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賞析
大家在平時的學習生活當中,應該都接觸過古詩詞賞析吧,那么怎么賞析一首古詩詞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杜甫《月夜》賞析,歡迎閱讀!
杜甫《月夜》賞析 1
《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賞析:
此詩選自《杜工部集》,題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長安月。如果從自己方面落筆,一入手應該寫“今夜長安月,閨中只獨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處境,而是妻子對自己的處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然動容,神馳千里,直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這已經透過一層。自己只身在外,當然是獨自看月。妻子尚有兒女在旁,為什么也“獨看”呢?“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一聯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賞自然風光,而是“憶長安”,而小兒女未諳世事,還不懂得“憶長安”啊!用小兒女的“不解憶”反襯妻子的“憶”,突出了那個“獨”字,又進一層。
在一二兩聯中,“憐”字,“憶”字,都不宜輕易滑過。而這,又應該和“今夜”、“獨看”聯系起來加以吟味。明月當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獨看”,則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來的“同看”。未來的“同看”,留待結句點明。往日的“同看”,則暗含于一二兩聯之中。“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過“同看”鄜州月而共“憶長安”的往事嗎?我們知道,安史之亂以前,作者困處長安達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時間,是與妻子在一起度過的。和妻子一同忍饑受寒,也一同觀賞長安的明月,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當長安淪陷,一家人逃難到了羌村的時候,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憶長安”,已不勝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亂軍之中,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那“憶”就不僅充滿了辛酸,而且交織著憂慮與驚恐。這個“憶”字,是含意深廣,耐人尋思的。往日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雖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為妻子分憂;如今呢,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遙憐”小兒女們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負擔,哪能為她分憂啊!這個“憐”字,也是飽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還小,并不懂得想念,可是,杜甫又怎能不念呢?!從小孩的“不念”更能體現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聯通過妻子獨自看月的形象描寫,進一步表現“憶長安”。霧濕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憶念愈深,甚至會擔心她的丈夫是否還活著,怎能不熱淚盈眶?而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當想到妻子憂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時候,自己也不免傷心落淚。兩地看月而各有淚痕,這就不能不激起結束這種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現希望的詩句作結:“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雙照”而淚痕始干,則“獨看”而淚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寫的《述懷》詩中說:“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寄書問三川(鄜州的屬縣,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兩詩參照,就不難看出“獨看”的淚痕里浸透著天下亂離的悲哀,“雙照”的清輝中閃耀著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間,時代的脈搏是清晰可辨的。
題為《月夜》,字字都從月色中照出,而以“獨看”、“雙照”為一詩之眼。“獨看”是現實,卻從對面著想,只寫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而自己的“獨看”長安之月而憶鄜州,已包含其中。“雙照”兼包回憶與希望:感傷“今夜”的“獨看”,回憶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虛幌”(薄帷)、對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時”的未來。詞旨婉切,章法緊密。如黃生所說:“五律至此,無忝詩圣矣!”
借助想象,抒寫妻子對自己的思念,也寫出自己對妻子的思念。
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抒發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字里行間,表現出時代的特征,離亂之痛和內心之憂熔于一爐,對月惆悵,憂嘆愁思,而希望則寄托于不知“何時”的未來。
杜甫《月夜》賞析 2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1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2憶長安。
香霧3云鬟濕,清輝4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5,雙照6淚痕干?
注釋:
1、閨中:指妻子。
2、未解:不懂得。
3、香霧:霧本無香,乃鬟香透入夜霧,故云。
4、清輝:指月光。
5、虛幌:薄帷。
6、雙照:指自己與妻子雙方而言。
賞析:
這是杜甫傳誦千古的'名作。詩寫離亂中兩地相思,構想新奇,情真意切,明白如話,深婉動人,真可謂天下第一等情詩。首聯點題,起勢不凡。入手即從對面著筆,不言我在長安思念家人,卻說家人在鄜州望月思我,蹊徑獨辟。次聯流水對,用筆尤為隱曲委婉,寓意深微。未解憶,含兩層意:一是兒女尚小,不知道想念身陷長安的父親;二是小兒女天真無知,不懂得母親看月是在想念他們的父親。以小兒女的不解憶,反襯閨中之獨看、獨憶,突出首聯“獨”字,益見深情苦憶。頸聯著力描寫想象中妻子獨自看月的形象。霧濕云鬟,月寒玉臂,語麗情悲。“濕”字、“寒”字,見出夜深,襯出閨中佇望之久、思念之切,雖“云鬟濕”、“玉臂寒”而不知,可謂忘情之至也。末聯以希冀重逢作結:“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淚痕干”,則今夜淚痕不干明矣!“雙照”而淚痕始干,則“獨看”而淚痕不干明矣!今夜兩地看月而各有淚痕,則愈益不干也甚矣!黃生曰:“‘照’字應‘月’字,‘雙’字應‘獨’字,語意玲瓏,章法緊密,五律至此,無忝稱圣矣!”(《杜詩說》卷四)
杜甫《月夜》賞析 3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注釋:
【1】舍弟:家弟。杜甫有四弟:杜潁、杜觀、杜豐、杜占。
【2】戍鼓:戍樓上用以報時或告警的鼓聲。
【3】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后,就開始宵禁。
【4】邊秋:一作“秋邊”,秋天邊遠的地方,此指秦州。
【5】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6】露從今夜白:指在氣節“白露”的一個夜晚。
【7】分散:一作“羈旅”。
【8】無家:杜甫在洛陽附近的老宅已毀于安史之亂。
【9】長:一直,老是。
【10】不達:收不到。達,一作“避”。
【11】況乃:何況是。
【12】未休兵:此時叛將史思明正與唐將李光弼激戰。
【注解】:
1、戌鼓:戌樓上的更鼓。
2、邊秋:一作“秋邊”,秋天的邊境。
3、長:一直,老是。
【韻譯】:
戌樓響過更鼓,路上斷了行人形影,
秋天的邊境,傳來孤雁悲切的鳴聲。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遠方兄弟,
望月懷思,覺得故鄉月兒更圓更明。
可憐有兄弟,卻各自東西海角天涯,
有家若無,是死是生我何處去打聽?
平時寄去書信,常常總是無法到達,
更何況烽火連天,叛亂還沒有治平。
【評析】:
詩作于乾元二年(759),這時安史之亂尚未治平,作教師于戰亂中,顛沛流
離,歷盡國難家憂,心中滿腔悲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縈懷家國之情。全
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結構嚴密,環環相扣,句句轉承,一氣呵成。“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句,可見造句,的神奇矯健。
【簡析】:
在思鄉人的眼里,故鄉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們因離亂也久已沒有得到他們的音訊,連想要寫卦信去都沒辦法,懷念之情一層一層遞進。
這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于戰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于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月夜憶舍弟》即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在古典詩歌中,思親懷友是常見的題材,這類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單憑作者生活體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表現手法上匠心獨運。杜甫正是在對這類常見題材的處理中,顯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詩一起即突兀不平。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涼景象。沉重單調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斷人行”點明社會環境,說明戰事頻仍、激烈,道路為之阻隔。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這就是“月夜”的背景。
頷聯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并不使人覺得于情理不合,這是因為它極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這兩句在煉句上也很見工力,它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月明”,只是將詞序這么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說:“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句,則語健而體峻,意亦深穩。”(《麈史》)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為神奇的本領。
以上四句信手揮寫,若不經意,看似與憶弟無關,其實不然。不僅望月懷鄉寫出“憶”,就是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也無不使作者感物傷懷,引起思念之情。實乃字字憶弟,句句有情。
詩由望月轉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令人不忍卒讀。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緊承五、六兩句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事頻仍,生死茫茫當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無限深情。讀了這首詩,我們便不難明白杜甫為什么能夠寫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那樣凝煉警策的詩句來。深刻的生活體驗是藝術創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未休兵”則“斷人行”,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一氣呵成。
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真是感慨萬端。稍一觸動,千頭萬緒便一齊從筆底流出,所以把常見的懷鄉思親的題材寫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頓挫。
【鶴注】詩云“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當是乾元二年秦州作。是年九月,史思明陷東京及齊、汝、鄭、滑四州,宜戍鼓之未休。二弟,一在許,一在齊,皆在河南,故憶之。
戍鼓斷人行①,邊秋一雁聲②。露從今夜白③,月是故鄉明④。有弟皆分散⑤,無家問死生⑥。寄書長不達⑦,況乃未休兵⑧。
(上四月夜之景,下四憶弟之情。故鄉句,對月思家,乃上下關紐。《杜臆》:聞雁聲而思弟,乃感物傷心。今夜白,又逢白露節候也。故鄉明,猶是故鄉月色也。公攜家至秦,而云無家者,弟兄離散,東都無家也。【周注】傷心折腸之語,令人讀不能終。)
①庾信詩:“戍樓鳴夕鼓。”劉孝綽詩:“隔山聞戍鼓。”《漢書》:赤眉燒長安宮室,城中無人行。②張正見詩:“對月想邊秋。”又:“終無一雁帶書飛。”③《月令》:“仲秋之月白露降。”薛道衡詩:“今夜寒車出。”④蘇武詩:“故鄉夢中近。”⑤《左傳》:“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餬其口于四方。”陶潛詩:“分散逐風轉。”⑥《詩》:“樂子之無家。”又:“死生契闊。”⑦魏文帝詩:“寄書浮云往不還。”陸機詩:“音書長不達。”⑧《史記》:莫如按甲休兵。王彥輔曰:子美善用故事及常語,多顛倒用之,語峻而體健,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之類是也。
【杜甫《月夜》賞析】相關文章:
杜甫的《月夜》賞析04-28
月夜杜甫全詩賞析05-29
杜甫《月夜憶舍弟》原文及賞析12-11
杜甫《月夜憶舍弟》原文及賞析10-09
唐詩《月夜》杜甫拼音版及賞析06-12
杜甫《月夜憶舍弟》意境賞析04-16
月夜全詩、意思及賞析唐代杜甫01-06
杜甫詩詞《月夜憶舍弟》的詩意賞析10-03
杜甫寫景的詩《月夜》及賞析(精選10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