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曹操《觀滄海》原文賞析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曹操《觀滄海》原文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曹操《觀滄海》原文賞析 1
觀滄海(1) 三國 曹操
東臨碣石(2),以觀滄海(3)。
水何澹澹(4),山島竦峙(5)。
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6)。
秋風蕭瑟(7),洪波涌起(8)。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9)。
星漢燦爛(10),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11),歌以詠志。
[作者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pèi)國譙(qiáo)縣(今安徽亳[bó]縣)人,是三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
曹操一生躍馬揚鞭、南征北戰,但手不釋卷,雅愛文學。他的詩繼承了《詩經》和漢樂府的優良的現實主義傳統,以樂府古題寫時事、抒懷抱,體現了一個政治家的思想情懷。
曹操的詩歌格調慷慨悲涼、沉郁雄健,豪邁縱橫;語言古樸剛健,善用比興。曹操的散文主要是表、令類的實用性文件,在內容和形式上很少受傳統的束縛,下筆無所顧忌,具有自由通暢、質樸簡約的風格,被魯迅譽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注釋]
(1)滄(cāng)海:大海。滄,水青綠色。大海因為水深而呈青綠色,所以也叫滄海。
(2)臨:來到。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現已沉入大海。
(3)以:語助詞,沒有實際意義。
(4)何:多么。澹(dàn):水波動蕩的樣子。
(5)山島:指碣石山。竦峙(sǒn zhì):高峻挺拔的樣子。竦,同“聳”,高。
(6)豐茂:豐美茂盛。
(7)蕭瑟:秋風吹樹木發出的響聲。
(8)洪波:大波浪。
(9)若:好像。
(10)漢:銀河。
(11)幸:慶幸,幸運。至:極。哉:感嘆詞。“幸甚”兩句,本是合樂時所加,與正文無關。不過,在這首詩中卻與正文有一種和諧的聯系。
[譯文]
東征登上了碣石山,正好來觀賞茫茫渤海的景象。大海被微風吹拂,海水是那樣的動蕩不定;海邊山島挺拔竦立。樹林密密層層地生長著,遍山的野草長得豐滿茂盛。清冷的秋風多有力,滔天的巨浪涌起。日月升沉,如同從大海的懷抱中出入;銀河燦爛的光輝,好像從大海的心窩里放射出來。慶幸得很,好極了,于是作歌來歌詠我的志向。
[賞析]
《觀滄海》是曹操《步出夏門行》的首章。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借許悠之計,以少勝多,擊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對手——大軍閥袁紹。袁紹殘部逃到烏桓(當時遼東半島上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想得到烏桓的支持,以求東山再起。曹操乘勝追擊,征討烏桓。東漢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揮鞭北指,所向披靡,大敗烏桓。歸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東亭縣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現已不存,相傳已沉入大海),觀看滄海壯麗景色。此時,曹操躊躇滿志,意氣昂揚,揮筆即書,便有了《觀滄海》一詩。
賞析此詩,筆者認為,可按照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抒發了什么”的賞析思路進行賞析。
詩的開頭二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滄海,即大海,這兩句的.意思是“我向東登上碣石山,以便來把滄海觀。”這兩句點出了詩人觀望滄海的地點——碣石山,其中的“臨”、“觀”二字,傳達出了詩人躍馬揚鞭,高瞻遠矚的昂揚氣概。此時的曹操所向披靡,得勝而歸,躊躇滿志,意氣昂揚,雄心勃勃,氣吞山河,一副“得志才子”的形象(遠非后來赤壁敗戰,失魂落魄的曹丞相所能比)。
以下六句實寫觀海之所見,此時的曹操看到的一切景象都如同他此刻的心情一樣美好。“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何:何其,多么。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 竦峙:高高聳立。 竦,同“聳”,高。峙:立。蕭瑟:秋風吹動草木的聲音。 洪:大。意思是“海水蕩漾多么遼闊,山島聳立于水的中間。樹木蔥蔥遍地生,百草繁密又茂盛。陣陣秋風瑟瑟響,激起大海滔天浪。”滄海之景,在曹操看來,是多么的遼闊、壯麗啊!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寫的是俯瞰滄海的全景;“樹木”、“百草”二句寫的是靜景,是近看所見之景,是特寫;“秋風”、“洪波”二句寫的是動景,是遠觀所見之景,描寫先總后分,由近及遠,一靜一動,有力地刻畫了大海的壯闊,為下文展開想像打下了伏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星漢:指銀河。這四句的意思是“匆匆遠行的日月,就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燦爛無比的滿天繁星,就好像出自大海間。”這四句是虛寫,寫的是詩人看到海水洶涌浩蕩所想像出的景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則是直抒胸臆之筆,意思是“慶幸慶幸多慶幸啊,我吟詩作歌抒豪情。”能遠征到此,“臨”碣石山,且有閑情逸致“以觀滄海”,非勝利者莫能為之也。
這首詩寫景由近及遠,由實到虛,動靜結合,虛實并用,層次分明,狀盡大海浩淼無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氣勢,實際上是極寫詩人那如“滄海”般的情懷,抒發了詩人決心消滅所有殘敵,誓統中國的壯志豪情。
全詩句句寫景,實則句句抒情,詩詞人把自己遠眺大海時涌上心頭的那種豪情壯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寫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語),本詩詞很好的體現了寫景詩的這一特點,堪稱寫景詩的上品,也應是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寫景和我們作文寫景狀物的典范,很值得大家細品、學習和借鑒。
曹操《觀滄海》原文賞析 2
《觀滄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烏桓,消滅了袁紹殘留部隊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這首四言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劃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是建安時代描寫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國古典寫景詩中出現較早的名作之一。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翻譯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眺望蒼茫的大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波洶涌澎湃,山島高高的挺立在水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得很茂盛。(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吹起蕭瑟的秋風,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太陽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銀河、太陽和月亮燦爛,好像出自大海里。(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慶幸得很,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滄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一叢一叢的,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波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注釋
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何:多么
澹澹(dàn dàn):水波蕩漾的樣子。
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通“聳”,高。峙:挺立。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陽和月亮
星漢:銀河。
幸:慶幸。
至:極。
幸甚至哉:真是幸運極了啊。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心愿志向。
詠:歌吟
詠志:即表達心志。
志:理想
海:渤海
若:如同
滄:通“蒼”,青綠色。
背景:
《觀滄海》寄托了詩人很深的感慨,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胸懷。曹操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烏桓的途中。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決定北上征伐烏桓。后來在田疇的指印下,小用計策。觀滄海之后,也就是大約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終于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一中國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聯系起來,我們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說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戰爭了。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他將自己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匯到詩歌里,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
賞析:
曹操這首《觀滄海》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于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蕩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觀滄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觀滄海》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于景。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贊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里可以得到印證。全詩的基調為蒼涼慷慨的,這也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輪廓。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作者面對蕭瑟秋風,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胸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運用作者的想象,寫出了作者曹操的壯志情懷。前面的描寫,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曹操《觀滄海》原文賞析 3
作品原文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作品注釋
1.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得勝回師時經過此地。
3.滄:通“蒼”,青綠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7.竦峙(sǒng zhì):聳立。竦,通聳,高。
8.叢生:指草木聚集在一處生長。豐茂:指茂盛,茂密。
9.蕭瑟:樹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10.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陽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漢:銀河,天河。
14.幸:慶幸。
15.甚:極點。
16.至:非常。
17.詠志:即表達心志。
18.幸甚至哉:真是慶幸。
19.詠:歌吟。
20.志:理想。
21.歌以詠志:以歌表達心志或理想。
作品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創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作品鑒賞
這首詩是曹操北征烏桓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詩人借大海的雄偉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抱負。
曹操這首《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于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蕩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此詩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步出夏門行·觀滄海》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于景。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贊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里可以得到印證。全詩的基調為蒼涼慷慨的,這也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步出夏門行》,又名《隴西行》,屬漢樂府中《相如歌·瑟調曲》。“夏門”原是洛陽北面西頭的城門,漢代稱夏門,魏晉稱大夏門。古辭僅存“市朝人易,千歲墓平”二句(見《文選》李善注)。《樂府詩集》另錄古辭“邪徑過空廬”一篇寫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書·樂志》歸入《大曲》,題作《碣石步出夏門行》。從詩的內容看,與題意了無關系,可見,只是借古題寫時事罷了。詩開頭有“艷”辭(序曲),下分《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 《龜雖壽》四解(章)。當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
藝術賞析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輪廓。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作者面對蕭瑟秋風,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胸懷。
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凄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運用作者的想象,寫出了作者曹操的壯志情懷。前面的描寫,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一詩全篇寫景,其中并無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詩人的情懷。通過詩人對波濤洶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使我們仿佛看到了曹操奮發進取,立志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摸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一種典型環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作者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締造者。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曹操在中國的影視劇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現,但在歷史上其實是一個頗有作為的帝王,毛澤東曾說“我的心與曹操是相通的”。
曹操《觀滄海》原文賞析 4
曹操《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漢代末年,主荒政謬,外戚、中宦擅權,綱紀崩壞,國運危殆。黃巾大起義被鎮壓以后,軍閥割據,強梁跋扈,互相攻伐不已。世積離亂,民難堪命。曹操以庶族地主階級的代表雄才崛起,他蒿目時艱,憂時憫亂,欲解民于倒懸。《三國志·武帝紀》稱他是“運籌演謀,鞭撻宇內”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他身親介胄,御軍多年,終于翦滅群雄,統一了北方。《魏志·荀或傳》引《魏氏春秋》說曹操“外定武功,內興文學”,由于他延攬俊彥,吐握懷賢,文壇出現了“彬彬之盛”的局面。官渡之戰,曹操以弱擊強,大破世族軍閥袁紹。建安十二年(207),他采納謀士郭嘉的建議,力排眾議,決計挾破袁紹后的余威,趁勢討平袁氏二子袁尚、袁熙,北征與二袁勾結數度入塞侵擾的三郡烏桓,以解后患。此次征討,履危蹈險、塹土堙谷,艱難非常。這首《觀滄海》即是北征烏桓得勝班師途中所作(一說歸后作)。此時的曹公,已是位居騎虎,勢近粘天,可謂“挾天子以令諸侯”。面對眼前汪洋浩淼的大海,佇立山峰,可以想見,此時曹操胸中涌動的將是何等洶涌澎湃的思潮:北方群雄已被芟除削平,只有南方的孫權、劉備尚未歸附帖服。下一步將是揮戈南下,實現統一中國的金石之功……。
這首《觀滄海》是曹操《步出夏門行》中的一章(或一解),襲用的是漢樂府舊題,出以新意,充分體現了曹操詩歌寫作的創新精神。《步出夏門行》在漢樂府中原是慨嘆人生無常或記游仙得道之趣的曲調,到了曹操手里,“但取聲調之諧,不必詞義之合”,他不受拘攣,另鑄新辭,用來抒寫人生的經歷與抱負,把北征烏桓的時事見聞攝于筆下。并且大膽革新,變《步出夏門行》原來的五言體為四言,寫成一組四言四解、前有艷辭的大曲。《觀滄海》即是組詩的第一章(又稱一解),全詩一艷四解,既可獨立成章,又同隸同一題旨,意脈較為連貫,合成組詩,可視為我國文學史上文人獨立創作組詩的肇始。艷,是樂曲的序奏或引子,多見于漢樂府的大曲。解,即章節,是樂府歌詠時配合音樂旋律而劃分的層次或段落。曹操的這組詩,“依前曲做新歌”,堪稱獨特而成功的嘗試,正如沈德潛所說:“借古樂寫時事,始于曹公。”(《古詩源》)
《觀滄海》歷來被人們推為我國山水詩的開山之作。且看其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詩的開頭兩句起筆點題,敘寫詩人登臨碣石山,居高臨下,俯瞰大海,實為下面的指事造懷張本。碣石,即碣石山,其名始見于《禹貢》。山在今河北省昌黎縣北偏西十里,周圍數十里,屹然特立于渤海北岸近海平原中。《說文》:“碣,特立之石也”。此山自秦皇漢武以來,直至北朝歷代帝王東巡時經常登臨。但古人有碣石淪海之說,始見于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盡管酈道元僅說碣石山為海水所侵,脫離了陸地,“立于巨海之中”,并未明言已不存在,但清代的胡渭在《禹貢錐指》中卻據此懸揣,妄加私臆,創為碣石山淪海之說。其后楊守敬著《水經注疏》,畫《水經注圖》、《歷代輿地》,均因襲胡說,后世不察,致使訛訛相傳。事實并非如是。其實,酈道元所說的僅是孤懸海中的一塊碣石,它是碣石山前平陸上散布的許多露于地面的余脈,有一條石脈斷續相延長達數十里,一直伸展到海邊一塊特大的柱狀石,被目為“碣石”。隨著地貌的變化,海水大規模后退,這塊碣石因河海沉積物埋沒而消失,不是淪于海,而是沒于陸。而碣石山則一直屹立在渤海北岸,譚其驤在《長水集·碣石考》中對此言之頗詳,可參看。曹操在《觀滄海》中所描寫的,正是碣石山。詩的第三、四兩句轉入摹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運用白描筆法,粗線勾勒,繪制出一幅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洪波包容萬物的壯闊圖景。微風吹拂,萬頃海水蕩漾生波,在那一望無垠的浩瀚大海之中,只有詩人腳下的島嶼高聳屹立。這是略貌取神,從大處著墨,極寫汪洋浩淼、橫無際涯的大海全貌。緊接著,轉寫島上景物:“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映入詩人眼簾的,是繁榮茂盛、蒼翠蔥蘢的草木,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四句連讀,可以體味出詩人采取的是虛實相濟的手法,以實筆寫山島草木的曳綠搖蒼,于虛處襯托出大海的雄渾博大。靜中蘊動,給人以生機盎然勃發之感。“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由靜轉動,寫大海的另一番景象。一陣蕭瑟的秋風,催動了滔天的波瀾,不禁令人憶起“江上波浪兼天涌”的詩句。大海蘊含的力量是何等的強大呵!這里的“秋風”與“洪波”不僅是寫景,也是在抒情。下面的四句是傳誦千古的名句:“日月之中,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詩人極目遠眺,水天相接,渾然一片,激引起詩人飛馳奇想,落想天外,展現出一種氣勢磅礴、雄奇瑰麗的境界:東升西落經天運行的日月,似乎從大海中出沒,天空中耿耿的繁星,似乎從洶涌的波濤中涌出,橫貫蒼穹的`璀璨銀河,首尾垂向大海,猶如從海底發源,整個宇宙都被大海吐納包容,大海是何等高遠遼闊!氣魄是何等深沉宏大!這兩句采用動靜相生的筆法,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是寫其動;后句“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是寫其靜。明白如話,而擅奇千古。以上是詩人島上佇立所親見,曹操尚有一篇《滄海賦》 (見《文選·吳都賦》劉逵注),全文已佚,僅存一句“覽島嶼之所有”,正可作此詩注腳。詩人胸中如千駟驅馳,藻思飆發,極寫大海的蒼茫雄渾,賦予大海以生命、以性格,通過對大海籠涵萬象、吞吐宇宙的壯麗景象的描繪,恰恰抒發了他身經碣石、面對滄海而心懷天下的廣闊襟抱,從而烘托出詩人統一中國的壯志豪情和叱咤風云的英雄本色。詩中最后兩句以詠嘆作結,“幸甚至哉,歌以詠志。”于激越處戛然收煞,如裂石穿云,余音不歇,令人激奮不已。全詩通篇景語,貌似寫景,實則抒情。正所謂句句寫景,句句關情。全詩的審美主、客體連結膠著,妙合無垠,洋溢著一種浩乎沛然之氣,有陽剛之美,不愧為詠物與抒情結合的楷模。鐘惺評此詩:“直寫胸中眼中,一段籠蓋吞吐氣象。”(《古詩歸》)敖陶孫《臞翁詩評》褒贊詩人:“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堪稱有識之論。詩人寫作此詩時已是五十有三的暮年,老樹勁枝著新花,“于《三百篇》外,自開奇響” (沈德潛語),創作出如此橫空出世的詩篇,絕唱高蹤,久無嗣響,真可謂前無古人,后亦未睹來者。
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曾認為,曹操的這首《觀滄海》其辭有所本:“相如《上林》云:‘視之無端,察之無涯。日出東沼,月生西陂。’馬融《廣成》云:‘天地虹洞,因無端涯。大明出東,月生西陂。’揚雄《校獵》云:‘出入日月,天與地沓。’然覺揚語奇,武帝語壯。又‘月生西陂’語有何致,而馬融復襲之?”其實,這正說明曹操有善于熔鑄點化,不襲故主常的功夫。司馬相如、馬融、揚雄之輩是絕難與曹操此詩的獨創性比并爭馳的。
曹操其人,在歷史上可謂譽滿天下,謗滿天下。但就這首《觀滄海》而言,稱得上凌跨百代,無其等匹,它以奇葩獨逞的馨香點染著歷代詩壇。
曹操的簡介
生平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因為後來成為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子,於是改姓曹氏。曹操年輕時即已文武雙全,《魏書》說他「才力絕人,手射飛鳥,躬禽猛獸,嘗於南皮,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三國志》說他「才武絕人」,「少機警,有權數」。
公元175年曹操舉孝廉,任洛陽部尉。公元177年任頓丘令,公元179年娶卞氏為妻,公元180年升為議郎。公元184年,在東漢王朝鎮壓黃巾軍起義的戰爭中起家,任騎都尉。由於鎮壓黃巾軍有功,升任濟南相。後歷任東郡太守、都尉、典軍校尉等職。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後,逃亡回家鄉陳留起兵討伐董卓。
公元192年,曹操正式組建自己的軍事集團「青州兵」,公元196年率軍進駐洛陽奉迎漢獻帝,「奉天子以令諸侯」并遷都至許昌。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間,經官渡之戰等戰役,打敗袁紹和其它割據軍閥,統一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於赤壁之戰中敗於孫權和劉備聯軍,從此奠定中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公元213年,曹操封為「魏公」。公元215年,攻滅漢中的張魯勢力。公元216年,再被晉爵「魏王」,受九錫,設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稱警蹕,并作泮宮。他名義上雖仍為漢臣,權傾朝野,實際上已具備皇帝的權力和威勢,但仍未纂漢自立。死於公元220年3月15日,享年六十六歲,謚曰武王。
公元220年長子曹丕立魏代漢,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他是魏國的奠基人。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和《蒿行》、《觀滄海》、《龜雖壽》等詩篇。後人并且輯有《曹操集》。
史書評論曹操:「明略最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資治通鑒》引謀士荀、郭嘉對曹操的評,說曹有十,即“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有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作於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摯。曹操感性地說:「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事實的確如此。
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里面,因為文學上的需要,而表現出明顯的貶曹筆法。然而三國志對他的評價,可算是魏蜀吳三國君主之中最高者,陳壽評價曹操為「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而袁紹虎視四州,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後世學者認為,這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意歪曲事實,并沒有正確評價曹操。曹操唯才是用,軍事上戰術戰略靈活多變。他對東漢末年中國北方的統一,經濟生產的恢復和社會秩序的維有著重大貢獻。在內政方面,曹操創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減輕了東漢末年戰時的糧食問題。
曹操詩風
曹操手跡曹操的詩歌,極受樂府影響,現存的詩歌全是樂府歌辭。這些詩歌雖用樂府舊題,卻不因襲古人詩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縛,卻又繼承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行》原是歌,曹操卻以之憫時悼亂。《步出東門行》原是感人生無常,須及時行樂的曲調,曹操卻以之抒述一統天下的抱負及北征歸來所見的壯景。可見曹操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歌,開啟了建安文學的新風,也影響到後來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詩的內容大致有三種:反映漢末動亂的現實、統一天下的理想和頑強的進取精神、以及抒發憂思難忘的消極情緒。
漢末大亂,曹操又南征北討,接觸的社會面非常廣大,故多有親身經驗和體會如《蒿行》謂漢末戰亂的慘象,見百姓悲慘之馀又見詩人傷時憫亂的感情。故後人謂曹操樂府「漢末實錄,真詩史也」。
曹操生於官宦,對天下具有野心,故懷有統一之雄圖,《短歌行》有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資明。其進取之心亦可見出,如《龜雖壽》言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言己雖至晚年仍不棄雄心壯志。
一代梟雄,縱風光一世,亦有星落殞滅之時。曹操對此也感到無能為力,只有作詩感,無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傷,《秋胡行》之低沈情緒,《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見他的消極情緒。
曹操的詩歌形式是十分創新的。他尤擅寫五言體和四言體。《蒿行》原是雜言,曹操卻以五言重寫,非常成功。四言詩方面,本自《詩經》之後已見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卻繼承了《國風》和《小雅》的傳統,反映現實,抒發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均是四言詩之佳作,使四言詩重生而再放異彩。曹操詩文辭簡,直抒襟懷,慷慨悲涼而沉郁雄健,華美辭藻并不常見,惟形象鮮明,如《觀滄海》一詩:「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寥寥數筆,即能以遼闊的滄海景象,表現詩人的胸襟,不加潤飾。
【曹操《觀滄海》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曹操《觀滄海》的原文及賞析03-27
曹操《觀滄海》原文及賞析09-08
曹操《觀滄海》原文、翻譯及賞析09-03
曹操《觀滄海》原文,翻譯及賞析01-28
曹操《觀滄海》賞析01-17
觀滄海曹操賞析04-17
曹操的觀滄海賞析08-02
《觀滄海》曹操原文及注釋01-16
曹操觀滄海詩文賞析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