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曹操《短歌行》解讀
引導語:《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強的詩作,與曹操的《蒿里行》、《對酒》、《苦寒行》等一樣,慷慨激昂,表達了作者想要延攬天下賢士大夫的決心。下面讓我們一起解讀一下這首詩吧!
曹操《短歌行》解讀
《短歌行》是曹操詩歌里一篇最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詩的思想情感,是表現了他對于統一事業不能完成而產生的憂郁,和雖未完成統一,并不灰心,仍要積極進取的豪邁心情。詩的主要思想,還在積極進取一面。
全詩是四句一韻,八韻組成。開始兩韻,自“對酒當歌”以下八句,是說在對酒當歌的時候,感到人生壽命短促,百年易過,猶如朝露易晞。煩憂不解的時候,只有用酒澆愁。過去我們讀詩的時候,受到舊注的影響,把這些詩句,當成作者的消極感慨,認為有及時行樂之意,其實錯了。曹操這個人是不會有消極之感的。這里的感慨,正和他的另一詩篇《秋胡行》所說的“不戚年往,憂世不治”,是同一心情。他的感慨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從第三韻以后,才算進入了詩的主題。青青子衿和呦呦鹿鳴兩韻,引用風雅,表示他延攬人物的迫切心情。青衿是他所思念的人物,為了這些人物,時常暗地里嘆息。嘉賓是他所禮待的人物,對于嘉賓,愿意鼓瑟吹笙,宴樂他們。這兩韻充分表示了他的招賢納士的迫切要求。自建安以來,群雄割據,攻戰不已,中原的人口,耗減最甚。僅存的戶口,多在豪宗強族的控制之下,成了豪強的私屬。赤壁戰敗以后,他要繼續完成統一,首先是人力兵源的補充。爭取控制一定的兵源和延攬有才干的人物,是一個決定性的問題,這就形成了他的迫切要求。赤壁戰敗以后,接受了和洽的建議,才更加重視了招納賢才,廣事延攬的策略,建安十五年所下的求賢令文說,“天下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便是史證。
第五韻“明明如月”四句,以明月比擬了他所思念和向往的人物。他感到思念和向往的人物,不得為他所延攬,正象天上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即,可愛而不可掇。最后只落得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里看出曹操如何思念賢士大夫的迫切心情。
第六韻“越陌度阡”四句,是說到田間慰問歸耕戰士和戰死者的家屬。親到田間慰問戰士和死者家屬,和他們敘了契闊,和他們舉行了談宴。這就表示他沒有忘掉和戰士們的舊關系,時常懷念著他們。《三國志·魏書》建安十四年秋七月辛未令曰:“自頃以來,軍數征行,或遇疫氣,吏士死亡不歸。家室怨曠,百姓流離,而仁者豈樂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無基業不能自存者,縣官勿絕廩,長吏存恤撫循,以稱吾意。”這個令文,可以對照說明詩意。
第七韻“月明星稀”四句。烏和鵲是成群的鳥類,在月明之夜,成群的烏鵲,繞著樹一轉一轉地飛,飛來飛去,卻找不到哪里是安穩的樹枝,棲息下來。這是北方夜里常見的景物,似是眼前即景。但細玩詩意,似乎別有寄托。寄托什么呢?我以為這是借烏鵲比擬了當時的流民群。自有戰爭以來,他們死亡最慘。當時除了豪宗強族,擁有大量部曲,建立塢壁,足以相保外,還有在戰爭中遭受苦難的單身農民,為了避免戰爭死亡,成千成萬,大量流移,想尋找一塊安靜的地方定居。但他們的愿望是空的。他們時常有被驅走上戰場的恐怖。這些流移的人口,正是曹操所要招撫利用的,可是這些人口,是不愿托庇于他的。
這是因為他當時正在進行統一,號令征伐,一受他的托庇,參加戰爭的可能性就很大。窺詩之意,當時定有流移人口,不受他的招撫,向南方流移,因而因物托事,以詩寄慨。舉一個類似事例說明。《三國志 魏書 蔣濟傳》:“明年(建安十四年)使于譙,太祖問濟曰:‘昔孤與袁本初對官渡,徙燕、白馬民,民不得走,賊亦不敢鈔。今欲徙淮南民何如?’濟對曰:‘是時兵弱賊強,不徙必失之。自破袁紹,北拔柳城,南向江漢,荊州交臂,威露天下,民無他志。然百姓懷土,實不樂徙,懼必不安。’太祖不從,而江淮間十余萬眾,皆驚走吳。”從這里可以看到一點消息,江淮間原地的百姓,不樂移徙,尚且“皆驚走吳”,那么,流動人口,為避免參戰,擇地而安,向南方移動,那更是必然的事了。但是,這個情形,是曹操當時放不下的事。形之歌詠,是很自然的。
第八韻“山不厭高”四句,以周公吐握自喻,表示延攬天下賢士大夫的態度。他要天下賢士大夫向他歸心,幫助他完成統一大業。
全詩試解之后,可以看出詩意前后很連貫,與有關曹操的歷史,都很符合。從這詩里,也可以把曹操這個歷史人物的面貌,看得清楚一些。
原文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白話譯文
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
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
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
那穿著青領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
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
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么時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涌而出匯成長河。
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
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
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里才有它們的棲身之所?
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
我愿如周公般禮賢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歸順我。
創作背景
關于第一首詩的創作時間,學術界大致有五種說法。一是在蘇軾《赤壁賦》中“橫槊賦詩”言語的基礎上,《三國演義》稱曹操在赤壁大戰前吟誦這首《對酒當歌》,時間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二是求賢說,出自張可禮《三曹年譜》:“抒發延攬人才之激切愿望,蓋與《求賢令》作于同時。”時間在建安十五年(210)。三是賓主唱和說,此主張發自萬繩楠,他認為此詩作于漢建安元年(196),曹操遷漢獻帝于許都之際,曹操與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四是及時行樂說,但沒有考證具體時間。此說由沈德潛發之,《古詩源》卷五:“《短歌行》,言當及時為樂也。”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烏丸行單于普富盧的宴會上的說法,時間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為“魏武帝”,廟號“太祖”。事跡見《三國志》卷一本紀。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曹操《短歌行》解讀】相關文章:
短歌行(曹操)12-17
《短歌行》曹操03-25
曹操 《短歌行》12-14
《短歌行》曹操鑒賞04-21
曹操詩詞短歌行04-16
曹操《短歌行》賞析04-16
曹操短歌行原文12-21
曹操短歌行翻譯11-11
曹操《短歌行》原文10-27
曹操短歌行背景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