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描寫春天的水的古詩詞

時間:2022-05-11 19:28:41 古詩 我要投稿

描寫春天的水的古詩詞(通用6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春天的水的古詩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春天的水的古詩詞(通用6篇)

  描寫春天的水的古詩詞 篇1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

  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譯文】

  春風乍起,吹皺了一池碧水。(我)閑來無事,在花間小徑里逗引池中的鴛鴦,隨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輕輕揉碎。獨自倚靠在池邊的欄桿上觀看斗鴨,頭上的碧玉簪斜垂下來。(我)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終不見回來,(正在愁悶時),忽然聽到喜鵲的叫聲。

  【賞析】

  這首詞寫貴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無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來的情景。

  一開頭寫景:風忽地吹起,把滿池塘的春水都吹皺了。這景物本身就含有象征意味:春風蕩漾,吹皺了池水,也吹動了婦女們的心。用一個“皺”字,就把這種心情確切地形容出來。因為是春風,不是狂風,所以才把池水吹皺,而還不至于吹翻。女主人公的心情也只是像池水一樣,引起了波動不安的感覺。面對著明媚的春光,她的心上人不在身邊,消磨這良辰美景頗費心思。她只好在芳香的花間小路上,手挼著紅杏花蕊,逗著鴛鴦消遣。可是成雙成對的鴛鴦,難免要觸起女主人公更深的愁苦和相思,甚至挑起她微微的妒意,覺得自己的命運比禽鳥尚不如。她漫不經心地摘下含苞欲放的紅杏花,放在掌心里輕輕地把它揉碎。通過這樣一個細節,深刻表現出女主人公內心無比復雜的感情。

  下片寫她懷著這樣愁苦的心情,一切景物都引不起她的興致。哪怕她把斗鴨欄桿處處都倚“遍”,仍然是沒精打采。這個“遍”字,把她這種難捱按捺的心情精細地刻畫出來。她心事重重地垂著頭。由于頭垂得太久,以至頭上的碧玉搔頭也斜斜地下傾。這說明她已捱過一段很長的時間。她整天思念心上人,卻一直不見他來。忽然,她聽到喜鵲的叫聲。“喜鵲叫,喜事到。”或許心上人真的要來了。她猛然抬起頭,愁苦的臉上初次出現了喜悅的表情。作者寫到這里,便結束了全詞。

  在一種淡淡的歡樂中閉起幕,像給女主人公留下一線新的希望。但喜鵲報喜難說有多大的可靠性。恐怕接連而來的,將是女主人公更大的失望和悲哀。盡管作者把帷幕拉上了,但讀者透過這重帷幕,還可以想象出無窮無盡的后景。

  這首詞的思想內容,跟花間派詞人的大多數作品也差不多。可能作者另有寄托,但也不外個人的恩怨而已。這些都無多大價值。但它那細致、委婉而又簡練、生動的描寫手法,值得我們借鑒。

  描寫春天的水的古詩詞 篇2

  唐代:白居易

  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譯文

  烏云散去,風雨初停,天氣剛剛放晴,陽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種溫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點;湖面上漂浮的水蘋,一望無際,猶如整齊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變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飛行;黃鴯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不聽使喚。

  不是說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興致也減少了。

  鑒賞

  白居易遭到貶謫后在江州時所留下的作品。這也是作者在江州時留下的作品。

  《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寫南湖早春明媚動人的景物,最后兩句顯示出作者遭到貶謫后消沉郁悶的心情。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陽光返照,山杏吐艷,水蘋爭綠,白雁低飛,黃鸝語澀幾個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進行了突出的描繪。大雨剛過,地面和湖上經過雨水的沖洗,嫵媚之中更添清新之感。早春時節,尚有冷氣襲人,而陽光返照,不僅景色秀麗,復有溫暖明快之感;山杏發,水蘋生,欣欣向榮,紅綠相映,色彩對比鮮明,是早春時節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這幅畫中不可缺少的點綴。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點,毫無秩序可言,顯示出大自然的生機勃勃之態,故用“亂”字點出;而湖面之水蘋,一望無際,猶如整齊地鋪在水面上的綠色草坪,故說“平鋪”。“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蘋的整齊,其次它與“鋪”字合用,有平展、闊大無邊的意思,令人想見湖面的闊遠與水蘋的茂盛。四句之中,云、雨、陽光、山杏、水蘋幾個意象的描寫都恰到好處地反映出早春征候。然而若盡乎此,又似乎有些美中不足,原來還缺少最具生命活力的動物。五、六句“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正好彌補了這個缺憾。因為身上雨水未干,翅膀變得沉重的白雁不得不低空飛行;同樣由于雨水的淋澆,黃鸝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不聽使喚之感。然而,它們一個不顧身上雨水未干,仍然翩翩起舞,一個雖然舌澀但也禁不住歌唱嗚叫,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剛剛到來的春天太美妙,太富有魅力了。它們的飛舞和鳴叫,更增添了早春的嫵媚可人之態。

  前人云“刻畫早春,有色澤,腹聯尤警”(《唐宋詩醇》卷二十三)正是指出第三聯的關鍵作用。有了這一聯,一幅完整的《南湖早春》圖才宣告完成。詩的最后兩句表現了作者消沉的心情。面對如此美妙的春天,詩人尚且缺乏興致,無心情可言,則其內心必有巨大的隱痛。此時國家內憂外患,國勢日益衰微,而詩人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無計可施,對于一個被貶在外的下層小吏來說,即使有賢才良策也徒然無用。憂國憂民、衰病不堪的詩人,怎么會有興致欣賞美妙的春色呢?同時,春色愈美,國家河山愈可愛,就愈讓人擔心山河破碎、國破家亡的可怕后果。所以“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正是憂國憂民的詩人,在爽心悅目的早春景色面前,思前瞻后所發出的無可奈何的嘆息。

  時值初春,景象不同于其它季節,也有別于仲春、暮春。詩人選取了傍晚時分雨住天晴、返照映湖這一特定角度,著重描繪了山杏、水蘋、白雁、黃鵬這些頗具江南風情的景物,惟妙惟肖地畫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韻。時令尚早,大地剛剛蘇醒,山杏初發,花開得不多,點綴在湖光山色中,故謂“碎紅”,“亂點”則一下將杏花隨意開放、隨處點染的神態活畫出來。“亂”并非雜亂、零亂,而是自然、隨意,詩人寫西湖春景時亦說“亂花漸欲迷人眼”(《錢塘湖春行》)、“亂峰圍繞水平鋪”(《春題湖上》),都從“亂”中見出天然情趣,毫無人工的矯揉。水蘋新生,葉子平鋪水面,“平”與“亂”相互映照,向人展示了春天的無限生機,惟在水鄉;才見此景致,也讓人覺得隨著季節的推移,春色轉濃,它們也會在湖面上不斷伸展、擴大。寫了看似靜止的景物,詩人又轉而接筆描繪了湖上的雁影鶯聲,靜與動、景與聲相映成趣。嚴冬剛過,大雁尚未從冬天的慵懶狀態中恢復過來,還不善高飛,在湖上飛得低而緩慢,詩人以一“重”字活現出了它此時慵懶、笨拙的神態。經歷了整整一個冬天的禁錮,黃鸝在初展歌喉時也難免舌澀口拙,不能婉轉高歌。白雁翅低、黃鵬舌澀,莫不帶有早春時節它們自身的特征,也別具情趣。它們不惟使詩人所描繪的畫面有了動感,且有了聲音,也讓人感到它們不久即會振翅高飛,舒喉長鳴。一幅充滿希望和生機的早春畫圖呈現在讀者眼前。

  白居易倡言“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詩文的艱深晦澀,他的詩家弦戶誦,流傳中外,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與他詩歌的通俗易懂分不開。若以此以為白居易不注重詩歌的推敲鍛煉,則與他的創作實際大相徑庭,有時他的作品太自然了,反讓人不易覺察他創作的苦心。這首《南湖早春》,適可見出他詩歌創作的功力與匠心。

  詩人切人詩題選取了雨后初晴這一獨特角度,簡潔明快,起筆便向人描繪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畫卷:暖風吹回,云彩散開,雨止天晴,尤可喜的是太陽的返光回射湖邊,一切顯得溫暖而又明亮,詩人的心情也隱含其中。首聯兩句十四字,包含了多少事物,刻畫它們的特征可謂一語傳神。輕捷地將詩境展開之后,詩人便妙筆點染湖上景物。山杏初發,詩人以“亂點”見其自然情致,蘋葉新生,詩人用“平鋪”示其生長情景,各極其趣,“亂點”、“平鋪”亦都使原本靜止的事物有了動感,讓人仿佛看到春天不斷生長的力量。說黃鵬“語未成”尚屬常見,謂白雁“飛仍重”則是詩人的創造,一“重”字活畫出了早春白雁難以奮翅高飛的情態,不知詩人斟酌了多少次,才最終選定了這足以讓人折服,讓白雁俯首的“重”字。白雁“飛仍重”尚可意會,黃鵬“語未成”則簡直無法在畫中表現,惟可于詩中傳出。春光明媚,詩人繪影圖形,也不忘著色。山杏與水蘋的“碎紅”、“新綠”交相輝映,白雁、黃鵬為春光增了色彩,亦使得畫面添了動感,傳出聲音。詩人所描繪的鄱陽早春,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視覺、有聽覺,還有觸覺,給人以全方位的整體感受,讓人看到多姿多彩、生趣盎然的春天畫卷,這實也離不開詩人對詩歌語言的鍛煉,對謀篇布局的推敲。

  景致的選擇,語言的運用,畢竟屬于外在、表面的東西,深入品味不難發現,這首《南湖早春》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的精神、情感實灌注在筆下的景物中。風回云斷,雨住天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合人心意,那風似也可吹去人心頭的陰翳,讓人心境亦如夕照下的湖面,立時明朗起來。湖上安詳的色彩給人以溫暖的感覺,山杏、水蘋也向人展示了春天的無限生機,值此早春時節,詩人當也感受到春天的希望與溫馨。此詩作于詩人謫居江州時,在此之前不久,詩人剛經歷過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重大痛苦與挫折。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謀殺,忠直的白居易憤而上疏,請求朝廷緝捕兇手,洗血國恥,反被政敵誣為越職言事,于是年秋被遠貶江州,現在冬去春回,創傷漸復,江南春色讓他感到驚喜、欣慰。可心頭的陰云畢竟還未散盡,不能奮飛的白雁,學語未成的黃鵬,莫不帶有他自身的影子,他在它們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在遠離京城的謫居之地見到春歸,詩人的情感是復雜的,既欣喜有所憧憬,又難以將原先心頭積存的愁苦完全擺脫。總觀全詩,詩人對江南春色是由衷喜愛,掩飾不住的,他雖自嘆“年年衰病減心情”,可隨著春光轉濃加深,心情想也會日益開朗起來。

  描寫春天的水的古詩詞 篇3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

  大雁北飛,就像要回到北方家鄉的人那樣,但是由于依戀,差一點掉了隊。

  還沒有飛到北方時,就已經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雪了,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吧。

  賞析

  詩的首句“竹外桃花三兩枝”,隔著疏落的翠竹望去,幾枝桃花搖曳身姿。桃竹相襯,紅綠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愛。這雖然只是簡單一句,卻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顯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細密,就無法見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節,點出了一個“早”字。春寒剛過,還不是桃花怒放之時,但春天的無限生機和潛力,已經透露出來。

  詩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鴨先知”,視覺由遠及近,即從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蕩漾,好動的鴨子在江水中嬉戲游玩。“鴨先知”側面說明春江水還略帶寒意,因而別的動物都還沒有敏感到春天的來臨,這就與首句中的桃花“三兩枝”相呼應,表明早春時節。這句詩化用了唐人詩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虛虛草爭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許渾)“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徑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蘇軾學古而不泥,前人詩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觀察的積累,熔煉成這一佳句。“鴨知水暖”這種訴之于感覺和想象的事物,畫面是難以傳達的,詩人卻通過設身處地的體會,在詩中表達出來。緣情體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戲的鴨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溫度的回升,用觸覺印象“暖”補充畫中春水瀲滟的視覺印象。鴨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為它們長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結冰,它總要跳下去鳧水嬉戲。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溫變化的自然就是這些與水有著密切關系的鴨子。這就說明:凡事都要親歷其境,才會有真實的感受。這句詩不僅反映了詩人對自然的入微觀察,還凝聚了詩人對生活的哲理思索。鴨下水而知春江暖,可與“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見微知著、舉一反三的道理。

  詩的三四兩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兩句詩仍然緊扣“早春”來進行描寫,那滿地蔞蒿、短短的蘆芽,黃綠相間、艷麗迷人,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時才往上游的特征,進一步突出一個“春”字,本是畫面所無,也是畫筆難到的,可是詩人卻成功地“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給整個畫面注入了春天的氣息和生命的活力。蘇軾的學生張耒在《明道雜志》中也記載長江一帶土人食河豚,“但用蔞蒿、荻筍即蘆芽、菘菜三物”烹煮,認為這三樣與河豚最適宜搭配。由此可見,蘇軾的聯想是有根有據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詩意之妙,也有賴于此。畫面雖未描寫河豚的動向,但詩人卻從蔞蒿叢生、蘆葦吐芽推測而知“河豚欲上”,從而畫出海豚在春江水發時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虛境補充了實境。蘇軾就是通過這樣的筆墨,把無聲的、靜止的畫面,轉化為有聲的、活動的詩境。在蘇軾眼里,這幅畫已經不再是畫框之內平面的、靜止的紙上圖景,而是以內在的深邃體會和精微的細膩觀察給人以生態感。前者如畫,后者逼真,兩者混同,不知何者為畫境,何者為真景。詩人的藝術聯想拓寬了繪畫所表現的視覺之外的天地,使詩情、畫意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這一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軾以其細致、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征,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全詩春意濃郁、生機蓬勃,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詩人蘇軾提出“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東坡題跋》卷五《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在他的這首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描寫春天的水的古詩詞 篇4

  《春水》原文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春水》注釋

  同上年。江淹《別賦》:“春水綠波。”

  三月桃花浪①,江流復舊痕②。朝來沒沙尾③,碧色動柴門④。接縷垂芳餌⑤,連筒灌小園⑥。已添無數鳥⑦,爭浴故相喧。

  (《英華》作:不知無數鳥,何意更相喧。上四春江水漲,下四春江景事。水深則線短,故釣須接縷。水高則近岸,故車可連筒。鳥浴聲喧,得水為樂也。)

  ①《漢·溝洫志》:來春桃花水盛。注:《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蓋桃方華時,既有雨水,川谷冰泮,眾流猥集,波瀾盛長,故謂之桃花水。桃花水又見《杜欽傳》。趙曰:《韓詩》于“溱與洧,方渙渙兮”注云:“謂三月桃花水下時也。”②王粲詩:“率彼江流,爰逝靡期。”③曹毗賦:“飛鷺下乎沙尾。”④《別賦》:“春草碧色。”⑤《黃石公記》:“芳餌之下,必有懸魚。”⑥李實曰:川中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與物同春之意。分明是沂水春風氣象。⑦朱超《獨棲鳥》詩:“寄語故林無數鳥,會入群里比毛衣。”

  《春水》作者簡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于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中期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后授官左拾遺。后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時局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圣”。他善于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并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復,標志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于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并稱“大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

  描寫春天的水的古詩詞 篇5

  古詩原文

  秦樓東風里,燕子還來尋舊壘。馀寒猶峭,紅日薄侵羅綺。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輕窣黃金蕊。鶯囀上林,魚游春水。

  幾曲闌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應怪歸遲,梅妝淚洗。鳳簫聲絕沉孤雁,望斷清波無雙鯉。云山萬重,寸心千里。

  譯文翻譯

  秦樓聳立在這寒冷的東風中,燕子從南方歸來還在尋找去年的巢穴。春天來了,剩下的寒意卻久久不愿離開,風還是一樣的尖厲,紅色的太陽懶懶的照耀著衣服,絲毫感受不到暖意。戶外的嫩草,剛剛抽出白色的小芽兒,嫵媚的柳樹也突然生出了金色的蕊。空中的黃鶯在林中歡唱,游魚也暢游在這春水之中。

  唱著歌,寂寞的倚遍了秦樓的闌干,看桃李又換了一番新花新葉。佳人應該責怪遲遲未歸的意中人,涂了脂粉的臉上流下了眼淚。意中人離開之后,就渺無音訊,看這清澈的水中,也沒有一對恩愛的錦鯉。但是,即使男方相隔云山萬重,佳人的心還是神馳千里之外,縈繞在他的身邊。

  注釋解釋

  魚游春水:雙調八十九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韻,無名氏作。

  舊壘:去年的巢穴。

  馀寒:剩下的寒意。

  峭:尖厲。

  羅綺:衣服。

  玉茵:剛出的小芽兒。

  媚柳:柔媚的'柳條。

  窣(sū):突然鉆出來。

  囀:形容鳥婉轉地叫。

  魚游春水:游魚也暢游在這春水之中。

  新桃李:新花嫩葉。

  梅妝:脂粉。

  雙鯉:謂書札也。

  創作背景

  關于此詞的來歷,《古今詞話》云:東都防河卒于汴河上掘地得石刻,有詞一闋,不題其目,臣僚進上,上喜其藻思絢麗,欲命其名,遂摭同巾四字,名日《魚游春水》。令敦坊倚聲歌之。詞凡九十四字,而風花鶯燕動植之物曲盡之。此唐人語也。后之狀物寫情,不及之矣。二說不同,未詳孰是。”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寫的是一位少婦春日懷念遠人的情態、心理,景物描寫和人物刻畫都顯出相當的功力;而且互相映襯,構成了完整的意境。

  上片全是寫景。“秦樓東風里”四句,寫春歸燕回、馀寒猶峭之狀。一開頭就點出“秦樓”,使描寫的環境帶有確定性,這對讀者理解詞意大有好處。秦樓,漢樂府《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李白《憶秦娥》有“秦娥夢斷秦樓月”句,皆指閨樓。由此可知,詞中所寫,景是“秦樓”中景,人是“秦樓”中人;于是,人物思想感情的社會性,就有了明白的著落。“東風”輕拂,“燕子”歸來,這都是春回大地的顯著特征。但是,我們不要輕輕放過了“燕子還來尋舊壘”這句話,要注意它和其他地方的聯系,它是為人的不歸作反襯的,我們讀到后面自會明白。詞人手筆,總是這樣地一箭雙雕。這四句寫的是室內的春景,是“秦樓”人所見所感的春景,并暗示出女主人公慵懶困倦、日高未起之態,帶有淡淡的惆悵情調。

  “嫩草方抽碧玉茵”四句,從戶內寫到戶外,描畫出一派明媚的春光。作者攝取了四種景物:地面的嫩草,地上的垂柳,空中的黃鶯,水中的游魚,水陸空三維空間,交織成立體的畫面,傳達出絢麗的色彩。這里使用了兩個借喻:以“碧玉茵”(像碧玉一樣青綠的毯子)喻嫩草,以“黃金蕊”喻新出的柳條,都借聯想而增加了景觀的魅力。四句的動詞也用得很好:嫩草是“抽”出的,“媚柳”是“窣”(從穴中突然冒出來)出的,黃鶯在鳴“囀”,魚兒在“游”動,可謂各盡其妙,各得其所。“上林”、“春水”,為鳴鶯、游魚布置了適宜的活動環境,相得益彰。

  下片轉入寫人。“幾曲闌干”四句,寫佳人倚遍“秦樓”闌干,看到桃李又換了一番新花新葉,──這意味著一年又過去了,而意還沒有回來,這觸起了她的愁思,不覺潸然淚下。“梅妝”用的是壽陽公主的典故。《太平御覽·時序部》引《雜五行書》說:“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花妝是也。”這里泛指婦女面部化妝。“梅妝淚洗”即涂了脂粉的臉上流下了眼淚之意。這幾句著重描寫佳人的外部動作,而以“應怪歸遲”點明動作的原因,其悲怨愁苦之態如見。

  “鳳簫聲絕”四句,寫對方離去后音信杳然,使佳人思念不已。古代傳說:蕭史善吹簫,秦穆公將女兒弄玉嫁給他,數年后二人升天而去(見《列仙傳》)。這里借用這一故事,以“鳳簫聲絕”指男子的離去。“孤雁”、“雙鯉”都用了典。前者出《漢書·蘇武傳》,漢使詐稱漢昭帝在上林苑射雁,雁足上有蘇武捎來的帛書。后者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因此,這兩個詞都是寄書的代稱。而“沉孤雁”、“無雙鯉”,就是指對方沒有來信。但是,即使男方相隔云山萬重,佳人的心還是神馳千里之外,縈繞在他的身邊的。這幾句著重描寫佳人的內心活動,濃情厚意,溢于言表。以后劉過《賀新郎》(老去相如倦)結云:“云萬疊,寸心遠”,殆出于此。

  從藝術上來說,這首詞采取以春景的明媚來反襯離人的愁思的手法。“嫩草方抽”,“媚柳輕窣”,“鶯囀上林,魚游春水”這是當日佳人與所歡行樂時所見的美景,如今這一美景又已重現,但是所歡卻已不在身邊;去年的燕子還懂得回來尋找舊壘,而心上人卻一去不歸;這怎能不令她闌干倚遍,淚洗梅妝呢。這樣寫,效果是動人的。詞的語言明白、樸素(有些地方略顯粗糙),表達方式顯豁;雖有用典,但卻是常見的:具有民間詞的特點。它的作者,估計是文化程度不太高的讀書人。

  描寫春天的水的古詩詞 篇6

  魚游春水·芳洲生蘋芷

  [宋] 張元干

  芳洲生萍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煙光如洗,幾片花飛點淚。清鏡空余白發添,新恨誰傳紅綾寄。溪漲岸痕,浪吞沙尾。

  老去情懷易醉。十二欄干慵遍倚。雙鳧人慣風流,功名萬里。夢想濃妝碧云邊,目斷歸帆夕陽里。何時送客,更臨春水。

  作品賞析

  【注釋】:

  毛晉《蘆川詞跋》說 :“人稱其長于悲憤,及讀《花庵》《草堂》所選 ,又極嫵秀之致 。”這首送別詞,首先觸景生情,后又緣情布景,節節轉換,結構嚴謹 ,委婉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悲憤之情與送別之意,在寫作上自有特色,為其佳作之一。

  大凡送別之作,多托離懷以抒情 ,寫景以寄情,這首詞也是如此。詞的開頭四句,描寫送別時的春江景色以及由此引發出的凄苦感情。“芳洲”二句是說,一場夜雨過后,碧空如洗,長滿蘋芷的小洲上,淡淡的晨霧在翠綠的芳草上面輕輕浮動飄動,給人一種朦朧之感。在這里,作者不僅描繪出送別時展現在眼前的春光晨色,又點出了送別的時間,還化用白居易“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的詩意,暗示這生機盎然,給人帶來活力,帶來暖意的芳草,卻挑起了作者無限惜別之意 。“暖翠”二字尤其精妙,它從感覺方面把夜雨過后春江兩岸的景色詩情畫意地描寫出來了。而“煙光如洗”二句,承上啟下,進一步描寫出江邊晨景。其中前一句寫“煙 ”,著一“洗”字,現出天空無限凈潔的境界,寫足了“宿雨收晴”之意;后一句寫花,寫一場春雨過后,鮮花盛開,時而輕盈的花瓣隨風翩翩起舞,在作者看來,輕盈的花瓣猶如那點點淚珠,灑落地上 。“點淚”二字用擬人手法,寓王觀之情于客觀,融惜別之情于春景,不僅烘托出送別的凄清氣氛,也為下面的抒情做好了鋪墊 。“清鏡”二句,緊承“飛花點淚”,即景抒情,轉入到對年華虛度、功業無成的憂傷心情的抒寫。“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離騷 》)和屈原一樣,作者有感于日月如梭,時不待我,明鏡新添白發,容顏日漸衰老,然而抗金報國的宏愿卻無法實現,內心充滿憂傷 。一個“空”字,就把作者壯志難酬、老而無成的悲憤之情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了。詞人本是把恢復中原故土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的,但“天意從來高難問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皇帝高高在上,出爾反爾,其意圖令人難以捉摸。更使人難以理解的是他竟重用主和派 ,排斥抗金志士,這樣就是詞人的宏愿無法實現,致使詞人感到老而無成 。“新恨”句化用錦城官妓灼灼寄淚的典故,說明近來生活越來越寂寞,越來越孤獨,甚至連一把同情眼淚也無人相送行,使人“新恨”無窮,傾吐了自己世無知己的悲哀 。“溪漲”二句又緣情布景,進一步寫雨后江天景色。“溪漲岸痕”寫春水之猛,“浪吞沙尾”,寫波浪之高。一“漲”一“吞”,不僅生動地再現了雨后春江波濤洶涌的情景,同時又借物抒懷,暗寓了自己高漲的自傷與傷別的心情。在這里,情與景合而為一,已經達到了渾然難辨的境界。

  過片再次借景抒情 。“老去情懷”二句,暗示了送別的地點——江樓,以回應開頭,同時又形象地刻畫出詞人內心無限的悲苦。一個“易醉 ”,一個“慵遍倚 ”,里面包含著作者多少難以言說又無處言說的辛酸 !“雙鳧人慣風流”二句,詞人以高度的熱情贊美了友人胸懷“功名萬里”的報國壯志,同時也把抗金復國的希望寄托在友人身上。這位友人或許被召入朝,詞人為其送,故化用王橋的典故,稱頌他一貫風流倜儻,素有報國立功之志。在這里,慰籍之情與送別之意是融為一體的。最后四句寫送別 。“夢想濃妝碧云邊,目斷孤帆夕陽里 。”詞人在此展開了豐富而奇妙的聯想。他告訴友人,此別之后,今日送別的場面將會在他的夢中重現,他設想那時,自己將在碧云深處與濃妝麗人相伴,過清閑的隱居生活,而友人卻被應召入朝,自己依依難舍,因而在夕陽西下的時候,佇立江邊,凝望著友人的“孤帆”漸漸地消失在蒼茫的暮色之中,久久不忍離去。這兩句詞,巧妙地化用了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詩句,而又有所創新,作者再次緣情布景,托物抒懷,通過對夢境的描寫,進一步寫自己惜別之情,寄實于虛,虛實相映,更加真切地表達了詞人對友人的一片深情。煞拍“何時送客,更臨春水 ”,由今日送別想到來日送別,又由來日送別看見來日相逢,這種深一層的寫法,更加含蓄委婉地寫出詞人無比悲痛的惜別之情。這種寫法,確實“如泉流歸海,回環通首源流,有盡而不盡之意 ”(江順詒《詞學集成·法》)

  描寫春水的詩句古詩

  1、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2、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

  3、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4、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5、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6、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8、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9、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道:說。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11、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

  12、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4、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15、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16、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17、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20、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

  21、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22、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意為:道路被白云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唐 劉昚虛《闕題》

  23、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24、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

  25、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對雨》

  27、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唐 杜甫《臘日》

  28、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29、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30、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31、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32、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33、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唐 戴叔倫《蘇溪亭》

  35、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36、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37、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38、、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唐 韓愈《春雪》

  39、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40、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41、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42、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43、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4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45、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46、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7、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4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4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5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描寫春天的水的古詩詞(通用6篇)】相關文章:

白居易描寫春天的古詩詞11-20

描寫水的好句12-09

描寫立夏的古詩詞(通用40首)05-08

描寫春天的詩歌通用15篇11-16

描寫水的優美段落03-22

描寫立夏節氣的古詩詞(通用27首)05-06

描寫感恩的古詩詞10-22

描寫大雪的古詩詞03-01

描寫春節的古詩詞01-24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