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學習弟子規心得

時間:2024-09-15 00:47:26 弟子規 我要投稿

學習弟子規心得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弟子規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習弟子規心得

學習弟子規心得1

  《弟子規》也許在我們大家還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接觸過了吧,《弟子規》中的每一個字都蘊藏著極其深刻的道理,是我們如今不得不去把它理解的更透徹。孔子用簡簡單單的1080個字描繪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著一個人生哲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啊,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整天為我們早出晚歸,不分日夜的奔波著,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們為父母干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務活,是應該的。

  我們應該盡心盡力的去為父母“服務”,因為爸爸媽媽給予我們不求回報的愛,我們這輩子必定還不完!提起生活中,我想我做的還不夠,每天放學回到家,爸爸勞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渾身酸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卻因為作業兒發著牢騷。“來,好兒子,給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憊的聲音又在我的耳邊縈繞,“沒時間,沒看見我這正寫作業呢嗎?”我不耐煩的應對著。

  我錯了,爸爸累還不是為了我,為了這個家?我就算是毫不猶豫的去給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對我的`付出啊!“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說一通。當然,我那不爭氣的淚珠,也隨之在眼角流落下來,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于埋怨。

  可是在讀完《弟子規》后,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為我好,為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正如大人們整天總嘮叨的,我們就像一個小樹,不為它修枝剪葉,總也長不成一棵正直的參天大樹。今后,我一定要管好自己,自己心里所想,就要用心去做,弟子規所講述的每一個道理,都給我帶來了啟示。

  “孝、悌、謹、信、愛、仁”就是一個人最應該擁有的,我一定要努力去愛做學習孔圣人對我們的教育與引導!

學習弟子規心得2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開始共同學習《弟子規》。

  《弟子規》是中華傳統文化一個教育的課本,這個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家庭的教育,它是以圣賢之道來作為我們指導的方針,目的是為了讓我們人人通過學習圣賢的教誨、落實圣賢的教誨而能夠獲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于成圣成賢。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幸福、成功都要以道德、品行作為根基,道德品行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規》。許多人會認為《弟子規》是小孩子學的,大人就不用學了吧?那么實際上這種觀念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弟子規”這三個字,“規”就是規矩,“弟子”是什么呢?“弟子”是學生的意思。誰的學生呢?圣賢人的學生。所以《弟子規》我們曉得它是根據孔老夫子在《論語》里面的一句話來作為整篇的綱目,《論語》里的這句話是這樣子:“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一句話是出自于《論語》第一篇《學而》篇里面第六條。所以整個《弟子規》就以孔子的這句話作為綱目來進行開解。所以我們很明顯的看到,《弟子規》是孔老夫子要求他的學生的、必須要做到的。孔老夫子的學生,你看顏回、子貢、子路、冉求都是大賢大德之人,都不是小孩子啊,他們都是成年人。所以孔老夫子這個教誨不僅是說要孩子,要去做、要去學,更重要的大人也要去做、也要去學的。我們想要做圣賢人的好弟子,就必須要在這個《弟子規》上面扎根。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弟子規》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是要學習的,都應該學習的。為什么呢?因為這是孔老夫子的教誨,而孔老夫子自己說得很清楚,他也是述而不作,他所敘述的是古圣先賢之道,都是過去老祖宗代代相傳的教誨,孔老夫子自己沒有發明創造,是轉述前賢的教誨,所以這種規矩、這種生活的規范教育就是讓我們能夠得到幸福、成功的人生,圣賢的根基。

  那我們來細細地分析為什么說《弟子規》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應該學習的呢?首先我們來看為什么孩子要學。《易經》上有一句話說:“蒙以養正圣功也。”“蒙”是講童蒙。童蒙養正就是小孩的時候就要給他很好的良善的教育,讓他奠定德行的根基,這種是圣人功業。為什么呢?因為祖國的未來就在孩子的手里,如果孩子沒有德行,縱然他有科學知識,那么將來必定也會形成讓社會混亂的一種力量,他越有科學知識而沒有品行是越危險。所以在學校里流傳著一句話,說孩子如果是有才無德那是危險品、那是毒品。那我們要培養的是有德有才的、是真正的好孩子。現在的社會普遍都強調功利、強調競爭,都以這個利作為行為的準則,如果是這個事情有利的,那么大家趨之若鶩、大家就去做了;如果沒利大家都不愿意干。那么久而久之,在利面前人們就會忘記了道義。

  我記得小的時候,我有一次犯了一個錯誤,那是什么呢?我小時候很喜歡集郵、很愛郵票。鄰居家的小孩剛好他也很愛集郵,所以我們兩個小孩就成為了朋友。結果當我看到鄰居家小孩的郵票都很珍貴、

  都很漂亮,心里面就起了貪念,就想著方法怎么樣把對方的郵票騙到手。我的年齡比鄰居的孩子大一些也有一些口才,所以鄰居的孩子都很聽我的話,我就拿著自己普通的郵票跟這個鄰居家的小孩就開始跟他招搖撞騙了,說我這個郵票多么多么珍貴,你那個郵票其實也并沒有那樣珍貴、也是很普通的,你如果愿意換,我可以跟你換,結果就這樣子,把鄰居家的孩子的郵票都騙到我這個集郵本上了,我的普通郵票都給了他。結果大概過了一、兩個禮拜,有一天,鄰居家的父母就找到我們家來了,因為這個鄰居家的小孩可能有一次把這個郵票攤給他父母看,結果他父母看了以后大吃一驚,為什么珍貴的郵票都不見了,換成是普通郵票?所以一問之下,就把我這個騙局給問穿了,找到我的父母。我記得當時我的母親看到我這樣的一種行徑,心里面非常沉重,她二話不說,就把我所有的騙來的郵票還給了鄰居,而且那些普通郵票也都不要了。然后當鄰居父母走了以后,母親就很嚴肅的用一種很平淡但是又含著嚴厲的口吻對我說:“茂森,如果你要再發生這樣的情形,那么我就要把你的這些郵票通通燒掉了,因為我不想你因為郵票而道德品質墮落。”雖然母親只是簡簡單單一兩句話,可是自己就覺得非常的羞愧,真正是《弟子規》所講的“德有傷,貽親羞。”我還算是有一個優點,聽父母的話。“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于是就向父母保證,今后在也不要發生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做人要做得正直。

  這是我小學時候發生的情況。自從那一次父母給我的教訓以后,我再也不敢用這種欺騙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弟子規》上講“過能改,歸于無。”所以父母有這樣的一種教育的意識可以幫助孩子不要走歪路,如果說一個父母在這種情況下會縱容、包庇自己的孩子的話,那么你想想,我哪里可以說坐在這里跟大家大談《弟子規》呢?一定是一個道德墮落的一個人了。這種情況都是在孩子萌發出微小的不正念頭的時候,就應該幫助孩子去杜絕掉。如果縱容、包庇、沒有好好的正確的引導孩子,將來可能會釀成人生的悲劇。為什么呢?因為在孩子心目中,假如他只有利而沒有義,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

  我們曾經看到一則新聞報道: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他為了獲得一個手機,家里窮,沒有錢買手機,為了獲得手機,竟然把他的父親和母親雙雙都毒死了。為什么要毒死父母呢?因為毒死父母之后才有一筆人壽保險金,他想用這個人壽保險金去買手機。這些都是令人發指的而又真實的'案子。起點、追究根源,都在于從小失掉了倫理道德的教育,一個家庭沒有教育家庭會墮落;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倫理道德教育,這個社會必定是混亂。所以我們希望社會和諧、世界和諧,用什么方法能夠達到呢?用我們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育便是最好的方法。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根源在于人心,人心都能夠向善、都能夠遵循倫理道德,這個社會、這個世界不就是太平盛世了嗎?而要轉化人心就要靠教育。

  所以中國古代的經典,像《禮記》《學記》這篇文章就講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對國家來說重要啊,對世界來講也是重要的,特別是在利與義面前一定要懂得分判清楚,如果腳跟稍微不穩就容易墮落。那我們看到美國摩根斯坦利(音譯)、著名的投資銀行,一位華裔女副總裁,這位女副總裁的工資是相當豐厚的,可是這在前些日子被發現原來她暗中用公司的內幕消息來進行交易,跟她的丈夫跟她的家人聯手進行內幕交易,這是一種嚴重違法行為。這個女副總裁是高級知識分子,也是一個頗具資歷的高級公司的領導,沒有理由干出這種違法的事情,所以法庭對她判處了十八個月的監禁,給她罰款非常重,公司也把她開除了。所以你看,一夜之間,就搞到身敗名裂,就搞到傾家蕩產。

  歸根到底,還是沒有深厚的倫理道德根基,這是古人講的沒有讀圣賢書之過啊。所以在利益和道義之間,這種黑白分判的時候,她不能夠站穩腳跟,為了這些貪取一時的財利犧牲自己的品德,犧牲品德的結果便是身敗名裂。所以一個人一生中有多少財富,一個君子絕對不會用貪取的手法來賺取錢財,他知道、他會安分守命,這是有德君子之所為。而《大學》上講“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這個財富就像一棵樹的枝條、花葉,看起來是很不錯、很美,但是它的根是要扎在土地里,扎得深這個樹木的枝條、花葉才得以長久,那個根是什么呢?是德。德是根本,有德的人他自然就有財。無德的人如果有財,反而很快就變得家破人亡、傾家蕩產。所以孩子從小就要給他培植這種道德的理念。而道德的根本是什么呢?道德的根本是孝道。《孝經》上講“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順父母這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的圣賢教育都從教孝開始教起。而《弟子規》可以說從頭到尾就是教一個孝字,這個孝是根基。而一個人懂得了孝了,他的德就開展了,他的人生態度就能轉變了,而幸福就隨之而來了。

  那么在教《弟子規》這方面的工作,中國安徽省廬江縣湯池鎮廬江文化教育中心做得非常好。他們兩年來就用《弟子規》來教化湯池鎮的四萬八千居民,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民風大大的改善,人們有禮了,孩子懂得孝順父母了,夫婦和順了,犯罪率大大減少了,離婚率也大大的減少了,這是兩年我們就看到《弟子規》教學這種效果。而他們講《弟子規》最重要的是從孝道下手:

  有一位湯池鎮第二中學的初一女學生,這位女同學她的性格是很內向、很孤僻,脾氣也不是很好,跟她的母親常常都會吵架,跟同學也沒有辦法和睦,現在這樣的孩子多不多?也真不少啊。常常就找她母親的毛病,每次跟她的母親吵了一架,她心里也很痛苦,自己暗地里在那兒又哭,所以沒有一個道德理念在心里,她自己也苦、家人也苦、同學也苦。后來有一天,這位女學生聽說在廬江文化教育中心有《弟子規》的課,在教室里聽了一堂《弟子規》的課以后,這堂課正好是教孝道,聽了之后她就明白了,她自己認識到自己錯誤,知道什么呢?媽媽原來是愛我的,我對媽媽這種無理的態度是不對的,自己為什么會這么苦惱呢?因為《弟子規》上沒做到,所以自己會這么苦惱。《弟子規》上講“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自己沒做到反而會埋怨父母,這個是自己不對啊。哪怕是父母真正有過失,你看《弟子規》上教“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父母有過失、犯了錯誤,我們要勸諫父母,那個態度“怡吾色,柔吾聲。”都要用溫和的臉色、用那種柔軟的聲音來勸導。這父母有過都要這樣子,那何況是父母平時沒過、我自己在耍小脾氣,那還大哭大鬧,這叫做無理取鬧嘛。

  所以她、這個女同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懺悔。怎么懺悔呢?“過能改,歸於無。”她首先想到要回家為她父母做一餐飯,平時都是母親做飯,自己都沒有看到母親的辛勞,所以她就下了決心要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向父母懺悔。當她回到家里,她買了一些青菜,做好了一頓飯。等她的父母下班回來,她母親回來,女孩子就在門口守候,母親剛進到房間,她就在門口向母親深深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然后跟母親說,“媽媽,您辛苦了。”這個媽媽聽到自己的女兒這樣一句話,又見到女兒向自己鞠了一個躬,這個心里七上八下的,為什么呢?原來從來沒有看到過女兒是這樣子的。女兒今天是怎么回事?又看到這個女兒拉著媽媽的手跟媽媽說,“媽媽呀,請你閉上眼睛,我拉著你走,我讓你看一樣東西。”這個母親露出了一絲微笑,這個女兒要跟我玩什么游戲呢?就很欣然的閉上了眼睛。

  這個女兒就拉著她媽媽走到了飯廳,然后這個時候請母親睜開眼睛,當這位母親一睜開眼睛,看到滿桌子的飯菜已經準備好了,淚水就已經快要掉下來了。當孩子要吃飯的時候,很習慣的先拿起筷子來夾菜,可是剛準備夾的時候突然想到,哎喲,昨天我聽的《弟子規》上面講了,“長者先,幼者后。”這個筷子馬上夾起的菜馬上放到了媽媽的碗里讓媽媽先吃。所以這一頓飯下來,母親都是含著淚。等吃完飯,這個女同學把碗筷都收拾干凈,然后端著溫泉水,因為湯池它有溫泉,當地的居民都很喜歡打溫泉水來泡腳,這個女同學就端著一盆溫泉水為她母親洗了腳。這個時候她母親就不斷地流眼淚、非常的感動,這個孩子這個時候心里面也非常的感動,抱著她母親都痛哭起來,向媽媽懺悔說,“媽媽呀,我是一個壞孩子,我不明白怎樣來愛你,以前我都是太任性了,以后我再也不會讓你生氣了。”這些都是這個孩子寫給廬江文化教育中心老師們的感謝函里面講到的。這個孩子從那以后,真的懂得孝順父母了,發現原來媽媽真的太愛我了,當她走到學校的時候,她也對同學們都謙恭有禮,主動地向同學們打招呼,同學們都發現這個孩子怎么變了?變得這么彬彬有禮、變得這么謙順了,于是同學們都跟這個孩子和睦起來,沒有像以前關系那么緊張。

  所以當這位同學在寫給中心的老師們的這個信中最后說道,她用一句真情的話說“《弟子規》我愛你。”她真正的發現《弟子規》原來可以幫助她得到人生的幸福快樂,而這個人生的幸福快樂總在我們一念的迷惑或者覺悟之間。當我們迷惑的時候就會看到別人都是錯的,我都是對的,樣樣都要挑別人的毛病,就跟別人對立了,連自己的父母都好象變成一個對立的不能夠互相交流的人了,這個隔閡、代溝就隨之產生;而當我們一念覺悟的時候,用圣賢的教誨改變自己的心態,看到別人其實都是好人,原來自己有毛病啊,錯的是自己啊,反求諸己以后,這個懺悔的心、原諒別人、寬恕別人的心、對別人的愛心隨之就生起來了,這個時候發現媽媽是愛我的,原來爸爸是愛我的,原來所有的人都是好人吶。你看看,媽媽還是原來的媽媽,同學還是原來的同學,自己的觀念一改、一念之間就從苦惱的世界進入了幸福快樂的世界里了,這就是教育的功。

  試想想,這個女孩子如果她沒有聽到《弟子規》教育,那么任由著自己的習氣、任性來成長,等她長大以后,自己的這個習氣已經變得根深蒂固了,所以她走入社會,在工作里面她跟領導的關系、跟同事的關系一定不可能處得好;當她以后結婚、跟她的先生結合在一起,又怎么可能有幸福快樂呢?常常都是看別人毛病,自己任性嘛;以后如果又生了孩子,這個孩子能教得好嗎?所以要知道一個孩子他的成長,如果沒有這種良善的教育,吃虧的絕對不只是這一個孩子啊,他會影響了身邊多少的人,影響到孩子的下一代,所以孩子要學《弟子規》。

  我們再來看看為什么大人也要學《弟子規》?《弟子規》很多人認為這是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當然這是很重要的,未成年人是我們祖國的下一代,必須要接受道德教育,那么現在成年了的人要不要接受這個《弟子規》教育呢?更是要接受《弟子規》教育。當我們有優良的品德的時候,自然就能夠招感有幸福的人生,有成功的事業,他能夠在社會上立于不敗之地,走到哪里都能受人尊敬,這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嗎?所以不管您現在做什么行業都要學習《弟子規》。你看孔子教學,他講四門教育:第一是德行教育;第二是言語;第三是正事;第四是文學。四門教育首重德行教育,而《弟子規》正是最好的德行教育,這是不管你做什么行業,行業是后面講的第三條正事,第二條言語是教我們如何說話、如何跟人交往,這《弟子規》也談到這個問題,所以德行和言語成就了以后,這個正事才能夠

  真正成功啊。正事是我們所從事的行業,那是行行都出狀元。為什么?他有根。他的事業有根,將來才能夠發達。文學是講文藝生活、精神生活這方面,他的情趣愛好,因為有了德行,這個根基能夠很高尚。

  我們看到北京有一個匯通匯利企業,這個企業的老總在自己的企業一百多員工里面推行《弟子規》教育,結果發現,過去非常難管的企業現在非常好管了,員工們都用《弟子規》來指導自己的言行。所以做老板的不用去那里細致的去管這個員工,因為員工自己形成一種自我約束的體制。我看到這個企業的一些員工學習《弟子規》的心得:

  其中有一個、一位女士,年輕的女士,她在分享她學習體會中說到,沒有學習《弟子規》以前很喜歡下了班就去KTV的那些歌廳里面唱歌,一唱唱到很晚,父母很擔心自己的女兒,那這個女兒不但沒有體會父母的那種關懷,反而賭氣說不要你管。這是在沒有學《弟子規》之前這么一個狀況,后來在公司里面學了《弟子規》,結果發現了,哎呀,原來自己很多毛病,《弟子規》所講的很多條自己都犯了。自己反省、檢點改正過失,那以后,她就戒了晚上去KTV歌廳的壞習慣。通過學習以后,她發現其實在KTV場所里面喝酒、唱歌、發泄只是痛苦暫時的結束,就像人吸毒一樣,暫時麻醉了自己,清醒以后煩惱會更多。她反省說,比如有一天晚上去完KTV歌廳回來以后睡得就很晚了,第二天起來以后就看這個表,發現離要上班的時間很近了,就趕緊沖出門外,結果沖上了巴士以后走到半路,突然想起,哎呀,自己的考勤卡忘帶了,上班沒有考勤卡就等于曠工一樣,就只好又回到家里面去取那個考勤卡,等她再回頭上車的時候路上又堵車,北京市堵車很嚴重,結果時間托得很晚,上班遲到了。結果整一個上午她的心情都很不好。你想想,就為了晚上去那里狂歡,暫時的去麻醉自己,結果第二天反而心情更不好,她悟到這一點之后知道《弟子規》上講“斗鬧場,絕勿進”,這些熱鬧的場所真正不會給我們帶來快樂。

  后來她明白了要孝順父母,她就回到家里決心要給她父母做一頓飯,以前都是母親占據著廚房,她今天就發了心,想要給她父母做一頓好吃的。自己平時做飯可能做的少,所以做起菜并不是很熟練,母親在旁邊就很關懷的看著她,就想要幫忙她做些事情、協助她,她自己看到母親這個樣子就跟媽說,“媽媽呀,今天從頭到尾就我做,你這個地盤今天讓給我。”這個時候看媽媽微笑的神情,這個女兒的心里也覺得很踏實、很欣慰。好不容易把這個三菜一湯端到飯桌上,父母跟她一起來享用,當父親夾了一口菜送到嘴里以后,女兒就問父親,說爸爸呀,今天我做的飯菜做的怎么樣啊?好吃好吃,女兒做的菜比她媽做的還好吃!這個父親已經樂得合不攏嘴了。這個女兒自己也反省說,其實我做的飯菜哪比得上媽呢?但是自己用孝心做的飯菜,父母一定是覺得最好吃的。媽媽在旁邊也笑著說這回女兒來了,我就該下崗了。

  所以當這個女兒體會到家里的這種父子有親,親情的溫暖,突然之間她覺得原來真正的快樂不是從KTV歌廳那里得到的,那種孝順的溫情,真正讓我們得到幸福快樂。所以她在寫給公司老總的信中講到,說其實孝順并不難,幸福并不遙遠。她在體會中特別表露出自己對公司老總讓大家學習《弟子規》的那種感恩之情,那真正是由心而發的,讓我們看了都很感動。所以看到一個公司能夠用《弟子規》來教導自己的員工,員工在這個公司里面也得到那種親情的溫暖。

學習弟子規心得3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字文。”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為“弟子規”書,書中一個個孝敬父母,關心朋友的故事深深的迷住了我。

  弟子規中有很多意味深長的故事,書中沒寫一段都會有一段注解,接著就是意味深長的故事,有教人尊敬師長的故事;有教人怎樣孝敬父母的故事;有教人改正自身缺點的故事等等一些耐人尋味的故事。

  下面我說兩個故事給大家聽聽吧。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勿行賴。”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叫你,應該及時答應,不要拖;父母要求你做的事,要認真去做,不要拖拉偷懶。這一句話有兩個因孝敬父母而千古留名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叫做孝心感天。話說古時候,有一個叫王祥的人,他的生母很早就死了,他爸爸又給他找了一個后媽,王祥的后媽對他很不好,一天,她的繼母想吃魚,可現在是大雪紛飛的'冬天,于是,他跑到滿是冰的湖面上打了一個洞,忽然,兩條小鯉魚從冰洞中竄了出來,直接跳入了他的網中。之后繼母為了刁難他,又說想吃烤熟的黃雀,王祥立馬抓了一只烤熟給他后媽吃,可他后媽吃完還想吃,,王祥又拿著網子出去了,剛一出門一大堆黃雀飛入了王祥的網子,鄉親們紛紛議論,說:孝心感天啊!

  第二個故事:有一個叫孟宗的人,她的母親生了一場大病,非常可憐,經過醫生檢查之后發現沒病,原來是想吃竹筍了冰天凍地的冬天哪里有竹筍,孟宗急得大哭,眼淚滴在地上,一棵棵竹筍從土中鉆出,孟宗的孝心感天動地了啊!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字文。”

學習弟子規心得4

  弟子規這本書教導我們怎樣待人接物,蘊含著許多做人的道理。《弟子規》的主要內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做事要嚴謹,還要誠實、博愛,在做好以上這些事情的基礎上,然后再去學習知識,正確做人。

  孝順父母, 要虛心聽從父母的教誨,了解父母的言行,努力去奮斗為父母生活創造更好的條件。尊敬師長,懂得長幼有序,要學禮,懂禮等。學校里遇到學長學姐要打聲招呼,主動問好,發自內心的去尊敬他們。

  為人處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誠實守信,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然后衣著要端正,說話要文明,要懂得反省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弄虛作假。在學好良好品德的前提下,再去學習知識,學習謙虛、忍讓的態度,并且行為上也要處處為他人著想。

  弟子規給了我的生活一個指導一個方向,要找準人生目標,并為了目標,腳踏實地的去奮斗,這樣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

學習弟子規心得5

  開學第一周學校組織教師學習《弟子規》,從《弟子規》總則里,所教導我們的五項要領,都是很值得我們重新來反思。過去我們沒有讀到《弟子規》,我們不明白;現在我們有機會讀到,我們應該重新認識審視自己,學會如何做人,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是作為一個人的首要。越讀越感到它的確是人生智慧處世寶典。蔡老師的“道”是超越時空的大自然運行法則。“德”是教導人類如何順從大自然的法則,不違背做人的原則。其精髓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這五倫關系。它教我們如何修身,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首先要學做人,你要孝順你的父母,如果你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對別人更不會好。常言說:“萬善孝為先!”你對父母都不孝順,那么你就不會是一個善良的人。其次,你要做事謹慎小心,考慮周全;與人相處、交往要有誠信。你要對你周圍的人多關心,友好相處。學習關鍵要落實行動上,所以教師更要以身作則,學生背誦的弟子規都很熟悉,在平時有個別學生有不好的行為,就按弟子規的內容教育他們,向那些表現好的學生學習,以他們為榜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生真正有好的品質,也就是說學會了做人,你才有資格去讀書、學習。否則你有了學問也不會對社會做出什么有益的事。

學習弟子規心得6

  最近公司每周一課的時間在播放《弟子規》。說是近期很流行的培訓課(不過在他們放映之前,我還真是一點都沒聽說)。

  剛開始確實有點不屑,因為講課的教授自己也說,這是古人用來教育小孩子的訓言。我們基本都是可以有小孩的年齡了還看這個……

  不過,聽了2次課以后,這種想法慢慢改變了

  其實具體的內容我也不見得都能背下來,但是那位教授講的幾個小故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第一次的觸動是在那個警察局長給小朋友講完課后,告訴他們:“你們知道嗎?哪怕是死去很久的人,只要我們看到他的骨頭,就能知道他是男是女。“小學生們都覺得不可思議,紛紛詢問是如何知道的。警察局長說,“男生和女生的骨骼顏色是有區別的,特別是生過孩子的女性,骨骼略呈灰色,因為媽媽為了孕育孩子,把自己身體的養分都傳給了孩子……”當時一聽,頓時覺得頭腦一陣脹痛,眼眶頓時紅了,突然就想到媽媽頭上花白的頭發,就算染色,不時的還會褪去……心情異常沉重。

  今天的課我記住了那幾句:父母叫,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乍一看,都是小事,或許很多人都覺得不值一提,甚至有逆反情緒,我剛開始也覺得……父母的訓話、要求也不見得都是對的,難道還都要接受啊。不過再想想這些無非說的就是一個“孝”,“孝”——“老”在上,“子”在下,強調的就是長輩和晚輩間血脈相承的聯系。而“教”——孝之文也,乃是中國文化中一貫要求的做人的根本——孝為先,然后習文。父母養育我們的`恩情重如山,難道我們不應該把這視為做人的根本嗎?所以,至少不要太過忤逆,即便父母的想法、做法不對,至少也別正面沖突。

  說到“父母叫,應勿緩”,講師還提到一個典故,說的是春秋時期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曾子。他是個著名的大孝子。有一天在山上砍柴,剛好有個朋友到他家找他,曾子的母親沒有什么文化,怕言語上有什么不妥之處,既不敢與之交談,也不知道該怎么辦(那時婦人不能隨便出門,曾子父親早亡),于是用牙齒咬著手指,直至出血。這時候,在山上的曾子頓覺得心口一緊,怕母親有事,立刻下山來,跪問母親是否有事。母親如實相告。

  講師說完,很霸氣地說:“不要跟我討論這個典故的真實性,我就堅信這是真的!父母對兒女的呼喚,尤其是母親對兒子的,有時候就是不需要言語。”挺有魄力的一講師。

  還有一個小故事,在網上看到的。發生在一小公園,一個3、4歲的小男孩在草地上玩耍,他年輕的媽媽喚他回家,叫了他很久,他也不理會。直到母親拿出一條巧克力,在手中晃了晃,小孩立刻被吸引住了,媽媽問他想不想吃,他說想,媽媽說那要跟我回家吃。小孩立刻就乖乖地跟媽媽回家了。

  教授說,這就是現在非常流行的父母對孩子的物質獎勵式教育。仔細一想,這不是對孩子進行人的教育,而是動物的條件反射教育!長此以往,就不是“父母呼,應勿緩”,而是“物欲呼,應勿緩”了!而人的欲望是會膨脹的,直到有一天,父母無法滿足孩子的欲望,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就會將父母棄之不顧,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想想,這些都說的很有道理,真的值得我們好好反省,對父母,我們做的真的夠了嗎?

學習弟子規心得7

  張老師您好!

  自那天接到您的電話,我的心情很是沉重,閉上眼睛反省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確實做得不夠好,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我已經向孩子作了道歉,并與孩子約定好一周至少有兩次心靈上的溝通。

  在此也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歉意,感謝有您的陪伴和教誨,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在這個假期里,我和孩子一起學習了弟子規幸福教育手冊,從中悟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古人訓誡,徹頭徹腦給世人以警醒,深深體會到做人首先要端正德行,好的品德是做人之根本。

  從學習弟子規以來,孩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之前的小心眼、任性變得大度了,遇事能夠沉著淡定,不再那么浮躁。在家里本來就很乖巧的她變的更加懂事,常常沒有大人刻意安排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收拾垃圾、幫我洗小件衣服等,每次和她一起出去,重的`東西都是她爭著提。

  弟子規教導說好話、做好事,她懂得了說話的語氣方式和技巧,比如,這個假期我接她回老家,見到姥姥先給個大大的擁抱,當姥姥把飯菜做好時說:也不知道咸淡味道如何,孩子馬上接上說,咸淡都好吃,只要是姥姥做的什么都好吃。老人聽了這話心里很是高興,連聲夸她越來越懂事了!

  這些都是她學習弟子規以來得到的提高!最關鍵的是,由于這段時間對她的關心和教育不夠,孩子的思想和行為都有所變化,經過我們之間深情的溝通之后,孩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勇于擔當,向我做了保證,以后有什么事情首先要告訴媽媽,和媽媽進行溝通,多聽家長的意見,以后會用自己的行動向我證明她的決心,在學習上會更加努力,多向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請教,以便于更好的提高自己!

  相信有您的深切關懷和教導,孩子會根據自身的情況,把不好的東西徹底清除掉,把好的優點繼續保持下去,力爭成為一個優秀的好學生!

學習弟子規心得8

  《弟子規》第三篇‘謹’。這一章總共二十四節,所說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生活小事。圣賢教導童蒙,教導初學都要制定一些生活的規范,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來修煉自己的誠敬之心。誠敬是我們學圣賢,最關鍵的一種心態。

  《中庸》講‘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誠,就是天道。人的行為能夠時時用真誠,這就符合天道了。人道是‘誠之者’,我們心地至誠的時候,已經跟天道相應了。何謂圣賢?‘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這樣的人稱為圣人。他的行為是自然而然,沒有一點造作。所行的都是中道,沒有個人的執著、分別、妄念,這種人就是圣人。但是沒有天生的圣人,圣人是靠教、靠學出來的。如何學?就是要‘誠之者’。‘誠之者’,就是要‘擇善而固執’,一心為善。言語、動作、起心動念都與本性本善相應。做到了圓滿就稱為圣人。而人的誠敬心,是要在生活點滴中來養成的。 當我們每時每刻都不放松自己,而養成誠敬心的時候,誠敬就變得自然而然,不用刻意。古人講‘誠于中,形于外。’從生活的行為表現出我們的心地。如果放縱自己,行為上一定有虧缺。有智慧的人,是誠敬到了極處的人。他觀察任何事情真的是入木三分。從很小的動作神態上,就可以看出個人的心地,就可以預知一個人吉兇禍福。因為人的一生吉兇禍福,都是他的心地決定的。他的心善,他的境界,他所遇到的任何的人、事、物都是善的。如果他的心地不善,那么他的一生,必定有很多坎坷。

  一個人如此,一個國家也如此。有智慧的人,他百姓心態,從國家的媒體里播放的內容,從一個領導人的言行,就可以預知這個國家的興衰。《中庸》說,‘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zhen)詳;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shi)龜,動乎四體;禍福降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至誠如神’,也就是說他觀察問題敏銳。心地清明有智慧的人,看到了他馬上就明了情況,他能從一些小事,小的現象里面看到整體,甚至能夠預知未來。因為未來的禍福,興亡都有前兆。這個前兆,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小現象,而粗心大意的人就忽略了。吉兇禍福表現在人的動作形態上。‘見諸蓍龜’。蓍龜,是用來預睹未來的東西。‘蓍’是一種草,‘龜’是龜殼。古人用來占卜用的。何以能占卜?因為必定有一個前兆,這個前兆就是一種像。這種像能夠預卜未來。

  能有預知未來的本事這個人很神,而學了傳統文化就能夠培養出有智慧的人。通過觀察一個人的神情動作,吉兇禍福‘動乎四體’。看一個人四肢的動作,就知道是吉兇還是禍福了。總之,動作輕薄無禮的人就無福。動作恭敬,待人謹慎厚道的人就有福。因此‘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善先知之,不善也必先知之,都是因為讀了圣賢書,學會了怎樣去看待事物、看人。當然學習最關鍵的不是去看人,而是要反觀自己。希望自己這一生有福,就要在‘謹’上下功夫。過去沒人教我們,現在學習是“亡羊補牢”也不算晚。 “1(38)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朝起早,夜眠遲’是講我們的起居作息要有規律。要勤奮。早上要早起,晚上不要睡得過早。因為如果睡眠占據的時間太多了,我們寶貴的光陰就給睡掉了。人一生光陰本來就不多,如果一天睡八個小時,一天就去掉了三分之一了。再忙于日常生活的瑣事、生病了要調養、休閑娛樂,這樣又去了三分之一。剩下來就只有三分之一時間,可以用來學習和工作。了解了這個情況,我們就要格外珍惜時間,努力進德修業,抓緊每一寸的命光。

  古今中外,大凡是有成就的.人,決不會浪費光陰。很多人專心于工作,精力集中就沒有什么妄念,這種人反而睡眠會少。因為,他的心比較清凈,心定消耗的能量就比較少。

  有統計表明,一般人的時間,百分之五十是花費在煩惱未來。總是想著將來該怎么做,很多憂慮,很多規劃。百分之四十人的時間,是用在后悔和回憶過去。總之百分之九十的時間,不是妄想未來,就是追憶過去。過去的事情過去了,追憶也沒用。未來的事情還沒到,想也是妄想。人真正有用的時間,只有百分之十,真正幫助我們的只有當下。緬懷過去、期望著未來,都是浪費時間。如果能夠把這些妄想、憂慮減少,就可以省出很多時間來了。

  我們自己的學業、事業,也都要抓緊時間去提升。古人講得好,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不要等到年紀老了,才悔恨自己浪費了時光。

  這里的‘朝起早,夜眠遲’,我們應該以什么樣的標準才是比較正當的?現在很多人都‘夜眠遲’做得不錯。你問他晚上幾點鐘睡覺,可能十二點,可能是一、兩點甚至三、四點都沒睡。‘夜眠遲’他做到了。但是‘朝起早’他做不到。要知道古人講,‘朝起早,夜眠遲’意思不是讓我們凌晨兩、三點鐘還不睡覺。

  古人的作息是隨著日頭,所謂‘日出而做,日入而息’。晚上七、八點鐘天就黑了,就入夜了。‘夜眠遲’晚上九、十點鐘這就很遲了,那個時候就該休息了。早上幾點鐘起來比較合適?最好是五點前,不要超過六點。這樣就比較符合‘朝起早,夜眠遲’。這是有科學根據的。

  依照中醫的理論來看,一天可以分為四季,早上三點到上午九點是春季;九點到下午三點是夏季;下午三點到晚上九點是秋季;晚上九點到第二天早上三點是冬季。人在春夏秋冬一天里的四季,應該遵循什么時間起居?春發萬物生長,人開始蘇醒應該起床了。夏天是做事的時間。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冬天一定要躺下睡覺。這是最符合生理衛生的。

學習弟子規心得9

  春節之前,我回娘家遇到對中國傳統文化頗有研究的老叔。我們一見面他就問我三個問題:“1,想讓你的孩子考上大學嗎?2,想擁有健康的身體嗎?3,想讓自己的工作一帆風順嗎?”當時我在想,這不都是廢話嗎,誰能不想啊!但是嘴上敷衍的回答:“想。”然后他說:“那太容易了。”此時心里除了懷疑還是懷疑。接著他遞我一本書《弟子規》,并告訴我盡快背會再落實行動,然后讓孩子也照著做,就OK了。

  好在年前閑著沒事,我硬著頭皮開始看這本書,一邊看原文一邊看解釋。第一章是“入則孝”,我越看越慚愧,連最起碼的孝順都沒做好,竟然還自以為是這么多年。原以為對老人,只要給她們錢,她們就高興了,其實不然,他們需要的是發自內心的關心和體貼。如書中所說“冬則溫,夏則凈,晨則省,昏則定……”當我背會“入則孝”后,讓女兒拿著書檢查我背的是否正確,在我背完的時候,女兒用詫異的眼神看著我并且給我加個問題:“號泣隨,撻無怨。”是什么意思?我仍然對答如流,這時她小聲說:“真厲害”。接著我開始背第二章,照例讓她考我,我仍然很順利,這次女兒不服氣的拿起《弟子規》說:“我明天就能攆上你”。果然當我背到第四章時,她已經把一本書(共七章)都背完了,身教大大勝于言教啊!

  一邊學習《弟子規》一邊落實行動,快到春節了,親自幫三位老人買衣服,辦年貨。無論是回娘家還是婆家,徹底改掉了往日的“懶”的毛病。三位老人看著我的變化,臉上露出比以往更幸福的笑容,老公也對我越來越滿意,更重要的是:我所有的`變化女兒都看在眼里,當她和我大聲說話時,她會用“怡吾色,柔吾聲”來約束自己,當她感到學習太累,想懈怠時,她會用“親所好,力為具”來鞭策自己,第一次月考盡管成績不是很突出,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女兒已經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這是我最想看到的,無論她做什么,只要盡力就好。

  現在我不得不承認《弟子規》的力量很神奇,但這種神奇的力量只對接受它的人生效。我學習這本書接近四個月,受益匪淺,愿看到這篇日志的朋友能有所觸動。相信《弟子規》能幫您圓幸福美滿人生之夢!

學習弟子規心得10

  《弟子規》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所稱的學生的生活規范。它有序地講解了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尊敬長輩、修生養性、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等禮儀規范,旨在讓孩子知仁義、懂禮儀、樹品格。全書三字一句,兩句一韻,句式整齊和睦,韻律優美,朗朗上口,是一本指導孩子言行規范的優秀童蒙學讀物。

  在《弟子規》里,有二節是我最喜歡的。“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凡取與、貴分曉;于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己;恩欲報、抱怨短;報恩長。”這兩節主要內容是:朋友之間互相規過勸善,則彼此都能成就良好的德行。如果有錯,不能相互規勸,兩個人在道德上就會有缺陷。拿人家的東西要少一點,這是人情來往的道理。想讓別人做成一件事,首先要問一問自己愿意不愿意做。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去做,你就趕快也不要別人做。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記不忘,并時時想著報答。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事,過去的也就算了,不要放在心上,要寬大為懷,盡快忘掉它。

  讀了這兩節,我的心得是:你如果總是去揭露別人的惡行,那么別人就會討厭你,也會把你的缺點到處去說,或者是他本身對這件事很反感,你還到處去說,這會使他的惡行更重,搞不好還會遷怒與你。你如果知道你的朋友做錯了事,你非但不阻止他,也不去勸他,反而陪他一起去做那件事情或者替他隱瞞的話,你認為你是在幫他,但其實是在害他。因為這個小錯誤他沒意識到,將來就會變成不可彌補的大錯誤,到那時,就算是想改也改不了了。你如果去拿別人的.東西盡量拿少一點,要不然她會覺得你占他便宜,別人拿多了你的東西,你不要因為這點小事而斤斤計較,這樣會顯得你小氣;如果你不斤斤計較,就會顯出你很大方。你看,誰不喜歡大方的人呢?

  別人幫助了你,你要常記在心,并及時報答,如果別人做了對不起你的事,不要放在心上,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要想著怎么去報復他。我們要想品德好的人去學習,不要和壞的人做朋友。

  讀了這兩節弟子規,我們又增加了生活的知識。我覺得跟生活上真是息息相關,也說得好有道理。果然古人說的是對的。細細品味后,茅塞頓開。平日里對人生的點滴感悟都在圣賢的教誨中有明確的答案,字里行間充滿著人性的真正體現。從現在開始,我要向著上面的學習,時刻用這本書鞭策自己。他將像一座燈塔一樣照亮我的漫長人生路。讓我健康快樂的成長。

學習弟子規心得11

  今天我坐在這里靜靜地想《弟子規》這本書,大年初五我爺爺去世了,昨天他老人家已經與天地融為了一體,我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爺爺的離開讓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外婆是在我高三那年走的,就這一年多的時間我失去了兩個親人,他們都是我人生中不可磨滅的親人,我與他們都有過那么那么多的回憶。小時侯與他們在一起的情形歷歷在目,我從來都沒有對他們說過一句話爺爺我愛你,外婆我愛你。我,對著自己特別親的人,從來都說不出來,我愛他們,但是我愿意將我的愛放在心理。但是現在的我有那么一絲后悔,后悔我從來都沒有向他們表達過我對他們的愛意,小時侯經常粘著他們,叫他們說這說那,聽他們年輕時那些過去的人,過去的事,我以為我會一直這樣下去。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不再粘著他們,不再跟他們說這說那,好像我的世界已經遠離了他們,他們不再懂我,他們不會再理解我的想法,這樣我們越來越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好,有時候,在一起只有時間的流逝,并沒有歡聲笑語的存在。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重,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在古人眼里,孝道是我們人生第一件必須做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現在也依然如此,只不過,在當今這個物質集聚膨脹的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利益的存在,而情的意識也慢慢的薄弱下去,刺裸裸的金錢關系也逐漸的進入人們的情中,在我爺爺去世的這幾天,家里已經吵了好幾回了,我們家里有四兄弟,這么多年了,我們家的關系并不是像表面上看的那么和睦,或許表面上都不是,我們家里應該算是在這幾兄弟之間最不好過的一家,我大學才剛剛開始,還需要很多很多的錢。我爸媽又沒有什么工作,全靠賣苦力掙錢,而其他的幾家人,他們的兒女已經出來了,有著穩定的工作收入,有的已經結了婚,有了孩子,家里的經濟情況沒有了那么困難,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我爸媽為人老實,正直,有時候也不會說話,也會被他們欺負,而且吃了虧,還說不出來。大爸他們家跟本就看不起我們家,也許其他親戚也是這樣的,因為我們家沒錢。有時候,我真的不理解,為什么會是這樣,從我記事以來,有時候我覺的親戚這個詞并不是什么好詞,她也許還不如陌生人來得好,至少陌生人會給以起碼的尊重。他們那些大人話說的'是相當的漂亮,但是真正為你想的人又有幾人呢?我不知道為什么現在的社會會有這樣的一面。有時候我無法說,也無法解釋。

  《弟子規》這本書是古人從小就讀的書,而我們現在卻很少有人知道(包括我自己,如果不是蔡老師叫我們背這些東西,我也不知道它是何物)怎么說呢,《弟子規》這本書講的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禮儀孝都在里面,思想宗旨都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它是教我們如何做人,學會怎樣做人。我們都是上帝的杰作,人生來就是一樣的,那為什么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人名垂千古,有人遺臭萬年,出生的時候我們是一樣的,但是在后來卻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情況。為什么呢?那就是后天的教育了。人字非常好寫,非常簡單一撇,一捺就是一個人,但是做一個人真的不容易,做一個有作為的人就又是難上加難。記得我們的高中語文老師說過,生活是什么?痛苦與折磨。人生下來就是為了吃苦的,人這一輩子不知道要經歷多少的坎坷與磨難,人就是在不斷的掙扎中成長。而弟子規就是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告訴我們該堅持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我們活著總要做些什么,為父母,為自己,為兒女做些什么,進而為我們的祖國做些什么。我們這一輩子都在拼搏奮斗,都在為著美好的未來生活,我們渴望著人世間這美好的一切,我們都應該堅持著自己的信念,而《弟子規》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它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我們應該將它所說的東西認真品味,或許我們會得到讓你終生受益的東西。

學習弟子規心得12

  為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建設,豐富校園文化,我校響應教育局的號召,全校師生進行誦讀《弟子規》,學習圣人經典,傳承民族圣人經典文化的讀書學習活動。全校上下、師生之間、班級之間,處處呈現出學習、誦讀、力行《弟子規》的情景。現在,學生誦讀學習《弟子規》的情景給我們的校園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非淺,它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就充分體現了“孝”字的重要性,古人有云:“百事孝為先”,可見,孝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些都是古人總結出的經驗。而《弟子規》則給出了系統的準則“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如果能夠把這些都落實到行為上,那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更加融洽,整個社會都會更加和諧。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則警。”只有懂得時刻反省自己,規正自己的人,才可以使其自身有長足的進步。這才應該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弟子規》講述的是我們身邊的學問,我們學習古圣賢經典文化,是教育學生從小學會為人處世的根基。學習弟子規優秀心得體會。學習《弟子規》,不光要會誦讀,重要是能做到,并且長期堅持,最終把它作為我們生活中的的行為準則。

學習弟子規心得13

  從本學期伊始在學生和教師中,掀起學習《弟子規》的熱潮。下面我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做法和體會。

  一、對《弟子規》的認識。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據宋朝朱熹的《童蒙須知》改編,后經清代儒生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是一本教導兒童怎樣待人接物的書籍。《弟子規》一書內容簡明通俗,不談空洞理論和教條,而是教導基本的品德修養、孝親友愛以及生活起居中應有的禮節。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還存在著素質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知書不達禮、沒有責任感和事業心,生活如同行尸走肉等現象。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覺得缺的就是民族優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規》一書深刻地訓導我們如何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習慣;如何具備博愛的精神及正確的讀書方法等。諸如書中所寫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毋變;”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顯能”。乃為如何友愛兄弟,尊長愛幼最基本的語言及行為規范。另外,書中通過列舉生活中最易被視作瑣碎的習慣及現象,進而訓導我們如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具備博愛的精神和正確的讀書學習方法等。本書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舉的都是生活當中最為普遍、最基本性的習慣和現象,而這些習慣和現象可以說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書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因小而不為,良好的習慣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

  二、自己的'幾點做法。

  ①以自己先學,帶學生跟著學,不懂的字句問語文老師或上網查資料,課間或班會課與學生交流討論,各抒己見,說說自己對哪些句子、段子印象深刻,哪些平常沒做到或沒意識到,現在怎樣做等,對照《弟子規》一書,哪些沒做到位,或還需改進的學生的不良言行,要求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②學懂了要求會背誦,可以在跑操時一邊跑一背,既培養、鍛煉學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學生跑出節奏,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團隊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三、自己的幾點感受。

  通過學習《弟子規》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①認識提高了。每天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什么時候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許有人認為這是一本兒童讀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沒有多大關系,其實做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每個人都沒有理由去拋棄的。雖然時代在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更新,但中國國學博大精深,雖然歷時久遠,可仍具有極強的閱讀價值和深刻的教育意義。我們通過中國古典文化的熏陶,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增強自已的審美底蘊和人文意識都是非常有益的。

  ②心靈凈化了。通過此次學習,我感到對自已是一場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靈的洗滌,克服平時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學生做到的,必須自己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處處走在學生的前面,為學生做好表率。

  ③覺悟增強了。學校發起《弟子規》教學活動就是讓我們接受民族優秀文化的熏陶,通過學習來提高每同學的思想修養和道德素質以及如何做到學以致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在學習中增強自身的責任心,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充分保證執行能力,為創建和諧家庭、和諧班級、和諧校園乃至和諧社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通讀了《弟子規》,接受了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對長輩有禮有敬、對兄弟恭敬友愛。對個人而言,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有時在具體工作中還是免不了有爭強好勝、驕傲自滿的情緒在里面,想一想驕傲自滿的確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損傷,也讓自己落后于別人一大截。讀完《弟子規》后,我認識到恭敬和謙虛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謙虛的態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邊的領導和同事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再次,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弟子規》規范人的行為,一句話一個道理,它給了我們很多工作中的啟示。作為黨員,我們要正視自己,實事求是地發現問題和不足,認真改正和彌補,在工作中積極進取。最后,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閱讀《弟子規》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選擇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目標。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名黨員,要多傾聽群眾呼聲、接受群眾監督、尊重群眾意見,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

  細節決定成敗。《弟子規》就是教導我們要重視生活行為的各個細節,用簡明通俗的語言,教導大家如何提高修養、孝親友愛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應有的禮節。我們都是普通人,大多時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個人都認真對待自己所在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做透、做好,那就會出現“細中見精”、“小中見大”的不平凡。

  閱讀《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能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能變成和諧的世界。通過中國古典文化的熏陶,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增強自己的審美底蘊和人文情懷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認真讀過,用心去做,并且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便可終身受益。

學習弟子規心得14

  弟子規是圣人的教導,這本書教育我們要尊敬長輩,團結同學,認真學等等。

  學《弟子規》之前,我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但學《弟子規》之后,我認真反省了自己。

  在各方面我都存在缺點,例如“孝”“余力學文”“出則弟”等我都有很深的感觸。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說父母叫你時,應快速回答,父母交代的'事情也不要偷懶。一讀到這兒,我就深感愧疚,平日里,父母喊我,我也要拖個老半天。父母交代我做事,有時也會偷點小懶,甚至不做,讀弟子規后,我一定尊敬長輩,認真完成長輩交代的事情。

  “團結就是力量”既然我們有緣分分到同一個班,就更應該團結一心。《弟子規》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要和同學團結,把同學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對待,可是我們有誰做到了這一點呢?我想很少吧!不過現在改正并不遲,如果我們想在一個優秀,團結的班集體中,就請你做到了這樣一點吧!

  時間流逝飛快,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很容易從年輕到老了,珍惜此時吧,“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啊!也許你覺得時間過得并不快,但他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從你手中溜走了,讓我們一起珍惜時間,用寶貴的時間來學知識。

  《弟子規》值得我們學的還有許許多多,其中的人生道理更值得我們去領悟,去學,感悟它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學習弟子規心得15

  “孝”自古以來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倍受重視,是一個人為人之根本,也是每個人必須認真學習的。

  父母一生為子女操勞,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對父母尊重理解,更要從自身小事做起,為父母分憂解愁,盡孝道,做好為人子女的本份。

  弟子規開篇第一章就講到孝,可見孝的重要性,可能有人認為弟子規中講的孝已經不在適合于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但其中為孝的精神本質是始終不變的,需要我們認真學習,并結合當今社會和個人的家庭進行落實。“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從弟子規所述內容上看,實際上很多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被忽略,關于“孝”的很多事情我們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少,所以我認為,對于行孝,一定要能夠知道而做到,只有做到了才算真正和孝,知道而不做到,反而比不知道更要批評。而且要注意細節,從周圍的小事做起。對于其他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做任何事都有方法,盡孝道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向周圍做的好的人學習,結合自已的家庭情況,合理處理和父母之間的問題。供養父母是基本,與父母多溝通交流,更能體現孝的真諦。很多現代青年和父母關系緊張,抱怨有代溝,盡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因為不管父母做什么說什么,他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子女好,畢競想害子女的父母還是世間罕有的,和父母之間的關系決定了你的盡孝的態度。

  我們應努力做到能尊新,不辱親,能養親。為自己立人生,為別人做榜樣。

【學習弟子規心得】相關文章:

弟子規學習心得10-26

《弟子規》學習心得10-20

文化經典《弟子規》的學習心得09-12

學習《弟子規》的心得體會09-01

《弟子規》學習心得(14篇)07-05

《弟子規》學習心得5篇06-20

《弟子規》學習心得3篇07-18

學習弟子規心得體會08-01

弟子規學習的心得體會10-04

《弟子規》學習心得15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