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登鶴雀樓》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29 19:29:44 秀雯 登鸛雀樓 我要投稿

《登鶴雀樓》精品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登鶴雀樓》精品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登鶴雀樓》精品教學設計

  《登鶴雀樓》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在理解古詩詞句的基礎上,領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學習詩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句的意思。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會默寫。

  教學重點

  1.弄懂每個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所描寫的內容及詩中表現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幻燈片、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指導預習

  (一)自讀古詩。

  今天我們學習《古詩二首》的第二首古詩。根據課文的拼音,同學們自讀這首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同學們打開書自讀古詩。)

  (二)檢查預習。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正音:

  dēng guàn què lóu yī yù

  登鸛雀樓依欲

  2.指名學生朗讀《登鸛雀樓》

  3.齊讀古詩

  4.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登鸛雀樓》寫的是詩人登上高高的鸛雀樓,看到了滾滾東流的黃河。

  5.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

  (1)鸛雀樓在什么地方?

  (2)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3)“白日依山盡”、“欲窮千里目”是什么意思?

  二、簡介作者(知詩人。)

  《登鸛雀樓》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

  王之渙,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詩人。他描寫自然景物的詩歌,多是人們喜愛的名篇他的詩以描寫邊疆風光著名,氣魄雄偉,熱情奔放,除這首《登鸛雀樓》外還有《涼州詞》等。

  三、解詩題

  鸛雀樓是唐朝河中府的一處名勝,在今山西省永濟縣。樓高三層,前面可以望見高聳入云的中條山,下面是奔流的黃河。因為經常有一種形態像鶴的鸛鳥停留在上面,所以取名鸛雀樓。

  《登鸛雀樓》是登上鸛雀樓的意思。詩中講的是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的景物和產生的想法。

  四、明詩意

  (一)“白日依山盡”的意思是什么?

  1.“白日”是什么意思?查字典并聯系詩句理解:“依”、“盡”。

  白日:指傍晚的太陽。

  依:挨著,靠著。山:這里不是專指某座山,而是指連綿起伏的群山。

  依山:挨著山的意思  盡:完。這里指落日漸漸沉下去了。

  2.詩句的意思:登上鸛雀樓舉目遠望,看見一輪落日靠著連綿起伏的群山快要落下去了。

  (二)“黃河入海流”的意思是什么?

  黃河:我國第二大河,僅次于長江。它發源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省區,在山東北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

  入海流:向東河流去。這里的“入!笔钦f明“流”的方向。其實鸛雀樓距離黃河入海處有千里之遠,在樓上是看不到黃河流入大海的'。但是,無論黃河怎樣曲折迂回,最終還是要流入大海的。

  詩句的意思:黃河水正奔騰咆哮著向大海流去。

  (三)“欲窮千里目”是什么意思?

  1.查字典并聯系詩句理解“欲”、“窮”的意思。

  欲:想要。

  窮:窮盡,含有徹底的意思。

  2.在正確的解釋后面畫“√”

  “千里目”的意思是:

 、傺劬δ軌蚩吹揭磺Ю镞h的地方( )。

  ②眼睛能夠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

  目:原指眼睛,這里是看的意思。

  千里:不是實指,而是夸張的說法,指很遠很遠的地方。

  3.詩句的意思:想要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四)“更上一層樓”是什么意思?

  1.查字典理解“更”字的意思。

  更:再的意思。

  2.詩句的意思:再上一層樓。

  (五)“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千古流傳的名句。

  1.齊聲朗讀這兩行詩。

  2.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講了一個什么道理嗎?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蘊含著“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

  悟詩情:

  讀了《登鸛雀樓》,你了解到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登鸛雀樓》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雄偉壯麗山河的熱愛,反映了詩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七)出示課文掛圖或幻燈片,朗讀《登鸛雀樓》。聯系圖畫和詩句,說說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的景象,并說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意思。

  (八)指導生字字形。

  1.比較字形,注意“登”字的上方,左右兩部分與“察”、“葵”兩個字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再分別組詞。

  登(登上)察(觀察)葵(葵花)

  2.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依”的字形:

  用加部首的方法記住“依”的字形。衣服的“衣”加上“亻”旁就是“依”,依靠的“依”。

  (九)背誦。

  《登鶴雀樓》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 認識“樓、依、盡、欲、窮、層”6個生字,會寫“樓、依、盡、黃、層”5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3、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中描述的畫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

  4、體會詩人描繪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想象畫面,背誦古詩。

  課前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畫導入,了解詩意

  1、導語導入:老師同學們非常喜歡畫畫,上課前老師找到了這樣一幅畫,請大家由近及遠觀察。(師出示登顴雀樓課文插圖)

  2、誰能根據這幅畫編一個故事或說一段話?

  3、教師(邊指圖邊講)在我國唐朝,有一位大詩人,一天傍他來到黃河岸邊,看到夕陽挨著群山慢慢落下,像個大紅球,染紅了天邊,滾滾的黃河水浩浩蕩蕩流向大海。詩人感到,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還不滿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遠處的風景又是什么樣的,只可惜站在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個辦法讓詩人看到遠處的風景嗎?

  學生動腦想辦法。

  4、如有學生提出可以登上旁邊那座樓時,教師相機講解:這座樓它叫鸛雀樓。板書“顴雀樓”。誰來叫叫它的名字?

  學生齊讀“鸛雀樓”。

  5、同學們,課題中就出現了兩個生字,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字“雀”,怎么讀?你怎么記住它?“樓”呢?

  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6、很好,我們開課就先認識了兩個生字,知道這個樓的名字與什么有關嗎?通過“鳥字邊”和“隹字旁”知道與鳥類有關。課件出示鸛雀及鸛雀樓資料。

  7、同學們,我們接著來替詩人想辦法,詩人僅僅登上這座樓就能看到遠處的風景嗎?那我站在樓的一層,行嗎?

  生(齊):登到最頂層!

  師:誰知道為什么登上鸛雀樓就能看到遠處的風景呢?

  生:因為站得高就看得遠。

  8、你說得太好了!詩人王之渙登上鸛雀樓后,明白了這個道理,想要看得更遠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寫了一首詩,題目就叫:《登鸛雀樓》(板書課題)

  (利用小學生喜歡繪畫和講故事的特點,教師以畫的形式再現了這首古詩的內容:“鸛雀樓、高山、夕陽、詩人、黃河”,并啟發學生看圖說話,說出詩意,理解這首古詩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遠。使學生對作者、詩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進入到古詩的'學習中。)

  二、借助拼音,朗讀古詩

  1、出示生字詞,請學生讀,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2、并交流識字方法。

  3、課件出示古詩。教師示范讀古詩。

 。ú簧賹W生躍躍欲試,因為他們幼兒園就已經背過。)

  3、請會背的同學一起背。

  哪位小老師能上來教一教大家?

  4、出示節奏讀,學生按節奏來讀。

  5、指導學生平仄讀古詩。

  6、學生齊讀(背誦古詩)

  過渡:剛才老師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經能背誦這首古詩了,現在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來欣賞一段優美的樂曲,邊聽邊想詩描繪的畫面。(學生閉上眼睛,在優美的古箏曲中《春江花月夜》,隨老師的提示進行想象畫面。)

  三學習古詩,明白道理

  1、同學們,你們剛才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自主交流。)

  2、(出示古詩的前兩句)詩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換個詞語來解釋一下。

  3、讀一讀前兩句。

  4、(出示詩的后兩句)詩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齊讀后兩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

  5、你能用自己的話把詩的意境給描述一下呢?

  6、從王之渙的詩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學生自由談談。

  四、出示谷建芬老師的古詩新唱《登顴雀樓》。

  學生邊聽邊學著唱歌,還可以配上自己的動作。

  五領悟古詩,拓展延伸

  同學們,詩歌詩中華文化的瑰寶。鸛雀樓就是因為有了著名詩人王之渙的這首詩而名揚千古。我國這樣的歷史文化名樓有四座。(出示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鸛雀樓的圖片)講述他們相應的地理位置及作品作者。(配樂)

  六、作業布置

  1、周末登上曲靖的靖寧寶塔,你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從生活實踐中感受詩人情懷)

  2、課外讀王之渙另一首詩《涼州詞》。

  3、給《登鸛雀樓》配上一幅畫。

【《登鶴雀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登鶴雀樓》精品教學設計04-17

《登鶴雀樓》教案及考點訓練04-17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經典)07-06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04-07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11-27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11-19

【熱】《登鸛雀樓》教學設計01-07

【推薦】《登鸛雀樓》教學設計01-08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集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