榆莢:亦稱榆錢。榆未生葉時,先在枝間生莢,莢小,形如錢,莢老呈白色,隨風飄落。
才思:才華和能力。
譯文
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竟相爭妍斗艷。
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
寫作背景
此詩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錢仲聯《集釋》系此詩于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此時韓愈已年近半百。
【晚春韓愈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韓愈《晚春》原文及翻譯09-30
晚春韓愈古詩原文06-08
韓愈《晚春》原文及翻譯03-21
《晚春》韓愈詩詞賞析05-01
晚春韓愈古詩譯文及賞析03-21
關于晚春韓愈古詩賞析03-21
《晚春》韓愈11-24
晚春韓愈古詩詞原文及翻譯03-16
韓愈·《山石》原文及賞析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