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念奴嬌》詩詞鑒賞
《念奴嬌》詩詞鑒賞1
古詩原文
余客武陵。湖北憲治在焉:古城野水,喬木參天。余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閑,不類人境。秋水且涸。荷葉出地尋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清風徐來,綠云自動。間于疏處,窺見游人畫船,亦一樂也。朅來吳興。數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絕。故以此句寫之。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消酒,更灑菇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愁人一作:愁入)
譯文翻譯
小舟蕩漾在紅火、繁茂的荷花叢里,記得來時曾經與水面鴛鴦結成伴侶。放眼望三十六處荷塘連綿一氣,罕見游人蹤跡,無數映水的荷花襯著荷葉在微風中搖曳,就像系著佩帶和裙裳的美女。翠碧的荷葉間吹過涼風,花容粉艷仿佛帶著殘余的酒意,更有水草叢中灑下一陣密雨。荷花嫣然微笑輕搖倩影,幽冷的清香飛上我贊美荷花的詩句。
日暮之際,荷葉如青翠的傘蓋亭亭玉立,情人艷姿已隱然不見,我怎忍心乘舟蕩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時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風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那高高的柳樹垂下綠蔭,肥大的老魚將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間留居。多少圓圓的荷葉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邊的歸路上徘徊,不舍離去。
注釋解釋
武陵:今湖南常德縣。
薄:臨近。
朅(qiè):來,來到。
吳興:今浙江湖州。
相羊:亦作“相佯”。亦作“相徉”。徘徊;盤桓。
光景:風光;景象。
三十六陂:地名。在今江蘇省揚州市。詩文中常用來指湖泊多。
水佩風裳:以水作佩飾,以風為衣裳。
菇蒲:水草。菇即茭白。
青蓋:特指荷葉。
爭忍:猶怎忍。
凌波:行于水波之上。常指乘船。
南浦:南面的水邊。后常用稱送別之地。
田田:蓮葉盛密的樣子。
沙際:沙洲或沙灘邊。
詩文賞析
這是一篇托物比興的詠物詞,借寫荷花寄托身世。
宋代詞人周邦彥是錢塘人,寫下“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蘇暮遮》)的名句。姜夔的這首詠荷詞,也同樣把讀者帶到一個光景奇絕清幽空靈的世界,那里有冰清玉潔的美人,有人們尋找的清香幽韻的夢……從這首《念奴嬌》詞的小序知道,姜夔曾多次與友人倘徉于江南荷塘景色之中,因感其“意象幽閑,不類人境”,而有是作。
詞一開頭就把讀者帶向那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開的時候,荷花叢中蕩舟,一路上一對對鴛鴦伴著船兒戲水。真是到了荷花世界了,這里人跡罕到,只見那望不見邊的荷塘,綠波蕩漾,荷葉翻飛。“水佩風裳”,本指美人妝飾,代指荷葉荷花,與周邦彥“一一風荷舉”共得荷花之神理。從那碧綠的荷葉間,吹來陣陣涼風,那鮮艷的荷花,好像美人玉臉帶著酒意消退時的微紅。一陣密雨從菰蒲叢中飄灑過來,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幽幽冷香。惹起詩人詩興大發,寫出了優美的詩句。
這美好的`情景多么使人留戀,然而時間在悄悄過去,已是日暮時分,只見那車蓋般的綠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見,欲去還留。凌波用曹植《洛神賦》之典故。只怕西風起時,舞衣般的葉子經不住秋寒的蕭瑟而容易凋殘,更為那無情的秋風將把南浦變成一片蕭條而憂愁。還有那高高柳樹垂下綠陰,肥大的老魚吹波吐浪,這一切,都要挽留他住在荷花中間。詞人說:田田的荷葉呵,您多得難以計算,可曾記得我多少回在沙堤旁邊的歸路上依戀徘徊?“田田”形容浮在水面的荷葉,南朝民歌有“江南可采蓮,蓮葉荷田田”之句。
姜夔以清空騷雅的詞筆,把荷塘景色描繪得十分真切生動。可是,這樣的好詞,王國維卻看不上眼,他在稱贊周邦彥詠荷名句后,接著就批評姜夔詠荷詞“猶有隔霧看花之恨”。其實,姜夔詠荷在“得荷之神理”方面,并不比周詞遜色。周詞主要是寫客子思鄉之情,詠荷就是“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數句,它使人看到的還僅僅是荷葉之物態,而姜夔詠荷,不僅具有荷花之物態,還使人同時隱隱看到一位荷花化身清馨幽逸的美人,她“玉容銷酒”,像荷花般的紅暈,她“嫣然”微笑,像花朵盛開。荷花生長水中,她便似凌波仙子;荷香清幽,她又是美人“冷香”。花如美人,美人如花,恍惚迷離,具有朦朧之美。
更可貴的是,姜夔這首詞寫出了賞愛荷花的最真切的心靈感受。姜夔一生襟懷清曠,詩詞亦如其人。他寫“意象幽閑,不類人境”的荷塘,實是要體現他所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在這個冰清玉潔,一塵不染的境界中,有美人兮,在水一方。“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這不簡直是一場富有詩意浪漫的人花之戀么?“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荷花對詞人深情如此,詞人對荷花呢,“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也是無限依戀。因此不妨這樣說,姜夔這首《念奴嬌》實是一支荷花的戀歌。由于荷花在我國文學中是象征著“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姜夔對荷花的愛戀不正寄托著他對自己的超凡脫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嗎?姜夔寫荷花,不是停留在實際描摹其形態,而是攝取其神理,將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融合進去,把自己的個性和神韻融合進去,寫花實是寫人也。姜夔這種空際傳神的詞筆,往往意在言外,寄托深微充滿美妙的想象,而富有啟發性。這種寫法與一般實際摹寫景物者大異其趣。如“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之類,讀者須充分發揮想象才能品味,否則,便有如王國維所說“霧里看花”之感了。寫出對荷花的一片憐惜愛護之情,留連忘返之意,情深意切,使人感到作者胸襟之曠蕩,心情之依戀。
《念奴嬌》詩詞鑒賞2
念奴嬌·宜雨亭詠千葉海棠
綠云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紫膩紅嬌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候。半怯春寒,半宜晴色,養得胭脂透。小亭人靜,嫩鶯啼破清晝。
猶記攜手芳陰,一枝斜戴,嬌艷雙波秀。小語輕憐花總見,爭得似花長久。醉淺休歸,夜深同睡,明月還相守。免教春去,斷腸空嘆詩瘦。
翻譯
巒疊翠的綠葉影里,遍地的千葉海棠宛如燦爛的錦繡明霞。紫膩紅嬌的花兒仿佛永遠也扶不起的嬌弱美人般惹人憐愛。所謂好花看到半開時,此時正是最美好的觀賞時節。嬌巧的花朵因春寒而沒有完全綻放,卻被溫柔的春光滋養白里透紅,仿佛白凈的美人涂抹了胭脂紅一般。小亭分外寂靜,沒有人聲,可這春日的寧靜又被那幼小的黃鶯一聲婉囀的啼鳴打破。
還記得當初與心愛的人兒攜手游于花叢中的情景,我不時為她擷取一枝美艷的海棠簪于鬢發,風韻在她的神采之間流蕩。我們每一個軟語溫存的細節都沒有逃過花兒的眼睛,然而冬去春來,花兒在不斷地輾轉開放,我們那軟語相憐的情景卻再也沒有出現過。淺斟低酌,現在只是微微有些醉意,怎么能夠就此歸去呢?夜深之時我還要與花同眠,即使到了明日我也還要在這里與花兒相守。要不然等春歸去之后,又到哪里去尋找詩料呢?恐怕到時即使是愁腸寸斷,也寫不出什么詩篇來。
注釋
念奴嬌: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該調雙調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韻。
宜雨亭:亭名,在張鎡的南湖別墅里。
千葉海棠:海棠的.一個品種。
千葉:指重迭的花瓣。
綠云:喻指海棠枝葉的茂密。
明霞:形容海棠花的鮮艷美麗。
文繡:繡有花紋圖案的絲織品。形容花葉色彩之美。
紫膩紅嬌:指深淺不同的海棠花。
扶不起:這里用擬人手法,寫出海棠嬌嫩之態。
好是:正好在于。
胭脂透:指花蕾尖紅透。
芳陰:花叢中。
雙波:指雙目含情。
小語:細語。
爭得:怎得。
相守:相伴。
詩瘦:為吟詩而使人瘦。
賞析
上片,首起三句“綠云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總寫海棠花葉之美。從宜雨亭上望去,但見海棠枝葉繁茂,如綠云鋪地,一片清影。而在這綠云影里,紅花盛開,明麗如霞,有如綠線紅絲織成的千重文繡。在這三句中,詞人連用三個比喻,濡染出紅花綠葉交相輝映的秀美景色。“綠云”喻寫其枝葉之密,綠陰之濃,點出干葉海棠枝葉茂盛的特征。“明霞”二字,極喻海棠花紅艷之色。“文繡”則形容花葉色彩之美。前面加上“千重”二字,又描繪出綠葉紅花重重疊疊,色彩斑斕的畫面。同時,綠云與明霞,又是明暗的對比,實寫與虛想結合,立意構思,著實下了一番功夫。接下去的兩句,“紫膩紅嬌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候”,寫海棠花嬌嫩之態。因花開有遲早之分,故色澤有深淺之別。深者紫而含光,淺者紅而嬌艷。后面以“扶不起”三字承接,便生動地描繪出海棠花嬌而無力的情態。“好是未開時候”,是由鄭谷《海棠》詩的“嬌嬈全在欲開時”變化而來。詩人賞花,全在情趣二字,張鎡和鄭谷都愛欲開未開的海棠花,是因為那深紅的蓓蕾,在青枝綠葉的映襯中顯得格外嬌美。它蘊藉含蓄,內孕生機,有一種蓬蓬勃勃的青春活力,最易引發人們美好的情思。宜雨亭上,海棠叢里,面對著那含苞欲放的嬌花新蕾,愈看愈美,于是再就“好是未開時候”的“好”字刻意描繪,寫出了“半怯春寒,半宜晴色,養得胭脂透”,具體而細膩地形容出海棠花欲開未開時的特殊美感。那點點蓓蕾,一半因春寒而不肯芳心輕吐,一半因映晴色而展露秀容,羞怯嬌嫩,直養得蕾尖紅透,艷麗動人。當此際,詞人完全沉浸在美的追索中。為花的幽姿秀色而陶醉。“小亭人靜,嫩鶯啼破清晝”兩句,筆波一折,轉得好也收得好,而且一轉即收,恰到好處。一聲早鶯的啼鳴,打破了清晝的寂靜,也喚醒了詞人的沉思,極富搖蕩靈動之感。上片亭中觀花的詞情至此辭盡意盡,歇拍自然,從而為下片另辟詞境作好了過渡。
下片由寫花轉而寫人。換頭以“猶記”逆入。連寫五句,記昔日與情人賞花情景。前三句“猶記攜手芳陰,一枝斜戴,嬌艷雙波秀”,回憶芳陰下攜手同游,她鬢邊斜插著一枝紅艷的海棠花,雙眸明秀,秋波含情。后兩句“小語輕憐花總見,爭得似花長久”,寫兩人在花前小語,輕憐密愛,此情當日,花總也得為見證吧。如今花開依舊,而情人不見,深覺情緣之事,“爭(怎)得似花長久”!這是詞人的感傷,一句又轉回現在。詞人獨自賞花。小亭淺酌,觀眼前景,想心頭事,流連徘徊,不愿歸去。因此吟唱出“醉淺休歸,夜深同睡,明日還相守”。在酒意微醺的朦朧醉境中,思人戀花,情意綿綿,暗中叮嚀自己休要歸去,今夜與花同睡,明日與花相守,日日夜夜與花作伴。蘇軾《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燒銀燭照紅妝。”“夜深”句,字面用蘇詩,而又自立主意。
“同睡”,連下句言相伴守而睡。這幾句寫得纏綿悱惻,婉曲細膩,對花無限眷戀的深情盡皆傾吐出來。末兩句,“免教春去,斷腸空嘆詩瘦”,緊承上三句寫出。訴說他所以與花相守,形影不離,乃在于深恐韶光倏逝,花與春同去。這樣就在愛花情中又加上惜春之情,感情分量更重,詞意也隨之打進了一層。意謂若教春去,就要為之斷腸,就要作詩遣懷,就要因詩而瘦。“詩瘦”本于李白戲贈杜甫詩:“借問何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見唐孟綮《本事詩·高逸》)這兩句機杼自出,翻出新意,技巧亦高,深刻地揭示了一位詞人不負韶光的心理活動。讀來真摯懇切,直語感人。
創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作年份未知。張鎡本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張浚的曾孫,生活豪奢。他曾歷任大理司直、直秘閣、婺州通判、司農少卿等職。曾卜筑南湖,有園林之勝。這首《念奴嬌》,就是他在南湖別墅宜春亭上賞千葉海棠時,有感而發,援筆寫成。
《念奴嬌》詩詞鑒賞3
古詩原文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云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譯文翻譯
枝頭的桂花像垂著的塊塊白玉,圓月映照了整個蒼穹,夜空好似被洗凈了一般。風拂動著眉梢和身軀,人兒仿佛就在水晶宮殿里一樣。遙看天際,龍翻偃舞,宮殿如畫,能感受到那兒歌舞升平而沸騰的`氣氛。白霜(月光)鋪滿大地,(我)愿意乘著繽紛的云朵騰空而起。
仍記得舊年的今夜,于溪亭酌酒暢飲,望云飄月移。過往的情境如剛消逝的夢,轉眼卻到了去年此時。自西而來的青雀與嫦娥都告知我佳節(中秋)快到了。(我)寄托舊知好友捎信于你,萬萬別辜負了這月宮甘甜的香醪。
注釋解釋
偃蹇:驕橫;傲慢;盛氣凌人。
嵯峨:屹立。
儔侶:伴侶;朋輩。
詩文賞析
此詞浮想殊奇,造語浪漫,對月之人似親昨月宮,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詞人貌似仙人,而懷中仍洗不盡塵世煩惱,人間天上渾然寫來,仙骨凡心雜錯吐露,其主旨全在上下兩結拍,上結“欲跨彩云飛起”,有超俗之想,下結“莫負廣寒沈醉”,又顯感傷,大起大落中,將矛盾的心態淋漓吐出。
《念奴嬌》詩詞鑒賞4
念奴嬌·斷虹霽雨原文
作者:黃庭堅
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眾客。客有孫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念奴嬌·斷虹霽雨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掛天,青山如黛。桂影繁茂,誰知道,今與夕是那么的清輝不足?萬里的晴天,嫦娥在何處?駕駛一輪玉盤,馳騁長空。寒光零亂,在為誰斟酌這醽醁?
我和一群年輕人在張園密茂的樹林中徜徉,離開家萬里,難得有今宵開懷暢飲!老夫,在江南海北,最愛的是是臨風笛。孫郎微笑著,是因為聽著這笛子的聲音。
注釋
1、此詞豪放,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一云:“或以為可繼東坡赤壁之歌。”
2、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西長江邊上。
3、張寬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詳。
4、金荷:金質蓮花杯。
5、文不加點:謂不須修改。
6、斷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稱斷虹。
7、山染句:謂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長眉毛。
8、桂影:相傳月中有桂樹,因稱月中陰影為桂影。扶疏:繁茂紛披貌。
9、姮娥:月中女神娥。漢時避漢文帝劉垣諱,改稱嫦娥。一輪玉:指圓月。
10、醽醁(líng lù):酒名。湖南衡陽縣東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綠色,取以釀酒,甘美,名酃淥,又名醽醁。
11、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12、臨風笛: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予在蜀,見其稿。今俗本改‘笛’為‘曲’以協韻,非也。然亦疑笛字太不入韻。及居蜀久,習其語音,乃知瀘戎間謂‘笛’為‘獨’,故魯直得借用,亦因以戲之耳。 ”
13、霜竹:指笛子。
14、《樂書》“剪云夢之霜筠,法龍吟之異韻。
念奴嬌·斷虹霽雨賞析
此詞寫于作者于公元1094年(紹圣元年)謫居地處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賓)時。詞中以豪健的筆力,展示出作者面對人生磨難時曠達、倔強、偉岸的襟懷,表達了榮辱不縈于懷、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態度。整首詞筆墨酣暢淋漓,洋溢著豪邁樂觀的情緒。
開頭三句描寫開闊的遠景: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掛天,青山如黛。詞人不說“秋空凈”,而曰“凈秋空”,筆勢飛動,寫出了煙消云散、玉宇為之澄清的動態感。“山染修眉新綠”,寫遠山如美女的長眉,反用《西京雜記》卓文君“眉色如望遠山”的故典,已是極嫵媚之情態,而一個“染”字,更寫出了經雨水洗刷的青山鮮活的生命力。
接著寫賞月。此時的月亮是剛過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為了表現它清輝依然,詞人用主觀上的賞愛彌補自然的缺憾,突出欣賞自然美景的娛悅心情,他接連以三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問句發問。三個問語如層波疊浪,極寫月色之美和自得其樂的'騷人雅興。嫦娥駕駛玉輪是別開生面的奇想。歷來詩人筆下的嫦娥都是“姮娥孤棲”,“嫦娥倚泣”的形象,此處作者卻把她從寂寞清冷的月宮中走出來,并興高采烈地駕駛一輪玉盤,馳騁長空。舊典翻新,非大手筆不能為也。
此下轉而寫月下游園、歡飲和聽曲之樂。“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詞,信筆揮灑,寫灑脫不羈的詞人,正帶著一群愉快的年輕人,張園密茂的樹林中徜徉。“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離家萬里,難得有今宵開懷暢飲!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曲!”三句把詞人豪邁激越之情推向頂峰。這三句是此詞最精彩之處。《世說新語》記載東晉瘐亮武昌時,于氣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樓游賞,瘐亮曰:“老子于此處興復不淺。”老子,猶老夫,語氣間隱然有一股豪氣。
作者說自己這一生走南闖北,偏是最愛聽那臨風吹奏的曲子。“最愛臨風笛”句,雄渾瀟灑,豪情滿懷,表現出詞人處逆境而不頹唐的樂觀心情。
最后一筆帶到那位善吹笛的孫彥立:“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孫郎感遇知音,噴發奇響,那悠揚的笛聲回響不絕。
此詞以驚創為奇,其神兀傲,其氣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壯闊的形象中勃發出一種傲岸不羈之氣。作者自詡此篇“或可繼東坡赤壁之歌”,確乎道出了此詞的風格所。詞人與蘇東坡一樣,飽經政治風雨的摧折,卻仍保持著那種倔強兀傲、曠達豪邁的個性,這一點,充分體現他的詩詞創作中。
《念奴嬌》詩詞鑒賞5
古詩原文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譯文翻譯
置身高樓,憑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長空萬里無云,顯得更為遼闊無邊。月亮的光輝從天上照射下來,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宮的瓊樓玉宇上,仙女們乘鸞鳳自由自在地來來往往,我向往月宮中的清凈自由,秀麗的江山像圖畫般的美麗,看過去在朦朧的月色里,樹影婆娑。
現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邊自己的影子當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過如此良宵,邀月賞心,用酒澆愁,但悲愁還在。不要辜負了這良辰美景,此時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風歸去,在明凈的月宮里,把橫笛吹得響徹云霄,喚起人們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注釋解釋
元豐五年八月十五日在黃州作。念奴嬌:南北曲均有。屬大石調。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調有《百字令》,別名《念奴嬌》,與詞牌全闋同,用為小令。
桂魄:月亮的別稱。古人稱月體為魄,又傳月中有桂樹,故稱月亮為“桂魄”。
“冷浸”句:秋天的碧空浸透著清冷的月光。
玉宇瓊樓:傳說中月宮里神仙居住的樓宇。形容月中宮殿的精美。
乘鸞:《異聞錄》:“開元中,明皇與申天師游月中,見素娥十余人,皓衣乘白鸞,笑舞于廣庭大桂樹下。”
清涼國:唐陸龜蒙詩殘句:“溪山自是清涼國。”
煙樹:煙霧籠罩的樹木。歷歷:清楚可數。
翻然:回飛的樣子。
鵬翼:大鵬之翅。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中秋,蘇軾在黃州時寫的,當時作者仍在被貶謫之中。
詩文賞析
古往今來,中秋之月激發過文人多少豐富的情感和無窮的想象,蘇東坡在熙寧九年(1076)寫過的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盡情馳騁對月宮的幻想,表達超脫塵俗和依戀現實的矛盾,傾吐對情同手足的胞弟的思念。
詞的開頭“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是寫萬里無云的中秋夜月。本來在中秋月夜,長空萬里無云,是人們常見的,沒有什么稀奇。但這里作者加上“憑高眺遠”四字,就使得境界全然不同。作者置身高樓,憑高望遠,所以視野開闊,而使得長空顯得更為遼闊無邊,毫無盡處,引人入勝。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由晴空寫到明月。古時稱月為魄,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月亮為“桂魄”。意思是說,月兒的光輝從天上飛來,它所照射的地方,整個秋天的碧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這兩句描繪了一個月光照耀的清輝夜色,給人以清涼的感覺。這竟引起了作者無限的幻想,以寄托著他的精神世界:”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作者讓他的想象翅膀飛翔,幻想出月宮中有瓊樓玉宇,仙女們乘飛鸞自由來往,那里是一個清涼的境地。據《異聞錄》記載,唐玄宗一次游月宮,”見素娥十余人,皓衣,乘白鸞,笑舞于廣庭大桂樹下。“所以用”飛鸞而去“,想象月宮中仙人乘鸞自由來往。作者這樣想象,究竟有什么意義?從他當時所處的黑暗現實、不得自由的環境來看,不能說和現實無關。應該說,正是由于他處在那樣一個不得自由的閑官職位上,才有向往月宮清靜自由的幻想。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他想象著從月宮往下界眺望:秀麗的江山像圖畫那樣的美,清晰可辨的煙火,歷歷在望。人間的江山越美,就越反襯出現實社會越丑,就越能見出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
然而,作者畢竟是一個處于逆境而善于而善于自我解脫的人。所以,下片筆鋒一轉寫道:“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這三句化用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詩句。作者通過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邊的影子當做知心朋友,一起歡樂。這樣寫,既使詞染上了濃厚的浪漫色彩,給人有一種奇異之感;又真實地展現出他孤單、凄涼的影子。作者之所有“舉杯邀月”,正是意味著他對當時社會的憎惡,意味著他對權貴們的討厭。
蘇軾盡管邀月賞心,把酒澆愁,但悲愁仍在,這就使他不能不起舞了:“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希望愉快地度此中秋良夜,不要辜負這良辰美景。“今夕”句化用《詩經》“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表示這是一個良宵。作者之所以月下起舞,并非愉快而歌,得意而舞,恰恰是為了消除這股愁悶與抑郁不平之氣。正如“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知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這里似乎使人聽到他強顏為笑之聲,但又使人深深地感到他覺得月亮才是他的知音。唯其如此,所以,他便幻想起遨游月宮來了:“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他渴望乘風歸去,在明凈的月宮里,把橫笛吹得響徹云霄,喚起人么對美好境界的追求與向往。豪情溢于紙背,令人讀之神思飄渺。當然這種追求是虛幻的,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但作者這樣寫,正是人在苦悶時尋求解脫、自我安慰的無可奈何的舉動;它表現出作者對自由生活、美好現實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是一篇狂放不羈。灑脫飄逸的作品。當時,蘇軾居住黃州,政治處境仍然沒有得到改善。為了排遣個人政治上的失意的苦悶,為了擺脫庸俗污濁的現實,于是他越發熱烈追求那超凡的清空境界。雖然是帶有消極成分,不值得稱頌,但它之所以產生,正是由于黑暗現實所促成。它是深深滴植根于社會土壤之中的,我們不能忽視這一點。
《念奴嬌》詩詞鑒賞6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念奴嬌》
【內容】
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眾客。客有孫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
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
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
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
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賞析】:
此詞寫于作者于紹圣元年(1094)謫居地處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賓)時。詞中以豪健的筆力,展示出作者面對人生磨難時曠達、倔強、偉岸的襟懷,表達了榮辱不縈于懷、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態度。整首詞筆墨酣暢淋漓,洋溢著豪邁樂觀的情緒。
開頭三句描寫開闊的遠景: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掛天,青山如黛。詞人不說“秋空凈”,而曰“凈秋空”,筆勢飛動,寫出了煙消云散、玉宇為之澄清的動態感。“山染修眉新綠”,寫遠山如美女的長眉,反用《西京雜記》卓文君“眉色如望遠山”的故典,已是極嫵媚之情態,而一個“染”字,更寫出了經雨水洗刷的.青山鮮活的生命力。
接著寫賞月。此時的月亮是剛過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為了表現它清輝依然,詞人用主觀上的賞愛彌補自然的缺憾,突出欣賞自然美景的娛悅心情,他接連以三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問句發問。三個問語如層波疊浪,極寫月色之美和自得其樂的騷人雅興。嫦娥駕駛玉輪是別開生面的奇想。歷來詩人筆下的嫦娥都是“姮娥孤棲”,“嫦娥倚泣”的形象,此處作者卻把她從寂寞清冷的月宮中走出來,并興高采烈地駕駛一輪玉盤,馳騁長空。舊典翻新,非大手筆不能為也。
此下轉而寫月下游園、歡飲和聽曲之樂。“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詞,信筆揮灑,寫灑脫不羈的詞人,正帶著一群愉快的年輕人,張園密茂的樹林中徜徉。“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離家萬里,難得有今宵開懷暢飲!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三句把詞人豪邁激越之情推向頂峰。這三句是此詞最精彩之處。《世說新語》記載東晉瘐亮武昌時,于氣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樓游賞,瘐亮曰:“老子于此處興復不淺。”老子,猶老夫,語氣間隱然有一股豪氣。
作者說自己這一生走南闖北,偏是最愛聽那臨風吹奏的曲子。“最愛臨風笛”句,雄渾瀟灑,豪情滿懷,表現出詞人處逆境而不頹唐的樂觀心情。
最后一筆帶到那位善吹笛的孫彥立:“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孫郎感遇知音,噴發奇響,那悠揚的笛聲回響不絕。
此詞以驚創為奇,其神兀傲,其氣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壯闊的形象中勃發出一種傲岸不羈之氣。作者自詡本篇“或可繼東坡赤壁之歌”,確乎道出了此詞的風格所。詞人與蘇東坡一樣,飽經政治風雨的摧折,卻仍保持著那種倔強兀傲、曠達豪邁的個性,這一點,充分體現他的詩詞創作中。
《念奴嬌》詩詞鑒賞7
【年代】:
宋代
【作者】:
辛棄疾——《念奴嬌》
【內容】
瓢泉酒酣,和東坡韻
倘來軒冕,問還是、今古人間何物?
舊日重城愁萬里,風月而今堅壁。
藥籠功名,灑壚身世,可惜蒙頭雪。
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
休嘆黃菊凋零,孤標應也有,梅花爭發。
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鴻明滅。
萬事從教,浮云來去,枉了沖冠發。
故人何在?
長庚應伴殘月。
【鑒賞】:
作者的詞,歷來與蘇軾的詞并稱,不少詞論家將蘇、辛目為同派。辛詞的確有得之于東坡者,這首《念奴嬌》即其一例。詞前小序云:“瓢泉酒酣,和東坡韻”。由此可知,此詞是作者閑居鉛山瓢泉時的感興之作。“和東坡韻”,指步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之韻以追和。東坡的原詞,是貶官閑居黃州的所作,在抒發政治上失意的感慨這一點上,與辛詞有相似之處。辛詞也以健筆抒豪情,風格上極力追步東坡。但兩詞相比較,不難發現他們心貌各別。同為“豪放”的風格,蘇詞之放,表現為超逸放曠;辛詞之放,則表現為悲壯激昂,同樣是抒發政治失意的情懷,蘇詞的結尾,以“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老莊消極思想自解,顯出頹廢為自適的傾向;辛詞則金剛怒目,感憤終篇,仍大呼“枉了沖冠發”,毫無出世之意。下面就讓我們具體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借助《念奴嬌》這個聲情激壯的調子來自抒胸懷的。全詞著意表現的,是這樣一種悲劇性的英雄人物,他鄙棄世俗追求軒冕排場、榮花富貴的風尚,胸懷抗金恢復的`事業,他日夜思念失去的北方河山,渴望能通過自己的英勇戰斗來統一祖國,可卻被賣國群小排斥在政府之外,不能一展宏圖;他剛直不阿,嫉惡如仇,申張正義,向往自由,可社會惡勢力對他百般阻擾,使他大半生坎坷不遇,只得屈身于田間山林!詞中一唱三嘆地表達了這樣位失意英雄的尷尬處境與悲憤心情。上闋先寫作者失意閑居的牢騷。頭二句,以疑問的句式,表達了自己對仕途和功名的困惑與思考。
軒,高車;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僚戴的禮帽。軒冕代指官位爵祿。首句典出《莊子。繕性》:“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來,寄者也”(官職不是一個人自身的根本之物,只是一種偶然而來寄附于人的外物)。這里借用莊子的話,表明作者在政治失意之后對功名事業感到難以捉摸。“舊日重城愁萬里,風月而今堅壁”,二句承上說自己丟官之后,重重愁恨無計消除;百無聊賴之際,連美好的風光也象是豎起堅墻,存心不讓人欣賞解悶。接下來三句,連用兩個典故,自述身世,感嘆事業無成,人空老大,怨恨之情溢于言表。“藥籠功名”,用《舊唐書。元行沖傳》:“元行沖勸當權的狄仁杰留意儲備人材,喻之為備藥攻病,并自請為”藥物之末“,仁杰笑而謂之曰:”此君正吾藥籠中物,何可一日無也!“”酒壚身世“,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相如未遇時,曾與妻卓文君在臨邛市場上當壚賣酒。這三句連起來,意思是:我本來當之無愧地是國家急需的人才,求取功名應是分內之事;不料遭遇坎坷,如今竟埋沒于民間;最可惜的是,白發滿頭,來日不多,今生要實現理想大概不可能了!”浩歌“二句寫歌曲抒發愁懷,并以張良、韓信、蕭何”三杰“(《史記。高祖紀》)比自己與座中的友人,詞情于是振起。
下闋緊承上闋歇拍以倔強堅毅的態度,表明自己雖遭萬千磨難,但壯志不泯,下闋頭三句:“人嘆黃菊凋零,孤標應也有,梅花爭發”。以自然氣候喻社會環境,以花喻人,通過黃菊凋零與紅梅爭發,表明愛國志士前赴后繼。是緊承“坐中三杰”而領以“休嘆”二字,尤覺振奮。這是與友人共勉。“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鴻明滅。”這兩句以空間的意象正面表達了自己不忘中原的思想。“西望”特有所指。作者詞中屢屢以“西北”代指淪陷的北方。這里的“西望”,應是“西北望”之省寫,即遙望中原地區;《水龍吟》中“舉頭西北浮云”,《菩薩蠻》中“西北望長安”等等,含意與此略近。醉中尚揩眼西北而望,這就表明自比寒梅的作者之所以壯志不衰,自我磨厲,其原因在于他意識到危難中的祖國還需要他這樣的人才去解救,故時時提醒自己,不能忘記北伐。但“孤鴻明滅”的象征性描寫則又表明作者深知國勢衰微,而志士因備受壓抑打擊,力量比較孤單,一時難以振興。
正是有此清醒的認識,才有了下面三句的悲憤嘆息:“萬事從教,浮云來去,枉了沖冠發!”岳飛《滿江紅》詞高唱“怒發沖冠”,感嘆“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并擔心“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作者在這里也嘆息萬事如浮云,空自發沖冠,可見當時的愛國志士們,面對危難的時局都有相同的感受與痛苦。詞的結拍“故人何在,長庚應伴殘月”,以景結情,以殘月孤星的夜色來映襯自己和友人們凄涼悲愴的心境。
末句蓋本于韓愈《東方半明》詩:“東方半明大星沒,獨有太白配殘月。”(太白,即金星。《史記。天官書》索隱引《韓詩》:“太白晨出東方為啟明,昏見西方為長庚。”)這里雖然境界蕭瑟,情調悲傷,但這個結尾與前面的孤標紅梅,怒發沖冠的形象結合在一起,仍然能夠使人看到作者對政治抱負與人生理想的執著追求,從而在感情上激起強烈的共鳴此詞與作者借助比興而委曲言情的“潛氣內轉”之作不同,其主要表現方法是激情迸發,直抒胸臆。由于感情濃郁,氣勢凌厲,雖然較多直說,但仍然具有很大的感人力量。
《念奴嬌》詩詞鑒賞8
《念奴嬌》
燕臺寒夜,冷風里、彈曲琵琶相送。
踏破關山,西北望、烽火連天霧重。
萬里黃沙,無邊大漠,赤子心中痛。
羌笛鞭馬,畫角雜鼓聲動。
醉舞長劍挑燈,看胡天暗雪,浮名如夢。
月照邊城,千帳外、塞上獨留青冢。
賭盡余生,一將成敗事,又無人省。
古來征戰,盡知功苦何用。
《黃鶴樓記》
朝霧虛遮,千古樓閣,生香活色,大江臥側,接天送月,鳥語花澤,燕舞鶯歌,萬靈同樂。
此間無寶馬香車,戲臺名角,山水映風光獨特,眾涌如街,或先生小姐,或詞人墨客,喜怒哀樂,來此宣泄,其所各得。
午陽輕瀉,水暖樓熱,別具一格。
大江波折,濤卷浪疊,蛇山風月,草低頭額,山水相得。
風掠處紛飛百葉,潮打時浪花飛歌,蒼山失色,碧水似涸,漸少飛雀,游人多歇。
暮煙染夜,鳥雀歸穴,人影橫斜,對酒當歌。
壯士將別,扼腕擊節,游目青野,騁懷史冊,崔灝情難舍,多情黃鶴,從此飛絕;李白意難別,煙花三月,遠望孤舸。
春花秋月,登斯樓也,才子幾多奈何,佳人一夕歡樂,兩情相悅,梁祝唱和,曾經海河,難為蝴蝶,云里世界,巫山除卻,功名利可舍,開心顏難得,風云難測,忘俗暫且。
《虛擬世界》
虛擬世界是非多,恩怨情仇糾纏過。
本是無心一笑談,幾人清醒幾人歌?
憶山傳音(其四)
飛沙煙塵黃云起,寒風入進少年骨。
晨日架起難化水,黃昏落日淚成冰。
《霧坐》
獨坐五臺山,雙青夾中間。
觀似煙雨綿,難以歸藍天。
注:五臺山是我在的學校。有五個臺臺,同學都叫五臺山。
憶山傳音(其二)
書聲嘩嘩耳傳音,內心以在外界人。
相知相別幾百載,深似海盟璐璐情。
【《念奴嬌》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黃庭堅的念奴嬌05-26
李清照的念奴嬌06-29
念奴嬌黃庭堅譯文06-09
念奴嬌辛棄疾翻譯06-01
念奴嬌梅辛棄疾譯文06-10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04-28
念奴嬌昆侖古詩翻譯11-08
念奴嬌高中課文原文08-29
念奴嬌古詩譯文及賞析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