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歌的主要風格
杜詩在中國的古文學歷史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杜甫詩歌的主要風格是怎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杜甫詩歌的主要風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韓愈稱贊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闭\然,自古至今,無人可抹滅杜詩在中國文學史上的超然地位。杜詩不僅有極高的文學價值,而且蘊含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其“詩史”的稱號當之無愧。因此,筆者每次看到杜詩之后心動之余,對其中杜詩的主要風格淺談一下自己的見解。
一、何為沉郁頓挫——沉郁頓挫的涵義
1、“沉郁頓挫”一詞的由來
“沉郁”一詞最早出于鐘嶸的《詩品序》“體沉郁之幽思,文麗明!倍劣纛D挫顯于杜甫《進雕賦表》:“至于沉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由此可見,“沉郁頓挫”也是杜甫對于自己詩風的看法之一,這也是被后人以“沉郁頓挫”評杜詩的原因之一。
2、沉郁頓挫小解
何為“沉郁頓挫”?一時間,眾說紛紜:清人吳瞻泰《杜詩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頓挫者,法也。”;而陳延焯說曰:“所謂沉郁者,意在筆先,神余象外……又必若隱若現,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匪獨體格之高,亦見性情之厚!(《白雨齋詞括》卷一)……自古至今,一代代大家對于“沉郁頓挫”的看法舉不勝舉,各有見解。
而筆者則偏于中規中矩的看法,如《辭!分嗅屃x:指詩文的風格深沉蘊籍,語勢有停頓轉折。古人對于詩句錘煉大多比較嚴謹,杜甫于斟字酌詞更是如此。在《進雕賦表》中以“沉郁頓挫”評價自己詩文風格每字皆是其心血所化。所謂“沉”,可見于語言厚重樸實,雖不張揚,但思想情感低沉到極致為揚而先抑;對于“郁”,可見于詩句表達的真摯含蓄,強烈的感情濃郁到極致而不發;而“頓”者,從字面上看指語句的停頓,而在杜詩中則不盡然,“頓”既有詩句表達之中的緩和之勢,又有結構上的承上啟下之用,其暗含搭建厬而薄發的間歇的過渡橋梁之意;至于“挫”字,雖有挫折轉折之意,但有在杜詩之中又另有天地。凡“挫”者,必有語勢之上的跌宕起伏,之中的曲折迂回,語調上的韻律變化等。綜上所述,“沉郁頓挫”指情感的大地般的厚重,層層郁積之下濃郁的種種情感,暗含欲噴薄而發發火山之勢,卻又隱忍不發,一抑一揚,厚重纏綿,玄機隱現,迂回往復。
3、杜詩風格一評——多種風格兼備,“沉郁頓挫”為主
現世杜詩一千四百多首,風格多樣,既有優美詩句,也有浪漫主義詩風詩文,但更多的是以“沉郁頓挫”為主,杜甫一生經歷豐富多變,從“壯游”時期到客死旅船。每個時期的心緒和情志略有不同,由感而發的詩風必定不會單一。35歲之前的多年的游歷生活,使其詩文充滿他的豪情壯志,帶上了明顯的浪漫主義色彩。此時的《望岳》可為其代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正流露了詩人對一切事業的雄心壯志。正如詩所說:“七齡思即壯,開口吟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壯游》)。
但杜甫大多作品都在35至59歲之間完成,而這一時期詩文又大多帶有“沉郁頓挫”的風格。首先用“沉郁頓挫”形容杜詩風格的是嚴羽的《滄浪詩話詩評》:“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自明清以來,眾普遍以“沉郁頓挫”來形容杜詩風格,如清代詞學家陳遷焯《白雨齋詞括》:“如杜少陵之詩,包括萬有,空諸倚傍,縱橫博大,千變萬化之中,卻極沉郁頓挫,忠厚和平。此自子美所以橫絕古今,無與無敵也……”;《四庫全書·王士禎提要》:“律以杜甫之忠厚纏綿,沉郁頓挫。則有浮聲切響之異矣!鼻遒R貽孫《詩筏》云:“子美詩中沉郁頓挫,皆出于屈、宋……”
二、“沉郁頓挫”為何——杜甫“沉郁頓挫”風格的形成緣由
1、人生經歷和其所在的特定歷史背景,是其形成“沉郁頓挫”詩風的內在因素。
杜甫的人生經歷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沉郁頓挫”風格的形成。杜甫一生可分為四大時期,特別是中后期的生活,事事不如意者不少。生活經歷上大致可分為:“壯游——失意——困苦——落魄”四個時期來形容。
“壯游”時期(35歲以前),杜甫受祖輩福佑:十三世祖杜預是西晉名將,祖父審言是著名詩人,父閑曾為兗州司馬和奉天縣令。因此,他的經濟善較好,是他一生最快意的時期。詩人從小好學,“讀書破萬卷”、“群書萬卷常暗誦”的刻苦學習,為其創作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從十十歲起,他開始了十年以上的“壯游”。先南游吳越,后北游齊趙。游齊趙時,曾先后與蘇源明、高適、李白等人結識。這豐富的情感經歷,奠定了他詩文的豐富多彩、多種風格并存的局面。
第一次比較大的失意是他在唐玄宗天宗五載(746)到達長安后第二年,參加考試,卻被李林甫玩弄手段,下令不錄一人,而后上表皇帝:“野無遺賢”,杜甫也因此不幸落第。天寶十載,唐玄宗接連舉行三次盛典,杜甫寫了三篇《大禮賦》,唐玄宗十分贊賞,卻在宰相考試了他的文章后,再無音信。杜甫又一次未能如愿入仕。且恰逢其父在這幾年逝世,他也斷了最大的經濟來源,生活日益拮據、窘迫,過上了“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钡钠D苦生活。一腔熱血報效國家,卻恰被潑了一頭冷水,封建社會與現實的強烈反差,對原來的豪情壯志、唯美情趣的詩風產生了猛烈沖擊。此時詩文憶顯“沉郁頓挫”的雛形。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就了杜甫現實主義的“沉郁頓挫”的風格!侗囆小、《麗人行》、《赴奉先詠懷》正是這段時期的佳作。
困苦時期(45-48歲)也是杜甫陷賊與為官時期,這是“安史之亂”最劇烈的時期。國家岌岌可危,詩人杜甫曾經和人民一直逃難。在淪陷了的長安,他曾親眼看到胡人的屠殺焚掠,和人民一直感受國亡家破的痛苦。這里他的“沉郁頓挫”風格幾近大成,寫出了《悲陳陶》、《哀江頭》、《月夜》、《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馬》和“三吏”、“三別”等一系列傳世名作。
落魄時期,(49-59歲)也是杜甫,到處漂泊的時期,為第四時期。除六個月的幕府生活外,再無入仕的機會和想法。在嚴武逝世后,他到處漂泊、流離失所。這一時期,他生活大多困頓、舉步維艱。55歲時又患風疾,病痛和生活的雙重折磨,理想與仕途不得志常常刺痛這位老人的心。落魄的生活、種種不幸困擾詩人直至逝世。這一時期詩文更顯“沉郁頓挫”,寫下《蜀相》、《客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諸將五首》、《登岳陽樓》等抒懷名篇。
縱觀杜甫一生,青少年意氣奮發到遭遇官場失意,中年仕途不得志而生活困頓,直到老年生活落魄、客死他鄉。在現實中,杜甫的志向(忠君報國、濟世憂民)受到了挫折,現實的無情與生活得不如意,讓他情感深沉郁結,無法發泄,承以詩抒懷,以詩明志,以詩言情,體現在創作風格上即“沉郁頓挫”。
2、獨特的歷史背景促成了“沉郁頓挫”的特色的定型
杜甫一生正好生活在盛唐和中唐時期,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過渡時期,歷經百年無戰事的盛世,眾到中年又遇“安史之亂”的戰爭。
“安史之亂”(755-763)爆發后,打破了百余年的夾角,繁榮的盛世迷夢。人民流亡,君臣奔逃,兵荒馬亂,烽火四起,社會開始了大動蕩,現實詩人原本的理想以強烈的沖擊!鞍彩分畞y”中被困長安時的千頭萬緒、隨難民逃亡鳳翔之時的所見所聞,給詩人積累了大量的素材。他經受著帝國日漸衰敗的打擊。今昔對比,更讓他深刻地認識到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因此,希望破滅了,志向修正了,傳動了豪邁、奔放,現出了“沉郁憂傷。他想挽救國家,拯救黎民,建功立業,而這一切雙似乎都只是光景,只有以詩文表達自己的思緒,抒發自己的情感,正如他告誡自己的兒子一樣“詩是吾家事”。
無論盛世還是亂世,杜甫情感雖隨時代而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報國建功的思想。因此,他的詩雖沉郁而志不變,常有頓挫之感。
三“沉郁頓挫”在杜甫詩中的表現
1、音韻節奏的頓挫變化 情感的傳達除了文字本身,還有文字的聲韻。杜甫在詩歌聲律上頗下功夫,他是“文律早周旋”(《哭韋大夫之晉》),“遣辭必中律”(《橋陵詩》),“節漸于詩律細”(《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他追求詩律的目的,是希望能獲得“思飄云物外,律中鬼神驚”(《贈鄭諫儀》)的審美效應。他的追求和努力,使他在詩律上獲得了極高的成就,并對形成“沉郁頓挫”的詩風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1)自由變化的聲韻促成頓挫詩風。
杜甫現在存詩一千四百余首,其中約有半數屬于古體詩,半數屬于近體詩。就古體詩而言,作者是通過韻律和節奏的變化實現其頓挫詩風的。
在用韻上,杜甫注意到,韻是情感的音符,不同的音符能傳達不同的情感,因此他能夠做到隨情選韻。當他的感情平和時,他選用中性的聲韻,當他的情緒高昂時,他選取響亮的'聲韻,但大多時候,他選用的是抑郁的聲韻。在聲調中,中古時的平上去入,根據平聲柔而長,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短而促的發音規律,上去入三聲,尤其是后兩聲,適合傳達沉郁壓抑的情感,所以杜甫的不少詩是選用的入聲韻,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哀江頭》、《羌村》等;在韻部中,開口大,聲音高平的韻,適合傳達較為開朗的情緒,而開口小,聲音低沉的韻則適合于傳達憂愁的情懷,像支、微、魚、齊、灰、豪、歌、尤、侵、覃之類,屬于后者,而杜甫的詩韻,用此頗多,如《兵車行》、《石壕吏》、《潼關吏》、《無家別》等。
在節奏上,作者善于通過字詞多寡的變化和內部情感的調整傳達抑揚變化的情緒。像他的雜言體歌行詩如《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醉時歌》類,是通過字句的多寡變化實現變化不拘的情感表達的,而《新婚別》、《垂老別》之類,則是通過調整詩歌內部情感實現頓挫詩風的,比如《新婚別》,是以一新婚女子的口吻來反映人民對戰爭的認識的。詩中女子的丈夫與自己“暮婚晨告別”,這是巨大的不幸,因為唐代法律規定,新婚不滿一載者不從兵役,可以與新婚妻子相廝相守。不該分別而不得不分別。此一悲。新婚的女主人公尚未拜見公婆,以何身份面對世人?此又一悲。但不得不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此又一悲。愿隨君去,此情真也。懼兵氣不揚,愛國心也。與君永望,情之堅也。詩中新婚女子的情感幾復幾變,轉出無限波瀾,“幾乎一聲一淚”(5),令人感慨萬千。
(2)在格律中求變化。杜甫詩有一半是格律詩。按照唐代格律詩的要求,除排律外,其它幾種形式(五律、五絕、七律、七絕)都有嚴格的字數限制,且最長的七律也只五十六個字。在這樣短的篇幅里,怎樣才能實現頓挫變化的詩風呢?一是在詩意上追求句轉句新,如他的《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饲粦焐嫌,人間能得幾回聞? 第一句,寫管弦的熱鬧,第二句烘托氣氛,第三句似有疑惑,第四句便用反諷,句句出新意,“風華流麗,頓挫抑揚,雖太白少伯,無以過之。”(6)又如他的《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浅䱷|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首聯,引起,概括力較強,從昔聞引至今上;頷聯,寫景,通過感覺寫洞庭湖的水流急速、煙波浩渺、吞吐日月,暗傳出時局的動蕩與不安;頸聯,寫自己,獨處江湘,孤窮老病,傷感不已;尾聯,寫國家,戎馬關山,戰事未絕,令人傷痛。全詩只四十字,一句一意,一句一轉,既含蘊深刻,又有“境隨心轉,意到筆隨”(7)之妙。 二是在格律上求變。
杜甫的詩律,合于律者居多,是唐代格律詩的典范,但杜甫并不受格律的限制,他的律體詩多有創獲,出現了不少律體變格。律詩的平仄規律原是讀來自然流暢而逐漸定型的,但杜甫的一些作品打破了平仄規則,創為拗體,有意破壞平仄。因而他的有些詩讀來并不流暢上口,但他的這種能律則律、當拗則拗的詩律使用法則,使他的作品在閱讀時產生了奇崛澀滯的聲律效果,恰到好處地傳達了沉郁頓挫的情感! ∫灾,杜甫的詩,無論在情感內涵方面,還是情感表達和聲律使用方面,都實現著"沉郁頓挫"的詩風。他的詩,因為“沉郁頓挫”的獨特風格而成千古大家,輝炳萬代。
杜甫詩歌的風格特點
杜甫善于對現實生活作高度的藝術概括。
這種概括主要通過兩種藝術手段進行操作。其一是選取具有典型意義的事物,通過客觀的描寫,把復雜的社會現象集中在一兩句詩里,從而揭示它的本質。比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把尖銳的階級矛盾集中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十個字里,使人觸目驚心。其二是通過人物的對話,對某些事件作概括的介紹。比如《兵車行》這首詩是通過一個行人的話廣泛地介紹了兵役的繁重、戰爭的艱苦,以及人民反對開邊的情緒。《石壕吏》是通過老嫗的一番話,介紹了這一個家庭的遭遇,同時也概括了千萬個家庭。杜詩的現實主義,并不在于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他雖然也寫了不少人,但這些人并不是作為具有個性的典型而出現的。他的現實主義的特點在于從現實生活中選取典型的事件,加以高度的概括的描寫,通過這樣的描寫,去揭示現實生活的本質。
杜詩的語言藝術。杜詩在語言藝術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他的語言經過千錘百煉,用他自己的話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喜歡佳句,所以他的語言一定要得到那種驚人的效果,如果達不到這種效果,那么就要繼續地反復地修改,死也不甘心。他又說:“新詩改罷自長吟,頗學陰何苦用心。”“陰”是陰鏗,“何”是何遜,這是南朝的兩個詩人。杜甫寫詩總是不斷地在修改,改了以后還要不斷地吟誦,在吟誦的過程中再繼續地修改。從而形成了蒼勁,凝練的主要特色。
雄渾壯闊的藝術境界和細致入微的表現手法。
藝術境界是雄渾壯闊的,但是表現手法卻是細致入微的。由于杜甫具有愛國愛民的胸襟,博大精深的知識,以及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他的詩歌境界是雄渾壯闊的。可是這種雄渾壯闊的境界往往是通過刻畫眼前具體細致的景物和表現內心情感的細微波動來達到的。李白和杜甫,他們的藝術境界都是很壯闊的,可是達到這樣一種壯闊境界的途徑卻不同。李白是運用風馳電掣、大刀闊斧的手法來達到的,而杜甫卻是以體貼入微,精雕細刻,即小見大,以近求遠的方法來實現的。
杜甫的詩就像是“潤物細無聲”的輕風細雨,不知不覺地滲透了讀者的心靈,讓人容易親近。比如“三吏”、“三別”,杜甫具體細致地寫出這場戰亂的各個方面,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具體反映了這場戰亂帶給國家和人民深重的災難。同樣是寫安史之亂,李白的寫法是從大處落墨。他的《古風》第十九首,先寫和神仙一起升天,升到天上從上面往下看,看到人間,接著有幾句就反映了安史之亂以后的政治局面——“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倍鸥P下的安史軍隊是:“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蓖ㄟ^一支沾滿鮮血的箭,具體地形象地反映了國家人民深重的災難。通過比較我們可以清楚得看出,杜甫是以體物察情的細微而見長的。
杜甫不只是細致入微,他還能夠通過入微的刻畫達到雄渾壯闊的境界,這才是杜甫超出一般現實主義詩人的地方。杜甫還有許多詩是把重大的社會政治內容和生活中的一個側面的剖析穿插起來,運用這些細節去表現重大的主題。比如他的《春望》這首五言律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詩歌眾體兼長。
從詩歌的體裁方面來看,杜甫是眾體兼長的一個詩人,五言、七言、古體、律詩、絕句,他都能夠運用自如,尤其是古體和律體,杜甫寫得非常好。他常常運用這種體裁將敘事、抒情、議論三者融合在一起。杜甫在七律方面的貢獻特別卓著。杜甫以前的七律大都是歌功頌德或者是應酬之作。杜甫不僅用七律來描繪自然的風景,或者用來贈答酬唱,而且用七律這種形式表現政治內容,感嘆時事,批評政治,抒發他的憂國憂民的思想。在藝術上,杜甫以前的七律是一味的秀麗、典雅,杜甫則創造出沉雄悲壯,慷慨激昂的風格,把七律的創作推向了高潮。
【杜甫詩歌的主要風格】相關文章:
杜甫詩歌風格是什么08-29
柳宗元的詩歌風格03-09
徐志摩的詩歌風格10-30
元稹的詩歌風格10-29
黃庭堅詩歌風格10-17
徐志摩的詩歌風格如何09-06
王勃詩歌的風格08-27
高考詩歌的語言風格02-23
李白的詩歌風格特點12-24
李賀詩歌風格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