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傳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杜甫傳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杜甫傳讀后感1
讀《杜甫傳》我總會讀著讀著會情不自禁笑起來,在動蕩的生命里,他沒有凄凄切切,總能夠不斷的去感受生活。世人總說杜甫悲,但我卻一點不憐憫他,悲的是時代,杜甫用演繹的一生都很生動。讀了李白,追尋了他五萬多公里的足跡,才懂得他瀟灑背后的舍棄;讀了杜甫,了解了唐朝的歷史,才知它為何一生愁苦;讀了蘇軾,感嘆任途雖艱,但依然要通達樂觀。
這本書通過寫杜甫生活的社會背景,總結杜甫各個生活階段的作品,大概看到了這位偉大現實主義的詩人人生歷史,明白了他的作品為什么被世人稱之為詩史?他把一切自然美好,都寫了詩篇中,其中不乏有許多小知識,比如杜甫為什么寫了很多緬懷李白的詩,而李白卻只寫了孤零零的一二首!也許,杜甫不是懷念李白,而是懷念他年輕時候和李白一起瀟灑的旅行,那種暢意人生的友誼,以及李白在杜甫心中所象征的自由。
杜甫在中年時,他所生活的國家已非常落魄,到處人饑餓不已,民不聊生,由此激發了杜甫內心的呼喊,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出,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國家強盛,人民安生。由此才寫出了那么多千古絕唱,但是你那個時候思想的`杜甫,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于封建王朝,因為他想不到怎么樣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杜甫一路輾轉,飽經風霞,到了老年也心系國家,也是他的老年時期留下了更多深刻的史詩,他的詩集描寫了一個國家的歷史,也描寫出了百姓的悲慘遭遇,也包括自己的慘淡。杜甫這樣的大詩,生不逢時,并沒有在任途上有明顯的作為,但是他的詩集卻成為了我們心中的經典。
杜甫的一生也是從唐朝的滅亡的真實寫照,從杜甫的詩句中就可以看到,也許從那樣的亂世中,決定了結局的悲哀,最后,杜甫在百病纏身,饑寒交迫中死去……杜甫傳是一本好書,值得我們去讀看,也讓我們更深一步了解了杜甫。
杜甫傳讀后感2
歷史上有這樣一位才子,他的前半生放蕩不羈,后半生孤苦伶仃。他的文采舉世聞名,他的一生也像極了他所生活的時代,他就是杜甫。
杜甫生于官儒世家,只不過到他這一代已經落沒了。不過官儒的血統猶存他骨,像歷史上許多文人一樣,他的志向也是考取進士,報效祖國。青年時期的他,游走于山河之間,也是這樣的經歷使他結識了一生的摯友——李白。他的成名詩作《望岳》就是這時候所寫的。他的人生也正如當時的大唐,貞觀開元,皇帝英明,一幅盛世好景象。不過這樣的生活并不長久,杜甫與大唐迎來了共同的轉折點——安史之亂。
唐長安城內盛世繁華,但實則暗流涌動。關隘之外的西部地區,節度使們蠢蠢欲動。而這個群體中的其中之一安祿山,帶著部將史思明開始造反了,史稱安史之亂。杜甫的家庭在這一瞬支離破碎。安史之亂后,昔日大唐繁華的景象轉眼化成灰燼,長安城內外尸橫遍野,民不聊生。杜甫的詩作也因社會環境的變化而改變。他的詩作大多由青年時期的山水游玩轉變成對民生疾苦的思考。也就是這樣變更層迭的社會成就了一位偉大的詩人。
也許杜甫的一生相較于李白運氣差了點,李白一生大多在唐盛世時期,杜甫的一生有一半在安史之亂之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性格成就了兩位詩作風格迥然不同的大詩人。李白的`詩歌風格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他的詩大多以山水美景為主,詩中有著濃郁的道家主義色彩,所以他被后世稱為“詩仙”。杜甫則不同,他的詩中更具有儒家色彩,他的詩最不同于李白的一點是他更關注民生,詩中飽含了對人民的關心。
文有孔圣,武有關圣,而杜甫被稱為“詩圣”,可見他在詩歌方面的造詣之高。
但是,杜甫的一生是不幸的。科舉未中進士,中年是又因為權貴暗中操作,讓他的仕途斷送了一半。當官還可以被舉薦,不過杜甫并沒有被提拔。他的仕途從此結束。同樣,他自己沒有工作,經濟來源的荒蕪以及他的家人的離去狠狠地給了他一個巴掌。安史之亂后,他的生活更為艱苦。
杜甫在政治上沒有什么豐功偉績,但是他在古代文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他離開人世后,他的名氣以及作品都不為人知。直到后來元稹和白居易的發現,才讓他的的作品永遠流傳下去。
杜甫,他的詩歌,他的精神,永存。
杜甫傳讀后感3
他是杜甫,大筆一揮,滿紙都是歲月的傷痕。
——題記
人生于他,竟只如一場秋涼。
他伴著開元盛世誕生,正是因為經歷過繁華,才會在落寞時嘆息。在人們心中,他一直都是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
杜甫的夙愿,從來不是獨善其身,他想要的,他向往的,第一蓋世才華,輔弼天下,賑濟蒼生。
為此,他苦苦尋覓,卻無奈落得蕭索。
只是,長大后才發現,原來大唐的故事,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平穩。
如果說,李白的詩是以夢為馬,那杜甫就必定是以筆為刀。越是到后來,他看得越清晰,社會的動蕩,時局的動蕩,朝廷的昏暗,百姓的疾苦,都曾在他的筆下出現。只可惜,他一介布衣,自是人微言輕,下筆再用力,也挽救不了一個時代的暗淡。
就像,孤燈一盞,照不亮萬張乾坤。
報國無門,濟世無路,詩中之詞再犀利,也阻擋不了奸佞小人在廟堂之中翻云覆日。
那份赤誠之心,終究沒能被那個王朝真誠安放。
為了走入廟堂,他投詩干謁,卻只落得個“野無遺賢”。
奸佞之詞,還真是諷刺。
長安,繁華是別人的`,喧嚷是別人的,歡顏是別人的,他像個局外人,望著宮闕樓臺,默然嘆息。
那段日子,杜甫在命運的輪盤上,彷徨無措。
長安月冷,一紙涼薄。
后來,安史之亂爆發,杜甫在逃亡過程中不幸與家人走散,可即使是這樣,他也不忘為國效力。
只可惜,統治者從盛世的夢中驚醒時,卻至萬千蒼生于不顧。車轅亂撞,那是他們逃跑時的不堪。
至德二年,杜甫被肅宗授為左拾遺。
正是那年,杜甫走進了宦海,可是,身為官員的他,做不到左右逢源,學不會虛與委蛇。他沒有敏銳的政治嗅覺,這是杜甫很難在這個刀光劍影,尸橫遍野的地方立足。
等待他的,是不久后的貶官。
正是應了那句話——亂世之中,人如秋草。
杜甫歷盡了蕭瑟飄零,卻依舊不知何處落腳。
生活這盤棋,并非我們落子。
五十九年的歲月,杜甫過得足夠厚重,雖不艷麗,卻足以驚艷世人。
他是杜甫,記掛蒼生,已被蒼生記掛。
他是杜甫,千年歲月,他的名字與故事不曾被磨滅。
大唐盛世,那個跳出來冷眼旁觀的人,叫做杜甫,
杜甫傳讀后感4
杜甫,唐代詩人,與李白并稱李杜,唐朝有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被人們稱為詩史,杜甫被后人稱為詩圣。
翻開《杜甫傳》,隨著杜甫的視角看看那由盛轉衰的大唐,看看那世道的昏庸與無常,人心的詭秘莫測。他是一個詩人,出生于大唐開元盛世,而自中晚唐開始,唐由安史之亂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讀杜甫的一生,是讀一個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
杜甫的一生是苦難的的,又是漂泊不定的,但并不否認杜甫的樂觀與堅強。開元時,杜甫二十多歲正年輕時,他幾乎游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渴望名利,多次應試,在長安考了十年,卻又無功而返。
這時已經是盛唐之末,爆發了安史之亂,詩人也被卷入其中,不幸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被叛軍所俘,因他不肯為叛軍賣命,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一個下著傾盆大雨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從牢中逃了出來,他幾乎是歷盡艱辛,才逃到鳳翔。
安史之亂結束后,杜甫的苦難并無結束,反倒是更加痛苦,這時正值唐肅宗期間,杜甫是給唐肅宗進諫的官員,杜甫因語言氣勢過盛惹得肅宗勃然大怒,將杜甫貶至四川他前往四川依附節度使嚴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個破舊的草堂里,曾經一度在嚴武的幕下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所以后來人們稱他為杜工部。
在四川的這段時間,他長期沉淪于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杜甫最為著名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品,便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是“三吏”、“三別”,包含著他一身的苦難與期盼。
終于,歷經世上事事,在公元770年,杜甫在一葉孤獨的扁舟上逝世,59歲的杜甫就這樣孤獨的飄離人間。
杜甫傳讀后感5
品書之蘊味,得理之教誨—讀《杜甫傳》有感曾欣柔
聞過“肯與領翁相對飲”的誠樸,感過“艱難苦恨繁霜鬢”的困頓,嘆過“憑軒涕泗流”的沉雄悲壯,我打開手中的《杜甫傳》,欲能品其書中蘊味,得其理的教誨。
一個人成功與否,往往在于自己。杜甫出身于一個普通家庭,降生不久母親便離開人世。他常常寄住于親戚家中,甚至染上了嚴重的瘟疫。但杜甫并無因出身平凡而平凡,獲得了許多成就,根本原因便在于他自己。他沒有歸咎于家世與出身,而是選擇跟隨時代發展,接受文化的洗禮,“讀書破萬卷”才有了他流傳千古的名作。外在因素的確會對我們產生影響,但人生是自己的,如何掌舵前行是由自己決定的。
人要在“正道”中追求理想。四十四歲仍未求得官職的杜甫,毅然選擇了拒絕擔任“縣尉”這一職務。他認為,縣尉這一職位是整日逢迎官長,鞭打人民的,這與他的.理念,與正道的追求是相違背的。即使忍受貧困之苦,也不去觸碰道的紅線。我們在對自己有利的事物面前,也要思考對他人是否有害,從而正確判斷是否可以去做。
失去也意味著將要得到。杜甫離開長安時,心情是很凄涼的。他走出了皇宮,離開了皇帝周圍的氤氳香氣,要到華州去做司功參軍。這似乎是杜甫從高位往下跌的極大不幸,但他的詩也同時得到了發展。“他由此得到機會,又接近戰亂中的人民,認清時代的苦難,因此而恢復并擴充了他的廣大詩的國土。”有時,一個人失去什么,不是只意味著損失,也許在失去的同時被給予了更好的東西。我們要正確看待得失,不因得失而大喜大悲,用自己平常心去看待。
國盛民才興,國強民才安。文中有一個崇高的比喻:上邊恐怕有無母的鳳雛,在嚴寒中缺乏飲食,杜甫寧愿犧牲自己的生命,把心當作“竹實”,把血當作“醴泉”,來飼養這個瑞鳥。杜甫深知,只有國家強大,才能有安居樂業,他寧愿犧牲自己來換一個復興的征兆。一個人的偉大,不僅是自己吃飽喝足,還是將自己與祖國緊密聯系在一起。國家與人民永遠相互依存,生死與共。
翻過末頁,書的蘊味充斥于空中。我被書的魅力深深吸引,為能從書中得到教誨而感到榮幸,也為偉大詩人杜甫表示敬佩。頌其詩篇,踐其真理,從而提升自我,這便是書的意義所在。
杜甫傳讀后感6
《杜甫傳》,顯而易見,記述的就是一代詩圣杜甫的生平。“杜甫”這一名字,如雷貫耳,我們都不陌生。想必大家從小都學了不少杜甫的詩歌:《春夜喜雨》、《絕句》、《江畔獨步尋花》、《石壕吏》、《賣炭翁》……但我們熟悉的,都只是杜甫的詩歌,對他的生平也并不是很了解。在馮至先生筆下,我看到了一個獨立于詩歌之外的杜甫,一個雖然自己尚在苦難中掙扎仍關心民間疾苦的杜甫。
追溯1000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開元盛世和安史之亂,于是在萬方多難中成就了“詩圣”的`大名。“詩圣”的名號家喻戶曉,“詩圣”的詩歌更是被千千萬萬的后世人誦讀和傳承。而這一巨大影響的背后是杜甫那坎坷、顛簸的一生。就像屈原縱身一躍汩羅江,讓后人記住了那堅毅斷絕的身影。杜甫也相類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混亂的時代給予杜甫以痛苦,也以動力,使他創造出眾多名流千古的詩文,讓后人記住了這么一位心系百姓,博學多才的大文豪。
或許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曾為名利謀劃、奔波。長安十年里,盡管他真真切切地羨慕李白的瀟灑生活,但依舊不肯放棄謀取一官半職的想法;盡管他明白官場的黑暗,甚至親身經歷過中書令李林甫的陰謀,但在所進之賦中仍然對那些權貴極盡奉承之詞。在這黑暗混亂的時代,杜甫也不得不隨波逐流。
但是杜甫終究是杜甫。《杜甫傳》向我們刻畫了這么一個后來的杜甫。逐漸步入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窮困潦倒,甚至連自己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依然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仍為“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而哀嘆“天地中無情”,仍為“積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旰”。一個自身難保,未老先衰的人卻無時無刻不在為百姓著想,無時無刻不在為百姓擔憂。這時的杜甫已經完全融入到百姓中,成為了后世人敬仰的杜甫。
杜甫在《江漢》中說自己是“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自嘲只是一個迂腐的老儒。但在我心里,杜甫當是身陷泥淖卻心系蒼生的偉人形象。
杜甫傳讀后感7
生活常是這樣。心冷的時候,你會覺得每一個季節都冷,星星仿佛是冰做的光。其實,大地并非那樣寒冷,否則,檫樹怎會搖動滿目清香。
其實,世界不窄,窄得是心。懷著效國利民的滿心希冀,抱著高官優待的不渝追求,一腔壯志的杜甫,推開了長安城門,邁入了求官之路。可終是“萬事益酸辛”只得“殘杯與冷炙”空嘆“如覺天地窄”。失落和憤慨狹窄了他的心境,他終日侍奉皇帝,伺察長官顏色,因小恩小惠歡欣,因街道偶遇而戰戰兢兢,變成了一個小心謹慎的小官。不得不說,他的所為都是為了實現做官的追求,可此時這個追求只剩一個空官位,早已偏離了它的初衷。他的視界僅局限在皇帝周圍,看不見國家,看不見人民;他的盼求只剩官職,已然不是他的最初所求。失意的灰塵覆蓋了原本光亮的追求,追求便只剩一個影子,于是只記得追求那影子,忘記了追求光影的主人,心變窄了。直至離開長安,他才真正放寬了心境,真正看見了國家,走向了人民,他開始真正為人民發聲,為國家擔憂,而這,又何嘗不是實現了他的追求呢?家庭和儒術難道只是要求他追求一個官位嗎?憂國慮民的.杜甫難道只是要求自己有一個官職嗎?我想不是。或者說,一個官位根本不會是,也不配是他的追求。為國為民才是追求,是真的追求。而過分在乎那一個結果和表面,狹窄了他的心境,故而狹窄了他的追求,甚至連他自己也看不清了那追求。當他關上仕門,打開詩窗,他才看見了追求,實現了追求,這是因為心境寬闊了。
所以,關閉一扇門,打開一扇窗,其實不必上帝來做,而需要自己來做。想把一件事做好,首先要喜歡做這件事,而不是喜歡你那結果,這樣,很可能,在門里想去的地方會在窗外飛去,不去過分關注的結果往往出人意料。別以追求為障狹窄了心境,這樣,你才有機會發現,世界,其實一點都不窄。
生活常是這樣。你所失去的,命運會以另一種方式補償。就像,桂花枯萎的時候,秋菊又亮新裝。
杜甫傳讀后感8
杜甫是大家都知道的大詩人,都說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那同樣杜甫也是一個特別傳奇的人物。
其實對于歷史上的帝王,都有正史記載,而文學家記載的相當少,但是他們留下的作品已經足以證明他們在歷史上的成就。我今天看了馮至的《杜甫傳》通過部作品我重新認識了杜甫。
杜甫是我國歷史上有數的幾個偉大詩人里面的一個,由于他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寫出了許多反映與批判現實的、不朽的詩篇。在過去無論多么黑暗的通知下,那些詩都不曾停止放射它們的光芒;杜甫出生在一個屬于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家庭里。他是晉代名將杜預的第十三代孫。
杜甫年輕時和很多年輕人一樣自高自大,夸張甚于實質。當時就流傳著很多關于他的傲慢的言行。他自己常說,他的文章超過屈原、宋玉、他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在政治上自比稷契,想致君堯舜,在文學上把屈原賈誼、曹植、劉禎都不看在眼里。從這里我能看出來一個放蕩不羈,心高氣傲的年輕人的張狂。這一點和李白也非常像,李白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而杜甫也有“會當云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杜甫早年成長在唐朝發達的“開元盛世”。杜甫出生在河南鞏縣,母親在他幾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杜甫小時候經常生病,由于身體不好活下來也算是一個奇跡。杜甫七歲開始學詩,九歲開始學書法,他不斷地作詩、寫字、學習。杜甫出生的地方在洛陽附近,杜甫身受洛陽文化的熏陶,在他常常上樹折取梨棗的年齡,已經由于他的詩文在洛陽顯露頭腳了。
年輕的杜甫喜歡出門遠行,他喜歡結交好友,欣賞祖國的好山好水。杜甫漫游了十年,經歷了不少秀麗和雄偉的山川,認識了江南和山東的`文化。后來“安史之亂”他看到民不聊生,官吏欺負百姓。這一段時間他改變了自己的風格,他開始關心平民百姓。于是他寫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別。
杜甫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他的詩句豪邁灑脫。盡管他一生經歷了很多的磨難,他慢慢變得成熟。他經歷了唐朝由盛轉衰。不得不說杜甫是一個傳奇的人物。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得來不易,我們要做一個內心豁達的人。
杜甫傳讀后感9
杜甫字子美,與李白同為唐代詩壇上的兩個巨人。唐代是中華農業文明發展的頂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頂。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分界線。因而也是中華農業文明由盛轉衰的分界線。這條分界線,把這兩個巨人分隔在山頂的兩側: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側,頭是仰著的,看到的是無窮盡的藍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鷹,因而心胸開闊,歌聲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側,頭是低著的,看到的.是小徑的崎嶇,深溝得陰暗,因而憂心忡忡,割聲凄苦。
李白是盛唐氣象的標志,盛唐過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無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轉入中唐的代表,他從忠君愛國的立場出發,痛斥禍亂,關心人民,因而隨著封建秩序的日益強化,他成了后代詩人學習的楷模,成了我國古代影響最大的詩人。由于影響大,保存下來的有關他的古跡也就特別多。
他出生在河南鞏縣,在這里度過青少年時期,于是這里有杜甫的故里紀念館。三十五歲左右他到過長安謀求官職,曾“朝叩富兒門,幕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出潛杯心”(《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而一無所獲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幾年,陜西長安縣于是有紀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亂中,他逃往四川避難,路過甘肅成縣時,曾停留一段時間,于是這里也有一座紀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將進四年,這里紀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規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歲時他離開四川,經湖北轉入湖南,兩年后死在這里,于是湖南平江縣這里有紀念他的杜甫墓。
杜甫在唐代詩名并不大,跟無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時韋編選的《才調集》,選唐詩一千首,里面連杜甫的名字都沒有。可見在當時,杜甫還談不上什么知名度。到封建秩序開始強化的宋代他才變的詩名赫赫,到明、清時期,他才被尊為是圣。
杜甫傳讀后感10
馮至的《杜甫傳》一書,是在準備開課時偶然尋得。開課的課題是杜甫的《石壕吏》,詩中的杜甫猶豫、徘徊,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記錄下了石壕村中發生的抓壯丁一事。不了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讀懂“三吏”中的這一首,又何以走進杜甫的情感深處呢?于是,這本《杜甫傳》便成了不得不讀的一本書。
講到杜甫,總要同時想起李白。李杜二位大詩人之間的區別,《滄浪詩話》中已一言以蔽之——“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從我的主觀角度看來:于人,更認同青蓮的飄逸豪放,于詩,則更欣賞少陵的沉郁頓挫。
“沉郁頓挫”這四字評語,正是杜甫一生的.艱難苦恨在詩句上的投影。從外部環境來看,杜甫生不逢時,中國正從歷史的最高潮滑向低谷。但國家不幸詩人幸,亂世中的顛沛流離,讓杜甫吃盡了苦頭,卻給中國文學史獻出一位詩圣。
然而從更深層次可以看到,杜甫的人生悲劇和藝術成就來自于文人生存的依附性與詩人思想的獨立性之間的互相擠壓。這不僅是杜甫,也是中國古代大多數文人苦苦掙扎的根源。
長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羨慕自由,又渴望官職。在唐代政治日漸走下坡路,人民不斷被剝削的時候,杜甫開始關注民生。安史之亂讓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讓他擁有了接觸民眾的機會。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邊時,他的詩變得“充滿了初唐以來應制詩、奉和詩一向慣用的詞藻,缺乏充實的內容”,但事實上,杜甫并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后來杜甫被派到華州,他才“從一個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詩人的崗位上”。從此,他開始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過,杜甫終究是“封建社會里一個愛人民、愛祖國的詩人”,人民因為國家連綿不斷的兵役而痛苦不堪,但為了保衛國家卻不得不這樣,杜甫此時的矛盾已經不是關于個人,而是對于國家對于人民的無限憂慮。《石壕吏》正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杜甫傳》的作者馮至既是一位詩人,同時又是一位研究德語文學的學者。因此,從《杜甫傳》中,不難從字里行間看出作者的深情和嚴謹。全書篇幅不長,就十幾萬字,卻是高度濃縮,決不摻水。
杜甫傳讀后感11
旁人寫詩,大都描寫風花雪月,只有杜甫,聲聲嗚咽,字字泣血描寫這人世間的疾苦哀怨。旁人的詩大多深奧精妙,只有杜甫以詩寫史,心憂天下。
在我看來,杜甫的一生可以用傳奇來概括。他前期與后期的生活境況與唐王朝息息相關。他出身士族,家境優渥,足以支撐他游歷江南的經歷,當時的他有裘馬頗清狂的豪邁不羈,他用放蕩和輕狂鄙視人世的庸俗。也正是因為家族的影響,杜甫與所有的文人一樣,有求取功名的上進心,于是他來到長安渴望憑借詩情與宏圖偉志在官場上大展身手。但當時,官場的爭斗讓他無官可做,他卻仍然不死心,困居長安十年之久。十年間政治顯露腐敗,百姓生活日益艱苦,他心中的矛盾更加濃烈,心中的無奈愈加嚴重,十年的磨礪讓詩歌形成了沉郁頓挫的風格。
安史之亂開啟了杜甫的流亡生活,他見證了繁華的衰敗,經歷了百姓的疾苦,他長期處在社會的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士子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把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親人的悲歡離合都寫進詩中,把自己的哀嘆與對國家的期待融進骨血。晚年的杜甫疾病纏身,窮困潦倒甚至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但他仍然為天下的寒士發聲,為貧窮的老婦送去食物,他無時無刻不在為百姓著想擔憂,念念不忘國家的危機和民族的命運。公元770年,杜甫在一葉孤獨的扁舟上逝世,一顆明星就此隕落。
杜甫一生擁有數之不盡的朋友,有些引薦他,有些接濟他,有些擔憂他,卻只有一個人杜甫受他影響,仰慕其風采,那人就是李白。這是何等的友情能讓后人評價李白與杜甫之間猶如云霓和繁花的相遇,這是何等的友情能讓杜甫在聽到李白,世人皆欲殺的言論寫下不見李久生,佯狂真可哀的詩句。杜甫一生寫了15首關于李白的詩,他們的友情像大鵬與鴻雁的相遇,山川共仰,鴻雁不斷的為相遇吟鳴,而大鵬已經懷著熱情的心翱翔。
杜甫從世家公子到官場小吏,從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心系天下的詩人,杜甫一步步走向人民,他沒有李白的瀟灑,沒有陶潛的避世之心,有著屈原式的堅忍卻比屈原更堅韌。杜甫的一生雖是不可避免的悲劇,但卻可歌可泣令人敬佩。
杜甫傳讀后感12
獨坐孤石,心立堅竹,俯瞰塵世,寫盡悲苦,滿心愁緒的詩人。讀杜甫。
杜甫,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唐代詩人。他的詩歌把社會現實與作者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也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詩歌被當代稱為“史詩”《杜甫傳》的作者馮至自幼熱愛杜甫,無論在什么時期,他都沒有停止對杜甫人生的思考。本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節選。
初到長安,杜甫漫游時代時的豪邁之情還未消逝,但與社會現實的接觸漸多,豪邁之情也被一種心理矛盾漸漸替代。由于政治正顯露出日趨腐化征象,杜甫這種矛盾心理也更加濃烈,心中的無奈也愈甚。經過這十年的磨礪,使他的詩風形成沉郁頓挫的風格。
安史之亂的開始,也標志著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這幾年的流亡生活,也讓杜甫更加貼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間疾苦,使其是個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懷,展現當時社會狀態、政治形勢,表達了人民的情緒與愿望。
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毀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毀了他的仕途和夢想,卻成就了他的詩歌和他在中國詩壇中不可磨滅的地位,猶如鳳凰涅盤般重生!從官宦世家的公子到為在長安謀職而不擇手段的小吏;從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內心矛盾的無奈詩人;從只為個人忙碌的士人到憂國憂民的沉郁詩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進入“詩圣”,一步步邁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內心困頓轉而進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愛國詩人,一位萬方多難成就的'詩圣!“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江漢》中這兩句詩是對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寫照:獨立于茫茫宇宙之間,詩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獨和無力,但我們卻能從中看出詩圣杜甫博大的胸懷以及對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這樣一個現實主義詩人,讓我們銘記于心的緣由何在?
以前讀人物傳記,總覺得書寫得單調,不能引發讀者深刻的興趣。但我得否認讀完《杜甫傳》有這樣的感受,他是一個詩人,出生于大唐開元盛世,而自中晚唐開始,唐由安史之亂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讀杜甫的一生,是讀一個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
杜甫傳讀后感13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這是洪先生引用杜甫給李白的詩,用來說明杜甫的一生。
在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時,我有點小小的疑問,在中國漫漫歷史長河中,詩人何止成百上千,杜甫是最偉大的詩人,是不是有點過譽?
很慚愧,我了解的杜甫只在于以前讀過的零零散散的詩:比如: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等等,讀過這幾首詩,感覺那未必是李太白的: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的豪邁可比的。而杜甫那幅有名的愁容滿面的畫像更加增加了我對杜甫是個失敗的印象。
我在看洪先生的這本書之前,查閱過新唐書文藝傳內的`杜甫傳記:什么少貧不自振,困,流落等等詞不斷,可見詩人的一生是坎坷的,然而短短的幾百字的傳記,卻顯得杜甫毫無建樹,除了忠君和詩歌為人稱道。
看過洪先生的這本書,我卻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杜甫,洪先生以時間為橫軸,杜甫的足跡為縱軸,以杜詩為Z軸,給我呈現了一個立體化的杜甫,他已經不再是那個畫里愁容滿面,營養不良的詩人,而是一個憂國憂民,內心充滿對普羅大眾的憐愛之心的圣人,詩人只是這個圣人的一個外在的形式。
杜甫的詩,不像李白的詩,給人浪漫的想象,而是對社會的反映極盡寫實,舉個例子:早在安史之亂前的盛唐時期,杜甫并不是去歌頌盛唐的輝煌,他已經看到,唐朝的對外戰爭造成的悲劇,比如兵車行這首詩:邊廷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詩人不是看到朝廷開疆拓土的勝利,而是關注著民生的艱難。又比如,在貧病交加的時刻,他由自己的困苦而推己及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不是仁者愛人的嘛。
誠然,在中國的編纂史書的人眼中,唯一值得記載的是明君和賢相,這也就意味著新唐書里那些膚淺的記載不足以表明詩人的偉大。
叔本華曾經說過:一個人越屬于他的后世,亦即屬于整個人類大眾,那他就越不為自己的時代所了解,因為他的貢獻對象不僅是他的時代,他為之奉獻的是整個人類。
杜甫傳讀后感14
“所有流浪,皆是歸程。”這本《杜甫傳》作者是隨園散人。整體來說這本書寫的很美,妙語連珠。
以前以為自己讀過很多首杜甫的詩,讀了這本書才發現我讀的杜甫的詩非常少。書里有很多詩我都沒聽說過。
讀這本書順便了解了一些唐朝的歷史,讀到了開元盛世,讀到了杜甫年輕時的意氣風發。
也讀到了開元盛世后大部分時間內的兵荒馬亂,歲月如冰的生活,讀到了杜甫的憂國憂民的傷感。
杜甫一直有輔佐君王,匡扶社稷的理想,現實卻是他一直漂泊流浪,偶爾做個芝麻小官,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背杜甫的《石壕吏》,能夠真切體會到民不聊生的生活景況。那么長時期的兵荒馬亂以犧牲底層百姓的性命和生活為代價的。而這只是為了滿足某個人的權利欲。
背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能夠看到杜甫自己的'貧窮生活狀態。也佩服杜甫那種“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種胸襟。
背白居易的《長恨歌》,理解了一些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
杜甫和他妻子的愛情是這樣的。杜甫的詩中多次提到了妻子,紅塵輾轉,歷盡風雨,妻子一直在他的身邊。她是他的妻子,更是他的知己。
愛情的美麗,不是纏綿悱惻,不是驚天動地。而是,相濡以沫的溫情,高山流水的默契。是悲喜交錯的日子里,始終有你。
杜甫寫了很多詩,才有機會被人尊稱為“詩圣。”生活中我們也需要多留下一些文字的記錄,對這個世界說:這個世界我來過!
杜甫大部分時間都很窮,很多時候是靠朋友接濟度日,去過很多地方。只有在夔城時候日子過的比較富裕,柏茂琳對他的照顧接濟,還贈他四十畝柑林。當時的杜甫有房有院子,還有一些仆人,是杜甫少有的富裕時刻。
如果杜甫善于理財,好好經營家業,也許老年不至于那么落魄。他老年時想回故鄉,終究因為資費不足和老來多病,在岳州蕭索離世,這年杜甫五十九歲。
杜甫去世后家人無力將他的靈柩送回故里,只好安放在岳州。四十三年后他的孫子,才將他的遺骨遷回家鄉。
這本書挺好的,推薦給大家。
【杜甫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杜甫傳原文與翻譯05-19
杜甫傳原文翻譯07-22
杜甫傳原文及翻譯10-01
杜甫傳讀書筆記06-06
《杜甫傳》 教案教學設計05-24
《新唐書·杜甫傳》原文及翻譯11-18
新唐書杜甫傳原文翻譯10-23
節選《舊唐書杜甫傳》的閱讀答案及翻譯07-16
《杜甫傳》讀后感05-15
《杜甫傳》讀后感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