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觀潮》導學案
《觀潮》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提供了《觀潮》導學案,一起來學習吧!
學習目標
1、會認讀7個生字:罩 屹 鼎沸 貫崩 恢,會寫八個生字:潮 稱 鹽 籠罩 蒙薄霧。
2、了解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觀潮的時間、地點以及人們觀潮時的心情。
3、讀通課文,分清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有關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壯觀景象。
重點難點
掌握重點詞句,整體感知課文。
導入新課
用談話法引出課題:同學們,你們到過江邊嗎?你們可知道,大江大海不僅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有波濤洶涌的時候,還有由于月亮和太陽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會發生定時漲落的現象,這就叫作“潮”。
板書“潮”。
一位曾親眼看見潮水漲落的人,把他的所見所聞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板書“觀”。
展示學習目標:
1、會認讀7個生字:罩 屹 鼎 沸 貫 崩 恢,會寫八個生字:潮 稱 鹽 籠罩 蒙 薄霧。
2、了解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觀潮的時間、地點以及人們觀潮時的心情。
3、讀通課文,分清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有關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壯觀景象。
出示自學要求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多讀幾遍。
2、圈出自己認為難讀難寫、易混易錯的字詞,在生字本或寫字本寫一寫。
3、運用所學的方法結合課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詞的意思。
4、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5、流利地朗讀課文。
實施導學診斷
l.看拼音寫詞à
lǒngzhào báowù méngméng
( ) ( )( )
qí guān héngwò
( ) ( )
2.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
堤岸(dī tí ) 恢復(huī fēi) 風號浪吼(hào háo)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 錢塘江大潮奇觀在我國的 省,每年的農歷 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
(2).錢塘江大潮的形成與杭州灣特殊地形有關,杭州灣 ,呈 。
小組互查互教
1、你學會了那些生字詞?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詞嗎?
2、比一比,誰能把課文讀得最好聽。
3、讀了課文,說一說錢塘江大潮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圖片的同學可以借助圖片等資料結合課文內容來說。
4、課文2-5段分別寫了錢塘江潮哪些時段的景象?
師生引導釋疑 閱讀資料袋,了解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會認會寫生字以和本課多音字(號 蒙 薄)以及易讀錯的字(堤 恢)
細讀一、二自然段,聯系上下文和詩句(蘇東坡贊錢塘江秋潮: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理解“奇觀”,聯系生活理解“籠罩”。
聯系全文,從“人山人海 昂首東望”這兩個詞中你體會到觀潮人什么心情?這個側面描寫有什么作用?
學生當堂檢測
1.文章中“人山人海”說明了 ,“昂首東望”一詞體現人們觀潮時 的心情。這個側面描寫襯托出錢塘江大潮 。
2.用“籠罩”寫一句話。
教師導練
1.易錯的字:昂(左下不多點),蒙(中間不少橫)薄(不能寫成左右結構)。
2.難解的詞:“人山人海”體現觀潮人多,“昂首東望”體現觀潮時急迫心情。這兩個詞側面描寫了大潮之奇。
3.初解“奇觀”:聲音之奇 形態之奇
課時安排 第2課時
學習目標
1、會寫五個生字:昂 沸 貫 舊 恢,理解“橫貫江面、并齊頭進、沸騰”
2、默讀課文,根據詞句,想象大潮來前、來時、過后江面上的不同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重點難點 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時”的描寫,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涌澎湃、雄偉壯觀。
課前準備
基本環節 集體備課 資源共享 個人增減
導入新課 激趣導入,引出壯觀
1.談話,板題。
2.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展示學習目標
1、會寫五個生字:昂 沸 貫 舊 恢,理解“橫貫江面、并齊頭進、沸騰”
2、默讀課文,根據詞句,想象大潮來前、來時、過后江面上的不同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出示自學要求
1、圈出自己認為難讀難寫、易混易錯的字詞,在生字本或寫字本寫一寫。
2、作者在描寫大潮來時的景象時是按什么順序、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3、說一說你認為體現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的句子,進行理解并有感情地讀一讀。
亮點探究。
(1)《觀潮》第一句說:“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點撥: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寫對象,點明了題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說集全文要義于首句。
(2)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色、繪形、繪勢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
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
“觀潮”的?
點撥:作者從四個方面寫觀潮:潮來之狀,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觀潮之盛。作者由遠而近寫“潮來之狀”,“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筆,作者生動地描寫了南宋水軍演習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讓觀眾大開眼界。“披發文身”寫弄潮兒的外形,“溯迎而上”寫弄潮兒的猛勇,“出沒于鯨波萬仞”寫弄潮兒的矯健;“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寫弄潮兒的絕技超凡。最能表現“觀潮之盛”的語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長表現觀潮場面之大,盛況空前;以“車馬塞途”寫看客之多;以“雖席地不容閑也”寫觀潮人擁擠之極。
(3)渲染,烘托和對比是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三種寫作方法,請各找出一個例句, 說說它的作用。
點撥:“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機雄豪。”是渲染錢塘江大潮的“偉觀”,增強了藝術效果。烘托又稱“襯托”,“映襯”,如“飲食百物皆倍穹于常時”是烘托觀潮人極多和觀潮盛況。“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是對比,突出了吳中健兒弄潮表演技藝超凡。
(4)試從課文中找出一些精彩恰當的詞語,說說它們的妙處。
點撥:“吞天沃日”動詞“吞”“沃”極有氣勢。“倏爾”一詞表現了水軍動作神速。動詞“披”“文”“持”“爭”“鼓”“迎”“上”“出”“沒”“騰”“變”“沾“的連用,寫出了弄潮兒生龍活虎般的形象特點,表現了動態美。“雖席地不容閑也”的“也”是用來加強肯定語氣的助詞,強調觀潮的人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