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幕遮古詩注釋翻譯賞析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幕遮古詩注釋翻譯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幕遮》 【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解釋】
沉香:一種名貴香料。“燎沉香”即燒香。
溽(rù)暑:潮濕的暑氣。
呼晴:喚晴。舊時有鳥鳴可占晴雨的說法。
侵曉:快到早上時。
吳門:舊時蘇州為吳郡治所,稱吳門。
長安:長安(今西安)是漢、唐故都,后世以“長安”借指京都。
小楫(jí):指短小的船槳。
浦:水邊。
翻譯:
細焚沉香(名貴香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濕的暑氣。鳥雀鳴叫呼喚著晴天(舊有鳥鳴可占雨之說),拂曉時分我偷偷聽它們在屋檐下的“言語”.荷葉上初出的陽光曬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潤圓正,荷葉迎著晨風,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這風景)我想到遙遠的故鄉,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吳越一帶(今錢塘),長久地客居長安。五月,故鄉的我小時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劃著小船,我的夢中來到了荷花塘(詞中指杭州西湖)。
【賞析】
讀書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選擇,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長期遠離家鄉,難免不思念故鄉的親人與風物,因此,思鄉成為古代詩詞中的永恒主題,最能引發天涯游子的共鳴。思鄉的情懷往往借助作家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故鄉景物來表達,周邦彥的這首《蘇幕遮》正如此,它以荷為媒介,表達對故鄉杭州的深深眷念。
此詞上片描寫盛夏早晨的風景:詞人一早醒來,便嗅到昨夜點燃的沉香依舊彌漫在空氣中,令人煩悶的暑熱也已退去。窗外傳來鳥兒嘰嘰喳喳的歡叫聲,據說鳥鳴聲能預測晴雨,莫非天已放晴?詞人抬頭朝窗外望去,只見天色才微微放亮,鳥雀在屋檐上跳來跳去,晃動著頭腦爭噪不停,似乎也在為雨后新晴而喜悅。盛夏酷暑時節,難得有這樣一個清爽的早晨,詞人漫步荷塘邊,只見荷葉上的雨珠在朝陽下漸漸變干,看上去更加碧綠凈潔,一張張圓圓的荷葉鋪滿水面。一株株荷花亭亭玉立在荷葉間,微風吹過,微微顫動著更顯豐姿綽約。“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被譽為寫荷名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稱贊此語“真能得荷之神理”,寥寥幾筆,將荷的搖曳多姿、神清骨秀寫盡,營造出一種清新恬靜的境界,
下片轉入思鄉的愁懷與回憶。眼前的荷塘,勾起了詞人的鄉愁:故鄉遙遙,就在那蓮葉田田的江南,羈旅京師已經很久,何時才能歸去?汴京(今河南開封)的荷塘喚起了詞人的思鄉濃情,思緒飛回故鄉,不知兒時的玩伴是否還記得五月同游西湖的情景?多少次夢回故鄉,依然是劃著輕巧的小船駛向荷塘。杭州西湖上的“十里荷花”聞名天下,楊萬里曾寫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詞人生長于斯,他對荷花的記憶是與童年的水鄉生活聯系在一起的。京城夏日雨后荷塘的景致牽動了詞人對故鄉最親切的回憶,荷花成了詞人思鄉的媒介,同時將這首詞的上下片聯成一氣,成為一篇寫荷絕唱。
這首詞天然真美,不事雕飾,它以質樸無華的語言,準確而又生動地表現出荷花的風神與詞人的鄉愁,有一種從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風韻,這在周邦彥以雕飾取勝的詞作中當為別具一格之作,陳延焯稱贊此詞“風致絕佳,亦見先生胸襟恬淡。”詞人這份恬淡的胸襟不正是故鄉“天然去雕飾”的荷花所賦予的嗎?
詞牌沿革
原唐玄宗時教坊曲,后用作詞調。幕,一作“莫”或“摩”。這個曲調源于龜茲樂,本為唐高昌國(高昌故城位于今新疆吐魯番市東)民間于盛暑以水交潑乞寒之歌舞戲。中唐高僧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四十一《蘇莫遮冒》:“亦同‘蘇莫遮’,西域胡語也,正云‘颯磨遮’。此戲本出西龜茲國,至今猶有此曲。此國(指中國,慧琳為疏勒國人。)渾脫、大面、撥頭之類也。或作獸面,或像鬼神,假作種種面具形狀;或以泥水沾灑行人;或持羅縮搭鉤,捉人為戲。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戲,七日乃停。土俗相傳云:常以此法禳厭,驅趁羅剎惡鬼食啖人民之災也。”這個曲調一般認為在唐以前的北周時已傳人中原,初唐時渾脫舞曾盛行一時,《舊唐書·張說傳》:“自則天末年,季冬為潑寒胡戲,中宗嘗御樓以觀之。”那時不在七月舉行,而是在寒冷的臘月。《舊唐書》中宗本紀云:“(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十二月丁未,作潑寒胡戲。”《新唐書·宋務光傳》載并州清源尉呂元泰上中宗書日:“比見坊邑相率為渾脫隊,駿馬胡服,名日‘蘇莫遮’。旗鼓相當,軍陣勢也;騰逐喧噪,戰爭象也……胡服相歡,非雅樂也;‘渾脫’為號,非美名也。安可以禮義之朝,法胡虜之俗?……《書》曰:‘謀,時寒若。’何必贏形體,灌衢路,鼓舞跳躍而索寒焉?”說明這個舞樂是“胡虜之俗”,人們在路上灌水相潑,鼓舞跳躍而索寒。據學者考證,“渾脫”是“囊袋”的意思,原指用牛羊皮制成的革囊,可作渡河的浮囊,也是西域游牧民族用以盛水或奶的工具。跳舞時舞者用油囊裝水,互相潑灑,故稱之為“潑寒胡戲”,而表演者為了不使冷水澆到頭上,就戴上一種涂了油的帽子,高昌語叫“蘇幕遮”。宋·王明清《揮麈錄》前錄卷四載“高昌”之風俗云:“俗多騎射,婦人帶油帽,謂之蘇幕遮。”近人俞平伯《唐宋詞選釋》考證,蘇幕遮是波斯語的譯音,原義為披在肩上的頭巾。《蘇幕遮》的曲名正是源于歌舞者的這種服飾,因而得名。唐玄宗時,由于這種“潑寒胡戲”被朝臣視為胡虜之俗而有傷風化,玄宗于開元元年(713)十二月七日,曾頒詔書《禁斷臘月乞寒敕》,使此俗一度“禁斷”,但在上面慧琳的表述中,“蘇幕遮”在民間仍得以保存,只是由以前的十一月變為七月初,“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戲,七日乃停。”且由潑寒的胡戲變成了驅鬼消災的民俗。
據《唐會要》卷三十三載,唐時《蘇幕遮》有三曲,分屬沙陀調(正宮)、水調(歇指調)、金風調,天寶十三載改曲名,沙陀調者改名“宇宙清”,金風調者改名“感皇恩”(與《教坊記》所載“感皇恩”無涉),水調者不改。此調唐時曲辭原為七言聲詩體,玄宗時宰相張說《燕公集》卷十載《蘇摩遮》五首,皆作七言絕句體,有和聲。其一云:“《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寶服紫髯胡;聞道皇恩遍宇宙,來將歌舞助歡娛。”張說于題下注云:“潑寒胡戲所歌,其和聲云‘億歲樂’。”《蘇幕遮》又有長短句體,錄于敦煌曲傳辭,有“聰明兒”二首及《五臺山曲子》一套六首(均見《全唐五代詞》卷七“敦煌詞”),注“寄在《蘇幕遮》”。敦煌曲子詞中這八首《蘇幕遮》均為雙調,六十二字,體格與宋時所傳《蘇幕遮》悉同。可見唐人的創調之功,有宋詞人即沿用此體。宋·周邦彥《清真集》入般涉調(黃鐘羽)。周邦彥詞有“鬢云松”之句,故又名“鬢云松令”。
此調為重頭曲,每段由兩個三字句、兩個四字句、兩個五字句和一個七字句組成,句式富于變化,韻位適當,調情和婉。范詞為懷舊之作,很能體現此調特點。周邦彥詞寫夏景:“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宋人多以此調抒寫閑適情趣,亦用以酬贈友人。宋季柴元彪《客中獨坐》抒寫旅愁,流美和婉,為此調優秀之作:“晚晴初,斜照里。遠水連天,天外帆千里。百尺高樓誰獨倚。滴落梧桐,一片相思淚。馬又嘶,風又起。斷續寒砧,又送黃昏至。明月照人人不寐。愁雁聲聲,更切愁人耳。”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韻。以范仲淹《蘇幕遮·懷舊》為代表。此調只有此體,宋元人俱如此填。 前段第三、四句,梅堯臣詞“亂碧萋萋,雨后江天曉”,“亂”字、“雨”字俱仄聲。第五句,蘇軾詞“一局選仙逃暑困”,“一”字、“選”字俱仄聲。第六、七句,蘇詞“笑指尊前,誰向清宵近”,“笑”字仄聲,“誰”字平聲。后段第三句,張先詞“回首旗亭”,“回”字平聲。第四句,蘇詞“誰敢爭先進”,“誰”字平聲。第五句,杜安世詞“獨上高樓臨春靄”,“獨”字仄聲。楊澤民詞“溪上故人無恙否”,“故”字仄聲。第六、七句,張先詞“天若有情,天也終須老”,兩“天”字俱平聲,“有”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若《花草粹編》無名氏詞前段起二句“與君別,情易許”,別字仄聲,此亦偶然,不必從。
【蘇幕遮古詩注釋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蘇幕遮范仲淹翻譯及注釋01-25
杜甫《江漢》古詩注釋翻譯與賞析10-12
蘇幕遮·燎沉香消溽暑古詩翻譯賞析07-11
范仲淹《蘇幕遮》翻譯賞析06-13
范仲淹《蘇幕遮》翻譯賞析04-01
古詩詞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05
李白《贈汪倫》古詩翻譯注釋賞析09-13
小池古詩注釋及賞析06-12
西溪古詩翻譯與注釋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