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歸園田居》語文課堂實錄
師:同學們預(yù)習過課文了嗎?
生:預(yù)習過了
師:那估計我這堂課就不用上了,為什么呢?因為我剛才旁聽了另外一個班級的一堂課(相同的課文),那個班級的學生是否比你們更強一些?
生:沒有!
師:那你們肯定比他們更強一些是吧?
生:對!
師:他們是上得精彩極了!這個精彩主要體現(xiàn)在老師一講他就懂了,而且能夠深刻的領(lǐng)悟。既然你們不比他們差,那這堂課就不用上了。(上課鈴響)我剛看過大家的課文,發(fā)現(xiàn)大家學過兩篇古文。我現(xiàn)在請女生背《陋室銘》。
(生一時沉默,而后齊背,語氣平淡)
師:會背,但是失去了詩歌的詩意。現(xiàn)在請男同學打開書讀《愛蓮說》。
(男生齊讀)
師: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兩篇散文和今天要學的這首古詩的關(guān)系?
生:今天學的這首詩和《復(fù)蓮說》都是講植物。
(生笑)
師:大家為什么笑?誰還要說說?
生:今天學的和這兩篇散文的關(guān)系是:它們都是以景生情,以物托志。
師:他們都是借描寫外界的景物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一切景語,其實都是抒發(fā)人的內(nèi)心,一切景語……
生(齊聲):皆情語。
師:你們能看出了他們寫作方法上相似,很好。這種串聯(lián)的能力就表現(xiàn)出了你們的思維水平。我告訴大家,陶淵明是這兩篇文章作者的祖宗,他們都是追慕陶淵明才寫出了《陋室銘》和《愛蓮說》,他們是陶淵明的學生。陶淵明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第一位偉大的隱逸者。而他后面很多學者受其影響,寫出了很多風格和他相近的詩文,譬如說《愛蓮說》,更別說《陋室銘》。但是,在《愛蓮說》中,作者好像提出了一點點批評,他說得是什么?作者推崇的是誰?
生:蓮。
師:蓮是什么?
生:花之君子者也。
師:君子是怎樣的?
生:品德高尚的人。
師:用書中的話來說?
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師:作者因此說陶淵明是花中的隱逸者,我認為這是他沒有讀懂陶淵明。陶淵明又是怎樣的一個人,我們通過學習一首詩來認識他。今天要學的是《歸園田居》,這個題目有兩種讀法,你覺得有哪兩種?
(生讀標題,但無明顯差別)
師:兩種讀法的差別在哪里?
生:一種是“園田”,表示他在鄉(xiāng)村里生活的那種……
師:“園田”連在一起,還有一種呢?
生:歸園——田居,到大自然里生活。
師:一種是“田居”,這位同學很聰明,了不起,怎么說呢?一種是回到家園自己在田地里居住,一種是回到自己的生活過著田居生活,你們選擇哪一種?
生:歸園——田居
師:好,大家一起把題目讀一讀,《歸園田居》總共有五首,今天我們學的是第三首,但是,同學們只讀第三首是讀不懂的,為什么?我們先來看第一首。(多媒體展示《歸園田居》其一)
(生齊讀第一首部分詩句)
師:意思懂嗎?
生:不懂。
師:哪里不懂?誰能為我們簡單解釋一下這首詩?
(無人舉手)
師:小的時候就沒有追求榮華高貴的心情,本性就是喜歡大自然,喜歡山丘,山陵,可是錯誤地進入了塵世的網(wǎng)絡(luò)中,這一去就是多少年啊?(生:十三年)十三年啊,天天做著我不愿做的事情。什么事情?“絲竹之亂耳,案版之勞形”,還要去揖拜長官,還要和長官一起喝酒,所以,我這一只被羈絆的鳥,總是想念我的舊樹林,我這一條小池塘里的魚,想念我故鄉(xiāng)的那個深淵,我在這個樊籠中已經(jīng)很久了,現(xiàn)在終于回到大自然了。現(xiàn)在知道這個意思了,我們再談一下。這幾句詩寫了題目中的哪一個字?
生:歸。
師:這首詩里有兩組詞,一組是“俗韻”、“塵網(wǎng)”、“羈馬”、“樊籠”,這都是作者所不喜歡的,但是作者生活了十三年。另外一組詞是“園田”、“丘山”、“舊林”、“故淵”、“自然”,現(xiàn)在終于能夠脫離那一些,歸來了,“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去來兮辭》),為什么不回去呢?所以,剛才這首詩僅僅講了一字——“歸”。這首詩其實很長,當中還有一部分,我們把加上黃色的字讀一下(即《歸園田居》(其一)中剛才未講到文字)。
師:有一字讀錯了,哪里?是“曖曖遠人村”嗎?
生:曖。
師:“曖”組一個詞。
生:曖昧
師:什么叫曖昧?
生:男女之情。
師:男女之情,“曖”是什么旁?
生:日。
師:所以,“曖昧”就表示太陽朦朧不明,因此“曖曖”是說太陽光或風景看不清楚的樣子。這里的“曖曖”和后面的“依依”是一樣的,都是寫出了朦朧的美感,這寫出了哪個字?
生:園。
師:這就是詩人想要歸去的那個“園”啊。還剩下哪幾個字?
生:田居。
師:“田居”詩里有沒有寫?
生:沒有。
師:你看得仔細些?
生:方宅十余里,草屋八九間。
師:這是園?還是田?
生:有園,有田。
師:但是,我們現(xiàn)在問的是田,“方宅十余畝”,這些“宅”是田嗎?是什么?是他田園家旁邊的地方,很大,因為人口稀少,土地空曠,所以一間草屋旁邊有很大的地方,但這不是他的田,他的“田”在哪里?
生: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師:這里只用了一句詩寫他的園田,寫得不明白,而其三《歸園田居》就是寫出了田居。現(xiàn)在請同學們朗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生自由朗讀)
師:誰愿意為我們讀一讀?
(生沉默)
師:隨便點一個,是吧,好,我找個男同學朗讀,這是我們每個同學都必須準確的部分。
(生讀)
師:很好,整首詩讀錯了兩個字。
(生笑)
師:誰能夠一個不錯地讀一遍?
(生讀)
師:她讀對了嗎?
生:對了。
師:剛才那位同學是哪兩個讀錯了?
生:穢、荷。
師:這個同學至少讀對了,現(xiàn)在我要加大要求,詩能不能這樣讀啊?
生:不能。
師:剛才這樣讀不夠,請大家再讀,你想讀幾遍就讀幾遍,想這首詩倒底該怎么讀?
(生自由朗讀)
師:我們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如果你的聲音不能控制它,讓它散散的,詩就讀不好了,要調(diào)整兩樣東西:一是你的心跟陶淵明一起去;二是你的聲音必須學會控制,請大家推薦一位讀得比較好的同學。
生:×××
師:又是她,能不能換一個人?第二號。
生:×××
師:我們聽他為什么讀得比我們好?好在哪里?
(一男生朗讀,讀得很是一般)
師:這位同學讀得不優(yōu)美,但是很好,因為他有陶淵明那種淡淡的味道。
(師范讀前兩句)
(生齊讀這兩句,漸有味道)
師:現(xiàn)在我再考考你,是否每個字都掌握,能將大意說出來,先自己說說,不明白舉手。
(生疏通詩歌大意)
師:有問題舉手。
生:“夕露”什么意思?
生:是傍晚的露水。
師:晚上?還是傍晚?
生:晚上。
師:為什么是晚上的?
生:帶月荷鋤歸。
師:“帶月”是什么意思?在月光的照耀下背著鋤頭回來了,“夕”在古代是月亮的象形樣子,這首詩里,“夕”不是“夕陽”的夕,所以是晚上的露水沾濕了我的衣裳。還有嗎?沒有的話,我請一個同學解釋一下這首詩的意思。這個是每個同學都必須完成的,所以不是我叫到一個好學生,讓他完成就可以了。
生:在南山下種豆……(語塞)
師:無須優(yōu)美,只要準確而已。
生:草很茂盛,豆卻十分稀少。(語塞)
師:行了,前面一位同學。
生:“晨興理荒穢”的意思是:早晨起來去田間清除野草,到了晚上才在月光照耀下扛著鋤頭回來。“道狹草木長,夕露溫我衣”的意思是:狹窄的山路草木叢生,露水沾濕了我的衣衫。“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是說:衣服沾濕了又有什么可惜呢?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師:晨興的“興”什么意思?
生:起來。
師:“理”什么意思?
生:修理。
師:“荒穢”?
生:雜草。
師:也就是“田園將蕪胡不歸”的“蕪”,“但使愿無違”的“但”呢?
生:只要。
師:現(xiàn)在每個同學都理解這首詩了,現(xiàn)在我們把這首詩讀一遍,把解釋忘掉。
(生齊讀)
師:你的解釋忘記了嗎?詩懂了就把解釋忘記,解釋是拐杖,你以后用到陶淵明這首詩時,不要用解釋來說,用他的詩句來說,但是剛才大家在讀的時候,感情還不夠,是不是還理解不夠呢?我這里有幾個問題:第一個,詩人“晨興夕歸”的目的是不是為了“草稀豆苗盛”?
(生有的說是,有的說不是)
師:認為是的舉手。認為不是的舉手。你認為他是為了什么?
生:他是為了能夠在大自然悠閑的生活。
師:第二個問題,這首詩是不是刻畫了一個辛勤的農(nóng)夫的形象?
生:想要回歸大自然的官員形象。
師:他已經(jīng)歸來了,是不是官員?我們給他一個我們現(xiàn)在的說法,可以叫他知識分子,按照古代說法叫作“士”,他刻畫的不是一個農(nóng)夫的形象,因此這首詩可不可以理解為辛勤勞夫?
生:不能。
師:核心問題是“但使愿無違”中的“愿”,你認為這個“愿”是指什么?
生:不愿在渾濁的世界里失去自我。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我感覺他想回到大自然,有好好的官可以做,為什么要回到大自然里去種地?
師:這首詩里有沒有?在哪一首詩里?其實在我們剛才讀的第一首里,這個“愿”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脫離塵網(wǎng)”、“回歸園田”,使本性不受損害和摧殘。哦,原來不是一個農(nóng)夫,而是一個詩人,士大夫討厭這個塵世的喧囂,想要回到山林,回到大自然中去。你對詩已經(jīng)很熟了,現(xiàn)在把書本合上。“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衣沾了就沾了,但是心可不可以沾?愿可不可以違?詩人的“性本愛丘山”的本性不可沾,不可違,怎么辦?
生:歸園田居。
師:遠離喧囂,獨立自主,自食其力,親近自然。可第二個問題出來了,你是否欣賞詩人的這種人生態(tài)度?先來做一個調(diào)查,欣賞的舉手,(部分舉手)不欣賞的舉手,(零星的舉手),沒舉手的舉手。(生笑)
師:上課是很嚴肅的,沒舉手的舉手!(走向一個學生),你為什么不舉手?
生:不知道該怎么說。
師:不知道該不該欣賞,也就是說,你等著老師的命令,命令你欣賞你就欣賞?你先坐下來。剛才不欣賞的同學舉一下手。
生:我覺得詩人對他們所作所為不贊同的話,應(yīng)該去反駁而不是走開。
師:你如果認為他們是錯的,就應(yīng)該挺身而出,而不應(yīng)該歸隱山林,這是不負責任,說得好!還有呢?大家都知道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嗎?你會為五斗米折腰嗎?
(生遲疑)
師:陶淵明倒底在告訴我們什么?倒底要不要學陶淵明?我們倒底在他身上學到什么?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只能跟這個同學一樣等著老師告訴我們,欣賞陶淵吧,或是拒絕陶淵明吧。這里有兩組:白的是功名、進取、高官、厚祿;黑的是自然、本性、隱逸、自由。你會選擇哪一組?
生(有選黑有選白)
師:你今天坐在教室里的是黑還白?
生:白。
師:是為了白,所以有兩種,有些同學是心安理得,堅定地坐在教室里,有些同學是牢騷滿腹、憂愁滿頭地坐在教室里,而陶淵明的措施是怎樣呢?排斥功名、進取、高官、厚祿,而追求一種自然、本性、隱逸、自由,你現(xiàn)在做好選擇了嗎?(走向剛才那個不知道不該欣賞的學生)
生:我欣賞陶淵明,但我不會像他那樣做,因為人都是會攀龍附鳳的。
師:陶淵明如果在你這個年紀會怎么做?他不會在你們這個年紀離開課堂,因為陶淵明如果沒有搏取功名,然后去奮斗,去拼搏,去努力,在努力了13年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一切與我的本性不符合,你現(xiàn)在知道你的本性了嗎?你根本還不知道就去學陶淵明了?這就不對了。你認為陶淵明的生活態(tài)度、人生哲學對今天的世界、社會觀是否有益,為什么?認為有益的舉手,無益的舉手。有的人認為,陶淵明這種觀念對現(xiàn)在的社會絕對有害?為什么現(xiàn)在語文教材還要編進這首詩?編者是不是瞎了眼睛啊?
生:不是。
師:我們現(xiàn)在把這首詩給撕掉。
生:不行。
師:為什么不行?給個理由。
生:這個社會固然很現(xiàn)實,名利雖然很重要,好好學習,找份工作也是父母讓我們必須履行的職責。可是,在中國的應(yīng)試教育下,我們常常會失去自我,也會受到世俗的污染,使得心靈不是那么淺俗,所以陶淵明這種淡泊名利的態(tài)度是好的。
師: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再看一下多媒體,白圓圈里面是“科學、發(fā)展、強大、集中、城市”;黑圓圈里面是“詩意、和諧、柔弱、個體、鄉(xiāng)村”,你覺得這黑與白哪一個更重要。
生:白。
師:為什么?科學,帶來了原子彈,帶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帶來了環(huán)境污染,但是……
生:科學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師:那怎么辦?這個問題怎么解決?(白加黑),誰說的?在這節(jié)語文課里怎么個白加黑?
生:說不上來。
師:是白領(lǐng)導黑,還是黑領(lǐng)導白?
生:白領(lǐng)導黑。
師:怎么個領(lǐng)導法?我告訴你,恰恰相反,應(yīng)該是黑領(lǐng)導白,因為詩意就是童話,而科學的一切本該為了實現(xiàn)童話,童話里,我們想像飛上了天空;科學里,飛機把我們送上了天。是黑領(lǐng)導白,還是白領(lǐng)導黑?
生:黑領(lǐng)導白。
師:現(xiàn)在的問題是,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失去了詩意,失去了和諧,我們放棄了童話,放棄了大地,我們只想看什么?發(fā)財,發(fā)財,發(fā)財!堅強,堅強,堅強!高強,高強,高強!快捷,快捷,快捷!快捷的速度是高速公路與交通事故!
(生笑)
師:要不要發(fā)展?
生:要!
師:但快捷不能妨礙詩意、本真,所以像陶淵明這樣的詩有沒有價值?他在提醒你,你還回得去嗎?
生:回不去。
師:你是不是徹底地忘了你的家園呢?
生:不是。
師:不能忘記你的家園,你的家園是普通的田園,而不是霓虹燈的城市。當然我們也要發(fā)展,但詩意永遠要領(lǐng)導科學。知道梅羅嗎?近兩千年前中國出現(xiàn)了一個陶淵明,近兩百年前美國出現(xiàn)一個梅羅。梅羅在凡爾登只用12美元就自給自足,伐木,造房子,開土地,什么東西都自己生產(chǎn),生產(chǎn)出來的東西與人交換。到底一個人詩意地活下來需要多少物質(zhì)財富?結(jié)果他發(fā)現(xiàn)了,多少?三美元就足夠了,就能夠一輩子好好地生活,梅羅因此聞名世界。中國的陶淵明在二千年前就提醒大家,他們共同表達了,要過一種簡樸的生活,擁有一種清貧的思想,你把這個八個字記到你的心里去,將來你要發(fā)財,獲得成功,越成功我越為你祝福,你要堅定地實現(xiàn)它,你要把老師對你的期望,父母對你的期望一一實現(xiàn),記住了嗎?但是,在實現(xiàn)的過程中永遠不要忘了陶淵明帶給我們這個八個字。
生(齊讀):簡樸生活,清貧思想。
師:這是老子的話,“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你可以選擇守其白,守其榮,這是你的選擇。現(xiàn)在大家再次齊讀全詩。
(生齊讀全詩)
師:在你人生的道路上,“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你的本性要守著這南山下的草木和一畝方田,它是我們靈魂獲得提高,呼吸清新空氣的永恒表達。當我們疲備時,就打開《歸去來兮》,就打開《飲酒》詩,就打開《歸園田居》,就打開《桃花源記》,回到我們永恒的家鄉(xiāng),呼吸那清新的氧氣,再讀一遍。
(生讀)
師:我再教給大家一種以己證詩的讀詩方法。以己證詩,就是用你的生命證明這首詩。這首詩與你的生命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了嗎?但是,它跟我的生命發(fā)生了關(guān)聯(lián)。大家知道我是做什么的?
生:老師。
師:知道我是誰嗎?
生:不知道。
師:知道我是浙江人,我是搞新教育實驗的,剛才這位同學說應(yīng)試教育害人,我所做的就是和應(yīng)試教育對著干的。哪句詩表達我的這個思想?
生: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師:投身新教育實驗,“衣沾不足惜,但使愿天違”表達了我的情感。我是很認真的,對自己喜愛的事情又是孜孜不倦。哪句詩表達了這個意思?
生: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師:新教育是我耕種的土地,在這塊田地上,每天晚上,帶月荷鋤歸來,努力不息,然而這條路很艱難。
生: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師:我從事新教育遭到種種困難,我可以用“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來形容,面對這種處境,我會怎么想?歸園田居,逃跑了,我去種田了?
生:不會,種豆南山下。
師:這句話能表達我嗎?
生:不能。
師: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為什么要斤斤計較你的得失?為什么我一定要每位同學都踴躍發(fā)言?我是種豆的,管他“草盛豆苗稀”,我只要一天天地播種啊,播種就行了,播種是我的事,而開花那是小豆子的事情。我是這樣來映證詩的,你可以映證嗎?再讀一遍。
(生讀)
師:當你找到自己映證的時侯,你可以讀這首詩,那才叫讀出道來,這時候不是假模作樣地讀得那么優(yōu)秀動聽,而是靈魂深處跟這首詩共鳴。
【《歸園田居》語文課堂實錄】相關(guān)文章:
《歸園田居》課堂實錄04-21
《歸園田居》教學課堂實錄10-22
《歸園田居(其三)》課堂實錄04-20
《歸園田居·其三》課堂實錄04-17
歸園田居03-27
《歸園田居其一》教學課堂實錄04-19
《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課堂實錄03-23
《歸園田居》教師課堂實錄10-24
《歸園田居》教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