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赤壁賦》教案合集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赤壁賦》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赤壁賦》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重要的實詞和虛詞,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2、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品鑒技巧之美。:
3、感悟作者的情感變化,結合作者的處境,體驗作者的情感,理解古人豁達樂觀的精神。
二、教學課時:二課時
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唐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詩詞發展的鼎盛時期。蘇軾,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當時就有“蘇氏擅天下”的美譽。中國古代楷書有“顏、柳、歐、蘇”四大流派,這里的“蘇”,就是蘇軾,可見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欣賞一下這位曠世奇才的佳作——《赤壁賦》。
(二):教師配樂朗誦全文,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找出 韻的韻腳,聽教師對感情變化的處理。
(三):讀課文,疏通字詞,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
(四):具體方式:學生把在課前預習整理的材料進行交流。
首先交流實詞和虛詞,把它們放到實物投影儀上,在校 教師及時作判斷,給出正確的答案。(實詞和虛詞略)。
接著交流詞類活用情況:
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
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
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名詞作狀語;東望武昌
接著交流句式:
定語后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
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的語言,字詞和句式特點,全面解決的邊面意思。
(五):全面分析內容和思想感情。
第一段作者寫的是什么內容? 是什么樣的景? 看到這樣的景會有什么樣的心情?
景: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月出東山 徘徊斗牛 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
教師點撥: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幽雅而寧靜,蒼茫而朦朧,果然秋景如畫,風月無邊,一路樂景。看了這樣的文字,我們真的很佩服蘇軾。
第二段思考:(1)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從樂到悲,悲從何來?明確: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后的苦悶,觸景生情,見茫茫月色江水,產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嘆,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詞代表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3)作者是怎樣描寫蕭聲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學習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寫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闡發當時的'情懷的?
明確:本段寫“客”的回答,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
(2)本段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六)討論話題
1欣賞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談談古人的山水意識。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七)總結
蘇軾采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心靈安慰的較為現實的途徑。無論人生的感嘆或政治的憂傷,都在對自然和對山水的愛戀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識提到了一個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高度。從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筆下,不再是象魏晉詩人那樣只是作為哲理思辯或徒供觀賞的客體,而融入蘇軾的生活、興趣、情感中。秋風秋月、平疇曠野,極其普通的景色在這里都充滿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種渾化無際、物我兩忘的風格在蘇軾的筆下流淌出來,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八):板書
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游 景樂 (以景動人)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水月” 歌 情悲 (以情感人)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問 理 喜 (以理警人)
《赤壁賦》教案 篇2
教學目的:賞析蘇東坡的《前赤壁賦》。
教學設想:在落實字詞的基礎上,運用朗讀、涵詠、探究的方法賞析這篇經典賦文,解讀蘇軾。
教學過程:
1、放錄音(著名播音員夏青的朗誦);學生聽,談談《赤壁賦》有什么感覺?
2、整體感知(附板書)
⑴ 景 情 理
樂 悲 喜
⑵學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讀
3、賞析要點
⑴賞景:學生用散文化的筆調改寫第一自然段。
參考:蘇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輪皓月,下面是萬頃碧水,月光如煙霧般籠罩江面,清風徐徐吹拂,一葉扁舟如一片葦葉,輕浮水面,任意左右東西。景象澄沏,又似朦朧,如夢境一般。于是,羽化登仙、飄然世外。
⑵品情:悲從何來?
參考:a樂極生悲為人之常情;
b悲從“歌”中來;
明確:賞析歌詞的內容(從扣舷而歌的歌詞看,顯然是從《月出》詩里生發出來。“流光”指江面上閃爍蕩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兒,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糾兮”么?“渺渺兮予懷”表現臨風悵惘 ,思緒黯然,不就是“勞心悄兮”么?但這歌詞與單純的民間情歌有所不同,這里的“美人”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表現的是政治的感慨。悲從何處來,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后的苦悶,看到江水之闊,面對宇宙之大,難免產生知音何處,而發出天各一方之嘆,在游賞之“樂”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這“樂”本就屬于苦中作樂,借山水而暫時排遣其內心的郁悶。所以從“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
心情中進一步引出憂患 整個人生的哀思來。這是由樂到悲的`第一層心境。)(寫作背景,烏臺詩案)
C悲從“簫聲”中來;
明確:賞析簫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連用了四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簫聲的幽怨悲涼。使人如聞其聲,幾乎也要流淚。)(聯想音樂傳情的篇章,例如《琵琶行》)
d、悲從“懷古”中來;
明確:賞析曹操橫槊賦詩和赤壁之戰的情景(“月明星稀”的詩是由眼前的明月聯想而起的,寫曹操不是為了說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這句上,為了突出像他這樣的又是詩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終同歸于“空虛”的憂思悲緒上;還有這一段的對比是為了寫“悲”。吾生之須臾和長江之無窮對比,說明人生短暫,如匆匆過客,“蜉蝣與天地,滄海與一粟”對比,說明人的渺小。)
( 蘇軾的感嘆實乃千古一嘆,例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南華經》)“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尤不能不以之為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王羲之《蘭亭集序》)“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⑶明理:宇宙變化哲理
明確:(用水與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來說理,寓理于景。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從變的角度說,天地宇宙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從虧到盈不斷地變化;從不變的角度,我和萬物都是永恒的。“取與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
⑷以“喜”作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和人生態度?
明確:(呼應開頭,如“舟中”呼應“泛舟”;“東方之既白”呼 應“月出東山”。結構渾然一體。最后寫“客喜而笑”,情感轉悲為喜。是分外欣慰和輕松,蘇軾通過自我調節達到了精神上的滿足。反襯,用“杯盤狼籍”的雜亂形象來反襯內心世界的舒坦、寧靜。)
補充作結:……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于一場災難之后,成熟于滅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窮鄉僻壤,成熟于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幸好,他還不年老,他在黃州期間,是四十四歲至四十八歲,對一個男人來說,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還大有可為。中國歷史上,許多人覺悟在過于蒼老的暮年,換言之,成熟在過了季節的年歲,剛要享用成熟所帶來的恩惠,腳步卻已踉蹌蹣跚;與他們相比,蘇東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余秋雨《東坡突圍》)
《赤壁賦》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情感的波瀾起伏;
2、感悟作者泛舟赤壁而流露的情懷。
教學設想:引導學生以“美讀”為橋梁進入文章意境,體會情感的波瀾起伏;接著以“望”字為立足點進一步“悟讀”,從而理解作者隨緣自適、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散文家余秋雨曾說過:“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落在了這山重水復、莽莽蒼蒼的大地上……”,因為文人墨客往往會在跋涉千山萬水時感慨歷史人生。大文豪蘇軾似乎對赤壁情有獨鐘,在貶謫黃州期間兩次登臨便寫下了“兩賦一詞”。“創作就是傾訴,閱讀就是傾聽”,讓我們通過美讀和感悟來聆聽蘇軾在〈前赤壁賦〉中所寄托的心聲。
二、美讀——聆聽心聲
1、教師帶感情范讀全文(配樂配圖)
師:這是一篇文賦,既有詩歌的聲韻之美,又有散文的行云流水之致,老師希望能通過范讀全文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傳達給大家,請同學們在誦讀技巧處理及音樂轉換中體驗一下。
2、思考:作者在泛舟赤壁時內心翻起了怎樣的情感波瀾?
3、美讀以體會感情(讓我們在美讀中具體體驗一下情感流淌的方向。)
(1)師:第一段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寥寥幾筆便簡潔明快地描繪出赤壁的秋江月色。
①哪幾句話是景物描寫?江面景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邊誦邊析)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清爽平靜——怡然自得)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浩瀚無邊——疏朗開闊)
(月出)
②“一切景語皆情語”,哪幾個動詞最能直接傳達泛舟秋江的'心情?(先析后誦)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月出、徘徊)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析:“誦”、“歌”:泛舟秋江賞美景的愉悅;
“縱”、“凌”:任憑一葉扁舟凌越萬頃秋江,心境也隨之疏朗開闊,豪邁激越。(強化此心境:“浩浩乎”、“飄飄乎”)
③全班配樂朗誦,體驗情景交融(樂曲《高山流水》)
平靜——愉悅——豪邁
(2)師:此情此景令人陶醉,禁不住快樂地扣舷而歌,卻引出了一曲洞簫,幽咽悲涼(“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如何描寫?
動情處……余音不絕,繚繞江面……使人如聞其聲,也要凄然落淚……
誦讀指導: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學生判斷重讀字)(指名帶感情吟誦,配樂《佛上殿》)
(3)①師:一股莫名的惆悵涌上心頭。共賞清風明月,泛舟萬頃秋江,此乃人生一大樂事,究竟是什么觸動了“客”的心弦,從而吹出如此哀怨的樂曲?
觸景傷懷:赤壁江月——三國赤壁故事——一代梟雄曹操
②指名誦讀塑造曹操形象的語句(注意感情的跌宕)
師:你覺得哪句話最具感染力,能傳達內心感慨?
指導:固一世——之雄也,(蓄勢待發,氣勢如虹——字字千鈞,千古定評)
而今安——在——哉?(激流跌宕——沉重惆悵)
亦即“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意。
全班誦讀體會
③師:這么一個“一世之雄”尚且隨“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反觀微不足道的生命,“客”不免發出怎樣的感慨?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師:人生須臾,登仙乏術,無限空虛悵惘無處傾訴,只好借簫聲托付給冷清悲風,情感至此已落入低谷,似乎已山窮水盡無路可走了。
④師:是不是情感再也無法回升?蘇子的哪一句話透露出“柳暗花明”之所在?
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在宇宙間生生不息)
師:有“哀”才有“羨”,無“羨”自然也就沒必要去“哀”了,至此似乎豁然開朗,最后開懷盡興,盡得“共適”之趣。
4、小結:情感流淌的如行云流水,跌宕起伏,搖曳多姿。至此,我們已聆聽到蘇軾(主客)心聲,要真正走進文章境界,除了“聆聽”外,還得與作者產生“共鳴”。
三、悟讀——理解心聲
1、思考:掀起情感波瀾,觸發主客對答的源頭在哪里?還記得幽咽悲涼的洞簫聲因何而起嗎?
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執著的希望
難免有失望
師:“望穿秋水”,望的是什么?你聽到歌者的心里話了嗎?
赤壁賦2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美人”——圣主賢臣、美好理想“渺渺兮”——深沉的情懷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歌者復雜深沉的情懷無心流露,借助客人的簫聲傳達,高山流水遇知音,
而引發了主客問答(借助“水”和“月”)
2、披文以理解心聲
(1)討論:主客思考宇宙人生的分歧在哪里?(“變”與“不變”)
各自如何借助“水”和“月”喻理?
分析:(客)由眼前所見長江、月亮——人生與宇宙對照;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永恒、人事滄桑。
有“人生如夢”的感慨。(“變”)
(主)還是拾取眼前的“水”和“月”說起
江水不舍晝夜地滔滔流逝,但始終源源不絕;月亮雖有圓缺盈虛,周而復始,而月亮仍是千古不變那個月亮。
宇宙萬物固然無窮無盡,其實人生也一樣綿延不息。
超然物外,功名富貴、榮辱得失如過眼云煙,精神自由。(“不變”)
(客)托悲于風,嘆息有志無為。
(主)“無窮”江月為“吾生”所享用,“明月清風不用一錢買”,正可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白發漁樵……)——“客”也解脫憂愁。
板書:吾生須臾
(客)——人事滄桑(變)——托悲于風
長江無窮
望——水、月
逝者如水
(主)——物我無盡(不變)——共適江月
盈虛者如月
(2)師:我們有幸聽取了主客間一場關于宇宙人生問題的對答,實際上主客對話均作者一人的內心獨白(借主客問答以抒情寫志乃賦的常用手法)
①這意味著什么?是蘇軾怎樣的心情寫照?
波瀾起伏的是蘇軾一人的矛盾心情,人事滄桑、物我無盡均是蘇軾一人探求的結果。
②你是否理解蘇軾在貶謫逆境中尋求的是怎樣的一種人生態度?
并非完全的超脫,難免有志無為的苦悶,而又力求在自然美景中超脫,在自然規律中追求隨緣自適、樂觀曠達的精神境界(老莊)。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物圖卷中又一個顯赫的名字。
(3)師:也許在以“望”為立足點感悟文章在“水”和“月”中融會的“理”和“情”后,我們方真正理解蘇軾泛舟赤壁時的心聲(共鳴)。
誦讀:帶著“我理解”的心態誦讀第四段,加深領悟。(配樂《漁樵問答》)
四、拓展:結合你學過的詩文,談談對中國古代文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看法。
《赤壁賦》教案 篇4
一、導入
師:你了解多少關于蘇軾的事。(2分鐘)
1、北宋文學家,號東坡居士,四川人
2、詩詞文賦書畫樣樣精通
蘇軾在詩歌創作方面成就顯著,與黃庭堅齊名,人稱“蘇黃”
在詞的創作上表現更加突出,與辛棄疾一同開創了豪放詞風,人稱“蘇辛”
在散文創作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歐陽修曾鞏
在書畫方面與黃庭堅、米芾和蔡襄齊名,在當時被稱為四大書畫家
3、此外,蘇軾在農田水利、教育、音樂、醫藥、數學、金石、美學、烹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真可謂是曠世奇才!今天我們一起來鑒賞這位曠世奇才的千古名作《赤壁賦》。
二、請兩位學生分別讀第一、第二段,教師泛讀第三段,全體學生齊讀第四、五段。(5分鐘)
三、
師:文中提到的赤壁是在宋朝的黃州,宋神宗元年,蘇軾遭受政治迫害,被貶謫到黃州這個地方,本文是蘇軾在被貶期間所作。黃州景色優美,有詩云:“長江繞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水中的鮮魚,山間的新筍,江城的一切風物,都給政治失意的蘇軾帶來了莫大的慰藉。1082年七月十六日一個幽靜的夜晚,蘇軾同朋友駕舟暢游于赤壁之下,寫下了這篇《赤壁賦》。那天夜游赤壁時,蘇軾的心情如何呢?現在,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尋找文中反映作者夜游赤壁時,情感變化的詞語,觸摸作者的情感流程。
明確:樂甚——愀然——喜笑,喜——悲——喜(3分鐘)
四、尋風月、解風月、讀風月
師:作者因何而喜,緣何而悲呢,又為何由悲轉喜呢,一切都源于風月。
有名家如此點評《赤壁賦》:此賦通篇只說風月——金圣嘆,《赤壁賦》以江山風月作骨——林云銘
的確,《赤壁賦》通篇以景貫穿,全文緊扣山水風月展開描寫議論,我們不妨以此為切入點,順著“喜——悲——喜”的情感軌跡,走進《赤壁賦》,走進蘇東坡的精神世界。
1、瀏覽默讀全文,找出文中寫風月的句子,用自己的話進行描述。(15分鐘)
文字賞析后,可全班朗讀。
明確:
第(1)段: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清風緩緩吹來,水面波浪不興。……朗頌《月出》詩,吟唱窈窕一章。一會兒,月亮從東邊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間。白濛濛的霧氣籠罩江面,水光一片,與天相連。……江面多么曠遠啊,船兒象凌空駕風而行,不知道將停留到什么地方;
補充:蘇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輪皓月,下面是萬頃碧水,月光如煙霧般籠罩江面,清風徐徐吹拂,一葉扁舟如一片葦葉,輕浮水面,任意左右東西。景象澄沏,又似朦朧,如夢境一般。作者仿佛覺得在浩蕩的太空中乘風飛行,毫無阻礙簡直就要遠離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賞心悅目。本段展示了一種與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確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2)段: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桂木做的棹啊蘭木做的槳,拍擊著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動的江面逆流而上。
第(3)段: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愿與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長存。知道這種愿望是不能突然實現的,只好把這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調之中,在悲涼的秋風中吹奏出來。
第(4)段: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嗎?水象這樣不斷流去,但它實際上不曾流去;月亮時圓時缺,但它終于沒有消損和增長。……只有江上的清風,與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它,聽到的便是聲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沒有人禁止,享用它沒有竭盡,這是大自然的無窮寶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第(5)段: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2、文中所寫的有關風月的句子有什么不同?(15分鐘)
舉例比較不同: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分析:
問:第一句中的`月有什么特點,說明作者的心情如何?明確:由景生情。
問:第二句中的月表明客人怎樣的想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明確:由情入理。
問: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陰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在這句話中,作者對月又做了怎樣的思考?得出了什么樣的結論?明確:水月是不值得人羨慕的。
總結:本文最大的一個寫作特點就是:情景理交融。
問:那么作者寫月是這樣的,由景生情,由情入理。那么,寫清風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你能不能從文中找出例子來?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明確:
第一段和第二段關于風月的描寫是純景物描寫,并由景生情。
在第一段中幾乎都在寫風月,展現空闊、瑰奇、壯美的景色,處在如此境界,自然心情舒暢,此處的風月描寫乃“樂甚”之由。
在第二段中由于高興而高歌,故而有了這歌詠風月之辭,江水澄明,月光浮動,面對如此浪漫的良辰美景,難怪東坡會聯想到美人,美人比君,仍然惦念著心中的君主,情感也進而由“樂”轉“悲”。不想又引出了一段如怨慕,如泣如訴的裊裊之音。
第三段風月的描寫激發了聯想,并由情入理。
第三段的風月是歷史之月,由眼前的風月聯想到曹操當年志得意滿,這么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進而想到江水無窮,人生須臾,自己渺如滄海一粟。抒發要擺脫現實,渴望“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的人生理想。
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歷史對比生悲,由人生短暫(寄蜉蝣、哀吾生)感觸生悲,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現實(不可驟得)矛盾生悲。風月引發了古今人物的對比,宇宙無窮和人生須臾的感慨,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的嘆息,悲苦和哀怨也便由此引發。
第四段風月的描寫闡釋哲理。
先是由水月引發出變與不變的思考。由此得出結論,水月是不值得人類羨慕的。
然后蘇軾找到了一帖精神解脫的良藥:擁抱大自然,從大自然中尋找精神寄托。
蘇軾在被貶的困境中,并沒有心灰意冷,走向消沉,并不忘時時投身于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可見他曠達的胸懷,樂觀的處世態度。
也正是這一帖精神解脫的良藥讓客人“喜而笑”,第五段最后的喜不是回到了情感的原點,而是在原來情感基礎上的一種提升,是大徹大悟的喜悅。
五、結語和作業:
風月引發情思,風月觸動心靈,風月激發聯想,風月闡釋哲理,風月預示人生。風月讓整篇文章有詩情、有畫意、有哲理,有悲、有歡、有喜。“風月”在古代文學作品也是很常見的意象,請同學課后去查找有關“風月”的古代文學作品,并想想這些作品中的“風月”有什么內涵和作用。
板書
赤壁賦
心情變化:樂——悲——樂
寫作特點:情景理交融
人生態度:曠達樂觀
《赤壁賦》教案 篇5
【教學思路】
一、教材介紹
《赤壁賦》是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以游賞山水為題材的辭賦,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語言精練優美、內容雋永深長。
二、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
重點文言實虛詞。
語文常識:
蘇軾,賦。
2、學科能力:
⑴ 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⑵ 欣賞寫景與抒情、議論相結合的方法。
⑶ 學生閱讀欣賞古代散文的能力。
3、教育性目標: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4、發展性目標:
培養學生鑒賞古代散文的能力,通過理解文學作品的主題和形象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三、教學總體安排
本文教學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誦讀,初步學習本文。
第二課時翻譯課文,了解文章內容。
第三課時文學鑒賞。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古代散文的抒情和議論。
2、分析鑒賞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布置預習:
找出文中寫景、抒情、議論的句子;
概括第三、四段段意。
2、課件準備:
配樂赤壁泛舟圖。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播放畫面優美的赤壁泛舟圖幻燈片,并配放富有感情的配樂朗誦,使學生的思維進入到泛舟游赤壁的優美意境中,將學生帶入一個愉悅而美好的情境,由此導入正課。
二、指導學生完成以下三題
1、畫面中澄澈幽美的景色,文中是怎樣描繪的?
2、在這清幽的景色中,主人公(蘇子)有怎樣的活動?
3、主人公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活動?
(以上三題的設計使學生由觀看幻燈片的審美感知過渡到審美鑒賞,三道題銜接緊密,環環相扣,使學生認識并懂得鑒賞文學作品的一些規律性常識,即什么樣的景色、情境會產生什么樣的心情和舉止。同時,三道題也鍛煉了學生篩選信息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三、指導學生完成本課的難點之一:作者的感情是怎樣由樂入悲的
播放赤壁泛舟圖中客吹洞簫的.片段幻燈,配之哀怨、傷感的旋律。然后質疑:
1、客吹洞簫之音有何特點?作者是如何描繪的?
2、客為什么會吹出這樣的曲調?
(幽美的景色、閑適的心態,蘇子既誦且歌,可這個客為什么如此不識時務,奏出如此不和諧的音符?)
(第1題訓練重點是鑒賞作者對簫聲的摹繪。第2題則重點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文學鑒賞是一種審美認識活動,沒有正誤之分,錯對之別,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討論多發言,發揮他們作為鑒賞主體的作用,教師扮演領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對學生的討論和回答做些適時的點撥和引導。 )
對于第2題,學生會出現這樣幾種理解:
⑴ 是為了引出后文的主客問答,起過渡作用。
⑵ 是為了與蘇子從歌詞中流露出的悲哀幽怨的感情相唱和。
⑶ 簫聲哀怨悲涼的音調是作者真實心情的流露。
這幾種認識都有道理,但都欠全面,教師可適當的點撥引導。
四、指導學生分析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及寫景抒情與議論相結合的藝術手法,完成教學重點
1、播放赤壁泛舟圖中客曰片段幻燈,在哀怨、憂傷的旋律中齊聲誦讀第三段。
2、質疑設問:
⑴ 概括客曰的意思。
⑵ 找出第三段中寫景、抒情、議論的句子,并說明它們之間是怎樣聯系到一起的。
(第⑴題的設計在于鑒賞客的哀痛的思想感情,并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第⑵題的設計在于鑒賞藝術手法。找出相應的句子并不難,難點是說清它們有怎樣的聯系。)
要點點撥:
眼前的江水明月山川(寫景);
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議論);
哀嘆自身的渺小(抒情)。
3、播放赤壁泛舟圖蘇子回答的片段幻燈,在優美的旋律中齊聲誦讀第四段。
4、質疑設問:
⑴ 用自己的話轉述蘇子的意思。
⑵ 對蘇子的這種認識作出評價。
(設計這兩道題,目的是鑒賞分析蘇子的思想感情。第⑴題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第⑵題學生的看法會很發散,教師要做好點撥。)
下面是關于第⑵題鑒賞分析的一段課堂教學實錄:
生:蘇軾的觀點很具辯證色彩,表現了他對政治迫害的蔑視,身處逆境而心胸坦蕩曠達,難能可貴。
生:蘇軾的觀點無非就是要抓緊時機,享受大自然所給予的美的景物,看不出來有什么積極的意義。
師:對這兩位同學的看法,教師沒有立刻作出評價,而是繼續設疑激趣:有人認為,客的觀點實際上是蘇軾思想的委婉流露,你們怎么看?
(設置這一疑問,目的是要學生加深蘇軾被貶后矛盾思想的理解,并照應前面辭賦文體采用主客問答形式的講解。)
生:作者借主客問答的形式,巧妙地流露了自己被貶黃州后郁悶愁苦而又樂觀曠達,意欲實現個人抱負的思想感情,比起直接坦陳個人心跡,真是巧妙。
師: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他們政治失意或是生活上遇到挫折,往往會陷入苦悶、迷惘之中,蘇軾也不例外,但他的可貴之處,就是并不消極沉淪、萎靡不振,而是以自己豪放樂觀的胸襟去擁抱生活。現在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不能用簡單的積極或消極來概括,但他那種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的關切,不應給我們很多啟示嗎?──人應該以怎樣的態度活著。
學生圍繞世界觀、人生觀的話題充分發表看法。
五、總結,布置作業
分析本文與《念奴嬌·赤壁懷古》的異同。
(設計此題,目的是鍛煉學生的鑒賞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回答該題,既要考慮思想感情的表達,又要考慮藝術手法的表現。)
【評析】
以人為本是《赤壁賦》課例分析的靈魂和精華。而通過審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是本課的一大亮點。讓學生做鑒賞活動的主體是文學鑒賞課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學者絕不能采取那種傳統的教學方法,簡單地把答案灌輸給學生,而是教給學生鑒賞的知識和方法,讓他們自己去質疑、去尋求、去發現。教學中,教師很好地把握住了這種觀念和原則,充分尊重學生,尊重學生作為鑒賞主體的地位,使學生的審美感受(創造性思維)得以充分展現。
教學中,教師圍繞鑒賞主題設疑激趣,引導學生鑒賞、審美,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產生聯想,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家庭作業的設置更體現了這一目的。學生的思維發散了,鑒賞的味道也就出來了,教師再適宜地輔以引導和點撥,本課的教學重點得以輕松解決,很好地完成了本課同時也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真正培養了學生鑒賞古代散文的能力。
《赤壁賦》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了解“賦”這種文體的特征,鑒賞音韻美和意境美。
2.培養學生鑒賞古代散文的能力,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
3.結合作者的處境,體驗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感悟作者的情感變化,品味語言之美。
2.體會景、情、理的交融,品鑒技巧之美。
教學方法:
誦讀和鑒賞運用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語設計
在日本的千葉,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立著這樣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這樣兩個字:蟲二。許多人到此不解其意,后郭沫若作了妙解,他說這兩個字應分別加上兩個邊框,讀為“風月無邊”,是盛贊此地之美的。
而我們今天要鑒賞的《赤壁賦》,就是借詠無邊風月而抒懷的。文章的作者是蘇軾。
二、展示賞析重點
1.感悟作者的情感變化,品味語言之美;
2.體會景、情、理的交融,品鑒技巧之美。
三、教師范讀課文
目標:訂正字、詞的讀音
關注作者感情的變化
四、師生共同解讀賞析(重點、難點)
·整體感知
學生默讀全文,借助課下注釋,琢磨段與段之間的關系,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理清本文的線索。
·解讀賞析(重點:第一、三、四段)
第一段:景(以學生的活動為主)
逐層設疑:
第一段作者寫的是什么內容?
是什么樣的景?
看到這樣的景會有什么樣的心情?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景月出東山徘徊斗牛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教師點撥:
寫得真美!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幽雅而寧靜,蒼茫而朦朧,果然秋景如畫,風月無邊,一路樂景。看了這樣的文字,我們真的很佩服蘇軾:“除卻詩酒何所癖,獨于山水不能廉。”
正是這美景激發了作者的心曠神怡之情。此一樂也:山水之樂,詩酒之樂。再來欣賞一遍。(全體女生讀)
·知人論世
以第二段(過渡段)為契機介紹蘇軾的人生經歷,重點是政治上的坎坷遭遇,為三、四段的情理理解作必要的鋪墊。
第三段:情
·歌聲和簫聲引發了悲情悲意。悲什么呢?悲的內容是什么呢?
·學生齊讀、體會
·學生自己看書思考、分類
·相互借鑒、爭辯、質疑
·教師點撥、師生共同總結。
無枝可依
情英雄安在悲
人生無常
第四段:理(在誦讀中理解、品味語言)
·他怎樣來排遣這種悲苦郁悶之情呢?
盈虛有數物我無盡理
清風明月與子共適
·這樣深奧的道理,遠隔千年的描述,今天我們讀來并不感到晦澀難懂,為什么?(引導學生品味語言)
補充《定風波》幫助理解。
·你認為當時真的有這樣一場主客答問嗎?
·學生暢談感受、認知,教師明確:
主客答問是賦的傳統手法;
蘇軾借此抒懷,有無并不重要。
教師強調:
正是用這種觀點看待萬事萬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脫。回歸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靜、氣氛清新的清風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說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隨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嘗不是一種苦難后深悟的曠達。思想矛盾解決了,心胸也隨之曠達超脫起來。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掃悲傷而變得開朗樂觀----主客暢飲,酣睡達旦。
·總評蘇軾:展現其人格魅力,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五、賞析構思選材技巧
重點:景、情、理的關系
教師明確:
常言說: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寫月夜泛舟大江,飲酒賦詩,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懷了世俗的歡樂心情;再從憑吊歷史人物的興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現實的苦悶;最后闡發變與不變的哲理,申述人類和萬物同樣是永久地存在,表達了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那么,前后兩“樂”相同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
如下圖:
景(樂—山水之樂)理(樂—達觀之樂)
情(悲)
情因景生景以情顯移情于理
風月不老先生未亡
教師強調:
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爐。景則水月流光,情則哀樂相生,理則物我相適。其間雜以嗚嗚簫音,悠悠古事。體物寫志,不離眼前景;議論、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真的是:
情因景生,景以情顯,移情于理。
今天我們重讀此篇佳作,無論是作者的文學才華,還是他的人格品質,都讓我們感到:
風月不老,先生未亡。
六、研究性學習
比較閱讀;
蘇軾《后赤壁賦》
《念奴嬌·赤壁懷古》
《記承天寺夜游》
參考篇目:
林語堂《蘇東坡傳》
余秋雨《蘇東坡突圍》
(板書設計)
赤壁賦
蘇軾
景(樂—山水之樂)理(樂—達觀之樂)
情(悲)
情因景生景以情顯移情于理
風月不老先生未亡
《赤壁賦》教案 篇7
[定位]
體會蘇軾豁達樂觀的情懷,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品味和鑒賞寫景、抒情、議論相交融的藝術特點。
本單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文學性很強的散文,抒情色彩濃烈。這需要學生從語言入手,品味語言,理解文意,欣賞玩味作品的語言特色。
[切入]
1.怎樣了解蘇軾,讀懂蘇軾?
課前布置問題“你所了解的蘇軾”。本文意蘊深遠,哲理與詩情高度融合,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當時的處境,就很難感受到他那種正直、傲岸的人格,也很難理解他矛盾痛苦、聽任自然而又樂觀曠達的復雜的思想情感。
2.我們剛學過《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和本文有何一致之處?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本文是作者的同時期作品,都展示了作者當時復雜的內心世界。《赤壁賦》所反映的有兩個方面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同《念奴嬌》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時機欣賞江山風月,這亦同《念奴嬌》的“一樽還酹江月”。在寫法上,兩篇文章都注意了景、情、理的交融。因此將二者進行比較閱讀,有利于感受文章的語言特色,深層次地把握作者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3.讀了《赤壁賦》后,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文中作者的心緒有沒有變化?作者的心緒變化在文中表現得比較明顯,是引起主客問答的內在原因,也是全文的線索,直貫全篇以此切入,容易指導學生整體感知在學生初步感覺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問:“本文的旨趣何在?作者想要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懷?”
[探究]
1.了解蘇軾
A.學生陳述搜集的材料。蘇軾仕途失意,命運多舛,生活上顛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釋。文學上開一代詞風之先,在詩詞文賦上有輝煌成就。同時具有旁通書法繪畫、知音律、喜平話、懂園林藝術、精金石的曠世才華。
B.背景材料。蘇軾被貶黃州。
2.誦讀課文,疏通字詞,在此基礎上解讀課文。
可圍繞作者情緒的變化展開剖析。
A.作者開始游赤壁時,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景:皓月當空,碧水萬頃,月光朦朧,清風徐徐,景象澄沏,如夢境一般。
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誦文,迎風賞月。
情:“樂”。舒暢飄逸,飄飄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第一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B.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樣發生變化的?
第二段,由樂到悲,營造一種主客之間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啟下,引出主客對答。
樂:飲酒樂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簫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C.第三段感情如何?寫曹操的用筆重點在哪里?客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慨?
寫主客問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寫曹操不是為了說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為了突出像他是詩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終同歸于“空虛”。客通過幾番對比,表達了人生短促無常的感慨。
D.第四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觀點的?
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變為喜悅。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于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E.結尾段感情如何?
客心悅誠服。心情更加喜悅。“喜而笑”“相與枕藉”。
3.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A.結合背景分析,討論理解。“主”“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積極和消極的心態。進一步發問“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懷”。這是深層次理解文章的`關鍵。明確:闡述了自然界變與不變的哲理,蘇軾思想中兩種情緒的對抗表達了他矛盾痛苦而又樂觀曠達的復雜心情。
B.進一步發問:“為什么采用這種形式?”引出賦的特點。理解本文“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寫法上:“主客問答”“抑客伸主”。形式上:句式對襯整齊,聲律和諧押韻。對第二點,通過指導,學生誦讀體味。
4.鑒賞本文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
全文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也“不變”的哲理。回顧
[探究]
結合具體段落,找出寫景、抒情、議論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標志情、景、理三者轉換的語句,品味感受。
[拓展]
閱讀蘇軾的《和子由澠池懷古》,思考、討論作者的時空觀照。
人生到處知何處?
應是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
路長人困蹇驢嘶。
[注]①此詩是作者和其弟蘇轍的《懷澠池寄子瞻兄》而作。②作者自注:“往歲,馬死于二陵,騎驢至澠池。”
[實踐要點]
對作品的進一步認識:《赤壁賦》很難說是一篇完全記實的游記散文,而是作者多次游覽赤壁后所獲得的強烈審美感受的一次高度濃縮和典型化,是作者勇于直面現實的深刻體悟,是對生命和宇宙真諦的大徹大悟,是自然美熏陶提升作者人格的最直觀最生動的寫照。
《赤壁賦》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赤壁賦》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后,處在事業和人生的低谷,閑暇與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借以排遣內心苦悶憂憤而寫的一篇游記。文章雖然采用賦體的形式,但文中對景物的描寫,及由景物引發思想情感的復雜變化和最后作者曠達人生境界的呈現,使文章具有了獨特的審美價值。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體會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3、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現出來的曠達胸懷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學習體會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2、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現出來的曠達胸懷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設想:立足文本以朗讀為依托,抓住關鍵問題師生研究探討。
教學法:朗讀法,研討法,圈點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語設計:讀到“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時,我們看到了一位享受閑適的蘇軾;讀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時,我們認識了一位充滿理趣的蘇軾;讀到“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時,我們讀出了重情而傷痛的蘇軾;而讀到“大江東去,浪淘盡”時,我們更能感受到一位豪邁而曠達的蘇軾。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人生經歷,同一個創作個體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質,那么通過《赤壁賦》的學習,我們從中又能品出一個什么樣的蘇軾呢?(板書課題)
文體介紹:“賦”以楚辭為源頭,到了荀況才有定名。它出現在戰國后期,到了漢代才形成確定的體制。這種文體一般描繪客觀事物,極盡夸張鋪排之能事,形象絢麗,規模壯闊動人,多采用主客問答的方式行文。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賦者,鋪也;鋪采摛(chī)文,體物寫志也。”體物寫志,指賦的內容;鋪采摛文,指賦的形貌。賦在藝術表現上注重鋪陳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內理。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泛讀課文,解決句讀。2、設置問題,學生參照課文注釋自由朗讀課文。
圈點法勾畫文中寫景、議論和抒情的語句;文章寫作的主要內容;文章感情變化的脈絡,梳理文章結構。
明確:文章采用明暗線結合的方式,即明寫泛舟宴樂,暗寫自己心境由“樂-悲-喜-笑”的變化過程。通過夜游時的所見所感來抒發人生的感慨。按照這樣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月下泛舟(1),憑吊古今(2-3),闡述哲理(4-5)。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識
(1)通假字:①舉酒屬客 (屬-囑)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憑)③山川相繆(繆-繚)④舉匏樽以相屬(屬-囑)
(2)活用詞:①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動用法)②順流而東也 東:東去(名作動)③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友:以……為伴侶,以……為朋友(意動用法)
(3)特殊句式:①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②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滄海之一粟。(謂語省略,省略句)⑤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⑥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判斷句)
(說明:文言文的學習重點在于積累,以此儲備一定的知識,借以提高文言文閱讀的能力。當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識點很多,這里提列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知識點,對學生起到一種學習引領的作用。)
三、品味課文,突破重難點 品味景色之美,體味景中之情:
1、齊讀第一段,畫出寫景的句子。2、研討:作者筆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試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表現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月夜泛舟赤壁,一襲月光瀉在這萬頃碧水之上,如煙霧般籠罩在江面,清風徐徐吹來,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開闊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朧,如夢似幻,真可謂清風與明月交織,露珠與水色輝映,幽雅而寧靜,蒼茫而朦朧,真是風月無邊,秋景如畫。
王國維先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在這清幽朦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從而表現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賞美景的愉悅心情;作者在遼闊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風而行,簡直就要脫離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曠神怡,而在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飲酒賦詩,真是“除卻詩酒何所癖,獨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帶來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樂、詩酒之樂”。
3、學生自由朗讀第二段,品讀情感的變化,研討以下問題:
(1)主客各自是怎樣表現的?(2)作者對主客的思想傾向如何?
明確:面對良辰美景主人是“飲酒樂甚,扣弦而歌”且美夢隨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風情之味,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卻以哀婉的嘯聲傳達出悲涼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發生逆轉,由樂過渡到下文的悲。
4、個人朗讀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1)指導學生朗讀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2)介紹文章寫作的背景,為品味文中之“悲”做準備。(3)結合文章具體語句看看作者在悲嘆什么?為什么會有這種悲情?
明確:從文章的內容看,作者之“悲”由三個方面的感觸引發:
江山風物觸發蘇軾聯想到歷史人物——曹操——當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筆鋒陡然一轉,就是這么個一世之雄,隨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貶謫黃州的蘇軾情況又是怎樣呢?“漁樵江渚,侶魚蝦友麇鹿;駕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而“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以蜉蝣與天地,滄海與一粟對比,說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以吾生之須臾和長江之無窮對比,說明人生短暫。作為有著獨步古今才華、遠大抱負和政治才干的蘇軾,卻報國無門,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暫,事業無成;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現實的無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為一體,讓人生永駐,歲月常在,甚至獲得永恒:“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然而,“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這是理想與現實沖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處結合當時背景來談作者何以會產生這種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的悲哀之嘆。)
【《赤壁賦》教案】相關文章:
《赤壁賦》教案07-06
赤壁賦教案06-12
《赤壁賦》教案07-15
赤壁賦高中教案07-16
《前赤壁賦》教案08-16
《赤壁賦》優秀教案04-27
赤壁賦 蘇軾 教案09-19
蘇軾赤壁賦教案10-29
《前赤壁賦》教案10-16
后赤壁賦教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