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短歌行》說課稿

時間:2024-03-22 16:10:11 短歌行 我要投稿

《短歌行》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短歌行》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短歌行》說課稿

《短歌行》說課稿1

  通過這節課,我不僅想讓學生體會曹操詩的特點“氣魄雄偉、慷慨悲涼”,還想讓他們進一步了解曹操,從而能對他進行客觀的評價,同時,更讓他們深深體會曹操那求賢若渴的心情。也為了培養他們對詩歌的興趣與鑒賞能力,課這樣開始了……

  教師:同學們,看過《三國演義》嗎?

  學生:看過。

  教師:喜歡里面的`曹操嗎?你們認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學生:喜歡。(大部分學生)

  學生:微笑作答。(有的學生)

  教師:誰來談談自己心目中的曹操?

  學生:(學生主動站起來)我喜歡曹操,我看過《三國演義》,我覺得他胸懷跟寬廣。

  學生:(另外一個學生接著答)我也喜歡曹操,在赤壁大站中,他失敗了,但是他能大笑幾聲,以后東山再起,他的豁達的胸襟與敗不餒的精神我最欣賞。(微笑)我希望我能像他那樣。

  教師:還有嗎?

  學生:老師,我還知道曹操是一個多疑的人。

  教師:這位同學說對了,曹操是比較多疑,諸葛亮就看準了他這點,所以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與周瑜能設計連環記、反間記等那么多計策,能以少勝多。

  學生:他奸詐。

  教師: 同學們,對于一位歷史人物,或者身邊的同學我們都應該客觀地看待。有人這樣評價曹操,“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我認為這種評價很有道理,

  這一教學環節深深把學生吸引了過來,這時候的他們各個心情舒暢,激情飛揚,誰都想談談。

  教師:現在,我們就一起欣賞他的《短歌行》,老師先問一下,大家喜歡曹操的這首《短歌行》嗎?

  學生:喜歡。(異口同聲)

  教師:喜歡那些詩句呢? 學生:“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烏雀南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教師:不錯,老師也和大家一樣,非常喜歡這首詩。這首詩具體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呢?主旨呢?

  學生:作者哀嘆了人生的短暫。

  教師:還有沒有?詩中都運用了那些典故呢?

  學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教師:誰能給講解一下這些典故呢?

  學生:我來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借用了《管子 形解》中的話,原文是:“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意思是希望盡可能多地接納人才。“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史記》里有記載,周公在吃飯時曾三次把飯從嘴里吐出來,惟恐因接待賢士遲慢而失掉人才。詩人在這里借用這個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樣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課下注解幫助了學生)

  教師:很不錯,現在大家是不是已經明白了曹操這首詩的主旨?

  學生:明白了。(頻頻點頭)

  教師:同學們,既然喜歡這首詩,現在就請大家好好背誦,從中認真品味它的語言與風格。

  這時候,下課的鈴聲響了。

《短歌行》說課稿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曹操“憂”的內涵,感受詩歌的情感變化。體會詩歌中各種表現手法的藝術運用。

  2、過程與方法:在反復誦讀過程中把握詩歌含義,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并學習曹操為實現人生價值而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二、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人曲折表達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2、通過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情感。

  三、教學方法:誦讀法、探究法

  四、教學用具:制作卡片

  五、教學課時: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腦筋急轉彎:世界上誰跑得最快呢?

  曹操——說曹操,曹操就到

  (二)關于曹操(出示卡片:作者簡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參加鎮壓黃巾軍起義,后起兵伐董卓,滅袁術、袁紹,實行“唯才是舉”、抑制豪強、限制兼并、廣興屯田,終于統一北方;但藝術作品中的曹操形象絕不等同于現實生活中曾經叱詫風云的三國人物曹操,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應站在歷史的高度全面看待曹操這一歷史人物,承認他對歷史的推動作用,肯定他的貢獻,把握他的三個稱謂: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曹操也是漢末建安時期文壇領袖和重要詩人,現存20多首全是樂府歌辭,有反映社會動亂,給人民帶來災難的.: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有抒發個人政治理想和報負的。如《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這些詩雖用的是舊調、舊題,卻一掃兩漢以歌功頌德為文學主旨的腐朽詩風,而代之以新鮮的現實內容,其詩語言質樸、情感深沉、格調蒼涼悲壯,形成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 魯迅稱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三)題解:這是一首樂府詩,《短歌行》是漢樂府的一個曲調的名稱,樂府詩有“長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據歌詞音節的長短而言。一般說,長歌比較熱烈奔放,而短歌的節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適于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

  指導朗讀:“三分詩,七分讀”,這就說明學習詩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朗讀,不僅要讀對、讀懂,更要讀出感情(教師示范朗讀詩歌)。

  (四)初讀課文——準確

  1、要求:準確(讀準字音、停頓和節奏)的朗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及同桌相互評論。(課件顯示重點字音:矜、掇、呦、讌、哺;二二節拍,四句一換韻,抑揚頓挫,聲音響亮,具有強烈節奏感)

  (五)悟讀——流利

  1、要求:讀一句詩歌,讀一句注釋,理解詩歌含義。未讀懂之處標記出來。

  2、組長收集未讀懂意思之處。

  3、師生共同解答疑問。

  (收集疑點:去日苦多、契闊談讌;巧用語典:“青青子衿……”“呦呦鹿鳴……”“山不厭高……”;巧用事典“周公吐哺……”)

  (六)情讀——富有感情

  1、通過熟讀,小組合作研究(8句一節)思考文章主要內容:①時光易逝,人生苦短②渴望賢才,禮遇嘉賓③賢才難得,憂思難解④虛心納士,統一天下

  2、這首詩歌中感情色彩最濃的字眼是什么呢?

  請你找出這首詩歌中感情色彩最濃的字眼?

  明確:詩人的情感焦點是“憂”,那么詩人為何而憂?

  3、學生閱讀詩歌,思考后回答詩人為何而憂。(伴隨品讀)

  (1)第一節對酒當歌……唯有杜康,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①設問開頭,破空而來,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思考。 ②比喻。用“朝露”為喻,表達年華易失的感慨,抒發深沉的憂思和苦悶。 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聯想。

  憂——人生短暫(讀出“憂”以及“憂中蘊含的積極向上之情)

  (2)第二節“青青子衿……鼓瑟吹笙”詩人如何表達對人才的渴盼的?

  ①用典。②興。用“子衿”、“鹿鳴”起興,表達作者對賢才的渴求和對賢才的禮遇。

  憂——渴慕賢才(應讀得情意綿綿,還應讀出詩人求賢若渴的誠懇之情)

  (3)二節寫了對賢才的渴求,賢才來了嗎,易得嗎?讀第三節“明明如月……心念舊恩”并思考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比喻,作者將賢才喻為明月可望而不可得,抒寫內心苦悶。后又描繪歡飲暢談情景,便將求賢過程中的悲喜情狀曲折有致的表現了出來。關鍵詞“枉”很重要,表達了對賢才的真摯與尊重。

  第三節這8句是對前兩節16句的強調和照應:前四句詩仍是寫“憂”,從情感上照應第一節。“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應第二節,仍是想象賢才歸來時的歡快場面。如此強調和照應,使全詩具有低昂抑揚、反復詠嘆的效果。

  這里的“憂”和上文的“憂”一樣嗎?詩人為何而憂?

  明確:詩人求賢若渴,可賢才并沒有來,“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更進一步寫出作者求賢若渴而賢士不至的苦悶和厚重憂思。憂—賢才難得(“憂”之情更進一步,想象與賢才暢談之處應讀出“喜悅”之情)

  (4)第四節“月明星稀……天下歸心”作者借眼前之景抒怎樣的宏圖偉愿?

  明確:作者以南飛的烏鵲喻人才,表達了愿意以山高海深的胸懷效法周公廣納賢才從而建功立業,一統天下。作者一憂時光短暫,二憂賢才難得,都是因為理想尚未實現,統一大業尚未完成,其實這才是他內心更深更重的憂愁。

  憂—功業未就(讀出對人才的渴求之情,還有一種一統天下的霸氣。)

  4、“詩言志”,結合曹操的憂,說說詩人抒寫了什么“志”?

  明確:志——廣納人才 建功立業 統一天下

  5、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全詩。

《短歌行》說課稿3

  大家好!今天我的說課題目是曹操的《短歌行》,我將從說教材、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時數以及教學程序七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地位與內容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第8課《詩三首》中的第二首。這個單元主要是學習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是高一新生繼必修1第一單元學習中國現代詩歌的基礎上又一關于詩歌學習的階段。

  《短歌行》是魏時曹操以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四言詩,它雖然繼承了漢代樂府的傳統,但面對人生苦短卻一掃兩漢時期及時享樂的腐朽詩風,代之以新鮮的現實內容——政治理想的高揚,建功立業的欲望,強烈的個性,都體現了魏晉時代文人的創作風格。學習它對中學生思想道德及人生價值取向有著正面的教育意義。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基本學情,特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1)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詩歌;

  (2)理解曹操“憂”的內涵,感受詩歌的曲折、起伏的情感變化;

  (3)學習并掌握詩中運用比興、典故等表現手法的鑒賞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創設,反復誦讀、質疑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方法歸納等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并學習曹操為實現人生價值而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教學難點:1.通過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內容)。

  2.運用典故及比興手法表達感情的技巧。

  四、說教學方法

  為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能動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獲得學會學習的能力與方法,本節課主要采用以下策略:

  1、體驗法:學生結合情境,通過誦讀,深刻理解詩歌積極向上的情感。 是件樂事,曹操又在憂什么呢?

  【明確】:人生苦短,光陰易逝。

  師:同學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呢?(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非常好,善于在詩中找答案。對,作者憂的是光陰易逝。但緊接著,他就發問了,“何以解憂”呢?

  【明確】:酒(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師:是的,作者把這一憂愁交給“杜康”去解決。我們知道,杜康是中國釀酒的始祖,故而其名字就成了酒的代稱。而中國“借酒澆愁”的文人也不少。同學們知道哪些有關借酒澆愁的名句呢?

  【明確】:李白說過:“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唐代詩人羅隱也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柳永亦說:“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秦觀:“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師:從上面幾個借酒澆愁的男人來看,酒真的能消愁嗎?當然不能。 借酒澆愁只會愁上加愁,酒并不能作為解決憂愁之感的根本出路。那么出路是什么呢?面對人生苦短的憂愁,有人主張及時行樂,有人則主張在有限的生命里擴張無限的生命價值,從而積極進取。那么,憑著你們對曹操的理解,同學們覺得曹操面對人生苦短的悲哀,他是消極還是積極態度呢?

  【明確】:那同學們的看法是不是正確的呢?這就需要了解一下本文的寫作背景。東漢末年,群雄并起,紛爭不斷。各路英雄是各顯神通,意欲蕩平宇內,一統天下。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正值赤壁大戰前夕,曹操帶領文武將士陳兵江上,這天夜里,月光皎潔,風平浪靜,澄江如練。曹操與諸將士飲酒狂歡,縱論天下。此情此景,曹操是來了興致,拿起長矛,在將士面前慷慨高歌,他所唱的就是后來留傳千古,膾炙人口的《短歌行》。我們現在知道了,他這時在赤壁大戰前夕所做之詩,可不可能向將士們傳達頹廢之音?(不可能),對,進而再聯系曹操的一生,我們不難做出判斷,面對人生苦短,曹操的'態度是怎樣的?(積極進取的),他看似及時行樂,實則把深沉的情感隱藏在酒中。

  師:既然曹操深感人生有限,他就更急于實現人生理想。而這時的曹操已經53歲了,面對仍未完成的一統中國的宏偉大業,他決心廣泛延攬人才,招納賢士致力于建功立業。因此,在表達憂慮之后,他迫不及待地發出了對賢士的思慕之情。

  師:請同學們齊聲朗讀第二小節,結合注釋,思考詩人如何表達對人才的渴盼?

  【明確】:(讀得不錯,為自己鼓鼓掌。)借用《詩經》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達一個姑娘對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過來,表達對賢才的渴求,懇切至極。但是,更重要的是曹操還省去了后面的一句“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也就是含蓄地告訴賢士們,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不給我消息嗎?借用得天衣無縫,準確生動,威而不怒的王者風范昭然若是。

  師:引來人才固然是好事,但能用好人才才是本事。曹操歷來都以“不拘一格降人才”而受到贊譽。在這里,曹操是怎樣表明他對待人才的態度呢?

  【明確】:“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麋鹿找到了艾蒿,就會相呼相鳴。 我要是有了嘉賓,一定要鼓瑟吹笙。)這里引用《詩經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到我這里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并合作的。

  3、“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之“憂”

  師:這里的“憂”和上文的“憂”一樣嗎?詩人為何而憂?

  【 明確】:“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詩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喚:天下賢才,我何時才能得到你們呢?顯然這里憂的內涵是“賢才難得”。

  師:也正是因為賢才難得,詩人才更是迫切希望得到賢才,于是,生發賢者紛紛來歸的場景就顯得在情理之中了。請找出詩中作者想象賢才紛紛投奔自己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幾句話的含義。(實則是訓練學生翻譯能力)

  【明確】:“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來吧朋友!越過那田間小道,別管他阡陌縱橫。有勞你枉駕前來,讓我們永遠相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歡飲暢談,重溫那往日的恩情。(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師:可是想象終歸是虛無,曹操是何其精明的一個人,賢才的缺失,于他理想的實現必定是一個硬傷,所以雖已經擁有許多人才,但他仍舊是憂。故而下文借由景物抒發的求賢若渴的情感就更加顯得真切動人。

  4.憂的根源

  分析: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師:“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一句本為景物描寫,正是這樣的景象觸動了詩人的愁思。那么,本句有沒有更深刻的內涵呢?

  【明確】:①以“烏鵲”無枝可依類比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彷徨不知何去何從。表達出對人才的渴望。言外之意即“我就是你們所要尋求的明主,不要再猶豫徘徊了,趕緊來投奔于我,我助你們實現你們的人生理想,你們助我實現統一大業”。

  ②“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幻燈片上簡介典故出處)用典說明自己如高山、大海一般能夠廣納賢才 ,并會像周公一般殷勤地善待賢才。尤其是“天下歸心”一句,霸氣十足,表達出作者胸懷大志,勢必一統天下的強烈愿望。

  師:作者渴望人才,渴望實現統一大業,那么那個時候人才來歸了嗎?統一的愿望得償了嗎?

  【明確】:沒有。

  師:那么,由此觀之,作者還憂什么?

  【明確】:功業未就。這就是曹操憂時光易逝,憂賢才難得的落腳點。也就是說,功業未就,才。是作者內心憂悶的根源正因為統一大業還沒有完成,所以時間才顯得彌足珍貴,賢才們的大力輔助才顯得至為重要。

  四.全班同學再次配樂誦讀詩歌,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情感

  這首詩,心懷天下,唱出了一代政治家的求賢歌。這首詩,沉雄豪邁,洋溢著積極進取的人生追求。這首詩,回環往復,在古直悲涼中蘊含激越昂揚。現在,就讓我們再次齊聲朗讀這首詩歌,進一步體會詩人深邃的思想內涵。

  五、藝術特色

  1、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詩經·鄭風·子衿》

  比喻渴慕賢才。本意是傳達戀愛中的女子對情人愛怨和期盼的心情。這里詩人化用詩意,比喻熱烈期待賢士的到來。古樸深沉,自然妥貼。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

  賢才若來投奔于己,必將極盡禮節招待他。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韓詩外傳》

  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復傾訴了求賢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為完成統一大業而不遺余力的真誠態度。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管子.形解》

  海納百川,誠心納英才,希望接納的人才越多越好。

  2、巧用比興。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時光何其短暫。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兩句喻得不到賢才的憂思不可斷絕。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喻賢士們還沒有歸宿。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喻賢才尚在徘徊并急于尋找可依托的明主,流露出詩人惟恐賢士不來的焦急心情。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以山高海深比招納人才的博大胸懷,用以虛心待賢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樣厚遇賢士,使天下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

  六、詩歌總結

  《短歌行》抒寫的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兼詩人的曹操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抒發了自己對人生苦短和時光易逝的苦悶和感嘆,同時也以真誠和迫切的心情抒發了自己招攬賢才的良苦用心、建功立業的宏圖大志。在詩歌的最后也坦誠的向世人展現了他自己所追求的人生價值。全詩前面部分寫的沉郁悲涼,后面部分寫得慷慨激昂,作者的情感有低沉也有起伏更有高亢。集中地體現了建安時期“慷慨悲涼”的建安風骨,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品,也是曹操傳世的千古名篇。對于我們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來說,曹操的那種珍惜時間、積極向上的精神,真誠坦蕩的胸懷以及樹立遠大理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不懈追求都是值得我們去好好學習的。

  七、作業布置:

  1.背誦并默寫全詩

  閱讀曹操的《求賢令》一文,再結全《短歌行》一詩,以書面的形式談談曹操的求賢觀對現代生活有什么啟示,對你有什么啟發?300--500字。

《短歌行》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是文新學院···級··班的···,我今天說課的篇目是《短歌行》。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方面闡述我對本課的教學思路及其依據。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短歌行》是建安文學開創者曹操的著名作品,也是漢魏詩歌的杰出代表。這是一首曹樂府詩歌,全詩運用比興、典故等藝術手法,抒情與言志相結合,表現了曹操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新課標必修第二冊第二單元“詩三首”中的一首,本單元要求學生學會欣賞詩歌意象,品味詩歌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課文的基本特征是意象明朗、語言精煉、情感真摯。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教師應以點撥為主,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漢魏詩歌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忽視對詩歌大意的疏通以及對重點知識的講解。

  2、說學生情況

  中國古典詩歌對于學生并不陌生,從小學到初中都一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許多著名作品學生都能吟誦,所以都有一定的古典詩歌學習基礎。但是,漢魏詩歌時代久遠,語言精煉,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學習時不僅要熟讀、背誦,還要了解詩歌特點,領悟詩人抒發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新課標就強調:“高中語文課程應幫助學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的功能。”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新課標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理解詩歌大意、掌握詩歌意象、學習漢魏詩歌典型藝術手法。

  2、能力目標:培養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目標:學習曹操積極進取、重視人才的精神風貌。

  [依據]:單元要求:品味詩歌的語言,理解意象的意義,把握詩歌的情感,初步學會鑒賞詩歌的方法。

  《新課標》要求:在閱讀鑒賞古典詩歌中,了解詩歌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表現手法,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教育者,養成人性之事業也。”——蔡元培

  [說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并重的教學理念。

  三、 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解讀詩歌意象,領會詩歌意境;學習漢魏詩歌典型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解讀詩歌意象,領會詩歌意境。

  [依據]:新課標“詩歌教學應注重意象、意境以及詩歌的語言美。”(只有加深對詩歌意象的解讀才能更好的領悟作者的情感,只有加強對詩歌藝術手法的學習才能更好地領會詩歌的語言美。)

  四、 說教學方法

  1.誦讀法:反復誦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

  2.探討法:把握重點,抓住關鍵詩句互動探討。

  [依據]《新課標》要求:詩歌教學要以朗讀指導為基礎,努力提高學生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陶冶性情,提高審美境界。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主導,學生積極參與,構建開放、有序的語文課程。(熟讀涵詠,乘著歌聲的`翅膀遠觴,超越時空,于千載之下和詩人達成心靈的默契,方乃培養讀詩鑒詩的正確途徑。)

  “語文教學的根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葉圣陶

  五、 說教學過程

  1、教學思路:

  1)整體感知,初步理解;

  2)品讀詩歌,領會感情;

  3)欣賞意象,體會語言;

  4)結合小結,拓展訓練。

  2、導入:話題討論——中國古代帝王不同的“人才觀”。

  (通過對古代帝王“人才觀”的討論引出魏武帝曹操的對人才的重視,導入課文。)

  [依據]《新課標》要求:“在繼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還要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興趣。”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瑞士教育家皮亞杰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托爾斯泰

  3、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學生邊聽邊小聲跟著朗讀,在聽讀的過程中感受全詩的感情基調——“憂”。

  2)在初步感知了全詩的感情基調后,帶著“憂”的情感再齊讀課文。

  4、課文賞析

  1)抓住作者的情感脈絡,理解詩歌大意。

  (主導問題:通讀全詩,可以看出作者在憂什么?)以“憂”為線索,理清詩歌大意。作者通過對“人生短暫”、“人才難得”、“功業未就”三種憂愁的抒發,表達了渴望人才,一統天下的愿望。

  2)解讀詩歌意象。

  (主導問題:通讀全詩,可以看出作者運用了哪些意象?)以詩歌中的重點意象:酒、朝露、鹿、明月、烏鵲等進行解讀,領會其營造的詩歌意境:為人才,為天下的大一統而憂愁幽思。(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概括分析詩歌藝術手法。

  (主導問題:通讀全詩,可以看出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對詩歌中運用的藝術手法進行概括總結:比興、典故、抒情與言志結合。

  [說明]:通過主導問題,啟發學生思考。

  [依據]新課標“鑒賞古典詩歌,要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領悟詩人的思想感情,學習詩歌的語言藝術魅力。”(漢魏詩歌,時代久遠,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賞析詩歌之前需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抓住作者感情脈絡理清詩歌大意。而意象的解讀和詩歌藝術手法的探討是學習這首詩歌的重點和難點,所以應分別予以講解。)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孔子

  七、說課文小結

  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點明在憂愁中透露出的作者一統天下的宏圖大志。

  八、說拓展訓練

  結合《鴻門宴》相關情節,討論劉項二人成敗與用人態度的關系,引出曹操的用人觀。

  [依據]:新課標“語文學習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應向生活延伸,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

  九、說課后作業

  寫一篇短文談談《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對你的啟示。

  [依據]:新課標“通過學習必修課程,應具有較強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不斷提高探究能力。”

  十、說板書設計

  以作者的情感“憂”為線索概括出“憂”的內容,最后總結出詩人的抒情言志目的:渴望人才,一統天下。

  [依據]:新課標“板書圖示的基本功能是用簡潔、醒目的板書、圖標和形象,勾勒出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結構的特點,引導學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教學內容。能夠揭示中心,突出重點,理清思路,啟發思考。”

《短歌行》說課稿5

  一、說教材地位與內容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第8課《詩三首》中的第二首這個單元主要是學習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單元內容包括:《<詩經>兩首》、《離騷》、《孔雀東南飛》、《漢魏晉詩三首》,是高一新生繼必修1第一單元學習中國現代詩歌的基礎上又一關于詩歌學習的階段

  而《短歌行》是魏時曹操以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四言詩,它雖然繼承了漢代樂府的傳統,但面對人生苦短卻一掃兩漢時期及時享樂的腐朽詩風,代之以新鮮的現實內容——政治理想的高揚,建功立業的欲望,強烈的個性,都體現了魏晉時代文人的創作風格學習它對中學生思想道德及人生價值取向有著正面的教育意義

  二、說教學目標

  “閱讀鑒賞”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主體新課標對這部分的要求是學生能在鑒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并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恰當地表達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教學大綱和教材都強調高中語文詩歌鑒賞單元的教學必須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為主,教學重點必須放在如何指導學生閱讀鑒賞這方面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基本學情,特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1)、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詩歌;

  (2)、理解曹操“憂”的內涵,感受詩歌的情感變化;

  (3)、學習并掌握詩中運用比興、典故等表現手法的鑒賞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創設,反復誦讀、質疑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方法歸納等學習能力

  3、情感與態度:體會并學習曹操為實現人生價值而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教學難點:1.通過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內容)

  2.運用典故及比興手法表達感情的技巧

  四、說學情

  我所上課的班級為K一1班,該班學生的學習情況是這樣的:

  1、知識能力方面:詩歌重朗讀,而在朗讀方面,相對其它文學體裁而言,我校高一學生對詩歌的朗讀興趣會大一些,如果能抓住這一點,會增加課堂的學習氣氛但學生對詩歌的認識基本還停留在初步認識上,在必修一第一單元中國現代詩歌學習的時候,我們發現:學生閱讀面狹窄,生活閱歷淺,沒有耐心透過詩句深入探究詩人的思想情感,以致于難以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本單元雖然有了前面幾首詩歌的教學鋪墊,但感覺學生品讀詩歌的底子仍然比較薄弱,對詩歌鑒賞感悟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2、個性方面:這些學生學習不夠積極主動,喜歡沉默,不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主動表達喜歡被動接收,老師講一點就學一點,自主性需要培養和提高

  學習方法方面:由于學習能力有限,高中科目增多,課外能獨立自主地完成各科作業的不多,沒有時間復習更不要說來預習新課了,常常是一篇課文在上課前班里找不到幾個有閱讀過的,很多教學任務只能依賴于課堂時間來完成

  五、說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習者特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能動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獲得學會學習的能力與方法,本節課主要采用以下策略:

  1、體驗法:學生結合情境,通過誦讀,深刻理解詩歌的情感和內涵

  2、質疑釋疑法: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個性化閱讀能力

  3、小組合作與對話交流法:通過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學生與教師對話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能力

  4、拓展研究法:運用新舊知識進行拓展遷移,豐富詩的文化內涵

  五、說教學資源的準備

  ①《三國演義》中曹操“橫槊賦詩”的一段視頻剪輯

  ②自制ppt課件

  六、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情境,明確學習目標:(4分鐘)

  1、導語:歷史是任人涂抹打扮的小姑娘,千年煙塵后,歷史人物的模樣難免模糊現在,請你談談,你所知道的曹操是怎樣一個人物?

  2、導入課題: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當年他親率八十萬大軍,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聯盟”,夜宴群雄,橫槊賦詩時所吟唱的《短歌行》

  設計意圖:從說曹操開始,看學生的知識儲備和閱讀面如何引導學生走進詩歌,走進曹操的內心

  (二)、整體感知詩歌(8分鐘)

  1、朗讀感知:組織學生自由閱讀全詩,初步感知詩句

  2、正音教師使用多媒體出示對此詩預設的重要字的讀音

  3、情境感染:播放《三國演義》中曹操“橫槊賦詩”的一段視頻剪輯

  4、請一生朗讀全詩

  設計意圖:原生態的閱讀才能真實看出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不要先入為主,尊重由淺入深的學習規律讓學生自主閱讀,讀順“橫槊賦詩”的視頻讓學生對比別人的閱讀,以此進一步感知詩歌的情感

  (三)、文本賞析過程(25分鐘)

  第一種方案(非指示性教學法的嘗試)自主、合作與對話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再讀詩歌,提出問題

  2.組內對話:小問題,容易的問題小組內解決

  3.組與組對話:小組選派代表將組內部不能解決的且有代表性的問題寫到黑板上去,請求其他組幫助解答

  師生對話:組與組對話不能解決的問題再由老師啟發點撥釋疑

  第二種教學方案:教師預設問題,師生合作探究

  1.解題;

  2.寫作背景;

  3.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探究一:詩人在這首詩中流露出怎樣的`情緒?為什么會有這種情緒呢?

  ①思考曹操在對酒當歌之際,有著怎樣的情緒,并試用一個詞或一個字來概括這情緒

  ②當讀到“對酒當歌”時大家有沒有聯想起以前學過的一些有涉及“酒”這個字的詩詞呢?

  過渡:歷史上,飲酒想起詩,賦詩想起酒,酒與詩好象是孿生兄弟,結下了不解之緣請大家說說此詩中曹操喝酒時發出的是怎樣的感慨?

  ③作者憂愁的是什么呢?

  ④作者形容人生苦短的時候用了什么修辭?這種修辭的好處是什么?

  過渡:自古以來嘆時光易逝,人生易老,大有人在如有哪些,請說說⑤曹操《短歌行》開頭也發出了時光短促,人生幾何的感慨那曹操感嘆人生苦短之后為什么又認為只有酒才可解難忘之“憂思”呢?探究二:常說酒后吐真言,那曹操飲酒后有沒有向眾人吐露心中的“真言”呢?如果有,又是什么呢?請結合文本中的詩句加以說明

  ②這些句子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技巧?

  ③詩人引用典故來表達什么心理愿望,這樣表達又有什么作用呢?

  ④請位同學分析一下文中其它有引用典故的句子

  ⑤歸納引用典故的表達效果

  過渡:滿腹經綸富有才華的曹操以委婉的語言向眾人傳達了自己渴求賢才、禮遇賢才的一片誠心根據我們剛才對使用典故句子的分析,請同學們總結一下運用典故的詩句應如何理解清楚,這樣用的好處是什么?

  探究三:詩中除運用典故之外,還使用了哪些藝術手法來表達思想感情?試作分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注意表述格式)

  教師小結:通過對詩人多種表現手法的理解,我們走進了作者的內心,明白曹操在詩中不僅表明了自己的求賢之心,也表明了對賢才的禮待,更表現著一種真誠感人的力量可以說,這首詩本身就是在為求賢做著努力,打著“廣告”

  設計意圖:1.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組內生生對話、組與組之間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等幾種互動對話方式深入理解詩歌的內涵及表現手法,學會鑒賞詩歌,掌握相應的方法與技能讓學生有一課一得的感受這也是重難點突破的手段

  2.在學生對話交流的過程中適時穿插進朗讀,使學生的感悟和理解與文本有效結合,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3.學生臨時生成的問題與考驗著教師的基本功與課堂駕馭能力對教師而言,這是一種挑戰但我以為,這樣的課才真實

  (四)、課堂鞏固(8分鐘)

  背誦《短歌行》

  設計意圖:本首詩表達感情曲折多變,感情充沛,適宜朗讀,且有不少的精華句子,讓學生通過反復吟詠,體會詩人的情趣用課堂時間也是為了及時落實與鞏固背誦任務

  七、說作業設計

  閱讀曹操的《求賢令》一文,再結全《短歌行》一詩,以書面的形式談談曹操的求賢觀對現代生活有什么啟示,對你有什么啟發?要求:先寫在紙上,再準備發言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學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讓學生在學完課文后通過寫來交流,通過寫加深對本詩的理解

  八、說板書設計

  表達格式:手法內容作用或效果

  運用了 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 ,表達(抒發、體現)了詩人 的思想感情(心意、情懷、理想、高尚品德等

  藝術手法

  用典 典雅耐讀 富于文采

  增加內涵容量;

  詠吏以言志或抒情

  比興 形象生動

  借代 引人聯想 形象突出

  特點鮮明 具體生動

  思想情感

  憂 解憂

  人生苦短——>只爭朝夕

  賢才難得——>招納賢才

  功業未就——>天下歸心

  思想情感和藝術手法是本課的學習重點與難點,將這兩部分板示給學生以條理清楚,重難點突出的印象表達格式的歸納是對知識上升為技巧方法的指導

《短歌行》說課稿6

  一、說教材

  《短歌行》是高中語文教科書第二模塊閱讀鑒賞部分第二單元《詩三首》中的第二首詩歌。雖然《短歌行》屬于略讀課文,但其思想內涵和藝術成就都堪稱后世詩歌典范。通過本課學習,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鑒賞詩歌的門路,為以后深入研究唐詩打下良好的基礎。

  新課標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因此,這節課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應體現三個維度。

  1.知識與技能: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掌握表現手法,從而培養學生初步鑒賞評價詩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討論,鑒賞品味,領悟作者在詩歌中表達的情感,引發聯想,產生共鳴,提高鑒賞水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古典詩歌的意境美和節奏美,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創造力。教育學生自覺珍惜時間,樹立遠大的志向。

  根據高考大綱中規定的“分析評價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這一目標,我們把教學重點放在感悟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這一目標上。只有把握情感才能更好地把握主旨,理解作者的創作目的,從而更好地把握全詩。我們力求通過閱讀,結合背景,分析討論,最終落實。

  針對平時教學中學生很難把握詩歌的表現手法的現狀,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自然落在探究詩歌的表現手法上。引導學生利用注釋理解作者《引用詩經》中詩句的含義,揣摩作用,從而掌握用典抒情的表現手法,突破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明確規定: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因此,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對話式教學模式,教學手段上應用多媒體教學。

  1.對話式教學模式

  在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里,根據學法和教學過程的需要,適當采用提問法。用提問的方式建立課堂對話模式,增加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平等對話的機會,以加強課堂交流,增強課堂實效性。

  2.多媒體教學

  利用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3.補充說明

  在對話式教學模式教學中,對于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及時點撥、講解。注意對每個環節即使總結。

  三、說學法

  本節課在學法指導上,重點指導學生采用誦讀法,質疑法和討論法。

  1.誦讀法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能吟“詩歌不讀難以把握隱約含蓄的內容,詩歌不讀難以感受悠遠深邃的意境,詩歌不讀難以體會至深至切的情感,詩歌不讀難以玩味靈動鮮活的語言。因此,在學習詩歌方面,我要求學生采用形式多樣的誦讀。重點是全班的齊讀,配樂朗讀。讓學生在誦讀中較好地把握詩歌的音韻節奏,領悟詩歌的情感。

  2.質疑法

  清代學者劉開曾言:“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在學法上應引導學生自覺發現問題,大膽提出質疑,鼓勵學生互問,師生互問,讓學生在質疑中形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3.討論法

  質疑法的實行必然會出現需要討論的問題。因此應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化個人智慧為集體智慧,讓學生通過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既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又能獲得心理上的愉悅。討論之后的小結發言,完全可以訓練學生快速組織語言和準確表達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整個教學過程應注重閱讀和課堂展示表達。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亦如此,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導語的設計至關重要。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中國詩人與酒有著不解之緣。李白飲酒的豪情無人能比,“會須一飲三百杯”豪放浪漫,激情澎湃;詩圣杜甫飽經滄桑,深沉憂郁,也”唱出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那么,魯迅眼中的大英雄曹操,他的詩中又是怎樣與酒結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短歌行》。我相信,這樣的導語定會給這節詩歌鑒賞課定下一種意味深長的韻味。

  2.誦讀課文,初步感知

  引導學生自讀是這節課中較為重要的環節。只有充分閱讀課文,才能真正體驗詩歌的內容。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讀”就是“自主”學習方式的最直接體現。巴金說:“寫吧,只有寫,才會寫。”我們是否也可以說:放手讓學生讀吧,只有讀,才會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閱讀中感悟,在閱讀中品味是最好的自學方式。這一部分可安排以下具體環節:

  ①學生自讀。

  我覺得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每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是不一樣的,那么他閱讀的節奏也不會相同,理解的程度更是不一樣。因此,我認為閱讀應充分學生的個性發展。

  ②教師范讀或背誦課文。

  教師的范讀,能夠用自己的情感帶動并感染學生,讓學生從教師的情感中真正走進課文。

  ③學生齊讀課文。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畫面,配放音樂,為學生的閱讀創設特定的情境。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④提出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在誦讀中掌握詩歌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互問詩中相應的生字生詞和重要的文言文知識,鼓勵學生的課堂交流。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3.仔細品讀,把握情感

  這是本節課最重要的教學環節。經過幾番誦讀,學生已經對課文有了初步的認知,在此基礎上,請同學有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詩句。

  我的設想是學生選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四句時,我想以此作為切入口引導學生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設計問題:“假如要你用一個詞來概括詩人的情感,大家認為哪個詞最恰當?”學生很容易找出是一個“憂”字。繼續設計問題:“作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政治家曹操,他到底‘憂’什么?”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聯系背景去感悟。可以設計討論,讓學生結合自己課前掌握的資料,自由交流。總結討論結果,讓學生自己歸納出要點。最后教師總結:人生短暫,人才難求和功業未酬是全詩中透露出來的思想感情。這里就已經落實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學生若有選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四句,我的設想是引導學生利用課文注解仔細品讀,理解含義,可以組織討論,歸納出作者引用典故的目的是表達求賢若渴的心情,說明賢才若來投奔,必將極盡禮節招待他的決心。可以引導學生揣摩用典抒情的作用,掌握這種常見的表現手法。這樣就可以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當然,課堂是生成的,這只是事先的設想。如若學生未提及此處,教師應善于利用課堂生成性資源,抓住學生發言的閃光點,或切入對精彩語句的品味,或強調詩句情感的體現。

  4.鞏固知識,遷移訓練

  為了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下面自然引出遷移訓練環節。引導學生閱讀下面的詩句,品出思想感情。

  ①“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使淚濺,鳥使心驚,春來了,鳥語花香,本來應該歡笑愉快,現在由于國家遭逢喪亂,一家流離分散,花香鳥語只能使人濺淚驚心。)

  ②“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楊柳岸”明寫眼前景,暗喻離別情。)

  ③“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鬧”字描繪出春意之濃,春意之烈,寫出了真感情。)

  針對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自然引入相應的遷移訓練,所用的訓練題也本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安排過程。先從學生熟悉的課題入手,讓學生自己去品味去鑒賞,然后引入幾首較為簡單的古詩詞佳句。

  5.總結全詩,布置作業

  ①概括本節課所講內容,理清鑒賞詩歌的整體思路。教導學生通過閱讀,結合背景,讀出內容,悟出情感,品出特色。

  ②作業,比較閱讀,借助《短歌行》,體會曹操《蒿里行》和《觀滄海》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6.關于板書設計和多媒體教學的說明

  多媒體設計應為學生賞析詩歌創造最佳的課堂氛圍。詩歌賞析若加之以相應的媒體介入,會使學生完全融入詩歌,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內在潛能,最大限度發揮其鑒賞水平。諸如以圖片、背景音樂與詩歌所表現的意境相呼應,自然會達到一種最佳的效果,有利于學生接受。我覺得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進行興趣調控,使之用于課堂教學,既可以激發興趣,又可是課堂妙趣橫生,因此,多媒體設計是備課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短歌行》說課稿7

  一、說教材

  (一)說教材地位和作用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第7課《詩三首》中的第二首。這個單元主要是學習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其思想內涵和藝術成就都堪稱后世詩歌典范。

  而《短歌行》是曹操以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四言詩。它雖然繼承了漢代樂府的傳統,但面對人生苦短卻一掃兩漢時期及時享樂的腐朽詩風,代之以新鮮的現實內容——政治理想的高揚,建功立業的欲望,強烈的個性,都體現了魏晉時代文人的創作風格。學習它對中學生思想道德及人生價值取向有著正面的教育意義。

  (二)說教學目標

  教學大綱和教材都強調高中語文詩歌鑒賞單元的教學必須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為主,教學重點必須放在如何指導學生閱讀鑒賞這方面。因此,特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曹操“憂”的內涵,感受詩歌的情感變化;

  (2)學習并掌握詩中運用比興、典故等表現手法的鑒賞方法;

  (3)讓學生在遷移閱讀名著《三國演義》中了解個性獨特的詩人曹操。

  (4)背誦本詩。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情境創設、反復誦讀、質疑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方法歸納等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并學習曹操“憂”而奮發,為實現人生價值而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把教學重點放在感悟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這一目標上。只有把握情感才能更好地把握主旨,理解作者的創作目的,從而更好地把握全詩。我們力求通過閱讀,結合背景,分析討論,最終落實。

  教學難點:

  1、通過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內容)

  2、運用典故及比興手法表達感情的技巧

  針對平時教學中學生很難把握詩歌的表現手法的現狀,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自然落在探究詩歌的表現手法上。引導學生利用注釋理解作者引用詩句的含義,揣摩作用,從而掌握用典抒情的表現手法,突破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

  1、我所要教學的對象是(7)和(11)兩個理科拔尖班。就課堂教學而言,(7)班偏活躍,(11)班較沉穩。從月考成績來看,兩個班學生語文基礎普遍較好。

  2、這一屆的生源以城鎮學生為主,學生知識面相對較廣。在每周一篇的隨筆中,不乏有思維獨特,文采斐然的文章。

  3、理科生學習任務重,分配給語文的時間少,學習的自覺性較差,很多教學任務只能依賴于課堂時間來完成。

  由此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主要為:激發學語文的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提高語文素養。

  三、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應變是一種技術。本著“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我設計教法如下:

  1、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謂不憤不啟,不誹不發。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

  (二)說學法

  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注重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兼容并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沉淀的四重境界。

  1、誦讀法——鑒賞語言,領悟情感

  2、勾畫圈點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3、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4、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其中誦讀法很重要。朱光潛說過,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最好是從讀詩入手。詩歌不讀難以把握隱約含蓄的內容,詩歌不讀難以感受悠遠深邃的意境,詩歌不讀難以體會至深至切的情感,詩歌不讀難以玩味靈動鮮活的語言。因此,在學習詩歌方面,我要求學生采用形式多樣的誦讀。重點是全班的齊讀,配樂朗讀。讓學生在誦讀中較好地把握詩歌的音韻節奏,領悟詩歌的情感。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以及課標要求,我對本課的教學流程作了如下設計。

  中國,是詩的國度。從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開始,歷經楚辭、漢樂府、《古詩十九首》,到了魏晉時期,中國詩歌史上又出現了一個重要時期:建安文

  學時期。此期許多作品從漢樂府民歌中吸取養料,創作五言抒情詩,五言詩由此走向成熟,同時出現七言詩,更從促進了唐代“近體詩”的成熟發展,在中國詩歌詩起到它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而建安文學的開創者與組織者,也正是這位著

  介紹詩人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統一中國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舉;也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

  其詩直接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他的創作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的動亂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現了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被稱為“建安風骨”或“魏晉風骨”。

  介紹創作背景

  在建安十三年,曹操親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想一舉消滅孫權和劉備的勢力。赤壁大戰前夕,酒宴眾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聽到烏鴉聲往南飛鳴而去,行:古代詩歌體裁

  長歌行與短歌行的區別:根據《樂府解題》,其分別在歌聲、曲調的長短。長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較適合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

  歷史是任人涂抹打扮的小姑娘,千年煙塵后,歷史人物的模樣難免模糊現在。面對這截然不同的評價,你有什么看法?請談談你所知道的曹操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1、朗讀、初步感知:尊重由淺入深的學習規律,讓學生自主閱讀,讀順。再進行提升指導。

  2、正音:教師使用多媒體出示對此詩預設的重要字的讀音、字意。

  3、學生試讀,點評指導:表現出蒼勁雄健,慷慨悲涼的感情。節奏多二二式,語速要慢點。

  4、播放配樂朗誦。師范讀,生齊讀。

  (三)、文本賞析過程(重點難點)

  關于課文內容的探究,我覺得要做到以下四點:一、到字里行間去;二、到文字背后去;三、到詩人心里去;四、到我們心里去。即分別是著眼于詩歌的字面內容、藝術技巧、作者情感和讀者體悟四個方面。

  教學方案:教師預設問題,師生合作探究

  中國古代文人與酒有著不解之緣,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與酒有關的詩文名句。請舉例?可以互相討論。

  一壺濁酒喜相逢——酒是喜

  紅酥手,黃藤酒——陸游與妻子被母親分開,他無奈,憤恨

  濁酒一杯家萬里——思鄉

  舉杯澆愁愁更愁——愁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表達了作者此時心情的孤單。

  琵琶美酒夜光杯――表達的是邊關將士為國殺敵的豪情壯志,豪邁。

  過渡:可以說,酒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道具。酒也是一種文化,因為很多東西來源于酒,歸根于酒。酒也常與某種情感相連,那么曹操的《短歌行》詩眼。

  1、請你找出這首詩歌中感情色彩最濃的`字眼?——情感焦點是“憂”

  2、詩人為何而憂呢?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第一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1、問題1:詩人“憂”什么?——板書:人生苦短

  2、作者表達情感時用了什么修辭?這種修辭的好處是什么?

  設計意圖:領悟憂的內涵,并體會詩人情緒低落到極點 。要讀得慷慨悲涼。 明確:①設問開頭,破空而來,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思考。 ②運用“朝露”為喻,表達年華易失的感慨。 ③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聯想。

  補充:不直接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借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辭格叫借代,也叫“換名”。它重在事物的相關性。作用: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過渡:嘆時光易逝,人生苦短只好借酒澆愁。同樣意識到人生短暫,人生態度卻未必相同。

  3、問題2:曹操《短歌行》開頭感慨時光短促,人生幾何的。是不是很消極呢? 設計意圖:感受詩人強烈的個性,并學習其積極的人生價值觀。

  過渡:曹操急于實現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他要實現理想,迫切需要什么條件?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他迫切需要人才的輔助。

  4、問題3: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是如何體現的?找出相關句子,體會其藝術特色。

  設計意圖:領悟詩歌的藝術趣味。對人才的渴慕,是詩人對憂愁的自己排解和振作,要讀出渴盼。

  第二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確:運用典故,同時又以“子衿”“鹿鳴”起興,表達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 說明賢才若來投奔于已,必將極盡禮節招待他。

  補充:所謂用“典”,是指在詩詞中通過各種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作用:在唐以前詩歌中主要表現為增加詩歌的容量,使詩典雅耐讀,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詩詞曲中主要是懷古傷今,詠史言志。

  5、問題4、曹操如何對待人才?從何處可以看出其對人才的態度?

  設計意圖:感受曹操廣闊的胸襟。并把握詩人面對冷月觸發愁思,要繼續讀出渴慕人才的情思。

  第三節: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

  明確: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賢才喻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達渴望賢才來歸的心意。而在這還沒有實現的情況下,才“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四句詩仍是寫“憂”,從情感上照應第一節。“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應第二節,仍是想象賢才歸已時的歡快場面。

  過渡:曹操面對滿座嘉賓,感謝他們的到來。看著眾多的賢才,曹操內心應是什么樣的情緒?當然是滿心喜悅。那他為什么還要“憂”呢?

  6、第四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問題5:“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一句本為景物描寫,正是這樣的景象觸動了詩人的愁思。那么,本句有沒有更深刻的內涵呢?

  設計意圖:深入理解詩歌內涵,準確把握主旨。揣摩詩人渴望人才的深深憂思滲透著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因對事業的不懈追求,情緒由低落轉高昂。

《短歌行》說課稿8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短歌行》。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短歌行》選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第七課,這個單元主要是學習從先秦到南北朝的詩歌。《短歌行》是曹操以樂府古題創作的詩歌,雖然有繼承漢樂府的傳統,但一掃兩漢時期及時行樂的頹靡作風,在詩歌中表現出了激昂的感情,將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和求賢若渴的心情貫穿詩歌,對中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有著積極的影響。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具有較強的概括和歸納能力,對詩歌朗讀的興趣比較濃厚,但是在前面章節的學習過程中體現出閱讀面窄、生活閱歷淺、不能將自己的感受遷移到詩歌學習中去理解詩人感情的不足,以致于難以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系的一個有機整體,這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應以知識與技能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并把前面兩者充分體現在過程與方法中。因此,我將三維目標進行整合,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以下幾個方面: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背誦全詩,學習詩歌中所運用的用典比興的藝術手法。

  2.學生通過朗讀詩歌、情境體驗、合作交流及教師點撥這一學習過程,學會詩中所運用的表現手法,深層體會詩人在詩歌中表現的情感,提高學生分析鑒賞詩歌的能力。

  3.通過對詩歌的深層解讀,學習曹操在詩歌中體現的生命意識,培養學生珍惜時間、樹立遠大抱負的意識和責任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很難建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也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為:解讀詩歌意象,學習魏晉詩歌的用典比興表現手法,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五、說教學方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傳授給學生有效的鑒賞方法,學生才會舉一反三,逐步提高閱讀和鑒賞能力。所以本節課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朗讀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一)導入新課

  我會借用多媒體播放詩歌朗誦導入:同學們在上課前大家先一起來聽段詩歌朗誦。聽完朗誦以后,哪位同學能跟大家說說你對剛剛這首詩歌的了解呢?看來大家對曹操很熟悉啊,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曹操的這首《短歌行》,順勢導入《短歌行》。采用這樣的導入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產生探究欲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讓同學們朗讀詩歌,體味詩歌中“憂”的感情基調。

  其次,在學生個性化的解讀之上,讓學生分組討論詩歌中所用意象及運用的藝術手法,賞析詩歌語句,整體把握詩歌感情。

  最后,我會在學生已經能自主說出詩歌思想的`時候進行總結。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

  在學生個性化解讀的基礎之上,將全班分為六個小組,組內互相參照,互相啟發,要求組內成員都要分享自己對詩歌中的意象的解讀及對詩人“憂”的內容的解讀;2.各小組內推選小組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1.詩中表現詩人“憂”的詩句?

  明確:“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課件展示)

  讓學生在初步朗讀時找到表現詩人“憂”的詩句,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詩人為什么而“憂”?

  明確:①憂功業未成(板書)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課件展示)

  ②憂賢才難求(板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課件展示)

  符合新課改理念,學生在朗讀的時候明確了詩歌基調,在解決該問題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分析文本的能力。

  3.詩人是通過哪些意象來抒發自己“憂”的感情的?

  明確:酒、朝露、明月

  ①酒

  在詩歌中“酒”一般被用來表達憂愁思緒,因而有了“借酒澆愁”一說,同學們結合詩人生平及整首詩歌的寫作背景思考一下,曹操借酒表達的是積極的人生態度還是消極的?(知人論世。結合全詩可明確曹操表達的是人生短暫,要抓緊時間建功立業的人生理想。)

  ②朝露

  詩人將人生短暫比喻成“朝露”,這個意象在古詩文中一般指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操《贈白馬王彪》)“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

  ③明月

  在古典詩歌中明月一般借以寄托相思別緒,在此曹操借明月喻賢才,“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賢才就像天上美好的月亮,一心向往,不知何時才能得到,因而“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得出問題的答案,提高了學生分析解讀文本的能力,并且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4.詩人借助了很多意象來表達自己“憂”的情緒,他又通過哪些藝術手法來表現思想感情的?

  明確:

  比興,“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比喻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時可掇。”用明月比喻賢才。

  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詩是表達女子思慕愛人,曹操在引用上省略了“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用含蓄的方法來表達求賢若渴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表現詩人求賢如渴的心情。

  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有助于鍛煉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也有助于鍛煉學生研習文本、查找資料、積累優秀文化知識的能力。

  5.詩歌中“憂”的情緒貫穿全詩,但是同學們朗讀的時候卻情緒激昂,大家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呢?

  明確:詩歌雖然“憂”的情緒貫穿整篇,但是在憂的背后卻飽含詩人建立功業、渴慕賢才的理想和抱負。

  通過談話法讓學生根據前面問題的解決過程自行理解詩歌感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6.請個別同學朗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其他同學思考曹操借這幾句詩表現什么?

  明確:這幾句詩勾勒出一幅彷徨無依的特點,“繞樹三匝,何枝可依”表現了良將賢才無明主可選時的彷徨,與曹操在整詩中表露的求賢若渴、渴望建功立業、統一天下的抱負相呼應。

  通過這樣層層深入地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步引導學生理解詩歌大意,明確詩歌中詩人寄托的在有生之年廣納賢才一統天下的豪邁的抱負。

  (四)教師總結

  對于本節課的知識,我在學生已經自行解答出了在主體教學環節中的問題以后加以總結:正是因為渴望建功立業、一統天下,所以面對短暫的人生,曹操一掃前人要及時行樂的消極態度,發出人生苦短,及時立業的感慨,處在亂世的曹操,在50多歲的高齡仍然渴望建功立業,作為年輕一代的大家更應樹立遠大抱負,發憤圖強。

  (五)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小結作業設計成:以一篇短文寫《短歌行》給你的啟示,題材不限。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是對于本課講解內容的高度概括,便于學生清晰地了解詩歌中表現的感情特點,直觀的感受詩歌情感。條理清晰,工整美觀,這樣的板書是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得出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上就是我今天全部的說課內容,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大家!

《短歌行》說課稿9

  1. 教材:對教材的分析處理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個單元的詩歌可以說是高中學生學習詩歌的第一階段。單元內容包括:《<詩經>兩首》、《離騷》、《孔雀東南飛》、《漢魏晉詩三首》。按照詩歌發展的歷程漢魏晉五言詩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詩經》和《離騷》的基礎上接著學習的,為以后學習唐詩打下良好的基礎。

  (2) 教學目標

  在第一課時的時候給學生梳理《漢魏晉詩三首》(即《迢迢牽牛星》、《短歌行》、《歸園田居》)的思路及基礎知識,這節課打算從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上升到能力的培養上,把曹操的《短歌行》作為一個突破點,上一節知識擴展和探究的活動課。

  根據新《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我認為這節課應達到兩個教學目標:一是注重語文應用、審美、探究與遷移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二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發揮語文課的育人功能;。

  (3)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① 教學重點在于:注重古體詩對學生的文化熏陶。讓學生在查找資料、進行綜合、展示表達中學體驗古體詩的情感魅力和藝術趣味;讓學生在遷移閱讀名著《三國演義》中了解個性獨特的詩人曹操。

  ② 教師指導學生找到資料后要盡量多分析,篩選出自己需要的資料,然后圍繞主題進行綜合,在上課的時候按照什么思路來展示自己的收獲。這是教學的難點所在。

  2. 教法:

  通過學生擴展探究、展示表達、遷移閱讀和交流提高的活動環節,培養同學們語文學習的興趣和運用語文的能力,提高他們創造性的審美和探究學習的綜合素養。

  (1) 依據:在學第二單元的時候,已經試過了自己查找資料介紹名人,已經有了初步的經驗,這次可以增加難度,要求學生更多的是自己的分析。

  (2) 目的:學習詩歌采用活動課的形式,不僅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

  (3) 選擇的教學手段:多媒體展示

  3. 教學程序:

  (1) 課前探究準備階段 (分好學習小組,6或7人/組,共8組)

  在古典詩歌單元的教學結束以后,布置以下的探究活動作業:

  ①自選或編輯一段樂曲,進行曹操詩作《短歌行》的配樂朗誦。

  ②查找資料,制作PPT、Flash等形式的電腦,介紹詩人曹操和他的詩歌作品。

  ③ 查找關于“曹操”的故事,課下相互交流。

  (以上作業要求學生在一星期內獨立完成,也可另外自選形式)

  此環節設計目的:通過探究活動鞏固課內學習的知識,發揮同學們的個性優勢,擴展課外知識能力的同時,形成獨特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 課內展示表達和比較閱讀階段

  步驟一:教師在音樂聲中導入

  ①導語設計:毛澤東在《沁園春.雪》說道:“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詩中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這些都是在中國歷史中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但是歷史上還有一個人可以站在這樣的高度與他們相提并論,這個人就是魏武帝曹操。

  ②歌聲漸稀,教師點明主題:這是一節知識擴展和探究的活動課,需要同學們的積極思考和參與。(這節展示課的目的和意義)

  ③由兩位學生主持展開

  步驟二:課內展示(分兩部分展示,基本上由學生組織完成)

  第一部分:

  ①學生展示曹操詩作《短歌行》的配樂朗誦(抽查一到兩個組)

  ②教師簡單歸納小結,并播放《短歌行》的名人朗誦,讓學生從中找出差距。

  第二部分:

  ①按照自己的理解介紹曹操和他的詩歌作品。(抽查一到兩個組)

  ②教師歸納小結,對同學們的`探究活動過程和作品做啟發性的點評。

  步驟三:比較閱讀

  ①節選《三國演義》中能表現曹操鮮明個性的章節(分發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點評。老師不作統一的答案,而是鼓勵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

  ②播放簡短的有關曹操的影視片,加深學生對這個人物的印象。

  ③教師總結,并提出思考題作為作業:曹操的文才在歷史上素有爭議,人們對他是褒貶不一的,你對他又有什么看法,查找相關的資料后寫成一篇評論的。

  三步驟設計的目的:通過課堂互動的形式,提供更多參與學習的機會,讓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在學生展示、點評的分析和表達過程中,培養運用語文的能力和張揚個性化的語文學習。

  (3) 課后交流提高階段

  課后交流以針對作品和個人評出以下獎項的活動形式展開:

  最具個性創意獎

  最具配樂完美獎

  最具詩人氣質獎

  最具演講口才獎

《短歌行》說課稿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把握思想情感。

  2.了解詩歌中的比喻與用典。

  3. 培養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重點難點

  分析詩歌中詩人之“憂”。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 臨江仙》)有多少英雄能在歷史長河之中經得起千淘萬漉呢?曹操應該是三國時期留下最濃重一筆的人物。現在,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曹操。

  提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中的曹操是個志士,而《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個奸雄,如曹操借刀殺禰衡、楊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寧教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負我”。京劇中曹操的白臉形象(在戲劇中白臉代表壞人),其實小說戲劇不一定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歷史上真實的曹操也許不像小說戲劇當中所描寫的那樣奸詐、陰險、嫉妒。今天,就讓我們借助《短歌行》來了解曹操。

  二、 簡介

  (一)題解:

  什么叫短歌?《樂府題解》根據《古詩》“長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長短而言。一般說,長歌比較熱烈奔放,而短歌的節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適于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幻燈片)

  (二)作者:

  曹操,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幻燈片)

  作為政治家:曹操二十歲被舉為孝廉,參加鎮壓黃巾起義,起兵討伐董卓,先“挾天子以令諸侯”,后削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袁紹后,成為北方勢力最強的軍閥,并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曹操曾幾次下《求賢令》,打破當時以德行和家世為用人標準的慣例,實行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強,限制兼并,廣興屯田等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曹丕稱帝后,追尊曹操為魏武帝。

  作為軍事家:實踐方面,指揮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理論上,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

  作為文學家:曹操精音律,善詩歌,即使在鞍馬勞頓中,也常常橫槊賦詩,隨章命題。他的詩歌內容較為豐富,風格蒼勁悲涼。有反映戰亂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個人政治抱負的《短歌行》;有寫景的《觀滄海》和抒情的.《龜雖壽》等。(幻燈片)

  (三)背景介紹: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飲馬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勢力,完成統一大業。大戰前夕,曹操宴請眾文武,飲酒至半夜,忽聞鴉聲往南飛鳴而去,曹操因感此景,持槊而歌——《短歌行》。歷史上著名的橫槊賦詩的典故就來源于此。(幻燈片)

  三、 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全詩,讀準字音。(幻燈片)

  譬如朝露(pì) 青青子衿 (jīn) 呦呦鹿鳴(yōu) 何時可掇(duō)

  契闊談?(qì) (yàn)繞樹三匝(zā) 周公吐哺(bǔ)

  2.全班齊讀。

  3.找出詩眼(詩眼就是一首詩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度的詞語或者句子。)

  明確:就是“憂”字。

  四、合作探究

  分析詩歌,合作探究。

  1.結合注釋對課文進行翻譯。

  2.六人一組進行討論分析。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表面上看,作者非常憂愁。“唯有杜康”才能解除得了心中的憂愁,到底作者憂的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詩人生逢亂世,目睹百姓顛沛流離,渴望建立功業而未得,這就不能不產生苦悶和感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作者“憂”的是人生短暫,此時他已53歲,人生已過半百,可是統一大業尚未完成。不得不憂啊!

  明確:人生短暫,功業未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八句作者分別使用了什么手法?為何而憂?

  分析:前四句作者引用《詩經鄭風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領啊,深深縈回在我的心靈。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么不主動給我音信?)比喻對“賢才”的思念;但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為什么不主動來投奔我呢?”后四句以“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起興后面的“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說明賢才若來投奔于己,必將極盡禮節招待他。

  明確:比喻、用典和起興。賢才難得。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

  這八句作者使用什么手法?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分析:“明明如月”作者將賢才比喻為天上皎皎明月。“何時可掇”意思是我何時才能得到賢才呢?這種憂愁的心不可斷絕。后四句想象賢才歸己時的那種歡樂場面。

  明確:比喻。表達渴望賢才來歸的思想感情。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八句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分析:前四句比喻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彷徨不知何去何從。作者用烏鵲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他們,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擇枝而棲,趕緊到自己這一邊來。這四句詩生動刻畫了那些猶豫彷徨者的處境與心情,然而作者不僅絲毫未加指責,反而透露出對這一些人的關心和同情。

  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 ;然后以周公自比,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表達作者胸懷大志,一統天下的愿望。

  明確:比興、用典。表達作者渴望多納賢才,一統天下的愿望。

  五、寫作特點

  1.運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動。(幻燈片)

  2.引用典故和《詩經》成句,貼切而典雅。

  六、課外拓展

  重讀全詩,你覺得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怎樣?

  明確:詩人由人生無常所帶來的憂思和招攬賢才、統一天下的壯志豪情相混雜,情緒或低落或高昂,到結尾處才讓讀者體會到詩人用對理想、事業的不懈追求驅散了心頭的憂思愁緒。總之,開頭低沉,后來昂揚。情調健康,內容積極,表現出來的進取精神,能給人們以鼓舞向上的力量。

  小結:全詩感情基調健康,內容積極向上,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短暫和賢才難得的感慨,透露出作者統一天下的遠大政治抱負。給我們展現出了一個胸懷天下,渴望建功立業的曹操;一個關心百姓疾苦,大濟蒼生的曹操。

  七、作業

  許紹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請你結合《短歌行》來評價曹操其人。

《短歌行》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1. 該文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短歌行》是語文版高一語文必修4第二單元第6課《詩三首》中的第一首。這個單元主要是學習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單元內容包括:《<詩經>四首》、《離騷》、《孔雀東南飛》、《漢魏晉詩三首》,是高一新生繼必修1第一單元學習中國現代詩歌的基礎上又一關于詩歌學習的階段

  2.教材簡析

  《短歌行》是魏時曹操以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四言詩,它雖然繼承了漢代樂府的傳統,但面對人生苦短卻一掃兩漢時期及時享樂的腐朽詩風,代之以新鮮的現實內容——政治理想的高揚,建功立業的欲望,強烈的個性,都體現了魏晉時代文人的創作風格,學習它對中學生思想道德及人生價值取向有著正面的教育意義

  3.學情分析

  (1) 知識能力方面:學生對詩歌的認識基本還停留在初步認識上,在之前的詩歌學習中,我們發現:學生閱讀面狹窄,生活閱歷淺,沒有耐心透過詩句深入探究詩人的思想情感,以致于難以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本單元雖然有了前面幾首詩歌的教學鋪墊,但感覺學生品讀詩歌的底子仍然比較薄弱,對詩歌鑒賞感悟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2) 個性方面:這些學生學習不夠積極主動,喜歡沉默,不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主動表達喜歡被動接收,老師講一點就學一點,自主性需要培養和提高

  4.教學設想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從歷史的高度認識曹操

  能力目標:

  A.能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B.理解曹操“憂”的內涵,感受詩歌的情感變化,培養學生初步評價鑒賞詩歌的能力

  德育目標:體會并學習曹操為實現人生價值而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2)教學重點:感悟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情感

  (3)教學難點:

  A.通過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內容)

  B.運用典故及比興手法表達感情的技巧

  5.課時安排:計劃用一課時

  二.說教法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明確規定: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因此,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對話式教學模式,教學手段上應用多媒體教學。

  三.說學法

  本節課在學法指導上,重點指導學生采用誦讀法,質疑法和討論法。

  四.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應注重閱讀和課堂展示表達。

  1.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2. 誦讀課文,初步感知

  ①學生自讀。

  ②請一生朗讀全詩

  ③學生齊讀課文。

  ④提出要求, 這是本節課最重要的教學環節。經過幾番誦讀,學生已經對課文有了初步的認知,在此基礎上,請同學有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詩句。

  ⑤根據學生的發言,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突破重點難點。

  3.鞏固知識,遷移訓練

  ①“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使淚濺,鳥使心驚,春來了,鳥語花香,本來應該歡笑愉快,現在由于國家遭逢喪亂,一家流離分散,花香鳥語只能使人濺淚驚心。)

  ②“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楊柳岸”明寫眼前景,暗喻離別情。)

  ③“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鬧”字描繪出春意之濃,春意之烈,寫出了真感情。)

  針對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自然引入相應的遷移訓練,所用的訓練題也本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安排過程。先從學生熟悉的課題入手,讓學生自己去品味去鑒賞,然后引入幾首較為簡單的古詩詞佳句。

  4..布置作業

  學了這篇課文,同學們一定對曹操這一歷史人物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請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曹操的理解。

【《短歌行》說課稿】相關文章:

短歌行說課稿06-09

《短歌行》說課稿11-29

短歌行優秀說課稿11-24

《短歌行》說課稿(5篇)11-30

短歌行說課稿5篇11-25

短歌行說課稿(5篇)11-25

短歌行說課稿(精選6篇)06-09

短歌行說課稿6篇11-13

短歌行說課稿(6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