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古詩賞析
虞美人是詩人李煜的文學(xué)作品,是南塘?xí)r期的以為著名詩人,也曾留下了許多的詩歌作品,一直傳承至今。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虞美人古詩賞析,歡迎閱讀!
虞美人賞析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者】
937-978, 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璟第六子,961年嗣位,史稱南唐后主。即位后對宋稱臣納貢,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則窮奢極欲。975年,宋軍破金陵,他肉袒出降,雖封作違侯命,實已淪為階下囚。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卒。據(jù)宋人王至《默記》,蓋為宋太宗賜牽機(jī)藥所毒斃。他精于書畫,諳于音 律,工于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生活,風(fēng)格柔靡;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kuò)大,意境深遠(yuǎn),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后人將他與李璟的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
【賞析】
此詞大約作于李煜歸宋后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jù)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絕命詞了。全詞以問起,以答結(jié);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diào)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yīng)。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shù)上確有獨到之處:“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fēng)”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fā)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dāng)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結(jié)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diào)》“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說,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于結(jié)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nèi)涵棗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tài)棗“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yīng),并借用它來抒發(fā)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nèi)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tài)。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范圍內(nèi)產(chǎn)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擴(kuò)展閱讀:詞牌沿革
此調(diào)為唐代教坊曲,始詞見于敦煌曲子詞,前后段結(jié)句為七三句式,與五代顧復(fù)六首相同。《詞譜》列七體,當(dāng)以李煜此體為宋人通用者。《碧雞漫志》云:“《虞美人》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diào),其一屬中呂宮,近世又轉(zhuǎn)入黃鐘宮。”元高拭詞注“南呂調(diào)”。《樂府雅詞》名“虞美人令”。周紫芝詞有“只恐怕寒,難近玉壺冰”句,名“玉壺冰”。張炎詞賦柳兒,因名“憶柳曲”。王行詞取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句,名“一江春水”。
關(guān)于“虞美人”名稱的來源,有多種可能。虞美人,秦末人,即虞姬。項羽之姬妾,常隨侍軍中。漢兵圍項羽于垓下,羽夜起飲帳中,悲歌慷慨;虞姬以歌和之。又草名,別稱麗春花、錦被花,花有紅、紫、白等色;傳說此花聞《虞美人》曲便花枝舞動。王灼《碧雞漫志》卷四:“《虞美人》,《脞說》稱起于項籍‘虞兮’之歌。予謂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唐時,非也。曾子宣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云:‘三軍散盡旌旗倒,玉帳佳人坐中老。香魂夜作劍光飛,青血化為原上草。芳菲寂寞寄寒枝,舊曲聞來似斂眉。’又云:‘當(dāng)時遺事久成空,慷慨尊前為起舞。……然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diào),其一中呂宮,近世轉(zhuǎn)入黃鐘宮。”
此調(diào)以七字句和五字句為主,配以一個九字句為結(jié),凡四換韻,仄韻與平韻相間,每句用韻,因而音節(jié)明快響亮,氣勢奔放,以悲歌慷慨為基本特色。黃大輿《賦虞美人草》云:“世間離恨何時了。不為英雄少。楚歌聲起霸圖休。玉帳佳人血淚、滿東流。葛荒葵老蕪城暮。玉貌知何處。至今芳草解婆娑。只有當(dāng)時魂魄、未消磨。”辛棄疾對此題材亦賦云:“當(dāng)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fēng)好。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青舞。驀然斂袂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蘇軾用以為友人贈別亦流露悲慨之情:“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淚。誰教風(fēng)鑒在塵埃。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蔣捷抒寫整個一生的感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雨滴、到天明。”五代與宋代詞人亦多有以此調(diào)抒寫兒女之情者,如北宋何桌詞:“分香帕子揉藍(lán)膩。欲去殷勤惠。重來直待牡丹時。只恐花知知后、故開遲。別來看盡閑桃李。日目闌干倚。催花無計問東鳳。夢作一雙蝴蝶、繞芳叢。”此調(diào)適用之題材較廣,但仍以抒情為主。
【虞美人古詩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虞美人古詩翻譯賞析10-20
虞美人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0-04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古詩賞析11-16
陳與義古詩《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賞析08-07
虞美人 詩詞賞析10-28
李煜《虞美人》賞析10-13
虞美人蘇軾賞析07-15
虞美人詩歌的賞析07-25
《虞美人》閱讀答案及賞析11-07
李煜詩詞《虞美人》賞析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