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弟子規》第六講入則孝

時間:2024-08-10 03:30:38 弟子規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弟子規》第六講入則孝

  引導語:關于國學經典《弟子規》大家了解哪些?下面是弟子規的第六講入則孝內容講解,歡迎大家閱讀。

《弟子規》第六講入則孝

  【原文】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注釋】

  1. 擅:擅自主張,任性而為。

  2. 茍:如果。

  3. 子道:為人子之道。道,道理、法則。

  4. 虧:虧損、欠缺。

  【譯文】

  事情雖然細小,不可不稟明父母就擅自作主;如果任性而為,有虧做人子女的本分。

  故事引導

  【陶母還魚責子】

  東晉陶侃年輕時當過潯陽縣的小吏,專門監管魚壩。一次,他派人將一罐干魚送給母親品嘗,沒料到陶母不但令差役送回干魚,而且寫信責備他:“你做官,拿官府的東西送給我,不僅不能給我帶來好處,卻反給我增添了憂慮。陶侃讀畢母親來信,愧悔交加,無地自容。自此以后,嚴母訓導銘刻在心。其后為官四十年,勤慎吏職,始終如一。

  【今解】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這句話的表面上意思就是說為人子,哪怕是小事,都應該常常去請示父母,不能夠擅自主張自己去做,如果自己擅自作主,往往可能把事情做壞,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父母則為人子之道就虧損。這段告訴我們不能夠增長自己的主觀意識,對于父母我們要常常進行報告、請示,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觀意識往往不成熟,容易造成不好的、不良的后果。當我們能夠培養出這樣一種處處以父母為重、以大局為重,顧及到父母、顧及到大局的心,而不是只主觀任意憑著自己的任性愛好而去作主,這種心我們慢慢的修養,這叫孝心。如果是常常自作主張,就很容易任著自己的一己之私,為著自己的名聞利養、自私自利的企圖,而不顧父母、不顧他人,那就失掉了孝道。父母如此,我們對待父母應該這樣,對待老師也是這樣子。老師教誨我們要常常記在心里,不要擅自違背老師的教誨,這也是這條含的意思。我們想到父母跟老師都希望我們成才,都希望我們做個有德、有學的人。

  孔子的弟子顏回,這是孔子最贊嘆的學生,他一生就奉持“四勿”,就是他的四條戒,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四句就講了,凡是不符合禮儀規范的、不道德的行為,我們不能去看、不能去聽、不能去說、更不能去做,這些事情,哪怕是再小的事,再細微的事,我們都要處處依禮行事,這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修持功夫。如果是平時在起心動念生起了私心,往往就會把自己的良心給覆蓋,所做的事情可能是循著自己的欲望而虧欠了天理。所以事情雖小,不能不重視,小事不注意,積累起來這將會造成對道德的大的虧損。

  在工作中我們如何落實“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就是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職權范圍。事情無論大小屬于自己職權范圍的,我們可以做主;如果超出了我們的職權范圍,一定要向上級領導請示,切莫擅自做主,因為這是對上級領導的不敬。對上級領導的不敬,我們就虧了忠道;虧了忠道,也就虧了孝道;虧了孝道,也就虧了人道。最后我們就成了失道寡助之人,久而久之,我們的命運也會因之而發生改變。

  或許有人會說:“我的想法和做法沒錯,按道理就是應該這樣做”。真的嗎?道理、道理,道在前、理在后;先上道、再講理。道都站錯了,我們還講什么理呢?即便領導的決定跟我們的想法是一致的,我們也必須先請示再行動;這叫做謙德,謙德是人生第一德。

  正如《易經》第十五卦“謙卦”中所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我們超越權限、自作主張,就失了謙德;人失了謙德,天、地、鬼、神、人都不會幫助我們,我們哪里會有什么美好的前途呢?

  更何況位置不一樣、角度不一樣、閱歷不一樣、境界不一樣,掌握的信息不一樣,對問題的看法就不一樣。誰敢說我們的想法跟領導的決定肯定一樣呢?如果真的是這樣,還要領導干什么呢?這正是曾老夫子在《大學》里教導我們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其先后,則近道矣”。知道什么事情在先、什么事情在后,我們只是近道,離得道還差得遠呢!

【《弟子規》第六講入則孝】相關文章:

弟子規 入則孝篇10-09

《弟子規》入則孝教案09-12

弟子規《入則孝》教學反思07-05

弟子規入則孝篇解釋10-19

弟子規入則孝篇有感09-02

《弟子規》“入則孝”篇解說05-15

《弟子規》-入則孝(節選)教案06-04

《弟子規》“入則孝”篇解說12-16

弟子規課《入則孝》的教學反思10-02

《弟子規》-入則孝(節選)優秀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