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設計《赤壁賦》
引導語:有關蘇軾的2首《赤壁賦》,同學們學習其中的哪些知識?下面是小編收集的《赤壁賦》課程教學設計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學內容分析
蘇軾在《與謝民師推官書》中說文章要寫得:“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又在《自評文》里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由此可見蘇軾對散文創作的追求以及審美情趣,也可見他在散文創作方面的自信、自如。后人把他的散文成就和韓愈并提,稱為“韓潮蘇海”, 清代吳德旋評它有“自然超妙”之美, 而唐庚稱頌“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欲仿佛其一語,畢世不可得也”。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第四冊第五單元的第四篇課文的《赤壁賦》既是宋代文賦的代表之作,又是代表蘇軾散文最高成就的一篇經典美文。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并茂。情、景、理三者在文中得到和諧統一,一直為歷代文人所激賞。
本設計是這篇課文的第3課時。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高二學生,經過三個學期的高中學習,精讀了15篇的文言,完全具備了理解一般的文言的自學能力,在有注解和字典的幫助下能夠自行疏通文意。由于本文是在學習了《歸去來兮辭》《蘭亭集序》之后學習的,學生對賦體文已有一定的了解,對駢散結合的文字也有很感性的認識。對蘇軾生平、思想、詩文也都有所接觸了解。像著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初中就已學過,高中又學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詩。這就為學習《赤壁賦》作好了知識的儲備。另一方面,高二年級的學生思想正逐漸走向成熟,對世界的認識對人生理想的探求及在如何面對人生挫折的問題上也有更多屬于個人的思考。這是思想的儲備。
所以《赤壁賦》的鑒賞教學可以說是到了一個相對成熟的時候。
雖然如此,對沒有多少人生經歷的學生而言,感受文辭之妙、情景之美尚可以努力做到,但要理解千年之前的蘇軾此文在人生哲理上的感悟并能產生一些思想情感的共鳴卻還是并非易事。再由于對古代文學審美趣味的隔膜,也會使學生對鑒賞缺乏興趣,也很有可能把鑒賞變成教師的一廂情愿。
三、設計思想
《赤壁賦》作為一經典美文不論在語言文字還是在思想文化上對后代散文都頗具影響力,很值得我們學習品味。但受應試思想影響,文言文教學長期存在重字詞輕鑒賞的狀況,無形中喪失了從傳統優秀文學作品中汲取豐厚營養的機會,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都是一個無形的缺失。也有些教師認為,此文在思想內容上較為艱深,學生很難對它產生興趣,鑒賞教學很難收到預期效果,吃力不討好。
鑒于這些原因,對《赤壁賦》的“鑒賞”教學就很值得思考。在完成諸如通過誦讀感受這篇文賦的音韻的美感,疏通字詞理解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字詞句式,對文章的思路有一個的整體把握后,如何通過鑒賞來培養學生對古代散文的欣賞能力,使學生能較深入地感受到蘇軾散文文質之美?
首先教師必須帶領學生作好充分的鑒賞準備。鑒賞是極具個性化的。都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之所以歷經千年還能保有它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對它有豐富多元的解讀。所以只要學生從文本出發并言之有理都可給予肯定,但我們也知道一千個哈姆雷特也還是哈姆雷特,他不能變成林妹妹。所以鑒賞才強調要知人論世,緊扣文本賞讀。
由于高二學生對蘇軾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對蘇軾的生平經歷思想詩歌作品都已有所接觸,教師就可以在這樣一個知識基礎之上幫助學生去獲取更豐富的一些背景資料,甚至也還可以印發一些相關資料,對缺乏閱讀主動性或閱讀面狹窄的學生尤其必要。所謂厚積薄發,如果學生不能占有較為充分的資料那他的審美體驗就可能是單一狹隘片面的還可能是蒼白的。他也很難與同伴進行共享。他在課堂上就可能產生孤獨疏離感。所以讓學生對蘇軾及其詩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占有一個較豐富的資料是上好鑒賞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前提。所以,本課第一課時的安排很重要的一塊是對蘇軾其人及其詩文的補充了解,使原來參差不齊的知識結構有一個相對平等的起點。
其次,教師要習慣于構建一個平等和諧的對話環境。“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學生的個體體驗是讀解經典最初也是最為珍貴的情感。如果教師能在課堂上構建一個平等和諧的對話環境并使它成為鑒賞課的一種常態,而不是為上公開課而做的一種現場秀,讓學生常常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并能與同伴、老師共同分享,那么,學生就可能形成一個良性的學習期盼,在一個充滿人文氣息的課堂得到情感熏陶,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并常能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那就正符合了的新課標的精神倡導,使閱讀鑒賞成為每位參與者的一種心靈享受。
其次,教師個人的學養、備課的深入與否,課堂情境的創設,情感的激發,問題的設置,適時的導引,學生群體文學的素養都關系著一堂鑒賞課的成敗。
四、教學目標
品味《赤壁賦》的形象優美的語言。培養學生鑒賞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體悟《赤壁賦》的哲理意蘊,感悟蘇軾曠達淡定的人生態度,理解中國文人在人生遭遇挫折時的自我救贖。倡導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整體閱讀把握文章基本思路的基礎上,通過對文章語言的鑒賞,揣摩意境,感悟情蘊。
難點:理解宇宙人生變與不變的哲理,理解作者曠放情懷。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聽配樂朗誦,重新感受《赤壁賦》樂-悲-樂的情感起伏,并在有所模仿下集體誦讀。
二、給學生5-10分鐘默讀思考并小組交流探討:蘇軾此文寫得最妙的是哪兒?為什么?
提示學生,可以多角度鑒賞,如語言文字之精當美妙,意境之美,情思之美,哲理之美,寫作技巧(諸如修辭、語言風格、韻律、句式、結構章法等)之美等。要求按段落順序說,扣住文本談感悟,以免聽者有雜亂感,也避免在鑒賞中養成游離文本走江湖的不良習慣。
以下為教師預設,以作資料備用。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可以適時補充引導或者隨時調整原先的預設。
第一段鑒賞點:
通過形象優美的文字,想象畫面之美,感受詩情畫意,感受蘇軾夜游赤壁的暢快之情。
語言之美:
如“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興”讀平聲,不起之意。這兩句樸素簡練,恰好與蘇軾此時此刻渴望擺脫現實喧鬧,尋求暫時寧靜的心境是相吻合的。蘇軾初游長江時的外界景物與內心的情思,取得了一致平衡的狀態。
又如“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徘徊”,是比擬,將“月”人格化。明月似乎在天際逗留、流連,有情有意的與泛舟之人遙相呼應,更平添了不少情趣、韻味。情景交融。
再如“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白露”、“水光”都是月亮照射所形成的效果。作者在這里突出表現了在月光籠罩下的水面的狀態。這是一種丹青也難描畫的、朦朧迷惑之美,空靈、清虛之美。這使作者置身于夢幻般美妙意境之中,產生超塵絕世的主觀感受,從而在對自然山水之美的關照中,體驗到現實生活里面所得不到的樂趣。
意象意境之美:
抓主要意象“清風、水霧、月夜”想象意境之美。教師可適當引導學生豐富他們的想象,完善他們的表達。林語堂對此有一段很精彩的描述:
“蘇東坡完全是運用語調和氣氛寫作。……只看到一點點風景的細節,隱在空白的水天內,兩個小小的人影在月夜閃亮的河上泛舟。從此,讀者就迷失在那片氣氛里。”
第二段鑒賞點:
蕭聲之美:描寫簫的聲音連用了六個比喻,渲染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怨”“慕”“泣”“訴”四字抓住了簫聲的特點,也寫出了“哀”的特點。“嗚嗚然”,直接描摹洞簫的聲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是形容洞簫的感情色彩,意思是洞簫聲既有哀怨又有眷戀,似乎有人像哭泣,似乎又有人在傾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則是描寫這一曲奏完以后,余音尚在婉轉的傳揚,漸漸減弱,猶如一根細絲柔游,又軟又細。“舞”“泣”兩個動詞都是使動用法。“使幽壑潛蛟起舞,使孤舟嫠婦哭泣。”這是用夸張的手法來形容洞簫聲的動人效果。意象選擇新奇,將聲音感受轉化為視覺想象,營造了聲色俱美的音畫世界。
美人喻:根據經驗,美人一詩的理解是學生容易漏讀的,教師可以設一問:文中由樂轉悲的原因是客的簫聲,還是蘇軾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蘊含著悲意?
對個問題的理解可以結合課下注解理解并提醒學生聯系已有的學習經驗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人喻現象。屈原《離騷》一詩中,“恐美人之遲暮”“眾女嫉余之娥眉兮”,就是運用了美人喻?梢娞K子在對美人的歌詠中是寄托了自己在政治理想上的追求和苦悶的。聯系蘇軾當時處境,正處在政治上失意,行動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極其苦悶的時期。他在《書《前赤壁賦》后中說:“軾去歲作此賦,未嘗輕以示人,見者蓋一二人而已。欽之(傅堯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這段跋語,可以了解作者當時深受壓抑的心境。那么倚歌而和的簫聲的悲涼就不是一個突兀的插入,它不僅與上一段“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是一個呼應,更是作者心境的不自覺的流露。難怪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說《赤壁賦》:“篇中所言,不過隨時行樂,惟“美人”二字,則公真意所在。”當然,這種理解,也是給學生提供一個思路。并不是唯一答案。
第三段鑒賞點:
形象美:
這一段是觸景生情。追懷曹操的部分寫得雄渾霸氣。狀千年之景如在眼前。“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灑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作者極言水師之盛、軍容之壯襯托了曹操當時志得意滿、壯懷激蕩、指揮若定的英雄氣度。
聲韻之美:
結合誦讀,由于這里有4個4字句連用,學生容易感受到短促的語句、明快的節奏、連貫的氣勢對塑造的曹操的形象所起的作用。所以文賦的音韻美可以在這里提出,并結合全文做一個了解。
對比之妙用:
當學生贊賞此處對曹操描寫之精彩時,教師可以追設一問:
赤壁一游,蘇軾對曹操的追憶贊美,想表達什么的情感?如何解讀出來?
注意“而今安——在——哉?”一句的在情感充分蓄勢后的折落寄慨。“安在”倒裝句,即“在安”,“在哪里”之意,結合朗讀音調的處理,理解“固一世之雄”與“而今安在哉?”之間巨大的情感落差,理解從中傳遞出的人生虛無、壯志難酬的悲慨。
提示學生回憶《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就可以更明確被命運無情的拋到黃州赤壁的蘇軾,為什么會毫不顧及赤壁的真假,一而再、再而三的抒發對赤壁一役英雄的贊嘆追慕。實際上,橫槊賦詩的曹操、英姿勃發的周公瑾,正寄寓了作者報國疆場的熱望,也引出了壯志難酬的苦痛。其實是懷古而傷今。
接著用“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麇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一句將現實的苦悶悲傷推到眼前,與上文追懷歷史人物的舉首高歌、逸懷浩氣形成強烈對比,正如赤壁詞中寫公瑾“談笑間,檣擼灰飛煙滅”與“早生華發”的對比,都蘊含了深痛的悲慨。(“況”,何況。退一步的說法,漁樵,作動詞,打魚、砍柴;侶、友為意動詞,以魚蝦為侶,以麇鹿為友)
清人金圣嘆曾評:“游赤壁受用現今無邊風月,乃是此老一生本領,卻因平平寫不出來,故特借洞簫嗚咽,忽然從曹公發議,然后接口一句喝倒,痛陳其胸前一片空闊了悟,妙甚!”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蜉蝣與天地,滄海與一粟對比,說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吾生之須臾和長江之無窮對比,說明人生短暫,如匆匆過客。
而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為一體,使人生永駐,歲月常在,甚至獲得永恒:“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然而,“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這是理想與現實之沖突的悲哀。
對于一個已經四十四歲的人來說,時間是多么寶貴,他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擺脫這種困境,“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寫出了在有所悟得之后的惆悵。宇宙永恒與人生短暫的矛盾。“哀”“羨 ”二字是作者情感的直接體現。
第四段鑒賞點:哲理之美
這是難點。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視具體情況做充分的導引。帶領學生理解作者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道出內心的痛苦掙扎,并在極度痛苦中進行自我救瀆,得出宇宙人生變與不變的哲思之美,體現面對生活苦難精神困境能自我超越的超逸曠達情懷。
上段因景而議。本段蘇軾的反駁,也是借著景物來表明道理,叫做借景明理。
教師設問:本段與上一段有什么聯系?末段“客喜而笑”,喜的原因是什么?
從蘇軾對水和月的短暫與永恒的辨證的看待上,得出人生變與不變是相對的哲理之思,以“而又何羨乎?(倒裝句)” “對上文的“羨長江之無窮”作出了正面的回應,又以“且夫”一詞宕開一層闡述,回應上段客期盼“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的大可不必,道出人應以寬大的胸襟盡情領受“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的大自然的饋贈的曠達情思。
教師再設問:那么蘇軾何以能化悲怨為曠達,對宇宙人生有了一種通明洞達的觀照呢?
這里就要用到知人論世的方法。
顯然傳統儒道釋思想給予蘇軾以強大的精神支持。蘇軾年少讀《莊子》時,就曾說過:“吾昔有見于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他覺得《莊子》所講的道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這兩句話本身就是從《莊子》里邊來的。莊子《德充符》“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莊子看待人生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關不可分割的整體,由此派生出天人合一等死生齊壽夭的思想觀。蘇軾以老莊的思想為武器,作到“進退得喪齊之矣”“此心安處是吾鄉”。
憑借這樣一種通達的反思,他終于走出了人生的困境,找到了與自然的乃至與自我心靈的和諧,獲得了內心的圓滿寧靜。
這里當然有與世無爭、自我寬慰的成分。但蘇軾的精神卻從天上回到了人間,從幻想回到了現實,從出世轉向了入世。無疑是人生困境中的積極而樂觀的應對。
最后一段寫到“客喜而笑”。千年以來,蘇子的閱讀者誰不發出會心的微笑?
縱觀全篇,從寫景角度 ,從月出寫到月落,使全文寫得渾然一體。從抒情角度 ,從“飲酒樂甚”寫到“托遺響于悲風”,再寫到“客喜而笑”。人物的感情,經歷了樂、悲、喜這樣三個階段和兩次轉變。第2段寫悲,是對第1段樂的否定;第3段寫喜,又是對第2段的否定。經過這樣否定之否定,人物精神終于得到升華,內心矛盾也得到了解決。
為了更好的理解蘇軾的曠達情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聯系學過的詩詞來思考。
如可以聯系赤壁一詞的結尾,“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這里一樣有自嘲、自笑,但詩人終于在悲慨中找到超脫,“一尊還酹江月”含蓄道出一種跟高遠的天地,跟江水與明月的一種結合。同樣,《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收尾處也發出了既知“此事古難全”后,由己及人的發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化解了難全的矛盾,詩人不僅與明月達成了諒解,更重要的是與自己達成了諒解。
還可聯系補充閱讀的《定風波》一詩: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如果說上闕的“一蓑煙雨任平生”仍不免帶著另一種形式的抗爭之意“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句則找到了苦難中心靈的平和寧靜,回歸了生命的恬靜自如,找到了生命的真諦。
清朝張伯行在《唐宋八大家文鈔》(卷八)寫讀《赤壁》一文:憑吊江山,恨人生之無寄;流連風月,喜造物之無私。一難一解,悠然曠然。
當然,教師要允許學生對蘇軾在其中流露的虛無消極的情緒有不同的看法,并引領學生在課外對蘇軾做更深入更豐富的解讀。
三、小結:
縱觀全篇,我們不僅可以領略文學之美,可以體悟哲學之理趣,還可以感受蘇軾曠達淡定的人生態度。作品雖然流露了一些虛無消極的情緒,曲折反映了他對坎坷命途的憤恨,但更主要地表現了他追求自我救瀆自我超越的精神。作為一位中國的知識分子,特別是具有中國文化傳統的文人,大致都會有儒家式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天下之志,蘇軾在經歷一場生與死的磨難以后對人生、生命、功業的頓悟,是人生境界升華的產物,在《赤壁賦》里他將這種頓悟的深邃哲理與詩意的境界、無垠綿亙的時間長河,與浩渺茫然的空間四維,有機地融為一體,從而贏得千年不衰的魅力。
四、作業:印發兩篇文章給學生,以做拓展閱讀。
1.閱讀《后赤壁賦》一文,在景物描寫和思想內容上與《前赤壁賦》可做一比較。(《后赤壁賦》文略)
清批評家金圣嘆在《天下才子必讀書》中評到:“前賦是特地發明胸前一段了悟,后賦是承上文從現身現境一一指示詞一段真實了悟“”又說“若無后賦前賦不明,若無前賦后賦無謂”可見在學習了赤壁的一詞一賦后,如果能了解后賦,無疑是有益的。
2.閱讀下文,以“也說蘇東坡”為話題寫一篇隨筆。字數不限。
喜歡蘇東坡(節選)
方方
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歡的詩人亦不計其數。但往往詩文作得好的,可人不可愛;人品相當不錯的,詩文卻不過爾爾。而像蘇東坡這詩文書畫和人品道德都趨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實在也是鳳毛鱗角。所以,我總覺得自從有了蘇東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國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對比下顯得黯然失色。
喜歡蘇東坡當然最先是由他的詩文開始。對于蘇子詩文,用什么樣的溢美之詞都不覺得有過。在中國,如若游歷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飲酒,人們往往會情不自禁地提到蘇東坡仿佛離了蘇東坡,山、水、月、酒都會大為遜色。歷史上最具文化意義的山是廬山,將廬山寫得最有韻味的詩是蘇東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義的水是西湖,將西湖寫得最為傳神的詩也是蘇東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蘇東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詞盡廢"。無論蘇東坡是在思親,或在懷舊,無論他自品孤傲,或自作瀟灑無論他心情暢快,或清苦悶,總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幾乎可列人同類作品"之最"。當年神宗陛下每逢"舉箸不食"時,人們就知道他必是在讀蘇東坡的文章;學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大愛蘇子詩文,每日讀之不肯放手,其妻難以忍受,章便為蘇而休了妻。一個人的才華到了這種地步實在是讓人除卻佩服和仰慕,再無話可說。
蘇東坡之讓無數的后人崇敬和偏愛.除了他的才華蓋世,還因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曠達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義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層次豐富,太具魅力,人們不由自主地為他傾倒。他的人生經歷也算是夠坎坷的了,因為才華太出眾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貶于黃州,浪跡于天涯,最后還上了個"元佑黨人碑",累及子女。觀其一生,其實他并沒有過多少太平寧靜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沒有因了這些而整日里蓬頭垢面哀哀切切,見人便"痛訴革命家史"。困惑雖有過,煩惱也有過,但這些到底也還是如同煙云從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從不停滯。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熱愛著生活,樂觀著人生,使他的天才橫溢一生;他一戲墨,就創立了中國文人畫;他一寫字,就有著驚世的書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傳出東坡肉"、"東坡餅"諸類佳肴;他一穿戴,就使"東坡帽"、"東坡屐"民間長存;他一說笑,就讓和尚成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蘇東坡稍一動彈,就會留下一道濃重的文化色彩。一個人能活得如此舉足輕重,那該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國的文化倘若將蘇東坡連根須帶枝蔓地挖取出來,我相信整個中國文化史都會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蘇東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態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讓我們后人真正見識到什么叫做天才詩人。什么叫做大家氣度。
我喜歡蘇東坡有些入迷,甚至聽不得別人不喜歡蘇東坡。如有聽之,便一定是紅下臉來,意欲一爭高低。這種態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問:如果你同蘇東坡活在同一時代,你是不是會嫁給他?只要蘇東坡肯娶我的話;卮鹱匀皇强隙ǖ。他不知道,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
七、教學反思
課程改革首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必須是一個孜孜不倦的學習者、研究者,在教學的生涯中不斷的充實自己、提升自己,這樣,教師才有可能立足新課程改革給自己提供的廣闊的舞臺,跳出自己的舞蹈。在設計這樣一堂閱讀課時,由于課堂是完全開放的,學生會從各個角度提出他們極具個性的問題,教師知識儲備的豐富與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課堂之外必須作足功課,本設計力求在有限的篇幅里體現這一想法。同時,在課堂上,教師不僅是一個師長,還必須是學生的同伴、朋友,是學生最好的傾聽者,最后,才可能是他們最信賴的引領者。那么,營造一個平等的和諧的課堂環境也是上好一堂鑒賞課的必備條件。最后,在課程目標制約下的閱讀教學,學生是學習閱讀,通過一次次探尋文本的意義來提高閱讀能力,雖然“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一千個哈姆雷特還是哈姆雷特”,這個共性就是文本的原意,文本的價值取向。所以鑒賞要緊扣文本,引導學生在探尋文本意義的同時,體現個性化閱讀,不能顛倒。
八、點 評
本設計努力體現了課程改革思想,在具體的閱讀鑒賞教學過程中擅長構建平等和諧的課堂環境,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也為自己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閱讀對話教學平臺。正如作者所說課程改革首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要不斷的充實自己、提升自己,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左右逢源、應對自如,才能在新課程的舞臺上跳出符合“標準”的舞蹈。對《赤壁賦》這一文本的研究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是本設計的一個亮點。教學中能夠處理好文本的作者意義與閱讀者的個性理解這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處理好多元與一元、個性與共性之間的辯證關系。既不離開文本又能有所延伸拓展,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情感儲備,在對《赤壁賦》的見仁見智的鑒賞交流中,學生對蘇軾及其作品的興趣得到激發,共同分享了審美樂趣,受到情感熏陶,加深了對《赤壁賦》的理解和體驗,還能引發學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再一次驗證了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最終指向的總是對人類心靈的關懷的觀點。
蘇軾《赤壁賦》2首賞析
《前赤壁賦》賞析
無端受屈、含冤入獄的蘇軾,在"烏臺詩案"結案后不久,就被貶謫為黃州團練副使。所幸的是黃州地方官吏欽慕他的為人與俊才,非但不加管束,還常常任他在管區內縱情游山觀水,而情豪興逸的蘇東坡則每游一地必有詩文紀盛,《前赤壁賦》與《后赤壁賦》就是這一時期留下的不朽名篇。作者并不著意寫景,而是以闡明哲理,發表議論為主。借題發揮,借景立論的獨特風貌貫串于字里行間。《前赤壁賦》就是這種新型游記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也就是蘇軾謫居黃州的第三年初秋,他與朋友駕一葉小舟,來到黃岡赤壁下的長江中賞月游玩,明月一輪映于波平浪靜的江面,涼爽的清風徐徐吹來,茫茫白露布滿大江,水光山色與中天夜月相輝映,主客對酌于舟中,酒酣耳熱后和著凄愴的洞簫聲扣舷而歌,然后又從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聲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傷和對人生如寄的慨嘆,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發到哲理的暢達,進而以蘇子的對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來,"變"與"不變"的理論和"物各有主"的觀點好似一劑"愀然"的靈丹妙藥,使客人終于"喜而笑"。
《赤壁賦》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全文緊扣風、月來展開描寫與議論。以風、月之景開卷,又于文中反復再現風、月形象。歌中的"擊空明兮溯流光"則是由景入論的轉折?偷膫衅鹩诓懿俚 "月明星稀",終于"抱明月而長終"、"托遺響于悲風"的悲哀,仍然不離"風"、"月"二字。蘇子的對答,亦從清風、明月入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景物的連貫,不僅在結構上使全文儼然一體,精湛縝密,而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起伏變化。起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外觀;"扣舷而歌之"則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樂甚"向"愀然"的過渡;客人寄悲哀于風月,情緒轉入低沉消極;最后仍是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的感傷。景物的反復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復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達到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完美統一。
之所以說《赤壁賦》是蘇軾散文的代表作,是因為這篇文章幾乎包攬了蘇文的主要風格特點。宋元明清以來,不少文人紛紛指出,蘇文的風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說是"汗漫",是"暢達",是"一瀉千里、純以氣勝",確實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夠全面、確切。從《赤壁賦》來看,蘇文的風格乃是一種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陽剛之美。文中無論說理,還是敘事、抒情,都能"隨物賦形"、窮形盡相,寫歡快時可以羽化登仙、飄然世外;述哀傷時,又能拿動蛟龍、泣嫠婦作比;而蘇文的舒卷自如、活潑流暢,在《赤壁賦》中也不難發現,像"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這樣的句子真是一氣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揮灑自如。至于語言的'精練生動、詞簡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舉來,毫不費力。“徘徊于斗牛之間”的“徘徊”;“渺滄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鈞,讀來似鏗鏘作金石聲!冻啾谫x》一文還充分體現了蘇軾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暢的特色,那種純真自然之美給古往今來的無數讀者帶來了多么難忘的藝術享受。
《后赤壁賦》作品賞析
前后赤壁賦雖都以秋江夜月為景,以客為陪襯,但后赤壁賦重在狀景,而前赤壁賦意在借景抒懷,闡發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風清之夜,與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無酒”、“有酒無肴”之憾,后有“攜酒與魚”而游之樂。行文在平緩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從“江流有聲,斷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寫到“履巉巖,披蒙茸……”的山崖險情;從“曾日月之幾何而江水不可復識”的感嘆,到“悄然而悲,肅然而恐”的心情變化,極騰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鶴道士的夢幻之境,表現曠然豁達的胸次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后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續篇,也可以說是姐妹篇。前賦主要是談玄說理,后賦卻是以敘事寫景為主;前賦描寫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賦則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時間也移至孟冬;兩篇文章均以"賦"這種文體寫記游散文,一樣的赤壁景色,境界卻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詩情畫意。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后賦則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節的山水特征,在蘇軾筆下都得到了生動、逼真的反映,都給人以壯闊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設計《赤壁賦》】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赤壁賦》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04-02
《赤壁賦》教學設計07-22
赤壁賦教學設計12-28
《赤壁賦》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04-20
《赤壁賦》教學設計(精選17篇)04-27
《赤壁賦》教學設計15篇07-07
《赤壁賦》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04-16
《前赤壁賦》教學設計優秀05-08
《赤壁賦》教學設計15篇01-06