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幼的古代故事(通用8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尊老愛幼的古代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尊老愛幼的古代故事 篇1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尊老愛幼的古代故事 篇2
在我國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三字經》中,有“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的韻文。孔融四歲那年,正在院中玩耍的孔融兄弟幾個,面對父親剛買來的梨子,哥哥讓孔融先拿,而孔融卻揀了個最小的。父親問孔融為什么這樣做,孔融回答說:“哥哥比我大,應該吃大的;我年紀小,就該吃小的。”
父親不禁為兒子的謙讓懂事高興,卻又故意問道:“可你還有個小弟弟,為何不把最小的梨留給他呢?”孔融則答:“我比弟弟大,哥哥應該讓弟弟,所以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你能不為孔融這種謙讓精神所感動嗎?
尊老愛幼的古代故事 篇3
黃香,東漢人,少年時就善于寫文章,當時的人稱頌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但黃香最難能可貴的,還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親。
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
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鉆到父親的被窩里,躺一會兒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覺。
夏天夜里很熱,黃香就手執蒲扇,對著父親枕席使勁扇著。
黃香長大后,朝廷覺得他是個人才,讓他擔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濟災民,百姓沒有不感動的。
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于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尊老愛幼的古代故事 篇4
香九齡,能溫席。黃香九歲的時候,母親早故,黃香跟他的父親相依為命。家里很窮,根本用不起鋪褥。黃香對父親非常的孝順。怎么孝順呢?炎炎夏日,他怕父親睡不著,那時候又沒空調,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親睡的席子和枕頭給扇涼快了,伺候父親安寢。在寒冬臘月,天寒地凍,黃香就自己先睡下,用自己的體溫去溫暖席子,溫暖枕頭,讓父親能夠安寢。所以,這個故事又叫"黃香扇枕",也就是黃香這個孩子把枕頭給扇涼快了。
另外也叫"黃香溫席",黃香把席子給弄暖和了。這個故事被《二十四孝》所記載的,黃香被稱為天下至孝之人。所以傳統中國老百姓之所以知道黃香,乃是因為他是個大孝子。
尊老愛幼的古代故事 篇5
周集實驗學校田銀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家在一個三世同堂、有著傳統意識的家庭,在每個家庭成員的努力下,我們擁有了美滿幸福的生活環境。
我和我丈夫相識時,他家的經濟狀況就不好,婆婆沒有工作,生活十分困難,婆婆一分錢也拿不出來,我倆租了間房子過上了簡樸的日子,丈夫想把婆婆接過來同住,同時還要還結婚時欠下的債。每月工資不到500元,一分存款也沒有的情況下,我倆東挪西湊,勉強湊上一筆錢,好不容易買了一套二手房,總算有了自己的家,也想過一下倆人世界,另外還要還債。那時的我凡事爭強、不甘落后,在學校任兩個班外語課,同時還兼班主任工作,常常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種種原因,我當時非常不情愿把婆婆接過來。 每每去婆婆家,都感到一種心酸涌上心頭,回家后與丈夫商量還是把婆婆接了過來。年輕人與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多有不便,尤其是婆婆年紀大,性格極有個性,說話有時尖酸刻薄,很愛鉆牛角尖,似乎少了一些農村老人的厚道、質樸,所以相處起來很不舒服。加之我身懷六甲、婆婆吸煙常常熏得我嘔吐,生活中的瑣事,由于觀念上的差別,常常弄得我很煩心。例如:看上我的某樣東西,會趁我不在的時候偷偷
地收起來,等到問道她時卻一口否定,越是在上班著急時找不到東西越生氣,時間長了我也就習慣了,換一種心態就不生氣了。作為人妻、人母和人媳,我盡心盡力的做好一切,照顧好孩子和老人,特別是現在病中的婆婆,我更是關心有加,體貼丈夫。從不因為工作緊張而有絲毫怠慢,經常給婆婆買吃的,婆婆記在心里,笑在臉上,夸在嘴上,我還經常勸婆婆要想開點,多想點福,婆婆很感動。
我們孝敬老人的行為在親戚、朋友、同事、鄰居中受到好評,我們感到無怨無悔。
尊老愛幼的古代故事 篇6
父母有病,他日夜照顧不得休息。有一次繼母一心想吃活魚,當時天氣寒冷,河面結冰,王祥脫下衣服,準備破冰去抓魚。
冰面自動破開,兩條鯉魚從水中躍出,王祥就把它們拿回家(做給母親吃)。繼母又想吃烤黃雀,又有幾十只黃雀飛進帳子里,他便拿去供奉繼母。同鄉人都感到驚奇而感嘆,以為是王祥的孝心感動了天地的緣故。
尊老愛幼的古代故事 篇7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
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尊老愛幼的古代故事 篇8
楊香14歲這年,曾隨同父親楊豐(有可能是三國時期之后改名楊豐的游俠楊阿若)去田里割小米,忽然躥出一只大老虎,撲向楊豐,一口將他叼住。楊香急壞了,一心只想著父親安危的她,完全忘了自己與老虎的力量懸殊。
好個楊香,只見她猛地跳上前去,用力卡住老虎的頭頸。任憑老虎怎么掙扎,她一雙小手始終像一把鉗子,緊緊卡住老虎的咽喉不放。老虎終因喉嚨被卡,無法呼吸,癱倒在地上,他們父女才得以幸免遇難。
一個小女孩,徒手搏虎,并從虎口中救出了自己的父親。
【尊老愛幼的古代故事(通用8篇)】相關文章:
古代勵志故事07-06
古代將相故事10-15
古代白居易的粉絲故事11-16
小學生尊老愛幼小故事09-13
精選古代親情故事12-04
大禹治水的古代故事11-04
古代感恩的小故事介紹10-31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通用15篇)09-30
古代慈母教子故事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