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時間:2020-11-24 20:11:17 佛經 我要投稿

文珠法師關于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華嚴經》,具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另稱《雜華經》。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華嚴經》的編集,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大約在公元2~4世紀中葉之間,最早流傳于南印度,后傳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一、不同譯本

  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卷帙浩瀚,內容豐富,詮義深廣微妙,譯傳中國,共有三種不同的譯本:

  一東晉時佛陀跋陀羅譯的六十卷華嚴,俗稱晉譯華嚴,或六十卷華嚴,有七處八會三十四品。

  二唐朝實叉難陀譯的八十卷華嚴,俗稱唐譯華嚴,或八十卷華嚴,有七處九會三十九品。

  三唐般若三藏法師譯的四十卷華嚴,俗稱新譯華嚴,或四十華嚴,是八十卷華嚴經中入法界品的別譯本,由二十一卷擴展為四十卷,僅得一品,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

  最初,當六十卷華嚴譯成后,與梵本勘校,發現其中入法界品有漏處,后唐賢首三藏法師,每講六十華嚴,常感譯文前后難以連貫,因此,就教于日照三藏。日照三藏攜有華嚴經梵本互相對校,發現第八會漏譯二處經文,遂由復禮法師筆授,慧智法師譯語,加以補譯,完成今日藏經中的六十卷華嚴,共七處八會三十四品。

  后來,中國武則天稱帝時代,認為舊譯六十卷華嚴經,未備大全,故特別遣使者往于闐國(今之新疆),求取梵本,并征聘譯經的人。當時,于闐國有一位知名度頗高的學者,名實叉難陀法師,應聘攜梵本來中國,被武則天皇帝迎請至洛陽太遍空寺,會同菩提流支、義凈、復禮、法藏等法師,歷時五年,始譯出八十卷華嚴。

  在譯經期間,武后親臨譯場,協助譯事,并親撰序言,題寫品名,八十卷華嚴經的翻譯成功,武后功不可沒。八十華嚴,文辭通暢,義理周詳,共七處九會三十九品。內容將佛的境界,佛的功德,佛所證的妙理,以及菩薩的不思議修證行門,該因徹果,闡述無遺。

  直至唐貞元年間,有南天竺烏荼國王派使來朝,奉獻國王親自手抄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入法界品,內容詳述善財童子親近奉事佛剎極微塵數善知識。唐德宗得此梵本,歡喜無量,于唐貞元十二年,詔般若三藏法師,于長安崇福寺從事翻譯,至十四年二月,譯成四十卷華嚴,共得一品,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因為四十卷華嚴,詳述善財童子參禮五十五位善知識,每一善知識,皆為善財宣說其所證的不思議解脫法門,而能證此不思議解脫境界的主要原因,正是普賢菩薩的十種愿行。可以說:普賢菩薩的十大愿行,是證入不思議解脫境界的方便,所以四十卷華嚴,皆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顧品。

  今天要講的普賢行愿品,正是四十卷華嚴經中最后的一卷。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現在,先解釋經題,其次解釋品題與譯題,然后講解經文。本經的經題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梵語是:摩訶毗佛略勃陀健拏驃訶欲底修多羅,譯名大方廣覺者雜華嚴飾契經,略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或華嚴經。

  二、經的名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等七個字,是一經的總題,題中有通有別,大方廣佛華嚴六字,是本經的別題,別限于此經故;經之一字是通題,通于佛所說的一切經故。嚴格的說:別題只是‘佛華嚴\’三個字,‘大方廣\’亦是通題,因為通于圓覺等經故。

  本經的名題,在人、法、喻、三單三復具足一的七種立題規則中,是以人、法、喻三種立題。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喻。唐朝清涼山澄觀國師,于其撰述的華嚴疏鈔中,直釋此經的總題言:‘極虛空之可量,體無邊涯大也;竭滄海之可飲,法門無盡方也;碎塵剎而可數,用無能測廣也;離覺所覺,即萬法之幽邃,佛也;勞敷萬行,榮耀眾德,華也;圓茲行德,飾彼十身,嚴也;貫掇玄妙,以成真經之彩,經也。’讀此可知,本經窮理盡性,徹果該因,理行無盡,位冠群經,實是佛一代時教中,至圓、至極、至頓之大法。

  ‘大方廣\’三個字中的大字,是指佛所證的法身,亦即是一切眾生本具的理體。此法身理體,廣大周遍,何止體大、相大、用大,而且是果大、因大、智大、教大、義大、境大、業大。同時非對小而言大,或先小后大。若是對小言大,則非真大;若是先小后大,亦非本大。由于法身理體,法爾天然,不假修成,常遍常圓,不可思議,如圓覺經言:‘覺性遍滿,圓無際故。’是名真大,本大,亦名理大,是從體立名。

  ‘方\’是方所,是法則。眾生本具的法身理體,法爾天然,豎窮三世,橫遍十方,無所不在。如水之在地,能資生萬物;如電之在空,運用自在。故圓覺經言:‘圓覺流出,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以其法門無盡,理性周遍,因名之為方,是從相立名。

  ‘廣\’是多博義,眾生本具的法身理體,性具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色心,圣凡因果,無不包含。故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十法界因果,妙用無窮。如圓覺經言:‘圓覺凈性,現于身心,隨類各應。’意思是說:四圣六凡,一切因果,原本皆由眾生本具的覺性所現,因名為廣,是從用得名。

  體是心性之體,相是心性之量,用是心性所具。心性之體是中諦理,統一切法,故名大。心性之量,是真諦理,泯一切法,故名方。心性所具之用,是俗諦理,立一切法,故名廣。此是以心性解釋大方廣的含義。

  若以佛法解釋大方廣三個字,則大字是指心性的本體,法爾天然,離過絕非,清凈無染,是佛所證的法身德;心性之相,量周沙界,豎窮橫遍,無所不在,是佛所證的般若德;心性之用,具足萬法,潛興密應,妙用無窮,是佛所證的解脫德。

  可知大方廣三字,在眾生的立場說:是指眾生本具真如自性的體相用三大;在佛果說:是佛所證的法身,般若,解脫三德;若在修證方面說:則方廣是如來十二分教之一,代表大乘經典。菩薩秉佛大乘的教法,理解本具的理性,集廣大的愿行,證廣大的佛果。教、理、行、果,能行所行,能證所證,無不極其廣大,因名大方廣。

  太虛大師說:大方廣是八地以上的菩薩及佛所證的心境。因為八地以下的菩薩,根本智及后得智都未能同時現前,雖方廣而不名大;八地菩薩,雖然能夠二智同時顯現,事理雙證,但仍然限于妙觀察智;必須八地以上的菩薩,乃至佛果,始能鏡智圓明,證理究竟,若性若相,無不周遍。以其盡法相之量,因名方廣;以其同時即為法性之體,因而名大。此經是以菩薩極地之普賢行愿,顯毗盧如來之圓滿果海,所詮正是由圓因所顯圓果之大方廣法,因此,立名:‘大方廣\’。

  ‘佛\’是覺義,覺義有三:本覺、始覺、究竟覺。菩薩由于自覺本覺之理,而起始覺之智,自行化他,二行圓滿,覺悟究竟,名之為佛。故凡是能夠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皆可以名之為佛。

  天臺宗觀行疏,依據眾生本具的佛性,及菩薩修證的位次,立六即佛名。大意是:菩薩因中修行,親近善知識,得聞本覺清凈本然,圓明遍照之理,是名理即佛。

  因而激發始覺智,開始覺知眾生本具的佛性,理性平等,只因妄想無明為垢,不能證得;若除妄念,即如如佛,是名字即佛。

  既知本具佛性,理當作佛,自應據理起行,勤修戒定慧,念念反觀自性,由戒定慧力,內伏煩惱,外止攀緣,是觀行即佛。

  由觀行位,加功策進,覺久功深,進入十信位,斷見思煩惱,伏無明惑,仿佛見佛性,名相似即佛。

  十信位滿.步步高升,經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諸位次,漸斷無明,證法身,所謂:‘無明分分斷,法身分分證’是分證即佛。

  若從等覺位,斷最后一品無明,進入妙覺極果,究盡諸法實相理,圓證無上菩提,名究竟即佛。

  澄觀國師,在華嚴疏鈔中,以十義解釋佛字。

  一法界義:因為佛的德性真常,周遍法界,十法界依正因果,無不具足佛性,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野草閑花,皆是般若’,此即是法身佛,亦即是題中的‘大\’字。

  二本性義:指佛的根本智,寂而照,照而寂,寂照不二,是報身佛,亦即是題中的‘方\’字。

  三涅槃義:佛證法身,從體起用,化用無盡,自在無礙,化畢歸寂,名為涅槃,即是應身佛。

  四隨樂義:樂是欲樂,是指眾生機;隨是隨順,指佛圣應。諸佛教化眾生,有機則應,無感不通,是佛的意生身,亦即是題中的‘廣\’字。

  五正覺義:佛已經因圓果滿,于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成就菩提之身,因名正覺佛,即題中的‘佛\’字。

  六愿義:愿是行愿,宏愿,佛稱性起行,體周法界,宏愿無窮,成就愿身佛。

  七三昧義:佛修首楞嚴王大定,具足八萬四千細行,積福集德,福德圓滿,成就福德身,名三昧佛。愿及福德,都是題中的‘華\’字。

  八業報義:佛的福德圓滿,感報相好莊嚴,由因感果,微妙難思,即是莊嚴身,名業報佛,是題中的‘嚴\’字。

  九住持義:佛安住覺道,轉無上*輪,福澤四生,恩沾九界,即是力持身,名住持佛,是題中的‘經\’字。

  十心義:佛知萬法唯心,具足威勢,儀容映然,即是威勢身,名為心佛,總括經題七字,因為經題,若通若別,總不離一心故。

  ‘華\’,華是因,佛是果。華含有十義,用以譬喻佛因中修行十度之因,以莊嚴佛果上的十身。

  一含實義:以華含有果實之義,喻佛德性周遍,因該果海,是十度中般若度。

  二光凈義:花的本身光潔明凈,喻佛本智明凈顯了,無所不照,即十度中的智度。

  三微妙義:花之色香微妙,喻佛行周沙界,一一行門,具足萬行,微妙難思,是十度中的方便度。

  四適悅義:華令見者,適意悅愉,喻佛自行則戒行清凈無染,化他則順物應機不失,令見者歡喜,是十度中的戒度。

  五引果義:猶如蓮花,華開蓮現,華謝果成;用以譬喻佛的行因,能結成正覺的果實,因行圓滿,便證菩提,是十度中的忍度。

  六端莊義:華相華麗美艷;喻佛無邊勝行,無窮愿力,莊嚴法身,是十度中的愿度。

  七無染義:華的本身清凈無垢,如蓮花出于污泥不染,出于清水不沾;喻佛行愿,恒與定俱,處濁恒清,遠離諸垢,即十度中的禪度。

  八巧成義:華之用途極廣,居家旅行,喜慶舉喪,皆需要用華點綴;喻佛所修德業,利他眾行,善巧成就,即因行十度中的檀度。

  九芬馥義:華香芬芳馥毓;喻佛眾德住持,流香彌遠,即十度中的力度。

  十開敷義:花朵盛開,燦爛無比;喻佛種種德行榮敷,心華燦爛,是十度中的精進度。

  ‘嚴\’是莊嚴,嚴飾。佛以因行十度的因華,莊嚴成就佛果十身,華是能莊嚴,佛果是所莊嚴,若因若果,若能若所,無不莊嚴。

  華嚴疏鈔說嚴亦有十義:

  一以因嚴果以成人,是由因顯果義。

  二以果嚴因以顯勝,成果之后,能令一一因行皆無邊際,即題中‘佛華嚴\’三字。

  三以人嚴法以顯用,是明佛曠劫修因,方顯法身之體用。

  四以法嚴人以顯圓,若不得法之體用,因果不能圓妙,即題中‘大方廣佛華嚴\’等六字。

  五以體嚴用令周遍,如用不得體,不能周遍。

  六以用嚴體而知本,若無大用,不能顯體本之廣大,是題中‘大方廣\’三字。

  七以體嚴相而知妙,謂相若有體即入重重無礙。

  八以相嚴體以明玄因,無相不顯體之深玄,即‘大方\’二字。

  九以義嚴教超言念,由所詮義理難思,故知能詮之教離言絕相。

  十諸用互嚴以融攝,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等。

  如是以因果,體相用,及教義等互嚴,以顯佛之性德,行德,果德,皆圓融無礙,微妙難思,因名嚴。大方廣是性德,屬于法;佛是果德,屬于人;華是行德,屬于喻。華為能嚴,佛是所嚴;華與佛之因果是別相,嚴是總相,因名‘大方廣佛華嚴\’。

  ‘經\’之一字,是通題,通于佛所說的一切經典。昔日佛對眾生演說正法后,弟子將佛所說,結集成文,流傳于世,不但傳于千古而不變,而且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因名為經。經有十義:

  一涌泉義:經藏詮義無窮,如泉水的滔滔不絕,涌注無竭。

  二出生義:佛經詮義,能出生一切善法因果。

  三顯示義:經能顯示一切事理性相因果等法,令人明了生解。

  四繩墨義:經詮要義,能定邪正,令人心隨正教,遠離邪念;知因識果,去惡修善,如木匠之繩墨,能定曲直,知所取舍。

  五貫穿義:經能貫串佛所說性相,事理,智斷,行位,因果等義,令不散失;如人以線穿花成鬘,用以莊飾。

  六攝持義:經能攝持所化眾生,令舍妄歸真,返本還源,不致攀綠六塵,流轉生死。

  七是常義:經詮要義,是萬古常規,歷久不變。

  八是法義:經中所詮妙法,是諸佛共軌,萬圣同遵,無能越者。

  九是典義:經詮正理,典直無邪。

  十是經義:佛說諸經,是眾生出離生死的途徑,是進趣涅槃之正路。

  以佛所說教典,皆具足以上十義,因名為經。本經是以普賢勝行的因華,以顯毗盧佛果圓滿,性德圓融,微妙難思。復由毗盧佛果威德神力,彰普賢行愿境界無盡,因果互嚴,人法皆勝,因名大方廣佛華嚴經。

  三、經的品題

  品的題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原出于唐貞元年間,般若三藏法師所譯的四十卷華嚴經,即是唐初所譯,八十卷華嚴經中的入法界品。但八十華嚴,獨缺此文,此文是般若所譯四十華嚴的最后一卷,個別印單行本流通。因此,今之品題,非限于此單行本,亦是四十卷華嚴之總題。而此單行本既然是四十華嚴最后之一卷,當然亦可以稱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

  ‘入\’,通于能所,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普賢行愿是能入,以能入之普賢行愿,入于不思議解脫境界,能所互相契合,互相證入,因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

  ‘不思議\’,顯示此法是:心不能思,口不能議,微妙難測,故名不思議。其義有四:

  一廣不思議,以事相繁多,其境界相,廣闊無涯,名不思議。

  二深不思議:以理性周遍,深不可測,名不思議。

  三事理無礙不思議:若事若理,皆圓融無礙;若性若相,皆不可議。以諸法性空故,不可作事想;以諸法緣起故,不可作理想。諸法性空而緣起,緣起而性空,名不思議。

  四以性融相不思議:即性相互融,重重無盡,名不思議。

  ‘解脫\’有二:一作用解脫:以其作用自在無礙,故名解脫。二離障解脫:以二智照了,遠離二障,內體無障,外用無累,故名解脫。二義相成,總名解脫。

  ‘境界\’通于凡圣,凡夫境界,由煩惱發業,招感業系苦果,不名解脫。二乘圣人,及地前菩薩境界,未離所知障,雖對凡夫而言解脫,但不得名不思議解脫。唯地上菩薩,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以根本無分別智,親證真如理,復以后得無分別智,照了一切法相,無始無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得名不思議解脫境界。但八地以上菩薩境界,證理較前地菩薩更深,能性相理事圓融不二,而佛果境界較地上菩薩更勝。今此題中的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指十地最后心,高位菩薩的境界,亦即是普賢菩薩智慧所顯,毗盧遮那佛的境界,因名‘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愿\’,前面所說:‘不思議解脫\’,是所證入的境界,普賢是能證入之人,行愿是能證入之法。普賢二字,有通有別,通指所有一切修行圓滿的菩薩,皆可以被稱名‘普賢\’,以其能承受圓滿究竟一切佛法故。或以普賢圓滿行海,以表毗盧遮那果海,故名普賢。別則獨指為一切菩薩上首的普賢菩薩,梵音‘三滿多曼陀南\’,譯名遍吉,因為此菩薩遍一切處故名普,具備眾德故名賢。能主諸佛理德,定德,行德,與文殊菩薩之智德,證德,斷德相對。同輔毗盧遮那佛,被稱為華嚴海會三圣。

  此外若以法言普賢,其意有二:一約體言:則普賢是指一切眾生,各各本具的真如自性,恒常周遍,清凈本然,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以其妙體周遍故名普,隨緣成德故曰賢。二約用言:則一即一切是名:‘普\’,一切即一故曰:‘賢\’。

  若以人言普賢,則有三位:

  一指見道位前的菩薩,從聞大法,悟圓理,發菩提心,修菩提行,遍觀諸法性相,廣集六度萬行資糧,能曲濟無遺故曰普,位鄰亞圣故曰賢,是信解位的普賢。

  二指登地菩薩,依根本智,引發后得智,分證真如理,能德周法界曰普,至善調柔曰賢,是證道位的普賢。

  三指位登極果,從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起之三輪不思議教化,則果證法界曰普,不舍因行曰賢。然則一切眾生自迷至悟;一切菩薩,修因證果,皆可以名之為‘普賢\’。

  清涼國師謂普有十義:

  一所求普:謂上求佛道,愿證佛所證,心心念念,求一切智,即四弘誓愿中‘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

  二所化普:四生九有,盡未來際,恒思救濟,即‘眾生無邊誓愿度。\’

  三所斷普:無邊煩惱,能一斷一切斷,即‘煩惱無盡誓愿斷\’。

  四事行普:八萬四千法門,無邊勝行,無不行故,即事門隨相行。

  五理行普:隨所修行,深入無際,窮徹理原,即理門離相行。

  六無礙行普:事理二行,互相交徹,圓融無礙。

  七融通行普:隨修二行,必攝法性,故一行中具足一切行,即事事無礙行。

  八所起大用普:所起大用,一一周遍法界,無論事法界,理法界,事理無礙法界,或事事無礙法界,無不該攝,即起用周遍行。

  九所行處普:于無邊微塵國土中,凡修一行,皆具足一切行,即攝前八門遍帝網剎而修行。如經中偈云:‘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是名所行普。

  十修行時普:窮盡三世,念念圓融,如經言:‘我能深入于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能以最短之一念,入于最長之一劫;于最長的一劫,入于最短的一念。念劫圓融,長短無礙,是修行時普。

  菩薩修因證果,無論智斷,行用,事理,時處,無不皆普,因名普賢。

  ‘行愿\’,行是身行;愿是心愿。心懷如是愿,身行如是行,由愿與行,相資成事,名為行愿。可以說:愿是理想、是抱負;行是行動,是實踐。行愿,就是從實際行動中,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使自己的愿行一致,實踐與理想統一。

  今此經題中‘行愿\’二字,是指普賢菩薩的行愿,亦即是經中所說:一者禮敬諸佛等十大行愿。此十大行愿,是愿中之王,因名十大愿王。以此十大愿王,啟導初發心的菩薩,令其發起普賢菩薩的愿,學普賢菩薩的行,最后得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愿行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能所不二,是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

  ‘品\’之一字,意思是說:品類相同。佛說此經,處在舍衛國給孤獨園,時在般若,但義屬華嚴,因此,結集經藏的圣者,結歸華嚴時。因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此品共有四十卷,詳述善財童子歷事善知識,遍求解脫法門。全經可分為五相:

  一寄位修行相:善財童子初遇文殊菩薩等四十一人時,文殊寄十信位;德云比丘等十人,寄十住位;善見比丘等十人,寄十行位;鬻香長者等十人,寄十回向位;婆珊那演底主夜神等十人,寄十地位。

  二遇摩耶夫人等十一人,名會緣入實相。即會前位次差別之緣,同入實相理,寄位等覺,將生妙覺。

  三遇彌勒菩薩一人,名攝德成因相:即攝前會差別緣,歸一實之德,以明一生補處,是成佛正因。

  四再見文殊,名智照無二相。初遇文殊表信智,今再見文殊表證智,既與本智相應,則離能所相,離分別相,照體獨立,不見文殊身相,但得摩頂之法。

  五遇普賢一人,名顯因廣大相。既歷前諸位,智極心明,想盡慮絕,法法皆真,依正不二,重重無盡,故隨舉一法,皆是圓因,故名顯因廣大相。

  今此普賢行愿品,所講的十大愿王,正是廣大之真因,以此愿王廣大之因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莊嚴佛果毗盧性海,故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因此品是以普賢十大愿王,引導華藏海眾,往生極樂,是以古人將此品列為凈土五經之一,作為修凈土者日課必誦的經典。

  四、經的譯題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此是本經的譯題。因為此經是唐朝貞元年間譯的,故于譯者之前,冠以唐字。罽賓,是羯濕彌羅國之別名,在印度之北,亦名北天竺。三藏,指經藏、律藏、論藏,是譯者的'德號。般若,是譯者的法號。原名金剛般若,謂此譯師,精通經律論三藏,能從金剛心所起的智慧,令自他斷惑證真,因名三藏般若。

  ‘奉詔譯\’的意思是:三藏般若法師,奉唐朝德宗皇帝之詔命而譯此經。自貞元十二年開始,至十四年(公歷七九八)譯成。

  五、講解經文

  所有佛經的內容,皆分為序分,正宗分,以及流通分。普賢行愿品,雖僅是四十卷華嚴經中最后的一卷,無如是我聞等六種證信序,但其經文內容,亦含有序分,正宗分,以及流通分三大類別。

  (一)序分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愿。

  這段經文,可以說是本經的序分,初二句是結前,告諸菩薩以下是起后。因承前文,故說:‘爾時\’,即是當普賢菩薩在三十九卷經文中,廣稱贊如來功德已竟之時。

  ‘菩薩\’譯名覺有情,‘摩訶薩\’譯名大,菩薩品位差別高低不等,圣凡亦異,初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修事相行的覺有情,名凡夫菩薩。進入十信,安住圣位的覺有情,名圣人菩薩,亦即是菩薩位中的菩薩。及其經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等位次后,登初地的覺有情,方名摩訶薩。普賢菩薩,居十地后心,位在等覺,是菩薩中品位最高者,因名‘菩薩摩訶薩\’。又普賢菩薩是眾多覺有情中,心境廣大,解行眾多,功德殊勝的覺有情,因名菩薩摩訶薩。

  ‘如來\’,是佛十種通號之一,梵文多陀阿伽陀,譯名如來。如是真如,指能以正智證真如理,而來成正覺教化眾生的圣者言。大日經疏言:‘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故名如來。’此中如來,正指毗盧遮那佛,通指一切諸佛。

  ‘功德\’,是指功能之德,因此功能善資潤一切有情,造福世間故名功。此功是善家之德,因名功德。又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施物言功,歸己名德。諸佛如來,無量劫中,廣修六度萬行,積聚功德,嘆莫能盡,因名‘如來勝功德\’。普賢菩薩于前卷稱嘆如來勝功德已,繼續告訴華藏海會中諸菩薩眾,及善財童子。

  善財童子是福城東長者子。長者有五百童子,善財,是五百童子之一,由于生時,種種珍寶從地涌出,相師取名善財。在佛法言:能厭離惡友,親近善知識,隨學菩薩行,善能積聚功德法財,因名善財。童子,是指個性率直誠懇,天真無邪言,非關年齡。當時,文殊菩薩在福城東(現在印度的孟加拉灣海岸),莊嚴幢娑羅林中說法,善財聞法即發心,求菩提道。文殊菩薩為堅固他的信心,增長菩提道,教他廣參善知識。善財依教南下,遍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最后參禮普賢菩薩,加上文殊,共五十五位。但善財依教南下,故除文殊,其中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同一會訪問,故除有德童女,所以史稱之為五十三參。

  普賢菩薩因善財子的參訪,即為其廣贊諸佛殊勝功德,顯佛果殊勝。但果必由因,欲證佛殊勝果德,當修普賢殊勝行因,因此,善財是本經的發起眾,亦是當機眾,故普賢菩薩贊佛功德已,即告善財童子,及在會諸大菩薩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善男子\’,是菩薩通稱,以其能擔當大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具足大丈夫勇猛之相的緣故。‘十方\’指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世界中,皆有佛住世,轉*輪,度眾生,故言:‘十方一切諸佛\’。

  ‘不可說不可說\’,是數目之最大,‘劫\’,是時間的最長。梵語劫波,譯言時分,即是時間,時間之最短名一剎那,時間之最長名一劫,劫有大中小之分,佛說劫初人壽八萬四千歲,由于人心每況愈下,每過百年人壽自然減一歲,減至人壽十歲時,人因苦惱不堪,回心向善,人壽亦隨之增加。如是過一百年增加一歲,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時,謂之一小劫。積二十小劫,名一中劫。積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為一大劫。

  ‘佛剎\’是指諸佛教化眾生的佛國土。普賢菩薩說:假如有人以不可說不可說如是眾多的佛國土,碎為極微細的微塵,經過如是眾多極微塵數劫的長時間,由十方一切諸佛相續演說佛的功德,亦不可以窮盡。然則,又豈獨是我普賢一人所能盡贊佛的功德?此總顯如來功德不可思議,然欲成就如斯廣大殊勝不可思議的功德,唯一辦法,就是修學十種廣大的行愿,以十種廣大行愿為因,自然可以成就如來殊勝的果德,故言:‘若欲成就此功德門者,應修十種廣大行愿’,此是發起演說此十種廣大勝行的原因,可說是本經的發起序。

  (二)正宗分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此是總標名列數。一至十是數,禮敬諸佛等是名。全部華嚴經不外是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以佛果功德啟發一切眾生的信解心,令其初發心時,即發起成就佛果功德之心,謂之:因該海果。佛果功德,由攝一切眾生因地心行之功而顯現,謂之:果徹因源。前面所列的十種普賢行愿,正是因該果海,果微因源的愿行。前八愿是上求愿,后二愿是下化愿,以前八種愿行,擴充大悲心;由大悲心所成就的功德,布施回向于一切眾生,而無所住著。如是上求下化,悲智雙運,終成佛道,正是本經的宗旨,因名正宗分。

  (1)正示十大愿行

  善財白言:大圣,云何禮敬,乃至回向?

  圣是圣人,有世間的圣人,也有出世間的圣人。世間圣人,是人道中之圣者;出世間的圣人,則有四圣的分別。聲聞、辟支佛,是小乘圣人,菩薩是大乘圣人,佛是圣中之圣。普賢菩薩,位居等覺,故善財童子稱之為大圣。

  ‘云何禮敬乃至回向\’,是詢問十大行愿的內容。前普賢菩薩告諸菩薩及善財童子:若欲成就佛果功德,當修十種勝行,并列舉十種勝行的名稱,但未說其詳,是以身為當機眾的善財童子,特別提出征詢其詳,表示自己愿意學習。

  1.禮敬諸佛愿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凈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初二句是經家敘述。‘言禮敬諸佛者\’,是總標第一大愿之名。十大行愿中,第一大愿,名禮敬諸佛愿。禮是身業,敬是意業,由心生恭敬至誠,收攝妄念,專心一意,策動身體,合掌低頭,曲躬俯伏,反掌接足,名之為禮敬,或敬禮。為甚么要禮敬十方三世諸佛?因為諸佛是:三覺圓、萬德備的大覺圣尊,是眾生的無上福田,應當尊重禮敬。古人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何況人能遍禮十方過去與現在諸佛,當然是尊重佛的智慧,景仰佛的德行,對諸佛的言教,歡喜信受奉行;自然可以凈化身心,增長福慧;人能敬禮未來諸佛,無異是對自己及一切眾生人格的尊重,因為自己與眾生,都是未來之佛。

  人能對自己人格尊重,當然不敢懈怠放逸,自甘墮落,而能發奮向上;人能對他人尊重,不敢輕視他人,就可以對治我慢貢高,促進人間互相尊重與和睦。那么,敬禮三世諸佛的結果,既然可以令人自覺自奮,還可以改善人際與國際關系,取消彼此敵對,止息戰爭,實現和平共處,共存共榮。

  禮敬有種種不同方式,華嚴疏鈔清涼國師,依寶意三藏法師所說的七種禮,再加三種,合為十種禮。

  一我慢禮:心不恭敬,身如碓之上下,是我慢禮。

  二唱和禮:高聲喧雜,詞句渾亂,如應赴經懺僧人,身不端肅,意不虔誠。

  三恭敬禮:收攝身心雜念,五體投地,捧足殷重,以最尊之頂,叩三寶最卑之足,恭敬至誠,名恭敬禮。若能如離垢慧經所說:‘愿我右膝著地時,令諸眾生得正覺道;愿我左膝著地時,令諸眾生,于外道法中不起邪見。愿我右手著地時,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時,震動現端,證大菩提。愿我左手著地之時,于諸外道,以四攝法,而攝取之令入正道。愿我頭頂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如是三業恭敬,名恭敬禮。

  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知能禮所禮,皆如影像,不生執著,名無相禮。

  五起用禮:法性雖離能所,但能從體起用,普運身心,如影普遍,遍禮諸佛。

  六內觀禮:即內觀法性平等,外不攀緣境像,能禮所禮,皆法身真佛,不向外求。無相禮,是修空觀,禮真諦佛;起用禮,是修假觀,禮俗諦佛;內觀禮,是修中觀,禮第一義諦佛。

  七實相禮:了達諸法實相無相,內外一如,非空非不空,非禮非不禮,非有相非無相,不執空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名實相禮。

  八大悲禮:實相禮,是觀智圓明,大悲禮,是大悲利物。隨一一禮,皆回迥眾生;普代眾生而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