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弟子規(guī)》有感400字(通用1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弟子規(guī)》有感4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弟子規(guī)》有感 1
一本好書,就像我們的啟蒙老師,教我們掌握知識和做人的道理。
前段時間,我們學習了《弟子規(guī)》這部經(jīng)典作品,它讓我們懂得了一些應(yīng)該如何孝敬父母和做人的道理。比如:“父母呼,應(yīng)勿緩”,當父母叫我們時,我們應(yīng)立刻回答。“父母教,須敬聽”,意思是:當父母教育我們時,我們應(yīng)該認真聽。“德有傷,貽親羞”,意思是:當我們的品德不好時,父母會覺得很丟臉……
當我讀了《弟子規(guī)》后,我覺得有些事情我還沒有做到,比如,有時候當父母叫我時,我沒有答應(yīng),覺得不答應(yīng)也沒什么;當爸爸媽媽批評教育我時,我很不耐煩,覺得父母太啰嗦,就不認真聽了;有時爸爸媽媽指出我的缺點和犯的錯誤,我就跟他們頂嘴,不想讓他們說我不好……
通過誦讀《弟子規(guī)》,學習先賢和圣人的'做法,我知道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后我一定要做到:父母叫我時要立即答應(yīng);父母教育我時,要耐心認真地聽;當父母批評我的缺點時,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跟爸爸媽媽頂嘴了。
讓我們多讀一些經(jīng)典作品吧!書是你最好的老師,是你最好的朋友,它會讓你收獲很多知識,讓你明白許多道理。
讀《弟子規(guī)》有感 2
今年暑假,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媽媽的指導下,讀完了《弟子規(guī)》這本書。
《弟子規(guī)》的主要內(nèi)容是,它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首先,我們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老師、愛護兄弟姐妹。其次,做事情要謙虛謹慎,信守誠諾,講求信用。然后,對大眾要平等博愛,親近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最后還要好好學習文化知識。
讀完這本書,我深受啟迪,它啟迪了我如何做人。我應(yīng)該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呢?首先我一定要做一個孝敬父母、尊敬老師的`人。
爸爸為了讓我和弟弟生活得更好,為了讓我和弟弟以后能上更好的學校。他孤身一人遠離家鄉(xiāng)去了外地辛苦工作。媽媽為了能更好地照顧我和弟弟,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和夢想,天天圍著我和弟弟轉(zhuǎn),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和呵護。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老師教給我們知識,教給我們文化,教給我們禮儀。他們無私地奉獻出他們的全部,包括他們美麗的青春。所以,我們應(yīng)該尊敬他們,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老師講課,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珍惜老師們的勞動成果。以后學有所成,一定不忘師恩,常去看望我們的老師們。
我覺得《弟子規(guī)》是一本好書,同學們一定要去讀一讀、學一學。
讀《弟子規(guī)》有感 3
“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是我從小就喜歡背的一本書,名叫《弟子規(guī)》。以前我很小,不知道書里的話究竟是什么意思,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能領(lǐng)會其中深意了。它告訴我們的是如何做人的道理。
我記得最深刻的兩句話是“父母命,行勿懶”和“出必告,反必面”。記得二年級時的一天,媽媽說了很多遍讓我把垃圾倒掉,可是因為家住六樓,所以我不想去。媽媽很生氣,她說:“知道‘父母命,行勿懶’是什么意思嗎?你已經(jīng)長大了,是不是應(yīng)該幫媽媽做點什么?”就這樣,我真正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乖乖地倒了垃圾,倒完之后媽媽還表揚了我。漸漸地,我會主動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媽媽覺得我真的長大了。
記得還有一次,那是去年暑假,我剛做完作業(yè),想出去玩又擔心媽媽不同意,于是偷偷地跑了出去,中午也沒有回家吃飯,直到下午肚子餓的時候才回家,到家后被媽媽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媽媽說:“出門時一定要告訴父母什么時候回來,你這樣做對嗎?害得媽媽在家擔心了一天。”我知道自己做錯了,也明白了“出必告,反必面”的意思。
現(xiàn)在,我不管做什么事都會先想一想怎么做才是正確的,而這也是《弟子規(guī)》教會我的。
讀《弟子規(guī)》有感 4
當我輕輕翻開《弟子規(guī)》時,就如同步入一個神圣的知識殿堂。
《弟子規(guī)》告訴我們,先端正品德。那句使我“臉紅”的“冬則溫、夏則清”,讓我好好地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覺得自己確實有很大的'差距。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父母想方設(shè)法地滿足我。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他們都覺得是應(yīng)該的,有時,父母過于關(guān)心我,多啰嗦了幾句,我卻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現(xiàn)在想來,那多不應(yīng)該啊!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卻成了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小皇帝”,比起同齡的“黃香”——一個在冬天幫父親暖被窩、夏天拿扇子把床扇冷的孝順孩子來,我真是感到莫大的恥辱啊!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多虧了這本《弟子規(guī)》,使我受益匪淺,是他提醒了我,讓我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是他,喚醒了我,告訴我做人的道理;是他,告訴我將怎樣做好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過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讀《弟子規(guī)》有感 5
在我的童年的時候,原以為兒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他們得聽從我的指揮,聽從我的命令任我擺布。自從我學了《弟子規(guī)》,我知道了父母對我的愛,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
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馬上坐在椅子上,從不過問父母的`感受,還大聲的叫:“給我來一杯水”,晚上要吃飯的時候,我大聲叫了一句:“把飯端來”,媽媽把飯端來時,我沒有及時接應(yīng),只是說:“放在這,我先看電視,等一下再吃”。可自從我學了《弟子規(guī)》中的“出則悌”之后,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氣了,聽從父母教誨,順從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壞習慣更多,一時改不了,比如吃晚飯時,爸爸媽媽還沒坐下,我就先坐下開吃了,這樣是不好的。有道是:“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來指點迷津,這就是圣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大人的名字,這也是我的大毛病,有事沒事就直叫他們名字。可學了《弟子規(guī)》里有一句:“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從此以后,我會有事無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們非常欣慰,他們還都說我乖了呢,這都是《弟子規(guī)》的功勞呀!
讀《弟子規(guī)》有感 6
以前我從來不太注重母親節(jié),可是自從讀了《弟子規(guī)》,我明白了要回報父母。記得母親節(jié)時,我想送媽媽一個禮物,可不知送什么。項鏈……太貴,花……老土。突然,我的腦海里閃過一個主意:干脆幫媽媽做家務(wù)吧。說干就干,先拖地吧,我把拖把弄濕,然后把水分擠一擠,把客廳拖了一遍。剛要完工,卻發(fā)現(xiàn)后面還有一排腳印讓我很郁悶。這次我穿上鞋套繼續(xù)奮戰(zhàn),汗珠已從頭上流下,但我不放棄,終于拖干凈了。然后我又把家里的桌子、茶幾仔細地擦了一遍,并把自己的書桌收拾地整整齊齊。最后,我把抹布和拖把認真地沖洗干凈晾在那兒,今天的勞動算是大功告成了。此時,豆大的汗珠從我頭上流到衣領(lǐng)上。真累!但是看著我的勞動成果,心里還是美滋滋的。
這時,媽媽下班了,看到整潔的`家,先是吃驚,然后高興地問:“這是誰干的好事?”我得意洋洋地說:“當然是我嘍!”“今天怎么想起幫媽媽做家務(wù)了?”媽媽不解地問。“因為今天是母親節(jié)呀!這是我送給您的禮物!”媽媽感動地說:“這是我收到最好的禮物!”
聽了媽媽的話,我心里暗暗在想:多虧了我的好老師《弟子規(guī)》啊!
讀《弟子規(guī)》有感 7
最近,我讀一本書,它是《弟子規(guī)》。我每天都會朗讀兩句,每天都會背兩句,到期末,差不多整本就背下來了。
這本書很有意思,三個字三個字的成一句,就像順口溜一樣輕輕松松就能背下來。
這本《弟子規(guī)》的原名是《訓蒙女》,是清朝康熙年間山西絳州秀才李毓秀所作。
我記憶深刻的一句就是: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賴。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每次讀著兩句的時候,都不想在我媽媽面前讀,因為,媽媽平常叫我做事或幫忙的時候,我總是慢慢地,懶懶地過去,媽媽很生氣。所以,一讀到這句,就害怕媽媽又嘮嘮叨叨地沒完。
還有一句: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我自己讀完了這兩句,就開始理解這兩句的.意思,我理解的是:事再小,也不能擅自去做,東西再小,也不自私藏起來據(jù)為己有。我看了看意思,跟我理解的差不多,我特開心,感覺自己有了很大的成就。
我很喜歡《弟子規(guī)》這本書,這本書又有意思,又容易理解,還告訴我們該怎么做才能正確,怎么做是錯誤的。我很喜歡它。
讀《弟子規(guī)》有感 8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古老的國家里,留下了許多傳世經(jīng)典,而其中有一本書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她不僅教育了古人,也教育著現(xiàn)代人。她的名字叫做:《弟子規(guī)》。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深深地影響了我:“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記得上三年級的時候,我走路喜歡一搖一晃,雙腿張得很開,搖搖擺擺地走著,活像一只鴨子。有些高年級的同學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我。那滋味真的不好受。當我讀了《弟子規(guī)》后,知道了走路時腳步要從容不迫,站立時姿勢要端正,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人的禮節(jié)。我那搖搖擺擺走路的壞毛病早就改掉了,而現(xiàn)在走路從容不迫,受人稱贊。
而《弟子規(guī)》這本書體現(xiàn)的不僅僅是禮節(jié),更是孝道。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古人可是十分講究孝道的。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古代,父母不幸去世,要守喪三年,要戒除喝酒吃肉。而現(xiàn)在時代不同了,這里暫且不討論這種做法是否對現(xiàn)代社會適合,但是古人的這種感恩、孝敬父母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弟子規(guī)》是中華民族的精華,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寶,一定會被永遠地傳承下去。
讀《弟子規(guī)》有感 9
新學期來到了,我們班級的背誦內(nèi)容改成了《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主要講的就是我們做孩子,學生應(yīng)該做的事。比如說:孝順、有禮貌,書里其中有一條: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叫我們的時候要馬上回答,父母讓我們做什么事的時候,不能偷懶。
可是想一想我自己呢。爸爸媽媽讓我干什么事的時候,我總是拖拖拉拉。而且他們招呼我過去的時候,我也緩緩慢慢,有時候我還不答應(yīng)他們。不過以后我一定服從爸爸媽媽,他們讓我做事我也會盡我的.全力去做。
書中還有一條: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講的是如果父母有病了的話,爸爸媽媽吃的藥要我們先嘗一下。要晝夜侍候父母,不能離開一步。
我又回想起我小的時候:那次,我生病了。晚上的時候,爸爸媽媽一會兒給我拿藥,一會兒給我量體溫,忙的不可開交。一夜都沒有睡覺,一直守在我的身邊寸步不離。
而媽媽有病的時候我卻沒有一步不離地守在她身邊。我也就給她拿了一下水。不過以后我也會像她對我那樣寸步不離地守在她身邊。
在生活中,爸爸媽媽為我做了很多事。而我卻沒有給爸爸媽媽他們做太多事。不過以后我決定一定幫助爸爸媽媽干一些活來回報他們。我一生也不會忘記父母對我的恩情的!
讀《弟子規(guī)》有感 10
《弟子規(guī)》是清朝康熙時山西絳州人李毓秀所作。全書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開篇,以三字韻語的文字形式,教人應(yīng)該怎樣待人處世。
對弟子規(guī)的學習,讓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規(guī)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fā),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yǎng)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么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lǐng)導、對老師、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意思是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余遐,還要學習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nèi)绾未颂幨隆⑷绾螌W習,要經(jīng)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和修養(yǎng)。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讀《弟子規(guī)》有感 11
在寒假里,我重讀了《弟子規(guī)》這本經(jīng)典后,我更加深刻地感悟了《弟子規(guī)》要告訴人們的許多道理。我發(fā)現(xiàn),要做一個人必須做到尊重長輩、誠實守信、尊敬朋友、做事謹慎這幾點,才能成為受人尊敬的人。
《弟子規(guī)》中,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泛愛眾、親愛仁和余力學文,分別告訴了人們?nèi)绾巫龅叫⒕撮L輩、關(guān)愛他人、謹慎小心、誠實守信。
書中最使我記憶深刻的是這么幾句: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長者立,幼勿座,長者坐,命乃坐。這三句的意思是: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應(yīng)該盡力去準備,父母所厭惡的事物,要小心謹慎的`去除;父母親生病的時候,他們的藥我們必須先嘗嘗溫度,連夜地服侍父母親,不離開床邊;長輩站著的時候,我們晚輩決不能坐下,必須長輩同意時,我們才能下坐。看到這里,我自己羞愧不已。圣人要求我們要孝敬長輩,百善孝為先,要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必須孝敬、尊重長輩。而平時,我過的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從來沒有想過父母親的勞累,有時還會和父母頂嘴。
這次讀了《弟子規(guī)》,我一定要像書中所說的那樣尊重父母親。讓我知道了作為一位兒子所該做的事情,我要以《弟子規(guī)》來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端正自己。
讀《弟子規(guī)》有感 12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經(jīng)賈存仁修訂改編,列舉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yīng)該恪守的守則規(guī)范。
《弟子規(guī)》全篇先是“總敘”;然后分為“入則孝、岀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七個部分。
我學習了《弟子規(guī)》,當我讀到了“入則孝”這個部分,就讓我深深地感動了。
“冬則溫,夏則凊”。說的就是“黃香溫席”的故事。黃香這個小孩子因母親早逝,只能和父親相依為命,他雖然小,卻非常懂事,夏天天氣炎熱,每天晚上他都會給父親扇枕席,以便父親安歇,冬天天氣寒冷,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褥焐熱。黃香小小的年紀就有這樣的孝心。
我回憶了一下自己經(jīng)歷過的事情。我曾經(jīng)看見媽媽幫我把房間收拾整齊。把我床上的衣服全都塞在了洗衣機里面洗。我覺得父母幫我做這些事情是應(yīng)該的。
但是我學習的.《弟子規(guī)》后,我懂得了我們不能依賴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時間的話還要幫父母呢!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我早早起了床,裝了一杯熱騰騰的水,然后煎了一只荷包蛋放在飯桌上。媽媽一起床,就看見了我做的早餐,她吃了我做的早餐以后。還一直夸我孝順,我卻不好意思地說:“黃香比我更孝順呢!”
我讀了《弟子規(guī)》,心有體會,決心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讀《弟子規(guī)》有感 13
學校發(fā)給我們一本《弟子規(guī)》小書。開始我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不懂什么意思。今天,在老師的指導下又把《弟子規(guī)》拿出來認真地讀了一遍,原來《弟子規(guī)》是中國傳統(tǒng)圣賢教育的書籍,它把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使我們懂得了什么叫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勤儉節(jié)約,寬容大量,什么是親情,友情等等。
以前我不懂得孝敬父母,常常惹父母生氣。有一次,媽媽把飯做好以后放到桌子上,喊我吃飯,我被精彩的電視劇迷住了,沒有答應(yīng)。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喊我吃飯,我不耐煩的回答:“你們?nèi)コ月铮乙粫賮恚拔腋墒裁绰铩!眿寢屨f:“飯快涼了,快點來吃吧!”我還是等電視劇完了之后才到飯桌上去吃飯。還有一次,媽媽正在廚房里干活,叫我?guī)退训貟咭粧摺N腋揪蜎]有理她,只是在電腦上盡情的打游戲。媽媽過了一會又喊了:“你把地掃了沒有啊?”我還是沒有聽見。媽媽生氣的說:“你這孩子,沒有聽見我叫你嗎!”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guī)》的入則孝,我很后悔。尤其是有看見后面的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說“父母叫我們,應(yīng)該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者推辭偷懶。”反思我自己的行為,羞愧之心悠然而生。勇于承認錯誤是一種美德,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
《弟子規(guī)》是一面鏡子,我要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讀《弟子規(guī)》有感 14
《弟子規(guī)》里教導我們“父母呼子道虧”。意思是∶父母有事讓我們做,就要好好行動。
父母在我們的學習方面教導我們,我們要認真仔細的去聽,將話聽到心里去。如果我們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我們,我們千萬不能忤逆他們,令他們傷心。不管事情是大事小,我們都要坦白的對父母說,不能把事情藏在心里。父母生病了,我們應(yīng)該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為父母端藥、端水……隨時隨刻在父母身邊照顧。如果父母心情不好,發(fā)脾氣。
我們應(yīng)該理解父母。其實,這些事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
記得有一次,我的.媽媽從外面吃完飯回來,在沙發(fā)上坐了一會,就突然肚子不舒服,總是嘔吐。當時,我爸爸又不在,我只好趕快去端水,然后找藥給媽媽。可是吃了藥很久,媽媽都還在疼,我就只好牽著媽媽出去看病。可是,我們在小區(qū)門口一輛車都打不到,只有一邊走一邊打車,我看著媽媽很疼,就特別的著急,很是心疼,盼著快點打到車,快點到醫(yī)院。過了好一會兒,終于打到車了。到了醫(yī)院后,我像媽媽照顧我一樣,讓媽媽去坐著,然后去掛號,讓醫(yī)生給媽媽看病。接著,我又找了個床位給媽媽,我又去拿藥拿針水給媽媽。那天晚上,我們幾乎是在醫(yī)院度過的。
《弟子規(guī)》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我以后一定要多讀讀這些經(jīng)典,做一個更孝順的好女兒。
讀《弟子規(guī)》有感 15
學校的讀書節(jié)讓我有了一次機會接觸《弟子規(guī)》。品讀后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來,竟能編出如此圣明的書來。原本一些同學還說是因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學校才會要求我們朗誦。其實不然,學校之所以選它是因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許就是我們一輩子需要做的。
《弟子規(guī)》中有一句話使我感觸頗多。
“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我們應(yīng)該學會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百善孝為先。或許現(xiàn)在的兒女早已無法做到像古人說的那樣“出必告,反必面。”但我們可以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yīng)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yīng);父母要我們?nèi)プ鍪拢覀儜?yīng)該趕快行動,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為父母效力;父母教導我們時,應(yīng)該恭敬地聽而不可以隨意打斷他們,要將話聽進心里;我們犯了錯誤,父母責備,應(yīng)當順從他們并且承擔過失,不能頂撞他們,讓他們傷心。
如果一個人能夠孝順,那么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
古人黃香九歲為雙親溫席;沈云英替父親守衛(wèi)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雙親;董永賣身葬父;陸績懷橘遺親;王祥為母臥冰求鯉;楊香扼虎救父。
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國文化的基礎(chǔ)。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yīng)該學習先輩們以父母為首的優(yōu)良品德,把中華民族以孝為本的精神發(fā)揚光大。
我們要做孝順父母的人!
【讀《弟子規(guī)》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弟子規(guī)》有感10-28
讀弟子規(guī)有感08-31
《弟子規(guī)》讀有感09-29
讀弟子規(guī)有感04-15
讀《弟子規(guī)》心得03-04
《弟子規(guī)》教會了我什么——讀弟子規(guī)有感(精選25篇)05-27
【熱】讀《弟子規(guī)》有感02-03
【精】讀《弟子規(guī)》有感02-03
【熱門】讀《弟子規(guī)》有感02-04
【薦】讀《弟子規(guī)》有感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