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試論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結構和主旨

時間:2022-05-13 09:24:31 春江花月夜 我要投稿

試論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結構和主旨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創作的七言長篇歌行。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江為場景,以月為主體,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游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突破了梁陳宮體詩的狹小天地,表現了一種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一個深沉、寥廓、寧靜的藝術境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試論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結構和主旨,歡迎大家閱讀!

試論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結構和主旨

  清人沈德潛《說詩晬語》云:“詩貴性情,亦須論法。雜亂而無章,非詩也。然所謂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應,承接轉換,自神明變化于其中。若擬定此處應如何,彼處應如何,不以意運法,轉以意從法,則死法矣。”這里的“意”就是指詩歌的思想內容,即主旨。這里的“法”則是指詩的組織結構(一般可分為起、承、轉、合)。這段話的大意是,詩的組織結構,是對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的統籌安排,結構是由詩歌的思想內容決定的。于是,我們就有了另一種尋找詩歌主旨的方法——通過探索詩歌的“法”,去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下面,我就試著以“法”探“意”,解決《春江花月夜》的詩意理解問題。

  全詩的第一個結構層——“起”,就是開頭四句: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水、海潮和月本是自然之物,而在這里,都成了詩人之物,都是詩人情感的寄托對象。正如叔本華所說,詩人的意志,欲望,常常構成“一種情緒,一種激情,一種激動的心境”,在對自然景色進行和平的靜觀之時,“主觀的傾向,意志的喜愛,把它自己的色彩賦予被觀照的環境,反過來,各種環境又傳播它們色彩的反射給意志”。二者奇妙的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宏狀”的審美感覺。這就是我們所感覺到的一種氣勢:皓月當空,江水和海水相接,連綿千萬里。

  月,本是盤古的“右眼”,自有天地開始之時,就與盤古的左眼“日”相分離;江水和海潮其本質都是水,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天各一方。然而水是生命的源頭,因此江水和海潮也是具有生命力的,他們也渴望匯聚,渴望擁抱!——于是有了“春江潮水連海平”;雖說“月”習慣了分離后的孤獨,但當“她”在靜觀自然之時,突然發現了原本分隔多年的江水和海水,竟在這晚上歡騰相聚,自己內心中孤獨的情感得到了釋放,暢快地與“他們”“滟滟隨波千萬里”,并把這種喜悅散播各處,以至“何處春江無月明”。此時,詩人就幻化成了“月”,盡情享受著孤獨被排解而帶來的暢快!此時,詩人心中壓抑已久的孤寂之情得到了徹底的宣泄、釋放。

  在這樣的心境之下,再面對眼前的景色自然有了不同的感受,于是就有了接下來的兩句:“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形成了一種優美的感覺。這里的“霰、霜、白”和“月光”又構成了一個新的意象圖組。

  這些意象以“月光”為中心,構成一幅幅色彩淡雅、線條柔和、節奏舒緩的和諧畫面。它們既寫實又超越了寫實,凸顯了文人們清幽、高雅、飄逸、恬淡的情愫。“月”發光而不發熱,很容易讓人感受到冷清,進而感到孤獨。而這種孤獨被隱藏在純美的自然景觀之后,是一種純粹的孤獨,是一種寧靜的孤獨。

  全詩的第二個結構層——“承”,就是接下來的: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這一層由純粹,寧靜的孤獨,過度到生命的孤獨。“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兩句也是深意內斂,“月圓”信非本意,“月孤”才是詩眼——“抬頭望月,月我兩孤”的傳神之眼。借物抒情,承上啟下,一“孤”字立見頓挫。“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兩句,“江畔”是守望者徘徊守望、戀戀不去的.江畔,“江月”是久候苦覓的守望者驀見的似乎亦尋亦覓、徘徊逡巡的江月。只是月非我守,我非月望,一見而驚,再想惆悵。詩中的“我”忽心生一念:歷史上該有多少象我一樣的孤獨之人,在這樣的光景中象我一樣與這輪圓月“不期而遇”。所以作者不由得感嘆再三:“人生代代”總多相思相戀、苦尋苦覓、苦候苦守之情,卻何及江月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老天荒的孤苦守望之萬一。可見,到這里詩緒已由寫景到寫情。由于有了“憐月”的心念忽轉,倒似乎覺得自己還算是有幸之人,不覺就略減愁煩了。這里,因自己守望而謂月亦望之,因自己久望而憐孤月望久,極盡推情及物之妙。

  全詩的第三個結構層——“轉”: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這一層,由抽象的生命的孤獨,轉入具體的生活的孤獨。“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兩句,它不僅讓人想見游子身若飄萍,心隨浮云,愁恨無憑的孤寂,更是全詩關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前面雖然情景相生,卻始終是透過守望之眼“看”景物,其情感含蓄蘊藉,若有若無。而到這兩句才開始直抒胸臆,慨嘆心聲——由外及內,終涉己身。至于“誰家今夜扁舟子”兩句,應是說,“還有多少象我這樣浪跡天涯者,羈旅淹留,高樓望斷”?“我”身在江邊,卻心上“高樓”,神馳“妝臺”,在游移的月影中,朦朧念想遠方那被自己思戀的人與自己一無二致的孤寂;也料想“思婦”一定和自己一樣,愁思如月色,“卷不去,拂還來”這種以己度人、益見相思的妙法,在后來的詩詞中常見婉轉。

  全詩的第四個結構層——“合”: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這一層是把具體生活的孤獨進一步展開說明,把思婦和游子各自的孤獨還原到了現實之中。思婦、游子、詩人,構成了一個意象圖組。前四句寫思婦于夜晚獨守閨房,見月光而疑是霜,“卷不去”,“拂還來”,于是孤獨之感陡然增強。后四句寫游子在外漂泊,因“夢落花”而“憐春半”,自己獨自一人漂泊在外已久,望月照著回家的路,回家之念愈烈。然而,事終不能隨己之愿,只能想象“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以此排遣內心的孤寂。詩人輕巧地把發生在具體的生活中的個體的孤獨,展開到了生活中的各個層面,變成了一種普遍的孤獨。因此,全詩的基調就是孤獨但不哀傷。

  由此可見,全詩“起承轉合”的結構,從表現生命的孤獨,自然過度到生活的孤獨,把人本質中孤獨的兩個方面——生命的孤獨和生活的孤獨,清晰的展現出來。到此,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法”與“意”的關系就十分清楚了。

  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①。

  滟滟隨波千萬里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③,月照花林皆似霰④。

  空里流霜不覺飛⑤,汀上白沙看不見⑥。

  江天一色無纖塵⑦,皎皎空中孤月輪⑧。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⑨,江月年年望相似⑩。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注釋

  ①“海上”句:月亮從地平線升起,在水邊望去,就好像從浪潮中涌出一樣。

  ②滟(yàn)滟:波光蕩漾的樣子。

  ③芳甸(diàn):開滿花草的郊野。甸,郊外之地。

  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此處形容月光下春花晶瑩潔白。

  ⑤流霜:飛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此處形容月光皎潔,月色朦朧、流蕩,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

  ⑥汀(tīng):水邊平地,小洲。

  ⑦纖塵:微細的灰塵。

  ⑧月輪:指月亮,因為月圓時像車輪,所以稱為月輪。

  ⑨窮已:窮盡。

  ⑩望:一作“只”。

  但見:只見、僅見。

  悠悠:渺茫、深遠。

  青楓浦:地名,今湖南瀏陽縣境內有青楓浦。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暗用《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句意,隱含離別之意。

  扁(piān)舟子:飄蕩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明月樓:月夜下的閨樓。這里指閨中思婦。

  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閨樓,徘徊不去,令人不勝其相思之苦。

  離人:此處指思婦。妝鏡臺:梳妝臺。

  玉戶: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

  搗衣砧(zhēn ):搗衣石,捶布石。

  相聞:互通音信。

  逐:追隨。月華:月光。

  文:同“紋”。

  閑潭:幽靜的水潭。

  碣(jié)石:山名,在渤海邊上。瀟湘:湘江與瀟水,在今湖南。這里兩個地名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遙遠,相聚無望。無限路:極言離人相距之遠。

  乘月:趁著月光。

  搖情:激蕩情思,猶言牽情。

  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臺。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里夢見花落閑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創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后主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樹后庭花》《堂堂》,并陳后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于文詠,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后來隋煬帝又曾做過此曲。《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已不同。

  關于此詩的具體創作年份已難以確考,而對此詩的創作地點則有三種說法:揚州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認為,詩人是站在揚州南郊曲江邊賞月觀潮,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表現的是唐代曲江一帶的景色;長期從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認為,此詩作于瓜洲,表現的是千年古鎮瓜洲江畔清幽如詩的意境之美;長期從事大橋文史研究的學者顧仁認為,此詩作于揚子江畔,其地在今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南部。

  賞析

  此詩題目,以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整首詩由景、理、情依次展開,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愁別緒。

  詩人入手擒題,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沒有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像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江天”兩句寫月色的皎潔、玉宇的澄明。這是為了承上啟下,由江天月色引發對人生的思索。這時,隨時間推移,月亮已升到當空。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在此處卻別開生面,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著什么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云”四句總寫在月夜中思婦與游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楓浦”托物寓情。白云飄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蕩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游子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云游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不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里“卷”和“拂”兩個癡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愁悵和迷惘。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遙寄相思之情。“鴻雁長飛光不度”,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

  最后八句寫游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扁舟子”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凄苦的落寞之情。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遙遠。“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思。他思忖: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落月搖情滿江樹”,這結句的“搖情”——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情韻裊裊,搖曳生姿,有一種令人回味不盡的綿邈韻味。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范水的景物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贊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游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仿佛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以及不眠的思婦、漂泊的游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此詩的章法結構,以整齊為基調,以錯雜顯變化。詩的韻律節奏饒有特色。詩人灌注在詩中的感情旋律極其悲慨激蕩,但那旋律既不是哀絲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夢幻曲:含蘊,雋永。詩的內在感情是那樣熱烈、深沉,看來卻是自然的、平和的,猶如脈搏跳動那樣有規律,有節奏,而詩的韻律也相應地揚抑回旋。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又平聲庚韻起首,中間為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灰韻、文韻、麻韻,最后以仄聲遇韻結束。詩人把陽轍韻與陰轍韻交互雜沓,高低音相間,依次為洪亮級(庚、霰、真)——細微級(紙)——柔和級(尤、灰)——洪亮級(文、麻)——細微級(遇)。全詩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呼后應,既回環反復,又層出不窮,音樂節奏感強烈而優美。這種語音與韻味的變化,又是切合著詩情的起伏,可謂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宛轉諧美,完美地體現了情、景、理、聲交融的美妙詩境。

  當然,《春江花月夜》這一樂府舊題還是屬于艷情宮體詩的范疇,張若虛這首詩盡管沒有墮落的成分,但還是有著惆悵低沉的感傷。它縱然與一般宮體詩風貌完全不同,但在內容上依然是游子思婦的傳統主題,在情調和旋律上也還未完全洗凈和擺脫宮體詩的痕跡。

  后世影響

  《春江花月夜》一詩在立意和選材上總結前人的經驗,借樂府舊題譜寫出天下眾多人的心聲,同時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一直令后人傳誦不已,千百年來有無數讀者為之傾倒,有“孤篇橫絕,竟為大家”之譽。它是由齊梁綺麗浮靡文風轉向盛唐的自然清麗的一面旗幟,同時又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的內容和形式多為后世詩人所借用。

  此詩既不像南朝山水詩那樣著力模山范水,也不像玄言詩那樣枯燥說理,更不是一首單單抒發兒女離情別緒的愛情詩,而是將多種詩情融為一體。它的誕生,填補了中國古代詩歌史上以月為中心媒介,同時寫男女雙方兩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詩的空白。不論從主題的提煉還是題材的加工上,此詩對唐朝繁榮的詩歌局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后代詩歌創作有重要的啟蒙作用。

  詩中有好多名句被后世詩人所引用或化用。比如,崔顥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很可能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的化用;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可能是根據“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來;李白的“青天明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都有化用“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痕跡。

  在意境和結構方面,江天一線,皎月一輪,白云一片和婆娑的花枝,綽約的人影,孤獨的明月樓,又以其形的對比,構成線條的旋律,賦予此詩以繪畫美。作者又以夜的寂靜為背景,把人們臆想中的海潮聲、江流聲、搗衣聲、凄涼的雁叫聲與游子思婦的嘆息聲,巧妙地編織成聲音的旋律,賦予此詩以音樂美。此詩的這些美感對現代新月派詩人聞一多提出詩歌的“三美”(即繪畫美、音樂美、建筑美)有著重要的直接影響。

  作者簡介

  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官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號稱“吳中四士”。事跡略見于《舊唐書·賀知章傳》。《全唐詩》僅存其詩二首。

【試論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結構和主旨】相關文章:

張若虛的 《春江花月夜》08-24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08-24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08-24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11-26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11-26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的翻譯12-01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翻譯11-24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賞析10-31

春江花月夜的張若虛賞析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