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夕對聯的研究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對聯吧,對聯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你寫對聯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夕對聯的研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夕對聯的研究
七夕節對聯。古代流傳下不少關于七夕節的對聯。有的生動地描繪出了七夕節時人們的心境與世間的風俗。民間流傳有這樣一副對聯,表達戀人兩地分離的無限惆悵:他鄉逢七夕,惆悵佳期又一年,愿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離人傷兩地,繾綣柔情直半載,待夢里水鄉,偷取浮生,日日良宵。
農歷七月初七,是我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象征著美好愛情的節日。在浩瀚的聯海中,有不少七夕對聯別有幾分情趣。
明末清初著名戲曲理論家李笠翁有一好友,名為宋建三,宋建三生于七夕節,所居之地名為百花巷。有一年七夕,李笠翁觸景生情撰就一壽聯:“七夕是生辰,喜事業功名從心,處處帶來天上巧;百花來壽域,羨玉樹芝蘭繞膝,人人占卻眼前春。”聯語道出了宋建三事業有成、家庭美滿,都因占天時(出生七夕節)、地利(居住百花巷),可謂立意見巧,想象奇特,匠心獨運。
傳說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都會在天河相會,民間有聯云:“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斗西東。”聯中既有星星名稱“牛女”(牛郎星和織女星)對“參商”(參星和商星),又有數字“二”對“兩”,還有方位“左右”對“西東”,可謂對仗工整,意趣盎然。
明代詩人高啟、楊基為至交好友,常作對互娛。相傳有一天,兩人徘徊月下,高啟觸景吟道:“玉兔搗藥,嫦娥許我十五圓。”楊基應聲對道:“喜鵲成橋,織女約郎初七渡。”上下聯巧用神話“嫦娥奔月”“鵲橋相會”,流暢自然。
民間流傳著一副描寫七夕的對聯,聯云:“云漢秋高,涼生七夕;天街夜永,光耀雙星。”此聯有的人認為源自唐代杜牧《秋夕》中的“天街夜色涼如水,坐看牛郎織女星”兩句詩,作者拈詩撰聯,蘊含深意,渾然成趣。
從前,隨州一祝氏財主請一先生為其兒子祝小葉當塾師,并許諾每逢七夕為先生加幾道葷菜。祝財主平時十分吝嗇,一連數載均未踐諾。又一年七夕,三餐依然粗茶淡飯,先生傳學生祝小葉作對道:“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祝小葉不能對,問其父,祝財主對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到了中秋祝財主又失信,先生再傳祝小葉作對:“綠竹本無心,遇節即時挨不過。”祝財主聽了,又代其子對道:“黃花如有約,重陽以后待何遲。”到了重陽節,客舍依然冷清,先生又作對: “漢三杰,張良韓信狄仁杰。”祝財主聽了笑道:“先生謬矣!狄仁杰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后漢記得爛熟,為何一頓飯卻如此健忘?”祝財主自知理虧,悻悻離去。
好語到來,云軿星駕
巧思乞到,瓜果幾筵
帝女合歡,水仙含笑
牽牛迎輦,翠雀凌霄
帝女合歡,盈盈淚水天橋濺
牽牛含笑,脈脈情思喜鵲傳
兩地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淚
七夕已至,今宵織女要停工
一水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淚
七夕已至,今宵織女欲過橋
天上幽期,人間乞巧,光轉銀繩垂玉露
夢中歡會,河畔凝眸,淚垂彩錦擲金梭
七夕節的由來和習俗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后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于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七夕節是為了紀念誰
牛郎是人間孤兒,父母雙亡之后,常受兄嫂虐待。兄嫂和牛郎分家,只給牛朗一頭老牛。織女是天上一位聰明美麗、擅于織布的七仙女。有一次她與其他仙女一道到銀河洗澡。牛郎在老牛示意下,來到銀河邊將織女的天衣偷走。織女不能重返天宮,遂于牛郎結成夫妻,生有一兒一女,自耕自織過著幸福美滿生活。天帝知道后大為震怒,派了天兵天將到人間將織女抓回天宮。牛郎十分悲痛,抱著一雙兒女哭作一團。老牛臨死前,囑咐牛郎在它死后穿上它的皮即可攜兒女上天宮去尋找織女。牛郎照老牛的吩咐做了,挑著兒女來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織女時,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金簪,在空中一劃,二人之間頓時出現一條波浪滾滾的天河,牛郎織女只能隔河相泣。織女和牛郎及他們兒女的哭聲感動了天帝,天帝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相聚一次。每逢七月七日,便有無數的喜鵲在天河兩岸搭起鵲橋,讓牛郎織女在此相會。每到七夕,大家就會出門去看牽牛、織女星渡河相會。
七夕節的習俗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舊時風俗,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于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里,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么,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里來,于案前焚香禮拜后,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曬書·曬衣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鑒于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郁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么,他回答:“我曬書”。
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制造了夸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干什么,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
【七夕對聯的研究】相關文章:
七夕經典對聯08-01
關于七夕對聯08-02
武侯祠對聯有名對聯11-30
經典的對聯02-07
結婚對聯10-20
春天的對聯11-03
結婚的對聯10-20
開業的對聯08-17
經典的虎年對聯01-18
上梁經典對聯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