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優秀教案
教學重點:
1、 理解詩句內容,能根據詩句中的詞語,理解詩人的抱負。
2、 體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育方面:
1、 培養學生誦讀的良好習慣。
2、 激發學生對古體詩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1、朗讀,背誦全詩。
2、體會詩中有畫,畫中含情,理解詩人的抱負。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學習了很多詩人的詩歌,如李白、杜甫,而我們學習的詩歌中詩歌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如我們學過的《木蘭詩》是一首樂府詩,《離騷》是一首楚辭體詩……今天,我們就再次進入詩歌殿堂,進一步領略一下詩歌的魅力,學習一首樂府詩曹操的《觀滄海》。
2、作者曹操簡介:
3、寫作背景:
4. 板書課題。
二、 朗讀詩歌:
百度視頻:然后自由誦讀。
三、 賞析詩歌
1. 學習第一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1) 注釋:
“滄海”一詞,可泛指大海,因為海水蒼色,一望無際,故稱。如葛洪《抱樸子·窮達》:“井蛙之不知蒼海”。蒼海:即滄海,大海。
“滄海”又作東海的別稱。本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滄海”指東海。《初學記》六解釋道:“按東海之別有澥(xiè),故東海共稱渤海,又通謂之滄海。這里說的東海泛指我國東部海域,與今天特指浙江以東的海域“東海”不同。
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百度圖片搜索碣石山:上的情景。
3) 這句交代觀海的地點。
2. 學習第三至五句——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1) 注釋:
何:多么
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通“聳”,高。峙:挺立。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2) 譯文:
水波洶涌澎湃,山島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得很茂盛。
吹起蕭瑟的秋風,海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3) 這幾句描寫海水和山島。海水波濤洶涌,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寫草木,仍然是靜態,再寫“洪波”,又回到動態,顯示了大海宏偉氣象。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這些是實景。
3. 學習第五、六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1) 注釋:
日月:太陽和月亮
星漢:銀河。
2) 譯文:
太陽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銀河、太陽和月亮燦爛,好像出自大海里。
3)寫作手法:互文
4)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這四句是全詩的高潮,作者運用夸張的表現手法,創造了一個極其開闊的意境,給詩歌增添了浪漫主義的色彩。
4. 學習第七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 注釋:
幸:慶幸。
至:極。
幸甚至哉:真是幸運極了啊。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心愿志向。
詠:歌吟
詠志:即表達心志。
2) 譯文:
慶幸得很,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四、整體感知
本詩是寫景詩,還是抒情詩?寫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
(實)海水、樹木、草、秋風、洪波 生機勃勃
(虛)日月星漢 寬闊、博大
情: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勾畫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圖景,表現詩人開闊胸襟,抒發了詩人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理想。
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作者統一中國意欲建功立業的抱負并沒有在詩中直接表露,而是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中。這種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
五.朗讀詩歌
朗讀提示:如果你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對大海,身邊是秋風呼嘯,海面上是驚濤拍岸,你該如何朗誦這首詩。
六. 質疑。
1、 按板書小結。
2、 質疑: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七. 板書設計:
《觀滄海》
曹操
借景抒情:
景:
實景:海水 樹木 草 秋風 洪波
虛景:日月 星漢
情:開闊胸襟 統一中國 建功立業理想
八.告訴同學們,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過百度去網上搜索相關內容參考復習【百度視頻】如何使用百度(演示視頻)
【觀滄海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觀滄海》的優秀教案12-21
《觀滄海》優秀教案設計08-05
觀滄海優秀教案設計08-04
古詩《觀滄海》的優秀教案11-16
《觀滄海》優秀教案設計范文08-05
《觀滄海》教案11-17
《觀滄海》的優秀教案設計范文08-05
語文古詩《觀滄海》優秀教案設計12-29
《觀滄海》教案范文08-26
《觀滄海》的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