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講弟子規讀后感范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細講弟子規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細講弟子規讀后感范文1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是我們從小就在背誦的《弟子規》入則孝篇的內容。意思是:“如果父母呼喚自己,應該及時應答,不要故意拖延遲緩;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應該立刻動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辭偷懶。”
這句話對于我來說真的是很受用,一直以來,入則孝篇的內容我一直牢牢的記在心上。
父母對于我們有養育之恩,在孕育我們到出生后的辛勤教導他們費心費力,不厭其煩的對待要傳授給我們的每一件事。小時候不懂事,經常會覺得父母重復的話實在是繁瑣無味,但長大后細細品味后才發現,他們說的話全部都是為了我們好,為了我們的成長也為了我們以后的道路走的順暢。對于這樣的他們,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愛他們,讓他們擁有一個美好的晚年生活。
雖然現在說擁有美好晚年這類的話有些早,但是愛他們是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像前文我提到的那句,在父母呼喚我們時,不應該拖拖拉拉,行動遲緩,應該快速的應答。哪怕有任何事情也要放下,因為他們呼喚我們很有可能是需要我們的幫助或者是有事商討。在我們小時候,只要一哭鬧,他們不管在做什么都會放下手中的事來看我們。而現在他們需要我們,我們也要像他們那樣快速的'趕到他們身邊,然后詢問發生的事情。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意思是:“父母教誨自己的時候,態度應該恭敬,并仔細聆聽父母的話;父母批評和責備自己的時候,不管自己認為父母批評的是對是錯,面對父母的批評都應該態度恭順,不要當面頂撞。”
頂撞父母這種事是我們中學生中經常發生的事情。包括我在內都不敢說沒有頂撞過父母(在反省后要真誠道歉)。上面提到了父母的批評和責備,這正是如今我們與父母爭吵的導火索。在我看來,父母很多時候的批評和責備都是冠以“愛”名的,他們因為很愛我們,希望我們可以更加優秀,才會對我們的一些行為舉止進行批評和責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虛心接受,而不是與他們爭吵。父母畢竟大我們很多歲,在人生道路上也有許多經歷和經驗,有時我們也應該借助這些經驗。就算不借助,也要當做一次難得的教誨記在心底,方便傳授給需要的人。
其實有時我們和父母的愛是相互的,只有相互愛對方,家庭才能更加和睦美滿。這就是我從入則孝篇中得到的。
細講弟子規讀后感范文2
我讀《弟子規》,最有感觸的是書中并不起眼的兩句話:“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意思是只要是人,就是同類,皆須相親相愛。我想這部書的作者李毓秀生活在古代中國,這兩句話體現了他對當時社會的美好愿望,期望人人都有仁愛之心,就像上蒼覆蓋蕓蕓眾生,大地承載億萬黎民一樣。
《弟子規》中的這兩句話,正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精華不滅,代代傳承。我想起了不久前發生的汶川大地震。那次地震使得多少兒童一夜之間無家可歸,又讓多少小康人家一夜之間變成廢墟?與此同時,也喚醒了無數國人的愛心。
回想5月12日那個夜晚,我們經歷的是美麗的夢境,而汶川的`人們卻承受了一場空前的災難。事情發生2天后,學校就組織了全體師生獻愛心活動。起初我的打算是捐獻一元錢,因為我只是一名小學生,并無經濟來源。可是當一幕一幕災情被電視展現,一個一個感人的故事被報紙披露出來后,我的心情也像電腦軟件一樣“升級”了,由捐一元錢變成了一定要捐五元錢。那時我想,雖然我只是個小學生,但是仍然有義務幫助那些在地震中受害的人們,一個五元錢不算什么,但是千千萬萬個五元錢匯集到一起,就會像無數條河流那樣,最終匯集成愛的海洋,滋潤那片災難的土地。
問題出在我這個小學生身份上。不管捐一元還是捐五元,當時我可是兩手空空啊。我不是個喜歡向家長要錢的孩子,這曾是媽媽引以為傲的一個理由;所以這次我也不能破例,向媽媽要這5元錢。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掙來,這樣也許更有意義。
我考慮過幫同學的忙來賺錢,也考慮過替附近雜貨店看門來獲取“報酬”,但最后還是選了個正規的路子——收集家里的“破爛”賣到廢品收購站去。我家搬過兩次家,儲物間里積攢了大量淘汰的雜物,舊書舊報啦,廢金屬啦,爛塑料和破皮件啦,等等,倒騰出來要值不少錢呢。可惜我年少體弱,大件的東西搬不動,只能挑拿得動的東西往收購點送。記得我忙了大半天,跑了四五趟,一身灰,一臉泥,最后一趟還差點崴了腳脖子,終于達到了目的:掙了六元四角錢!捐出五元,我還能剩一元四角供平常零花呢。
捐錢那天下午,許多同學帶著從父母那兒要來的錢滿面笑容的去了學校,我們班有一個同學一鳴驚人,竟然帶了二十元錢去了,我欽佩他們,但是并不羨慕。獻愛心的錢不是用來攀比的,更別說那是父母的錢了,所以我對我那沾滿汗水的五元錢,還是非常自豪的……現在,汶川已經重新發展起來。是什么力量推動它迅速發展起來的,是愛心,是“天同覆,地同載”的愛心!
我想,中國人的愛心是源遠流長的,讀《弟子規》,又一次得到了證明。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小學生應該細讀《弟子規》。當然,更要用實際行動續寫新時代的《弟子規》。
細講弟子規讀后感范文3
學習《弟子規》有些年頭了,記得第一次接觸《弟子規》還是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那時候,我認識的字有限,只是按照幼兒園老師的要求死記硬背,雖然背誦得比較流暢,咬字也算準確,但對于《弟子規》的內容我根本就參悟不透。
小學一年級開始,通過老師在課堂上聲情并茂的講解,同時也看了相關的動漫劇情,加之自己開始識字,懂得逐字逐句去慢慢體會理解其中的內涵。所以到現在,已經讀三年級的我,終于明白了《弟子規》上所闡述的內容。
一年級的時候,在老師和爸爸媽媽的督導下,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按照《弟子規》“謹”章節中所宣揚的內容,來規范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和作息,慢慢地去體會“時間”觀念,懂得了人生只一世,匆匆幾十載的意義。在不浪費時間的基礎上,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玩耍、休息時間,盡量做到勞逸結合地去學習。通過一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我能夠在不需要大人的監督和催促的情況下,自己起床、洗漱、就餐、著衣、上學。付出必有收獲,這一年我受到老師和親友的多次表揚,學習成績也非常理想。
二年級的時候,全部的《弟子規》我可算是倒背如流了,我開始慢慢學習并按照《弟子規》中“入則孝”和“出則悌”章節中所宣揚的內容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
如果說能做到“謹”的規定需要的是堅持,那做到“入則孝”和“出則悌”這兩章的內容,需要的就是培養自己有一顆愛心和孝心,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將其貫徹實施。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些對于我來講,都能夠做得非常好,但“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這一句做好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打小我就愛感冒,為了我這看似壯碩,實則體虛的小破體格,十年來,可沒少讓我的父母憂心。我的班主任邵老師給了媽媽一個非常好的建議,那就是“閉上嘴,邁開腿!”雖然我沒能減肥成功,但二年級這一年的時間,我的體質明顯比以前好了許多,這與我“邁開腿”有很大的關系。鍛煉多了,我身體也就越來越好了,身體好了,“貽親憂”的問題當然也就迎刃而解啦!
三年級了,我很高興我的班主任還是邵老師!這一個學年,我會將《弟子規》中“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這四個章節的內容,身體力行地做到并做好,爭取秉承圣人訓,做一名新時代至孝、至親、至禮、至信,德才兼備的好學生!
【細講弟子規讀后感】相關文章:
《細講弟子規》第01集課程復講與力行分享09-26
蔡禮旭老師細講《弟子規》10-02
文字版蔡禮旭細講弟子規中部10-27
《陋室銘》內容細講07-08
讀《細講弟子規》有感范文(通用31篇)06-10
《弟子規》第五講11-03
《弟子規》第一講與第二講07-19
讀蔡禮旭《細講弟子規》有感(通用11篇)10-20
《弟子規》第三十講10-24
《弟子規》第六講入則孝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