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詩鑒賞建議
古詩詞鑒賞:懷古詩鑒賞要訣
懷古(含詠史)詩詞是詩人在閱讀史書或游覽古跡時,有感于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發出對時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鳴,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諷今之作。因為詩涉,所以在鑒賞時難度較大,對于生而言,不掌握一定的鑒賞訣竅,回答起問題來肯定會搔首踟躕,不知從和何說起,怎樣落筆。本文就此做一點粗略的探析,以撥開疑云,啟發思迪,打開解題通道。
在鑒賞時首先要懂得懷古詩詞與史書和史論之間的區別。一是不要把懷古詩詞看成是歷史,由于篇幅的限制,詩人們對歷史的處理往往是“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甚至不講究百分之百地忠于史實。比如說李商隱的《賈生》,與史實就頗有出入,其實,漢文帝還不算昏庸,也不是不想重用賈誼,賈誼之不被重用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遭到周勃等元老大臣的反對。詩人只是抓住“問鬼神”與晚唐許多皇帝佞佛媚道以及自己和賈誼都最終不被重用這兩個相似點,借此發揮,以抒發自己“辜負凌云萬丈才”的無盡感慨。二是不要把懷古詩詞看成是史論,在二十個字到百把個字的一首詩或詞中,絕對無法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做出全面的評價,做出結論,只是抒發某種感慨。例如課本中歷史學家翦伯贊的《內蒙訪古》對王昭君的評說則明顯帶有史論的性質,得出和親政策比戰爭好這一結論,這對搞好民族團結頗有意義;而杜甫的《詠懷古跡(三)》只是借寫昭君的怨恨來抒發自己一生顛沛流離,遭逢動亂,功業無成等身世家國之情,而對王昭君斯人則只是表達了自己的同情,不做任何結論,其間有霄壤之別。例如我們用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王?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出這樣一道題目:“這首律詩以蘆葦在秋風中顫抖著,發出了悲鳴作結,妙在哪里?請結合原詩作簡要的分析。”就不能用敘史或論史的手法來考慮怎樣回答,只能從懷古詩景物描寫的角度來作如下分析:“它妙在含有余不盡之意,這破敗荒涼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據一方的藩鎮嗎?他們最終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其諷刺入木三分,而詩人對割據一方的藩鎮勢力的警告可謂義正辭嚴。”
其次,在鑒賞懷古詩詞時還要抓住歷史人物或事件與時局和詩人自己身世之間的連接點。《三國演義》開篇詞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自然帶有很大的戲謔色彩,還是陳與義的“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說得好,其中蘊含著詩人多少“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無窮感慨。還是以杜甫的《詠懷古跡(三)》為例來闡述這一問題:王昭君與杜甫的的連接點究竟在哪里呢?一是在王昭君的出塞與杜甫的“飄泊西南天地間”頗為相似,二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宮而不得恩寵與杜甫“古來材大難為用”的悲劇命運極其相似。杜甫正是立足于此而創作出歷史上最杰出的昭君詩,雖然白居易、儲光羲、王渙、歐陽修、王安石、趙翼等歷代詩人也都寫過不錯的昭君詩,但都不能望其項背。抓住這兩個連接點,我們就不難探明杜甫這首昭君詩的意蘊,在鑒賞時就不會偏離了方向。前面談的是從相似點出發來找連接點,還可以從相反方向來找連接點,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周瑜在“小喬初嫁”時就立下了令“強虜灰飛煙滅”之大功,而自己人到中年,卻功業無成,“早生華發”,與周瑜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正是有感于此,蘇軾才創作出歷史上最杰出的赤壁懷古詞。課本和讀本中有一些懷古詩詞,都是很不錯的,我們應該潛心研讀,從中總結出一些解答懷古詩詞問答題的規律。比如,我們用韓元吉《霜天曉角.題采石蛾眉亭》(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暮潮風正急,酒闌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青山外,遠煙碧。)出這樣一道題目:“這首詞最后以懷念李白和寫景作結,所含有余不盡之意主要是什么?”回答時則應考慮作者與李白來采石磯時有何共同點,落拓的南宋愛國詩人的愁和恨與李白因參加李?幕府而被流放,最終死于此,十分相似,據此可作如下回答:“李白想‘為君談笑靜胡沙’,落得遠貶夜郎路八千;如今佞當道,詞人的前程也不會比李白好多少,怕是和青山之外縹渺的遠煙一樣。”
懷古詩鑒賞要訣二
其三要學會點比較鑒賞。這不但對領會作者詩中所抒發的感情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提高鑒賞也很有好處。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和重大事件對后世的影響往往都很深遠,許多文人騷客對之大都“感極而悲者矣”,便欣然命筆,各抒其懷。但由于各自身世、地位、處境、個性、風格等的差異,其作品也就大相徑庭,立意千差萬別,水平參差不齊。我們不妨以寫項羽的兩首絕句為例來加以深入探討:杜牧的《烏江亭》詩曰:“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王安石亦有同題詩曰“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杜牧以詩人的眼光,從敗不餒的角度立意,說明大丈夫男子漢要經得起失敗、挫折的考驗,要有包羞忍恥的頑強毅力。王安石以家的眼光,從當時形勢的角度立意,指出項羽已失去人心,不會再有的希望。在史識上,王安石見籌。從藝術的精度看,也就是說要從作者藝術造詣高低上加以評析,杜牧的詩先提出對問題的正確看法,再概述史實,最后急轉直下,一氣呵成,全詩氣勢宏偉。同時,在惋惜、批判、諷刺之余點明道理──如何對待失敗和挫折。王安石以三句概述史實,最后一句點題,提出與杜牧相反的看法。因為缺少杜牧那種簡練的敘事和頓挫的筆法,以及曲折回環的詠嘆,所以顯得平鋪直議。總而言之,從這兩首同題詩的比較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們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然而,詠史并非史論,從詩詞創作的整體藝術水準而言,王安石遠不及杜牧,正如錢鐘書先生所指出的,王安石同樣犯了宋人寫詩填詞好議論且缺少形象的毛病。值得做比較鑒賞的這類作品還有不少,如寫賈誼、王昭君、諸葛亮、楊貴妃等著名歷史人物的同題詩,頗有些不凡之作,都可以拿來做做比較,以提高自己的鑒別。我們可用王安石《賈生》(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和前面提到的李商隱的同題詩出一道這樣的題目:“李商隱和王安石同詠賈誼,而主題為何相反?誰的詩的藝術水平更高?”其答案是:“主題相反是因為兩人說處的時代以及身世、地位、性格等方面的不同。李詩用筆曲折,韻味深長,揭示了歷史上人才不被重用的普遍規律;王詩雖用筆奔放,頗有見識,但純是議論,且只表達個人知遇之恩,遠不如李詩。”
第四要掌握一點怎樣區分懷古詩詞藝術水準高下的要訣。借用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無我”和“有我”之境的說法來談一談:就寫景而言,“無我”之境是最高境界,而對懷古詩詞而言,“有我”之作才能臻于精妙。先看一下劉禹錫的《蜀先主廟》:“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鼎足,業復五銖錢。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凄涼蜀故伎,來舞魏宮前。”這首懷古之作抒發了國家后繼無人,將導致傾覆的深沉歷史感慨,也是對腐朽的統治者的諷喻,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這首詩前半寫劉備的英雄形象,一生功業,高度概括,筆力雄健;后半寫蜀漢衰亡,感慨萬端。鮮明的興亡盛衰的對比道出歷史的深刻的教訓,也是對當時的統治者的嘲諷。全詩警辟工整,垂戒千秋,句句精拔,字字如濯,懷古、論史渾然一體,形象感人,意義深邃,令今人讀之,亦掩卷喟嘆,感慨系之,國家興亡盛衰之恨頓生。但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卻批評這首詩為“淺近”(不夠含蓄),斯評雖不恰當,而批之曰“無我”則比較準確。劉禹錫只是作為一個客觀的評判者,沒有把自己融入詩中,因而“詩中無我”,雖警辟深邃,但難臻精妙之品,不如杜甫、蘇軾懷古詩詞。還以杜甫的《詠懷古跡(三)》而言之:詩人在詠懷古跡時,用的是“古人即我,我即古人”的手法,把自己完全融入詩中,詩人悲明妃出塞與自悲“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詩人嘆明妃絕色遭棄與自嘆“古來材大難為用”,如水乳交融,似水中著鹽,渾然無跡。可以說詩中的明妃就是詩人自己,詩人自己就像當年的明妃。吟詠時詩人并非隔岸觀火,或作壁上觀,而是親赴火場,身臨其境,故感慨格外深切,意蘊分外深邃,情意特別真摯,余韻尤其深長,令后人讀之擊節贊賞,拍案叫絕,唏噓嘆惋,以至泣下,絕非一般客觀評判者之所能及也。例如,可用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出這樣一道題“為什么這首詩以詰問的語氣作結,更富韻味,請作簡要的分析。”就要運用詩人詠賈誼亦兼自詠手法回答之:“詩人明知賈誼為何來到長沙,卻故意提出賈誼‘何事’來到長沙這一疑問,這就更為曲折地抒發出了對賈誼,也是對自己的憐惜之情,可謂含情不盡。”
最后一點,要知人明世,也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簡歷、史實、創作該篇時的背景,以便感悟詩情,這對詠史詩詞尤其重要。其實,詩詞鑒賞題所涉及到的歷史事件或人物往往在課本中出現過,比如1996年考的是元朝阿魯威的散曲《詠史》:“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更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赤壁之戰這段歷史,在課本和讀本中屢見不鮮。1991年考的文天祥的《念奴嬌》(也有人認為是鄧剡之作)涉及到的也是“三國”的歷史,還涉及到《廉頗藺相如列傳》等。由此我們可以悟出這樣一個道理:凡是課本、讀本及其注釋、練習中所出現過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應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閑視之。對于唐宋著名詩人的大體經歷,也要略知一二,這樣,在不懂得詩人創作該篇時的背景之情況下,也能做個大體的猜測,不至于兩眼抹黑。因為這是最基本的,所以就不再詳加闡述。例如,我們可以用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怕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英雄淚!)出這樣一道題:“辛棄疾填詞喜歡用典,不懂得典故及其用意就看不懂辛詞。詞中張翰、劉備的典故和桓溫的話各表現了什么?”就必須運用本段所談到的回答曰:“以張翰、劉備兩個典故表達自己不想追求閑適生活,只想建功的崇高理想。以桓溫的話抒發了英雄失意,年華虛擲的的痛苦。”
當然 初中英語,懷古詩詞的鑒賞還要涉及到其他許多,如詩中的景物描寫,則要結合運用寫景詩詞的鑒賞方法,又如詩詞中所用的修辭手法,和其他類型的詩的用法一樣,就不一一細說了。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閱讀理解匯總】各位熱愛語文科目的初中同學們,通過認真仔細的分析和詳細明晰的整合,為大家帶來了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知識點匯總。
面對初中語文的學習攻略和技巧,認為廣大中學生的語文成績關鍵在于作文和閱讀,閱讀答題的關鍵在于對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一些中考散文閱讀的解題技巧。
現代文閱讀試題方法
1、基本要領:整體把握, 抓住關鍵語句, 在文中找答案
2、步驟:(讀文章共兩遍)
第一遍:通讀全篇,大致了解。先整體粗略閱讀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閱讀時憑感覺劃出自認為重點的詞語、句子;[可以稍快]
第二遍:審清題意,回讀原文。看一遍題目,確定回答問題的閱讀范圍,再結合試題(順藤)找到相關的段、句,截取關鍵性文字;找出或歸納出答案(摘瓜)。[宜慢,仔細,并回讀檢查]
最后:理清要點,認真答題。根據答題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煉。(盡可能利用原文中的關鍵性文字答題) 一解答現代文閱讀題應分的三個步驟詳解:
第一步,通讀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體粗略閱讀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數。那么我們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東西呢?
1、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話題?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結構,主要思路。了解文章敘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記敘的人物、事情、時間、地點是什么)? 作者的情感變化是怎樣的? 材料有哪些?是怎樣安排的? 文章是怎樣過渡的?弄清文章的線索、順序、層次等。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注意事項:用以下幾種方法可以達到上面的目的:
一、抓住文章中關鍵的詞句。文章中關鍵的詞句:標題、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句、議論句、反復出現的詞句、重點關聯詞(如段落開頭的詞:不但……而且…… 因為 何況 但是 然而 因此)等等,應特別注意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為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隱藏在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當隱晦,我們也能從這些詞句中找到蛛絲馬跡。
二、弄清文章的結構。
從結構形式入手比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就是說,把結構層次弄清了,也就比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從這一點來講,弄清結構是記敘文閱讀的基礎。
弄清記敘文的結構,可從下面幾方面進行。
( l )找出文章的線索。記敘文的線索形式有:以時空轉移為線索,以一人、一事、一物為線索。
閱讀文章要設法找出文章的線索,就能沿著它弄清段落層次結構。
( 2 )明確文章的順序。記敘的順序,要求我們掌握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順序方法。
順敘,指記敘的時候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寫。如《皇帝的新裝》。倒敘,指記敘的時候把后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把先發生的事情寫在后面。插敘:如《羚羊木雕》
閱讀時,注意倒敘、插敘的起止點,對找出記敘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結構將有所幫助。
( 3 )理清文章的層次。理清文章的層次是弄清文章結構的重要一環。
( 4 )把握文章的詳略。文章在選擇和使用材料時要有主有次,有詳有略。
第二步,審清題意,回讀原文。
在對文章有了整體把握后,我們再仔細閱讀題干,找出每一題的出題點,初二,回讀原文,將題干和文章對應起來,那么回讀原文的方法和步驟是什么呢?
1、找準了原文中對應題目的相關區域。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2、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只要找準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準確抓住關鍵詞句,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3、分析綜合,順藤摘瓜。結合試題(順藤)找到相關的關鍵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綜合,歸納出答案(摘瓜)。
第三步,理清要點,認真答題。
1、引用原文。題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題的,直接找出答案認真的寫上。
2、抓住對應的關鍵詞句。沒有明確要求引用原文答題的,不能機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來說,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關鍵詞語、句子就在原文中,我們應抓住這些重要的詞句,進行有效的提取、剪輯、概括、重組、歸納。
3、組織好語言作答。先根據分值理清好答幾個要點,再作答。答題時要緊扣題意,盡量包含文中對應的關鍵詞句,選用恰當的句式,選取適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問就如何答,按照題干要求將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進行排列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準確、有條理。但還有一些題目無法用簡單的重組文章語言的方法來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起來進行表述。
4、還有一些題目是以選擇題形式出現,所以我們要了解這類題錯誤選項設置的規律(如斷章取義、偷換概念、范圍不清、無中生有、強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選項和原文中的相關語句進行一對一的比較,做出準確的判斷和選擇即可。
初一語文偉大的悲劇練習題及答案
偉大的悲劇練習題及答案
基礎訓練
1、給加點的字注音:
茨威格( ) 拉拽( ) 毛骨悚然( ) 怏怏不樂( )
吞噬( ) 羸弱( ) 告罄( ) 毋寧( )
2、本文作者 , 作家,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 和 方面。
3、故事發生的地點在 ,主人公是 ,在這一個英雄的集體里還有
等共 名探險隊員。
4、同樣一句話,重音不同,所強調的意思也不同。請根據以下重音提示,分別寫出相應的提問 。
他叫你明天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叫你明天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據例句,仿寫句子。
他們的心在戰栗,只不過還想盡量安慰自己罷了——就像魯濱孫在荒島上發現陌生人的腳印時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腳印一樣。
他們的心在戰栗,只不過還想盡量安慰自己罷了——就像
一樣。
6、將下列選項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處,正確的順序是
愛心是 ,使饑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 ,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 ,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愛心是 ,使心靈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潤。
A、一首飄蕩在夜空里的歌謠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場灑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陽光
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許靜的朗誦字正腔圓,令李喜從天降,他立即同意讓許靜參加詩歌朗誦會。
B、這部著作是他長期經驗的總結,是他經過反復修改后處心積慮寫出來的。
C、2001年部放寬招生報考條件,各對大齡考生和應屆生等量齊觀。
D、愚公之所以能感動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8、聯系全文,說說從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在歸途中的悲壯覆沒這個故事中,我們該如何給勝利和失敗下定義。請說出自己的理由。
9、本文題為“偉大的悲劇”該如何理解?
10、了本文之后,你受到那些啟示?
創新運用
兇猛的暴風雪像狂人似的襲擊著薄薄的帳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來,就在這樣的時刻,斯科特海軍上校回想起了與自己有關的一切。因為只有在這種從未被人聲沖破過極度寂靜中、他才會悲壯地意識到自己對祖國、對全人類的親密情誼。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于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同他有過聯系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斯科特海軍上校在他行將死去的時刻,用凍僵的手指給他所愛的一切人寫了書信。
斯科特海軍上校的日記一直記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記到他的手指完全凍住,筆從僵硬的手中滑下來為止。他希望以后有人在他的尸體旁發現這些能證明他和英國民族勇氣的日記,正是這種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記寫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記是他用已經凍傷的手指哆哆嗦嗦寫下的愿望:“請把這本日記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隨后以悲傷地、堅決地劃去了“我的妻子”這幾個字,在它們上面補寫了可怕的“我的遺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們等待了好幾個星期,起初充滿信心,接著有點憂慮,最后終于愈來愈不安。他們曾兩次派出營救隊去接應,但是惡劣的天氣又把他們擋了回來。一直到南極的春天到來之極,10月29日,一支探險隊才出發,至少要去找到那幾位英雄們的尸體。11月12日,他們到達那個帳篷,發現英雄們的尸體已經凍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還像親兄弟似的摟著威爾遜。他們找到了那些書信和文件,并且為那幾個悲慘死去的英雄們壘了一石墓。在堆滿白雪的墓頂上豎著一個簡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國國家主教堂里,國王跪下來悼念這幾位英雄。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 初中歷史。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1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選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斯科特上校在最后的一篇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愿望,并把“我的妻子”改成為“我的遺孀”這是為什么?
13、選文中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了人們對這幾位英雄的敬重。試分別找出來:
14、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在寒風凜冽的南極帳篷里,給英國公眾寫了一封絕命書(課文后有摘錄)。試根據選段和書信分析這位英雄所表達出的內心情感。
15、第三段中有一處細節描寫表現了這個英雄的團體,在臨死的時候仍然具有的那種集體友愛精神,請用“————”標出來。
16、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深刻含義?
17、根據課文提供的信息,歸納出南極具有哪些“威力”?(分條列出)
18、有人認為斯科特的所為并無多大意義,甚至覺得他們是為了“尋找刺激”,請談談你的看法?
三、課外閱讀
(一)
然而,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人類在到達南極之前,實際上并不真正了解氣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就就拿風來說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級臺風的風速也不過是32、6米每秒,但10級以上的大風就足以使墻傾屋毀、地動山搖,造成災難性的后果,使人類的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而在南極,風速卻常常可以達到55、6米每秒,有時甚至可達三百多千米每小時!因此,人們把南極叫做“暴風雪之家”,或者稱之為“風極”。這樣的風速對于人類的生存來說,無疑是一種嚴重的威脅。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隊員福島,走出基地樓房沒有幾步,便被咆哮而來的大風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們才在很遠的地方發現了他的尸體。
大風的直接后果是導致了極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蘇聯人在他們設在東南極中心地區的東方站里,觀測到了-88、30C的極低溫度。而在世界上1983年7月21日,在東方站又記錄到了—89、60C的低溫;同年7月,新西蘭人在他們的萬達站又記錄到了同樣的溫度。這還不是最低溫度。據說,1967年初,挪威人在極點曾經記錄到—94、50C的最低溫度。在這樣的氣溫之中,一塊鋼板掉在地上就會摔得粉碎,一杯熱水潑到空中落下來就變成了冰雹。在這種條件下,人類的生存將會受到多大的威脅和考驗就可想而知了。
南極的氣候不僅表現在狂風和嚴寒上,而且表現在它的變幻莫測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勝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國海軍的運輸機,滿載著準備越冬的人員和物資,從新西蘭飛往麥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飛機都平安的抵達機場。而當第六架飛機只剩下最后40分鐘的航程時,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風,駕駛員被迫緊急著陸。結果,巨大的C—130運輸機被狂風吹得飄飄搖搖,失去了控制,折斷了一個翅膀,撞壞了著陸架。值得慶幸的是八名人員全部脫險。在南極的活動中,像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
對于一般人來說,南極的氣候確實令人談虎色變。然而氣象學家們卻是喜出望外,因為他們終于找到了一個最理想的實驗室,并且希望能從這里找出一把解開全球性氣候變化之謎的鑰匙。
19、在第二段中找出一個比喻句,并分析這樣表達的效果。
20、請用肯定句說說第一段的含義。
21、下面是對上述幾段文字內容的概括,其中不恰當的是( )
A、人類不了解氣候到底有多大威力。
B、南極的風極大,被稱為“風極”。
C、南極氣候極度寒冷。
D、南極的氣候變化莫測。
22、以上選段從哪些方面寫出了南極的威力?
23、為什么氣象學家對南極的氣象喜出望外?這表現了一種怎樣的精神?
24、文末說“從這里找出了一把解開全球氣候的鑰匙”,為什么?
(二)
所謂“南極大陸的物質平衡”,說通俗了,就是研究大陸冰蓋的增減。至于冰蓋的增減與我們有什么關系呢?可用一喜一悲來概括。
先說喜。現在不僅中國,而且全球都缺淡水。而總量為2700萬立方千米的南極冰蓋,儲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27%。有人估算,這可夠全人類用上7500年。這樣一說,冰蓋還是越大越好。那么南極冰蓋每年增加多少呢?有材料稱稱,每年10厘米左右。冰蓋的“收入”來自降水,主要是降雪。但南極大陸太大,面積約是中國的1、5倍,降雪極不均衡。在南極內陸,降水量簡直比撒哈拉大沙漠還慘!南極大陸其實是全球最為干旱的大陸,號稱“白色沙漠”。所以它的降水到底有多少,如何分布,必須把握準確。
再說悲。有人大膽設想過,南極冰蓋一旦全部融化,情景如何,有兩說:一說是全球海平面將上升空60米,一說是60至90米。其實,不管哪位說對了,都不得了。那將意味著包括紐約、倫敦等著名城市要淪為“水晶城”。全球陸地面積將縮小2000萬平方公里。冰蓋的“支出”主要包括四個部分:一是表面蒸發,二是底部消融,三是冰山崩潰,四是快速冰流(即是快速崩潰)。
25、本文說明的中心內容是 。
26、本文的說明順序是先 后 ;結構方式是先 后 。
27、二、三段中有兩個詞分別與首段中的“增”、“減”相照應并構成比喻,這兩個詞是 和 。
28、第二段中稱南極大陸為“白色沙漠”,其原因是什么?
29、冰蓋的“支出”主要有哪些?
30、結合課文《偉大的悲劇》和課外閱讀中的兩篇文章,談談人類對南極考察或開發的前景將會如何?
參考答案
1~3 略 4、誰叫你明天去? 他叫你什么時間去?5、略 6、D B A C 7、D 8、略 9、雖然是一場悲劇,但他們表現出來的精神卻是偉大的。 10、略 11、略 12、作出了犧牲的準備,已經沒有希望生還。 13、“壘了一個石墓……十字架” “國王跪下來悼念這幾位英雄” 14、要點:熱愛祖國,勇于獻身 15、死去的斯科特還像兄弟似地摟著威爾遜 16、英雄們雖然失敗了,但精神卻是偉大的。 17、風大、雪大、氣溫低 18、這是一種對科學的獻身精神,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人類才走出封閉的,認識了美麗的地球,使人類走向了進步 19、把南極比作“暴風雪之家”,形象地說明了這里很不適合人類生存和活動。 20、人類只有到達南極,才知道氣候的威力有多大。 21、A 22、風速大 氣溫低 氣候變化莫測。23、因為他們終于找到了一個理想的實驗室,并且希望從這里找到一把解開全球性氣候變化之謎的鑰匙。這表現了氣象學家不畏艱難進行科學研究的獻身精神。24、因為南極是一個理想的實驗室 25、南極大陸冰蓋的增減與我們的關系 26、概括 具體 總 分 27、收入 支出 28、南極大陸是全球最為干旱的地方,以長年被冰雪覆蓋。29、“一是表面蒸發……四是快速冰流” 30、言之成理既可
初一語文學習方法全面指導
一、學會利用書不要單純認為讀書就是念字,泛泛而讀,作用不大,收效甚微 初中生物。因此有必要首先下一番功夫,學會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認真研讀課本。
學期初,新書一到手,先要看目錄看說明,甚至插圖、附錄。明確本學期的任務和重點,然后逐單元閱讀單元提示,明確各單元的具體任務。還可以摘抄或列表格來加深印象,隨時參照。在每一課的課文閱讀上學會“讀提示——做——提問題——解疑難——做練習——寫總結”六步讀書法。做到讀通、讀懂、讀好。
在利用課本的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具體做法是:在閱讀語文書的同時,還要注意勾畫出文中的重點句、生字詞及疑難問題。魯迅先生就喜歡邊讀書邊在書上勾畫,濃圈密點、腳注眉批,當有人向他借書時,他總是另外買一本借給別人,因為他的書經過勾畫批注已變成他的服務工具了。再如的教科書,也是如此,這種在課文的字里行間勾畫讀書法,既可以使我們讀書時思想集中,提高,養成良好的習慣,還有利于我們,時只要翻翻書,重點難點一目了然。
學會利用書,還應做到把文質兼美的課文當作自己學習寫作的,尤其是寫應從有意識的'模仿開始,然后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二、學會上課聽講
在校學習,是獲得,轉變的重要途徑,怎樣才能提高效率呢?我認為要做到:看、聽、記、問、思五點:
1、眼看
科學實驗表明,從的保持速度上說,“看”的為最好,上課時看老師講課,看黑板上的板書,掛圖、投影等,看課文內容。上老師既是演員又是導演,要注意看老師的表情,手勢等各種體態語言,板書是老師精心設計的一課的重點內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爭做到過目不忘,在老師的指導下看課文內容,邊看邊思邊記。眼、腦、手并用,學習效果好。
2、耳聽
上課時要耳聽一方。聽老師的講析,聽老師的提問,聽同學的發言,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積極思考,聽出重點、難點、疑點。只要認真用心聽,聽出這幾個關鍵,不僅可以以點帶面,提高,還可以增強理解力。
3、筆記
看明白聽清楚并不夠,還要認真記筆記。記筆記,以看、聽為主,筆記為輔。要記重點,老師的板書、開場白是重點。有的開頭沒注意,再聽后話,不知所云。有的認為開場白是閑話,不注意聽,當聽到正題,才知閑話不閑,想記,晚了。老師提的要求是重點,如“××段要重點分析理解,××內容了解即可。”老師講的結論也是重點,這往往是“畫龍點睛”之筆。
記在哪?語文課上一般記在書上即可,學完一課后再歸納整理記到筆記本上,整理總結的過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過程。
怎樣記?充分利用老師講課的間隙,如重復、停頓、板書時搶記,逐漸培養聽記結合的能力。
4、積極答問
課上答問,一種是“內心獨白”自問默答;另一種是老師提問時,與同學齊答或舉手起立獨答。這是一個模仿學習的方式,或是,或是失敗,總有收獲。積極答問能鍛煉自己的反應與表達能力,當然問還包括向老師提問,請老師答疑。及時解決自己在聽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三、認真對待作業
做作業,要目的明確,切忌以下幾點。其一,單純為了完成“任務”,向老師交差;其二,做作業前不認真看書、消化課本內容,甚至連概念都沒弄清;其三,不動腦筋,套書本格式做作業;其四,抄襲別人作業,互相核對答案。這樣做作業盡管也花費了不少時間,但是錯誤多、效率低、容易遺忘。
做作業究竟應達到什么目的呢?首先,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其次,它可用來檢查學習效果,發現問題,以便及時補救;第三,通過做作業,促使同學們積極思考,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做作業可以累積,為了全面復習做好準備。
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按照閱讀學的原理,閱讀效率等于閱讀時間乘上閱讀的認識水平。如果是,閱讀時間對大家是同一的、公平的,可以說是一個常量。而閱讀的認識水平則因人而異,各人的差異極大。要提高閱讀的認識水平,當然要靠平時的多讀和考時的讀準。而這點又往往是我們容易忽略的。平時閱讀量甚少,即便讀了,其實也不是“讀書”,而是“看書”,關鍵之點是沒有讀出聲音來,亦即沒有朗讀,正因為沒有朗朗上口的朗讀,缺乏出聲的吟誦,所以沒有語感,缺乏語感或語感不強,要進行閱讀和寫作是有困難的。
1、熟讀、背誦的習慣。古代的學校,誦讀之聲不絕于耳,他們日日誦,天天讀,讀得搖頭晃腦,讀得唾沫橫飛,讀得喉干舌燥,所以古時候有“手肘成胝,口舌成瘡”之說。學習語文,必須養成熟讀背誦課文的習慣。因為一方面,只有在反復的誦讀中才能實現識字悟意的目的,“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另一方面,只有在反復的誦讀中才能深刻的感受漢語所特有的審美表現力。比如,漢語的抑揚頓挫的節奏感,那和諧悅耳的韻律感,不通過誦讀是很難品味出來的。其他諸如詞匯美、句式美等,都要在反復誦讀中予以體會。從這個意義上講,課本中的每一篇范文都要熟讀成誦,特別古詩古文。常說語文學習“要死要活”,就是要“死背”。自己不讀不背,光聽老師講得天花亂墜,是學不好語文的。時代,是青少年記憶力最佳時期,多讀多背,能開闊視野,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發展,錯過“季節”要補救,就來不及了。
2、精思的習慣。讀書的同時必須學會思考。要眼到、口到、心到,不能“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只有精思,才能有自己獨到的感受、獨到的理解、獨到的體驗和評價,才能產生新的疑問,有新的發現,有新的發展。
3、博覽的習慣。我們說某人學識淵博,“淵”是指高深,“博”是指廣泛,語文學習最講究“博”。古今中外、天文都要涉獵,以開闊視野,形成知識網絡。所以希望多讀有益的課外書,廣泛的瀏覽各種報刊雜志,學會從電視、廣播、網絡上獲取信息,學會粗讀、通讀、跳讀等方法。閱讀量增加了,語文水平自然也會提高的。
4、勤查工具書的習慣。語文是一門包羅萬象的語言文字學科,學習中離不開工具書。工具書用好了,學習就事半功倍。常遇到學生問“老師,這個字怎么讀”這樣的問題,我一般不會告訴他。我請他自己去查字典,培養他的能力,自己查工具書認識的,印象也自然深刻些!也希望大家今后少問這樣的簡單問題。
5、有意識積累的習慣。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閑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準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并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為自己的東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才會有所長進,水平才會提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般的人對讀過的書日子久了就沒有多少印象了,等到要用的時候“書到用時方恨少”。有意識的積累,可以使人博學多才,用時得心應手。
五、良好的寫作習慣
1、規范書寫的習慣。俗話說:“字是門面書是屋”,可見字跡的重要性。字如其人,寫字體現人的風格、品質和人文素質,從執筆、坐姿、放本子、距離等都要有良好的習慣。其實,平時寫字就是一個很好的練字過程。
2、勤于練筆的習慣。會讀書的人不一定能寫出好文章,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練習,學以致用才能真正掌握知識。每天堅持觀察、感受、思考生活,并寫下所見所聞所感,可以敘事、狀物、抒情,要言之有物,有真情實感,形式可以是日記、周記、、隨筆、命題作文等。害怕作文,可以理解,那是自己把作文看得太高深,沒有誰要你當作家,你要明白作文就是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生活就是我們寫作的“源頭活水”。學習語文,不能囿于課本。課本上學的大多是“語言”,而生活中學習的大多是“言語”,而母語的習得更主要的是來源于生活,從閱讀書報到欣賞影視文化;從人際交往到“聽君一席談”,我們無不都在學習語文。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表達真情實感。
還有另外的一種方法,可以借鑒。寫作需要素材,只有多看書,多留心身邊的事,將書中所講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起來,寫作時才會思如泉涌,寫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古語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就是說只有多讀書,才能寫出好文章。要喜歡去閱讀,當我們看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的時候,要去思考它的內涵,去思考它的寫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取人之長以補己之短。平時讀報或讀雜志之類,遇有認為合適的題目或題材,先不讀作文或原作。自己也做一篇,然后將原文或原作與自己的作品兩相對比,以便找出差距(無論是思想深度還是立意構思以及語言等諸方面的問題),以明確自己欠缺和應該彌補的地方,然后再重寫。如此這般,若干次以后,你會發現你飛速地進步了。還有一種方法,如對同一個問題讀兩份或兩份以上的報紙,看他們報道的角度或對問題的評論有何異同,這可以培養鑒賞能力與評價能力。
最后,我對她說:“語文的學習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可能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希望她回家好好整理思路,從頭開始,慢慢按照我的方案去做。一天改變一點點,一天學習一點點,一天進步一點點,一天快樂一點點。同時,也希望王媽媽與我們老師配合起來,對她給予鼓勵、支持、監督。
就這樣大概過了半年,突然有一天,接到了王媽媽一個電話,是來向我道謝的,因為女兒語文成績真的是進步了很多,現在語數外三科可以齊頭并進,成績在年級已經是名列前茅。聽到這樣的消息真的是很欣慰,我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學習語文最重遷移。因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它最終的成功,還在于學生在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語文求生存、謀發展。語文學習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踏踏實實地學,認認真真地練。“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巧’作舟”,堅持再堅持,你一定可以學好語文的。
初一語文《蚊子和獅子》教案
《蚊子和獅子》教案
基礎積累目標:進一步了解寓言的相關。
口語交際訓練的設計目標:揣摩人物,轉換成語言表達。
閱讀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目標:怎么理解蚊子可以打敗強大的獅子,卻死在不值一提的蜘蛛手里?
寫作訓練的借鑒目標:用傳神的語言、動作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沉浸文本,整體感知
請散讀課文,思考:這篇寓言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請學生概述故事內容。
三、體驗文本,品味語句,理解課文
1、請學生再讀課文,圈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2、請學生站起來說出喜歡哪句句子,為大家有感情地朗讀后,解釋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重點品味的內容:蚊子的語言、動作描寫部分。
*分析品味課文過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討論、理解的問題:
1小小的蚊子為何能戰勝強大的獅子?
2挑戰前、獲勝后蚊子都吹響了他的小喇叭,這兩次的心情分別如何?
3和獅子比較,蜘蛛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可蚊子為何卻命喪其手?
4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3、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適當地穿插口語交際設計
“當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如果你就是那只“小小的蜘蛛”,你想要對這只“陰溝 里栽了船”的蚊子說什么?
五、延伸體會寓意
1、我們生活中有蚊子這樣的人嗎?你們在生活有過蚊子的表現嗎?
2、你能再講一個寓言故事,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嗎?
六、質疑教材
故事講的是蚊子和獅子的故事,蚊子被蜘蛛吃了,故事也就結束了,為什么課文又加了第二段和故事情節“無關”的內容?
簡單介紹寓言的結構特點:大部分寓言第一段講述一個故事,第二段則說明其中蘊含的道理。前面為記敘,后面是議論。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一個寓言可分為身 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 但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是這種結構。
七、教學建議:可帶領學生排演課本劇,引導學生通過表演來體會蚊子的心理,分析蚊子被蜘蛛消滅的原因,從而明確寓意。
八、作業:必做:寫一段有中心的話,其中用上“較量”、“凱旋”、“嘆息”這三個詞。
選作:1、假設在蚊子將要送命的一剎那,一陣風吹破了蜘蛛網,蚊子幸運地逃生了。這之后,蚊 子會有怎樣的想法和經歷呢?請發揮續寫這個寓言故事。
2、寫一段“用動作、語言描寫來表現人物心理”的小故事。
二、電子課文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 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 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這個故事適用于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
三、備課提供
《伊索寓言》簡介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 故事集。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現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故 事,經后人匯集,統歸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通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不但讀者眾 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作家,詩人、哲學家、平常百姓都從得到過啟發和樂趣。許多故事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牧童作劇,狼來了,狐貍吃不 著葡萄說葡萄酸。到幾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對后代影響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與抒情詩主要反映貴族奴隸主的思想感情不同,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斗爭經驗與生活教訓的總結。 寓言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系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象,號召受欺凌的人團結 起來與惡人進行斗爭。例如,《農夫和蛇》的故事勸告人們不要對敵人仁慈;《狗和公雞與狐貍》告訴人們要善于運用智慧,戰勝敵人;在《獅子與鹿》、《捕鳥人 與冠雀》、《兩個鍋》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當政權掌握在貪婪殘暴的統治者手中時,貧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世界著名寓言
寓言既有故事情節又有比喻性質,常常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借遠喻近。把不易理解的道理寄托在具體通俗形象的故事里,尤其適合少年兒 童。
古希臘的《伊索寓言》、風趣《拉封丹寓言》、深刻的《萊辛寓言》、凝練的《克雷洛夫寓言》都是寓言中的精品。本書為“世界兒童文學名著插圖本” 系列中的一本,精選了伊索、拉封丹、萊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級寓言大師的優秀作品,配以形象生動的插圖,使少年兒童借助引人入勝的精彩插圖的幫助,來理解 每一個小故事里的深刻寓意。以自然萬物為主角,呈現人生百態,充滿著人生智慧的寓言,讓人回味無窮。愿每一個小小的寓言故事都能幫助小讀者們理解一個寓意 深刻的道理……
本書選收伊索、拉封丹、萊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級寓言大師的優秀作品260篇,這些寓言有的已經流傳了甚至幾百年,但我們今天讀起來還是倍感親 切。我們可以從這些不長的短文和短詩中體味伊索寓言的淳樸、智慧和機敏,拉封丹寓言的俏皮、風趣和生動,萊辛寓言的深刻、激越和時代感,克雷洛夫寓言的豐 富、凝練和絕妙譏諷,從而了解大師們所生活的時代,品味大師們特有的藝術風格,領悟深奧的人生道理。
語言教學注意
“ 寓言 ”就是以深刻的道理寄托小故事中,其主要目的在于說明道理,通過虛構的簡短故事加以譬喻,只所以簡短。它最基本特征在于教訓和 諷刺。
感受形象,掌握語言。因為語言的寓意是包含在鮮明生動的形象之中的,這就要求對寓言的教學必須抓住生動形象的關鍵語句,找出重點詞語,理解這些 語言所描寫的形象,并使學生感受和想象這些畫面,如:我在教寓言《矛與盾》中,首先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反復朗讀,整體 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如:“吾盾之堅”“吾矛之利”中的“堅”和“利”分別作“堅固”和“鋒利”的解釋。讓學生輕而易舉的理解其意。寓言不是簡單的比 喻,而是通過一個簡短完整的故事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修辭來表現的,所以要引導學生按照故事情節的發展順序來想象,使學生對寓言故事形成完整而清晰 的印象。
四、課內精段練習設計及答案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 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 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 料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這個故事適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釋下列詞語,并說說他們的表現作用。
A.較量較量: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語表現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B.凱歌: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表現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要說不是這樣”中的“這樣”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話概括蚊子戰勝獅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寫蚊子叫聲時用了兩個不同的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5.“你并不比我強”和“我比你強得多”分別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從句子的語氣上來看,第________句比第 ________句強。
如何用記憶法學習語文
如何用記憶法學習語文
在學習語文前,我們先來聽一個笑話,話說古時候有一個人學了一個新詞,叫“豈有此理”。為防止忘掉,他嘴里不斷念叨著。但在上船時,他不小心跌了一跤,結果把這個詞給忘了,于是低著頭到處找。
船夫很奇怪,問他在找什么,他說找一個詞語。
船夫笑了:“找詞語?真是豈有此理!”他一聽,惱了:“你這個人,撿到了我的詞,為何不告訴我?”
這是一個笑話。他為什么忘了剛學過的詞語呢?主要是因為他根本沒有去積極記憶,也沒有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這就如同間諜去執行任務,卻忘記了要接頭人的代號,接頭密碼等,該是多么嚴重的事情啊!
應該說,語文是很容易學好的,并且前人已經總結出成熟的學習經驗,但因為受西洋“快餐文化”的影響,目前孩子們的語文學習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在這里我們特別談一下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總結出來即:SQ3R學習法---SURVEY(瀏覽)、QUESTION(發問)、READ(閱讀)、RECITE(復述)、REVIEW(復習)。
瀏覽,即迅速、概要地粗讀一下書本的提要、序、目錄、索引,略看各個章節的標題及插圖。這樣在總體上就有一個把握,所謂站得高,看得遠。
發問,即在瀏覽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比如,寫什么呢?有哪些人物呢?
在閱讀正文前,也可進行猜讀,然后仔細閱讀文章,進行比較,這樣即可強化注意力,激活思維(思考著學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可提高自信心(專家會的,有的自己也會),又可提高效率(知道的自然看得快)。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就是這樣讀書的。
閱讀提不出問題怎么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首小詩提醒我們說:“我有幾位好朋友,肯把萬事指導我。你若想問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時、何人、何故、何事、何地與何去,好象哥哥和弟弟。還有一個西洋派,姓名顛倒叫幾何。若向八賢常請教,雖是苯人不會錯。”這就是關于文章的基本問題。
閱讀,即帶著問題反復閱讀思索。
復述,即嘗試背誦或閉書回憶、口述、默寫。這樣可以檢驗記憶效果,促進吸收。學習語言很重要的就是記憶。能復述即意味著更高層次的記憶品質。閱讀后不能復述,那么其中的情節、思想、句式、字詞等不可能去真正注意、領會,也就不會深入思考,更不可能掌握。這種閱讀就只能是一種泛泛而讀,不可能將閱讀的材料吸收為自己的東西。對于經典之作我們還要熟練背誦,要做到脫口而出的程度,只有將材料爛熟于心,對于文章的精神、韻味和氣勢,才會有真切的了解,文章的詞匯、句式、結構等才會消化吸收,將來寫作才能得心應手。背誦是提高語文水平的一條捷徑,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在語言文學上有造詣的人都得益于這一點。當然,現在學習資料的信息量成倍增加,見書就背誦確實難以做到,但是有了特腦學習法的幫助,你要背誦大量的經典還是輕而易舉的!
現在我們來講一些具體的、對提升語文有確實幫助的例題:
一、背成語詞典的方法
A. 分頁碼
B. 每頁用連環銬連接背下
例1:第一面的成語是:愛不釋手、愛莫能助、愛屋及烏、安步當車、安分守己、安家落戶、安居樂業;
第一步:1頁的代碼是大樹;
第二步:把頁碼和勾連字聯想成具體形象的事物或情景:大樹給愛安靜的人以庇護。(第一頁的成語只有“愛”和“安”字開頭);
第三步:在各條成語中取出一個引詞,它們是:不、莫、屋、步、分、家、居;
第四步:想象一個情景將所有引詞包含進去:
大樹給愛安靜的人以庇護,夏天不甘忍受熱氣的人們莫不走出屋子,步行到樹下,并紛紛(分)聊起了家常,居然很晚了都舍不得回家。
例2:成語詞典的228頁 脫胎換骨 脫穎而出 唾手可得 挖空心思 歪風邪氣 外強中干 剜肉補瘡
聯結法:兩個惡霸,他想脫胎換骨在政界脫穎而出,本來局長(鄉長)的職位他是唾手可得,可是他操之過急,他用刀子挖空心思,中了歪風邪氣,成了外強中干的人,最后還得剜肉補瘡 。
中考語文誤區 不應讓孩子做大量試題
福州晚報與福州教育學院聯合舉辦的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學習指導系列講座,吸引了廣大學生和家長。在福州教育學院,林科順老師和江嘉秋老師主講的《提高語文成績的關鍵是什么?》《如何去發掘例題與習題的解題經驗和空間》兩場面向初三學生的講座,座無虛席,贏得現場300余名家長與學生的陣陣掌聲。
語文:
求“實”務“虛”
了解中考題型
主講教師:福州教育學院語文科教研員、高級教師 林科順
提高語文成績的關鍵在學習行為、學習習慣。
學生首先要明確考試要求,要多讀、善思、勤動筆。其次,要明確命題原則,中考的命題經歷了從注重知識考查到注重能力考查,再到語文素養考查的過程。最后要了解試卷的結構。
學生在學習時要處理好語文應試中“實”與“虛”的關系,復習時要做到求“實”務“虛”。“實”就是知識、能力,包括字詞、文言文、古詩文背默等,不僅包括課內知識,還包括課外知識。一般在考試中,課外知識占到70%.“虛”就是情感和能力,這要在平時學習中積累。
學生要善于發現語文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選擇題考查的重點是知識性和積累性的內容,以往中考一般都是8題24分,第一次市質檢將調整為10題20分,涉及到的考點包括字詞,辨析、判斷病句,名著閱讀、常識,文言文的朗讀、字詞、翻譯等。
語言積累和運用部分,積累的內容包括字詞、成語、經典課文、課外名著、古詩文。運用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準確規范,二是形象生動,三是創造性運用。學生答題時要看分值,3分題只要規范答題就可以了,如果是5分題,就要動腦子,要表達好。
積累和運用的題型有三類。第一類為擴寫、縮寫、續寫、改寫、仿寫,其中仿寫相對較難,拿高分的關鍵是內容上要有突破。第二類包括標語、短信、公益廣告、對聯、祝福語、共勉語、解說詞。第三類是圖表和文字的轉換。
現代文閱讀的題型包括解讀文本、拓展延伸,都要緊扣文本、讀懂原文。現代文閱讀主要從5個方面考查學生的能力:語句理解、文義把握、概括內容要點、內容探究、作品感受。學生做這類題型可用三種方法:
1.以文言文,用自己的語言轉述、評述、概述文章的內容;
2.以文解文,用上文理解下文,用下文理解上文,觀此思彼,瞻前顧后;
3.以心會心,用讀者的心領會作者的心,體會作者為什么會這樣做。
【懷古詩鑒賞建議】相關文章:
《早寒江上有懷》古詩詞鑒賞12-09
歐陽修《秋懷》鑒賞12-07
思鄉懷人詩鑒賞方法03-16
郭沫若《再用魯迅韻書懷》鑒賞09-10
《旅夜書懷》詩詞鑒賞12-16
《蝶戀花》古詩鑒賞10-30
思鄉古詩鑒賞03-27
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題答題模板之思鄉懷人02-27
韓愈《縣齋有懷》 古詩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