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鑒賞3首
1.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廬山,當時是佛教、道教云集的勝地。
(1)這首詩記敘、描寫、議論、抒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請選這四種表達方式中的任一種,作簡要評析。
答:.一、二句記敘,概括寫出詩人生活環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對于第一句是極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堅決地轉折。三、四兩句議論,以自設賓主的設問方式揭示出心志淡遠是在“人境”中獨享安閑的緣由。五---八句細致的描寫采菊的過程,并以所見寫心境,“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兩句抒發感情:“忘言”中滲透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由衷喜愛。
(2)歷來論者對這首詩的第六句持不同見解:有認為“悠然見南山”好的,也有認為“悠然望南山 ”好的。請簡明扼要地談談你的看法。
答:“見”字好,“見”更能顯示出詩人采菊時,未留心、不經意間與廬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態,從而標志出詩人悠然、淡泊,超脫于塵雜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識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詩人對僧道云集的廬山勝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詩人隱逸思想的真實外化,體現著藝術形式服從于思想內容的創作原則。
2、從軍行 塞上聽吹笛
王昌齡 高適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①舊別情。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借問梅花②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注]①關山:系樂曲《關山月》。 ②梅花:系樂曲《梅花落》
①填空:以內容分類,唐詩有“送別詩”、“詠史詩”等等,這兩首詩屬于邊塞詩。兩首詩都寫了樂曲聲和月色,借以抒發戍邊者的情懷,可謂“‘聲色’傳情”。
①簡答:為什么說《塞上聽吹笛》的三、四句有“語意雙關”的特點?
答:②字面上,似乎寫塞上梅花盛開,在風中,一夜間花散落于關山處處。實際上,“梅花落”是笛子曲, 風將笛聲吹送到關山處處。
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這兩首詩都是唐代著名的詩篇。從內容看,都是寫送別,從抒情手法看,李詩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王詩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詩人的稟賦個性不同,詩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試比較這兩首詩不同的感情色彩。
【古詩鑒賞】相關文章:
古詩鑒賞05-26
李白古詩鑒賞06-12
古詩《風》鑒賞10-04
經典古詩鑒賞秘籍09-19
《飲酒》古詩鑒賞09-25
墨梅古詩鑒賞10-07
寒夜古詩鑒賞05-21
懷古詩鑒賞07-27
駱賓王經典古詩鑒賞09-14
所見古詩鑒賞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