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杜甫《秋興八首(其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杜甫《秋興(其一)》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點
2、賞析作品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領會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點
【教學難點】
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領會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教學方法】
誦讀法、賞析法、講析法、合作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劉禹錫的詩中說到“自古逢秋悲寂寥”,那么各位同學能否回憶起一些悲秋的詩句?(師生共同回憶)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唐代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他是如何悲秋的?他的悲秋里有著怎么樣的情懷?請大家集合課前的預習,有感情的朗誦這篇詩文。
二、文學常識回顧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世人成為“詩圣”,由于善于選擇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題材,反映出當時政治的腐敗,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民的愿望,因此其詩有“詩史”之稱,有《杜工部集》。
文學常識
古體詩又叫古風,形成于漢魏六朝,在句數、字數、平仄、用韻、對仗方面均較自由。近體詩是與之相對的概念,也叫今體詩,唐代詩人在梁陳詩人對詩律研究和創作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律詩和絕句這兩種新詩體。律詩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聯,依次稱首聯、頷聯、頸聯、末聯(或尾聯);每聯兩句,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每句的平仄都有嚴格規定,特別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隨意變更;凡偶句都要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中間兩聯須對仗。近體詩的絕句,也稱律絕,每首兩聯,平仄和押韻同律詩一樣,只是不一定對仗。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家常以意境的高下來衡量作品的成敗。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緒,即詩人主觀的思想感情;境是境況、境界,即詩中所描繪的客觀生活圖景,它是廣義的,不單指景,還指詩人所見所歷之事。意與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著眼于某種物象中的主觀意向,而意境則是由藝術形象所表露出來的整體境界。讀者運用想象和聯想,進入詩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與作品產生共鳴。
三、詩題解析
秋興者,遇秋而遣興也,故八首寫秋字意少,興字意多。也就是感秋而寄興,這里的“興”也就正如《詩經》里的“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所以,今天將要學習的這首詩文涉及到了秋季和杜甫的感懷。下面就讓我們進一步去看看“秋”何以“興”。(教師范讀)
四、首、頷聯意象解讀
1、學生朗誦首、頷兩聯
要求:找出此兩聯中的意象,并體味這些意象的特點
2、學生找出意象并簡析特點(小組合作討論)
明確:露、楓樹、巫山、巫峽、江間波浪、塞上風云
3、意象特點分析(只明確本詩文創作于安史之亂以后)
①玉露,是白露,是秋天的白露,問:玉露是早上的事物,而且我們學過《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這里應該是很美好的,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
明確:玉露這里是朝露的意象,朝露生命極短,而作者此時也已50有余,人生之秋也已到來,生命也即將結束;而玉露,是秋天的白露,秋又勾人鄉思,且作者寓居夔州,思鄉之情頓生。
②凋傷表達出一種凋零、傷心、傷感的感覺;
③楓樹林,秋天的楓樹應該是紅紅火火的,杜牧不是說“霜葉紅于二月花”嗎?而且紅葉也是暖色調,那么這里用楓樹林,是否與詩歌的感情基調相悖呢?
明確:不相悖,秋天楓葉的紅是一種暗紅、缺乏生命氣息的紅;再聯系作者的經歷,他經歷了盛唐的恢宏,轉而又由盛而衰,盛唐走向衰亡,那這種火紅,暗指盛唐曾經的輝煌。“凋傷”意指安史之亂后,唐朝的衰敗。在大家將要學到的《琵琶行》中也有“楓葉荻花秋瑟瑟”。
④巫山巫峽氣蕭森:巫山巫峽,是山是水,也暗指國家;氣蕭森,蕭瑟陰森,也唐朝安史之亂后的衰敗的氣象。
⑤江間波浪間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江上波濤滾滾,不平靜;塞上風云變幻,也是不平靜。整個天地都處于不平靜當中;他雖在寫景,卻實在寫唐朝整個江山都陷入了戰亂,戰爭風起云涌,國家不平靜。怎么能不悲傷不已?因而這句話虛實結合。
所以,首、頷二聯的這些意象都顯露出一種“悲涼”之感,他們構成的意境也給人以 “悲無盡“的沖擊。這就是“一切境遇皆情語”的寫照。
補充:杜甫深受“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傳統的影響,他有著忠君戀闕、仁民愛物的思想。
4、學生朗誦首、頷聯
五、寫作背景介紹
1、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陜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于是離開成都,經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節)。在此期間,他的另外兩名好友李白和高適也相繼去世。因而杜甫心中為朋友的“離世”感到無限的悲傷,同時也為自己的潦倒和疾病纏身感到無限的悲嘆。這時候的杜甫也已經50有余,可是作為文人的他依然是“壯志未酬” “報國無門”,心中也繼續了無限的背憤。對于今天我們學習的詩文,在《讀杜心解》中云:“首章,八詩之綱領也。明寫秋景,虛含興意;實拈夔府,暗提京華。”)
2、提問:作者僅僅難道在悲凄之秋,為了朋友的去世、自身的貧困與報國無門、國家命運的多舛而發出這樣的“興”,其中作者最想說明的“興”是哪一種?(明確:悲國運衰落)前兩聯作者在寫景,我們也只是憂意象的`除了結論,大家,能否在下面的兩聯之繼續找到杜甫“悲國運衰落”的依據呢?
六、頸、尾聯分析
1、在我國的古詩文中“首頷頸尾”對應著“起承轉合”(試請學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轉”的)學生帶這問題朗誦頸、尾聯(小組合作討論)
明確:作者在首頷二聯中描寫了秋天悲涼的景物,在頸聯中,作者前句寫景“菊”以此想到了自身的往事,由此筆鋒一轉寫到了孤舟靠岸系繩,也系著作者的“故園心”。這樣的過渡,就由寫景轉到了情感的抒發上。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這兩句詩:
①叢菊兩開他日淚:菊花是在秋天盛開,秋也勾人相思。
這“淚”從字面意思上看應該是“叢菊”掉的眼淚。這讓我們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詩“感時花濺淚”,人在很悲傷時景物帶給人的感受。那實際上不是景物在流淚,而是詩人自己。
進一步提問:不過花盛開卻也給人一種欣悅之感,在陶淵明的詩句中也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什么用這個意象?會不會與感情基調相悖呢?
明確:不相悖,秋,給人思鄉的愁苦,而且作者是寓居夔州,想經夔州回鄉,菊花兩開說明他想回家想了兩年卻不能回家,悲傷之情頓生,以樂景寫哀情。
②孤舟一系故園心:孤,說明形單影只;故園,更令人哀傷;作者一直思念家園,然而國家戰亂,因而作者更加思念,故園還好嗎?悲涼由此產生
2、尾聯分析
寒衣處處催刀尺:寒衣,是冬衣,寒衣處處催刀尺,到處都在趕著作冬衣,白帝城高急暮砧:白帝城傳來急促的搗衣聲。這是一年將盡的時候,同時又是一天將結束的時候,在這樣特殊時刻,在外漂泊已久的作者更加思念故園。然而國亂如此,家還會存在嗎?詩歌到這里,雖然詩中沒有一個“悲”字,那種濃濃的悲,那種國破家亡的悲涼如白帝城傳來的搗衣聲,一陣高過一陣,一陣急過一陣。(課外拓展:白帝城托孤)
3、學生朗誦頸、尾聯
4、總結:作者當時不僅僅只是在悲凄之秋為了朋友的去世、自身的貧困與報國無門而發出這樣的“興”,最終,作者要“興”的是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
七、總結全詩(師生帶感情集體朗誦全詩)
這是一篇隨物興感、即景寄懷之作,其以描繪秋景為外在的行文線索,以抒發悲愁之情作為連通各聯的內在聯絡,以情感的起伏流轉,貫穿次第展開的各組景物,形神交匯,渾然一體。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著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情懷,抒寫了因戰亂而常年流落他鄉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
八、板書 《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巫山巫峽
江間、塞上
叢菊、孤舟 蕭森
寒衣、暮砧
教學反思: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這首詩已經教學完畢,但覺得的講的太籠統了,分析不夠深刻。我想這一課的教學目的應該是“培養學生初步鑒賞唐詩的能力”,可以分解為如下三點:
1、能誦讀和背誦,并讀出詩的韻律美。《秋興八首》(其一)描繪了巫山巫峽的秋色秋聲,烘托出一種陰沉蕭森的環境氣氛,抒寫留滯他鄉的愁緒,表達了強烈的憂國之情。誦讀要注意作者通過景物、環境描寫。這首律詩前四句重在寫巫山巫峽的秋色秋聲、長江的滾滾波濤,要讀出“凋傷,氣蕭森”之感情;后四句旨在抒發思念“故園”之情,要讀出思念之情。通過反復有表情地誦讀,最好能在課堂上完成背誦。
2、把握詩歌意象,仔細品味詩歌意境。秋天和大江是杜詩中最常見的意象,《秋興》八首也以之為主體意象。這里所選的第一首即為領起之作,《讀杜心解》云:“首章,八詩之綱領也。明寫秋景,虛含興意;實拈夔府,暗提京華”。詩人用一派彌天蓋地的秋色將渭原秦川與巴山蜀水聯結起來,寄托自己的故國之思;又用滔滔不盡的大江把今昔異代聯系起來,寄寓自己的撫今追昔之感。詩中那無所不在的秋色,籠罩了無限的宇宙空間;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無言地昭示著大自然的歲華搖落,宇宙間的時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那條“波浪兼天”的大江,是永恒的時間紐帶,它牽系著人類的歷史和未來,淘洗著無數王朝的更替,沖洗著無數生命的流程。讀杜詩,要首先讀懂他的秋天和大江。此外,詩中還有“玉露”、“波浪”、“叢菊”等幾個意象,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去細細解讀,領略其中隱含的情感因素。
3、學會學習,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想應該注意啟發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去解讀一首詩。譬如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提出解讀一首詩的途徑:吟誦、意象、典故、煉字、知人論世、古人評論、比較閱讀(與杜杜甫自己詩歌的縱向比較,與其他詩人的橫向比較)。讓學生在課堂中體會到,原來一首詩可以從很多的角度去解讀,逐漸培養形成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與有所創新的思維能力。
杜甫《秋興(其一)》教學設計 2
知識與技能:
1、 學會把握詩歌中奠定了怎樣的基調。
2、 學會抓住意象解讀古詩的技巧。
過程與方法:
3、學會如何賞析一首古詩。
4、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情感與態度:
5、詩歌意象中所蘊含的情感,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國之思。
教學重點:目標1、2、5 。
教學難點:目標3、4 。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陜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于是離開成都,經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節),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秋興》既是他旅居夔州時寫下的一組詩,共有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一起走進他對國家命運與民生疾苦的關注之中。
二、教師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詩歌,然后完成:
1、從詩體上說,這是一首什么詩?(律詩,并回顧唐詩體裁特點)
2、這首詩的韻腳是哪幾個字?(林、森、陰、心、砧)
3、用筆畫出詩中的意象。
三、鑒賞詩歌
接下來,我們鑒賞這首古典詩歌。那么,如何鑒賞一首古詩呢?
第一步,抓住題目。題目即詩眼,解讀了題目,詩歌就理解了一半。
第二步,解讀詩句的意思。
第三步,找出詩中的意象,然后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看這首詩歌有什么樣的內涵,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要求學生根據上述基本鑒賞規律,安排學生活動:自讀、討論
課堂活動過程:
提問1:題目是什么意思?
提問2:詩句的字面意思
提問3:詩中出現的意象。
提問4:這些意象有什么內涵?
提問5: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提問6:詩歌應用到了哪些藝術技巧?
1、學生發表討論后得出的意見,教師隨機給予恰當點評;
2、教師明確:
題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發內心的情感。
詩句意思: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楓樹葉,巫山巫峽上景象蕭瑟陰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濃云垂地。又見菊花開了,淚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處都在趕著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傳來急促的搗衣聲。
詩中的意象以及其含義:
1)、玉露凋傷楓樹林:秋天的“楓樹林”:火紅艷麗,暗指曾經輝煌的盛唐 。“凋傷”意指安史之亂后,唐朝的衰敗。
2)、巫山巫峽氣蕭森:“氣蕭森”:蕭瑟陰森。指唐朝安史之亂后的衰敗的氣象
3)、江間波浪間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江,山。暗指國家)
江上波濤滾滾,不平靜。塞上風云變幻,也是不平靜。整個天地都處于不平靜當中。意指唐朝整個江山都陷入了戰亂, 戰爭風起云涌,國家不平靜。
4)、叢菊兩開他日淚:兩開:開了兩次,回家的事情等了兩年,兩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園心:“孤”形單影只,思念故園,更令人覺得哀傷。“一”一直思念家園,然而國家戰亂,故園還會安好嗎?悲涼由此產生
6)、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處都在趕著作冬衣,白帝城傳來急促的搗衣聲。又是一年將盡時,同時又是一天的結束時,在這樣特殊時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園。然而國亂如此,家還會存在嗎?詩歌到這里。雖然詩中沒有一個“愁”字,那種濃濃的愁,那種國破家亡的悲涼感油然而生。
藝術技巧:
1)、對偶 頷聯 頸聯。具體:[江間]對[塞上],[波浪]對[風云]、[叢菊]對[孤舟];[兩開]對[一系]
2)、結合上述鑒賞,總結一下這首詩情景交融的特點
全詩自始至終,情景兩首互為依托、互相生發,融會一體,密不可分。如首聯,楓樹為秋露侵蝕傷殘的景象,感發或者說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風苦雨吹打得老大傷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峽的蕭森秋氣,則似乎是充溢于詩人心頭的郁悶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頷聯描繪江間波浪、塞上風云,作者既生動的表現出他們“兼天涌”,“接地陰”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強調了其動蕩不安和陰晦不明,及詩人自身的驚魂不定和憂思不散。再如頸聯書寫思鄉之情,同樣是藉托“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來生動的顯現令人唏噓悱惻的“故園心”。即便是最后兩句,貌似純粹寫景,實則蒼涼的暮色秋聲,使人隱約感受到仿佛就是詩人陰沉蒼涼的心情。整首詩既因物感興,使情思有所附麗;又因即景寄懷,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小結主題
這是一篇隨物興感、即景寄懷之作。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情懷,書寫了因戰亂而常年流落他鄉、不能東歸中原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嘆“悲哉!秋之為氣也”以來,悲秋成為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主旨,劉禹錫詩韻“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詩,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著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含意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為深厚。
杜甫《秋興(其一)》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進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詩歌創作特色。
2.要參照課文注釋,疏通字音、字詞義、文意。
3.體會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
4.在把握詩歌情感基調的基礎上有感情地誦讀。
(二)過程與方法
1.誦讀法:兼顧誦讀技巧和詩歌感情基調。
2.問題探究:訓練學生思考力,樹立問題意識。
3.啟示法: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注重老師的引導。
4.借助教材和多媒體等教學設備。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抒羈旅之愁,悲家國之事。
2.進一步領略杜詩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1.結合創作背景理解詩歌的主題。
2.體會杜詩“沉郁頓挫”的詩風。
三、課型
新授課。
四、課時
1課時。
五、課文概述
《秋興八首(其一)》是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單元第五課。第二單元是唐詩單元,第五課節選的是杜甫在同一時期所創作的三首詩,此首詩處于篇首,其基本格調是抒羈旅之愁,悲家國之事,這也是杜詩詩作特色主題之一。所以在賞析中要兼顧教學目標和單元目標,深入文本,發掘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品古詩之精華。
六、教學過程
(一)課程導入
古有很多悲秋之作,也有頌秋的作品,所以可以結合題目“秋興”二字,讓學生說說對秋的感觸,進而走進杜詩《秋興八首(其一)》秋天里的情境。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入文本前有個預熱環節,為學生生活感悟與所學詩歌尋找一個連接點,告訴學生賞析詩歌要明白“人心與人心相通、人性與人性照面,盡心盡情的精神”。
(二)創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劍南節度使嚴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結束了五年來漂泊流離的生活,也促使他決計買舟東下,“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把回家的夢想付諸現實。第二年春天,杜甫攜家來到夔州(今重慶奉節)暫居。在夔州居住的兩年時間,杜甫達到了詩歌創作的又一個高峰,寫下了四百多首詩,或追憶往昔似水年華,或感嘆時事如棋局反復,或借古遣懷,或悲傷衰老。本課所選的三首律詩,都是作于這個時期。
《秋興八首》寫于大歷元年(公元766年)秋天。當時,安史之亂雖然結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臨北方軍閥重新割據的危險;另外,唐朝與吐蕃在劍南川西的戰爭也接連不斷。《秋興八首》就是在這樣國家仍然動蕩不安、詩人依舊客居他鄉的社會背景下寫成的。
【設計意圖】有關杜甫的介紹可以讓學生來回答,教師做適當補充;創作背景是不可少的部分,理解古詩,對學生來說存在難度,若不介紹背景,學生的理解是淺顯的,古詩歌是具有時代性的,是言志的載體,學生讀懂古詩的途徑之一就是結合詩歌創作背景,這樣更能接近詩歌的主題,這種背景意識是必須的。
(三)古詩的相關知識
1.古詩介紹。
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也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指格律詩體。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近體詩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詩體。近體詩包括絕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詩(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種,以律詩的格律為基準。
2.律詩特點。
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七言句,簡稱五律、七律。律詩規定每首八句。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兩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尾聯)。每首的二三兩聯的上下句習慣是對仗句。律詩的格律非常嚴謹,在句數、字數、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每首限定八句;限定用平聲韻,而且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每句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規定。
【設計意圖】《秋興八首(其一)》是第五課杜詩的第一篇,三篇均是七言律詩,所以在開篇有必要梳理問題知識,為下文的朗讀做準備。
(四)詩歌朗讀
1.教師展示朗讀節奏。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男生齊讀,女生評價;女生齊讀,男生評價;全班齊讀,老師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讀詩,注意節奏、情感的體會;學生互評,教師總結,有助于正文解析。
(五)找學生談談對這首詩的感受或者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句詩,理由是什么?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側重他們的`觀點以及表達邏輯。
(六)正文解析(小組合作)
1.首聯“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說說你對首聯的理解?
參考:寫出了夔地露冷楓丹、萬物蕭森的景象。“凋傷”本來寓衰颯之氣,但露是玉露,樹是楓林,反而在蕭索中見出了富麗景象,格調頗為勁健。而言“氣蕭森”,則非但指草木搖落,亦且涵蓋江山萬象,為第二聯蓄勢;借景抒情──低沉的心境。
注:問題題設比較寬泛,思考角度是多元的,遵循的基本思路是由意象到意境(自然情境和詩人心境),同時不要孤立解句,應聯系下文。
2.頷聯“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結合首聯,賞析頷聯。
參考:承上展開──江間,寫巫峽;塞上,寫巫山。波浪在地,卻說兼天而涌;風云在天,卻言接地而陰。詩人縱目馳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動地寫出了巫山巫峽的蕭森氣象。
注:提醒學生要學會賞析詩歌意象及其特點,同時要注意詩歌的整體性,不可斷章取義,要聯系上下文和結構上的作用。
3.頸聯“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第三聯開始,轉而由景生情,抒發感慨。怎樣理解這一聯?
參考:“叢菊兩開”,指離蜀歷經了兩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淚”則生悲情于從前,“故園心”則托相思于萬里;傾訴思鄉衷曲,“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表現出思鄉之情的深沉濃烈和欲歸不得的無奈與凄傷;章法上,“叢菊”暗承首聯“玉露凋傷楓樹林”所隱示的季節特征,“孤舟一系” 則由頷聯“江間波浪兼天涌”生發二處(因波濤險惡,不能順流東下回歸長安),呼應巧妙而針線綿密;“孤舟一系故園心”是詩眼。
【設計意圖】從參考答案可看出,引領學生學會分層解析詩歌,從最為基礎的文字再到結構和思想。
4.尾聯“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最后一聯,詩人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生活中來,你對尾聯的理解是什么?
參考:風霜凄緊,嚴冬將至,那千家萬戶的“刀尺聲”和“搗衣聲”急切響起,怎能不泛起歲暮日晚、羈旅無依的傷感!而凄苦之情,思鄉之意,皆在不言之中;游子無家可歸之惆悵凄涼,緊承上文之“故園心”,又暗扣題目,綰結全詩。
【設計意圖】兼顧結構和思想兩個方面。
5.怎樣理解杜甫的悲秋?
參考: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羈旅的愁思,家國的憂傷,身世的感慨,顯得更加沉郁厚重。
注:側重詩歌主題。
(七)課堂練筆
結合以上分析,對此詩進行散文化改寫。
【設計意圖】正文解析主要是分聯進行的,通過語言組織,可以加深對文本的整體認知。
七、課后作業
請賞析劉禹錫的《秋詞》。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補充材料;
劉禹錫(約772年-約842年),字夢得,號廬山人,漢族,洛陽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貞元九年(公元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后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等結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后歷任朗州司馬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劉禹錫詩文俱佳,與白居易并稱“劉白”,與柳宗元并稱“劉柳”。劉禹錫和李白也稱“劉白”。有詩集十八卷,今編為十二卷,存世有《劉賓客集》。
這首詩是作者第一次被貶郎州時寫的。劉禹錫貶到朗州,是三十四歲。正感到春風得意,一覺醒來卻被趕出了朝廷,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但他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干什么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設計意圖】進行對比閱讀,《秋興八首(其一)》是悲秋,由秋興感,而《秋詞》是頌秋,積極向上的精神。
杜甫《秋興(其一)》教學設計 4
一、教材
《秋興八首》(其一)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單元第六課的第一首詩,是高中語文教材選上杜甫的三首詩之一,緊接在第五課李白《蜀道難》之后。該單元以詩歌為主,共有七篇,杜甫就有三篇,而且都是在詩人流寓夔州所做,都有著相似的心境和創作背景,學好這首詩,對于領會感悟其它幾首詩也有啟發作用。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讀詩誦詩的能力。
2.引導學生初步掌握鑒賞詩歌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3.引導學生感受杜甫詩歌的藝術魅力,掌握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二)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誦讀詩歌,進入詩境體會詩歌的藝術魅力。誦讀就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節奏地讀,反復地讀,熟練到脫口而出,自然成誦。突出詩歌誦讀的意義,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體會詩歌的'語言和韻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學生吟誦詩歌,抑揚頓挫,韻味無窮,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不僅可以感受到漢語言音律的美,詩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還可以積累語言,受到熏陶和感染。與朗讀相比,誦讀更強調個人體驗,更強調內化。誦讀應該是古代詩歌教學的貫穿始終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2.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杜甫詩歌的藝術魅力,掌握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在我國許多優秀的古典詩詞中,情和景是不可分的。那些流傳千古的名詩、名詞、名句,情和景確實是ldquo;妙合無垠rdquo;的。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史上的巔峰,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在杜甫詩歌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秋興八首就是其中典范的代表之作。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情景交融的藝術氛圍,我設計了兩個環節:第一,畫面素描,用細膩的語言再現情景;第二,情景交融,體會作者是如何把感情融入景物描寫之中的。
3.教學方法:
誦讀------鑒賞-------寫作
4.教學用具:
多媒體投影儀。
5.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播放歌曲《春天里》,由學生感興趣的歌曲導入杜甫寫的一首“秋天里”——《秋興八首》(其一)。
2.指導學生初讀詩歌,并掌握理解詩歌的基本方法----四讀法,讀題目、讀作者、讀內容、讀注釋。
3.指導學生誦讀詩歌,掌握詩歌誦讀的方法技巧。
4.賞析詩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努力提高審美能力。
5.遷移擴展。古詩和現代的歌詞,有很多的相似點,好的歌詞就是一首好詩,方文山作詞的歌曲《菊花臺》很好地運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鑒《秋興八首》(其一)和《菊花臺》中的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引導學生寫幾句情景交融的歌詞。
6.小結課堂。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所掌握的方法、所產生的感悟進行及時的反思小結。
杜甫《秋興(其一)》教學設計 5
教材分析:
《秋興八首》是必修3第二單元(唐詩單元)的第二篇《杜甫詩三首》的第一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時寫下來的以想望長安為主題的一組七言律詩,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此之前已介紹過唐詩的有關知識,以及古詩鑒賞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本課可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積累,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之中,在合作探究中理解知識、把握知識、運用知識。
學情分析 :
高一學生對詩的了解還比較膚淺,往往只滿足于背誦、記憶,并不專注于詩歌本身的意象、意境與情感,因此,要加強對學生古詩詞誦讀的訓練,讓他們學會品味詩歌的意境,進而把握詩歌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使學生受到詩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從而引發學生的審美興趣,培養其潛心涵泳的鑒賞習慣。
教法設想 :
本課設計,意在以杜甫的《秋興八首》為例,講解賞析詩詞的方法,幫助學生賞析古詩詞作一點有益嘗試。賞析古代詩歌,要注重平時積累,從題目和關鍵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顧表達技巧,努力進行整體賞析。具體地說,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①注重平時積累和把握已提供的信息;
②從標題入手,體會詩歌的情感;
③從詩歌意象賞析,悟出詩情;
④從詩眼入手,抓詩歌中的關鍵詞句;
⑤兼顧表現手法,體會多姿多彩的詩歌技巧。
學法指導 :
⒈吟誦法。根據詩詩歌講究韻律節奏,通過反復的聲情并茂的吟誦,能使學生感受古典詩歌的格律美、音韻美。同時通過反復吟誦,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激發他們的聯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的情境.
⒉朗讀和默讀相結合的方法。詩歌貴在吟誦,通過反復的朗讀,學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美國著名學者皮爾斯曾經說過后現代時代最缺乏的是注意力,體會和領悟詩歌的音樂美。針對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可進行默讀,發揮自己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體會和把握詩歌的深層意蘊。
⒊粗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五柳先生傳》說:“好讀書,不求甚解。”其實就是采取粗讀的方法,整體感知。但《登高》意蘊極深,還應通過仔細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讀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⒈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
⒉賞析品味作品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過程與方法:把握詩歌意象和情感的有機聯系,品味作品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領會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核心任務:鑒賞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 :通過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作品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鑒賞能力,使學生受到詩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發審美興趣,提高鑒賞能力。
媒體 :多媒體課件 音頻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走進古典詩歌,就是走進了一個神奇的境界。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們的前人會從一張張薄薄的書頁中立起,踏著秦磚漢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飄飄地沿著字里行間向我們走來。今天,向我們走來的這位詩人我們并不陌生,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人被稱為“詩圣”,是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同情人民疾苦,創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層艱苦生活的詩篇。聞一多先生認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莊嚴、最瑰麗、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他就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
現在,讓我們通過《秋興八首(其一)》,走近這“四千年文化中最莊嚴、最瑰麗、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二、背景介紹
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陜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于是離開成都,經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節),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秋興》既是他旅居夔州時寫下的一組詩,共有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個時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與熏陶,是他對國家命運與民生疾苦非常關注。他曾多次在詩中表示過“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之類的心跡。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時刻關心著國家形勢,盼望“安史之亂”早日平息,國家與百姓能夠重歸安寧。可是,事與愿違,“安史之亂”雖與763年被平定,但國家的形勢卻仍不穩定,回紇、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強馬壯,不時侵略唐境,吐蕃還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長安;而唐朝內部在平定“安史之亂”戰爭中作大的軍閥也擁兵割據,對朝廷構成了威脅。國運威迫,猶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為此而深感憂慮。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歷經流離,備嘗艱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鐵”(《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過懶從衣結,頻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齒半落左耳聾”(《復陰》)、“緩步仍須竹杖扶”(《寒雨朝行視園樹》)、“窮愁但有骨”(《王閬州筵酬十一舅》)等詩句,即是他在此期間處境窮困和心境凄慘的真實寫照。他日夜想回歸故鄉,卻始終無法實現愿望。寫此《秋興》時,他已五十五歲,已處在人生之秋,眼看來日無多,葉落歸根之想更為迫切。正是在此種悲人生之秋和國運之秋的心境下,他寫下了《秋興》這首詩。
三、吟誦感知
(1)教師范讀。聽清讀音,把握停頓、重音。
師:注意這節課是鑒賞課,所以你們是主人,所以希望大家踴躍發言,因為古人說“詩無達詁”。首先,由我來朗誦,這是我對這首詩的理解與感悟。
同學自己帶著感情,帶著你對這首詩的初步感受,自由地朗誦一下本詩。朗誦的同時請你結合注釋,去思考一下自己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或者說你有哪些感受。接下來大家開始自由地朗誦。
(2)自由朗讀。
(3)指生朗讀。校正讀音,明確節奏。
(4)齊讀全詩。
(5)合作譯詩。結合注釋,疏通詩意;提出疑問,討論解決。
秋霜傷害楓樹凋謝了木葉叢林,
巫山巫峽的氣象滿目蕭瑟陰森。
峽中的江水波濤翻滾洶涌連天,
塞上的風云漫卷密布大地陰沉。
從菊已開兩次回想他日要落淚,
孤舟永遠系住游子的歸鄉之心。
寒冷季節處處都在催趕制冬衣,
傍晚白帝城頭傳來捶衣的聲音。
四、涵詠賞析
提問:接下來就請同學來談談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或者你在朗誦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問題?
明確:秋的蕭殺,人的憂傷與孤獨、凄涼、悲傷、凄苦等等。這些情感可以從玉露、楓樹林、波浪、風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景物中體現出來。
提問:也就是說,這些景物都帶上了情感。“情感”加上“景物”就成了詩歌的一個要素,是什么呢?
明確:意象。
過渡:所以說,我們在讀詩歌時一定要把握住意象。接下來,讓我們齊聲誦讀一下這首詩,讀完以后,選取意象進行思考、交流,這些意象帶給你怎樣的聯想?接下來就一起朗讀一下。
提問:請發表看法與見解。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做補充。
㈠玉露凋傷楓樹林
⒈提問:“玉露”用在這里合適么?
明確:白露(white dews)——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歷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征。
“白露”,八月份的,八月份有中秋節,秋天,因此有想家的感覺。
⒉提問:大家有沒有注意“凋傷”中的這個“傷”字。把“傷”換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這兩個字換一下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出來?
明確:只有人才會感到悲傷,詩人這樣寫就賦予了玉露、楓樹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楓樹林與自己的'情感產生了共鳴一樣。詩人自己思念故鄉,感到悲傷,好像玉露、楓樹林也是有了同樣的情感。
⒊提問:那我們說這里的楓樹林會不會是杜牧《山行》里的楓樹林呢?這里的“紅”應該是怎樣的一種紅色呢?
明確:暗紅、缺乏生命氣息的紅……
⒋提問:這樣的紅與后面一句“巫山巫峽氣蕭森”結合起來,就形成了怎樣的一種氣氛?
明確:頹廢、凄清、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種氣氛。
㈡巫山巫峽氣蕭森
提問:你認為詩中的“氣蕭森”指什么?
明確:蕭瑟陰森。指唐朝安史之亂后的衰敗的氣象。
小結:首聯短短14個字里,那滿目衰颯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氣,使人的悲涼心緒油然而生,給全文奠定了一個悲涼之基調。這里以秋風起興,以楓葉凋零、秋氣蕭森,寄寓老大傷悲、凄苦落寞的情懷。
㈢江間波浪間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⒈提問:第二聯是作者歸家途中看到的風景。這風景又反映出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確:想念故鄉的急切。
⒉提問:這兩聯中的意象能反映出詩人想念故鄉的急切嗎?朱光潛不是說過: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情感上進行推敲。你從這些意象中能推敲出這樣的思想情感嗎?
明確:波浪很大,也體現了作者心情的起伏不定。
⒊提問:也就說波浪在涌,他的心情也有涌動。那他的心情為何起伏不定?將這些意象組合起來進行想象,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明確:陰暗、陰涼的氣氛,不是很平靜,山被云霧圍繞,這里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是很悲傷的,也是很沉重的。
⒋提問:結合背景的話,會帶給你什么樣的聯想?
明確:這首寫于公元766年歸家的途中,但是之后的幾年他都沒有回到家,詩人在外流浪了好幾年。
此刻,秋天蕭森的氣息充塞于巫山巫峽中,天上地下,江間關塞,到處是驚風駭浪,動蕩不安,蕭條隱晦,不見天日,形象表現詩人的極度不安,和胸中的郁悶不平,象征了國勢的危急。
㈣叢菊兩開他日淚
提問:他是不是不能回去啊?要不然為什么在這里發感慨而不回去?讓我們來看下一聯。
明確:杜甫的晚年正好處于動蕩的藩鎮割據的時代,我們學過歷史應該知道。所以說環境十分的惡劣,阻礙著他回家的路途。這句話,一方面表達了情感,一方面也是對當時環境的暗示。
提問:接下來我們看第三句,這一句是這首詩里的名句。看看我們同學能從這句詩中體會出什么來。
明確:“淚”的意象,這“淚”應該是“叢菊”掉的眼淚。這讓我們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詩“感時花濺淚”,人在很悲傷時景物帶給人的感受。那實際上不是景物在流淚,而是詩人自己。
提問:詩人為什么不選擇“殘菊”而選“叢菊”呢?我覺得應該把“叢菊”改成“殘菊”,你以為呢?說說看,要講出理由的。
明確:菊花開得這么茂盛,相較于詩人的身世飄零,就顯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感時花濺淚”,花得這么茂盛,在詩人的眼中卻是在掉眼淚的,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更能體現出詩人一種心境。而且白露時節,菊花是開得十分茂盛的。
㈤孤舟一系故園心
提問:哪個字特別能體現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明確:“系”。這里的“系”有雙重含義,雖然這里說“系”的是舟,但實際上這個“系”牽念的是自己的“故園”。也就是說,自己的“心”牽念的是“故園”,而能讓自己回家的舟卻是“系”在岸邊,舟在此,心在故鄉,形成了一種反差。
提問:那么“孤舟”是個怎么樣的意象,你能否想象一下它處在怎么樣的環境中?
明確:一只小船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
提問:這一只孤舟處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會帶來什么樣的感受?
明確:凄涼,而且飄零,一條小船在波濤之間起伏,有時甚至有被波濤吞沒的感覺。
小結: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與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濤起伏,又是如此的寬廣,一條孤舟系于岸邊,是不是更能給人一種脆弱、蕭條、殘敗的感覺?大家一定要拓寬想像的思路與空間。
㈥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提問:我們進入下一句。這一句有一點難度,誰來說說?
明確:“暮”即“黃昏”,太陽落山了,雖然當時的社會 動蕩不安,加上天氣寒冷,但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做衣服,心里還是很溫暖的。這樣子的一種感覺更能和作者那種不能回家的悲涼的心情形成鮮明的對比。
小結:就是說,大家都在為冬天做準備,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個人,而且身上穿得很單薄。這種單薄更能顯示出“凄涼”的心境。
提問:剛才講到秋天,起風了,大家都在做衣服,而詩人衣著單薄,顯得分外凄涼。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暮砧”啊?我們在《說木葉》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是不是?那么,這個“寒砧”與“暮砧”都帶有什么樣的寓意啊?
大家想想看“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個怎么樣的情景:夜晚到了,敲打洗衣石的聲音一聲急過一聲,慢慢地由慢到快,這樣的場景帶給人什么樣的感受?
明確:山城這樣高,但作者能清楚地聽到敲打洗衣石的聲音,四周很安靜,而一聲聲的搗衣聲,在這凄清的夜晚,敲擊在空中也敲擊在詩人的心中。
小結:這是一篇隨物興感、即景寄懷之作。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情懷,書寫了因戰亂而常年流落他鄉、不能東歸中原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嘆“悲哉!秋之為氣也”以來,悲秋成為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主旨,劉禹錫詩韻“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詩,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著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含意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為深厚。
五、反復誦讀,加深體會
指導學生朗讀,在反復吟誦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反復誦讀,加深體會,引導學生在詩歌鑒賞中注重朗讀吟誦。
六、作業
今天我們這節課是讀《秋興八首(其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點感受,或多或少而已。我們就把“《秋興八首(其一)》有感”當作副標題,請大家給它一個正標題,要求能體現你對整首詩的感悟,或者說是你從這首詩中感覺出來的思想感情。請大家用散文性的語言描繪一下這首詩,字數不少于200字,同時背誦全詩。
【杜甫《秋興(其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杜甫-《秋興八首》10-13
杜甫《秋興八首》賞析06-29
杜甫《秋興蓬萊宮闕對南山》翻譯賞析11-02
杜甫詩詞《秋興八首》的詩意賞析03-29
杜甫《絕句》其一鑒賞12-23
杜甫《絕句》其一賞析11-19
《秋興八首選四》二杜甫唐詩鑒賞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